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2月29日星期六

第五章4:茶纸古道和御赐连四纸

4茶纸古道和御赐连四纸

在中国古代,手工造纸在全国分布很广,四川、云南、广西、陕西等地,只要是有原­料、有水源,并远离现代都市的山区都可能残留着几家纸槽。
宋时,西南的四川、东部的浙江、东南的福建,都是竹纸产地、刻书印刷和文化发达三结合的著名省分。成都、杭州、建阳还由此成为三大刻书中心。建阳书籍被称作“建本”,行销全国。“土产书籍行四方,建阳版本者,无远不至”,建阳书坊主要有麻沙、崇化两处。麻沙、崇化两坊产书,号为“图书之府。”
建阳刻书的数量居全国各书坊之首,《嘉靖建阳县志》卷五记载建阳书坊有书目多达四百五十一种。这是同时代四川、杭州等刻书中心所不及的。在建阳市书坊乡,至今还有古代书商出入书林的必经之路——“书林门”。
有资料记载,一条鹅卵石古驿道穿书林门而过。书林门的存在证实了过去茶纸古道不仅运茶和纸的古道,也是运书的一条古驿道。将福建各地生产的纸,集中在建阳后,印制成书,经铅山的古驿道,从长江水路运到西边四川,东边浙江,北边湖北武汉等地,所以建阳成为当年的很大的图书出版基地。
福建长汀的手工纸也很著名。长汀,有着非常好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长汀是个“大码头”,号称客家首府,水路运输可达广东,再从广东出海。74%的森­林覆盖率,茫茫竹海、清澈山溪,构成了这里的传统手工造纸的基础。包括周边的连城、上杭等地,至今还残留着零星的手工竹纸作坊。
富阳也曾以“元书纸”出名,但现在已经很少出产元书纸,就像泾县一样,书画纸占了大头,古法造纸已经不多了。
但在中国古代最项尖的手工造纸技术,当属连史纸了。
众所周知,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当时的造纸原料是麻。到魏晋时代,出现了用树皮制造的皮纸,到唐代又出现了用竹作为原料制造的竹纸。在唐宋,产竹纸之地有浙江、江西、福建,其中福建产量为最。唐宋之时,赣闽地区竹纸的产量已经很大了,但因未能解决竹纸容易腐蚀、脱落和被虫蛀的关键技术,竹纸只能用作普通印刷品的印刷纸张,印一些诸如《千字文》、《京本通俗小说》、《农桑辑要》、《家居必备》等通俗大众读物,并不用于印刷精品书籍,官府撰写公文也一般不用竹纸,因为福建地区曾经出现过用建纸(竹纸)写判书“狱讼未决而案牍已零落”的笑话。
到明清时期,随着竹纸制造技术的改进,竹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品牌,如连史纸、毛边纸、鼓连纸等等。
何为“连史纸”呢?商务印书馆1987年出版的《辞源》修订本第四卷P3059有关“连史纸”词条解释:“纸的一种。原称连四纸,又名绵纸。原料用竹。色白,质颇细,经久色质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产江西、福建,尤以江西铅山县所产为佳。上等品名棂纱纸,其次为连四纸,或称连四,绵连四纸,今讹称连史纸。”
因此说,连史纸是一种用竹茎制造的传统手工纸,是竹纸中的上乘之品。
连史纸又叫“连四纸”、“连泗纸”, 原产于福建省邵武,以及闽北地区和江西省铅山县一带。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工艺道道精湛。在古代,因连史纸的纸质强韧、表面光滑、油墨吸附好、保存时间长,有“纸寿千年”之说等诸多优点,常被用来印制印谱、家谱、古籍等。
其纸质洁白莹辉、细致绵密、平整柔韧,防虫耐热,永不褪色,素有“寿纸千年”之称,连史纸的主要出产地有江西铅山、福建连城等地。当时连城的连史纸销路极佳,不胫而走;铅山的连史纸的盛名则历经明、清、民国几个朝代,经久不衰。
连史纸的的选料十分讲究,需历经纸料制作、纸料漂白、制纸浆抄纸等72道工序。全部选用的是立夏之后,芒种之前长出两对嫩芽叶的毛竹为原料,剥去竹青,留下竹穰;再将竹穰拨成竹丝,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进行自然脱色;经过多次的弱碱性的低温蒸煮后,进行打料、制浆,最后进入捞纸、干纸的程序,生产周期长达一年。
很多别的纸年久之后会发黄变脆,出现不易保存的问题,问题就出在纸的化学成分呈弱酸性,酸会将纸的纤维结构破坏,加上空气也是弱酸性,纸的寿命就会大大减小。连史纸的化学成分呈弱碱性,关键就在于采用自然方法进行多次的弱碱性低温蒸煮,蒸煮用的碱采用竹碱和木碱,经过蒸煮的纸化学指标呈弱碱性。纸中碱性成分和空气中的酸性成分慢慢中和,减慢了纸纤维的受损速度,提高了纸张的寿命,自然就更加容易保存,作为收藏用纸也就理所应当。
连史纸中的很多传统工序是没办法被机械化手段代替的,主要的问题是目前的机械无法达到连史纸生产水平的要求,已经有部分环节已经可以用机械来代替人工了,比如原先的人工打浆的工序,现在就换成了机械打浆,但前提是不能降低纸的品质。
除了其耐保存的特点外,连史纸相比其它的宣纸韧性更好,对油墨中的朱砂的吸附能力强,表面光洁度更高等明显优势,所以用来印制印谱和古籍。
元代以后,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此纸,如明代的《十七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鸿篇巨著、名贵典籍。一些名贵典籍、字画、印谱、拓本等多采用铅山连史纸书写和印刷。
