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2月19日星期三

第九章1:(2)中药构成的三大物源

2)中药构成的三大物源
植物药的发现和使用

关于我国药物,特别是植物药的最早发现和使用,在古代无不归功于神农,研究者普遍的观点:我国历史上的神农氏,不是专指某一个人,而是指整个以炎帝为首领的氏族部落,是来自这个群体无数次漫长认识过程的实践经验积累。
神衣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故事,流传久远《淮南子·修务训》:“神衣……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关于神农氏尝百草之遗迹,《述异记》有:“成阳山中神农氏鞭药处,一名神农原,药草山,山上zi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辨百药,中有千年龙脑”,“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路史》中叙述的传说史事有:“磨蜃鞭芨,察色腥,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正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之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上述之鞭药磨蜃、察尝……实质是在辨别药性过程中的某种加工,甚至已含有原始的实验思维推理总结过程。
皇甫谧《帝王世纪》:“伏义氏……选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以六气六腑六脏,五行阴阳,水火升降得以有象,万物之理,得以类推,炎黄因斯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又说:“(黄)帝使歧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炎黄因斯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从而对炎帝神农氏在药物的原始发现所作的贡献予以肯定。
这一论点为学界的普遍观点,例如:《世本》有“神农和药济人”;《通鉴外记》有“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晋·干宝《搜神记》有:“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史记补三皇本纪》也有“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人们对药物特性的认识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而不断提高。畜牧过程的动物中毒、疾病知识的不断总结;农业技术的不断丰富和人们对植物性味、作用经验的不断认识和总结,同时也给药物的栽培打下了技术基础。
原始人类对植物药的应用,开始当以单味药为主,也可能是少数几味药合用。
如鄂伦春族用“八股牛”草根、“那拉塔”小树熬水擦患处,或用“乌道光”树皮包患处,用来消肿;普米族用“挖耳草”泡酒,治疔疮;用黄芩研细加水,包患处,治痈;用羌活、独活、木通泡酒、口服、治腰肌劳损和风湿性关节炎。佤族用独子叶治肠胃病和便秘,用桂树皮健胃。景颇族用“嘴抱七”根,含口内治牙痛。彝族用石尾草治疟疾。
又如凉茶适合温热体质的人,如通常面红目赤、急躁多语,经常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结不通畅,喜欢喝冷水吃冷食。凉茶的中药成分含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
凉茶的食疗作用是:清热除湿、滋阴去火。但凉茶不宜喝太多,更不能拿来当水喝,过量喝凉茶会损耗人体的阳气。寒凉体质的人也尽量不要喝凉茶。寒凉体质的人通常面色偏白、气短懒言、容易疲劳、手脚冰凉、大便较稀。
所有这些运用植物药的朴素经验,在各自民族的口耳相传中,早已成为各自民族医疗共同所有的知识,这些经验一直流传至今。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有无数次改变、改进,但却如实反映了各自民族或其他民族在原始社会植物药用药经验的积累。这些经验的积累虽然是十分零星和肤浅的,但这种状况为我们研究原始人类,发现和使用植物药的早期史实以很好的启发。
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人们已经懂得如何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植物(整个植物或一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成植物提取物的物质,并可用于增进健康或其它目的。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目前,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最终产品的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
植物提取物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各国所接受与认可的,也是传播草药在各国通用的共性表达方式。
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化学药和新生物药。整个药学,从研究技术、生产技术到专业管理技术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曾经长期相对停滞的植物药也随着科技和管理的进步而获得了新发展。到目前为止,植物药制剂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丹、丸、膏、散。第二阶段,是以水醇法或醇水法为主的提取、粗处理技术与现代工业制剂技术相结合而制成中成药。第三阶段,是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精制化和定量化的现代植物药。植物药的三个阶段,只是说明它们先后产生的时间顺序,并不表示后一阶段会取代或取消前一阶段。正如化学药不能取消天然药物、生物药也不能取消化学药一样。但后一层次比前一层次更多体现或运用了现代科技。

