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魔都上海封城记(2022年12月19日星期一)

 


20221219日星期一

覆盘一个多月来中国防疫政策变化带来的困境

 

研究顯示,武漢封城減少了80%的國際傳播。(AP)1130日,在本轮疫情中感染者数量较多的广州市率先根据国务院的二十条防疫措施,宣布解除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围挡陆续被拆除,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与此同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分别在不同场合提及奥密克戎变异株致命性减弱。进入12月后,北京、广州、深圳、重庆、成都、上海、武汉等大城市陆续放松管控措施,比如不再「一人阳性,全楼封控」,进入部分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1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十条防疫措施,进一步大幅放开。自此之后,阳性人员可以居家,不再开展落地检,除特殊场所外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覆盘过去一个多月中国内地防疫政策的变化,可以发现病毒毒性明显减弱但传播力太强、疫苗普及和经济民生面临的巨大压力是促使中国内地放开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何那么多人会在二十大之前预测二十大后中国防疫会放开。但之所以过去两周中国放开的速度突然加快,超出许多人的想象,或许与那场示威有直接关系。

 


1

 

张文宏:新冠疫情正从大流行过渡到季节性地方性流行

 

2022-12-18 18:38

南方日报

【记者】卞德龙陈伊纯

 

1218日举办的广东公共卫生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作出最新分析,他说,最近一年新冠病毒所有变异体都集中在奥密克戎家族内,说明病毒变异到今天已趋向稳定,产生传播力更强的病毒越来越困难,疫情正从大流行过渡到季节性、地方性流行。

张文宏表示,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毒力大幅降低,且疫苗接种到达一定水平之后,我国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将逐步走出疫情。接下来感染的峰值会很高,但疫情是趋于可控的,当前正处于从大流行到地方性、季节性流行的转换期。他说,广泛的疫苗接种和更多人群的感染形成的混合免疫,已被证明对奥密克戎有极强的防控作用。在这样的转换期内突然发生一次大的变异,使疫情回到最初阶段的概率非常低。虽然不排除可能有跳出奥密克戎家族的其他变异株出现,但人体的免疫力对新的变异将继续发挥作用,使新冠彻底成为季节性传染病。

不过,张文宏提醒,虽然疫情整体上表现为致病性趋弱,但我们必须为极端情况下的疾病危害以及医疗资源缺乏做准备。此外,还要充分估计到当前整体的疫苗覆盖率,特别是脆弱人群中的覆盖率不足,三针接种率覆盖更低,这种情况下如果疫情进入迅速上升期时,大流行第一波高峰中我们要对医疗资源不足做好准备。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张文宏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各种非药物公共卫生(NPI)措施,在保障社会基本活动的同时压低第一波疫情的曲线,以顺利应对后续几波疫情,整个社会将逐步恢复开放。

二是药物、疫苗等医疗资源储备。应该尽快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完成药物储备。届时若能对100%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将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重症率。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三是建立完善三级分级诊疗体系。小区街道行政体系与小区卫生中心联动,对无症状及轻症患者居家康复诊疗管理。发热门诊筛查需要至定点医院的高危人群,实时转诊救治。同时要引入信息化与远程医疗系统。

四是关注非新冠患者的医疗需求。重点关注重症/危重症患者的ICU床位数是否充足,同时保障透析、肿瘤化疗及孕妇等需要定期医疗就诊患者的救治。

 

2

 

北京新增2例本土新冠死亡病例

 

央视新闻

2022年12月19日09:07:39 来自北京市

 

1218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9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7例(广东31例,四川14例,北京7例,山东6例,黑龙江5例,内蒙古4例,辽宁3例,上海2例,福建2例,天津1例,陕西1例,甘肃1例);本土病例1918例(广东846例,北京314例,重庆198例,湖南93例,福建87例,云南74例,四川65例,浙江40例,天津39例,河南39例,山东33例,内蒙古23例,上海23例,陕西15例,河北11例,黑龙江6例,山西4例,海南3例,江苏2例,青海2例,安徽1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均为本土病例,在北京;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福建)。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3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7例,本土病例1297例(广东606例,北京251例,重庆113例,福建75例,浙江72例,黑龙江34例,山东22例,河南18例,河北15例,辽宁12例,贵州12例,江苏11例,内蒙古9例,上海8例,四川7例,陕西7例,湖北6例,山西5例,云南3例,新疆3例,天津2例,湖南2例,广西2例,安徽1例,宁夏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0777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90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864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8152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18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5298例(其中重症病例25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39885例,累计死亡病例5237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80453例,现有疑似病例20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302649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26119人。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9065551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86026例(出院106038例,死亡1117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472例(出院975例,死亡11例),台湾地区8578053例(出院13742例,死亡14890例)。

 

3

 

感染者不再核酸,每日新增不再准确,我们如何判断疫情的发展?

