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
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联合声明“难产”
2021年10月,第一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于新冠疫情下以视像会议形式举行,时隔七个月,第二次外长会才首次以实体配合视像联机形式举行。
1
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联合声明“难产”的背后
BBC 1 小时前
中国外长王毅十天南太平洋之旅来到中段,在斐济首都苏瓦主持第二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中方事前拟定的联合声明并未获得通过,但王毅坚持“中国永远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同中小国家站在一起”。
这份联合声明连同一份行动纲领的草案在王毅启程之际被媒体披露,源头似乎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给南太平洋一众邻邦首脑发函,呼吁拒绝中方的草案。
这份草案是在北京与所罗门群岛4月份签订安全协议的背景下,进一步出台的南太平洋政策文件。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5月31日在华盛顿与来访的新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会晤时,共同表达了对中所安全协议的担忧。
学者向BBC中文指出,中方的动作既是对拜登稍早前发表“印太经济框架”(IPEF),以及澳大利亚新政府上台的回应,也牵涉到对台湾在南太平洋仅余盟友中所获得的支持有所增加感到担忧。
才刚就任澳大利亚外长的黄英贤(左二)赶在王毅抵达前访问斐济,强调艾尔巴尼斯新政府永不再“不尊重”太平洋岛国。
长期研究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政治的挪威北极圈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兰马克博士(Dr Marc Lanteigne)对BBC中文说,美国上一届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对南太平洋近乎放手不理,以及澳大利亚上任莫里斯(John
Morrison)政府的外交政策连番失误,为中国加深参与太平洋地区事务提供了窗口。
兰马克博士还指出,他认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与澳英美防御协议(AUKUS)的发展加深了对北京的压力,使北京得迅速扩展其地区存在。
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
没能通过的联合声明内容都有些什么?
王毅自5月26日起出访南太平洋岛国至6月4日。王毅启程之际,澳大利亚新任外长黄英贤(Penny Wong)也在同一时间到访斐济。中国与澳大利亚关系因新冠病毒病(COVID-19)等因素陷入寒冬,王毅之行被观察人士解读为制衡澳洲之举。
5月30日举行的第二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被视为王毅此行的重头戏。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书面致辞说:“中方一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发展同太平洋岛国友好关系。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太平洋岛国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风雨同舟的好兄弟、并肩前行的好伙伴。”
外长会举行前,路透社首先报导,中方向外长会机制内的10个南太平洋邦交国传阅了两份英文文件草稿,分别是《中国—太平洋岛国共同发展愿景》和《中国—太平洋岛国共同发展五年计划(2022-2026)》。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随后全文刊登了这两份草稿,以及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帕努埃洛于5月20日发送予南太平洋国家和地区21国首脑——包括澳大利亚时任总理莫里森(John Morrison)和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和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的信函。
根据ABC报导中所刊登的文件,帕努埃洛总统在公函中向“太平洋的兄弟姐妹”阐明密克罗尼西亚对中方两份文件的立场,而中方的两份文件作为帕努埃洛总统信函的附件被发予受文的所有国家与地区首脑。他形容,中方的草稿文件“实质上是预先制定和确认的联合公报或会议成果文件”。
帕努埃洛总统在信函中特别指出,南太平洋多国外长实际上由总理或首相兼任,意味着他们有能力决定是否接纳中方文本。
2019年9月,所罗门群岛与台北断交,转而承认北京。同年10月,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左)率团访华。
新西兰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安全研究高级讲师安娜·鲍尔斯博士(Dr Anna Powles)认为,这套文件没能获得外长会接纳发表,
并不让人意外。
鲍尔斯博士接受BBC电视世界新闻台(BBC World News)联机访问时说:“太平洋岛国领袖们之间对这份联合声明有着强烈的不安,他们对部分内容,以及中方试图确保他们同意这份声明感到不安。”
根据这份《共同发展愿景》,中国希望向十国提供数以百万计美元援助,又希望建立自由贸易区(FTA),让这些南太平洋国家得以进入中国14亿人口市场。
在同一发展愿景下,中国将为南太平洋十国培训当地警察,建设法证实验室,参与当地网络安全,智慧海关,扩展政治联系,进行具敏感性的海洋测绘,并加大获取当地自然资源。
《共同发展愿景》也提出要让太平洋岛国以“平衡模式”推进科技改革、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建设,同时也对气候变化和医疗卫生工作表达支持。
密克罗尼西亚的帕努埃洛总统在信函中说,他的内阁促请他“慎重考虑”中方建议内容,并尤其认为中方对于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不诚实”。
帕努埃洛总统并未进一步说明为何其内阁对自贸区建议有如此看法,但指出他们认为密克罗尼西亚必须避免让中国误以为可以在该地区“为所欲为”。
