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2年12月15日星期四

魔都上海封城记(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

 


20221216日星期五

中国正式告别「动态清零」?

 

正式告別「動態清零」?鍾南山:第十版新冠診療與防控方案將出台12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透露,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即将出台。现行的第九版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分别于今年(2022年)315日和628日公布,127日内地发布「新十条」放宽防疫政策,第九版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当中的许多措施不再适应「新十条」发布后的防疫现实情况。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强调的「动态清零」总方针和对风险人员的管控措施,也不再适应当前防控任务的要求。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有利于在积极防疫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有利于「不断地逐步放开」,可以使经济的发展能够更顺利地进行。中国正式告别「动态清零」?

 

 


1

 

「国际锐评」中国抗疫的变与不变

 

2022-12-15 15:50

环球网

本文转自【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中国政府最近优化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涉及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等十方面内容。新十条的出台,目的是持续提高防疫的科学精准水平,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现在,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到内陆地区,人们跨区域出行往来基本恢复畅通,中国社会正朝着生产与生活正常化迈进。

中国为何在现阶段优化调整防疫政策?这是在近三年抗击疫情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疫情形势新变化、综合分析各方面条件后的主动作为与理性抉择。换句话说,中国用近三年有力有效防疫,赢得了现在优化调整的时机与条件。

如果把这场抗疫比作一场战争,那么经过近三年的对决,作战双方的力量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明显变化。当前,全球多项科学研究都显示,相比于疫情暴发初期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明显减弱。而中国作为最早迎战新冠疫情的国家之一,目前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筑起了比较坚实的免疫屏障。与此同时,中国在与病毒的不断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药物研发、医疗和物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中国民众对病毒的态度也更加泰然。可见,中国迎来了一个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的关键窗口期

从世界范围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防疫政策逐步放开时,几乎都会在短期内出现病例数激增、医疗资源紧缺等问题。中国的防疫政策正在换档,不可避免会有一个适应期。中国政府呼吁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的免疫接种、要求一些城市加快完善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强调加强药物供应和医疗资源准备等,不仅是为了适应疫情新形势要求、尽快度过政策调整适应期,更体现了中国抗疫一以贯之的初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自抗击疫情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就明确,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此为根本遵循,中国先后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有效应对了五波全球疫情的冲击,成为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根据世卫组织13日公布的数据,全球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约6.45亿,死亡超过663万人。中国官方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约36万例,死亡5235例。

得益于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8.1%,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9%,有力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随着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国内外机构纷纷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修复式回升,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过去三年,中国毫无保留地与世界分享抗疫经验与方法,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援助超过22亿剂疫苗,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前主席穆尼尔·阿克拉姆评价说,中国已成为抗击新冠疫情的世界性模范,中国对全球抗疫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当前,新冠疫情尚未结束,抗疫依然在路上。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因时因势调整对策——这就是中国抗疫的不变。沿着这条路子往前走,抓住当前窗口期实现战略反攻,中国离最终的胜利正越来越近。(国际锐评评论员)

 

2

 

钟南山:不主张大家一起阳,不但影响正常生活,有可能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2022-12-16 07:10

海峡网

 

1215日下午,由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办的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开讲,钟南山院士就新冠疫情动态及应对进行讲座。

钟南山表示,预防感染还是很重要,不是说不要管他,阳不阳都没关系,有的人说早也阳晚也阳,不如早点大家阳,这样的话,大家阳会有问题,一方面会影响工作,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很大,要是很短时间大规模感染,不但影响正常生活秩序,有可能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钟南山表示,目前众多数据显示,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他说,感染一次奥密克戎后,体内会产生抗体,等于打了一次疫苗。

在响应新冠病毒北强南弱说法时,他表示,BF.7BA.5.2.1.7的简称,是在BA.5.2基础上的突变株,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广州也有患者发热,出现全身疼痛症状。此外,他提到,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

 

3

 

钟南山:相比香港早期,内地疫苗接种率较高、不会出现高病死率

 

2022-12-16 07:10

海峡网

源:澎湃新闻

 

 

新冠病毒北强南弱?越早越好?高烧咽痛这么难受也算轻症?感染奥密克戎有后遗症吗?会出现反复感染吗?学校怎么做好上课和防控?内地会出现类似香港今年上半年的疫情高病死率吗?为何要接种异种疫苗……

对于当下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121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作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主题分享,讲述了对疫情当下的看法和未来的分析:

1、广州、重庆等地流行毒株是BA.5.2,而北京、保定等地流行毒株是BA.5.2.1.7(简称BF.7),是在BA.5.2基础上的突变株,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高烧、全身酸痛等症状可能跟气温有关,也可能跟毒株的免疫逃逸有关。

 

本文图片均为钟南山院士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的演讲分享截图。

 

2、从医学来看,只要病毒不侵入肺部,不产生低氧,不算重症,都是轻症。部分人出现咽干、咽痛、干咳、头痛、发热等症状,即为轻型患者,这类身体上的不适跟医学上的重症是两回事。

3、对比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冠后遗症风险更低。研究发现,德尔塔感染病例,约10.8%存在长期后遗症,而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仅4.5%存在后遗症。与德尔塔流行时期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感染者出现常见症状(包括味觉/嗅觉丧失、咳嗽、发烧、呼吸急促、肌痛、疲劳/虚弱和头痛等)概率均有减少,但喉咙痛比例有所增加。

 

 

4、研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在感染前接种疫苗的患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下降,如:嗅觉障碍风险下降42%,味觉障碍风险下降39%,听力障碍风险下降40%,焦虑或抑郁风险下降29%

 

 

5、一项研究发现,若人体感染过奥密克戎,一年之内有76.2%的机率不会出现再次感染的症状,对感染的保护率可以达到78%。另一项研究显示,奥密克戎BA.5二次感染保护率达92.7%,一年内不容易再感染第二次。所以,得了一次奥密克戎,尽管出现症状或者无症状,实际上就相当于打了一针疫苗,获得了更好的免疫力,来抵抗二次感染的风险。

6、新冠奥密克戎感染并不可怕。经过不断变异,新冠奥密克戎的病死率降低至±0.1%,感染部位主要在上呼吸道,从中文名来看,奥密克戎感染其实不再适合称为新冠肺炎(SARS-CoV-2,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而应该被称为新冠上呼吸道感染或新冠感冒。

7、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政策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重点从防控感染转向防控重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平,还是要继续预防感染。中国人口基数大,慎防短期内大规模感染,影响正常社会秩序或导致新的变异毒株出现。

8、越晚变阳,症状或越轻。感染新冠是一个自然规律,大家并不是主动要去得病,但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很强,是大概率会感染。不过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估计感染后出现难受症状的机会越来越少。到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感染者是无症状。

9、学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要最大程度保护师生的健康,也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所谓没有疫情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感染,零星的病例可以隔离,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外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10、曾经有人推测,如果内地放开疫情管控会经历香港今年早期的疫情高峰期,按照内地的人口规模,可能会出现2亿人感染,100-200万人病死。这个推论并不一定恰当,当时香港疫苗接种率远低于内地现在的情况。按照目前内地的疫苗接种率,这种情况不会出现。

 

 

 

 

11、下一步防控的关键之一,就是加强疫苗的接种。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尤其是春节即将来临,打了加强针一般半个月开始生效,对春运的疫情防控大有裨益。用同种疫苗继续加强免疫,预防感染效果不会增强,但预防重症效果仍存在。用异种疫苗加免(在两剂灭活疫苗基础上加用亚单位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效果明显提高。要重点加强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免疫接种,加强医务人员的疫苗保护,加速研发及审批鼻喷、吸入型疫苗。

 

 

4

 

未被“地狱犬”杀疯!日本疫情如何?正静待流感与新冠双考验

 

2022-12-15 22:11

第一财经

 

我们这边没有囤药,也没听说过什么'地狱犬'。就是最近每天确诊的数字的确又多了,可能全面放开加上年末聚会多了。身边的朋友还是照常生活,银座的人流熙熙攘攘。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华人小王如是告诉第一财经。

近日,有网络传言称,一种名为BQ.1.1的新型变异毒株已经出现,该毒株的传染性和致死率都很高,又被称作地狱犬,已经在日本杀疯了

1213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开发文响应,BQ.1是奥密克戎BA.5在人群流行传播过程中,通过病毒的变异变迁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BQ.1.1BQ.1的第一代亚分支。这些进化分支对人的致病力明显减弱,致重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早期流行的毒株和变异株。

BQ.1变异株于20226月在尼日利亚感染者中发现,9月开始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亚分支在欧美国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逐渐开始流行。目前我国已在9个省份的本土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49例,但尚未广泛流行,所致病例数较少,也未观察到感染BQ.1后临床严重程度较其他变异株增加。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5的亚分支BA.5.2BF.7为主。

日本政府于今年96日正式宣布与病毒共存。当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随着新增感染呈下降趋势,将推进过渡到与新冠共处的新阶段,同时要努力在预防感染和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平衡。3个多月来,日本有没有摸索到与病毒的共存之路?进入冬季,日本又如何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

 

奥密克戎BA.5毒株仍是主导

 