 

肿瘤情报局

2022年12月18日17:07:41 

/张洪涛美国药理学博士

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

 

核心提要

 

1. 国家卫健委表示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其原因是实行愿检尽检后,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无法准确掌握其实际数量。此前反映疫情状况的每日新增阳性数据,如今已失去参考价值。

2. 目前若想了解疫情变化,可参考其他国家的方法:一是统计抗原检测阳性的数据;二是对城市、小区的污水进行监测,一直没有全员检测的美国,很多城市就一直在监测污水中的病毒量。另有一些数据也可以作为判断疫情发展进度的参考。根据此前北京市的数据,1211日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达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这应当反映了北京目前的实际情况。而根据另一个数据,即地铁客流量来判断,目前疫情的影响也没有2020年初时严重。

3. 目前发热门诊、急诊的人数暴增,北京部分医院医护人员感染超60%,防止医疗挤兑成为难题。但随着峰值过去,阳过的医护会逐渐阳康,回到工作岗位,缓解医院的压力。此外,医疗资源的挤兑不只发生医院,也发生在药店,发烧药、感冒药成为紧俏物资。因此,加大科普力度,缓解公众的疫情焦虑,也有助于缓解医疗挤兑的情况。

 

国家卫健委: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为何只有我们统计无症状?这次为何又要取消?

 

20221214日,国家卫健委每日疫情通报中特别说明: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原因是实行愿检尽检的策略之后,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目前已无法准确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量。

将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例分开统计,是中国的特色。在其他国家,只要是核酸阳性,就确诊为感染。

分开统计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确实带来了麻烦。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在成为小阳人几天之后,还是会出现症状,转成确诊病例。因此,之前每天通报的阳性人数之中,有一些是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重复统计。

截止1212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有230346例,其中包括境外输入1659例。相比之下,当日的现有确诊病例为36340例(其中重症病例147例)),无症状感染者数是确诊病例的6倍。

为什么非要单独统计无症状感染数?在2020年武汉解封之前,曾做过一个全员核酸检测,当时仍有300例无症状感染者。所以,确诊病例被清零了,但无症状感染者也没有清零。尽管如此,武汉解封之后,并没有立即出现疫情反弹。尽管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传播病毒的风险,但因为有了武汉解封的经验,在此后划分风险区管理疫情时,如果一个地区仅仅检出无症状感染者,疾控可以判断为疫情风险低,也可不列为中高风险区。

假设把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例一视同仁,那么武汉在2020年可能迟迟不能解封。国内的高风险区在此后也会更多。

1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新十条提倡非必要不核酸此后,国内各地迅速放弃了大规模核酸检测,大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已无法被发现,报导每日新增数已经毫无意义。

不仅如此,对于确诊病例数据,虽然每天仍在更新,但大家都知道非常不可靠了,因为身边总有抗原阳性但没去做核酸检测的,也有更多连抗原检测都没有做的有症状者。

这个新情况,并不是什么家丑,因为世界各国早都已经这样了,没有哪一国能有嘲笑另一国的资本。

但实际问题来了:疫情三年来,每日新增阳性数据一直是疫情的真实反映,如今一夜之间变天了,这些数据再也无法参考,我们怎么了解疫情的进展呢?

 

发热门诊人数、地铁流量、AI大数据:总有一个指标可以监测疫情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全员核酸检测,他们怎么了解疫情的实时变化呢?

 

其实,全员核酸检测,目的是为了不漏一人如果只是想了解疫情的变化,方法还是有很多的。

一个办法是统计抗原检测阳性的数据。民众自测抗原后,通过系统上报,汇入官方的统计数。在香港特区,就有这样的系统,且至今仍在使用。

还有一个办法,是对城市、小区的污水进行监测。病毒也会排入污水中,当感染人数众多时,污水中的病毒排放量就能够真实地代表当地疫情的变化。美国一直没有全员检测,但是美国的很多城市,都在监测污水中的病毒量。

此外,还有其他的数据,也可以间接反映出疫情的变化。

根据1212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的通报,北京1211日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达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这个数值,不但反应了北京疫情的实际情况,也反应了医院所受到的压力。可惜的是,并不是每天都有这个数据的更新。

北京的疫情到底怎么样了?如果观察朋友圈,感觉是应染尽染了。真实世界如何?据北京地铁微博统计,1215日(周四)北京地铁客运量为124.22万人次,而2019年疫情前北京地铁每天运送大约1000万人次以上。似乎北京到了至暗时刻?