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斯德哥尔摩中国中心(ISDP
Stockholm China Centre)研究员拉里萨·斯坦克尔(Larissa Stünkel)对BBC中文指出,南太平洋多数岛国正寻求从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中重新站稳阵脚,中国显然能对此提供支持。要是《共同发展愿景》过于明显地遭到质疑,恐将危及此经济问题。
中国已试过派遣解放军海军医疗船到斐济执行医疗援助任务。
安娜·鲍尔斯博士也在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上撰文说,中方有意将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对齐”,“而这给太平洋岛国——或者说那些早已欠下中国债务的国家——制造了两难局面”。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在斐济期间曾说:“我们不寻求制造不可持续的债务水平。”法新社认为这是针对中国而说的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南太平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秦升对上海澎湃新闻说,从机制化进程来讲,中国和南太岛国从经济合作到经济、安全双轮驱动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南太岛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关注南太岛国的安全形势,这也是为双方经济利益负责的态度。
兰马克博士透过电邮对BBC中文表示,在他看来,这份《共同发展愿景》倡议的警务与内部安全合作,似乎将为更多中国民用船舶交通进出该地区打开大门,而其中也不能排除军舰通航的可能性。
兰马克博士认为,在中国因其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的立场而遭受欧洲排挤的背景下,习近平急欲在今年稍后中共二十大举行之前,在外交政策上获胜。
最终,各国外长在5月30日举行的外长会上没能通过这两份文件。萨摩亚总理兼外长菲娅梅·内奥米·马塔阿法(Fiame Naomi Mata'afa)说:“我们没能下决定,因为我们没有足够时间去研究这份文件。”
菲娅梅(左)称萨摩亚“没有足够时间去研究”中国提出的《共同发展愿景》草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评论说:“这是一个持续讨论的过程,并非每次会议都要发表共同文件。这次外长会上各方又就此达成了新的共识,向最终达成协议迈出了重要一步。各方同意继续开展积极务实的讨论,争取达成更多的共识。”
北京最后发表了《中国关于同太平洋岛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立场文件》,罗列15项愿景和设想,包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太平洋岛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太平洋岛国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不干涉太平洋岛国内政”,和“充分认识到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危机面前的脆弱性,助力岛国建设具有气候韧性的蓝色经济”。
中国官方新华社引述王毅说:“近期有人质疑中国为何如此积极地支持和帮助南太岛国。我愿明确告诉大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我们不仅帮助支持南太岛国,也帮助支持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我们不仅今天如此,过去也是如此。”
新华社报导,王毅宣布,中方愿持续打造应急物资储备库、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农业合作示范中心、防灾减灾合作中心、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六个合作新平台。
中国的草案为何会引起太平洋岛国不满?
南太平洋岛国普遍发展落后,但渔业资源丰富。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给风传媒撰文说:“从经济方面看,南太岛国人口较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却拥有广阔的专属经济区,渔业、海底资源等潜力巨大。尤其是太平洋岛国位于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的南向延伸地带,被中共视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
帕努埃洛总统在其信函中警告说,中方建议的计划将把南太平洋邦交国紧紧靠拢到北京周围,“从本质上将我们的整体经济和社会与它们紧密相连”。
南太平洋这10个中国邦交国背景不一:库克群岛、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纽埃为奉英女王为君主的英联邦国家,而其中库克群岛与纽埃与新西兰有邦联;汤加为拥有自己君主的英联邦国家;斐济、基里巴斯与瓦努阿图为加入了英联邦的共和国。
萨摩亚是前德国殖民地,一次大战后成为新西兰托管地,1962年独立;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曾先后被西班牙、德国和日本统治,二战后成为美国托管地,1986年独立,但美国继续根据《自由联系条约》负责该国国防。
兰马克博士透过电邮对BBC中文表示,在他看来,外泄《共同发展愿景》文件草稿中更让他在意的问题是中方提出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是很模糊的提法,还有可能给未来留下诠释空间,也有可能给予北京对其太平洋伙伴的内部事务行使'默许否决权'。”
2022年1月,汤加火山喷发引发海啸与原油泄漏等次生灾害。路透社称,该国1.95亿美元外债中,三分之二贷自中国进出口银行。
斯坦克尔对BBC中文指出,对于这片长期经历西方殖民的地区而言,主权决不能遭受损害,这是外界必须认识的重点,假定这些太平洋岛国祇是大国博弈中的棋子,是莫大错误。
斯坦克尔说,萨摩亚总理菲娅梅去年当选上台时就曾表态,她将搁置中国提议兴建,造价1亿美元的瓦伊乌苏湾(Vaiusu Bay)巨型港口计划,因为“政府须让更迫切的项目得以优先处理”,帕努埃洛总统的言论也就是响应了南太平洋地区的共同共同情绪而已。
