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2年5月31日星期二

魔都上海封城记(148)

 


202261日星期三

上海抗疫尾声否定魔都封城

上海封城抗疫世界瞩目,全国关注。此前,上海从来没有否定过国内外对上海封城的宣传报道,抗疫也是按照封城的要求执行的。上海市529日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有关领导正式否定了封城的说法,表示上海从未宣布过封城,因此也不存在解封,不能使用解封的提法。上海全域静态管理是按下暂停键,但期间城市核心功能始终保持运行。原以为,上海封城抗疫胜利了,会开庆功表彰大会。想不到上海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否定了封城的说法。这让人们大跌眼镜、情何以堪!上海在封城抗疫的尾声否定封城,引起了市民的哗然。

 


1

 

上海封城原来是乌龙,让人情何以堪

subtitle

网易新闻

这个伊布不踢球

2022-05-31 13:18江苏

作者:顾万明 来源:大记有话说

 

上海封城抗疫已近尾声,市民关心全市何时全面解封。上海市有关方面近日答复:上海从来没有宣布封城,不存在解封,也不安排解封庆典活动;恢复正常生活、生产要分批进行,不能一下子全面放开;要按照防范区、管控区、封控区的前后顺序逐步放开;61日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等。

529日,上海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有关领导正式否定了封城的说法,表示上海从未宣布过封城,因此也不存在解封,不能使用解封的提法。上海全域静态管理是按下暂停键,但期间城市核心功能始终保持运行。

原以为,上海封城抗疫胜利了,会开庆功表彰大会。想不到上海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否定了封城的说法。这让人们大跌眼镜、情何以堪!

上海在封城抗疫的尾声否定封城,引起了市民的哗然。大家对此表示不可思议,很不理解,认为,上海的抗疫一直是按封城的要求执行的,有的措施甚至超过封城的标准。市民按封城的要求足不出户、居家隔离。现在忽然否定了封城,使他们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大家努力参与抗疫,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

上海封城抗疫世界瞩目,全国关注。此前,上海从来没有否定过国内外对上海封城的宣传报道,抗疫也是按照封城的要求执行的。

市民有人说,上海隔断了周围的道路交通,所有进入上海的运输车辆都必须经过批准;市内设置路障,道路隔断,车辆没有通行证不准上路;居民区道路都用木板隔断,居民楼用铁栅栏、铁丝网围起来,有的还用铁链锁住户的大门。这些都是封城的做法,有的超过了封城的要求。

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指出,1,居委是城镇居民自治组织,居委的行为是居民自管自治的结果,不是政府指令;2,正式的规则和条令,以市委、市政府发布的为准,居委发布的信息只代表本居委和小区自己的行动共识,政府不对其合法性负责;3,未来居委再提到上级有关部门要求,除了有正式盖章文件的,原则上都是口谕,政府不承认。

上海市这三条规定表明:居委在抗疫中,不属于政府指令的行为,居委造成的后果,政府不承担责任;居委的做法凡不是政府要求的,政府不对其合法性负责;凡是有政府正式盖章的文件,才是政府行为,对没有文件根据的口头要求,政府不承担责任。

上海封城,确实没有任何一级政府的正式文件报备批准。谁都知道这是政府意志,本来是执法中的漏洞。如果以没有正式文件为由,对一些后果、后遗症不负责任,会增加市民的不信任感。抗疫中的很多做法,都是按政府负责人的口头通知执行的,抗疫结束后不能以没有文件而不负责任。

居委,很多市民知道它不属于政府机构。居委好像夹心板,在抗疫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许多做法都是按市里的口头要求执行的,当然也有做得不好的,违法乱纪的,但不可以否认居委总体在抗疫中的作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把抓。抗疫的许多具体工作是由居委来做的,他们要把上面布置的任务落实到每家每户,要组织核酸、抗原检查,还要分发物资,解决居民的吃饭、吃菜,帮居民开药,是很辛苦的。

大上海保卫战赢了,进入了清点战场、打扫战场。其间有成功经验应该总结,有教训应该吸取,也有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应该处理好后事。这才是负责任的、敢于担当、不回避现实的态度。

 

2

 

解封后的上海,底层生活的人很惨

subtitle

网易新闻井汲吉祥

2022-05-31 22:05河北

517日,上海宣布全区社会面清零,这意味着在抗疫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我们又打赢了一仗。

