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Nepeta cataria L.),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
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
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
荆芥为发汗,解热药,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分布区域】
分布于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自中南欧经阿富汗,向东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为野生。
【形态特征】
荆芥为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 ,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先端钝至锐尖,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具粗圆齿或牙齿,草质,上面黄绿色,被极短硬毛,下面略发白,被短柔毛在脉上较密,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叶柄长而细弱。花序为聚伞状,下部的腋生,上部的组成连续或间断的、较疏松或极密集的顶生分枝圆锥花序,聚伞花序呈二歧状分枝;苞叶叶状,或上部的变小而呈披针状,苞片、小苞片钻形,细小。
花萼花时管状,外被白色短柔毛,内面仅萼齿被疏硬毛,齿锥形,后齿较长,花后花萼增大戍瓮状,纵肋十分清晰。花冠白色,下唇有紫点,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内藏,花丝扁平,无毛。花柱线形,花盘杯状,,子房无毛。小坚果卵形,几三棱状,灰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荆芥的适应力很强,性喜阳光,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较好,高温多雨季节怕积水,短期积水会造成死亡。种子容易萌发,发芽对温度要求不严格,种子在15~20℃ 即可发芽,生长适温为20~25℃ ,幼苗能耐0℃ 左右的低温。荆芥耐高温,较耐寒,但-2℃ 以下会出现冻害,忌连作。
荆芥出苗期要求土壤湿润,怕干旱和缺水。成苗期喜干燥的环境,雨水多则生长不良。
【栽培技术】
一般都用种子繁殖,在4月份播种。荆芥播种比较密,生长期施肥非常不便,所以土地选好后,应多施基肥。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拣出其中的杂质和已损伤的种子。由于荆芥种子细小,为使播种更均匀,可等到种子表面无水时掺拌适量细沙或细土,搅拌均匀后即可播种。播种后,盖土1~2厘米 厚,用脚稍踏实,再用铁耙耧平,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后浇水,保持畦面土壤湿润,有利出苗。约1周就可出苗,出苗前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
【食疗价值】
性味辛;微苦;性微温。功效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荆芥有强烈香气,主要以鲜嫩的茎叶供作蔬菜食用。荆芥富含芳香油,以叶片含量最
高,味鲜美,还可驱虫灭菌,生食熟食均可,但以凉拌为多,一般将嫩尖作夏季调味料,是一种经济效益高、很有发展前途的无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菜谱:清炒荆芥、
荆芥拌黄瓜、荆芥浇汁、荆芥腐竹、荆芥洋葱(俗称老虎菜)等。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