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2月3日星期六

团圆饭要吃出文化来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波特兰先生 撰稿




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家人的团聚能够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一家大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是一种幸福的时光。

吃团圆饭,是春节习俗。中国的春节,“吃”往往会成为大部分人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就是透着那么一股喜庆热闹劲儿,这可以算是中国民间过年的最大特点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似乎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更加显得入情入理。但吃团圆饭也应该吃出点学问来。

团圆饭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企盼家人团聚过年、来年平安的盛宴。又叫“年夜饭”、“团年饭”。     

中国人与人相互见面时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
节气到了得“吃”,端午节“吃”、中秋节“吃”、重阳节“吃”、年年岁岁的春节期间忙着“吃”,聚会“吃”、结婚“吃”、生日“吃”、孩子考取大学“吃、找到好工作还是要“吃”……总之,遇到喜庆的事儿,大部分人所选择的庆祝方式保准就是“吃”。

春节的热闹味儿向来是饭店先“尝”的,一些饭店包房在节前半个月就已经预订满了,年夜饭火爆的场面可想而知。
团圆饭春节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从南北朝到宋代,长江流域年节有饮“屠苏酒”、“柏叶酒”和“桃汤”的习俗。饮屠苏酒据说可以避瘟疫。柏叶酒,由柏树叶浸于酒中制成,柏为常青之树,柏叶后凋而耐久,饮柏叶酒即取其寿命长久之意。

明清以来,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
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

团圆饭北京民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

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按照江南风俗,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

步步高升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据说,最早时年糕是为午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很甜。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法,味道甜咸皆有。
     
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
大年三十晚上吃顿团圆饭,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鱼“余”同音,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我国南北各地的鱼肴甚多,如苏菜中的“荷包鲫鱼”、乌苏里的“油炸鳇鱼块”、川菜中的“瓣鲫鱼”、粤菜中的“香滑鲈鱼球”、湘菜中的“祁阳笔鱼”、京菜中的“醋椒鱼”、津菜中的“高丽银鱼”、东北菜中的“白松大马哈鱼”等等,都是名响一地的鱼肴。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长的“吃喝季节”,饮食构成了节日里一幅红火的景观,嚼嚼温情满溢的团圆饭之所以是幸福的事情,关键在于那一份真实的情感,而并不在于“吃”的形式,老话有云:“过犹不及”。只要到中国来,保证你“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
中国食文化强调“色、香、味、形、器、礼仪”一应俱全,尤其在烹饪上的眼花缭乱、在味觉上的审美愉悦、在礼仪上的繁文缛节。
华夏民族“过大年”的习俗,保守的说法至今已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了,而除夕之夜守岁吃“团圆饭”的习俗是过年中富有标志性的活动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团圆饭”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与广大华夏子孙后代的受众群体。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团圆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民俗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家庭成员互敬互爱与天伦之乐,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这种天伦之乐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表现的淋漓尽致。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无限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骄傲。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团圆饭”虽然是过年中的饮食活动,其实它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吃”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文化娱乐与精神审美活动。确切地说,“团圆饭”是过年中人们借助饮食活动来表达华夏民族群体文化心理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说“团圆饭”首先是一个年节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是数千年华夏民族“年文化”的文明积淀与文化蕴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今的酒店、餐馆仅仅靠几样美味佳肴,或者说是靠一定的烹饪技术就可以展示“团圆饭”的无限魅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难怪人们在酒店、餐馆里吃“团圆饭”,并不是一直等到除旧迎新的那一刻的原因所在。

“团圆饭”是否是山珍海味并不重要,是否具有高超的烹饪技术也并不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团圆饭”是否承载了更多的“年趣”。既然“团圆饭”是一个文化载体,烹饪技艺是展示年节饮食文化的表现形式,那么我们的酒店、餐馆把“团圆饭”仅仅当作一种应时的宴席来设计,只注重其菜肴的档次、菜品的种类、价格的定位与餐厅的服务,而恰恰把“团圆饭”的核心内容,即民俗文化品位所忽略,这就舍本逐末了。

无庸置疑,“团圆饭”仅有文化内容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团圆饭”中的各种食品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而物质层面的载体是“团圆饭”的基础所在。所以,一桌“团圆饭”食品菜肴的设计与搭配就显得非常重要,是不可过于随意的。“团圆饭”各种食品的运用,除了食品本身的美好寓意之外,也需要考虑食品的种类、菜肴的质量、档次、名贵程度、烹饪技艺、造型效果、色彩审美等,在追求饮食健康的今天,营养的配合也是不可忽视的。

