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魔都上海封城记(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20221218日星期日

动态清零政策进入历史的过程跌宕起伏

 

中國防疫再調整  「動態清零」成歷史 接下來需全力做好七件事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政策混乱与抗议之后,127日,中国终于出台了十条关于放松疫情防控的政策,除少数仍需重点关注的特殊单位,疫情防控基本放开,中国政府坚持了三年的「动态清零」政策正式进入历史。回顾这三年的经历让人特别感慨,从刚开始疫情在武汉爆发时的恐惧与混乱,到后来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令人振奋的伟大胜利,其它国家先后因防控无力陷入疫情泥潭死亡数字不断攀升,再到后来各国纷纷走出疫情,到中国在做最后的坚持后因应病毒与社会情势变化,终于在社会呼声中放开管控最后一个走出疫情,其过程跌宕起伏,令人印象深刻!

 

 


1

 

新华社发文总结中国抗疫三年成果:病毒弱了,我们强了

 

香港01撰文:许祺安

出版:2022-12-17 21:15

 

新華社發文總結中國抗疫三年成果:病毒弱了,我們強了

 

《新华社》17日发表题为「成果来之不易 启示弥足珍贵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的文章,

文末则强调「近三年来,病毒弱了,我们强了」。文中指出,三年来与病毒的较量,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文中开头指出,「回望2020年的那个寒冬,那是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挺过来了。三年来与病毒的较量,我们增强了信心,获得了启示。」

文中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开展抗击疫情斗争,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此前,《人民日报》也发表署名「任仲平」的评论文章,文中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

 

內地新十條公布後,各地發熱門診出現排隊人潮。(Reuters)

内地新十条公布后,各地发热门诊出现排队人潮。(Reuters

 

文章指出,近三年来,中国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在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有效保护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文章引述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6.46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63万例。而中国的新冠发病、重症和死亡比例均处于全球最低水平。

此外,《新华社》也正面肯定中国防疫。文章称,「回望近三年来的抗疫之路,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艰辛、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文中提到,近三年来,面对疫情跌宕反复,中国交出世所瞩目的成绩单,包括「2020年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长5.1%」等。

对于中国经济,《新华社》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文末则强调,「我们有方法、有底气、有能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样更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2

 

张文宏:走出疫情已成定局 人类从不以消灭物种来控制传染病

 

香港01撰文:林芷莹

出版:2022-12-18 13:00

 

張文宏:走出疫情已成定局 人類從不以消滅物種來控制傳染病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今冬要重点保护长者等脆弱人群,「我们即将走出这次疫情已成定局,这个趋势不会再逆转」,张文宏昨日(17日)出席2022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高端论坛。他介绍,人类从来不以消灭一种物种来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标。流感从世上诞生后,与人类的免疫系统逐渐达成平衡,随着人类接种疫苗和普遍感染,它会与传染病维持在一定的稳态。

他指出,新冠病毒也面临同一局面。目前的研究显示,人类接种疫苗后,病毒演变的数量大幅度减少,最终只有Omicron 毒株胜出。Omicron毒株对人类的免疫具有一定的逃逸作用,且其R0值已经接近16-18左右的水平。因此,从Omicron家族再诞生一个传播更快的毒株已经很困难。

他以上海的数据举例,Omicron毒株已经出现显着的毒力降低趋势,但对于脆弱人群的攻击性仍然存在,尤其是8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也是主要的重症病人。

 

張文宏提醒,現時的工作重點是充分保護長者等於脆弱人群。(視覺中國)

张文宏提醒,现时的工作重点是充分保护长者等于脆弱人群。(视觉中国)

 

除了年龄外,慢性肾病、高血压以及一些神经系统疾病,都是成为脆弱人群患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多数死亡或重症病人多发生在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当中。因此,疫苗的接种对保护脆弱人群非常关键。

张文宏提醒,现时的工作重点是充分保护长者,除了一旦感染有症状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药物治疗外,亦建议他们接种疫苗,并在大流行期间对他们形成一个反向的保护,避免病毒进入他们生活的空间。

他又指,若长者从未接种过疫苗,就应该降低他们的活动度,外出时必须戴上口罩;探望长者时,访客也要戴好口罩,「最终希望老年人能够注射疫苗,有更好的药物能够去保护他们」。

张文宏称,现有疫苗能为人类形成对Omicron一定的免疫屏障,但他仍然期望针对Omicron的更多新疫苗能够早日上市,「最终使得我们能够赢得这一场战役」。

 

3

 

专家解释无症状者是「沉默的大多数」 网民讽:别再欺骗世界

 

