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葡萄与菩提祖师
波特兰先生 撰稿
中秋节,妹妹、妹夫来我家,我带他们去屋顶花园看看,我指着屋顶花园葡萄架上攀爬的苦瓜说:“今天我们可以吃无公害的苦瓜了。”小时候,母亲总让我们吃苦瓜,她说:“人讲苦瓜苦,我说苦瓜甜,甘从苦中来,不苦哪有甜。”吃了苦瓜,就能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种植苦瓜,也会常想起母亲说过的这些话。
没想到,妹妹看了一眼种在屋顶上的苦瓜说:“这是癞葡萄,我在安徽插队时,常看到这种植物,当地人不吃皮,只吃包裹在种子外面的红色种皮,很甜。”
我一下子懵了,苦瓜怎么变成了癞葡萄?我和老伴曾经摘下这葡萄架下的苦瓜,用来炒肉片,这瓜确实很苦,不然怎么叫苦瓜呢?
我将信将疑,乘着老伴和妹妹下厨房时,便从网络上搜索“癞葡萄”的百科知识。这下可开窍了,这瓜可真有个俗名叫“癞葡萄”。
“癞葡萄”的末端尖尖的,像个大萝卜,成熟的外皮是橘黄色的,食用部位就是包裹在种子外面的红色种皮,种子是暗黄色的,略带黑色小斑点。成熟的癞葡萄是橘黄色的,很甜;没成熟的则是青的,有点酸。这“癞葡萄”原来生长在印度的山地里,被称为“山苦瓜”,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引进国内的。因为这瓜长满了起疙瘩的皮,又像葡萄一样是攀爬生长的,所以就叫“癞葡萄”了。
有意思的是,癞葡萄是葫芦科,苦瓜属。 说白了癞葡萄也是苦瓜,是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实。癞葡萄与苦瓜,两者成熟后都是橘黄色的。唯一有差异的是,人们一般将苦瓜视为蔬菜,而将癞葡萄看作水果。
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就是与任何鱼、肉等同炒同煮,不会把苦味传给鱼肉,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誉之为“君子菜”。
癞葡萄也许没有“君子菜”的美誉,但其名号很多,俗名有金铃子、黄金瓜、金赖瓜、癞宝桃,浙江一带又称为红娘瓜。一般人也许不想叫它苦瓜、凉瓜、癞瓜、红羊,这些涩苦卑微又有点丑陋直观的名字。于是癞葡萄还有特别华丽清高的名字,如锦荔枝、金菱子、红绫鞋、红姑娘、翠妃、恒菜。它那外表皮长满瘤状物,像癞蛤蟆身上的疙瘩,人们不嫌其丑,反而与荔枝扯上了缘。
更令人叫绝的是癞葡萄还有佛号:如菩达、菩提瓜,癞葡萄与菩提有着特别的佛缘,也让其佛性普照。
我喜欢绘画,当然知晓清初四僧之一的苦瓜和尚,他就是明末皇室遗胄石涛,这个没有生活在皇室的皇族后裔,在自己的山水画作里独自经营着自己的世界。他自号苦瓜和尚,餐餐不离苦瓜,甚至把苦瓜作为案头的清供,他与苦瓜同病相怜,把苦瓜作为自己的精神殿堂。他的苦可能只有他自己品味得出。
但癞葡萄与菩提有缘,这可是我先前所不知晓的。
菩提是谁?在佛教中也就是须菩提。须菩提,又译为须浮提、须扶提,意为善现、善吉、空生。须菩提出生婆罗门教家庭,原为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号称“解空第一”。
传说须菩提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的忧心,所以很快的请相师回来卜卦。
相师卜卦后,说道:“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有人称他“空生”,也有人称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后,须菩提家中的财宝和用具,才又恢复原状。
须菩提幼年的时候,还没有皈依佛陀以前,对世间的看法以及待人处世,就已与众不同。
他生长在富有的家庭里,父母对他是万分的爱护,但他从小就不愿做金银财宝的奴隶。父母给他的金钱,也是随时来随时去的拿了救济穷困的人。在路上若遇到衣不蔽体的乞丐,甚至会把身上穿的外衣脱下来布施给人,自己只穿着短衣短裤跑回家。
他的父母不是吝惜金钱,但对爱子的作风,常常不能同意,有时就把他叫到身边,训诫道:“空生!你这样的行为真不好,自己的钱,也不问什么理由,就拿了给人;衣服是自己穿的,你脱给人,光着身体多难看!”