兰马克博士说,与任何一个区外盟友过从甚密,从来不符合南太平洋各岛国政府的利益,它们乐于平衡传统经济伙伴与新来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南太平洋岛国来说,传统伙伴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欧盟,新来者有中国大陆、台湾、印度尼西亚、日本和印度。
密克罗尼西亚反应尤其大,兰马克认为与该国和美国之间的《自由联系条约》有关,这让密克罗尼西亚在应对中国时操作空间较少。
东京国际大学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克贤博士对BBC中文说:“密克罗尼西亚与有美国驻军的关岛相距只有约700公里,该国担心若大部分邻近国家倒向中国,反而因其与美国现有的关系而被冷落,或者需要在美国与中国之间作出选择,届时能否左右逢源尚未可知。”
但李克贤也认为,中国的建议或有其吸引力:“其他国家未必有密克罗尼西亚的考虑,反而中国的出现令这些国家在西方社会以外有另类选择,特别是中国的援助通常没有附带条件。”
斐济的动作也许验证了李克贤所提到的“左右逢源”操作。斐济总理兼外长姆拜尼马拉马(Frank Bainimarama)5月30日与王毅会晤后说:“我希望大家也了解到,对于那些在不断升高的海平面下睡觉的社群来说,对于那些因为疫情而丢掉工作的人来说,又或是对于那些因商品价格急速上涨而受害的家庭来说,地缘政治得分的意义微不足道。”
5月31日出版的《斐济时报》(The Fiji Times)引述斐济大学法学院讲师,前斐济总理府常务秘书长乔吉·科托巴拉维(Joji Kotobalavu)说,斐济最实时的安全威胁并非中国,而是气候变化和与之相关的海平面上升问题。
科托巴拉维说:“西方列强在历史上和地理上与太平洋岛国亲近,我们永远会视它们为第一朋友圈。但他们绝不应假定,因为他们把中国视为首要国家安全威胁,斐济与其他太平洋岛国就该以同一概念看待中国。”
斐济曾有一段长时间与西方关系欠佳,军人出身的姆拜尼马拉马2006年发动军事政变夺权上台,曾引发美国与澳大利亚经济制裁,也因此被暂停英联邦成员资格,直到2014年才获撤销。兰马克博士指出,虽然斐济与中国时有经济交流,但也同意加入拜登的“印太经济框架”。
中方的举措引起澳大利亚警惕主要原因为何?
阿尔巴尼斯(右)接受澳洲天空电视新闻台(Sky News Australia)专访时称,南太平洋岛国对新政府重申对该地区的支持反应“非常正面”。
南太平洋被视为澳大利亚的“后花园”是个存在已久的论述。李克贤博士向BBC中文指出:“近年中国在区内影响力增加,例如2018年华为计划为所罗门群岛铺设海底通讯电览,澳新两国才醒觉过来。相信现时两国最担心的是,一旦中国以温和的经济及外交手段在区内建立朋友圈后,中国之后在区内影响力只会有增无减。”
斯德哥尔摩中国中心的斯坦克尔女士也向BBC中文指出,“澳大利亚后花园”这概念一直受到太平洋各国领袖的猛烈批评,他们认为这种说法是对各国主权的侮辱。
王毅5月26日会晤所罗门群岛外长马内莱(Jeremiah Manele)后也针对这论述发表评论:“太平洋岛国都是主权独立国家,不是谁家的'后院';都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做别人的附庸。对中所正常安全合作的任何抹黑攻击都见不得阳光,任何干扰破坏都不可能得逞。”
斯德哥尔摩中国中心斯坦克尔女士与挪威北极圈大学兰马克博士近日在《外交家》杂志上联合撰文评论所罗门群岛与中国盛传缔结的军事合作条约,他们指出:“中所两国的安全协议会否让整个地区给蒙上战略争夺区域的形象,或许甚至引致额外的安全协定与军备囤积,是如今针对这份安全协议的未来所该拷问的问题。”
新任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艾巴尼斯)说:“这就是中国寻求提升其区内影响力,而明明澳大利亚自二次大战以来就是首选的安全合作伙伴。”
阿尔巴尼斯说,澳大利亚“有必要予以回应”,向南太平洋地区投入额外资金,用于防卫培训、海洋安全,以及用于应付气候变化影响的基础建设。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也说:“我们强烈认为我们在太平洋拥有回应任何现存安全挑战的手段和能力,新西兰也愿意这样做。”
在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订安全协议后,新西兰总理阿德恩表示,该国已意识到中国对太平洋地区日益增长的“自信”和“兴趣”。
阿德恩总理此言某程度上在2021年年底,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唐人街爆发骚乱时得到体现。澳大利亚当时曾派出军队与警察到当地平乱,若中方提出的外长会联合声明得到包括所罗门群岛在内的国家接纳,以后出现同类事情,出现在当地的也许会换成中国公安、武警和解放军。
兰马克博士对BBC中文评论说, 北京毫不讳言其认为莫里森政府在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岛国之间挖出了一道鸿沟,使中国显得更能应对区内独有的经济与安全忧虑,包括内部安全与气候变化。
兰马克指出,莫里森政府无视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是其众多错误决策中最严重的一项。艾尔巴尼斯领导的堪培拉政府有很多地方需要修补,可时间有限。而北京热衷于把澳大利亚塑造成着迷于零和“冷战思维”,甘于为美国充当利益代理人的国家。一旦中国成功,澳大利亚的影响力将大不如前。因此澳大利亚警惕中国在南太平洋扩张的现状,不无道理。
2021年11月所罗门群岛骚乱期间,澳大利亚曾派遣警员到所罗门首都霍尼亚拉执勤。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5月26日说:“我们不相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引进保安部队以及他们的做法,会对任何太平洋岛国有帮助。这样做只会对地区与国际紧张态势火上浇油,加剧他人担忧中国将其内部机器延伸至太平洋。”
普莱斯还说:“值得一提,在渔业、资源管理、发展援助,以至于更近期的安全操作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习惯提供内容不详、含糊的协议,当中少有透明度或曾作地区咨询。”
说回密克罗尼西亚对中方《共同发展愿景》草案的强烈反应,李克贤博士指出:“密克罗尼西亚与有美国驻军的关岛相距只有约700公里,另外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联系条约》,该国担心若大部分邻近国家倒向中国,反而因其与美国现有的关系而被冷落,或者需要在美国与中国之间作出选择,届时能否左右逢源尚未可知。”
“该国亦应该面对来自美国的相当压力,特朗普时期美国讲印太战略,密克罗尼西亚已被受美国高度关注。”
中国参与南太平洋发展与对台政策有何关连?