WHO的新冠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TAG-VE)在1027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提到,BQ.1作为奥密克戎亚型BA.5的变种,在一些关键的抗原位点上带有尖峰突变,这意味着BQ.1毒株可能比其他奥密克戎亚型毒株更具免疫逃逸的优势。

截至125日,Our world in data统计数据显示,当下在日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毒株仍是BA.5,占总病例数的88%,而BQ.1毒株的比例为6.1%左右。此前东京都疫情监测会议的数据也显示,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BA.5毒株引发的疫情占比自6月起开始激增,8月和9月占比均超过98%,进入10月后,BA.5毒株引发的疫情占比有所回落至90.5%

 

 

东京都政府截至11月中旬的数据显示,在BA.5毒株引发的疫情占比出现回落的同期,其他变异毒株,比如BA.2.75BQ.1.1等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占比有出现增长的趋势。在10月,BA.2.75BQ.1.1等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分别占比达2.5%2.4%BF.7变异毒株占比2%BQ.1XBB变异毒株均占比0.7

 

 

在美国,BQ.1.1以及BQ.1变异毒株已取代了BA.5,为美国当前疫情的主导。因此,当前的日本医疗专家也警惕除BA.5以外的变异毒株在日本引发新一波疫情的可能性。东京医科大学教授滨田笃郎(Atsuo Hamada)及团队正在密切关注其他类型的变异毒株将会在未来的疫情中扮演何种角色。

尽管BQ.1*毒株更具免疫逃逸的优势,近日,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佐藤圭(Sato Kei)教授领导的G2P-Japan研究小组发布的一项动物实验研究显示,BQ.1.1引起症状的能力与早期新冠病毒变体相当或更低。该论文还没有经过正式的同行评审。

论文显示,BQ.1.1变异体感染时,它们破坏周围细胞的能力比BA.5亚变异体高2.4倍。尽管具有强大破坏细胞能力的变异体往往具有高致病性,但该研究表明,BQ.1.1的致病性可能与BA.5相同或更低。佐藤和团队还比较了感染BQ.1.1BA.5变异毒株的仓鼠,发现动物体重的变化(表明身体状况)大致相同。

佐藤表示,虽然研究结果可能不能直接适用于人类,但新冠病毒最新变种的致病性并没有增加,这是一个好消息。但他补充说,由于病毒传播性仍然很强,应继续采取抗感染措施。

 

老年人疫苗接种比例超90%

 

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日本先后经历了7波疫情。日本全国保健所长会的研究小组对大阪府和茨城县等10个府县今年18月期间感染新冠病毒的55万余名40岁以上人员的死亡率变化进行了调查。

据日本全国保健所长会的最新调查,2022年夏天第七波疫情中感染新冠病毒的40岁以上人员中,死亡率为2022年初之后的第六波疫情高峰期的一半以下。

数据显示,在从1月初开始的四周时间里,第六波死亡人数的比例为0.62%,而在截至2月底的同一时段内,死亡人数的比例为0.85%。但在截至6月中旬的四周时间里,死亡率逐渐降至0.23%。截至8月中旬,即第七波达到峰值的四周期间,这一数字为0.39%,不到第六波峰值的一半。

属于高风险群体的老年人死亡率也有所下降。上述数据显示,在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型BA.5成为主流的截至8月下旬的一个多月期间,6069岁年龄段死亡率为0.05%7079岁年龄段为0.39%80岁以上为1.81%。上述死亡率是BA.1亚型变种流行期的一半以下。

研究人员认为,为65岁及以上群体接种疫苗,或是死亡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日本在今年9月开始接种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冠疫苗,接种对象为12岁及以上、已接种至少两剂疫苗的人员。

日本境内已开始第五剂疫苗的接种。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截至1215日,完成3剂疫苗接种的比例达67.3%,其中,65岁及以上人群完成3剂疫苗接种的比例高达90.9%;这一群体中完成2剂疫苗接种的比例也分别达92%5~11岁儿童完成3剂疫苗接种的比例约为6.6%

 

 

此外,一位曾在日本地方保健所工作的日本民众告诉第一财经,当时他每天都要接触各种状态的新冠病人和PCR检测者,疫情三年多来,觉得最值得分享的经验就是阳性患者支持中心(音译)的系统启用。

据他介绍,当地保健所根据阳性登录者在系统中录入的每天健康记录状态,必要时会要求病人就诊和通知该区管辖的医院,医院也会把诊查结果及时回复给保健所。这种支持中心、保健所与医院的密切配合,能大大地消除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恐慌,也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医院就诊。

小王认为,疫情期间每天播送的新闻后都会有专门的节目报导、跟踪疫情以及进行各种科普,透明度很高、信息传播也很快,感觉身边的日本民众都自觉地管理着自己,并不恐慌,把医疗资源留给老年人和重症。

另据报导,疫情暴发3年间,日本政府对通过公私立医疗机构购买医疗设备进行大量补贴,使得新冠病毒专用救治病床增加了3倍以上,尤其是ICU专用病床的数量增加了2倍多,保底救治能力大为提高。

 

推广抗原检测和药物

 

11月底起,日本确诊人数再次暴力拉升。128日,单日录得确诊人数在时隔两个半月后再度突破13万。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1210日,日本单周的确诊病例数连续五周居全球首位。

当地时间12日,据公益财团法人结核预防会发布的消息,有日本防疫带头人之称的日本政府新冠对策分科会会长尾身茂(Omi Shigeru)感染新冠病毒。73岁的尾身茂表示,自己在10日傍晚起出现轻度疲倦感,12日进行的PCR检测结果呈阳性。他已接种5次疫苗,目前没有感觉太大的不适,现在的症状是喉咙不适。尾身茂表示,自己会居家隔离7天。

 

 

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所长胁田隆字在1122日召开的记者会上指出:即将迎来年末年初的繁忙季节,社会经济活动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今后一段时间的新增确诊病例数很可能出现在高位推移或再次上升之势,对此需要多加注意。

冬季也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此前,日本医疗界担心,流感与疫情在冬季的同时暴发可能给医疗系统带来额外压力。日媒认为,医疗界的这一担心不无道理。自2020年疫情以来,由于各种防疫措施,日本流感的暴发并不活跃。因此,日本医疗界呼吁民众分别接种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为可能的双重暴发做好准备。

厚生劳动省已在11月底决定,针对可同时检测新冠病毒和流感的抗原试剂盒,将解禁其网上销售和药店零售。此前,这种同时检测新冠和流感病毒的试剂盒仅限医生使用。政府预计在新冠和流感迭加流行中,每日最多将有75万名感染者。民众通过购买抗原试剂盒可居家自行检测,以减轻医院发热门诊负担。

此外,厚生劳动省还在11月底紧急批准一款日本产新冠口服药,这是日本今年5月设立相关紧急批准制度后获批的首款药物。当天获批的是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发的名为XOCOVA的片剂。根据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这款药获批用于12岁以上的新冠感染者,每天一次,服用5天。

公报显示,药物通过影响新冠病毒的3CL蛋白酶抑制病毒复制。在临床试验中能有效缩短新冠感染者的倦怠感、发热、鼻涕或鼻塞、喉咙痛、咳嗽等症状消失所需的时间。

XOCOVA将成为日本第三种可用的新冠口服药物。日本此前批准使用的新冠口服药有美国辉瑞公司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和默克公司的莫那比拉韦。但这两种药只被允许用于高龄新冠患者等重症风险高的群体,而XOCOVA主要以轻症患者为对象,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5

 

内地本土新增确诊1944宗 

上海吁普通轻型患者勿打120急救

 

疫情|內地本土新增確診1944宗 上海籲普通輕型患者勿打120急救

 

香港01撰文:郑宁

出版:2022-12-15 10:03

 

国家卫健委数据,内地昨日(14日)本土新增确诊个案1944宗,无新增死亡个案。另通报4宗疑似个案,分别来自北京(3宗)和重庆(1宗)。

昨日内地报告本土确诊数据包括广东857宗,北京494宗,重庆143宗,河南67宗,四川67宗,浙江61宗,福建61宗,海南23宗,上海22宗,内蒙古21宗,辽宁20宗,云南20宗,山东17宗,天津16宗,黑龙江15宗,河北12宗,江苏10宗,陕西8宗,安徽4宗,山西3宗,贵州2宗,广西1宗。

截至昨日,现有确诊个案34700宗(其中重症167宗),累计死亡个案5235宗,累计报告确诊个案371918宗。

在当前防疫新形势下,所有医院门诊不得拒绝感染患者,导致医疗资源紧缺。国务院联防联控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可采取居家隔离、居家治疗办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症状加重的患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自驾车或者呼叫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进行及时就诊。

上海急救中心方面也在日前介绍,普通发热患者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时,不需要乘坐120救护车。但六种情况下拨打120急救电话,将获优先派车处理。包括,呼吸困难或气促,无法缓解;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超过2天; 经药物治疗体温持续高于38.5°C或心率超100/分,超过3天;以及儿童、孕妇等出现严重情况时。

 

 

6

 

正式告别「动态清零」?

