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2年5月3日星期二

2022虎年大事记(1月27日)

 


127

 

1992年1月,鄧小平南巡時,與女兒鄧楠、鄧榕參觀深圳「錦繡中華」。

 

 

 

 

 

 

 

 

 

 

 

19921月,邓小平南巡时,与女儿邓楠、邓榕参观深圳「锦绣中华」

 

 

邓小平南巡30年|

重磅长篇通讯传遍海内外始末


 

撰写:关岭

多维新闻网2022-01-27 07:07:02

最后更新日期:2022-01-27 16:21

 

邓小平南巡,使因六四事件而放缓乃至停滞的中国改革开放重新提速,大大加快了中国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当时,邓小平是秘密南巡。离京前,邓小平就让工作人员向广东打招呼,要求不见报。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没有派记者跟随,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派有记者但总社没有要求发稿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松营认为,邓小平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到深圳视察有特别的意义,便向广东省委和深圳市委领导汇报,要求派记者,即使不报导,但起码能够保留重要历史数据。最后经批准,只有广东电视台和《深圳特区报》、深圳电视台记者派出记者跟随,名额严格限制。

1992119日上午,邓小平乘坐专列抵达深圳并视察市容,消息马上就传开了。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提出看来我们也要做好报导的准备。当天晚上,邓小平办公室主任王瑞林和广东省、深圳市领导开碰头会,落实明后几天的行程和保卫工作。王瑞林表示:这次南行,在武昌短暂停留的时候,老人家就有很重要的谈话。今天上午一到深圳就马上要视察市容,而且又有很重要的谈话……要指定专人做详细记录,否则将会造成历史的重大损失。出席碰头会的吴松营被指定为负责做好邓小平视察过程中的记录工作。因为责任太大,吴松营领受任务后,要求随行采访文字记者、《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陈锡添一起参与记录。

 

1992年1月18日,鄧小平南巡途經湖北武昌時,與湖北省委書記關廣富、省長郭樹言等人交談。 (視覺中國)

1992118日,邓小平南巡途经湖北武昌时,与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等人交谈。(视觉中国)

 

120日,香港无线电视台反复播送邓小平在深圳视察的特别新闻。新闻是采访深圳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黄新华的一句话录音,接着播放邓小平的历史镜头。很快,几家外国通讯社都播发了邓小平在深圳视察的消息。这些消息全都发自香港,说是来自深圳市政府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官员10天以后,香港《大公报》文章说:邓小平鼓励大胆改革,称谁不改革谁下台。

123日,在邓小平转赴珠海之前,深圳市委书记李灏以讲话很重要,加上香港有的报纸对讲话乱猜测为由,请示希望深圳报纸能做正面报导,被邓小平以不破这个例驳回。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也再三请示:海外已在传闻,是否可以正式发个消息?邓小平仍然没有同意。   

不破这个例是指198911月邓小平辞职,正式与政治生涯告别,邓小平并要求对他的活动不做宣传报导。

后来,深圳决定仿效1991年上海《解放日报》发表皇甫平文章的方式,写评论文章,不提邓小平到了深圳,甚至连邓小平三个字也不提,只把邓小平说过的话写出来发表。220日至36日,《深圳特区报》连发八篇猴年新春评论。这八篇评论一经发表,社会反响强烈。

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同日转载,并在按语中说明《深圳特区报》的评论原汁原味披露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香港其他各种传媒以及台湾、澳门地区和各国驻香港新闻机构、通讯社纷纷转载猴年新春评论,或者编发相关消息。不久,《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也开始转载部分猴年新春评论。各省区市报刊转载《深圳特区报》猴年新春评论的,更是数不胜数。

尽管海外舆论已经刮起了邓旋风,中国报纸仍只字未提邓小平南巡。228日,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为中共中央文件正式向全党作了传达。中央和地方报纸,连续发表社论、评论,传达和阐述谈话精神。可是,邓小平南巡的详情,仍然未见诸报端。各路媒体都想抢发这个独家。上海《文汇报》、《深圳青年》杂志都曾请陈锡添写稿,给他们发表,并愿意承担一切风险,但陈锡添没有同意。

文字报导的口子一时开不了,可不可以先发表照片?

