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7年3月17日星期五

简说棕榈树栽培 Palm cultivation


棕榈树别称唐棕、拼棕、中国扇棕,属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常残存有老叶柄及其下部的叶崤,它原产中国,除西藏外中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
棕榈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极耐寒,较耐阴,成品极耐旱,惟不能抵受太大的日夜温差。栽培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肥沃。棕榈根系较浅,无主根,种时不宜过深,栽后穴面要保持盘子状。
棕榈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具较强的抗性,并具有吸收能力,适于空气污染区大面积种植。
棕榈树栽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树势挺拔,叶色葱茏,适于四季观赏。单子叶植物中的棕榈科植物以其特有的形态特征构成了热带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观。


【分布区域】

棕榈原产于中国,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乃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榈科植物之一。
棕榈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秦岭、长江流域以南温暖湿润多雨地区。除西藏外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东、广西和云南、西达西藏边界,东至上海浙江。从长江出海口,沿长江上游西岸500千米地带广为分布。以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陕西最多,垂直分布在海拔3001500米,西南地区可达2700米。



【形态特征】

棕榈树属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高达10m,干茎达24cm
常残存有老叶柄及其下部的叶崤,叶簌竖干顶,形如扇,近圆形,茎50-70cm,掌状裂深达中下部;叶柄长40-100cm,两侧细齿明显。
雌雄异株,圆锥状肉穗花序腋生,花小而黄色。
核果肾状球形,茎约1cm,蓝褐色,被白粉。
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棕榈树基本品种

1.线棕(马尾棕、粗棕、竹节棕)

线棕的树干高大,节间长,叶身大,叶柄长,叶色浓绿,皱褶先端较尖,叶质较薄,棕片厚而密,棕丝粗长,结构较稀,顶端结合成带而下垂。产量及出丝率高,毛脚少,最适宜制绳索。但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树干高,节间长,采剥不方便。种实椭圆状卵形,熟时蓝黑色。

2.板棕(密棕)

板棕的树干粗肥,树势较矮,节间密,叶身较大,叶柄粗肥,叶色翠绿,皱褶先端凸尖,叶质肥厚。棕皮宽,棕丝较短,棕丝顶端分离而稍下垂,毛脚少,产量较高,宜于编制蓑衣。对立地条件要求也较高。树干粗肥,节间短,便于采剥。种实肾脏形,熟时黄褐色。

3.毛棕(细棕)

毛棕的树干较粗,叶身小,叶柄短,叶色淡绿,棕片宽不及板棕,长不及线棕,棕丝短细,质脆,毛脚多,产量低,质量差。对立地条件要求一般。

4.山棕

山棕一般处于野生状态,植株矮小,干细节密,叶身小,叶柄短,叶色黄绿,棕片狭短而薄,棕丝短,产量低,质量差。能耐干瘠,抗风力强。




中国特有珍稀品种

1、水椰Nypa fruticans Wurmb
水椰是中热带海岩沼泽土生长的半红树、红树林的建群种。由于过度砍伐和采摘果实,使水椰林林相及天然分布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在近几年内,封港的大片水椰林树被砍去,用作盖房屋、工棚等。若不加强保护,将沦于濒危状态。

2.琼棕Chuniophoenix hainaensis Burreet
又名陈棕,为海南岛植物,分布范围极为狭窄。近年来,产区大量收购茎秆作工艺品,所以屡遭砍伐,致使资源日益减少,现已处于濒临灭临的境地。

3.矮琼棕Chuniophoenix humilis C.Z.Tang et T.L.Wu
为中国特产的稀有珍贵植物,与琼棕的区别在于植株矮烛。茎秆较细,叶较小,裂片少,花序较小,分枝少,且不再分枝,分枝上的小苞片为黄褐色,花淡黄色,花瓣强烈反卷,果较小。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等与琼棕相近,观赏价值更高。应加强保护,以免绝灭。

4.龙棕(Trachycarpus dracocephalus Ching et Hsu)
渐危种。龙棕物产于云南西部,由于分布区局限、零星分散,结果量少,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上森林被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失调,致使植株日渐减少。

5.董棕Caryota urens L.
渐危种。董棕在中国仅云南有少量分布,主要生于石灰岩山区。由于过度采伐,成龄植株日渐减少,有些地区的生境完全被破坏,已失去自然更新的条件,而且其生物学特性特殊,自然更新周期较长,容易陷于濒危状态。



【生长环境】

棕榈是国内分布最广,分布纬度最高的棕榈科种类。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极强,稍耐阴。适生于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壤,耐轻盐碱,也耐一定的干旱与水湿。抗大气污染能力强。易风倒,生长慢。