北京地铁客流量周末比较少,如果只比较工作日,过去的一周确实有明显下降。但是,在新十条出台之前,客流量就已经下降得很厉害了;在开放之后,客流量其实还有所回升。

不仅仅北京是这样,在全国的一、二线城市,新冠感染人数在开放之前就大幅增加了。根据招商证券的行业景气观察研报,自今年10月起,一线、二线城市的客流量就已经开始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放开之后,客流量开始回升。

有人说,等了三年,疫情终于来了!这应该只是一个调侃。如果看地铁客流量,疫情的影响绝对没有2020年初时严重。在一线城市,45月份上海疫情时,也才是本年度的最低点。

而通过大数据,一些机构也对各个城市的疫情变化进行了预测。在很多社交媒体上,人们也都可以看到和分享这些大数据预测。

比如从图标的这个来自数据团+”小程序的预判来看,虽然北京目前累计感染占比只有34.67%,但疫情的峰值已经过去了。挺过了这一周,后面会越来越轻松。石家庄等城市也过了峰值,但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的峰值还未来临。

 

当我们关心疫情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关心什么?

部分医院医护感染超60%,如何防止医疗挤兑?

 

疫情三年了,我们习惯了关注每日新增阳性数,习惯了对清零的等待。然而自然规律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了解规律,根据规律制定出更合理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社会的整体伤害。

因为接种疫苗所带来的免疫保护, 也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毒性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直接带来的伤害已经大大减少,但是突然暴增的感染人数,还是会对各行各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医疗资源可能出现的挤兑。奥密克戎的重症率下降,对于其他感冒了就在家歇三天的国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习惯了连普通感冒患者都要到医院打点滴的我们,奥密克戎强大的传染力却是一个大问题。

发热门诊、急诊的人数在暴增,同时医护也是人,也会因奥密克戎感染而病假,医护与患者间的此消彼长必然改变正常情况下勉强维持的医疗稳态,一但医院难以承受压力测试,必然发生因医疗挤兑而导致的悲剧。在北京的一些医院,医护的感染率已经超过了60%,但随着峰值过去,阳过的医护。

逐渐阳康,回到工作岗位,缓解医院的压力。

医疗资源的挤兑不只发生医院,也发生在药店。之前由于严格的防疫政策,发烧药、感冒药属于管控物资,民众无法购买储备。在放开之后,面对突然而至的疫情峰值,很多人发现手里没有退烧药,药店里也抢不到退烧药,病毒未到,恐慌已至。

关注疫情,不是要对感染恐慌,而是应该提早对周围的人科普,破除对病毒的恐慌。提前合理做好被感染的准备,合理面对自己的症状,减少轻症、无症状感染者对医院的挤兑,将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有基础疾病的人,留给更需要的人。

不恐慌,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该来的都要来,希望大家早日过关。

 

4

 

再阳初阳更危险?专家:数据被误读

 

纽约时间

2022年12月19日03:42:27 来自天津市

 

Advisory报导 根据本月早些时候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再次感染新冠的患者比只感染过一次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这导致一些人认为再次感染比首次感染更危险。然而,健康专家反驳了这一观点,称该研究的数据被误解了。明确说来,这份研究只是强调不能对每一次感染轻描淡写。

 

这篇研究是怎么说的?

 

在这篇引起很多人担心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电子医疗保健数据库中超过500万名患者的数据。

研究人员发现,443588名患者感染过一次新冠,40947名患者至少感染过两次。在这组有反复感染历史的患者中,37997例(92.8%)感染过两次,2572例(6.3%)感染过三次,378例(0.9%)为四次或以上感染。

与只感染过一次的人相比,再次感染的参与者死亡、长新冠和疲劳的风险增加了两倍,住院、心脏问题和血液凝固的风险增加了三倍。

研究人员还发现,无论是否接种疫苗,所有患者的并发症风险都增加了。包括肺部、心血管、血液系统、糖尿病、胃肠、肾脏、精神健康、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并发症的风险在活动性感染期间最为普遍,但在感染后6个月仍会持续。

 

重复感染新冠更危险吗?

 

该研究发表后,一些新闻媒体以及网上的讨论都认为,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比首次感染更有风险或更危险。

然而,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急诊医生、MedPage Today的主编杰里米·福斯特(Jeremy Faust)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发现被媒体误读了。

事实上,该研究的作者自己写道,他们的分析不应该被解释为第二次感染的严重程度与第一次感染的严重程度的评估,也不应该被解释为第二次感染后不良健康结果风险与第一次感染后风险的比较。

根据福斯特的说法,这项研究的结果实际上表明重复感染不是良性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病情严重到需要寻求医疗护理的患者。

福斯特写道,研究发现,并非所有再次感染的患者都有更高的健康并发症风险,与没有再次感染,或者与再次感染后不需要就医的患者相比,一部分再次感染后病情严重到需要求医的患者发生了并发症。

此外,其他健康专家指出,研究中包括的退伍军人事务部人口并不能准确反映一般人口。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约翰·摩尔(John Moore)表示,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患者年龄较大,病情较重,而且是男性,他们更有可能出现健康并发症。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传染病专家莫妮卡·甘地(Monica Gandhi)说,其他研究还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次感染往往会变得不那么严重,而感染、再次感染、接种疫苗和加强针这一系列操作会加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在我们继续与新冠共存的时候,更好地应对最新的亚变种

