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2月29日星期六

第六章 3:简说歙砚

3:简说歙砚   

1歙砚与徽州文化

关于砚台,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四大名砚,即端砚(广东肇庆)、歙砚(安徽歙县)、洮砚(甘肃卓泥)、澄泥砚(山西绎州)。
其中,歙砚产地婺源古属歙州,故名。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砚石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歙砚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六千年前,翚岭(即徽岭)南北就有人类活动,《山海经》载有“三天子都”旧名,亦即今徽地之属。传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前,该区尚属海滨之地,东南即大海,境内为异族共工氏占据。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时属扬州,即所谓“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以前属吴;以后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一统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设黟、歙二县,属会稽郡(治三阴,即今浙江绍兴)。
今歙县是黄山市下属的一个县,位于黄山市东南部,与浙江省临安市、淳安千岛湖接壤,古称新安,始置于秦,北宋徽宗赐名徽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徽州古城山环水绕,风景十分秀美。文物古迹十分丰富。
素有“牌坊之乡”美称的歙县,明清时期建造的石坊遍及全县各地,多达250多座,在这些牌坊中,比较成规模的有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等。歙县的茶叶产量高居全国之首,其中“黄山毛峰”、“顶谷大方”、“黄山绿牡丹”、“锦上添花”、“海贝吐珠”等极品名茶列为国家珍贵礼品。歙县还是我国四大枇杷产区之一,著名的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间三潭枇杷”之誉的三潭枇杷。
歙县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徽商的起源之处,曾孕育了朱熹、毕升、王茂荫、吴承仕、黄宾虹、陶行知等一代宗师,开创了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诸多流派,徽剧、徽菜等蜚声中外,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之美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文房四宝中的歙砚和徽墨产自歙县,从而使歙县享有“墨都”的雅称。自唐朝开始,古徽州(歙县)就成为全国文房四宝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代表作徽墨、歙砚、澄纸、汪笔均是文房四宝中的贡品和名品,备受各方墨客的青睐。