钟南山:第十版新冠诊疗与防控方案将出台

 

正式告別「動態清零」?鍾南山:第十版新冠診療與防控方案將出台

 

香港01撰文:许祺安

出版:2022-12-15 21:12

 

12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透露,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即将出台。他指出,新版方案有利于在积极防疫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有利于「不断地逐步放开」,可以使经济的发展能够更顺利地进行。

《北京头条》等内媒则称,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强调的「动态清零」总方针和对风险人员的管控措施,也不再适应当前防控任务的要求。

现行的第九版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分别于今年(2022年)315日和628日公布,127日内地发布「新十条」放宽防疫政策,第九版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当中的许多措施不再适应「新十条」发布后的防疫现实情况。

 

鍾南山透露,第十版新冠診療方案與防控方案即將出台。(資料圖片)

钟南山透露,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与防控方案即将出台。(数据图片)

 

例如,第九版诊疗方案对于轻症患者仍采取「集中隔离管理」的措施,新十条不再强制要求轻症与无症状患者集中隔离。「新十条」更宣布除养老院、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也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此外,内媒也指出,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强调的「动态清零」总方针也不再适应当前防控任务的要求。

 

7

 

北京染疫个案飙升 

清华大学月内连发18则讣告 

校方吁守护老同志

 

香港01撰文:孙圣然

出版:2022-12-15 19:00

 

 

北京染疫個案飆升 清華大學月內連發18則訃告 校方籲守護老同志

 

有网络调查显示,内地放宽防疫政策后,北京已有过半数市民感染新冠病毒或出现相关病征。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在一个月内已发布18则讣告,去世的人包括退休教师,甚至博士后。上周日(11日),清华大学还发布通告称,「把守护好老同志的生命健康,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北京放寬防疫政策後,到發熱門診就醫的病人增加。(視覺中國)

北京放宽防疫政策后,到发热门诊就医的病人增加。(视觉中国)

 

清华大学官方网站连日来发布了多则讣告,据统计,1110日至15日发布了2则讣告,1121日至23日发布了3则讣告,1124日至121日发布了2则讣告,121日至5日发布了5则讣告,125日至10日发布了6则讣告。离世的18人包括退休教师、退休干部、退休员工、教师、教授以及在站博士后,当中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力学科学家、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黄克智院士。

与此同时,1211日,清华大学官方平台还发布了名为《把守护好老同志的生命健康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的文章。文章提到,129日上午,清华大学在线召开离退休教职工疫情防控专项工作会议,正式成立离退休教职工疫情防控专项工作协调小组、疫情防控救治综合组、老同志意见征询组,全力做好离退休教职工疫情防控与疾病救治工作。

 

清華大學官方平台還發布了名為《把守護好老同志的生命健康作為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的文章。

 

清华大学官方平台还发布了名为《把守护好老同志的生命健康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的文章。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表示,随着防疫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如何加强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保护,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心的问题。「清华将做到对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心中有数、对老同志的生活需求及时响应,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做好离退休教职工的疫情防控与疾病救治工作。我们有信心守护好老同志的生命健康,有决心打赢清华园疫情防控保卫战。」

 

8

 

拥挤的120:每天呼入3.1万次,除了猝死的和濒死的都不接送

 

202212 / 16 09 : 57

每日人物 企鹅号

|饶桐语曹婷婷

 

求助120的人,实在太多了,人们还没有习惯自己迎战新冠。就在感染面迅速扩大的几天时间里,120急救资源的紧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公开数据显示,129日,北京120急救电话呼入量已经达到3.1万次,而在平时,急救电话的呼入量大概在5000次,等于猛增至平时6倍,而超过七成,都是重复拨打或者咨询。

 

 

另一边,为了尽可能多接电话,急救中心已经全速运转起来。比如,陈志医生所在的北京急救中心,医务科、科教培训、网络质控等行政管理人员,都已经参与到了一线的接电话工作中。陈志说,此前,急救中心开设了阳性病人转运专班,一部分急救人员被划分出来,死循环转运阳性病人。但现在,阳性专班被取消,全部人力都回流到当前的日常急救当中。

光是增加接听人数,难以解决占线问题。呼入量攀升之后,电话会在瞬间排队,最多的时候,一瞬间有四五十个电话打进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论是患者,还是整个120急救系统,都正在面临考验。

 

拥挤的“120”

 

凌晨五点二十九分,赵晓瑜再一次试图打通120

这个晚上,她已经试过十次了。她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号码上。丈夫测出阳性后,本来在隔壁房间隔离。一开始还好好的,但夜一深,丈夫的状态一下子变差,连手指都烧得僵硬,像鸡爪子一样,需要一根根掰开。她的丈夫曾经是运动员,一米八几的个子,几乎从不生病。而现在,丈夫半昏睡在她面前,嘴里还不断地乞求她帮帮忙

只是,120始终没有打通,只有提示音不断响起来:坐席繁忙,请您耐心等待……” 赵晓瑜慌了,又拿出两部手机,一起打,开着免提,祈祷有人快点接。

每一次无人接听,都导致担忧加剧一分。最让赵晓瑜没有安全感的是,家里没有退烧药,她连能安慰自己再等等的方法都没有。在丈夫出现新冠症状前,赵晓瑜检查过家里的医药箱,有一些感冒药。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些足够了,但面对新冠,既往的经验都失效了。丈夫高烧不退,眼下没有别的方法,她还是只能继续拨打120,甚至拨打了110

 

赵晓瑜反复拨打120。图/ 受访者提供

 

不只赵晓瑜一个人没有打通她眼里的生命热线。社交平台上,类似的求助层出不穷。一个2个月大的宝宝,由于咳出了犬吠样,妈妈吓得打了120,但电话排队了整整半小时。还有一个40多度的年轻人,打不通120,也找不到人帮忙处理,帮忙打电话的室友,甚至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以为急救电话总是可以打通的

求助120的人,实在太多了。就在感染面迅速扩大的几天时间里,120急救资源的紧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公开数据显示,129日,北京120急救电话呼入量已经达到3.1万次,而在平时,急救电话的呼入量大概在5000次,等于猛增至平时6倍。此外,近期郑州120日均受理量也较平时增加2.3倍,四川、山东等地也出现类似情况。

而电话就算打通,也并不意味着有用。一个大量喝水来减缓不适的女孩,认为自己产生了水中毒,手脚发麻时,她拨通了120,但对方回复运力紧张,除了猝死的和濒死的都不接送;在持续高烧5天之后,一个女孩打通了120的电话,被告知救护车需要排队56位;包括赵晓瑜自己,在求助110之后,终于得到了来自120的回电,对方也告诉她,无法出车帮忙,只指导瞭如何用药。

换句话说,不管是120电话还是救护车,都已经陷入供需失衡之中。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陈志告诉每日人物,北京全市可调度的救护车资源在300辆左右,每天可以转运的病人也只在2000~3000人,目前,求助者远超这些数量。

作为一种急救资源,120资源是有限的。更多时候,其会向真正有困难的孕妇、老人、小孩等重点人群倾斜。但当所有人都开始向120求助时,更加需要帮助的他们却难以拨通电话。北京急救中心也发现,在近期猛增的求助电话中,其中咨询、重复拨打占比超七成。

同样是在12月初的深夜,一位北京的年轻妈妈,也因为没有打通120的电话而崩溃。她的宝宝才1岁多,在发烧到40.4度之后,猛地朝后面一倒,四肢立刻开始痉挛。她立刻反应过来,是出现热惊厥了。热惊厥,是一种幼儿由于高热产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孩子会抽搐、口吐白沫、失去意识。这位年轻的母亲,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冷静,她回忆之前看过的视频,把孩子放到床上,又给孩子扒掉衣服、通风,期间,打120的电话。

但电话一直打不通。偶尔接上一次,却不等说话,就没音了,随之就是长久的忙音。直到此时,强行镇静的母亲终于忍不住大哭,是不是我做了什么错事,但不要惩罚我的孩子。后来,这位母亲在社交平台记录了这个过程。她说,120的占线,让她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了。所幸,几分钟之后,孩子缓了过来,他们才有了带上孩子去医院的时间。

路程很短,只有15分钟。一路上,妈妈都在测孩子的鼻息。

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求助者,都能那么幸运地体会到虚惊一场。一位帕金森患者的家人曾在社交平台上求助,老人发高烧,39度,烧了一宿,也无法下床,打120时,光是接通电话,就等了40分钟。电话好不容易接通,却得到了前面还有5000人在排队的消息。

等待的时间太漫长了。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宝贵。老太太最终没有等到120的到来。

 

/ 视觉中国

 

“10秒钟接听能力无法做到了

 

在供给端,医生们同样处在难以缓解的紧张情绪中。

陈志是北京市急救中心的主任医师,电话里,他的声音沙哑而疲惫。早几年,他在救护车上跟车,现在转到大后方做统筹调度工作。自11月以来,他的心就一直悬着,身体也同时在逼近疲劳的极限。他和患者家属一样着急,为病人担心,也为这个系统担心。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急救工作已经相当繁重,他还是愿意谈一谈急救中心面临的真实困境。

如今,最直接的焦虑就是电话接不到。陈志感觉到无奈,他说,急救中心需要保证有10秒钟接听能力,不管谁在,你只要打了10秒钟120,一定有人把电话接起来问你。但现在,他自己清晰地知道,这一点完全无法做到。