须菩提温和、恭敬的向父母回答道:“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我心中,觉得世间上一切都与我息息相关,一切人好像和我同一个身体。人是赤裸裸的生下来,为什么赤裸裸的就不好呢?把自己的东西给人,人和我有什么不同呢?”
他的父母听完须菩提的话后,不高兴的说道:“你这孩子真古怪,自己有钱不知道用,自己有衣不知道穿,反而说出那些莫名其妙的道理,也不怕人家笑。从今以后,你若再不改,索性把你关在家中,不让你出去!”
但须菩提仍然不改他乐善好施的天性,父母就把他关在家中,这正是须菩提的幸运,之后他每天待在家中阅读思维当时印度宗教和哲学的书籍,使他对人生的问题,有了更进一层的觉悟,他常常自豪的对父母说:“宇宙中一切森罗万象,好像都映现在我心中,可是,我的心中又像空无所有似的。假若世上没有大智大觉的圣人,谁也不够资格来和我讨论解脱者的心境,谁也不明白我心中的世界。”
有一次,佛陀在须菩提的故乡布教,乡人纷纷传说,说佛陀是一切智人,论到智慧,世间上没有人能够和佛陀相比。
这样的议论早就传到须菩提的耳中,而且,他的父母跟随乡人,都皈依了佛陀。须菩提家中,一向信仰传统的婆罗门教,现在父母为什么跟随乡人轻易的改宗呢?这时,轮到须菩提觉得他的父母奇怪了。
有一天,须菩提的父亲向他说道:“空生,你常常自以为很有智慧,已经了解到人生的真理,但你和佛陀相比就差得太多。佛陀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慈悲和大神通,自从佛陀来到本地,全乡的人差不多都皈依佛陀。还想恭请佛陀到家中供养,希望你在佛陀面前,能息下狂妄的心。”须菩提心中很不服气,他回答道:“你们眼中的佛陀,自是一切智人,但在我眼中,也许就很平凡了。”
须菩提虽然这么说,但佛陀究竟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感动力?在须菩提一向平静的心湖中,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他等不及佛陀到他家中受供时再见佛陀,他想,万一佛陀很忙,不能来怎么办?所以在这一天的夜晚,须菩提便偷偷的先去看看佛陀的样子。
夜晚凉风习习,一轮上弦的月亮弯弯的高挂在空中,星星在闪烁,好像窃笑着好奇的须菩提。须菩提独自走到佛陀说法的地方,佛陀正坐在高高的法座上说法,四周亮着火把,下面跪着的是千万听众,呀!佛陀的身后好像还放出光明!
这不像是人间的人,这相貌太圆满了,太庄严了,佛陀应化的身相,实在超过须菩提的想像之外。大地是宁静的,千万的听众都屏气凝神,不敢有声,这时只有佛陀的法音在宣流着。
佛陀说:“世间是不应该相争的,本来就没有人我的分别,大家合起来就是一体。”
“一切法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一项东西能独立存在。我和一切法既是互相依赖生存,施慈悲恩惠给众生,看起来像是为人,其实对自己有着莫大的利益!”
佛陀的法音非常的慈和,佛陀说的道理令须菩提很感动。须菩提挤在大众中,偷偷的向佛陀合掌,表示敬意。
佛陀说法以后,回到信众准备的静室中休息,须菩提徘徊在门口,他想会见佛陀,但又没有勇气。
佛陀像是知道须菩提的心意,站在门口问道:“你是谁呀!到我房中来坐,我和你谈谈!”
“我是须菩提,希望佛陀收我做出家的弟子!”
“呵!须菩提就是你,我早就听说你是村中最聪明的青年。很好,真正聪明的人,对佛法也才能真正的信受奉行。你父母知道吗?”佛陀慈悲亲切的问。
“我想我父母知道一定会很欢喜,我很荣幸得到佛陀做我的老师。”佛陀很喜欢须菩提,从此须菩提成为佛陀僧团中杰出的弟子。
须菩提出家以后,过着三衣一钵的生活,每天上午到街坊上托钵乞食,下午就跟随佛陀听教参禅。
比丘们每日出外托钵乞食,总是遵照佛陀的法则,次第行乞,一个个,一排排,无论人家施舍与否,都必须经过。可是须菩提过乞食的生活,总和大众不同,一离开精舍,他就与大众分道而行,总是一个人威仪齐整,行止安详的去找乞食的对象。诸比丘起初对须菩提没有留心,但日子一久,发觉须菩提的行动有些奇怪。原来,须菩提乞食行化,总爱到富有人家里,见到房屋矮小,或是知道经济穷困的人家,他决不去托钵。无论多远的路途,他都要赶到富贵的人家去,否则,他宁可饿着肚子不行乞。
有一次,在毗舍离的国境内,有一位比丘在路上向须菩提取笑道:“穷在眼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其实毗舍离的都城都是殷商富户,不知尊者今天看得起哪一家?”