总的来说,因为再次感染也会带来健康并发症,健康专家建议人们采取预防措施,在假期之前降低感染的风险。上述这篇退休军人事务部的研究作者、VA圣路易斯医疗保健系统研发负责人齐亚德·艾尔-阿里(Ziyad Al-Aly)表示,我不主张封锁或任何严厉的措施,但我觉得,如果你登机去和你的家人过节,那就戴上一个口罩,因为它会保护你和你周围的人

 

5

 

风声|人们诟病的不是解封,而是解封之前该准备得更好

 

风声

2022年12月17日16:47:02 来自江西省

作者|畲宗明

 

这些天,几乎是舆论场中热度压倒一切的话题。随着感染高峰的到来,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含量持续攀升。在阳性自晒成了风潮的当下,有些情况也让人颇为焦心,如一堆人缺医少药,以至于出现异地抢药景象;如医疗系统全线紧绷,有些医护人员接连中招而人手紧缺。

昨天登上热搜的五位养老院院长自述:抢不到抗原药品、拨不通急救电话、缺乏医疗应急预案;买不到退烧药,乡村留守老人求助外地子女等热门话题,更是令人揪心。

部分老人处在防护裸奔状态,很难不让人忧心。眼下老年人感染人数呈几何级增加,大量农村老人更是缺少屏障,若许多老人只能赤手空拳地面对奥密克戎侵袭,这让本就脆弱的他们只会变得更加脆弱,灾害链也会旋即而至。

 

不能将问题怪罪于解封

 

要知道,老年人群体通常体质更弱、免疫力更差,感染后煎熬感会更加强烈,再加上很多老人都有基础疾病,病情可能也会因此加重,所以,连日来网上阳过”“阳康之类的梗满天飞,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以至于有网友造出了发阳光大一词,调侃大家阳了之后的不良反应就是先发朋友圈光明正大地昭告天下。但很显然,这类轻松欢腾的氛围不属于老年人群体。

也正因部分老人身陷求医买药的两难处境,迭加街头人流稀少、快递网点承压等情形,很多人将矛头对准了解封,将解除管控封印说成是以解决问题的名义制造出更多问题的罪魁,是解封将他们推向了孤立无原”“药遥无期的境地,是解封让人们现在都出不了门。

这显然是偏颇之见。

问题不是解封,而是解封前配套工作仍有不到位之处。不能因为出现了感染高峰,就否定解封。就算有些人讳认,事实也摆在那:解封对于我们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不得不的问题。

疫情犹如汛情,当洪水涨得太快、水位高出警戒线时,靠物理手段围堵注定堵不住,只能是开闸泄洪,那样才能避免堤堰溃塌——虽然会出现洪峰。疫情随着奥密克戎的传播而速度越来越快,靠严控已很难将它控制住;在这波疫情中,许多人就反映没出门也了。

开闸是必选项。抛开病毒扩散速度来看,人们的心理承受阈值、公民的权利保障诉求和经济的恢复增长等需求,也都不得不优化防控措施了。

不能因为解封给大众生活秩序带来了瞬时冲击,因为有些应对失措催生了无序局面,就怪罪于解封。

疾控专家曾光也说了,造成疫情来势汹汹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原因都归结于放开我们需要的,是在前行中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退回到之前的严控状态。

当然,这不是说,支持解封就等于要回避解封后出现的挑战与难题。正如北大法学院教授沈岿所说,认真对待防疫转型,不能过度退位失位。退位和失位,用俗话说,就是躺平。在沈岿看来,防疫模式的改变,有可能减少在过去持续耗费的某些成本,但也会带来新的成本,这就是风险社会中的风险-风险抵换

这里面的新风险,最主要的就是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者生命健康所受到的冲击。若这种冲击没法被减缓,那沈岿说的两大成本——生命健康成本和政府-人民的互信成本,就会被抬高。

所以,正视和消除新的风险,也是不容回避的议题。应对新风险,不是要重拾严密管控措施,而是要补上公共服务短板,织牢保障网络。

打开泄洪渠很有必要,但同时也要设立防溺水提醒标志和配备救生圈。本质上,这是重新划定政府权责边界,要求其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指要避免手伸得过长;有所为,是说要尽到应尽的兜底保障责任。

人们不需要全权包办,但需要基础保障,所以权力不能越位,也不能失位。

 

保障最弱势人群,需要公共保障归位

 

如果说,解封体现的是有所不为,那不躺平对应的要求就是有所为。也就是说,要放开该放开的,保障该保障的,这二者当并行不悖。

尤其优先保障的,是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群体的医疗救护资源与重症救助通道,不能让最脆弱的那批人处于保障洼地,更不能让他们处在无依之地。

