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2年7月18日星期一

說性(114 信仰)

 


114 信仰

 

信仰是什么?宗教背景下,信仰可定义为对神祇或宗教教义等的信念。从最普遍的意义上讲,信仰的叙述和讨论几乎完全是局限于有神论的宗教信仰,即对上帝或神佛的信仰。通常,无神论者不信上帝,也不信神佛,但也有他们的信仰,那就是信仰看不见的乌托邦天堂。毫无疑问,无论那种信仰,其实都是看不见的神鬼或梦想中的社会。东西方信仰最大的区别是在上帝和菩萨中间作出选择。

樵汶砸烂了家乡帝庙神像,不信菩萨,因而挑战了当地的民间信仰,也就引发了众怒他的父母为了息事宁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13岁的樵汶送往东洲读书。

樵汶随母坐着驳艇到了,再坐上洋轮格兰诺号赴火奴鲁鲁岛。他的哥哥在火奴鲁鲁岛茄荷蕾埠开设了一个小商店

樵汶在他的长兄资助下,他成了奥兰书院的一名寄宿生,这个学院是圣公会的教会学校,采用全英语授课。樵汶修读了英语、英国历史代数几何学生理学拉丁文与绘图等科目。平时,他喜欢阅读一些西洲和东洲的名人传记,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代英雄。

奥兰书院强制学生必须每天祷告,每周日必须作礼拜,樵汶开始认识基督教仪轨、圣歌,以及阅读《圣经》。他接触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后,对基督教产生了兴趣。

后来,樵汶与其他教会学校子弟进入了公理会创办的高级中学就读,学习了基础医学和法律

学年结束后,樵汶坐船回到他哥哥在离岛所开的牧场。

由于樵汶加入基督教意向不减,他就经常劝说在火奴鲁鲁岛工作的工不要膜拜神像,兄长忧其触犯众怒,二怕双亲斥责,遂断绝资助,将17岁的樵汶送回家乡。

那年夏天,樵汶坐远洋船从火奴鲁鲁到港岛后,转坐澳岛帆船回乡。在船上,樵汶抗议大清官吏向该船乘客勒索。

樵汶回到家乡后,便在家自修、参加农务,并四处宣教。开始宣传社会变革,指责清政府腐败。

樵汶对家乡的贫困落后颇感不满。在返乡期间,在他的倡议下,村里采取了一些兴革乡政的措施,如教育、防盗、街灯、清道、防病,皆为他筹办。

樵汶与同村青年中桂结成好朋友,并经常共同谈论人之信仰,直到深夜。

信仰为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基督徒认为自己的信仰行善,但其他信仰却有害。事实上,现代科学证据总是会直接冲突所有的信仰。东方人大多不信西方人的神教,却相信菩萨才是真正的救世主。在有证据的地方,没有人会说信仰。人类只在希望用情感代替证据时才谈到信仰。用情感代替证据也就容易导致冲突。 基督徒信仰耶稣复活,佛教徒相信生死轮回。

为了破除佛教信仰,樵汶中桂又毁坏了北帝庙偶像,再次犯了众怒。于是,樵汶与中桂离开家乡去了港岛。公理会传教士嘉理牧师收留了樵汶与中桂,他俩寄宿在传道所,成为入读圣公会主办的日校走读生。不久,他俩由嘉理牧师主持洗礼加入了基督教。

 

信仰是一种美德吗?实际上,信仰不需要理由,每种信仰都只是靠宣传来维持,有时还会通过战争来强制推行。

1 条评论:

  1. 信仰是一種美德嗎?實際上,信仰不需要理由,每種信仰都只是靠宣傳來維持,有時還會通過戰爭來強制推行。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