动物药的发现和使用

动物药的发现和人类的狩猎和畜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人类未发明用火之前,只能生啖其肉,渴饮其血;随着用火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使很多动物肉类成为人们的主要食品来源,使人们更多地接触到了动物的肉、脂肪、内脏、骨各及骨髓等,从而促进了人们对各种动物对人体营养以及毒副作用的认识,并进一步为认识其药用功效而有了不断的经验积累。
我国有的少数民族用药经验中,动物药的应用占着较大的比例,而且尚带有一定的原始痕迹,可以与原始时代的状况作参照比较。
如彝族用麝香疗蛇毒;纳西族利用蚂蝗吸瘀血;彝族用豹子骨治疗关节炎;鄂伦春族用鹿心血拌红糖、黄酒口服,治疗心跳过快;用熊胆拌温水,口服或擦患处,治眼疾;用鹿心脏晒干研末,口服或擦患处,治咳嗽;佤族熊胆泡酒,口服或擦患处,治咽喉痛或退高烧;彝族用麝香治痢疾等等。
这些生动的事实,为考察中国古代动物药发现和运用的最初状况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人类学依据。

药用矿物的发现和使用  
药用矿物是指经传统加工炮制作为药材、使用于传统医药的单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如石膏、方解石或高岭土乃至琥珀、石燕化石等;还有不少人工制品。
在中国古代治病健身的药用矿物很多。
矿物鲜为人知的妙用就在于它可以用作药物,为人们治病健身。在我国,药用矿物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现代科学证明,能作药用的矿物岩石有100多种。它们在药品中的用量虽然很少,但治病的功效却很好,是中成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植物药材同为重要的药物资源,药用矿物也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对矿物药的研究与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渊远流长。翻开祖国药物学历史,利用矿物、岩石和化石作为药物的书籍很多。
公元前475年前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记述矿物的书藉《山海经》,记载了70多种矿物。
远在约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药著中,记载的矿物药就有46种,占所收药物的12%。
2100年前的《五十二病方》记载水银治疗皮肤病,并在公元前4世纪制成水银软膏治疗皮肤疾患。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中,单是“紫雪”(现称紫雪丹)这一方剂中,就选36味以上药用矿物。
到了明代时期,著明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矿物药多达200多种。《本草纲目》专著中,还系统地将药用矿物归类为“金石部”并细分为金类、玉类、石类、卤石类四大类型。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在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333种矿物基础上又增加38种。
此外,与中医药并存的蒙医药、羌医药、藏医药中都有大量利用矿物药的记载。中医药中常用的粘土矿物有:不灰木、阳起石、金礞石、青礞石、云母、金精石、黄石脂、赤石脂、白石脂、禹粮石、滑石等。以矿物药组成的方剂,大都用来治疗恶症沉疴。由此可见药用矿物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地位。
随着人们对粘土矿物性能和治病机理研究的深入,粘土矿物作为天然无毒副作用药物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粘土矿物因有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率,良好的吸附性能,较高的吸附容量和离子交换能力等,已作为很多药物的活性成分和药物辅料,被广泛用于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腹泻,皮肤病及风湿病的治疗。
粘土中常见的矿物还有:高岭石、蒙脱石、凹凸棒石、海泡石、伊利石、绿泥石等硅酸盐类化合物和由硅藻类微生物骨骸紧密堆积而成的硅藻土,以及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类化合物水滑石等矿物。这些粘土矿物常伴生有:石英、长石、云母、碳酸盐岩屑以及有机质(如腐植酸)等杂质矿物。
