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兰先生 撰稿
板栗,又名栗、板栗、栗子、风栗,是壳斗科栗属植物,原产于中国,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差异很大,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板栗品种资源。全国板栗品种已被命名的不下300余个,但大体上可分为二大品种类型,即北方栗和南方栗。
北方栗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区及其邻近地区。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东,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及江苏北部。其特点是果形少,单粒平均重10克左右;肉质糯性,含糖量高达20%左右;果肉含淀粉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果皮色泽较深,有光泽;香味浓,涩皮易剥离,适于炒食,称糖炒栗子。
南方栗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这一地区,高温多雨,板栗坚果果形大,单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达25克,但含糖量低,淀粉含理较高,肉质偏粳性,多用作菜栗。我国南北板栗品种很多,且南方和北方品种群特征及特性方面有差异。一般南方品种群品质不及北方品种好,肉质偏粳性,适用于炒菜,又称为菜栗。
中国有句民谚叫:“七月杨桃八月楂,十月板栗笑哈哈”。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国外称为健康食品,属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
兴隆板栗又称京东板栗,因地处北京东部而得名。它以香、甜、糯性好、皮易剥、鲜艳的色泽、甘甜芳醇的独特风味和营养丰富而闻名,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誉。
兴隆板栗的历史悠久,早在《诗经》、《史记》中,就有“树之榛栗”和“燕秦千树栗,其人与万户侯”等的记载。
《农政全书》上说:“本草所谓栗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殆非虚语”。所以,板栗自古就成为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传统果品。
宋朝宰相王安石在给外孙吴侔的诗中,有“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的佳句。在清代,人们把风味独特的糖炒栗子称为“灌香糖”,至今在北京一带尚流传着一首咏糖炒栗子的诗:“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火也,门前高喊灌香糖”。兴隆板栗不仅可以生吃、熟吃,还可以加工成栗子鸡罐头、栗子羹、巧克力、代乳粉、栗子蜜饯等风味食品,以及做各种糕点的馅料。
河北宽城板栗栽培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至今已有3000多年。据传,康熙45年,康熙途经宽河城,正值板栗成熟,食后赞曰:“天下美味也”。时至今日,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80万亩,栗树26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板栗古树达10万余株,现存最老的板栗古树定植于1303年,被誉为“中国板栗之王” 。
丹东板栗栽培始于明末清初。果称栗子,可生食、糖炒、烘食,还可制罐头,磨粉制糕,调羹烹菜。
中国是板栗的故乡,栽培板栗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有云:“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左传》也有“行栗,表道树也”的记载,说明在当时栗树就已被植入园地或作为行道树。
《吕氏春秋》记载“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冀山之栗”所指为今燕山山脉所产的板栗。
三国时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称:“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悉不及也。”渔阳即今天的密云县西南,范阳即琢县、易县以东地方,可见燕山一带很早就是板栗的着名产地。
栗子营养丰富,有“干果之王”的美称。糖炒板栗始于宋代。秋后,刚出锅的栗子香味飘在街上吸引路人,男女老少都爱这一小吃,吃到嘴中,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从很早的时候被京、津一代地区尚传诵着赞咏糖炒栗子的佳句:“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
史书记载:用砂置铁釜中,加以饴糖置火上炒热,投栗其中滚翻炒炙,熟后栗壳呈红褐色,去壳后果实松、软、香、甜,为小吃珍品。炒熟后的栗子在壳上露出可爱的小口,微笑着面对它的客人。拨去壳后,香气便肆无忌惮地从温热的体内窜出,直捣你的鼻腔、喉咙、胃。据《析津日记》载"苏秦谓燕民虽不耕作而足以枣栗,唐时范阳为土贡,今燕京市肆及秋则以炀拌杂石子爆之,栗比南中差小,而味颇甘,以御栗名。"
清代人郭兰皋在《晒书堂笔录》中说:“及来京师,见市肆门外置柴锅,一人向火,一人高坐机子上,操长炳铁勺频搅之,令匀偏。”把炒栗子的情景描述得十分生动、具体。然而,北京糖炒栗子的要诀还有8个字:“和以濡糖,藉以粗砂”,这样才能达到“中实充满,壳极柔脆,手微剥之,壳肉易离而皮膜不粘”的理想效果。
燕山山脉是中国北部着名山脉,地域内板栗种植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初具规模,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燕山板栗因皮薄仁厚、鲜甜耐味等特点,被历代宫廷所享用。燕山地域内的石城镇西湾子村,漫山生有栗树,百年以上栗树达数百棵,故被称之为“燕山栗源”。
板栗在陕南秦巴山区各县均产,但尤以镇安大板栗最为有名。镇安大板栗主要产于陕西秦岭山区的镇安、宁陕、柞水、长安、丹凤、山阳、宁陕等县。以宁陕县产量最多,以镇安质量最佳。
在陕西秦岭山脉上有一条优良的板栗生长线,陕西很多市县正处与这条生长线上。其中镇安在这条线的最粗点上,故镇安被中国称之为“中国板栗之乡”。久负盛名的陕西镇安各地均出大板栗,以石镇和回龙较多。
“蚕吐丝、蜂酿蜜、树结油、山产栗”,这是鄂东大别山区罗田人民引以自豪的特产,得以致富的骄傲。罗田板栗在春秋、战国以前即开始有人工种植。品种多、色味独特,产地分布于全县各地,但其产品对外销售均冠以“罗田板栗”。
罗田板栗果仁中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B、C、、B2等物质。所含蛋白质比大米高30%,脂肪比大米高20倍。美国澳本大学洛顿教授不远万里来罗田考察,通过对罗田板栗品种的实地考察后认为,罗田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库",并积极介绍美国企业界人士来中国罗田开发板栗系列产品。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的专家曾20多次来罗田考察,对其板栗的品质惊叹不已。据说,日本将罗田板栗进口后进行加工处理,制成风味独特板栗食品,并称之为"人参果"。
“中国板栗属京东,京东板栗属迁西”。迁西县位于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水之滨。迁西板栗是河北省传统特色农产品,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河南省信阳市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于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繁育,农副土特产种类多,产量大。其中尤以信阳板栗的历史最为悠久,据说信阳县长台关楚王城出土的战国初期祭盘内就有板栗的残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