就眼下看,某些人诟病的其实不是解封,而是解封之前本该打好提前量,如今却给人以准备不够充分的既视感。

比如,防疫物资抗原和药物等出现紧张,就连有些养老院都未能提前备药;有些地方120近乎被挤爆,致使有老人情况危急家属却打不进去……这多少暴露了些短板。鉴于解封后的感染高峰可以提前预见,此前严控已给打提前量留足了缓冲期,这类短板在前期就要及时补上。现在,那些养老院猝不及防的情形,多少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既然短板已经浮现,那么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就箭在弦上。

老人特别是乡村留守老人缺医少药,那就得在保障老人用药与就医的靶向上进行发力。别忘了,自从国家层面明确防疫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将保健康、防重症作为核心目标以来,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者就成了重点人群。张文宏前不久说,保护老年患者是应对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的重中之重;钟南山也称,青年人感染后重症率低,应把就诊资源给更加需要的老年人。而前两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明确提出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换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

值得注意的是,保障最弱势人群的用药就医资源,本质上也是要避免资源挤兑,将相对紧张的资源留给最需要的老年人和患基础疾病人群。这是个多环嵌套的系统性工程,加强防疫科普、保障药物供给、完善分级诊疗、优化应急预案等一个都不能少。

从媒体报导可知,很多人一发烧就打120、就往医院跑,有的跟新冠恐慌有关,有的跟受错误的新冠治疗吃药流程图误导有关,更多的是因手头没药而跑去开药,而分诊转诊环节上的刚性约束不足,又导致分级诊疗服务网络的分流效应没有完全显现。

因此,现在还得将许多工作做实做细,比如做好新冠科普的下沉和应对指南的普及,引导无症状和轻症人员居家治疗,比如从供给侧和配送端发力,努力保障防疫基本物资的末端供应,主动为特殊人群送上药物包;比如增强分级诊疗的刚性,让医疗资源分配能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进行更合理的分配……

在这方面,香港等地的经验,如放开前加速推进老年人有效疫苗接种工作、给老年人送上药物包等,可资借鉴。如今国内很多地方也在补课,如部署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种,减少重症机率;北京还调整了急救中心应答模式,先分类筛选重症患者再进行响应,多家医院也开设了在线新冠问诊项目,避免群众恐慌性地集中拨打120;海淀区为60岁以上独居老人发放健康礼包,加强对老年人的药物保障;等等。

这几天,官方做出部署,对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等新冠重点人群进行摸底,也是旨在增强资源分配的针对性。这说明,有些该做的工作终究得做。

考虑到这波感染高峰离过去还要一阵子,那些兜底性保障的补足还得摁下加速键,让人们不用因为恐慌或缺药都扎堆跑去医院,让特殊人群可以更简便地获取医疗防护资源。

            

6

 

周知!10问了解新冠复阳和再感染

 

2022-12-18 16:19

来源:参考消息 人民日报

 

当前复阳的概率高吗?为什么会复阳复阳再感染后有传染性吗?什么情况更容易发生再感染?有关新冠复阳再感染,十问十答有关新冠复阳再感染,十问十答!

 

 

 

 

 

 

 

 

 

 

7

 

台湾「抢药潮」源于大陆防疫松绑?还是政客信口开河?

 

香港01撰文:张钧凯

出版:2022-12-17 15:00

 

中国大陆近期防疫政策松绑,各地疫情升温,药品抢购潮成为台湾关注的话题之一。与此同时,1213日传出大陆「抢药潮」延烧到台湾的传闻,也有两周后台湾恐将缺药的说法。目前现况和事实如何,《香港01》记者实际探访,发现与传闻有出入。带读者一探究竟。

 

01直擊︱台灣「搶藥潮」源於大陸防疫鬆綁?還是政客信口開河?

 

台湾出现「抢药潮」之说,源于1213日台媒报道,指有小区药局表示,当前(12)日香港传出缺药事件后,自己经营的药局陆续有人来买退烧药、止痛药、感冒药等,「一进来就要买五盒寄大陆」,药师只好祭出控管,「以免一上架就被搜刮一空」;还说有台湾民众领用快筛(快速抗原测试)后,就提到要寄去大陆。此后,相关现象遂成为台湾传媒重点报道的议题。

 

库存无虞 何来抢药?