【栽培技术】

棕榈幼年阶段生长十分缓慢,且要求适当的荫蔽。其茎长出土壤表面约需35年,形成掌状有皱折的正常叶片要34年,投产时间要在8年以上,而此时榈树高度仅1.3-1.5m这样缓慢的生长过程,在裸露地无荫蔽的条件下尤为明显。
同一土壤和品种,在为全光照1/41/5的光强下比1/2的光强生长旺盛。年生长过程的特点表现为生长期,生长量小,速生期不够明显。在幼年阶段,棕榈的这一特性在品种之间基本上是一致的。
为了加快棕榈的生长,在整个幼年阶段需要进行较长的持续管理。特别是当年新叶生长的59月,由于棕榈高、径生长几乎是同期进行,初期生长主要依靠前期积累的光合产物的供给。





栽培及经营方式

棕粮间作型

这是成片发展棕树,以短养长,以耕代抚促进棕树生长和早日投产的主要经营方式。一般棕树多点播或撒播,每公顷保存30006000株,约12年可以投产。投产后每公顷可收棕片7503000kg
间种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薯类、豆类等。大小春一起,每公顷可收粮30003750kg。亦有大春种,小春休闲者。

棕树同其它树种混交型

这种栽培方式主要出现在海拔8001300m(1500m)的地带,混交树种在盆地边缘多为桤木、柏木、油桐、香椿、长杉、泡桐等。棕树同速生阔叶树的混交效果较好,同针叶树的混交效果较差。一般先植其它树种,待其郁闭或接近郁闭后再栽棕榈。这样可利用先植树抑制杂草改善光照、水分和养分状况,创造棕榈幼年阶段生长的适宜环境。



棕、茶套作型

这是产茶山区一种常见的栽培方式,也是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之一。一般做法是:
棕树行距2m,株距1m。在两棕树之间种茶2行。常先植茶23年后植棕,或棕、茶同时种植。46年后收茶,10年左右开始收获棕片。在这种栽培方式下,1ha可收茶1530公担,棕树投产后年可收棕75100kg。缺点是多毛虫危害。

棕树纯林

在劳力较少、荒山面积较大、土壤表层多石块或石栎、不宜农作的地区,常培育棕树纯林。一般是一次种植,然后让其不断地天然更新,以达到边培育后继资源,边利用的目的。这种群落的特点是“几世同堂”,密度大,一般12年左右可以投产。
栽植密度对这种经营方式尤显重要。一般采用1m×1m的株行距。在土壤表面石块遍布的地方,棕榈纯林在造林后连续除草、施肥管理3年,幼林生长也很不理想。6年生平均高仅33cm,平均地径4.3cm,叶片12个。虽然林地上有一定数量的天然更新的成年投产棕树,但产量低。因此,这种经营方式未必可取。

四旁种植

四旁种植在分布区同内是最广泛的一种栽培方式。以地边和屋旁种植为主,作为四旁绿化树种或群众自用。多零星,不能五项原则商品。


常见病害

病害多从叶柄基部开始发生,首先产生黄褐色病斑,并沿叶柄向上扩展到叶片,病叶逐渐凋萎枯死。病斑延及树干产生紫褐色病斑,导致维管束变色坏死,树干腐烂;叶片枯萎,植株趋于死亡。若在棕榈干梢部位,其幼嫩组织腐烂,则更为严重。在枯死的叶柄基部和烂叶上,常见到许多白色菌丝体。当地上部分枯死后,地下根系也很快随之腐烂,全部枯死。病原为拟青霉菌。

防治措施

及时清除腐死株和重病株,以减少侵染源。适时、适量剥棕,不可秋季剥棕太晚,春季剥棕太早或剥棕过多。
春季,一般以清明前后剥棕为宜。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或刮除病斑后涂药,均有一定防治效果。
喷药时间,从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始,每1015天一次,连续喷3次。



【食疗价值】

棕榈树种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经磨粉后可作牲畜饲料。
棕榈树未开花的花苞还可作蔬菜食用;花、果、棕根及叶基棕板可加工入药,主治金疮、疥癣、带崩、便血、痢疾等多种疾病。

【经济价值】

棕榈树常用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适于四季观赏。
棕榈还有许多用途,树干纹理致密,外坚内柔,耐潮防腐,是优良的建材,木材可以制器具。
棕榈叶鞘为扇子型,有棕纤维,叶可制扇、帽等工艺品,叶鞘纤维也可制扫帚、毛刷、蓑衣、枕垫、床垫、水塔过滤网等。

棕皮可制绳索;棕叶可用作防雨棚盖;种子蜡皮则可提取出工业上使用的高熔点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