而随后,逐步解封的上海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大批大批的人逃离上海,买票难,坐车难,就连住宿也成了难题。许多人流落街头,就在天桥底下打地铺睡觉。

在这场疫情战役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昨天感染人数,出院人数,今天,明天……而在这数字底下,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组成了上海街头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1.“尹桃香,哥哥带你回家。

 

一位孤零零的老人坐在上海火车站站外,他的身边放着几袋行李,一名小伙准备坐在他旁边,老人却让小伙别离他那么近。问了才知道,他的行李中,放着一盒骨灰。

 

 

原来这位60岁的老人本来在疫情前带着他身患淋巴癌的妻子来上海治病,但没想到,疫情将二人封在了上海,可妻子的病并没有被治好,在56号那天,妻子离世了。

在去世前,妻子曾对他说:“我死后你把我丢进黄浦江吧!尽管我也想回去,但我怎么回去呀?老人很伤心,尽管困难重重,他也要带妻子回家。

老人将妻子的遗体火化了,放入骨灰盒,步行了七个小时来到火车站,老人心里十分坚定,来的时候是两个人,走的时候也一定是两个人!

 

 

老人说:我们常州有个风俗,在尸体过桥过水时,一定要呼喊亡者的名字,以免亡者的灵魂因怕水而不敢过桥过水。于是,在我带着妻子的骨灰过桥过水时,便会说:尹桃香,哥哥带你回家。就这样,我一路上连呼带喊了无数次,终于将妻子的骨灰带到了高铁站。

 

 

我们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老人的做法让人深受震撼,世间最浪漫感动的事莫过于此吧:就算你不在了,我也要带你回家!

 

2.“我只是做了件很小的事。

 

26岁的余姓小哥很犯愁,上个月27号小区才能出去工作,但有个前提:出去工作就不能再回小区。为了生计,小哥只能从早到晚地送快递,到了深夜就在街头露宿。

这天深夜,小哥正想在天桥底下将就一晚上的时候,遇见了一个拉着行李箱,走在街上的女孩儿。

夜已很深,小哥担心女孩儿出什么危险,便上前询问女孩儿是否需要帮助。

一问才知道,女孩儿准备走着去车站坐车回家。她之前是个收银员,但因为疫情,店倒闭了,她也因此丢了工作,没了收入,付不起房租,只能离开上海,可十几公里的路如果打车要很多钱,又没有公交,只能走着去。

小哥听后二话没说,载着女孩将她送到了车站。

到车站后,女孩儿想掏出钱来给小哥,但小哥拒绝了,女孩儿非常感动,在小哥走后叫住了他并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从此以后,小哥只要在路上遇见这类需要帮助的人,都尽自己的能力,将他们免费带到车站。收到帮助的人在网上公开感谢这名小哥,小哥也只是腼腆地笑笑,说了句:“我只是做了件很小的事。

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小哥在自己都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免费地帮助别人,让无数坐地起价的出租车司机汗颜,疫情之下,这份助人的赤子之心温暖了许多黑夜中期盼黎明的人。

 

3.“这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和他通话。

 

425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仅仅是平凡的一天,而对于何军的家人,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因为,老何走了。

 

 

老何是一名普通的司机志愿者,在上海疫情严重后他主动担任了志愿者的工作,负责把患有疾病的患者运送到医院。

从去报到那天开始,老何就吃住都在宾馆里,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开始工作,一直到半夜十二点以后才能休息,经常忙的饭都吃不上。

本来说好志愿工作只有5天,但干到最后没有人退出,大家都想继续为抗疫作出贡献。就这样从三月份一直坚持到四月初。

四月初,往返市区的通行证就只有一张了,从此老何就独自一人承担起了送人的任务,每天往返于各个小区和医院,不管多困难老何都咬牙坚持。

 

 

在出事的前几天,老何还跟妻子说快解封了,再坚持四五天就能回家。没想到就出事了。

出事那天老何还载着一车人去医院,就算中途身体出现了状况,他仍旧坚持着把车停在路边,确保了车上人的安全。

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老何家中还有两位瘫痪的老人需要照顾,还有妻子和孩子在期盼着他的归期,可是他永远都无法走进家门了。

像老何,小余这样的人在疫情期间还有许多,他们都是舍了小家,为了大家的无名英雄。不知疫情还会持续多久,人类还会经历多少挫折与打击。可我们仍旧相信,即使生活充满雾霾,总会有这些可爱的人做着感动的事,总会有逆行者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3

 

上海解封后最想干什么?