香港01 撰文:郑宁

出版:2022-12-18 11:30

 

内地上周三(14日)起不再通报无症状感染者数据,民众似乎觉得身边的无症状感染者愈来愈少,相关话题亦在网上引起讨论,「病毒这么听话吗?开放了可是无症状却愈来愈少」。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昨日(17日)报道,有上海专家直言,无症状感染者其实是「沉默的大多数」。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称,实际上目前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占相当高的比例,「之所以大家感觉身边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很少,是因为他们没有在朋友圈『晒阳』,他们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胡洋解释,之前的核酸检测规模大、频次密,无症状感染者未知自己感染时就被发现了,「有感染者处于感染初期,排毒量很少,核酸检测因为更灵敏,可以把他们测出来,这部分人可能并不是无症状,只是症状还未表现出来就被发现了,统计时他们也被算作无症状感染者」。

另外,有明显症状的感染者在比例上较无症状感染者少,但基数大,这部分人群在网络分享自己的感染经历和症状,也会产生一种「症状严重的人很多」的印象。胡洋表示,无任何症状,也无任何身体不适的人,自然不会做核酸检测或自行做抗原检测,因此更无法得知是否被感染。

除无症状感染者外,随着核酸检测网点取消,民众可自行在家做抗原检测;内地近来确诊个案数据也持续下降,昨日报告本土新增个案仅2028宗。

 

网民讨论

 

「快别吹了,所有在北京的亲戚、朋友,都是全家感染,没听说哪个是无症状的,只是发烧高低和长短的问题。」
「到底是谁欺骗了世界?」
「无症状感染者都不会上网。」
「对的,病毒特别仁义,基本上一人无症状全家就都无症状呢,根本发现不了!」
「你说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那病毒就说自己不是病毒了?」
「只要不测就没得新冠。」
「其实就是这样,不检测就没事。」

 

4

 

内媒报道医学生染疫身亡、记者病逝 官方通报死亡个案为零惹议

 

香港01 撰文:联合早报

出版:2022-12-18 17:00

 

內媒報道醫學生染疫身亡、記者病逝 官方通報死亡個案為零惹議

 

中国官方上一次通报冠病死亡病例是123日,死者分别来自山东省和四川省。不过,有报导称两名资深媒体人及其他染疫身亡个案,以及多地的殡仪馆、火化场也出现忙不过来的现象,网民纷纷质疑官方数据可靠性。

中国新冠疫情继续延烧,尽管媒体接连报导了一些染疫后死亡的个案,官方连续两周都通报「无新增死亡病例」,引起网民对官方资料可靠性的质疑。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当局截至星期六(1217日)已连续两周通报「无新增死亡病例」,累计死亡病例维持在5,235宗。

中国官方上一次通报死亡病例是在123日,死者分别来自山东省和四川省。不过,过后有报导称两名资深媒体人感染冠病后逝世,四川华西医院一名医学生也据传确诊、带病上班后猝死,官方通报却都未列入,多地的殡仪馆、火化场也出现忙不过来的现象,虽然许多员工病倒是原因之一,网民仍纷纷质疑官方资料的可靠性。

财新网1212日报导《中国青年报》原副总编辑周志春128日去世的消息时,引述知情者的话说周志春7日晚间接获小区通知,核酸检测复核结果为阳性须要隔离,但他隔天凌晨123分心脏骤停逝世,医生后来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财新网1216日也报导,《人民日报》著名记者杨良化感染冠病后,因细菌性肺部感染于1215日晚间不治。杨良化家属说逝者1210日开始发高烧,抗原测试为阳性,在朝阳医院加护病房抢救两日后逝世。这则新闻已被撤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網上圖片)

 

至于网传带病上班后猝死的四川华西医院医学生,该院通报称,这名陈姓学生1214日在寝室突发疾病,初步诊断为心源性疾病引发的呼吸心跳骤停。通报未提及这名医学生感染冠病。

 

網民在微博爆料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一名23歲醫學研究生,感染新冠病毒後仍被迫帶病上班,不幸在一線工作時因心臟驟停猝死。(影片截圖)

 

官方停止按区全民核检

学者:已失监控疫情途径

 

官方过去两周没有报告冠病死亡病例、住院和重病人数的统计数据,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关于数据披露的争论。网民质疑:「为什么找不到这些统计资料?这是怎么回事?是他们没有统计,还是只是没有公布?」「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可能真的很低,只是过去变种毒株的零头,但它不是零。官方死亡资料长期是零是不可能的。」

