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

春夏秋冬话人生(63)



冬语11
告诉自己,春天到了不一定会暖,春暖了,花也不一定会开。即使是冬天,花儿也会开放,阳光更显得暖和温柔。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不过自家屋顶花园里依然花枝招展,多了份江南春光,感觉不到严寒即将到来。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故冬至又俗称“冬节”、“贺冬”。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语12
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俗称“亚岁”,又称“冬节”、“长至节”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人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则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冬语13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语14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不少老乡的耳朵被冻烂了,就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施舍给百姓吃。传说吃了冬至饺子不冻人,故形成了冬至“捏冻耳朵”的习俗。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

冬语15
朦胧的雨色中,老天如泣,把整个世界折腾得不再安静,柔弱的花枝被寒风折断了,灰暗的地坪灯光下,刚出苗不久的麦苗倒伏了。自家屋顶花园里种植的植物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
雨滴悬挂在花瓣枝叶上,犹如噙在眼眶边的泪珠,花草明白自己的渺小,无语无怨,但心中仍然自己的希望,总有雨过天晴的时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