他们说,这次疫情欠了大伙一个春天

 

南方都市报

2022-05-31 23:02广东

 

 

上海这座人口超过2300万的超级都市,因为疫情静止了两个多月。

3285时起,上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直到今夜(61日)零时起,上海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上海市民解除隔离状态后最想做什么?距离61日零时的最后关头越来越近,南都采访了几位上海市民。他们度过了人生中一段特殊的日子,有人从厨房小白闭关修炼成大厨,但她却只想去外面大吃一顿;有人培养了没什么成本的新爱好,坐在自家阳台观察小鸟;也有人觉得这次疫情欠了大伙一个春天。

 

想明天坐地铁上班,今早做了核酸

 

家住浦东新区三林镇的董先生,居家隔离了73天。

小区第一个阳性就在我楼下,317号发现的。那时候方舱不够用,我们没有被拉去隔离。他跟南都记者说,今天白天出门了,看到地面上留了好多隔离网拆了之后的螺栓,我躲过了小区门口的几个,在街角路面被绊倒了。最近大家出门还是要当心。

明天(61日)董先生要去单位上班了,因为居家期间一直远程干活,他要把自己电脑上的文件和公司服务器同步一遍。突然明天就要去公司了,来得有点突然。董先生感慨地说。

上海的公共交通明天(61日)开始恢复,董先生打算乘坐地铁去单位。他今天早上做了核酸检测,以符合搭乘公共交通的条件。按照上海市防疫要求,低风险地区的人员进入商场超市等有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作等须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疫情这段时间,我瘦了,虽然没有体重秤,但是做引体向上变容易了,那肯定是瘦了。但是在家闷着,还缺好吃的,心情是很难好的。还因为洗碗机的洗涤剂准备得少,网购的洗碗块快递又送不到,手洗了两个月的碗。董先生说自己培养了新的爱好,在阳台上居家观鸟。

 

 

想先把手机修好,去报复性消费

 

家住嘉定区的黄先生,疫情防控期间手机罢工了。

解封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把手机给修了。他诉说了疫情防控期间遭遇手机出问题的困扰:网上抢菜、获得小区疫情资讯都不方便了,最慌的是在核酸扫码的时候,耽误了医护人员和小区其他居民的时间。尽管这不能算黄先生的错,因为找不到修手机的人,但是他还是觉得抱歉。

黄先生第二希望的是恢复正常的工作,居家办公对于大多数已婚已育家庭来说,孩子是工作期间最不稳定的因素,工作效率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他回忆说,除了最开始足不出户,后面稍微放开了能在小区内部活动。疫情让楼道、小区里面的居民距离拉近了不少,找到了小时候邻里间那种关系的感觉,收到过邻居投喂的蛋糕、蔬菜、水果、水产等。

我还想去报复性消费一下。黄先生说,解封后可能会比较担心常态化核酸这件事,其它没什么。生活还是要继续。都说这次疫情欠孩子们一个春天,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大人,又何尝不是呢?

 

想堂食吃大餐,把那颗5月中旬开始疼的智齿拔了

 

家住浦东新区内环高架边的邵女士,居家隔离了68天。

邵女士跟南都记者说,小区解封后虽然少了团购,但奶茶和咖啡的外卖丰富了起来。我住在立交桥边上,这两天能明显感觉车多了,也嘈杂多了。说句实在的,疫情防控期间难得让我睡了两个月没啥噪音的好觉。

531日,邵女士获准出门。她骑着共享单车,来到黄浦江边,感受着江风和自由。等到明天(61日),她要给牙科诊所打电话,把那颗5月中旬开始疼的智齿拔了。

2022531日下午,邵女士骑车经过塘桥渡口附近,行人戴着口罩散步。

邵女士在疫情封控期间,坚持在社交平台记录自己的一日三餐。一开始还饶有兴致地用有限的食材变着花样做饭,后面麻了,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想用这种方式保留这段特别的经历,以后不要忘了。还有就是我很想堂食吃那些自己烧不了的,像烤肉、烤猪肘这种大餐。

2022531日下午,邵女士所在的小区里,隔着栏杆理发的居民。

 

想好好过个端午节

 

 