密克罗尼西亚总统帕努埃洛警告,接纳中方《共同发展愿景》内容有可能让南太平洋卷入中美台三方冲突。
帕努埃洛总统的信函中专门点出了太平洋岛国被卷入美、中、台三方冲突的可能性。
帕努埃洛说:“在主权以外,中国控制我们的通信基建,我们的领海与个中资源,以及我们的安全空间的实务影响,是增加了中国与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和新西兰陷入冲突的机会。”
所罗门群岛与基里巴斯近年从台北倒向北京,至此台湾在南太平洋只剩英联邦国家图瓦卢、瑙鲁,和与美国有《自由联系条约》的帕劳、马绍尔群岛,合共四个邦交国。
台湾外交部副发言人崔静麟5月26日评论王毅出访和外长会联合声明草稿被媒体曝光时说:“中国在世界各地推动一带一路政策多年,导致斯里兰卡等国深陷债务陷阱,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危机。近期中国政府军事战略扩张的野心,也造成太平洋区域紧张局势升高,中国和索罗门群岛签署的安全合作架构协议就是明显例子。”
“(台湾)外交部呼吁区域内各个国家认清中国政府援助的真实目的和威权扩张的野心,唯有自由民主才能带来真正和平与稳定……台湾也愿意与区域内各个国家以及理念相近国家合作,共同为太平洋地区自由、开放、和平与繁荣携手努力。”
兰马克认同中国提出的《共同发展愿景》会为台湾带来额外压力,这包括一旦中国成功深化在中、南太平洋的海军部署,对台湾构成围堵的恐惧。
新西兰梅西大学的安娜·鲍尔斯博士在《卫报》的文章中也指出,太平洋岛国论坛将于7月开会,而目前正值该组织的团结受到严厉考验之际。去年有五个成员国退出,使得论坛内支持台湾的只剩下图瓦卢和瑙鲁。
鲍尔斯博士说:“论坛积弱对中国有利,但这或许会激发区域团结。”
2021年4月,帛琉在全球新冠疫情仍未结束下,率先与台湾启动旅游气泡,总统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前左二)亲自迎接来自台湾的首发团。
斯德哥尔摩中国中心斯坦克尔女士也认同北京此时试图向太平洋岛国推销这份《共同发展愿景》,与台湾余下盟国对其支持有所提升不无关系。北京担忧这将削弱其对台湾的主权宣称。
斯坦克尔透过电邮对BBC中文说:“说到底,台北送予其外交盟友的新冠抗疫援助广受好评。再者,太平洋岛国长期声援台湾参与联合国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组织,华盛顿通过《台北法案》,奖励支持台湾的国家,同时暗示将报复不支持台湾的国家,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支持。”
《共同发展愿景》草稿曝光后,被中国大陆媒体称为“绿营”学者的台湾国际法学会副秘书长林廷辉博士在《自由时报》撰文警告:“王毅此行后,等于正式宣布中国与域外国家在岛国的竞逐上,将进入一个划时代的阶段,也就是等同冷战的竞逐模式。”
“当台湾可以适时地伸出合作与友谊之手,维持住第二岛链与第三岛链的民主同盟价值,广大太平洋更是台湾战略纵深的安全空间,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面出现在太平洋上,台湾的安全更将受到威胁。”
中国的南太平洋发展计划能成功吗?