2月中旬,新华社广东分社寄给新华社《瞭望》周刊几张邓小平南巡照片,希望能在封面和封底刊登,时隔多日,不见回音。

229日,新华社广东分社只好在自己旗下《体育参考》报头版头条大幅刊出一张《邓小平在仙湖植物园散步》的照片。

312日,《深圳特区报》编发半版邓小平的独家照片,陈锡添撰写了500字图片说明,出版见报时仅保留了“119日邓小平在深圳的字样。

318日,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邓小平在广东的照片。邓小平南巡,就这样以照片形式公开报导了。

19922月中下旬开始,全国的政治气氛和舆论导向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从政治上的姓社姓资讨论,转到如何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从经济上的三年整顿到如何引进市场机制、加快发展。

318日,深圳市委宣传部开始筹划邓小平视察深圳的长篇报导、影视纪录片和专题书籍。322日,陈锡添看到《南方日报》发表文章《小平同志在先科人中间》后意识到,不能再等了,立即开始写作《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七个字来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三月》诗句。因为材料烂熟于心,陈锡添很快写完这篇11,000字的长篇通讯。

326日的《深圳特区报》以最显要的版面和最突出的手法发表署名本报记者陈锡添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石破天惊,立即引起巨大反响。 

香港媒体有的全文转载,有的摘登消息。外国通讯社驻港机构纷纷发布消息。当时正值中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应强烈,议论纷纷,很多人在私底下大声叫好,四处寻找《深圳特区报》。有一位中共高层问出席两会的深圳市委书记李灏,你们这个稿子怎么出来的?李灏回答,我不知道,家里定的吧。意思是没有来北京出席两会的深圳市领导定的。这位中共高层说,你们的胆子好大啊。

可是,过了几天以后,还是不见中共中央主管部门及至中央领导对《东方风来满眼春》有什么反应。当时,作为既是长篇通讯文字记录人、又是具体分管内外宣传和新闻出版工作的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松营已经做好被双开(开除党籍和公职)的准备,并向家人作了交代。

 

鄧小平南巡。 (《紫荊》雜誌)

 

330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在头版全文转载《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的办公桌上每天会按时摆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光明日报》三份报纸。邓小平看到《光明日报》转载的《东方风来满眼春》后,非常高兴。吴松营2018年在《记录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台前幕后》一文中透露,邓小平让秘书打电话给新华社总编辑说,文章很好呀,《光明日报》能转载,新华社能不能转载?《东方风来满眼春》这才引起中央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

 

鄧小平南巡。 (《紫荊》雜誌)

 

鄧小平南巡。 (《紫荊》雜誌)

 

鄧小平南巡。 (《紫荊》雜誌)

 

鄧小平南巡。 (《紫荊》雜誌)

 

鄧小平南巡。 (《紫荊》雜誌)

 

330日下午,新华社全文播发《深圳特区报》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并且补发了一条自己的动态消息:[新华社北京330日电]本社今天向国内外转发了《深圳特区报》326日发表的一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深圳特区报》的这篇一万多字的通讯,详细记述了邓小平于119日至23日访问深圳期间的主要言行,尤其是他对改革开放所作的重要讲话。

当天下午,中国覆盖全国的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根据新华社通稿,全文播发。当天晚上,中国中央电视台也全文播发,一共播了45分钟,并配上由广东和深圳电视台提供的邓小平在深圳视察的画面。

鄧小平南巡。 (《紫荊》雜誌)

第二天即33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转载《东方风来满眼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首都北京各大报和全国各省市几乎所有报纸,也都在这一天的头版显要位置转载。各省区市的报纸、电台、电视台也都纷纷转载、转播。

美联社、路透社、共同社等世界主要通讯社,都十分敏感地捕捉到330日中国在舆论场上发生的重大变化的事情,于当晚用“330日北京电的形式,向全世界报导:新华社、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第一次发表了邓小平1月份在华南的讲话。”“中国的宣传媒介今天向全国11亿人口宣传邓小平在南方的谈话。

41日,即将访问日本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见日本驻华记者,被问及对《深圳特区报》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长篇通讯的评价时,回答十分肯定: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早已在全党和全国传达。现在发表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的报导,可以使全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他的谈话精神,以便全面地贯彻落实。新华社当即向全世界播发了这条消息。

 

 

「我们被牺牲了」

不满政府对陆政策立陶宛这产业喊撤资

 

2022/01/27 

中时新闻网江昱蓁

 