 

不过,13日《香港01》记者走访台北市与新北市基层药局,受访药师都表示未有抢药的情况,甚至不约而同告知药局过往每天都很忙碌,但「最近每一家药局都说生意不好」。《香港01》记者也联系台湾大型药厂业务,据其反映,无论台北或高雄亦无耳闻出现「抢药潮」。

 

《香港01》記者走訪新北市基層藥局,架上止痛、退燒、感冒藥品充裕,藥師表示未見「大陸搶藥潮燒至台灣」的現象。(張鈞凱攝)

《香港01》记者走访新北市基层药局,架上止痛、退烧、感冒药品充裕,药师表示未见「大陆抢药潮烧至台湾」的现象。(张钧凯摄)

 

当「抢药」新闻在台湾发酵若干日后,《香港01》记者接到前述访问的药厂业务讯息,指开始有民众较为大量购买大厂牌止痛退烧药。新北市中和区日发药局药师林钰儒告诉记者,近日比较有人买,「还不至于说被扫,而且感冒药库存无虞」,「只有特定厂牌可能有缺,因为厂商出于明年业绩考虑而控制出货,其他牌子都没有缺。」

至于何以买止痛退烧药人数增加?药师和药厂业务都认为,是民众看到新闻报道后产生可能「缺药」的预期心理,担心今(2022)年4月台湾疫情反弹后的「抢药潮」再现。

还有一位台湾资深药厂业务告诉记者,目前全世界制药原料多数来自中国大陆,站在药厂的立场来看所谓的「大陆抢药潮烧至台湾」说法,「越想越好笑,如果中国来(台湾)扫药,不是应该高兴得增加产量才对吗?现在又不是缺原料,这两天产量也已经打开。」他认为,近日台湾涌现的「抢药」、「缺药」之说,更像是政治人物对内的「认知作战」,「制造出会缺药的预期,把它说成被大陆抢购,政治人物个个都是斗争高手。」

 

内需导向 才是关键

 

事实上,今年4月台湾本土确诊激增千例,加速官方推动「轻症在家」计划,台北市长柯文哲当时曾在记者会上表示,大部分轻症吃止痛退烧药即可解决,旋即造成抢购潮,许多民众抢买常备药品。

6月台湾官方「动而不宣」走向放开政策,同样经历医疗资源和社会民心的「阵痛期」,1216日台媒《联合报》刊出评论《陆松绑进入阵痛期 台湾是过来人 何必冷嘲热讽》一文,确实点出当前台湾社会集体心理的盲点。

 

藥師認為,台灣民眾出境旅遊需求大增,連帶增加常備藥品銷量。(Facebook/桃園國際機場)

药师认为,台湾民众出境旅游需求大增,连带增加常备药品销量。(Facebook/桃园国际机场)

 

台湾药界于今传出的「缺药危机」声音,除了新闻带来的预期效应之外,也与现下台湾疫情升温有关。1215日台湾新增本土确诊15,316例,已连续八天呈上升趋势。再加上近期湿冷多雨、天气多变,感冒人数亦将增加。此外,台湾药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黄金舜表示,目前台湾基层药局的咳嗽药、退烧药、肠胃药等常备药品,购买量也有增加,「但初步判断,是因为台湾国门开放后,国人开始出国旅游,担心国外医疗费用庞大,纷纷前来购买。」而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盘点内部退烧药库存,至少还可用10.6个月。

换句话说,台湾购买常备药品人数虽增多,但还未至「抢药」、「缺药」的程度,且背后原因多与「内需」相关。

 

政治操作 转移焦点

 

另一个值得厘清的问题是,此番现象何以在大众视野中,被指向或影射乃受到「大陆抢药潮」之牵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知道由于农历春节将届,在大陆长居的台湾人返乡需求大增,因此受疫情影响至今已停摆将近三年的「小三通」,近日有越来越高的呼声要求尽速复航。金门县立委陈玉珍更于1212日前往厦门,商谈小三通恢复事宜,据其转述,大陆方面相当支持小三通尽快复航,她强调现在问题是卡在台湾方面,操之于阁揆苏贞昌。

 

往來金門和廈門的「小三通」受疫情影響停擺近三年,如今復航呼聲四起,民進黨官員卻認為冒然開放恐導致台灣藥品被「搜刮」回大陸。(資料圖片)

往来金门和厦门的「小三通」受疫情影响停摆近三年,如今复航呼声四起,民进党官员却认为冒然开放恐导致台湾药品被「搜刮」回大陆。(数据图片)

 

面对要求小三通复航的声浪,台行政院长苏贞昌如此响应:「中国的疫情不公开透明,从中国人抢各种药品,可以知道有什么状况发生」。他还说,「中国政府突然盖牌了,从其人民在排队、发烧、检测、治疗及到处在抢药品,我们觉得事情不太妙,所以更加警惕。」

可是,目前台湾官方对大陆人士赴台仍有严格限制,未开放陆客入境,且入境仍有总额管制。如同陈玉珍所言,「现在要走小三通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我们台澎金马的子民,我们自己家人如果在外面受了风寒,难道我们不让家人回家治疗吗?」由此可见,苏贞昌称小三通恐导致大陆人士赴台「抢药」的说法并不成立。