须菩提听后,向那位比丘看了一看,然后解释道:“大德!我不是看不起穷人,或许真正同情贫穷者的就是我哩!的确,我是发愿只向富者行乞,不向穷人托钵,这是我的苦心,还请道友原谅。”
“尊者乞富不乞贫,每天营养充分,难怪尊者身体这么健壮!”
“大德!请你不要这么说!”须菩提温和的详细说明他乞富不乞贫的原因道:“我向富人行乞,决不是为了贪图美味珍肴,如果好吃,也不须出家学道。为什么我不到穷人的家里托钵?因为穷苦人家,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哪里还有多余的饮食供养我们?即使他们愿意发心,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没有粮食救济他们,哪能再去增加他们的负担?反之,向富人乞食,区区一餐之施,在富者毫无所谓。我所以乞富不乞贫,就是为了这个原因。”须菩提把他的看法表明以后,那位取笑须菩提的比丘,才无话可说。
在僧团中和须菩提有相反作风的人,是大迦叶尊者,须菩提是乞富不乞贫,而大迦叶是乞贫不乞富。须菩提很不解大迦叶的用心,有一次闲谈时就问他道:“尊者大迦叶!你乞食的态度和我正好相反,我很无礼的请求你告诉我是什么原因?”
“尊者须菩提!”大迦叶解释道:“我们是出家的沙门,守道行法,这就是人间的福田,我们受人间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我向贫穷者乞食,让他们种福田,免除他们将来的穷困,富人们的福多,我们何必锦上添花?”
大迦叶尊者的话,一方面像是为自己解释,一方面又像是向乞富的须菩提说教。须菩提听后,点点头,他不强人同己,说道:“乞富、乞贫,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尊者!佛法里方便有多门,我们可以各行其道,其实这都是佛陀的教法。”
须菩提和大迦叶乞食的作风,成为强烈的对比,他们的说话和乞食的态度,给佛陀知道以后,对两个人都不赞成,曾呵斥他们心不均平,都不合乞食法。真正的乞食法,是不择贫富,不分秽净,严肃威仪,次第行乞。
大迦叶比较固执,苦行的色彩非常浓厚,他是从来不愿舍弃苦行,可是须菩提,对于佛陀的指示百依百顺,以后就自己修正了乞富不乞贫的态度,他对佛陀的教示,都是感恩的接受。
须菩提在佛陀的僧团中,修道闻法,非常热心。尤其是四处十六会的般若法会,须菩提如不去其他的地方教化,从不缺席。
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预备讲说《金刚般若》的时候,千百位弟子从城中托钵乞食回来,都次第的围绕在佛陀四周,佛陀先是闭目静坐,没有人敢提出问题向佛陀发问。
这时,须菩提了解到佛陀的心意,便从大众中站立起来,披搭着露出右肩的袈裟,向佛陀顶礼后,恭敬的问道:
“佛陀!弟子们都知道佛陀是最善于爱护我们的,但是对于善男信女如何安住于菩提心?以及纷扰的妄念,如何才能降伏?恳求佛陀慈悲,为大众宣说!”
对须菩提的发问,佛陀很欢喜,称赞他了解与会大众的根机。佛陀回答说:
“如何安住于菩提心,不受妄念的纷扰,就是在布施时,要行无相布施;在度生时,要行无我度生,就照这样安住,照这样降心!”