萨摩亚首都阿皮亚市中心与瓦伊乌苏湾(后方)。总理菲娅梅2021年当选上台时曾表态,她将搁置中国提议兴建瓦伊乌苏湾港口的计划。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名誉教授邱坤玄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从中所安全协议就能看出,北京积极拓展南太关系,以反制印太战略。这次外长会未能达成安全协议,不能排除美澳干预的可能,但不意味中国大陆在南太区域的外交挫败。
对于《共同发展愿景》能如何成功,东京国际大学的李克贤博士对BBC中文分析说:“最重要是看中国会否口惠而实不致。另外要看中国是否会以平等及对等,而非一个大国由上以下指点南太平洋岛国。当然最后一个原因要看美国,澳洲和新西兰会否有后续政府令这些国家与中国疏远。”
挪威北极圈大学的兰马克博士认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相比,中国在南太平洋始终是新来者。
“中国无法购买经验,因此仍需更好地了解太平洋伙伴的具体经济与环境忧虑。这很大程度上也在于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在吸引新成员和创造新合作与投资机会,并将之延伸至太平洋地区,有多成功。这尤其因为华盛顿在2024年有机会产生新政权,有机会推翻当前的所有倡议。”
兰马克对BBC中文说:“中国会否真的在所罗门群岛或其他地方建设基地几乎毫不重要,因为更大的问题是这项外交攻势(共同发展愿景),能在多大程度上扩展北京在地区事务上——政治、经济与战略方面——的影响力。”
斯德哥尔摩中国中心的斯坦克尔研究员认为,气候变化对策也许将成为致胜关键。
斯坦克尔对BBC中文说:“要是北京成功引诱太平洋岛国相信它将在气候变化议题上成为关键伙伴,那么这样的地区安全机制能深入区内最重要的安全领域,或许行得通。”
2
中国欲改变太平洋战略格局,突破岛链封锁
2022年6月1日08:29
美国之音 孙承
汤加总理胡卡瓦梅里库(左二)与来访的中国外长王毅(右)2022年5月31日在努库阿洛法总理府举行会晤。
尽管中国未能在最近与太平洋岛国举行的外长会议期间与这些岛国达成一份广泛广泛的协议,但是观察人士指出,在历经十多年的潜心经营之后,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版图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影响力或已遥遥领先。
正在该地区访问的中国外长王毅坚称,这次外长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五个方面取得了共识。王毅提醒说,中国同这些岛国已经是“老朋友”,双方关系的快速发展已是“水到渠成”。
针对这次会议未能签署一个区域协议,中国坚称,会上各方仍然就此达成了新的共识,“向最终达成协议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还说,区域共同文件“是一个持续讨论的过程“,并非每次会议都要发表共同文件。
中国欲打造新型外交关系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政策协调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最近颇为忧心地说,太平洋是最有可能发生“战略意外”的地区:“如果你放眼望去,而且如果你问我,哪里是我们最有可能看到某种战略意外的地方——基于某些类型的协议或安排,那么很可能是在太平洋,”
在王毅出访前透露出来的中国起草的一份合作草案和行动计划显示,北京正谋求加深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加强交流和合作”,该草案引起了美国与盟友的高度关切,担心一旦签署将使中国在太平洋上更加接近夏威夷、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甚至直逼美国战略性领土关岛。
这份被披露题为“中国-太平洋岛国共同发展愿景”草案涵盖了安全、政治关系、经济贸易、警务、通讯、农业、渔业等一系列范围广泛的领域,提出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将加强“政府治理经验交流”,包括为这些岛国的中、高级警官提供培训等等。
“这无疑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关系,并且远远超出了贸易,所涉及的是一种更具包罗万象性质的关系。”华盛顿的智库《捍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对美国之音说。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在写给其他太平洋地区领导人的一封信中警告说,"这是我们有生之年在太平洋地区提出的最能改变游戏规则的协议。"
他说,中国的词语选择从表面上看都很有吸引力,但是这一共同发展愿景寻求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获得地区的准入和控制权,包括通过执法培训、以及联合执法,这些都可用于保护中国资产和公民。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麦克米伦·布朗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史蒂文·拉图瓦(steven ratuva)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已经在双边基础上与许多太平洋国家建立了持续的经济和外交关系。但最近,中国发布了一份超出正常关系的文件草案,而是一项看起来要重新配置该地区政治、安全和经济架构的计划。”
他说,除了造成更多的债务国之外,更令人担忧的是“因为它有可能破坏太平洋岛国的主权”。
散布在广袤太平洋上的岛国。图片来源:美国印太司令部
在这次的中国与10个太平洋岛国的外长会议上,虽然这些岛国没有能作为一个整体跟中国达成多边区域协议,但是中国已经在双边关系基础上与许多国家建立了持久的经济和外交关系。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国际安全项目主任山姆·罗格文说,中国决心在亚洲承担无可置疑、无可挑剔的战略领导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它需要把美国挤出去。罗格文在该研究所官网上撰文说,“和平地将美国赶出去的一种方法是让该地区相信美国江河日下,而中国才是是未来。“怎么做?通过采取戏剧性的步骤将其力量扩展到世界的新地区,并证明它是不可抗拒的。”
美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费利克斯·张(Felix