他记得一个心脏骤停的病人。家属终于打通了120,第一句话是:你们120都打不通,我打了几十分钟才打通。而此时,电话另一头,病人心跳已经停止,叫不醒,没有了呼吸。陈志说,像这样心脏骤停的病人,以往是要争分夺秒救助的对象,而现在,光是等着打电话,就错过了关键时间。

为了尽可能多接电话,急救中心已经全速运转起来。陈志所在的急救中心,医务科、科教培训、网络质控等行政管理人员,都已经参与到了一线的接电话工作中。陈志说,此前,急救中心开设了阳性病人转运专班,一部分急救人员被划分出来,死循环转运阳性病人。但现在,阳性专班被取消,全部人力都回流到当前的日常急救当中。

但光是增加接听人数,难以解决占线问题。呼入量攀升之后,电话会在瞬间排队,最多的时候,一瞬间有四五十个电话打进来。央视新闻报导,北京急救中心正在增加120接听受理坐席。但扩容需要时间,120的接听线路就是有限的,还要先解决一些硬件的问题

 

北京急救中心。图/ 视觉中国

 

再加上,急救系统人员本身就不足。一次来自北京急救中心的普查结果显示,2012~2015年,急救人员流失共369人。其中,急救医生达187人,占比超过一半。巨大的人员流失之下,以及还在不断感染的阳性急救人员,都使得系统人手不足。

也不只是缺接电话的人,还缺能收病人的医院。

转运病人的120救护车目前存在调度困难。陈志说,有一个发热的慢性病老人,一连送去了6家医院,但是都没有医院能够成功接收。有的医院发热门诊爆满了,有的医院已经住进去不少阳性病人,不敢再收了、要先消毒,就得等着。最后,这位老人在车上漂泊了快6个小时。一直穿着二级防护服的急救医生,也只有跟着漂泊。

调度本就非易事。120急救系统和几乎封闭的医院不一样,它是一个更开放的系统,涉及急救中心、医院、病人、交通等多个方面,需要调度。在大城市里,多个医院的接收容量、人员集散,都会影响到120系统的运行。

为了更好地整合调度资源,北京急救系统就曾经进行多次改革。比如,早在2001年,北京市开设了999号码,这样一来,北京市拥有了两套急救系统,这在其他城市并不多见。有媒体曾经报导,由于着急的患者家属常常会同时拨打两个号,导致常常会有一个车跑空。因此,到20194月,北京正式整合了120999,都由急救中心统一调度。

要让120系统在各个环节通畅,类似的资源整合是必要的。但现在,各个区域间不同的政策,却反而造成了割裂。

对接不顺畅,会花费大量的沟通成本。基本上还是在人收不收、怎么安排的问题。陈志说,比如,之前有专门的方舱,但现在方舱正在只出不进,逐渐关闭,也不再接收阳性病人,只能安排到各大医院,所以医院方也很茫然。就在128日之前,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拉来了阳性患者,很多医院都还不确定是否能够接收。

到了这几天,随着阳性病人增多,医院方才越来越明确,不能再停诊、拒诊阳性病人,救护车的调度压力稍微减轻了一些。

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这种紧张的释放只是暂时的,高强度工作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为了能够维持系统运转,所有的医疗系统人员都已经进入工作超饱和状态。陈志今年49岁了,从11月开始,就没有休息过,不只是他,整个急救中心调整了轮换时间,改班次到3天两运转,但休息日不休息,也还是要上班,工作量太大了

如今,高强度之下,不管是各个科室,还是急诊、急救人员,医生们的睡眠和休息都难以保证。陈志经常睡到两三点钟就醒来工作。一位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已经感冒了一天,浑身疼痛,但还是要坚持上班,因为周围已经有不少同事感染。她说:什么不想了,只管吃、睡和工作了。

每个医生都是疲乏的。另一个95后女孩,医学生,这几天忙着收病人、写病程、谈话,忙得中午连吃饭都吃不上。累的时候,她会忍不住喃喃自语:我好累啊,我好困啊。下一秒就开始自我说服:我不累我不累,我不困我不困,我可以……”

 

/ 视觉中国

 

无力承受的重负

 

在供给和需求两端,人们都感觉到了巨大的紧张。但一个更难忽略的事实是,目前的急救系统,正在承担大量急救之外的功能和职责。陈志说:很多电话,超出了我们120的日常工作范畴。

比如,有人把120当成了交通工具。有的接线员接起来电话,一问才知道,对方的确感染,也已经发烧了,想去医院,又怕医院不收,所以想让120帮忙联系,直接把车开进医院里。

还有大量的电话,甚至不需要救护车提供帮助。他们出现了发热、咳嗽这样的常见症状,从而非常恐惧,所以只是想打电话来问该怎么办、吃什么药。这意味着120正在承载就医指导功能。

人们还没有习惯自己迎战新冠。甚至有一个阳性病人,查出了核酸阳性,但却没有任何症状,打通电话的第一句话,是你们什么时候把我拉走?

在他的认知里,过去都是居委会来跟他联系,查核酸、上门磁,结果现在不习惯,怎么没人管我了?再加上,患者自己也不愿意留在家里,感染家里人,他想去方舱,所以反复拨打120,但陈志说:他们不知道,现在方舱只出不进,以后可能都没有方舱这个概念了。

这样的情况太多了,但对于急救中心来说,这些忙,都帮不上,而且,也正是这些电话,挤占了医疗资源,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危重症患者打不进来电话。陈志说:“120是受理紧急医疗救助的专线电话,原本,急救资源就不足,在日常时期,满足日常急救都十分勉强,我们的满足率也只在95%~98%之间,但现在,业务量是五六倍的增长,就更难满足需求。

这是陈志医生愿意聊这个困局的另一个原因,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群众理解120的压力,让轻症、无症状患者减少拨打120的次数,缓解医疗挤兑。

 

▲ 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在接打电话。图/ 人民视觉

 

事实上,人们一窝蜂地拨打120,本质是一种难以排解的就医恐慌和迷茫。

对于很多人来说,拨打120本就不是一件可以随便做的事。但当一个人的情绪,被焦虑、恐惧和无助挤占,他们会几乎本能地想起那个被从小教导到大的急救号码——120

其实,长这么大,这是赵晓瑜第一次打120。她说,她也知道,急救电话不能随便打。但在打电话之前,她已经试过了很多方法,向不少人寻求过帮助。那会儿,是凌晨4点,家里的长辈也身体不适,她不敢打电话怕引来担心;她也不敢打车去医院,因为丈夫是阳性,她更怕会传染别人,自己更没办法把快200斤的丈夫搬到车上;后来,赵晓瑜又打了小区电话,结果对方说没有药,让拨打120,下一个电话打给了街道,还是没人接;网上搜索到的开放发热门诊的医院电话,也都占线了。

已经乱了,就想打通一个电话让人告诉我怎么做。

不少人的这种恐慌,还来自于缺药。很多时候,当缺药的问题解决了,情绪就能得到缓解。赵晓瑜说,直到第二天上午9点,有同事闪送过来四粒退烧药,她才感觉到放心,也没有再想过拨打120

这些都说明,要减少目前的医疗挤兑,起码需要让普通人知道自己可以应对难题,不管是从心理层面上,还是药物储备层面上。

 

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正确流程。图/ 陈志医生微博

 

然而,当下,谣言和不了解还在继续加剧人们对新冠的恐惧,从另一个侧面,变相刺激着更多人拨打120。在社交平台上,一个女孩拨打120的故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不是北京人,和很多同事一起住在宿舍里,在室友们确诊阳性之后,她的第一反应是无比恐惧,赶紧收拾行李从宿舍里搬出来。她想入住酒店,但酒店让她先做抗原,她这才发现,自己也阳性了,酒店住不成了,她只好又拖着行李打车回宿舍。

在车上,司机注意到她拿着行李,怀疑她从隔离点回来,下车之后,司机开始不停地喷酒精消毒,她感觉到,自己就像瘟疫一样。到发高烧的时候,她开始怕自己会孤零零地倒在他乡,所以才会拨打120。退烧之后,她又觉得自己属于重症,担心自己会有后遗症——很显然,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中,她的焦虑被无限放大了。

 

我们该怎么办?