“无相布施,无我度生”,须菩提深深了解到这样的道理和义趣,他感激佛陀的法恩,欢喜得涕泪悲泣,他长跪在佛陀座前说道:
“佛陀!自从我做人以来,如此甚深微妙的法理,还是第一次听到。从此,我、法的二执,再也不能缠绕我;我、人、众生、寿者的四相,再也不能束缚我。离一切执着,才能见到空理;离一切名相才能见到人生。我今天已体会佛陀的心意,像是真正认识了自己。”须菩提尊者开悟了,从此被称为解空的第一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吴承恩笔下的的孙悟空师傅就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在佛教中的原型可能就是须菩提。《西游记》原著第二回,向猴王指路的樵夫提到菩提祖师的全名是“须菩提祖师”,书中描写孙悟空见到菩提祖师时,说道:“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作者吴承恩在撰写《西游记》时,为何要让菩提祖师作为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的名称既然源出须菩提,而且吴承恩在他出场时的赞诗中也有“西方妙相祖菩提”的句子,似乎确定是一位西方高僧。可是悟空初上西牛贺州的仙山,从樵夫嘴里听到祖师自作的满庭芳,观其“观棋柯烂,伐木丁丁”和“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的词意,显然又是道士无疑。
其实吴承恩在人名上玩了个花招,谜底却十分浅显:这个真正的师父不是别人,正是悟空自己,亦即他的本心,或曰真神。所以悟空求师的地方,唤做“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都是心的别称;斜月三星,想想秦观的词句:“天边一钩残月带三星”,那也是个拆字的字谜,谜底还是个“心”字。
较之《西游记》中吴承恩描述的其他神佛仙圣,菩提祖师至少表现出了三样鲜明的特色。
其一,他法力高超、神通广大,更凸现在一个“博”字、突出在他开讲大道能够“说一回道,讲一会禅”(第二回),他可以传授给孙悟空“道”字门中三百六十傍门的神通,并能使孙悟空“皆成正果”(第二回)。这般兼容三教九流的神通,是《西游记》中其他神仙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其二,他更像一位隐在人间的“上仙”。他所居之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孤悬于海外的西牛贺洲地界,他似乎与其他神仙并无往来,与他交往的却不乏樵夫野老。他座下的弟子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第一回),细算起来,不难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当是俗子凡夫。
其三,他对孙悟空的前后因缘了如指掌,知道传授给他神通,他学艺有成后“这一去,定会不良”(第二回),却仍没有将孙悟空拒之门外。试想,假若须菩提祖师顾忌天庭地府的威仪、将仙界的金科玉律奉为圭臬,他何所取而非如此不可呢?虽然,他也曾告诫孙悟空不要讲出他来,但在骨子里却未尝不会因有这样的徒弟而欣慰。菩提祖师当属仙界的 “另类”“异数”,只不过,他表现的不如孙悟空那样张扬、那样义无反顾罢了。可见在作者吴承恩的笔下,菩提祖师缘是人间隐士的化身,在他的身上寄寓了作者对高士、大隐由衷的敬佩和神往,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难酬壮志的愤懑。
吴承恩为何要塑造这样一位隐士的形象?《西游记》写的是神怪世界,包罗的却是人间万象。玉皇大帝的昏愦狭隘,地府龙宫的骑强懦弱,甚或各路大神的多有“小处”和仙界、佛界的诸多阴暗面,无不是人间黑暗和腐朽的写照。但是,面对这样的世道,单凭一己薄力是无法改变的。真正的高洁贞士只能空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慨叹,很自然地会萌生与其身处泥中,真不如隐入桃源博得内心的平和、干净的念头。由此,菩提祖师便在吴承恩笔下应运而生。菩提祖师的高卓、脱俗、不受世之羁绊、不染世之污垢,正反映出了同处“浊世”的作者的理想和寄托,也包括了他心底那种种“不平”之气,盼望能澄清玉宇、涤荡尘垢,流露出作者的那份“不平”和“逆骨”。
面对世道险恶、宦海浮沉,青云之志难遂,又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有多少人忿而归去,求得独善其身。归隐之举,实出无奈。因此,在冷眼乱世之际,心中难免不生不平之气。
中秋假日,无意间识得屋顶花园中种植的苦瓜,实际上是癞葡萄。循着癞葡萄的前世今生,又走进了迷离厚重的佛界,见到了菩提祖师,接着便是孙悟空来到了自己的眼前……认识癞葡萄后,增长了对世事沧桑巨变的阅历。
我站在葡萄架下,眼见一路逶迤攀沿成葡萄藤蔓状的癞葡萄,绿叶、黄花、青果累累,正在风中摇曳。我看花的眼神恬淡地回到了孩童时代。
人世间的许多事,至贱又至贵,美与丑、甜与苦是并生的。清心寡欲,便忘世忘俗。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真正的人生一旦悟空了,也就苦尽甘来,找回了童年时期的纯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