K. Chang)说,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帕努埃洛的公开信来看,他是最近才第一次看到这份文件的。虽然在外交访问之前传阅文件草案并不少见,但如果中国没有在这份草案之前向相关国家提供过任何类似“行动计划”,那么这将是很罕见的,北京要各国在没有时间充分考虑或对其进行修改的情况下就签署如此重大的“行动计划”颇为冒昧。他对美国之音说:“有些人甚至可能认为中国的行为是'专横'的”。
这位中国问题专家说,现在北京已经在所罗门群岛建立了站稳了一个据点,接下来很可能会以此为杠杆来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他说,北京发出的信号是“它愿意在这一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建立一种新型的安全关系。”
星期二,美国总统拜登和到访的新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都表示,两国担心一个与美国和新西兰没有共同价值观或安全利益的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持久的军事存在将从根本上改变该地区的战略平衡。
可望突破岛链封锁
美国航空母舰罗讷德·里根号航空母舰2021年5月22日在太平洋航行。图片来源:美国国防部
南太平洋地区地域辽阔,岛屿星罗棋布。各岛国虽然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普遍经济发展落后,渴望得到外部经济支持。目前中国已同所有10个建交岛国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中国同建交岛国贸易总额在2021年达到53亿美元,在过去的30年里扩大了30多倍。
从地理上看,太平洋岛国扼守美洲至亚洲的太平洋运输线,位于世界东西、南北两大战略通道的交汇处,为两大洲海空航线的必经之路,对中国而言具这些岛国所处的特殊海域具有非凡的地缘战略意义。
从岛弧炼为基地的“太平洋锁链”角度来看,这些太平洋岛国都在第三岛链内,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如果这些国家倒向中国,那么美军通向亚洲的道路可能将被切断,美军的行动也可能被中国了如指掌。
“你只需要看一眼地图,就可以推断出中国所作所为的基本逻辑,”新加坡国际战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资深研究员葛兰姆(Euan Graham)对美联社说。他指出,从军事角度来看,中国在部分太平洋岛屿立足意味着在爆发冲突时能更有效地牵制美国海军,并破坏供应链。
“这为中国提供了在军事行动机动性方面摆脱第一岛链限制的机会。”伦敦国王学院的访问问题专家芝诺·莱奥尼(Zeno Leoni)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已经得出结论,西方意在在亚太地区包围中国,因此北京试图在外交和军事上挣脱这种包围。”
中国已经否认在所罗门建立军事基地,但是美国高级官员最近还是向所罗门群岛政府发出了相当强硬的警告,称如果有步骤建立事实上的永久军事存在、拥有力量投射能力或军事设施,美国将会作出相应响应。
路透社去年报导说,中国正在计划恢复太平洋上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机场。基里巴斯地的坎顿(Kanton)岛位于夏威夷美军基地西南方3,000公里,在该岛上的任何重大建设都将为中国提供一个据点。报导援引基里巴斯议员提供的消息说,中国已制定计划升级基里巴斯的一个偏远岛屿上的简易机场和桥梁,以恢复二战期间曾驻扎军用飞机的一个基地。
此外,美国科学家联盟(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FAS)的一篇报告说,中国已经在基里巴斯的塔拉瓦岛完成了卫星跟踪站的建设。虽然中国坚称该站只是其商业太空跟踪和指挥系统的一部分,但独立观察家认为,该设施可能用于监测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导弹试验场或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的导弹试验。
中国近年来在太平洋海域的一些地质调查活动也引起了美军活动可能被监视的担忧。根据中国官方媒体2017年的一篇报导,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成功布放并回收了一个“万米全水深声学观测潜标”。地处西太平洋海床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已知最深海沟,最深处深度约为1万多米。鉴于这些监听设备明显具有监听功能,而且位于美国关岛附近,美国国会所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USCC)一篇有关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影响力的报告说,军事专家担心这些设备可用于跟踪美国潜艇在该地区的活动,使中国海军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并扩大其自由进入太平洋岛屿地区的能力。
3
白宫:美国与新西兰对中国和所罗门群岛的安全协议表示担忧
2022年6月1日06:08
美国之音 莉雅
2022年5月31日,拜登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美联社)
白宫说,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新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周二(5月31日)对中国和所罗门群岛之间的一项安全协议表示担忧。阿德恩正在对美国进行访问并在白宫与拜登总统举行了双边会谈。
正在华盛顿访问的新西兰总理阿德恩星期二与副总统哈里斯会晤后在白宫与拜登总统举行了会谈。
白宫在会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美国和新西兰都有同样的担心,即一个与我们没有共同价值观或安全利益的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持久的军事存将从根本上改变该地区的战略平衡,对我们两国都构成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
拜登在与阿德恩举行双边会谈前的讲话中说,“我们在这些太平洋岛屿上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阿德恩对记者说,两国“在推进太平洋地区的价值观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为自己确定的重点方面”有着强烈的一致立场。