传统的“团圆饭”可以忽略营养组合,也可以不管科学搭配,满桌的食品皆以约定俗成的吉庆食品为主要组合,如前面所述的南方“团圆饭”必有火锅、鱼、汤圆、萝卜等食品。而在中国的北方,“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如年糕、饺子、团圆饼、鸡、鱼、南瓜菜、隔年菜之类。由此来看,传统的“团圆饭”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食品的运用考虑的主要是它们的美好寓意,而今天的酒店、餐馆进行各种“团圆饭”的设计时,除了要照顾到一些有象征吉庆意义食品的合理运用外,还应结合最新的饮食科学成果和科技元素。

春节习俗,实际上是一种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意味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盼。提起春节的过法,人们脑海中通常会想到年夜饭吃饺子、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大拜年等习俗。但是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同样一个春节,在大江南北,过法却不尽相同,许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其中不少一直延续至今,南北食俗自不同。

老北京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吃饺子的程序也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制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在辽宁农村,一到农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做年糕、蒸黏豆包,很多人家还会杀猪请客,邀来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吃上一顿宴席,吃好喝好之后,热情的主人还会把灌好的血肠分给客人带回家。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但黑龙江人还要在饺子中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现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龙江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吉林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在江苏,苏州人除夕在年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有“恭喜发财”之意。

山东大年初一讲究吃馄饨,称之为“填仓”。有些农村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

浙江宁波初一要吃豆粥。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橘,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广东潮汕地区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大橘,无论多少,一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话。落座后,亲戚会以潮汕功夫茶招待,临走时,回送大橘。“所以,一天下来,你会发现早上带几个潮州橘子出门回来还是几个。”因为粤语送大橘为“大吉”,回赠是一种礼貌。

在湖北农村很多地方,因姓氏不同,吃年饭的时间就各异,这一习俗可能您怎么也想不到。姓王的,在早晨五点多钟就开始合家团圆了;姓高的,则一般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才开宴;那么姓余的呢?年饭时间定在天快黑的六点钟;姓杨的,则只能在晚上十二点以后……

因为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来的楚国便到了“万径人踪灭”的地步,楚人已被追杀得成了一片哀鸿。看到楚地人口锐减,秦始皇便下令从九江一带(即今江西)移民到楚国去住,有的人是早晨到的,有的人是中午到的,有的人则是下午……人们为了纪念自己来到楚地,在吃年饭的时间上便以自己到达新居地的时间为准。
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农历除夕全家吃的团圆饭,又叫年饭、年夜饭。        
年夜饭在除夕的夜晚又称 “合家欢”,因为这顿饭以后就要告别旧岁迎来新岁了,所以又称“分岁”。

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年夜饭通常是旧时关东农家中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必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满桌的酒菜中必须要有鱼,表示新的一年有余钱、余粮,一切都很宽裕;还必须有一碗红烧丸子,表示合家团圆。

随着时代的进步,年夜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吃饭程序逐渐简化,人们不再只注重“吃”,而是在团聚的家庭气氛中更加注重文化等精神层面的享受;二是年夜饭将更加多元化,中餐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西餐等异国他乡的风味饮食将逐渐被中国百姓认可;三是年夜饭将从饭店走向家庭,一些有条件的高收入家庭,年夜饭将不再安排在餐馆饭店,而是将亲朋好友约到家里共进“大餐”。
但是传统的年夜饭的禁忌似乎还在延续,如:        
面对年夜饭上的一盘鱼,大家都会约定约成的不动一下筷子,图一个年年有鱼(余)的好彩头。
一盘冬笋炒肉象征着“节节高”,大家爱吃不爱吃都要吃一点。主要用黄花菜、豆腐干、冬笋、香菇、肉丝等炒成的“和气菜”端上了一后,大家也都要象征性地吃一点,尤其是兄弟姐妹、婆媳妯俚,仿佛吃了这道“和气菜”来年大家一切都和和气气起来。
年夜饭时间要二、三个小时,其间晚辈给长辈敬酒,长辈也要给晚辈回酒,顺便说一些有针对性鼓励的话,还给晚辈压岁的一份红包,红包钱不多,心意到了就行了。年夜饭一般都煮得很多,大户人家初一到初三都不烧红锅。吃过年夜饭,过去没有电视就谈不上有春节联欢晚会了,大家静静地坐在火桶上,剥着平时难得一见的花生、瓜子,吃着冻米糖,说笑着守着岁,到了晚上10点多钟,该是接灶神的时候,大人们便来到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厨房灶边,象征性地放一挂鞭炮,算是接了灶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