针对官方数据不包括媒体报导的病逝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指出,目前中国官方停止按行政区域进行全民核酸检测,就失去了监控疫情的途径,通报的病例数据与人们的实际认知有很大出入,已经失去了可信度,通报只是例行公事。

他说:「官方每天通报的病例是2000多例,但事实上加两个零还差不多。」

据路透社报导,该社记者星期六(1217日)下午在北京东郊殡仪馆外看到大约30辆灵车停在车道上轮候。东郊殡仪馆是北京指定的冠病逝者火葬场。不愿透露姓名的殡仪馆工作人员和骨灰盒店店主告诉路透社,最近这一段时期的死亡人数,高于平均水平,也比防疫大松绑前多。

台媒直击,北京火葬场外站满了等待亲人火葬的家属:(按图了解)

 

北京東郊殯儀館都是等待家屬 。(ETtoday授權使用)

 

殯葬業者透露,確診死亡人數偏多,大部分都是老人家,殯儀館人員甚至不敢去往生者家裡收屍,怕感染病毒。(ETtoday授權使用)

 

現場爆發零星口角,由於火葬時間必須預約排隊,不少家屬在門口等太久,有些人早就到現場排隊,後來發現是按照車子排序進入,引起現場等候家屬不滿。(ETtoday授權使用)

 

5

 

北京街头包裹堆积如山 各地超2千名快递员支援「清零」积压货物

 

香港01撰文:郑宁

出版:2022-12-18 12:30

 

 

北京街頭包裹堆積如山 各地超2千名快遞員支援「清零」積壓貨物

 

随着国务院防疫「新十条」的发布,民众在网络抢购药品物资,再加上原先因疫情防控未送出的积压包裹,内地快递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派送压力。特别是北京地区,受疫情影响,快递业一直存在用工困难的现象。
    12
14日,京东物流调集约1000名快递员率先抵京,至15日,京东向北京共调集2000人的快递员队伍,增援北京配送服务。
    
综合《人民日报》等内媒今日(18日)报道,来自上海、黑龙江、广东、湖南等地的超2千名快递员,将开启「夜派」模式,保障北京平稳度过业务高峰期。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和北京市政府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督促邮政网点「应开尽开」,千方百计补充快递员,保重点区域、保急救药品、保重要物资。除上述京东物流外,顺丰、中通、菜鸟等各大快递运营商陆续增派人手前往北京。邮政管理局表示,将延长夜间派送时间,尽快实现积压快递「清零」,满足全市正常投递需求。

 

各地快遞員抵達北京。(人民網)

 

各地快遞員抵達北京。(人民網)

 

快遞員正在分揀派送堆積的貨物。(視覺中國)

 

快遞員正在分揀派送堆積的貨物。(視覺中國)

 

快遞員正在分揀派送堆積的貨物。(視覺中國)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有许多民众已收到货物,「现在物流的确比之前慢,不过也在逐步恢复中,确实能够理解。」部分IP地址在北京的网民也表示,「快递动了」。北京快递员称,「送货量也比平时增加了三倍左右,快递员却减员一半,同行病倒的太多了。货物都已堆积成货山。」感谢前来支持的各地同行,「心里非常激动,都快哭了。」

虽然北京的「快递动了」,却引发其他地区民众的不满。网民表示,自己购买的抗原包裹显示已抵达本市,但就是不派送,「快递都驰援北京了吗?」IP地址显示在广东的网民称,广东邮政的快递都还未处理,「能不能先把自己的快递时效保证好在去支持呢?」

 

6

 

突发!中国2座城市官宣海外入境“0+0”!紧闭3年的大门,正打开

 

2022-12-18 07:44:24

来源:北国向锡安 加拿大

 



中国全面开放的脚步,在加快。

1214日,香港宣布:

海外入境“0+0”

 



也就是说,海外入境,

无需隔离,马上就能自由活动。

这意味着,

中国面向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

 

01

香港,成了中国第一个“0”+“0”的城市

 

黄码取消,海外入境和本地居民一样,

只有确诊时会转为红码,

其余全是蓝码,正常活动。

同时,从1290点起,确诊者和密接者的检疫期均缩短至5天。

 



12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个人微博发文称,2023年与内地通关有很现实的可能性。

目前,香港-深圳健康驿站配额不断增加

上周,增加了1000/天,

1215日又增加了500/

目前,是每天2500

针对一些急需返回内地的人,还增加了关怀通关名额

70岁以上老人、在港无监护人的14岁或以下儿童、孕妇及其陪护人员等八类特殊人士,均可优先通关。

 



香港已彻底放开,那么香港回内地呢?

现在,从香港前往内地无需口岸核酸检测,直接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就能通行!