在明、清时期,皇帝常将“连史纸”作为赏赐,御赐给官员、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之间也将其作为馈赠友朋的上品。
连史纸的制作技艺肇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崇祯年的一百年间,最初出现于江西铅山,明崇祯之前传入光泽和邵武一带,后向西传入福建连城。
连史纸生产工艺的传播扩散的路径,就是 “分水关路”。“分水关路”是赣闽交通要道上的一条通路。承载了连史纸的主要运输任务。“分水关路”不仅仅是人员、商品物资等有形之物的流动,还承载着信息、技术、文化等无形之物的流动。中国传统手工制作技术和竹纸生产工艺,就是通过“分水关路”对外的传播与扩散的。由于当时的茶叶也是通过“分水关路”运输的,所以“分水关路”又被称作 “茶纸古道”。
茶纸古道,实际上是指分布于武夷山东西两麓,以分水关、桐木关等关隘为赣闽两省界点,向东南和西北两侧延展的商贸古道。武夷山茶树、竹林茂密,自古以来便是茶叶、纸张的重要产区,所产茶叶、纸张沿分水关古道,北经铅山县河口镇,由信江水运入鄱阳湖,再沿长江水道运抵中国内地之东西南北各地。南由闽江水道直达福州,衔接跨海越洋的国际贸易通道为联接长江水运通道与闽江水运通道的枢纽。大致说来,以分布于武夷山山区的赣闽两地的县、乡为生产基地,以翻越分水关的陆路通道。
铅山县是江西省东北部地区的一个县,传说这里原来产铅,所以由此得名。“铅”念yan(/),是铅山县本地的方言中的发音,当地人现在仍然将铅(qi(/)an)笔读为铅(ya(/)n)笔。铅山县始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是座千年古县,南临福建,北近皖浙,陆路畅通,水运便捷,自古便是闽浙赣三省交通要冲,兵、商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八省通衢”。
早在明朝中叶,铅山已发展成为江南地区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以手工造纸业与松江的棉纺、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齐名。铅山竹林茂密,这为铅山造纸业的兴起提供了充沛的原料。自五代至唐,这里就兴起造纸业,元以后盛行,至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这种纸品称为“连史纸”。
县治所在地河口镇以纸张、茶叶之大宗集散,带来了百业之繁盛,而成为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的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各路商贾,远至山陕之晋帮,近至皖南之徽帮,纷纷涌至此间开号设庄,进行商业之竞逐。
连史纸的生产基地就在铅山。河口镇是铅山县的政府所在地,紧邻信江,但是铅山县的行政管理范围一直延伸到武夷山西麓,在武夷山下就有一个镇,叫武夷山镇,武夷山镇也是产茶的。一般人们印象中的武夷山在福建省,其实这是地跨两省的山脉,福建那边有个县级市叫武夷山市。
当时武夷山一带产的茶,都会通过河口镇往国内外,所以外地人把这一区域产的红茶统称为“河红茶”。河红茶全称河口红茶,因产地在江西上饶铅山县河口镇而得名。河红茶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国茶,被称为红茶鼻祖,据说上品河红茶“正山小种”是英国王室传统茶饮。英国商人威廉·马克思在其所著《茶叶全书》写道:“河口镇为中国内地最重要茶市”。
如今的铅山县还专门设立了鹅湖镇门氏村纸坊、石塘连史纸博物馆、天柱山乡“千寿纸坊”。
鹅湖镇门氏村纸坊,座落在著名的鹅湖镇。离鹅湖书院只有1公里多远。鹅湖书院是铅山县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来镇上的游客不少。依托这一条件,门氏村地“农家乐”旅游搞得也不错。我们是20102月时去的,当时村中的道路上挂着红灯,一片节日喜庆气氛,门,发音为“chen”,一般人多不认识这个字,所以,本地有把这个村子改为“门石村”,估计过不多久,“门氏村”这个古奥的名字就会被“门石村”这个通俗的新名字所取代。
连史纸博物馆设在石塘镇,石塘镇在铅山县城河口镇东南四十公里处,是座千年古镇,相传其村有方塘十口,故谐音石塘镇。在古代,这里是一个纸品及其原材料的聚散地,曾盛极一时。所以,镇上至今仍有明、清时的建筑。连史纸博物馆,坐落在石塘镇中心小学内,博物馆所在的建筑是清代抚州会馆(也叫邵武会馆),建于1740年)原址的一部分。这座会馆是石塘镇当年纸品贸易繁荣的一个见证。
天柱山乡“千寿纸坊”坐落于铅山县西南约90多公里处的天柱山乡浆源村。是2006年由天鑫含珠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复建的。20104月,已制造出符合古代连史纸标准的产品。在2006年,连史纸的制造技术就已经被批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前后铅山县已经开始对茶纸古道文化的整理和恢复工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