 

在放开之初,许多国家其实都已经面临过医疗挤兑问题。

比如韩国,今年3月放开以来,由于确诊病例过多,因此不再对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实行居家隔离。同时,咳嗽、退烧药品也出现了极度短缺。病房也不够,划分出来的新冠定点医院,无法保障所有人的使用需求,即便是基础病患者感染了,也需要转移到普通病房,等到发生重症再进行救治。

而在英国,为了尽可能保证医疗系统运作如常,在去年就已经放宽医疗行业的隔离令。对于接种过两剂疫苗的医疗和护理机构工作人员,不再划分密接,只要新冠核酸检测为阴性,就可以继续工作。

这些逐步放开的国家,可以成为我们的参照系,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林文是美国加州一家小区医院的医生,她告诉每日人物,早在两年前,小区医院开始跟病人们打电话,通知将开始更多采取电话、视频问诊的形式,不再在线下接诊。一段时间之后,病人们从不熟悉电话、视频问诊,到开始喜欢这种形式。这样,患者不用来诊所排队,医生们也降低了感染风险,医护人员的感染率能够得到控制,防止人手不足。

同时,她提到,社会对于新冠的恐惧正在逐步消失,降低了人们前往医院的比例。

这种恐惧的消失,一方面来自疫苗的充分接种、基层医疗系统的辅助等,另一方面,则来自亲眼见到,周围的人得了之后好像也没多大事。林文说:很多人感到恐惧,就是因为没有一个人跟他说,其实你这样是可以的,你不用去医院。如果有一个专业的人这么跟你说的话,那就会很好。而这个角色,往往由家庭医生担任。同时,在检测出感染新冠之后,会有护士专门打电话,指导患者用药。

在人们不了解的情况下,的确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林文回忆,在美国,2020年到2021年期间,也有患者在感染后,担心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出现抑郁情绪等,身边很多同事做起了咨询师,帮助人们减少对新冠的误解。

而这种就医指导,自然不应该由120急救系统来承担。以医疗挤兑发生情况较少的新加坡为例,其公共卫生防范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大批私人诊所等基层小区医疗力量,在新加坡卫生部统一指导下工作,可以得到政府补贴、物资援助等,他们为大量的、轻型新冠患者提供服务,而综合医院主要承担重症治疗工作。

目前,已经有地方开始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增设新冠治疗咨询热线。比如福建漳州,1213日,官方开通了新冠居家治疗人员24小时咨询电话,各区域有相对应的卫生院负责,尝试用这种方式,避免恐慌群众集中拨打120。北京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比如,一方面,急救中心调整了应答模式,先分类筛选重症患者,再进行响应。另一方面,多家医院也开设了在线新冠问诊项目,除此之外,还可以电话联系各个区的家庭医生。

 

/ 视觉中国

 

人们的确需要划分更加明确的求助渠道。放开前几天,由于缺少权威机构的科普,不知道如何用药的网友们,开始流传起一张包浆了的新冠治疗吃药流程图。后来,各个媒体科普多了,错误的图片流传减少,买不到抗原的人们又开始传播起一个小程序,说可以通过声音测出是否已经是阳性。如今,新的说法又流传出来,比如,人们会反复感染新冠,导致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在重复感染四次之后,免疫系统就会彻底崩溃。

这些都意味着,在确定性不足的时候,谣言和不实消息还会继续滋生,迷茫和担忧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在大多数情况下,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烧历程都在2天左右,这也是最难熬的两天。熬过去之后,人们方能够对新冠有更加真实、准确的认知,恐惧得以退潮。

1210日凌晨,尽管一晚上都仍然没能等来救护车,但她和丈夫,也经历了这样的一次恐惧退潮。那天晚上,丈夫在高烧、手指僵住的时候,求助无门,为了能好受一点,一度让赵晓瑜给他找糖吃。丈夫想用甜来减轻疼痛,这可能是当晚他为数不多还能实现的愿望。

赵晓瑜看着面前的丈夫,几乎是在面目狰狞着嚼着糖,就这么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夜晚。后来的几天,丈夫的高烧退了下去,但赵晓瑜一想起这个画面就想笑——那是他们过去结婚时的喜糖,早就过期了。

 

/ 视觉中国

(应受访者要求,林文、赵晓瑜为化名)

 

9

 

上海优化防控十日记:

方舱客居家转阴,更多人严阵以待

 

202212/16 07:30

澎湃新闻企鹅号

 

 

无症状人员今天没有报告了吗?

1215日,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每日报告》评论区,一位网友这样询问。

上海发布回复,当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的策略,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一定参加核酸检测,无法准确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量,国家卫健委自1214日起已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我市也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此时,距离上海持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已过去整整10天。

125日零时起,上海市内公交、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其后数日,上海平稳有序落实落细国家防疫新十条, 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随申码、场所码等具有疫情印记的符号逐步淡出人们的日常。

作为新十条颁布前两天确诊的新冠感染者,126日,赵昀住进了位于上海崇明的方舱医院。两天后的下午,新十条在沪落地,他当即提交居家隔离的申请,在转入方舱的第四天如愿回家隔离。

 

上海崇明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医院是为数不多的还在运行的方舱。澎湃新闻记者赵昀图

 

在赵昀转阴的日子里,更多人严阵以待。接受大量科普之后,人们不再畏惧奥密克戎,但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症状会不会严重。退烧药、止痛药和抗原成了香饽饽,最近几天在市内绝大多数药店并不容易买到。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重点保护对象。在华山医院近日的一场内部交流中,感染科专家张文宏说,接下来将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月,对老人的保护非常关键。医院也要对80岁以上老年病人重点关注,帮助老年人群尽可能安全度过高峰期。

上海各级医疗机构全力迎战,扩容床位、增设门诊、简化流程。一位三甲医院专家认为,当感染人数达到高峰时,医院很难做到阳性和阴性诊疗区域分离。为满足医疗需求,需要感染病毒的无症状和轻型医生坚守岗位,继续为患者服务。

 

从方舱回家

 

129日,赵昀终于能从方舱回家了。

大巴车外,远处的崇明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像一排排温室大棚。这是一处市级方舱,20224月投入使用,高峰期曾有2700多个床位。里面从早到晚都是亮的,赵昀戴着口罩与眼罩睡觉。外面很冷,洗漱时手会冻僵,方舱内热烘烘的,一直很嘈杂,睡不好。

 

工作人员在方舱里将出舱人员使用过的物品打包运走。澎湃新闻记者赵昀图

 

赵昀是124日开始发烧的。次日凌晨,他接到了疾控的电话,被告知核酸异常,复核后确认感染新冠。在全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大背景下,赵昀向居委会提出居家隔离的申请,未能如愿。按照当时的要求,他要被大巴车转运至方舱。

126日晚进入方舱时,赵昀已基本退烧。如果身体没有更多不适,隔离在此的感染者不需要服药。护士每天给他们做一次核酸,早上四五点开始采样,当晚出结果。

 

在新政策发布之后,上海崇明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医院还接收了一批阳性患者。澎湃新闻记者赵昀图

 

127日,赵昀的核酸还没有转阴,连续多日走小步不停步的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再次优化调整。

当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十条新措施(简称新十条)。其中提到,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彼时距赵昀住进方舱还不到24小时。和许多人一样,他希望能尽快回家。方舱内,人们聚集在护士站门口,焦急询问新十条何时落地。

等待没有太久。7日晚,上海发布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对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方式和来沪返沪人员防控措施作出调整。

 

新的政策供不会,方舱的工作人员在回答患者们何时能回家隔离治疗的问题。澎湃新闻记者赵昀图

 

8日下午,上海就贯彻落实新十条进行通报。其中明确,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选择居家隔离。赵昀立即提交了申请居家隔离的表格。这天,他的一个朋友也了,但已经可以选择居家隔离。

审批流程很顺利。居委会首先确认了他并非群租房人口。有的群租房,一间里六七个人,只有一个卫生间。马桶是最容易传播的。其次,还要打电话征得他家人的同意。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房子够大,就劝他们分开住,有两个卫生间就更好了。赵昀所在的新桥居委会工作人员夏治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还会教新冠感染者的家人如何进行马桶消杀,带上次氯酸和一次性手套上门,我们还有志愿者专门处理感染者的生活垃圾。

129日,从方舱离开时,赵昀拍了一张停在方舱门口的大巴车照片,他称自己是最后一批方舱客也算见证了历史。不过,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并没有当即清空,有的人在上海没有固定住所,或住在群租房没有隔离条件,也有人怕传染给家人……他们继续留在了方舱。

 

新政策公布会,不少患者选择出舱回家隔离治疗。澎湃新闻记者赵昀图

 

做不做核酸?

 

即将慢慢淡出人们日常生活的还有核酸。

早在124日,上海就发布相关措施,明确从125日零时起,市内公交和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126日零时起,上海市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以及密闭娱乐场所(包括KTV、棋牌室、密室剧本杀、网吧)、餐饮服务(含酒吧)场所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其余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天后,上海的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也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213日零时起,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特殊场所外,上海其余场所不再要求查验随申码等健康码,不再要求扫场所码(含数字哨兵)。

 

上海静安寺某商场门口。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林子尧摄

 

街上的人流一度多了起来,但很快,人们反而因为怕不敢出门了。来的人连以前的1/4都没有。”1215日中午,兴业太古汇的物业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询问了一家位于兴业太古汇三楼的西餐厅,那里的服务员说,之前工作日晚上这里的位置也会基本坐满,周末中午和晚上都要排队取号,最近顾客减少,也不需要排队了。

我们堂食的比以前少。外卖的单子比以前多了,以前一天5060单,现在7080单吧。当天,位于延安中路上的一家馄饨铺店员告诉澎湃新闻,现在,不少人来到店里,也会选择买生食馄饨回去煮。

一些小区内的核酸采样点完成使命,宣告不再安排常态化的采样。有的楼组长倡导大家非必要不做核酸,最主要就是担心混管异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上海发布对此作出回复,从1215日开始,市民凭健康码显示待复核或者相关短信到采样点就可以做单管检测。

仍有不少群体还在做核酸。比如外卖平台的小哥,仍需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才能接单。而在兴业太古汇、久光百货等人流密集的大型商场,员工同样要求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1211日晚9点,静安寺街道小区卫生服务中心常态化核酸点排了约150米长的队伍。今天周围常态化核酸点都关了,孩子要上学啊,好多公司也有要求的,所以都来这里做。那里的大白告诉澎湃新闻。