而且,根据港媒《香港01》报导:

目前虽无官宣,但最快下个月有望“0+3”了,

 





02

澳门,紧随其后。

 

刚刚,澳门官宣:

20221217日零时起,入境澳门的游客将不再需要集中隔离。

原来是: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今天起:5天居家隔离+3天离境限制。

尽管“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入境9天内不得前往内地等限制仍在,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放宽的脚步,越走越急。

 



同时,不少回国的华人表示:

目前,内陆一些城市的入境隔离政策疑似从“5+3”变成了“5+0”

 



还有不少回国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出:

深圳结束酒店隔离就可以自由离开,没有了死循环接送居家(隔离)现在基本上形同虚设了

 





除了深圳、成都,还有上海广西南京的网友也纷纷晒出了自己“5+3”变成“5+0”的经历,但均未得到官方证实。

不信谣、不传谣,

只要没官宣,我们就暂时不信。

不过,下面的却是事实。

 

03

海外回国的航班大增、机票狂降~

 

甜瓜粗略汇总了一下:

从现在开始到2023325日,

国航、南航、东航国际航线全部大幅增加,

其中国航、南航环比增长了100%68%

此外,新西兰航空、澳洲航空、加拿大航空等都从下月起增加了飞中国的航班。

与此同时,海外回中国的票价大跳水!

举个例子:

1个月前,加拿大回国的机票还是$5000

现在,2月回国机票竟然低至$860

已经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

中国,真的要彻底敞开大门了吗?

目前看来,开门是迟早的事,

关键是时间。

此前,有据称内部消息人士告诉南华早报,中国或许会在明年122左右做出更大的改变。

届时,可能入境中国将不需要再接受5天隔离,变成只需要3天医学检测。

这就是最近全网疯传的回国0+3

也有人说是19

但我们咨询了机场相关工作人员,

截至发文时,还没有得到官方通知。

 



虽然具体日期有出入,但目前很多声音都喊:

20231月。

面对这样的情况,

海外盼归的人欣喜若狂,

国内生活工作者倍感忧虑,

一切矛头都指向:

中国紧闭3年的大门,正在徐徐打开。

 

04

目前,国外的情况怎么样?

 

每次回答这个问题,我都会挨骂。

每个国家、地区的情况都不同,会有出入。

因此,这里只说北美,我看见的。

目前,美国纽约市感染率创数月最高,一些地区又出现了帐篷医院加拿大,魁省新冠住院达2000人,创10月来最高。

 



1、和中国一样,北美目前也缺药。

这是1216日,加州一连锁药店的柜台

儿童感冒药、咳嗽药全部缺货

这是之前拍的加拿大阿省一连锁药店

所有儿童退烧药、咳嗽药、感冒药全部断货,

情况一直持续了数月后,

政府称紧急从国外调来了50000万瓶儿童感冒发烧常见药,本周刚刚运抵分发至各个地区的药店,情况有所缓解,但还没有完全解决。





新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流感,三重夹击,感冒、咳嗽和儿童退烧止痛药,供应吃紧。

尼尔森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美国人在咳嗽和感冒药上花费近120亿美元,比一年前增长近30%

上呼吸道感染者正在激增,感冒、咳嗽药销售额增加了35%

除了数以万计长者的死亡,这也是开放的代价之一。

2、医院压力山大,尤其是儿科

近日,白宫发布了今冬新冠激增应急计划

最新数据显示:

进入12月以来,美国新冠报告的确诊病例和住院人数正呈上升趋势。

由于儿童患者激增,儿童医院的压力倍增。数据同时显示,最近几周的COVID-19废水水平和住院人数持续上升,只是数字略低于去年同期。

这是芝加哥17个月的婴儿安德里亚·贝尔(Andrea Bell) ,她患有先天脊柱裂,感染新冠12小时后出现了呼吸衰竭,随后挂上了呼吸机。

 



幸好,在抢救后,孩子保住一命。

但像这样的脆弱人群在全世界还有很多,

除了前几天提到的银发群体

孩子们同样需要被妥善保护。

3、长新冠,正在杀人

长期新冠,也叫新冠后遗症,指的是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

今天,美国疾控中心CDC发布了首次针对长新冠死亡的人数统计:长新冠已至少造成3544美国人死亡。

 



根据数据分析,长新冠的死者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其中大约75%的死者年龄为65岁以上。

CDC称,新冠感染本身已在美国造成超过100万人死亡。

包括疲劳、脑雾、心脏和呼吸问题在内的新冠症状,因暂时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在美国已影响了多达2300万人,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不过,专家认为,这一数据可能被严重低估

4、疫苗,可以打

1213日,英联邦基金发布报告:美国在过去2年打出了6.55亿剂新冠疫苗,防止了300多万人死亡。

 



如果当初政府没有大规模推广疫苗接种,全美的染疫人数将比现在多出1.5倍,住院人数也将增加3.8倍、死亡人数上升4.1

疫苗,不能避免感染,但可以有效预防重症。

尤其是脆弱群体,能打可打。

毕竟,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小评

开放后的第一波冲击,比我们想象中更猛。

我在国内的朋友圈,似乎大半都已感染,不知道您那边怎么样?