 

雷射产业表示,自己成为立陶宛台湾政策的牺牲者,如果情况再不改善,只好撤资投资他国。图为日前立陶宛捐赠疫苗,台北101点灯感谢。(/中央社)

 

随着立陶宛同意台北以台湾名义在立国首都开设代表处,引发北京对维尔纽斯的贸易报复,甚至波及第三国企业;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报导,北京与维尔纽斯的外交纠纷正损害立陶宛的科技产业。如今,雷射产业的代表出来高呼「我们被牺牲了!」,并扬言如果情况再不改善,雷射产业恐被迫撤资改去他国设厂。

雷射制造企业Brolis Group的联合创办人维兹巴拉斯(Kristijonas Vizbaras)证实,「如今情况很明朗,外交部长(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直言不讳的表示,与北京、欧盟的情势目前不会改变」。

维兹巴拉斯此语,是在日前参加总统府会议后提到的。日前,为因应北京对立陶宛实施的非官方经济制裁,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召集会议,讨论经济对策。

维兹巴拉斯补充道,「从技术来说,我们已经为这种建立在价值上的政策所牺牲」。如果情况不改变,科技业很快地只能撤资,转向其他国家投资。

他强调,目前存留在立陶宛的资产会持续留在该国,「但我们需要增加产量才能加入全球供应链」。留在立陶宛的产能能在合适的地方发挥,进而阻绝北京直接或间接的参与。

不过,当被问及目前正与欧盟进行协调的援助机制,能否补偿雷射产业因失去大陆市场而造成的损失;维兹巴拉斯强调「补偿不是本公司的目标」。科技业想走与补助措施无关,而是想要开拓业务与销售量。

他补充,「在汽车与雷射产业,我们无法忽略北京主导全球供应链的事实。但我们要的不是这个,如此而已。如果我们无法销售我们的商品、我们的零件,那我们就无法在这个地理区域推动业务」。

目前,立陶宛总统打算修改企业所得税,并对受大陆制裁影响的企业提出补助方案,以缓解企业在这波贸易战中受到的创伤。

 

疫情下西安内部文件空转

 

2022-01-27

 

【內幕】疫情下西安內部文件“空轉”

202218日,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道宣布对区域内196个小区和6个点位的每户门口贴十字封条。(受访者提供)

 

20220127日讯】(大纪元记者龙腾云报导)封城一个月的西安市已于124日宣布解封。不过大纪元获得的西安市内部文件显示,当地政府在疫情防控上似乎是在说一套做一套,例如,其出台的各种保障民生的政策其实都沦为一纸空文。

 

陕西省防疫文件在西安空转

 

作为继武汉之后又一个被封的千万级人口城市,西安市民的生活状况吸引了各方关注,尤其是在网络和媒体曝光多起未染疫却因政府防疫措施而身亡的案例之后。

20221月初,多名西安市孕妇在社媒上披露,因医院执行防疫措施、不予接诊,最终导致流产。另有多名当地市民在网络上披露,亲人被医院以疫情为由拒诊后离世。

一时间舆论哗然,西安市卫健委更罕见地对其中一位流产孕妇表示了道歉

然而,西安市周至县转发的陕西省防疫文件,泄露了不一样的内情。

 

id13531560-001-600x457

 

id13531561-001-600x201

陕西省防疫办20211229日下发的文件要求加强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但现实中这些政策沦为空话。图为文件截图。(大纪元)

 

id13531558-002-600x570

20211229日,一位西安孕妇因被医院拒收而流产。图为该孕妇在微博上讲述遭遇的截图。(大纪元)

陕西省防疫办在20211229日下发的《关于做好疫情期间保畅通保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通知》文件中,要求各地对封控区、管控区内的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人员指定专门医疗机构提供便利或上门就医服务

但在现实中,就在该文件下发的当天,一位西安孕妇因居住在封控区被医院拒收而流产。

另据陆媒八点健闻报导,几乎是同时,一位西安女士为替癌症晚期的母亲寻到一张病床,拨打了近千个电话,最终其母病逝,再也不用为换院区而奔波。该文章已被中共从中国大陆网络上删除。

即使在陕西省政府的这份文件出台后,西安市民被医院拒收后死亡的案例仍持续发生,不时在大陆网络上被曝光。以至于中共党媒202215日在社媒上发文辩称,国务院早在202028日就曾经为疫情期间救治孕产妇发出过通知。