家住长宁区的柳小姐,今天(531日)正式接到里公司通知,要求61日回去上班。

柳小姐的公司专门出了复工指引——居住地在非中高风险区、非封控区和管控区,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低于37.3摄氏度的员工可以返岗。

其实一周前,上海就发布了通知,从522日起逐步恢复公共交通,我看到那个通知就感觉上面写了几个大字我要回去上班了。那个时候,公司就开始给我们打预防针,要求排班,逐步让员工回去上班。柳小姐说。

41日浦西正式封控,柳小姐一直处于居家状态,整整两个半月了没去工位了,现在我的心情有点复杂。今年半年就要过完了。

521日,柳小姐的小区短暂解封过,她解封后的第一件事是绕着武康路那片骑了一会儿自行车,骑了七公里。街上大家都是全妆,穿着吊带和裙子在那儿拍照。

522日,柳小姐的小区就又因为有新增阳性病例封控了。按照上海的隔离政策,小区新增病例要封控10天,理论上计算小区61日解封,但如果社区人员严格一点算解封就是62日。

距离解封之时越来越近,柳小姐认真思考过出门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我肯定是要出去玩的,但具体要干嘛,我现在突然又有点迷茫。

柳小姐看到今天晚上小区居民都下楼了,还有人在小区门口的小广场上放起了露天电影,电影里飘出好听的歌,居民们围坐在台阶上,举着手机,地上摆放着食物,像是在集体观看一场盛大的演出,柳小姐感叹:上海人民的仪式感从没输过,现在就跟过年一样。

 

4

 

胡锡进:上海宣布6.1放开绝大部分社区,衷心祝福上海顺利恢复

 

网易新闻

陆火Media

2022-05-31 22:18四川

 

 

上海市今天宣布61日起放开绝大部分社区,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各基层社区管理者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民和村民出入。

这标志着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秩序大幕的真正拉开。老胡人在北方,但衷心祝愿上海在恢复之路上走得顺利。

上海是武汉之后中国最突出的抗疫战场,但它的情况又与武汉不同。上海明天起的放开要比武汉的解封复杂得多。

武汉是全城不再有新增病例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一举彻底解封的。

而上海昨天的新增感染者仍有31例,而且尚有约20万人口处于封控区中。加上奥密克戎变异株本身的难缠,上海市降新增、防反弹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上海市今天说的很清楚,实行常态化分级分类管理。

若有哪个地方报告新增阳性感染者,就要对该地区重新实施严格管控措施,包括目前的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若封控区7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则降为管控区,管控区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连续3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降为防范区,住宅小区恢复出入。

我觉得这个规则为上海接下来的防疫提供了一个基本遵循,它有较高的清晰性和确定性,希望借助这个规则能够继续稳住上海的防控大局,同时给复工复产和恢复秩序创造广阔的空间。

与奥密克戎的斗争很可能是长期的,北京在社会面清零三天后,昨天和今天又各出了一个新的社会面病例,充分反映了这场抗疫斗争的复杂性。所以必须有让城市应对个别散发疫情从容不迫的体系性措施,所有人都要支持它们,配合它们。

上海按照上面所说的规则逐渐放开,但抗疫的确没有结束,接下来可能会有一些仍处于封控中的人通过互联网表达不满情绪,对放开进程仍伴随的防范措施也会有指摘,那些都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但公众应该了解,上海的放开的确在大规模推进,恢复正常秩序将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导面,中间即使出一些小的磕绊,它们也不是这一整个过程的写照。我们应该支持上海向前走,迈向自己的未来。

我们不能指望61日的上海立刻出现城市全貌的根本切换,但相信上海市政府和全体市民都将非常努力。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城市,无论前方仍有多少困难,他们都一定会尽全力让上海恢复魔力的过程从此不再中断。

 

5

 

上海全面恢复生活秩序前,为何先警告居委会?

 

闻舞视界

2022-05-31 16:08山东

 

 

上海恢复秩序前,为何先警告居委会?