目前大家的焦点似乎都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但其实根据目前北美3年疫情泥沼的纠缠,中国真正的挑战也许在乡村

1、春运即将开始。还有38天,将会有数亿人涌入乡村,除了三年未见的思念,还有病毒。

 

v:shapes="_x0000_i1057">

2、乡村很多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很多老人甚至生病都舍不得看,基础性疾病常见,属脆弱群体密集地区。

3、一旦生病,村镇医疗资源少,很多卫生院甚至连ICU、呼吸机都屈指可数,一旦疫情爆发,医疗压力巨大。

 



守护这批脆弱人群,刻不容缓。

好在,国家已经开始在行动了。

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经印发《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规范佩戴口罩、提高老年人接种率、加强县域内必需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三年了,这一关总要闯过去。

 

7

 

【留声机】骑手运力不足,时隔半年,我又打开了接单软件

 

2022-12-18 10:53:02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楚悦

 

alt="【留聲機】“騎手運力不足”,時隔半年,我又打開了接單軟件" o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v:shapes="_x0000_i1059">

于夫

 

近日,因新一波疫情袭来,多地外卖骑手运力吃紧、订单配送压力较大,北京、重庆、河南等地商务局发布倡议,呼吁居民参与配送服务。

上海目前正处于疫情上升期,外卖服务的运力同样面临考验。今年5月,我们曾采访过上海封控期间,自己注册成外卖员送药的于夫。

在上海生活的老北京“Fu大爷这两天重操旧业,打开外卖软件,开始接单了。和上半年的骑手经历相比,这次,他又有一些新体验。比如,为了降低骑手和顾客双方的感染风险,他提议大家在家门口放一个小凳子,进行无接触配送。

 

讲述人:于夫37岁 白领

 

这两天,我又开始接单啦。16日早上,我打开手机软件看了一下,发现运力确实有些不足,但当时因为忙着其他事情没顾上。下午的时候,我看到新闻里说,北京好几个区发布了倡议,希望有能力的居民能够出门参与配送。我想现在上海疫情虽然没有北京那么严重,但也处于上升期,应该还是需要有人做这样的事。

时隔半年,我又打开了接单的软件,真的有两单药在系统里,一直没人认领。所以我就骑上车把这两单接了。这两天上海进入隆冬,气温大幅下降,我骑着自行车送药明显感到寒风凛冽。所以,也提醒打算出门服务的朋友,一定要做好御寒保暖的措施。

17日是我送药的第二天,如果后面天气状况良好,我有时间还是会继续接单的。现在运力的紧张程度和上半年比起来,相对好很多,没有那么紧迫。我记得当时药店里经常堆积着一两百单药品等待配送,今天送药时,药店里也就积压了10单左右。

和上半年一样,我还是主要挑药品配送。虽然商品的内容是保密的,但有骑手可以看到商品件数和价格,比如买了20件单价10元左右的商品,可能是口罩或者手套,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紧急。如果是一件商品,单价三四十元, 那么大概率就是药品了。

而且,我基本上隔5分钟10分钟会打开软件看一眼,如果有某个单子一直在,可能是骑手挑剩下的,又是药品不能耽误,我一般会选择这种单来送。现在不像封控时期,我得尽全力去送,目前运力紧张程度不到那么严重,短缺应该也是暂时的。

我想,目前应该是我们需要再咬咬牙撑过去的一个时段,等第一批感染的外卖小哥们陆续康复,重新回到配送队伍,运力也会有所提升。

 

【留聲機】“騎手運力不足”,時隔半年,我又打開了接單軟件

于夫的接单系统界面(受访者供图)

 

说实话,现在出门送药比封控期间要更危险。因为当时基本上都是无接触配送,拿到药送到小区门口,基本就放在货架上就行了,一般不会接触到顾客。但是现在再送,需要一直送到家门口,交到顾客手里。这时候也并不知道对方的健康状况如何,风险相对更高。