时政评论员李林一对此解读说,中共文宣的甩锅和大纪元曝光的陕西省内部文件都证实了一件事,那就是当局冠冕堂皇的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其实都处于无人搭理的'空转'状态。

党看重的只是清零,其它任何政策都是空话。他解释说。

西安市政府创造性实施了一种集中营式的防疫措施——“社会面清零。按照西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陈志军14日的说法,社会面清零就是将所有可能传播疫情的人都强制集中隔离,让小区内没有传染源。

 

西安保供文件空转百姓生存无保障

 

政府文件陷入空转的情形并不仅限于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上。

中国社媒上涌现的潮水般的求救信息,以及大纪元收到的内部文件和西安市民的爆料,都证实了西安民众在封城后的基本生活、甚至生存都陷入了困境,当局保障物资供应(简称保供)的文件同样是纸上谈兵。

西安市政府在去年最后一天发布的《关于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的紧急通知》中规定,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生鲜店、菜市场等保供企业人员持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绿码和工作证明的,必须允许出入小区,保证正常上班和小区配送对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生鲜店、菜市场不得强行关停等等。

 

id13531557-003-600x616

20211231日,西安市防疫办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图为通知文件截图。(大纪元)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根据西安市政府的公告,该市自20211223日开始实施封城,全市1300万居民被强制要求留在家中。非重点封控小区每户可以两天出一个人,去采购生活物资。1227日,防控措施突然加码,取消两天一采,彻底不让居民出门。

1229日,陕西省直播官方疫情防控发布会,许多民众发评论说没饭吃。当局当即关闭了网络评论,但1300万西安市民的吃饭难题并未得到解决。

现实中,大量西安市民在互联网上求助,直呼买菜难”“快饿死”……

根据西安网民在社媒上的爆料,20211231日,有男子出门买馒头,被防疫人员围殴。

202219日,一位西安市网民在微博发帖说被关在家里快20天,除了做核酸,不允许出门;期间只收到过一次蔬菜,2个土豆,2个洋葱,一颗白菜,两个白萝卜,再没有收到过任何蔬菜。他质问说,请问我们要被饿死家中吗?

许多西安网民在网络上控诉说,政府发动的防疫战争瞄准的是老百姓,防疫情变成闹饥荒

住在西安的资深媒体人赵先生告诉大纪元,自己听说有市民去上访后被抓。我(质)问过一些官员,我说我出钱叫你们去上访,你们会去吗?他对当局的做法不以为然,老百姓是没饭吃、活不下去了,不然谁会上访啊。

 

西安文件泄官方放弃救援民间

 

居住在西安市的中国独立媒体人江雪在记载这次西安封城的日记《长安十日》中披露,1231日她曾经不署名地提出西安一位市民关于解决吃菜难问题的紧急建议,呼吁政府必须逐步恢复市场秩序。首先恢复末端物流系统,让菜贩、果蔬店、超市等能进入小区供应,包括让各种救命药品进入居民手中等

不过,江雪不知道的是,就在她个人提出紧急建议的同一天,西安市防疫指挥部曾经发出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区生活必需品末端供应的通知》。

 

id13531556-004-600x57020211231日,西安市防疫办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小区生活必需品末端供应。图为文件截图。(大纪元)

 

西安市政府的这份通知文件显示,中共并非不知道逾千万市民身陷没饭吃和缺医少药、生存困难的悲惨处境;但当局给出的办法却是志愿者

该文件称,要探索多元化末端供应模式,研究建立居民下单-商超配货-集中配送-志愿者送货的死循环;同时加强配送力量,各区县要充分挖掘自身配送力量……组织志愿者

然而赵先生说,很多小区是完全封闭状态,没有任何人给你送。

熟悉中共政策的司法系统学者张博士告诉大纪元:西安市政府把老百姓关在家中,不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物资,而让所谓民间组织、志愿者去配送,根本就是任由人民自生自灭。

评论员李林一也表示,这种政策表述,明摆着就是官方不管了,放弃救援民间,让民间自己救自己。问题是,封城是中共当局做的,封城后老百姓的生活和生死,当局却不在意。所以说各级政府从来都不对民众负责,而是对上负责,这也是西安封城造成这么多惨剧的原因所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