61日,上海在经历了2个多月封控后就要全面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了,非常让人诧异的是,在解封之前,上海先把居委会警告了一遍,让他们不要设置任何障碍。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区的居民村民出门回家、复工复产员工上班下班,这就等于把话提前挑明,让居委会不要多事,成为上海恢复秩序的障碍。

还说居委会并未一级政府,而是居民自治组织,打着政府旗号发布的通知,除了有明确问题规定的,都是居委会私自层层加码,这就非常尴尬了,也意味着居委会的特权要失效了。

之所以这样的警告,自然是上海的一些居委会确实做了一些让上海市民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在之前,一些居委会采取摇号出门,每一个楼栋可能只有两个名额。

居委会确实是居民自治组织,但现实中他们又承担了一些特殊职能,并且拥有了很多管理权限,以至于即便很多政策并不合理,却让上海人无能为力。

需要的时候就授权一些,如今解封在即,居委会在特殊时期承担的职能可能也意味着要失效了,以防他们继续加码影响恢复正常生活秩序,进行一番敲打和警告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居委会作为自治组织,他们是否甘心接受这个警告,让自己这段时间享受的权限被剥夺?

 

6

 

上海61日解封之后,各小区的团长们,有可能就要失业了

 

友小友

2022-05-31 18:01广西

 

 

上海还是原来的上海,经过这次疫情之后,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还是这些外地打工人,他们再也不想留在上海了,解封之后想到的还是回家。

咱们就拿上海这次疫情来说,在居家隔离的这些日子,对这些外地打工人的照顾,确实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让他们寒了心,所以一听到解封,他们再苦再难都要回家,不过这一切也将成为过去。

现在的上海,就这样解封了,让所有来上海打工的外地人,感觉有点不相信,甚至有些上海本地人,他们这些人,还在等着有个什么仪式感才能解封,可是不会有哪么复杂,明天就解封,居家隔离的日子也将结束。

上海疫情,从3月份开始静态管理到隔离,当时说居家隔离7天至14天,结果隔离了八十多天,在家隔离这么久,咱们这些外地打工人,在此期间受尽了煎熬,每天都在数着过日子。

当时这样说,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封多久,也不能怪他们,可是现在就这样解封了,那些小区的团长们,还在等待着颁个什么奖呢,他们这些人也许还在等待有一个什么仪式,对不起,有可能他们这些团长要失业了。

61日开始就解封,小区可以自由出入,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需要一个什么审批,或者是需要一些什么证件呀,一切从简,没有任何人通知,然后各居住小区的大门,你们就可以自由的出入。

而且呢,小区的居民想去外面,那么你只需要有这个门卡,和遵守一些防疫要求就可以了,外面的大街上,和平时一样,很多人也很热闹。

在不知不觉中,也没有人告诉你,也没有人通知你,你还傻傻地在家隔离,此时的你,却发现已经解封了,而且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解封对上海居家隔离的人来说,特别是上海那些外地打工人,他们在家隔离时间实在太长了,生活太艰难了。

明天解封对他们来说,再也不要买高价菜吃了,再也不想天天吃土豆了,天天吃洋葱,天天吃泡面,解封可以去菜市场,买点好吃的来犒劳犒劳自己。

这些隔离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7

 

魔都解封,上海就能归来了吗?

 

燕梳楼 2022-05-19 21:56 发表于江苏

来源于燕梳时评 ,作者梳子姐

 

魔都归来,还是那个魔都吗?

 

上海16个区已经实现社会面全面清零。

为了这一天,上海人已经从春天等到了夏天。

在被封的这60天前后时间里,魔都发生了很多魔幻的事情。

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久违的烟火气终于要回来了,这让人期待。

 

(一)

 

 

疫情期间最缺的是什么?

三年前,缺的是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以及对病毒的科学认知。

现在防疫物资要啥有啥,却出现了吃饭难、看病难等基本民生问题。说到底,不是缺吃缺喝,而是缺理性、缺温情、缺良善,甚至是缺德。

所以,当合肥振臂一呼“正大光明”时,顷刻俘获了人心,赢得了掌声。

孟子曰:仁,人心也。

对合肥防疫仁政的追捧,实乃形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也有很多人无比担心,合肥能否于泥沙俱下中保持一股清流?