昨天我送第二单的时候,我发现这个顾客的做法非常好。他们在自家门口放了一个小凳子,我送过去的时候,只要把东西放在凳子上就行。或许是他担心我感染了会传染给他,或许是他自己不舒服,怕传染给我,总之这种避免直接接触的方法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保护。

所以,我也想向大家倡议,参照这个做法进行无接触配送,既降低双方风险,也方便把东西拿进门之前做个简单消杀。

相比于上半年,这次出门接单配送,我心里更踏实一些。因为不再需要自己随身带着水和食物出门了。现在商超、便利店都开门营业,吃喝完全没有问题,在这方面完全不用担心。快递小哥们每天也可以回家休息,有一个安定的住处,不需要再去小哥驿站将就了。

我本人现在身体状况良好,不过确实有不少朋友感染了。我北京的朋友里,有不少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最严重的连着发烧6天,还有一些朋友说嗓子里像有刀片。我在上海住的院子里,邻居朋友差不多有六七个感染,不过其中有两位已经康复了。

我自己前一段时间去了趟泰国,回国核酸的时候有过异常,但没有症状,我不确定我是不是已经感染过有了抗体。其实如果有感染后已经康复的朋友,身体条件允许的话,也是非常适合响应这个倡议的。因为相比于尚未感染的人,感染后康复,体内有抗体的朋友相对更安全些。

上半年我送药的视频火了之后,确实有朋友私信过我,想知道如何加入这个队伍。其实并不复杂,下载一个配送软件,准备好身份证、电话号码,按照提示注册就行。因为四五月份骑手紧缺,当时流程有所简化。六月,平台提出要求上传健康证明,我就去医院进行了体检补上了证明。现在,根据运力紧张程度,或许在申请流程上有些不同,但大致的要求应该差不多。

我觉得,帮助别人的前提条件是要先照顾好自己。所以,也提醒想要积极响应倡议的朋友,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做好防护措施,同时有一个对于自己感染后的应急预案。

我看到很多地方发布的倡议里也提出要求,要求是已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本人及同住人员7天内未出现发热、咽痛、抗原或核酸检测呈阳性等情况。并且,在工作时需严格佩戴好N95口罩。除了这些,还有就是准备好良好的心态,然后,准备出发吧。

 

【留聲機】“騎手運力不足”,時隔半年,我又打開了接單軟件

送药途中(受访者供图)

 

戴麗麗 8

 

石家庄调整防控半月后:发热门诊24小时不断流

 

2022-12-18 17:10:00

来源:第一财经

 

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在发热门诊门口响起。十几平方米的狭窄空间,挤满了几桶医疗垃圾,和在寒风中等待登记入内的人。互相依偎的母女、独自前来的年轻人、口罩旁溢出白发的中年人......在沉默中等待医生走出那扇门。

门开了,那对母女抢先进去,医生简短询问症状后,嘱咐了新冠阳性后的居家用药方案,给随即离开的她们吃下定心丸。自感症状较重、想住院治疗的中年人,同样被医生劝说回家治疗,原因是医院收不下太多阳性病人

这是1215日深夜,石家庄一家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发生的场景。当晚,前来就诊的患者不断,五名医生在污染区内忙碌不已,有人负责给就诊患者登记、有人科普新冠阳性后的诊疗方案、有人在科室认真观察患者的肺部影像。

疫情防控逐渐放开后,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成了病毒前线最忙碌、压力最大的人群之一。患者不断涌入,但医院床位等资源有限,让他们时刻处在与患者的拉锯战中。同时,医护自身也面临风险,若感染则人手压力再增。

所幸,石家庄正不断增设新的发热门诊,缓解大型公立医院的压力,目前全市共有发热门诊91家;部分辖区还发布了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各街道的小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有医生、护士各一名,以满足周边居民的就诊和健康管理需求。

 

资料图

 

拥挤的发热门诊

 

仅仅半个月,石家庄的疫情防控形势便发生了巨大变化。

12月初,石家庄开始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一些封闭管理了一周多的小区,人流开始涌出。此后十几天,一些防控措施渐次退场,小区进出不再查验各种证明、商超堂食逐渐恢复、常态化核酸点悄然撤去、新冠阳性患者可自行居家......