路透社援引一位匿名美国高级官员的话说,拜登与阿德恩讨论了对太平洋岛国面临的挑战的共同关切,以及帮助它们应对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必要性。
这位官员还表示,两位领导人“还相当详细地讨论了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进行面对面接触的重要性,以及在我们继续加大努力与在太平洋地区进行更有效接触的时候,美国与新西兰和其他伙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
在华盛顿期间,阿德恩还将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举行会晤。
阿德恩是自约翰·基(John Key)2014年到访白宫以来的第一位访问白宫的新西兰总理。
新西兰参加了美国最近推出的《印太经济繁荣框架》,一个旨在抗衡中国在该地区经济影响力的经济架构。阿德恩表示,这个框架为“为我们地区建立经济弹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不过,她希望美国重新加入《全面与进步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CPTPP)。新西兰也是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进行情报共享的五眼联盟的成员国。
新西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印太地区的盟友都对中国最近在太平洋地区的活动感到担忧,包括北京与所罗门群岛最近达成的一项安全协议。
新西兰5月25日宣布,将把新西兰军队在所罗门群岛的部署至少延长至明年五月。当天,两国外长举行了视频会议并讨论了所罗门群岛与中国达成的安全协议。新西兰外交部说,所国外长在会上再次保证这项协议不会导致中国在那里建立军事基地。
北京称这项安全协议不会影响地区安全,只涉及国内警务。
在与所罗门群岛签署了安全协议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从5月26日开始,对所罗门群岛等7个南太平洋岛国和东帝汶进行为期十天的访问。5月30日,王毅在斐济主持召开了第二次中国与太平洋十国外长会议。
不过,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签署一个广泛的贸易和安全协议的目的看来未能实现。王毅说,需要进行进一步讨论以形成更多的共识。
就在王毅访问太平洋岛国之际,澳大利亚新任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Wong)5月29日也前往斐济访问。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说,澳大利亚新政府的外交接触得到了太平洋岛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
4
澳中外交角力在南太平洋台面化,台湾议题改为台面下
2022年5月30日18:13
美国之音 向凌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斐济出席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议。(2022年5月30日)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5月30日在斐济与太平洋岛国共同召开外长会议,是他在10天之内访问8个太平洋岛国的重头戏。澳大利亚总理与外长也陆续展开对于南太平洋之访问与计划。专家认为,工党政府将更加积极经营南太平洋事务,联美制中与支持台湾的立场不会改变。
工党积极经营南太制衡中方势力
中国外长王毅5月26日飞抵所罗门群岛,从5月26日至6月4日10天内接连访问8国。王毅于5月30日在斐济与太平洋岛国共同召开外长会议。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报导,稍早传出中国有意与10个太平洋岛国签署涵盖警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协议并未成局。
澳大利亚新任外长黄英贤(Penny Wong)5月26日前往斐济访问,强调澳大利亚将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下,与太平洋岛国展开密切合作。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也将很快访问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阿尔巴尼斯和黄英贤还将出席7月中旬举行的太平洋岛国论坛(PIF)。
这是澳大利亚新政府为平衡中国对太平洋岛国影响作出的最新外交努力。
澳亚台湾研究协会主席,澳大利亚蒙纳许大学教授张耀中
澳亚台湾研究协会主席、澳大利亚蒙纳许大学(Monash
University)教授张耀中(Lennon Chang)认为,从所罗门群岛与中国签订安全协议的消息被披露以来,就能预料到中国会试图与其他南太平洋岛国也签订协议,不过工党政府也向来有自己的经营模式。
他对美国之音说:“我认为之前的莫里森政府的外交部长对于南太平洋、甚至是东南亚的外交并未着力,工党在这些区域的经营方面会比莫里森政府更加积极。我相信工党在对于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会有所增加,而且已经创建一个新的大使专门负责印太地区事务,某种程度上已经呈现出工党与前执政党的差异。”
工党政府在选前即承诺将组建一个“太平洋防卫学院”(Australia-Pacific
Defense School),深化与太平洋十多个岛国的军事合作,并将分4年拨款5亿2500万澳币援助太平洋岛国与东帝汶。在文化外交方面,工党还宣布将创建新职位“第一民族大使”
(Ambassador for First Nations Peoples),以深化澳大利亚与包含南岛民族的各国原住民社群文化交流,以社会对社会方式让外交关系向下扎根。
澳大利亚中华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文笛
澳大利亚中华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文笛(Wen-Ti
Sung)也认为,工党政府将会比前政府更加寻求强化与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岛国两个地区的关系,因为工党向来具有亲亚洲的外交传统。