事实也证明,一句好的口号从喊出来到落地变现并不是那么简单。

最近,就有人“光明正大”地到了合肥,抵达后却喜提自费隔离。

网友@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他提前一天询问从杭州可以正常到合肥,但抵达后却被告知杭州属于“敏感地区”,要么隔离7+3,要么返回。买不到返程票,只好自费住进隔离酒店。

不少网友也发文称,自己因有过杭州等敏感地区行程,到达合肥后被迫自费隔离。

显然,合肥又发明了一个新词“敏感地区”。

除了杭州,还有郑州、许昌、周口、无锡、嘉兴、宁波、台州、济南、广州、上饶、沈阳等11个城市被合肥认定为“敏感地区”。

说一套做一套,还不如只做不说显得坦诚。

这样的土政策让“正大光明”的豪言壮语蒙羞。即便如此,我们仍希望合肥能够纠正工作中的偏差,继续扛起“正大光明”的大旗。

因为,有许多无辜的人承担了本应针对病毒的怨忿和伤害,成为理所当然的代价。当下太需要这种温暖人心的力量了,哪怕站出来喊喊口号都能让人感激涕零。

从合肥的实践看,先有正大光明的政策,才有正大光明的自由。

民生不可废,人心不可欺。千万别把对待病毒的手段,用在人民群众身上。

当务之要,是把疫情管理的政策统一起来、透明起来,让人来得踏实心安。

 

(二)

 

战争的伤痛,始于硝烟散尽之时。

从开始的半封城,到静态管理,再到无声管理,直到最后解封,冰冻的上海开始融化。

一对从江西来上海看病的老夫妻,终于盼来回家的日子。

治好身上的病,心头的痛向谁诉。两个月来,她们在上海无依无靠,流落街头,什么都不想讲,说多了全是眼泪,能回家就行。

回家,离开上海,成为一种笃定的信念。

前往虹桥火车站的路上,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形单影只,有的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随处可见拉着行李箱的人流。

无法想象,他们选择用最原始的徒步行走,丈量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距离和温度。

也有人骑着共享单车,把行李箱托在后面,晃晃当当地前行。

一位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川妹子,骑了40公里共享单车,最终赶在签证截止日登上飞往新加坡的航班。

他们要么是打不到车,要么就是打车费用太高,让人承受不起。

一位姑娘行李太多,约了辆货拉拉,车费也就100多块钱,可是小费却高达1000块。

有人回武汉老家,买不到三百多的火车票,于是三个人每人出3000块钱拼车,比平时路费高出十倍。

就这他还不能有丝毫犹豫迟疑,因为驾车离沪证明有效期只有短短6个小时。

现在,上海警方查处倒卖火车票案件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其中,每张火车票最少加价500块,最高的每张加价1100块。

我不惊讶于“黄牛”的黑心,无法理解的是实行严格车票实名制后,这些车票怎么倒腾到手,又怎么顺利通过层层查验环节上车的。

真是老实规矩限制了咱的想象力,敲破脑壳也想不通动作高价票的机巧所在。

两个月的封控,交着房租、吃着高价菜、没有收入,快清零的钱包真支付不起这最后的盘剥。

走着去火车站,时间不好准确把握,路上也买不到吃喝,累了只能席地而卧,人之至穷便顾不得那些体面和精致了。

 

 

最夸张的是一位江西男子,自己制作了一个极其简易的泡沫木筏,准备划船回老家。

真不知道他是赌气搞行为艺术,还是展示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

也有一些好心人看不下去,用自己的电动车免费送人去火车站,维护着这座城市最后一点面子。

有些上海市民无法理解,难道交通部门就没有能力组织几十辆公交车,在各区主要交通要道集中送一下离沪同胞,也算用最后的温情弥补防疫工作中的失误。

不抱希望便不会失望,那些用双腿走也要离开上海的人,哪还会在乎什么温情不温情。

 

城市是美丽的城市,市民是温良的市民。

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反正最后只剩下辛酸。

 

(三)

 

 

2022年春天,注定会成为这座城市永久的记忆。

全国各地数万名医护人员,驰援守“沪”;社区志愿者,挺身而出、逆向而行;外卖小哥,奔波配送。

“谢谢每一个平凡的守沪者”。这是上海社会面清零后,央视新闻发布的消息。

一切都结束了,一切正在重启。离去的人或还回来,有些失去则无法弥补。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盛松成说,自己三个月没理发了,解封后不可能一个月理三次。

经济上的损失尚在其次,人心的安抚与收拢尤为关键。高中同学现定居在上海,这段时间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他说累倒不怕,就是没有成就感,感受只有八个字:

“一场病毒,刮目相看”。

到底什么东西让人刮目相看,他没有细说明说,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当上海重归繁华,当人生继续劳碌,相信每个亲历这次疫情的人都会有涅槃之悟。

人与自然、政府与市民、法治与良知之间,究竟存在哪些矛盾和缺憾?