为了替苏贞昌说法缓颊,台卫福部长薛瑞元于1213日又端出另一套理由,宣称「不一定需要等到小三通重启,中国大陆人士、台商回来才会增加药物的需求,现在也有可能搜刮药物,寄过去中国大陆。」此话一出,台湾药品可能被大陆「搜刮」的想象和担忧,从而迅速在台湾传媒和舆论场上不胫而走。

台湾政客「搜刮药物」一说,与日前指称凤梨酥业者被大陆「窃取配方」的舆情操作,在背后都能看到异曲同工之妙。前者转移了呼吁小三通复航的焦点,而后者则转移了向大陆海关总署注册食品进口不力的质疑,利用台湾社会恐中、反中的普遍心理,将政府责任转嫁和外部化到中国大陆身上。而人民生计、返乡之真实需求,也被政客信口开河般的政治操作所牺牲。

 

8

 

内地增2028宗本地个案 国药集团:未代理辉瑞新冠口服药

 

香港01撰文:林芷莹

出版:2022-12-18 10:00

 

疫情|內地增2028宗本地個案 國藥集團:未代理輝瑞新冠口服藥

 

国家卫健委公布,内地昨日(17日)新增2097宗确诊病例,包括2028宗本土病例个案,69宗境外输入病例。

2028宗本土个案,包括广东915宗,北京394宗,重庆183宗,福建99宗,湖南79宗,四川56宗,云南55宗,浙江45宗,天津41宗,山东33宗,河南30宗,内蒙古17宗,上海17宗,河北14宗,江苏、陕西各13宗,山西9宗,黑龙江、青海各5宗,海南3宗,广西2宗。

截至目前,现有确诊病例34653宗,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78458宗,5235人病亡。

 

国药集团:未代理辉瑞新冠口服药

 

国药集团昨晚澄清,未有在中国大陆代理美国药厂辉瑞(Pfizer)的新冠口服药物帕克斯洛维德(Paxlovid)。

国药集团发布告知函称,国药集团未代理辉瑞 Paxlovid。与辉瑞签订协议,在中国大陆市场进口和经销 Paxlovid 的企业「中国医药」,和国药集团无关系。

 

中國醫藥在大陸進口及經銷美國藥廠輝瑞(Pfizer)的新冠口服藥物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微博@當紅創傷乳膏呀)

 

中國醫藥在大陸進口及經銷美國藥廠輝瑞(Pfizer)的新冠口服藥物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微博@當紅創傷乳膏呀)

 

1214日,中国医药宣布,已与辉瑞签订进口分销协议,负责Paxlovid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进口和经销。该协议即日起生效,至20231130日止,除非根据本协议之约定提前终止。

中国医药称,Paxlovid的最终使用及销售情况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此外,该协议为公司日常经营行为,协议的执行不会对公司业务的独立性造成影响,主要业务也不会因此类交易而对协议对方形成依赖。

据公告,今年2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Paxlovid的进口注册。

 

9

 

每周疫情|上周累计确诊个案破10万 按周增21% 危重死亡俱升

 

香港01 撰文:江丽盈

出版:2022-12-19 07:00

 

每周疫情|上周累計確診個案破10萬 按周增21% 危重死亡俱升

 

本港新冠病毒疫情连日升温,昨日(18日)单日新增确诊个案再度冲破1.6万宗。回顾上周(1212日至18日)疫情,本地及输入个案累计107,911宗,比之前一周(125日至11日)的89,033宗,增加18,878宗,增幅达21.2%

上周平均留医病人总数较再之前一周增14.8%,达至3,787人,平均危重总数增25.1%209人;期内有212名患者不治,按周增38.6%;对比患者数目的7日平均死亡率,上周上升0.024个百分点至0.196%

 

▼1214日 安心出行程序撤销首日食肆情况

 

12月14日起進入食肆等表列處所不再強制掃描安心出行,在尖沙咀海傍道熟食街市,有食客歡迎新安排。(梁鵬威攝)

 

12月14日起進入食肆等表列處所不再強制掃描安心出行,在尖沙咀海傍道熟食街市,有食客歡迎新安排。(梁鵬威攝)

 

12月14日起進入食肆等表列處所不再強制掃描安心出行,在尖沙咀海傍道熟食街市,有食客歡迎新安排。(梁鵬威攝)

 

输入个案增5734宗增16.5%

 

本港疫情持续,上周确诊个案共有107,911宗,较之前一周的89,033宗,增加18,878宗或21.2%,其中上周四(15日)报告增17,911宗,创反弹后单日新高。

输入个案方面,上周的输入个案累计5,734宗,比再上一周的4,921宗增加16.5%。上周7日平均输入个案占整体个案比率为5.31%,较之前一周5.53%稍微下降0.22个百分点。