现代医学所运用的无机化学药品中,大都没有离开祖国传统的矿物中药的范畴。矿物药主要包括矿物、岩石、矿泉水和古生物化石等。芒硝、辰砂、雄黄、滑石、麦饭石等,也是人所共知的矿物中药材。
矿物入药,就是将矿物经过加工炮制,或单味药或多味药配伍,制剂。矿物入药,可分三类:一类是原矿物药,指从自然界采集后基本保持原有性状者,如雄黄;一类是矿物制品药,主要指以矿物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单味药;还有一类是矿物制剂,指从原矿物或矿物制剂为原料加工治成的制剂。
矿物中含有的一些微量元素也是人体所必须的,如铜、硒、锌、钼、碘、钴等,可以补充人体之不足,增进身体的健康。
医疗矿泉水也可治病。其中,氡泉的氡辐射有刺激肌体和杀菌作用,对心血管、神经系统、原发性高血压、皮肤、关节炎等病有疗效;碳酸泉水能中和酸而用于治疗肠胃病、结石症、糖尿病等;还有硫酸盐泉、硫酸钠泉、氯化钠泉、硅酸泉等也都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我国的矿物资源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现已查明有100多种,产地数千处,其中有些药用矿物如滑石、重晶石、石膏、高岭土、石英、云母、膨润土、石灰石、明矾石、硫磺等居世界前列,对药用矿物的发展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
药用矿物种类繁多,药理作用也各不相同,其中能作内服药的有30种以上,例如方解石、石膏、岩盐、蛭石、滑石、磁铁矿、辰砂、褐铁矿、云母、赤铁矿、石英、紫水晶、黄铜矿、黄铁矿、蛇纹石、芒硝、无水芒硝、阳起石、明矾石等。能作外用药的有几十种,例如雄黄。雄黄是古代久传民间的剧毒杀虫药物。外用可治肿毒、湿疮、蛇虫咬伤等症,并能消炎、治咽喉肿痛、呼吸急促、痰多雍塞喉风等症。还有石盐、砷华、硫磺、绿矾、胆矾、生(熟)石灰、浮石、海绿石、膨润土、硅土等。
传统中医学中,利用自然矿物及化石作为药材已有几千年历史,在神农的《本草经》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可以入药的矿物有50多种,其中有不少是含硫的矿物,下面是常见的药用硫酸盐矿物。
石膏,又名大石膏。其化学成分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矿石呈长块状或不规则块片,白色或灰白色。以白色、块大、质松、表面如丝、无杂石者为佳。能清热泻火、止咳除烦。例如治疗肺热咳喘,可用石膏五钱、麻黄二钱、杏仁二钱、甘草二钱,水煎服。
玄精石,又名元精石。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矿物呈椭圆形、菱形或不规则的片状,边薄中厚、形似龟背,故又称龟背玄精石。质硬而脆、易砸碎成不整齐的菱形或柱状小块。微带土腥气,味微咸。以块整齐、青白色、片薄、中间黑色者为佳。能养阴清热。例如治疗上吐下泻,可用玄精石、半夏各一两、硫磺三钱,混合研成细末,制成梧桐籽大小的丸,每服三十丸。
 芒硝,又名朴硝、皮硝。其化学成分为含水硫酸纳(Na2SO4·10H2O)。以无色、透明、块状为佳。常作为泻药。例如治疗便秘,可用芒硝三钱,大黄、甘草各二钱,水煎服。
胆矾,又名蓝矾。其成分为含水硫酸铜(CuSO4·5H2O)。晶体为蓝色,常呈板状或不规则块状、味涩。以块大、深蓝、无杂质者为佳。能祛风痰、消积滞、燥湿杀虫。如治疗喉头炎、扁桃体炎,可用胆矾适量,烧后研细,用醋调匀,搽患处;治疗眼疾也常用胆矾,但此药有毒应慎用。
白矾一名明矾。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铝钾[KAl(SO4)2·12H2O]。天然明矾石呈不规则的块状。味微咸而涩。能消热、消痧、止血、燥湿杀虫。可用于治疗口舌生疮,眼疾;内服可治疗咽喉肿痛、黄胆、白带;也可作为收敛剂,外用于牙龈出血、腋臭、口腔溃疡。

在药用矿物中还有一种单质矿物类。单质矿物是由单一元素组成的矿物。在药用矿物中大多是金属单质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银,少数为非金属单质矿物,如硫黄。但是由于金属单质矿物产出分布局限,在自然界中比较罕见,药源十分有限,所以市售很少,临床一般以其炼制的成品代之。相反,非金属单质矿物由于来源容易,现临床中还经常使用,市售中仍可见。
单质矿物性质一般比较稳定,纯度虽然达不到100%,但都比较高,含杂质较少,硬度较小。这在矿物药中是很难得的。
矿物在地球上被发现的已有4000多种,但目前能被利用的只有200来种,常见的仅有100多种。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肯定会有更多的矿物被人类利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