 

排队做核酸的人们。

 

队伍里多是年轻人和中年人,不少人带着孩子。我们都是单位要求的呀,48小时,我们是外企。如果单位不要求,我们也不做了。一对中年夫妇告诉记者。另一位是餐饮店主,为了我们店不出阳性,我还是会保持48小时核酸。

上海某剧本杀店长李归也保持着做核酸的习惯。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由于疫情、运营成本等原因,他已经亏损了近二十万元。为了招揽生意, 李归一个个发私信攒局, 眼下他的担心是人们反而因为更害怕不敢来玩了,但长远看,他对未来的生意很乐观。

学校和幼儿园仍是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截至1213日,不少学校仍要求学生周一返校前一天做核酸,学生凭借核酸阴性报告+健康码返校。也有学校及时做出调整,建议学生周一上学前在家做抗原自测。按照要求,上海中小学(含中职校)和托幼机构每周一、三、五进行校内核酸检测。学校呼吁校内师生员工做到家和学校两点一线,非必要不离开学习生活区域。

 

什么时候

 

终于,阴了。居家隔离两天后,1211日,赵昀满意地拍下只有一条红线的抗原。按照要求,感染者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35,方能解除隔离。

更多人在等待中焦灼——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

地铁里,戴N95口罩或两层口罩的人多了起来。我不希望自己无缘无故得感冒。”27岁的莫桑说,已有外地朋友了,听说了头痛发热等症状,她开始考虑申请远程工作,回深圳老家暂住。

刚刚过去的周末,徐汇区武康庭某画廊不戴口罩来看展的人多了。画廊工作人员宁凝有些担心,她一直没有摘下黑色口罩,我儿子才11个月。我自己倒无所谓,抵抗力强不怕的。主要怕小孩发高烧。

年底临近,有人打算把没有用掉的年假休完,但不知道可以去哪里,如果旅途中阳了只能关在酒店,回老家又怕传给老人。

越来越多的消息从四面八方涌来,已经迎来感染高峰的北京有不少人分享阳过的经验,发烧、喉咙痛几乎成为标配;而在缭绕烟火气的广州,主动说自己中招的并不多,这也让人们对两地流行毒株增加了更多讨论。暂未进入感染高峰期的上海,人们想象着自己可能会与奥密克戎发生怎样一场遭遇战

对赵昀来说,的滋味并不好受。我是124日周日晚上开始发烧的,赶紧吃了泰诺。睡到第二天,很难受,身上酸痛无力,真的很疼,烧到了38.8 ℃,嗓子会非常疼。到了星期二,中午,烧差不多退下来了,37.1℃出现症状的头两天,他一直在吃退烧药,为了缓解喉咙痛,他也一直在吃润喉糖。非常有用,建议备一盒。他对记者说。

还没有感染的人们四处买药,希望新冠症状出现时自己能好受一些。我们现在只要接到药店的单子,心里就会咯噔一下,因为基本上都会'卡餐'上海宝山大华站的外卖小哥吕川南告诉澎湃新闻。上周四他去药店取药的时候,至少有10个外卖小哥在等着取药。

外卖小哥。

1211日,吕川南一共送了49单,其中7单涉及送药。他发现最近有不少药店的预订单,就是客户半夜下单,药店打烊关门了,只能一早等药店开门再给客户送过去。

无药可卖是药店最犯难的事。1213日晚,记者打电话询问了静安区、虹口区、宝山区、松江区等全市多家药店,一些常被提及的感冒药、发烧药、止痛药已经售罄。

抗原没货了,您周四再来。闵行区罗香路的汇丰大药房营业员举着电话对着顾客喊道。他表示,各类新冠相关药品一周前已售罄,仅125日当天,布洛芬就卖了30多盒,目前还没有到货。

我去哪找药啊,我亲戚朋友都找我要药,我自己都没有。浦东新区花山路益丰大药房的店员说,他们也在等待着新一批药品到来,时间从周一拖到周三,又说是周四,不知道能否如约而至。

会到的量也很少,布洛芬和感冒灵只有四五盒吧。徐汇区法华镇路国大药房的营业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专业药师一遍又一遍给予科普。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黄国鑫表示,市面上如果买不到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也不要紧张。对于发热病人来说,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建议还是用物理降温。

黄国鑫还建议,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只要准备一盒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就够了,你囤在那里的话,肯定也是用不完的,然后因为你买的过多,会导致浪费,也会让一些真正需要的患者买不到,建议大家理性购买。

 

重点保护对象

 

越来越多的人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

我不怕感染,主要想等它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了再得,不想当头几批。上海白领吴晓告诉澎湃新闻。现在,日常中午去单位食堂就餐的她会点外卖拿到工位上吃,公司开会也避开了已经出现过阳性患者的楼层。

我也不怕,我想过年前就得,阴了再回去。我怕传染给爷爷奶奶,他们70岁了。我爸爸有心脏病,做过支架手术,我最担心他。坐在她对面的丁瑞也闻声说道。她们都还戴着和过去一样的口罩,只是自进公司大楼不查验核酸码后,已经连续多天没做过核酸了。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成了重点保护对象。

我父亲78岁了,身体不是特别好,有过两次结核病史,现在也经常咳嗽。在外贸公司工作的秦韬与父亲同住在东安路小区。由于工作原因,他需要经常从上海前往外地出差,我怕哪一天突然阳了,主要担心我父亲。

在华山医院近期的一场内部交流中,感染科专家张文宏建议,对家里老人的保护,除了打疫苗之外,最近子女去看望老年人时要佩戴好N95口罩;告诉老人这段时间内不要去跳广场舞、搓麻将、聚集聊天。

张文宏说,接下来将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月,对老人的保护非常关键。医院也要对80岁以上老年病人重点关注,帮助老年人群尽可能安全度过高峰期。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2500万市民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42.22万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3.88万人。多位专家持续呼吁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指出,截至20221114日,在上海地区60岁以上人群中,只有46.19%完成3剂疫苗接种,有关研究则显示,老年人群恰恰是最应接受疫苗接种的新冠重症高危人群。

 

静安寺地铁站

 

有的老人更加小心翼翼。静安寺地铁站的安检员邵寻发现,这几天迎面走来的人都开心了,更多老人额外加强了防护,有的(老人)会戴护目镜、N95口罩。

原本喜爱招待亲友出行的楼耀福与妻子决定近期非必要不出门、不聚集。家中的抗原与常备药充足,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们非必要不核酸我和妻子已经70多岁了,当然不希望被感染。

也有的老人需要继续引导。1211日,在新桥居委会工作的夏治告诉澎湃新闻,新十条出台前,有些老人会悄悄给居委打电话,说哪个邻居看起来阳了,哪个邻居要被接走,有的老年人见到有阳性患者的楼都绕道走。

夏治坦言,在60岁以上老年居民接近六成的静安某老小区,科普防疫并不是件轻松的事,但每栋楼的楼长会按指标完成老年人的科普工作,比如N95口罩,我们会告诉老人,要摁住鼻子上的棉片,不要露出鼻子,戴在下面是没有用的。有个老太,80多岁,按照我们普及的方法,比如手部消毒、戴口罩,就住在患者的楼上,至今都没有阳。如今,该小区老人的第一针疫苗接种率已达88%,夏治说,他们还在努力说服更多老人接种疫苗。

但这并不能完全杜绝感染。老人喜欢热闹,喜欢去菜场。还有一个65岁的,上周五(129日)去唱卡拉OK,回来阳了。夏治观察,老年人恢复起来比年轻人要慢一点,通常青壮年需要四到五天,他们需要七八天甚至更久。

 

医院全力迎战

 

医院被视为守护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129日晚8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前,排队等待就诊的市民当中,有人从当日下午两点开始排队,等候时间已超6小时。

1212日,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昂在当天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北京疫情仍处于快速扩散蔓延趋势,医疗服务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压力。以1211日为例,北京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北京正通过扩容发热门诊、强化院前急救、完善分级诊疗、建议居民合理用药等措施应对压力。

中疾控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病人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北京市及时出台了紧急应对措施,医护人员中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坚持上岗,如同战争时期轻伤不下火线。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发热门诊24小时运行,做好中、重度患者的诊疗和抢救工作。

千里之外,上海各级医疗机构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场硬仗。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民前往门诊就医需查看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全市各医疗机构门急诊已普遍开辟缓冲区域、隔离病房,划分核酸阳性、阴性诊疗区域,通过多种举措优化流程提升接诊能力。截至1213日,各医院秩序平稳,暂未出现排长队等就诊现象。

仁济医院门急诊办公室负责人樊翊凌告诉澎湃新闻,针对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以东院区为例,他们已将原有的2个诊区扩充为4个诊区,同时医院也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发热患者等候时间。

长海医院也配合调整了开药剂量。以前开药通常是3天剂量,现在将处方剂量调整到10天。”1210日,长海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美堂告诉澎湃新闻,急诊筛出的阳性感染者从此前每天23个上升到大约10个。

急诊是医院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地方。在长海医院急诊大楼,急重症患者无需核酸检测证明可第一时间送入抢救,同步完成快检快筛。病情稳定后,阳性患者可从急诊分流到医院新开辟的隔离病房,阴性患者则转入正常病房。

疫情风暴已暗流涌动。根据数学模型推算,我们都迟早要感染的,最终的人口感染规模可能在80%-90%左右。一名上海三甲医院医生告诉记者。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看来,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新冠感染者会很多,可能会有更多人前往医院就诊,医院要做好足够的警惕,虽然患者重症率大大降低了,但我们预见到未来感染者基数大大增加了,这就使得最终的重症患者绝对数量不一定很小。

他还表示,这个时候需要大家真正做到齐心协力,共同度过可能在几个月里出现的感染高峰,咬牙坚持过去,之后疫情会逐渐平稳,社会生活将归于正常。

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告诉澎湃新闻,自1212日起该院医护人员已不再进行每日核酸监测,将全力保障医疗岗位的需求。

另一位上海三甲医院专家认为,当感染人数达到高峰时,医院很难做到阳性和阴性诊疗区域分离。为满足医疗需求,需要感染病毒的无症状和轻型医生坚守岗位,继续为患者服务,阳性医生看阳性患者,阴性医生看阴性病人,也是有可能的。

(文中夏治、李归、莫桑、吴晓、丁瑞、秦韬均为化名)

 

10

 

买新冠保险了却理赔难!