带变异病毒株个案增

上周变种病毒数字则出现上升趋势,截至本周日(18日)零时零分,本地个案方面,XBB增加15.4%142宗、BF.750%9宗、BQ.1.116.1%166宗,共计317宗。至于其他本地变异病毒新型个案数字则维持不变。

 

▼1213日 医务卫生局公布最新防疫安排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中)12月13日公布最新防疫安排,由翌日起撤銷進入處所強制掃安心出行場所二維碼。(余俊亮攝)

 

留医病人七日平均达3787

 

留医病人人数方面,截至昨日的七日平均为3,787人,比对上一周多14.8%,至上周日平均新入院病人则录得487人,按周增约3%

上周单日新增危殆及严重个案有上升趋势,七日平均为40人,按周增25%。上周平均危重总数为209,比上周增25.1%。而危殆及严重个案总数昨日共升至238人,亦再刷新近日纪录。其中正接受深切治疗人数亦达38人。

 

10

 

四川达州女子买到2元一包感冒药引热议当地14家药企曾被约谈

 

2022年12月18封面新闻 记者曾业

 

东北制药退烧药仅售2话题冲上热搜之后,最近两天,四川达州一女子在当地诊所买到2元一包的感冒药,也引发网友热议。当事人余女士回应称,2元一包的感冒药是一家诊所配的。

1218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发现,虽然买药、就诊需求量大,但达州并未出现药品涨价乱象——10天前,达州市市场监管局专门召开疫情防控期间药品经营企业行政提醒会议,14家药品连锁零售企业及药品配送企业负责人被提前打了预防针

 

药店感冒药紧缺

四川达州女子到诊所买到良心药

 

我那个药是在一家诊所里面配的,两块钱一包,总共配了6包,总共只花了12元。达州女子余女士在响应媒体时称,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她本打算到药店去买药,但看到药店门口有人排长队,听说上午10点左右就可能买不到药了,便去了人比较少的诊所。询问症状后,诊所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她配了两天的药,一日三次,一次吃一包。

余女士称,相对于药店里的药,这种由诊所配的药品种较多,而且是根据具体症状下药,价格也实惠,因此很受欢迎。

1218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发现,有不少出现症状的市民宅在家中,托家人外出买药。

现在查核酸要排队,而且出结果很慢,自己在家用抗原试剂测,也不一定准确,出现了症状,还不如自己去药店或者诊所开药。在一家诊所排队的市民甘先生告诉记者,他家7口人,他是最后一个出现症状的。根据家人们的经验,他也采用了到诊所开药的办法。

 

多地出现高价药品

 

余女士买到2元一包的感冒药,在网络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小时候就这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盒一盒给药了。”“希望我家附近也有同款药房就好了。”“我昨天去诊所开了一天药,打了两针,花了220元。

此前,东北制药退烧药仅售2话题也备受关注,一度冲上全国热搜。1216日,辽宁沈阳。有网友发视频称,东北制药的东北大药房,出售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片,每人限购2板,每板售价2元。比起一盒难求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也是一种退烧镇痛类药物,被列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构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

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就此响应媒体称,1972年,当时的东北制药厂开始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片,半个世纪过去,今天的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仍然沿用最初的名字,用最朴素的包装,卖最低的价钱,因为老百姓对这个药品非常认可,我们也一直保持着220片的售价。这让不少网友大呼,良心企业良心价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曝出全国多地出现高价药品。封面新闻记者检索发现,16日,天津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联合行动,抓获一名高价兜售退烧药的违法人员,发现美林11盒、病毒合剂三盒,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四川成都一诊所被曝抗原试剂卖40元一支,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四川遂宁一小区医疗机构为患者开了三副中药,收费606元(中药594元,西药12元),经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协调,目前已退货退款。

 

严禁操纵市场价格

达州14家药企曾被约谈提醒

 

那次开会,达州新天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东升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14家参会企业代表,都作了表态发言,承诺将自觉担当社会责任、接受各界监督。达州市市场监管局药化流通科工作人员介绍,128日,疫情反扑之前,该局便组织召开了疫情防控期间药品经营企业行政提醒会议,提前打了预防针。因此,对于达州出现良心药的现象,该工作人员并不感到意外。此次会议通报了近期市长热线接到的相关投诉举报情况,对药品经营企业在疫情期间加强质量安全、价格行为自律、自觉守法诚信经营,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防疫物资及药品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要求全市广大药品经营者承担社会责任,诚信守法经营。

会议明确要求,全市广大药品经营者必须自觉加强价格行为自律,自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同时,要求相关行业协会或其他单位不得组织经营者串通涨价,操纵市场价格,不得组织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明确将加大价格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相互串通等价格违法行为要严处重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条评论:

  1. 令人无法想象,魔都上海被看不见的病毒沦陷了。
    It is unimaginable that the magic city of Shanghai has been occupied by an invisible virus.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