同时发生的,还有不断增设的发热门诊、和24小时不间断的人流。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的通知》等文件发布,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居民,无论是否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均可自行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15日傍晚,透骨寒风中,五十岁的中年男人大海,正站在一发热门诊门口踌躇。我老婆已经高烧三天了,实在太过难受,想问问医生能不能输水。门口的医护人员称,在家吃退烧药就可以,你们不属于重症,不要来这里了。当晚,大海连续找了三家医院,得到的响应都是床位已满、无法收治

记者了解到,随着疫情防控逐渐放开,许多症状较轻微的新冠阳性患者,大多选择居家隔离治疗;而那些想去医院找一张床位的人,多会碰一鼻子灰

在石家庄某省级公立三甲医院,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来就诊的病人,如果症状较为轻微,多会开具用药方案后,让其回去居家治疗;或者建议患者去其他中小医院、私人医院新开设的发热门诊,以缓解诊疗压力。

都往省级医院这里扎堆,怎么可能扎得进来,我们床位都已经满了。她称,这里只是个门诊,容量本身就小,医院床位也有限,不可能来了都接收。

她表示,现在医院收治的阳性病人中,并非都是医学意义上的重症患者,大多是烧得厉害、浑身疼痛无法忍受、来医院躺两三天的人,但进进出出流量很大。还有部分本身有基础病、抵抗力较差的老人,需要到医院密切监测身体症状。

该医护人员还称,如果新冠阳性后症状较轻,建议居家治疗,避免医院人流扎堆。即便来医院,我们也只能对症用药,开具常用的退烧药物,治疗方案没有什么特殊的。

在附近一家公立三甲医院,记者看到了相似的场景。据发热门诊的医生表示,现在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太多,不可能全部收治到院区,新增设的两个阳性病区已经住满了。不知道其他医院情况如何,反正我们是爆满的状态,现在肯定住不进来。

该医生还称,存在重症的情况,今天就有一个老人状况很危险,但大多患者都属于轻症,建议居家治疗。对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则要额外注意。当晚,一位年轻人为父亲咨询治疗方案,医生解释了相关药品的使用方法,还特别叮嘱要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

在另一家公立中医医院,医护人员也对记者表示,对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他们首先会迅速判断其症状特点,如果是新冠轻症则建议居家治疗。不是重症患者,一般不会收治到院区,今天各个科室基本已经住满了。

 

排队核酸变排队买药

 

石家庄疫情防控逐渐放开后,小区旁曾每天排长队的核酸亭关闭了,人流转而聚集到了旁边的药房。

15日下午4点,张蕊去小区楼下为高烧三天的父亲买药,却被告知常见的退烧药都已经没货了。我们每天上午会定量上新药品,卖完就没有了,一般到下午布洛芬胶囊这类药物会售完,只剩一些儿童颗粒类退烧药物,其他常见的感冒药、止咳药则比较充足。

跑了几家药店都没买到,张蕊只能等待。次日,辗转三家药房后,张蕊终于买到几样退烧药物。现在药品不算特别缺,但最常用的退烧药还是有些紧俏,毕竟放开管控不久,随着疫情高峰过去会逐渐好起来的。上述药店店主称,不是他们囤药或者惜售,是厂家那边限制供应,送药的人阳了也会影响补货。

在张蕊感受中,身边中招的人正越来越多。亲朋好友中,有人因参加婚宴而感染、有人每天在家点外卖也中招,家庭成员之间又会互相传染,父母孩子都逃不过。

年轻一点的人,有的连续发烧三天、然后转阴;也有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人,即便吃退烧药也反复高烧四五天,期间伴随浑身肌肉、关节疼痛,常常整晚睡不着觉。

常规性的看病也较以前变得复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石家庄附近的县区,有父母带着一岁多的女孩,想治疗一先天性疾病。到家附近的县医院后,医生称无法收治,因为院里的儿科医生已经阳了,且小孩正在发烧,医院负担也很重。

他们带着孩子换到另一家县医院后,碰到了相似的情况,因孩子发烧难以收治,且儿科医生较为紧张,怕耽误孩子病情。辗转之下,他们来到市里一家省级儿童医院,托熟人才挂上号,去了后排在前边的有一百多人,等待一天才看上。

当前,医护人员身处一线,感染风险较高,如果一家医院发生大面积感染,势必会加大医院的诊疗压力。记者了解到,有的医院近一半医护都染上了病毒,尽管医院划分了专门的阳性区,对患者和医护进行一定隔离,但仍不能完全阻断病毒传播。身兼多职、工作量陡增,成为很多医护的常态,患者的就诊难度也有所增大。

卫健委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医疗机构要安排相对独立的区域(院区、楼栋、病区或病室),收治核酸阳性患者,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对住院患者严格执行不探视,非必要不陪护,确需陪护的固定陪护人员,陪护期间严格防护、严禁外出等。