2)中国名砚比较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而在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国书法界还有一些公认的中国名砚:   
①山东红丝石砚为鲁砚代表,历史上以其质地嫩润,护毫发墨,色泽华缛,瑰丽多姿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②四川苴却砚,石质温润如玉、嫩而不滑。叩之有铮铮金石声,抚之如婴孩肌肤般细腻温润者为上品石,颜色以紫黑澄凝为最佳。??   
③宁夏贺兰砚采用贺兰石,它天然形成深紫、绿两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紫底绿彩,雕刻艺人因石制宜,精心用料,雕出千姿百态的贺兰砚。??   
④贵州思州石砚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⑤长期以来,吉林省松花御砚一直为宫廷专用,随着清朝覆灭,这一名贵砚石失传。直到1979年生产才得以恢复。??   
⑥易水古砚石质细腻,易于发墨,雕刻古朴,为各代书法家和收藏家所珍爱。现在易水古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收藏热潮。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产石砚,另有一些地方名砚也是国之宝砚,如:
山东的紫金石砚和龟石砚,大汶口一带的燕子石砚,即墨的田横石砚和温石砚,蓬莱的砣矶石砚,临沂的薛南山石砚和徐公石砚,曲阜的尼山石砚;
河南济源的天坛(盘古)砚;
安徽宿县的乐石砚;
江西修水的赭砚;
吉林松花江下游的松花石砚;
四川合川的嘉岭峡石砚;
甘肃嘉峪关的嘉峪石砚;
宁夏、青海的贺兰石砚;
浙江江山的西砚;
湖南湘西的水冲砚。
其中山东境内所产的各种砚品泛称鲁砚,因山东古属鲁地。
明确提出“鲁砚”一词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之前只有单个砚品名称以红丝石为代表如;红丝石、淄石、尼山石、徐公石、浮莱石、田横石、驼基石、金星石、温石等,计有13个品种遍布山东境内十余个县市区。另外柘沟澄泥砚也应纳入鲁砚范围。
关于“鲁砚”西晋张华《博物志》:“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
唐代颜真卿、柳公权著作均有记载;宋代唐彦猷《砚录》、高似荪《砚笺》、米芾《砚史》高南阜《砚史》亦都有著述。
鲁砚石质、色泽、纹彩、天然形状等方面,各具特点。
另有黄石砚,始于唐,兴盛于宋,也是历代书画家赞赏和珍爱的佳品。
早在宋代,当时着名画家米芾在其专着《砚史》中记述云:“唐州方城葛仙公岩石,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着墨如澄泥,不滑、稍磨之,墨已下……良久墨发生光,如漆如油,有艳,不渗也,岁久不乏,常如新成,有君子一德之操,色紫可爱,声平有韵,亦有詹青白色。如月如星而无晕。”
米芾作为一代书画宗师,一生收藏许多名砚,然而一方出于黄石山的正紫石砚,一直是他心中的“天下之瑰宝”。   
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大书法家黄庭坚,从好友处得一方黄石砚,爱不释手,珍而藏之,并亲登黄石山,赋下“探囊赠研颇易墨,近出黄山非远求;乃知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当穷搜”的赞美诗句。
在众多文人名流影响之下,黄石砚开始走出黄石山北麓的“砚瓦石沟”。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久已不闻的采石、刻砚之声又开始零星回响在黄石山间。199310月,中国黄石砚荣获中国国际书画博览会金奖;1994年,中国黄石砚参加全国石砚展览,并获石质、工艺双项金奖,从此,黄石砚再度“出山”。
黄石砚之所以能久负盛名,深受文人墨客之青睐,是因为它的质量优良,得天独厚,独具特色。此砚石质细腻、坚润,有六大特点:石质如玉、贮水不涸、其声如磬、其色多变、发墨如油、如膏如脂。专家称:黄石砚属于古代沉积岩,石粒细密,硬度在2.6-3.0之间,为软玉石类,用手触摸,温韵不涩,它的密度适中,以物敲击,磬声徐徐,不沉不闷,使人心舒意畅。   
黄石砚因沉积岩生成时的脉络有别,形成了颜色各异、多彩纷呈的鲜明特色,其种类有紫石、青石、青紫石、墨石、凤眼石等5大类。   
紫石色泽为标准马肝色,湿润后呈正紫,纹理细腻,温润如玉,发墨性能良好,磨出的墨汁如漆如油,有艳丽的光彩,时间再长,也如同新磨的一样,磨墨发出的声音,平和而有韵。   
青紫石则为紫中带青,或呈青灰色,有孔雀羽毛的光辉,也可称「孔雀石」,和正紫石同样细腻,更现古朴典雅,硬度和正紫石一样,都在2.6度左右。   
青石呈钴蓝或青灰色,也有孔雀尾羽光泽,间或有明显纹理或星点,结构均匀,板理层纹一致,敲击声音清悦,成材率高,最适合制作竹节砚,体现竹的挺拔和清风亮节精神。     方城黄石砚
墨石呈灰墨色,石质细腻如正紫石,极易发墨,墨出的墨汁细浓,经久不渗,书写流利润泽,墨色艳丽异常,但此石蕴藏渗层,极为难得,得到的无不视为瑰宝。   
凤眼石十分罕有,石中有状呈圆点者,大小不等,很像眼睛,有的有眼有珠,有的中间还有瞳孔,外层有晕,多到八九层的“双眼皮”。正圆形的明媚如画,有的翠绿相间,美观异常。这都叫“活眼”,有的不太清晰鲜明,或只是一个白点,这些都是极难得的石材,用凤眼石制作的砚台,观赏价值极高。
在中国砚界,还有一种漆砚。漆砚一般以木材为胎,裹上麻布及丝织品,在麻布、丝织品上涂上一层漆灰,经晾干打磨后,再用配以金刚沙的生漆髹成砚面,色似澄泥,可与石砚媲美。
漆砚胎质轻巧坚细,耐磨,耐用,又可以用木雕和漆艺进行装饰,是清代风行一时的砚台品种。
清叶名沣《桥西杂记》云:“清代扬州卢映之尝得宋室和内府制砚,形类澄泥而绝轻,入水不沉。后知为漆砂而成,因加仿造。至其孙葵生所制尤精,著名当时,称‘漆砂研’。”
漆砚在宋宣和年召就有生产,清时则比较流行,顾千里的《漆砂砚记》赞卢氏漆砚“有发墨之乐,无杀笔之苦,庶与彼二上品(指端砚、澄泥砚。)媲美矣!”
漆砚还有以纸、瓷为胎的。据《尖阳丛笔》记载:“海宁北寺巷,旧有程姓,工为纸砚,以诸石沙和漆成之,色与端溪、龙尾无异,且历久不败,故艺林珍视之。”
瓷胎漆砚则是1980年扬州漆器丁新近试制而成的。漆砚都有砚盒相配。砚盒也常以髹漆为之,漆色深沉古雅,或嵌以百宝,还往往由书画家一色漆上镌刻诗书画印,表现出艺人和文人相结合的意趣。

3)养砚小常识  
书家不但应懂得用砚,还应学会养砚。以下是养砚小常识:


①砚需常洗,不得与沾染,每发墨必须砚净水新。
②墨锭则愈古旧愈好,因时间愈久其胶自然消解。
③但水不能储旧,而必须加新;加水以微温为好,切勿以滚水价值加之,以防爆裂。
④如恐沾油,洗时可用莲蓬或旧茶叶刷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