这座经济上最发达的城市,为何会有那么多离奇、离谱的怪事?

愤怒过后不能选择性遗忘,需要心平气和剖其根本,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若找不到病根,如何向那些平凡的守沪人交代,又如何走的更远。

对于魔都人来说,他们失去的可能并不只是一个春天。

魔都解封,上海就能归来了吗?

 

8

 

疫情还未褪去,上海又迎来严峻挑战,刘畊宏都崩溃了……

 

非问先生

2022-05-30 19:46福建

 

 

01

刘畊宏都崩溃了

 

最近,先生有几个家住上海的朋友快崩溃了。

原因很直接,也很令人恐惧,是因为白蚁

连刘畊宏直播间也在打白蚁

是的,今年上海在疫情还未退去之时,突然迎来了白蚁的大爆发;来势汹汹的白蚁让无数人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虫灾的恐怖,就连健身博主刘畊宏在直播时都被白蚁骚扰,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如果你不知道,这次上海的白蚁多到什么程度,那么看了下面这张图你就明白了:

在夜晚,路灯的灯光吸引了一大群扑棱着翅膀的白蚁,围绕着灯光发出令人恐惧的嗡嗡声……

要知道,一只白蚁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代表着你家里可能已经有一群白蚁。

而现在,当一群白蚁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街上时,意味着全上海几乎已经到了白蚁成灾的地步。

根据新民晚报在29日的报道,上海市物业服务热线的一名工作人员称,这几日关于反映白蚁问题的电话就没有停过。

根据这名工作人员的介绍,往年的56月份,他们都会接到一些零星关于白蚁的投诉,但是今年的投诉电话几乎是呈爆发式的增长,许多市民涌入热线,集中反映白蚁大量出现的问题。

尤其是那些老弄堂、居民聚居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因为白蚁而苦不堪言。

甚至,有一名女士在厨房的灯下放盆水,第二天早上就能收获满满一盆的白蚁尸体……

实在是太恐怖了……

 

02

因为疫情耽误的防虫害

 

根据上海相关部门回应,因为疫情的缘故,本该每年定时开展的防虫今年有一定的迟滞,导致了56月份的白蚁潮有扩大化的趋势。

不过,他们同时也说,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白蚁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根据官方描述,最近的白蚁爆发现象其实是白蚁自发性的繁殖行动,甚至有一个比较浪漫的词汇来描述这样的密恐福利白蚁婚飞。

不过,这样的场景对于两广的朋友们来说,其实已经是每年夏天的固定节目;只是今年受疫情封控影响,蚊蝇监测工作暂停,环境清洁、病媒防制及投药相关工作人员也无法正常开展工作,错过早春最佳蚊蝇控制时期,病媒控制难度大于往年。

同时,根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白蚁再次来袭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因为这次的白蚁爆发,已经是最后一波、也是最大一波的白蚁婚飞,巢内的繁殖蚁会在最后一次的婚飞中消耗殆尽。

目前,上海已经启动为期三天的万名消杀人员蚊蝇高峰压制行动,针对爆发的白蚁进行集中的灭杀。

同时,上海也启动了对防治企业的加速复工措施,预计6月份就能集中入户灭治。

 

03

白蚁,为何人人谈之色变?

 

虽然白蚁无毒、不咬人,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杀伤力,但是白蚁却是我们人人谈之色变的东西。

因为它的食物是木头,是建筑。

对于那些老弄堂和老小区来说,如果家里进了白蚁,几乎可以算是家具或者墙壁的重症宣告。

这也就是无数上海人民如此惧怕家里进入白蚁的直接原因——没有人愿意哪天墙塌了,或者一屁股坐下去沙发塌了。

而且,即使婚飞的白蚁受孕筑巢的成功率很低,但是在如此庞大的数量下,即使再低的概率也会催生出庞大的白蚁群落。

这才是我们最害怕的。

目前,上海市相关部门已经推出了相关的防治白蚁的方法,有需要的可以前往查阅。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发现家里已经进了白蚁并筑巢,千万不要自己用杀虫剂灭杀;因为这样做极有可能惊动白蚁群体,造成它们的迁移、扩散,为后续的灭治工作增加难度。

希望每一个生活在南方的朋友都能逃离白蚁的魔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