消费者称因没有感染到肺部,众安保险拒赔

 

202212/16 07:49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企鹅号

红星新闻记者强亚铣

编辑余冬梅实习编辑罗宇婷

 

近日,新冠保险理赔难引起热议。

1215日,消费者王女士(化名)向红星资本局爆料称,自己购买了众安保险的一款新冠保险,在感染新冠后申请理赔时,却遭遇了拒赔的情形。消费者称,众安保险拒赔的理由是没有感染到肺部

王女士告诉红星资本局,自己是在今年426日购买了众安保险的疫情隔离津贴险,保险期限为20224月至20234月,保险费为66元。保单显示,保险责任中有确诊新冠保险金,保险金额为10000元。

 

图片来自受访者

 

1212日,王女士感染了新冠,核酸检测呈阳性。可当她去找众安保险理赔时,保险专员却告知她,保险约定的责任前提是确诊,根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诊断标准,核酸检测阳性,并不能直接定性为确诊,需要正式入院后结合临床表现、胸部CT以及血液检查进一步判断。

之后,王女士做了血检和CT,医生也开了诊断证明,写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但众安保险的保险专员还是不予理赔,电话告知她要感染到肺部才行。我没有感染到肺部,他们也一直没有理赔。王女士说。

遭遇新冠保险理赔难的不止王女士。1215日,红星资本局进入了一个保险理赔分享群,群里有80多人,都遇到了众安保险新冠保险理赔难的情况。

 

图片来自受访者

 

消费者陈女士(化名)在20221月购买了众安保险的一款防疫意外险,保险费68元,保险责任中的新冠确诊津贴5000元。也就是说,如果确诊,她将获得众安保险5000元的理赔款。

但当陈女士感染新冠需要理赔时,因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政策的调整,无法开具医院的确诊证明,遭遇了拒赔。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有消费者晒出与众安保险客服的聊天记录,其中提到确诊理赔需要的材料有:检测阳性报告、确诊病历确诊病例、肺部CT/血检报告。

 

图片来自受访者

 

15日晚间,红星资本局致电众安保险,对方工作人员表示疫情隔离津贴险的理赔专员电话线路正排队,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截至发稿时,记者暂未收到回复。红星资本局发现,在众安保险小程序内已搜索不到疫情相关保险。

新冠保险理赔难的情况屡屡发生。15日,红星资本局在黑猫投诉平台以新冠保险为关键词搜索,得到769条相关投诉信息,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新冠保险理赔失败引起的投诉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政策的调整后,出现了新冠保险下架的情况。红星资本局注意到,12月以来,与新冠肺炎赔付相关的疫情保险产品已经悄然下架。其中包括,美团保险平台的新冠抗疫保、华泰新冠疫情保障险和华泰抗疫保、水滴保平台的水滴新冠防疫险、京东健康上的新冠防疫健康保等。

 

11

 

北京火葬场连烧24hr 场外现人龙 

职员:亡者太多,冰柜全满

 

香港01撰文:ETtoday

出版:2022-12-16 11:55

 

疫情|北京火葬場連燒24hr場外現人龍 職員:亡者太多,冰櫃全滿

 

北京疫情严峻,近一周开始所有殡仪馆、火葬场预约大爆满。《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1215日实际走访北京东郊殡仪馆,从大门口开始都是排队等候火化遗体的家属车,现场八个炉子从昨天开始烧24小时。

殡葬业者透露,确诊死亡人数偏多,大部分都是老人家,殡仪馆人员甚至不敢去往生者家里收尸,怕感染病毒。目前,东郊殡仪馆冰柜已经全满,往生者遗体恐怕面临无法冰存问题。

 

北京火葬场外站满了等待亲人火葬的家属:

(按图了解)

北京東郊殯儀館都是等待家屬 。(ETtoday授權使用)

 

據稱,現場八個爐子從於12月15日起已開始燒24小時。(ETtoday授權使用)

 

殯葬業者透露,確診死亡人數偏多,大部分都是老人家,殯儀館人員甚至不敢去往生者家裡收屍,怕感染病毒。(ETtoday授權使用)

 

現場爆發零星口角,由於火葬時間必須預約排隊,不少家屬在門口等太久,有些人早就到現場排隊,後來發現是按照車子排序進入,引起現場等候家屬不滿。(ETtoday授權使用)

 

現場一位從事殯葬業的人員透露,焚化遺體的爐子從昨晚燒了一宿,已經燒了24小時都沒間斷,預估今天持續燒。(ETtoday授權使用)

 

大陆松绑疫情政策后,各省确诊人数持续飙升,加上冬天气温太低的双重效应,感染新冠肺炎人数持续飙升,包括死亡率开始升高。尤其北京人口数2100多万人,确诊人数持续增加,疫情十分严峻,殡仪馆和火葬场开始出现无法预约的问题。

《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今实际走访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东郊殡仪馆,才刚到大门口全是排队等待的家属车,一路排进火葬场的门口,许多家属站在零下4度的室外等待,很多人从早上等到下午2点多,还没等到安排火化时间。

东郊殡仪馆现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往生者,家属可以举行告别式。另一种是确认感染新冠肺炎的往生者,家属必须在2个小时内联系医院或殡仪馆,不能举行告别式,24小时内立即火化。

现场爆发零星口角,由于火葬时间必须预约排队,不少家属在门口等太久,有些人早就到现场排队,后来发现是按照车子排序进入,引起现场等候家属不满,最后殡仪馆人员快速劝导,化解紧张气氛。

现场一具又一具简易棺材推往火葬场,东郊殡仪馆8个火葬场焚化炉不断冒出白烟。现场一位从事殡葬业的人员透露,焚化遗体的炉子从昨晚烧了一宿,已经烧了24小时都没间断,预估今天持续烧。

该名殡葬业人员说,殡仪馆的冰柜昨天全部满了。记者问,「冰柜满了怎么办?」他回答,「没办法只好放地下。」按照北京火葬场之前运作,家属多半选择上午火化,举行告别式,殡仪馆下午5点关门,近期天天超时营运,焚烧遗体的炉子整天运作,预约完全爆满。

他进一步说,「八宝山殡仪馆更约不上,8天都约不上,北京近期感染死亡人数实在太多,尤其是(疫情)放开后,往生的多半都是老人,就是这几天发生的事。」

疫情扩散实在太快,殡葬业人员表示,昨天接到自己朋友的电话,家里有往生者,担心家里太热(供暖)遗体会坏掉,希望能帮忙处理后事。但他不敢去帮忙,怕被感染,就算穿防护都不敢去。

北京这波疫情来得又猛又快,即使病毒量比较微弱,但对于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来说依然有致命危机。记者现场看见许多家属手捧着遗照,多半都是老人居多。也有人披麻带孝却无法举行丧礼,只能看着家人遗体送进火葬场,根本来不及难过和好好告别。

根据大陆卫健委规定,感染新冠肺炎的往生者,医疗机构负责及时开具死亡医学证明,通知殡仪馆接运遗体,做好遗体消毒等卫生防疫处理工作。殡仪馆负责接运遗体,设立临时殡仪服务专用通道和专用火化炉,按照操作规程做好遗体火化工作,并开具火化证明。

12

 

美国正在监测中国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新变种

 

2022121609:57

美国之音 维达库斯瓦拉

 

白宮新冠病毒應對協調員阿希什·傑哈(Ashish Jha)2022年12月15日在白宮新聞簡報會上講話。

白宫新冠病毒应对协调员阿希什·杰哈(Ashish Jha)20221215日在白宫新闻简报会上讲话。

 

美国正在监测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新变种,为可能爆发的新一轮新冠病毒感染做好准备,目前北京正在放松严格的封控措施,这些措施一度控制了中国的新冠疫情。

白宫新冠病毒应对协调员阿希什·杰哈(Ashish Jha)周四(1215)在与记者的简报会上对美国之音说:“我们有一个非常活跃的监测程序,当游客入境时,我们会在旅客身上使用它,以识别感染者、追踪变种。如果出现新的变种,我相信我们将能够识别它们。”

