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5年4月16日星期四

我将森林的孩子带回家



我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童年时代曾经被小白兔和蘑菇的喜爱模样深深吸引过。长大了始知道不少蘑菇是有毒的,不能随便接触,更不能乱吃。人渐老后,才明白蘑菇属于菌类植物,古代西伯利亚传说称,“菌类是森林的孩子。”
有时我会在地被植物中偶然看到一些小蘑菇,有白的,也有彩色的,特别地美丽动人。但我却不敢动手去触摸,还是怕染上毒素。不过,在我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香菇、木耳、银耳之类的菌类,都没少吃过。   
我在打造自己的屋顶空中花园时,时常收集一些树根枝杈,有时就随便地堆放在角落里,无意中看到老树桩上长出了很多菌类植物,也有圆形的蘑菇。是怕?是喜?还得由知识和学问去解答了。
我查阅了有关菌类植物的知识介绍。令我想不到的是在地球上生长的菌类植物,已经有4亿年的历史。它们通常生长在阴暗的落叶下,腐烂的树木里,或者土壤中。菌类是由无数精致的细丝组成,好像蜘蛛网。它们一生都是这样隐蔽生长的,只是子实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长出了地面。   
也许从表面上看,菌类与植物的生长形式很类似。但植物是通过叶片从阳光中吸取能量,制造叶绿素供给自身生长的营养。菌类却没有这种能力,因此不是植物家族的成员。菌类虽然与昆虫又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显然又不是动物。然而,菌类也是生物体,只不过非常脆弱。它们只能在潮湿的环境下生存。
菌类植物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变化中求生。就这样,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菌类适应了一些恶劣的环境。菌类植物有了再生快、生长时间特别短的生长特点,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生存之道。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能力。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快速展现,这就是菌类植物的生存秘诀。我被菌类植物的这种适者生存的精神所感染。
世界总是相互联系的,国家如此、民族如此、社会与家庭也如此。同样,我们从菌类植物中也能看到这种相互联系的万物共生定律。菌类和许多物种都发生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比如热带雨林中的剪叶蚁把从植物上剪下来的树叶运回巢穴,作为培养菌类的原料。树叶被分散到四通八达的通道当中,菌类就像棉絮一样覆盖了蚂蚁的整个住所。事实已经证明了菌类与某些特殊的树林有着重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菌类与和它相应的“母体树”之间的紧密关系被称为“共生关系”。比如夏季牛肝菌生长在落叶林里,但更喜欢生长在纯橡树林里。菌类的这种共生关系现象比较普遍。夏末秋初,内蒙古大草原在雨后的早晨,会出现一圈一圈生长特别繁茂的牧草圈。当地人叫作蘑菇圈,牧草下生长着一种口味特别鲜美的口蘑。这种共生现象不仅对菌类有益,对森林、草原也是有益的。共生现象告诉我们:任何看似独立的个体,其实不可能成为独立体,都是既有自己个性特点,又相互共生共存。这也是一种个体与群体间的哲学关系吧。   
菌类是何时走进人类生活的?我知之不多。只听说在尼罗河边的大漠中,有一座大约建于公元前1450年的神庙。神庙中绘制了大幅壁画,记述着法老一生中的征战。让考古学家吃惊的是,壁画中还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其中,在橄榄果实之下赫然挺立着一朵茁壮的蘑菇。以此推断,人类对菌类的利用历史至少可以上溯3000多年。
但中国历来将灵芝视为神药,那么中国神话故事的传说,可说是将灵芝的应用时间推行了更早,灵芝也属于菌类植物。灵芝又称(赤芝)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根据中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神庐、赤、紫、青、黄、白、黑六种,性味甘平。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分布最广的在江西,古代认为神庐赤芝具有长生不老、起死回生的功效,视为仙草。灵芝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灵芝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一文中。
属于菌类植物的可食菌类还有木耳、银耳、灵芝、猴头菌、香菇、平菇、草菇、竹荪、马勃、舞茸等。
木耳,别名黑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药用功效。主要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
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则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历代皇家贵族都将银耳看做是“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银耳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另外,银耳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以及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所以银耳粉有抗老去皱及紧肤的作用,常敷还可以去雀斑黄褐斑等。  
今天,蘑菇是人类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实,一些品种的菌类在古代就已经是人类的美味。比如在德国和奥地利有一种菌类叫凯撒蘑菇,是当年罗马凯撒大帝特别喜爱的,所以这种蘑菇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并规定这些蘑菇只能供宫廷食用。平民要是采到了凯撒蘑菇要立即通知当局,谁要藏起来自己吃,一旦被发现,就要被判死罪。
毫无疑问,多少个世纪以来,人类已经懂得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特点为高蛋白、无胆固醇、无淀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多氨基酸、多维生素、多矿物质。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营养价值达到植物性食品的顶峰,被称为上帝食品,长寿食品。   
菌类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食用菌的药效能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病、保肝、健胃、减肥等。许多种类还可医用,例如,利用酵母制面包和酿酒,从霉菌中提取药物等。很多种类已广泛应用在工业和环境保护净化水质上。但也有些菌类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如引起人和动植物致病,引起食物、衣物的腐烂霉变等。
食用菌的药效
菌类植物是个庞大的家族,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0多万种。菌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异养生活。菌类的生活环境比较广泛,在水、空气、土壤以至动、植物的身体内,它们均可生存。
菌类植物可分为粘菌门和真菌门两类彼此并无亲缘关系的生物。
粘菌是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约有500种。它们的生活史中一般是动物性的,另一段是植物性的。它在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称变形体,与变形虫相似。但在繁殖期,它可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状。
真菌多数种类营养体的构造为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每一条丝称为菌丝,组成一个植物体所有的菌丝称为菌丝体。高级的种类菌丝体在有性繁殖时形成各种子实体,如常见的银耳、菌灵芝、蘑菇等都是子实体。药用植物较多。
当我学习和研究了一些有关菌类植物的知识后,我决定在自己的空中花园里,开辟一个特殊的菌类植物培育区,地点就选择在屋顶通向机房的楼梯底下,那里既通风,也避免了直射光源,这一决定对大多数人看来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我却不以为然,自己的地盘自己作主。
因为当我了解到菌类植物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后,我还懂得了菌类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生物在死亡,有无数的枯枝落叶和大量的动物排泄物等等。那么,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地球岂不就被生物的“垃圾”所覆盖了吗?其实不然,因为自然界中有许多“清洁员”。在这个清洁队伍中,干得最出色的就是菌类植物,它们最大的本领,就是把死亡了的复杂有机体,或大的有机分子,分解为简单的有机分子,这一过程,就是它们清除大自然“垃圾”的过程,也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过程。总之,如果没有这些清洁员,大自然的确是会被尸体所覆盖的,结果,将是氮、磷、钾、碳……各种元素无法循环,整个生物界的生命就要终止。
尽管我也知道菌类植物含有营养价值,但更明白自己没有辨别菌类植物是否有毒的能力,所以培养和种植菌类植物,对我而言只是求知求学,不会去贪嘴的。菌类植物既然被认为是“森林的孩子”,那么我就会象对待孩子那样去对待它们。我想让菌类植物更好地丰富自己的城市农夫生活,走进菌类大家庭,更多地去了解我们身边的菌类植物。我的空中花园菌类植物培育区,将成为我学习研究菌类植物的生物教科书,也是一本教我如何懂得“适者生存”、“万物共生”的哲学教科书。

我将森林的孩子带回家,相信我的孩子一定会给我带来别人感受不到的快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