对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均严格规范执行感染防控措施。对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医务人员可以先进行抗原检测,根据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和检测结果等,安排进入相应诊疗区域工作或者居家健康监测。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临床救治实际,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医疗力量配备与工作班次安排。

此外,医疗机构不得因收治阳性患者影响常规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特别要做好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基础疾病、肿瘤放化疗等医疗服务。有医生认为,放开管控后两个月,感染人数会逐渐达到峰值,医院势必要经历一段攻坚期,峰值过后状况会有所缓和。

百度疫情搜索指数显示,经历近一个月的持续攀升后,石家庄该项指数近日有所放缓,1215日的指标较前日降低7.25%,反映出大众对新冠症状、防疫物资等需求的关注有所降低,百度健康问诊指数则较前日增加7.5%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荀建國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责任编辑: 刘效武_NN4113

 

9

 

北京两名知名记者感染病毒死亡,突然松绑引起死亡激增

 

2022121702:57

美国之音 木风

 

2022年12月15日,一名男子在北京一家醫院的發熱門診門外排隊等待。 一位身著防護服的醫務人員正準備關門。 中國有關當局毫無預兆地宣布解封後,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斷增加,引起人們的恐慌。

20221215日,一名男子在北京一家医院的发热门诊门外排队等待。一位身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正准备关门。中国有关当局毫无预兆地宣布解封后,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引起人们的恐慌。

 

华盛顿— 

中国媒体周五(1216日)报导了两名中国官方媒体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因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在北京去世的消息。这是中国政府在无预警、无准备、无计划的情况下放弃清零政策以后中国媒体首次报导的死亡案例。

其中一人是前人民日报知名记者杨良化。他今年74岁,周四去世。另外一人是前中国青年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周志春,今年77岁,于128日病逝。

中国国家卫健委从127日中国解封以来就停止公布死亡数字。最后一次报告死亡病例是在123日。

但是,社媒体上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因感染病毒死亡的人数在快速增加。北京的火葬场堆放的尸体太多而无法及时焚烧,排队等候火化的队伍很长,一般都要等上好几天。一些居民反映,因为排队太长,他们的家人病故后,尸体送不出去,只好放在家里好几天。

就在媒体报导这两名记者去世消息的当天,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保护农村小区的紧急方案。中国春节将至,大批农民工将离开城市返回农村过年。专家警告说,春节过后两到六周,农村疫情将会上升,春节后一至两个月农民工返回城市后,城市疫情将再次升温。

中国十四亿人口中有大约五亿人居住在农村。中国小城镇和农村小区的医疗资源要比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落后很多。中国农村大约有17,000家县级医院,这些医院病床严重不足,特别是急救病床。

中国国家卫健委在这份《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快农村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增加农村地区的呼吸机、主要药品和测试盒的储备,劝说出行人员减少与老年人的接触。

中国在过去三年中一直执行习近平制定的“清零”抗疫政策,全国各地不断实施封城,造成了广泛而严重的人道灾难和巨大的经济代价。

上周北京当局突然改变政策,放开了对民众的控制,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兴奋。但是,这种兴奋很快因无序放开带来的混乱而冷却下来,人们因对疫情的急速恶化缺少准备而手足无措。

就在前一天(周四),白宫表示,如果中国提出请求,美国愿意为中国抗疫提供帮助。澳大利亚外交部周五也表示随时准备愿意与中国合作,提供医疗物资或其它援助。

但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四记者会上回答相关问题时没有作出正面响应,只是强调中国有“制度优势”。

 

10

 

截至12172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发布时间: 2022-12-18

 

1217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09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9例(四川18例,广东17例,辽宁10例,北京9例,上海7例,福建5例,天津1例,黑龙江1例,重庆1例);本土病例2028例(广东915例,北京394例,重庆183例,福建99例,湖南79例,四川56例,云南55例,浙江45例,天津41例,山东33例,河南30例,内蒙古17例,上海17例,河北14例,江苏13例,陕西13例,山西9例,黑龙江5例,青海5例,海南3例,广西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77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5例,本土病例1718例(广东769例,北京378例,重庆109例,福建100例,云南53例,辽宁48例,山东43例,黑龙江39例,内蒙古27例,浙江21例,陕西21例,上海20例,河南19例,四川17例,河北12例,江苏12例,贵州9例,湖北7例,新疆5例,山西4例,天津2例,广西2例,湖南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815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5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60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856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8105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17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4653例(其中重症病例24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38541例,累计死亡病例523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78458例,现有疑似病例19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27422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58786人。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9048578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84239例(出院105586例,死亡1113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408例(出院884例,死亡9例),台湾地区8562931例(出院13742例,死亡14860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