杰哈表示,这个监测机制包括在美国和通过国外合作伙伴检测废水。

周三,北京宣布对其全国的新冠应对措施进行重大调整,改变严格的“清零”政策,该政策严重依赖封控并引发了全国各地的抗议活动。新的指导方针不再强制要求凭借健康二维码进入公共场所,并允许轻症患者在家中隔离,而不是在拥挤的政府设施中隔离。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教授陈希指出,中国的新冠疫情大爆发将对该病毒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他对美国之音说:“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包括大量免疫力低下的民众,他们可以携带病毒数月,可能会产生令人担忧的变种。”

但是陈希教授也指出,中国出现新变种的风险可能会降低。

他说:“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清零'政策,以至于其人口总体上从未接触过奥密克戎亚变体; 人们的免疫系统几乎完全针对最初版本的新冠病毒,提高的防御能力是目前流行的病毒株可以轻易绕过的。病毒进化以进一步逃避免疫力的压力可能会更小。”

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的14亿公民没有充分接种疫苗表示担忧,尤其是老年人和弱势群体。

陈希指出,北京加大了疫苗接种力度,平均每天注射超过100万针。但随着假期旅行的到来以及接种疫苗后建立免疫力所需的时间,时间窗口正在缩小。

他说:“也许未来两周将是避免病毒在中国加速传播的最后机会。”

为了应对新的感染,本周中国开始销售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这是一种由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口服新冠治疗药物。

杰哈表示,出口该药物的协议是在没有政府参与的情况下达成的,但表示美国提出帮助中国接种疫苗的提议依然有效。

他说:“我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捐助者,将近7亿剂。我们随时准备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国家。”

冬季准备计划

   
周四,白宫发布了“新冠病毒冬季准备计划”。

杰哈说:“我们不希望这个冬天看起来像去年冬天或之前的冬天。”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新冠病毒“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破坏性的力量,但该病毒仍在继续发展”,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新病例数、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在最近几天都有所上升。

白宫表示,除了现有的免费测试站点外,从周四开始,所有美国家庭都可以订四盒家用的新冠测试剂,这些测试剂将被直接免费邮寄给他们。政府资助的服务老年人的出租房屋和食品银行也将提供免费的家用测试剂。

政府还向所有州长概述了他们应该采取的行动,以应对冬季预计会增加的病例和住院人数。

(本文参考了美联社的报导。)

 

13

 

美国驻华大使馆:

中国新冠感染激增,所有常规签证服务暂停

 

香港01撰文:许祺安

出版:2022-12-15 18:52

 

中国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激增,美国驻华(北京)大使馆和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1215日宣布,只提供护照和应紧急公民服务。驻北京大使馆和其他总领事馆的所有常规预约都已取消。

 

美國駐華大使館:中國新冠感染激增,所有常規簽證服務暫停

 

美国驻武汉、沈阳和广州总领事馆将只提供紧急领事服务,直至另行通知。除上海总领事馆已计划提供的部分签证服务外,所有常规签证服务暂停。

美国驻华(北京)大使馆指出,非移民签证申请人可以按照官网说明重新安排预约。对可能由此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14

 

美国政府将恢复免费提供居家新冠检测试剂盒,因病例数上升

 

2022-12-16 07:53

界面新闻

 

《华尔街日报》1215日消息,拜登政府将恢复向美国人提供免费的新冠检测试剂盒,这是在假日季节打击新冠病毒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此时美国报告的病例和住院人数正在上升。

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说,该计划包括向州长提供帮助,建立流动和临时疫苗接种点,并为养老院发布流行病手册。

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称,这些举措是其冬季预防新冠疫情计划的一部分,将通过covidtests.gov在线提供免费的居家检测试剂盒。这些官员说,每个家庭总共可以订购4个居家检测试剂盒,这些试剂盒将邮寄给他们。美国政府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设立1.5万个免费小区检测站。

 

15

 

三重病毒夹击,美专家呼吁民众戴好口罩

 

2022-12-16 08:06

环球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导】美国《纽约时报》14日报导称,美国当前正面临新冠肺炎、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三种流行病的夹击。专家呼吁:现在到了把口罩重新再戴起来的时候了!

数据显示,过去两周,全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入院病例分别上升了56%24%。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本流感季美国已有1300万人患病,7300人死亡,今后几个月,上述数字还将继续增长。从过去10年的数据看,美国每年流感季死亡人数在1.2万到5.2万之间,死亡人数峰值往往出现在一、二月间。近段时间美国呼吸道合胞病毒传染态势似乎有所回落,但感染率在全美许多地方仍保持高位。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提出正式建议,呼吁美国各郡县根据当地新冠肺炎疫情状况要求民众戴口罩,并密切跟踪当地相关入院人数、发病率等数据。在上周接受媒体采访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瓦伦斯基向公众喊话:不用等疾控中心建议了,直接戴口罩就好!有专家建议,在感染率和住院率极高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应当戴口罩。研究证实,戴口罩确实能起到减少病毒传播的作用。一项研究发现,2022年美国波士顿地区取消学校戴口罩要求后,感染新冠肺炎的师生人数增加近1.2万。

尽管专家积极呼吁,但《纽约时报》称,并不是每个美国人都愿意戴口罩。专家还提到一种名为聚光灯效应的心理现象,如整个商场或者整架飞机上,除了自己以外别人都不戴口罩,这时人在心理上往往会感到尴尬和不安,总担心别人会用另类眼光看自己。对此专家建议,生活中有很多情况可能会让人感到尴尬,但重要的事情,即便尴尬也要坚持去做。(汪品植)

 

16

 

中国驻法国大使受访谈新冠病毒如何传到中国,原来美国是播毒者

 

非常点评

2022-12-15 17:13北京百家榜创作者

 

1214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官方微信发表名为《卢沙野大使与法国外交记者协会交流实录》文章。对于记者刁钻提问,关于新冠病毒溯源是否来自中国的话题,卢沙野大使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并提供了一些过去不曾有的事实。

 

 

在回答新冠病毒溯源这一话题时,卢沙野大使表示,中方已经反复作出阐释。中国曾先后两次邀请世卫专家来华开展病毒溯源研究。世卫组织专家去了所有想去的地方,见了所有想见的人,看了所有想看的材料。考察的结论是,病毒极不可能从中国实验室泄漏。但美国人并不满意,仍在制造谣言和假新闻,称病毒是从中国实验室泄漏的,要求世卫组织继续对中国进行所谓调查

以下是部分问答实录:

记者问:10月份在武汉还举行了军运会。

卢大使答:

事实上,早在7月,美国军方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曾发生事故,随即被关闭,很快该地区就出现了肺炎病例。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种肺炎是什么病,后来美国疾控中心负责人在20203月份在议会承认这就是新冠病例。武汉在10月份举办了军运会,美国派出了一个庞大代表团。我们知道,美国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但你知道在那次军运会上美国代表团的成绩是多少吗?

 

 

问:不知道。垫底吗?

答:一块金牌都没有。在奖牌榜上,美国都排到30名开外了。这太奇怪了。

 

问:当时他们的运动员都生病了吗?

答:有5名美国军人运动员病了,由美国专机接回国。当时是10月份,两个月后,武汉就发现了病例。我们知道,新冠病毒潜伏期至少两周。我们总不能说因为当时武汉已经出现了病毒,从而导致美国在军运会上没取得好名次吧。难不成美国军人一到武汉就被感染了?

 

 

问:这么说是美国人把病毒带到了中国?

答:你可以自行思考,然后得出结论,我只提供事实。

 

确实如卢大使回答的那样,2019年世界第七届军人运动会27日在武汉正式落幕,中国以1336442铜名列奖牌榜榜首,俄罗斯、巴西分列奖牌榜二、三位。美国派出了500人的队伍,却一金未得,而在中途提前退场,草草打道回府。

美国人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队员当中有新冠肺炎在传播,所以为了掩人耳目,早早回国。

 

 

特朗普时期,为了掩饰美国人趁军运会到中国播毒的罪行,所以反咬一口,造谣新冠病毒来自中国实验室。不得不说美国的手法是倒打一耙,明哲保身。实在是高人一招,中国需要追问美国的责任,并向美国人索取巨额赔偿。

 

17

 

世卫:对中国调整防疫策略感高兴 

北京称将让措施变得完善

 

香港01撰文:房伊媚

出版:2022-12-05 20:07

 

疫情︱世衛:對中國調整防疫策略感高興 北京稱將讓措施變得完善

 

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紧急项目执行总监瑞安(Michael Ryan122日称,对于中国正调整防疫策略、尝试重新调整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方式,世卫感到高兴。中国外交部5日回应指,会不断完善防控措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要求中方响应瑞安的言论。毛宁说,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不断完善防控措施。

她表示,中方注意到,世卫近日称,新冠病毒变异病毒株Omicron(奥密克戎)仍在全球广泛传播,各国都须依据其风险评估及掌握的防疫工具来应对疫情。她说中方将继续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1 条评论:

  1. 令人无法想象,魔都上海被看不见的病毒沦陷了。
    It is unimaginable that the magic city of Shanghai has been occupied by an invisible virus.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