他告诉美国之音:“黄英贤列举的几项改变之中,开宗明义提到的头一项便是气候变迁,这个议题代表着西方选民开明精神的神主牌,也是西方国家从事太平洋岛国外交时重中之重的投名状。不过,由于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有许多并不乐意在美中关系之间选边站,也不乐意在此澳中关系冰点之际于澳中关系之间选边站,为了与东南亚与太平洋岛国结交,工党政府在与中国互动时自然会将其外交辞令温和化,好让这些夹在中间的国家保留两面逢源的空间。”
持续抗中并扩大AUKUS
澳大利亚新总理阿尔巴尼斯在5月21日发表当选感言时表示,在对中国的战略竞争问题上会与莫里森政府“完全一致”。但是新外长黄英贤曾于去年5月公开表示,莫里森政府根本不清楚中澳关系的复杂性,却为了谋求国内的政治利益而频繁制造危言耸听的言论来危害中澳关系。
前澳大利亚总理内阁副部长安德鲁·塞奥凡诺斯
前澳大利亚总理内阁副部长安德鲁·塞奥凡诺斯(Andrew
Theophanous)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表示,工党政府会延续联美制中之政策。
他说:“国际环境已经改变许多,所以工党将会延续莫里森政府联合美国盟友制衡中国的总体主旨。黄英贤批评莫里森政府经常直接攻击整个中国政府作为内政的筹码,却对澳中关系并不了解。但工党政府不会大幅改变莫里森政府在中国人权问题上的立场,也将致力于'澳英美三方安全协议'(AUKUS) 。我相信,澳大利亚希望扩大AUKUS,包括吸收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日本和印度,并可能吸收印度尼西亚。”
阿尔巴尼斯在5月23日宣誓就任总理时发表政策重点演讲时表示,将加强与印度尼西亚的经贸合作,并在海事安全等领域与雅加达建立联系。他承诺,印度尼西亚是上任后最先要访问的国家之一。
澳大利亚中华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文笛表示,亲美立场属于澳大利亚两党的共识,因此工党政府在中国政策的立场上延续性将多过于改变。
他说:“AUKUS是保持未来澳大利亚亲美路线延续的重要诱因。澳大利亚单方面撕毁了与法国的柴油潜艇合作协议,转而与英美合作,这工程最快也要2040年前后才有可能实现,所以在此之前澳大利亚在战略上必然和美国同行。AUKUS潜艇计划的时程长、已投注成本高,如果因为外交失策而再次搞砸这个建军计划,那么任何政党的澳大利亚总理都必将难以为继,何况是屡屡被批评在国防问题上过于软弱的工党政府。”
对台政策不变
美国总统拜登5月23日在东京QUAD峰会前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若台海发生战事,美国愿意军事保卫台湾,引起美国盟友对于“战略清晰”的讨论。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去年11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演讲时批评莫里森政府插手台湾事务,她说:“这种策略只有不负责任的政客才会使用。”
前澳大利亚总理内阁副部长安德鲁·塞奥凡诺斯表示,在拜登关于美军保卫台湾的发言之后,白宫再度解释美国的对台政策并未改变,澳大利亚自然也不用改变对台政策。
他说:“白宫与拜登最初的发言保持距离,就足以产生疑问:美国会因为台湾而冒着一场世界大战的风险吗?我觉得QUAD所有国家都有所顾忌。澳大利亚工党政府不会让澳中关系恶化,希望扭转澳中经贸关系,所以不会故意提起台湾话题。但是澳大利亚也将继续呼吁让中国人民享有民主与人权,当然也将支持台湾表达这些价值观。”
在澳大利亚联邦大选中,以气候变迁等为选举政策的独立参选人异军突起,促成了这次政党轮替。分析人士认为,工党必须与独立当选人以及同样关注气候变迁的澳大利亚第三势力绿党(The Greens)磨合,有可能为了在气候变迁上与中国合作而牺牲台湾议题。
塞奥凡诺斯说:“绿党在'热爱和平'与'揭露中国侵犯人权的愿望'这样并不和谐议题上存在分歧,但是拥有高度人权的台湾代表着进步与和谐,也是绿党与独立当选人很重视的精神。我不认为澳大利亚会在与中国的气候变迁的谈判上以任何方式牺牲台湾,因为这与澳大利亚的立国精神相关,而工党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明显地减少碳排,这才是独立当选人和绿党重视的问题。”
澳大利亚中华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文笛表示,展望未来的印太区域格局,澳大利亚对台湾有同病相怜之亲近感,双方同为亚太区域内排名前列的民主社会,近年也都同样面临着中国经贸制裁。
他说:“澳州人普遍对台湾抱持好感,以支持台湾成为澳大利亚人投射自身民主价值以及面对中国经贸制裁下的骨气,这种民意跨越党派,工党政府执政也不会改变。而作为中等强国,澳大利亚在像征性表态时也会讲求成本控管,例如支持台湾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CPTPP),乃至于透过Quad 等多边平台共同声援台湾,能见度高,实际成本在多边分摊之下也相对低,此一划算的买卖,工党政府理应会延续。”
挺台动作低调
澳亚台湾研究协会主席,澳大利亚蒙纳许大学教授张耀中指出,澳大利亚议会去年召开一系列公开听证会,讨论扩大CPTPP会员,其中被点名频率最高的便是台湾,两党议员皆有支持,所以支持台湾的立场不会改变,但是表现方式会比较低调。
他说:“其实无论哪一党执政,过去澳台一直维持着相当程度的互动,只是在台面上愿不愿意拿出来谈。莫里森政府时代有比较多台湾的声音出来,我认为实际上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工党政府对台湾的支持可能不会像莫里森政府那么台面化,比较不会以台湾为话题,用刺激中国的方式来激发民众反中的心态,但实际上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张耀中表示,许多年轻的澳大利亚政治家对于台湾非常陌生,才是未来澳台关系更大的问题。
他说:“包含绿党在内,新一辈的澳大利亚政治家对台湾议题都不甚了解,例如5月份在我所举办的台湾电影节活动中,就有很多人说,根本不知道台湾有这些议题,甚至有绿党人士认为,中国与台湾的问题是内政问题。所以台湾政府有迫切需要推动有关台湾的教育、文化、研究等议题,让澳大利亚政府与民众更了解台湾,建立深层的连结,才不会因为执政者的倾向而有所改变。”
5
民调:北京若犯台半数受访国家支持切断与中国经济联系
2022年6月1日09:44
美国之音 魏之
一份最新的全球民调显示,受访国家中有一半赞成如果中国入侵台湾,就跟中国断绝经济关系。与此同时,超过八成的中国受访民众认为中国是民主国家。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受访者“不愿公开反对政府”有关。
这份名为“民主认知指数”(Democracy
Perception Index)的问卷调查由国际非营利组织民主联盟基金会(Alliance of
Democracies Foundation)和德国民调机构Latana合作进行。调查于今年3月30日至5月10日之间进行,对全球53个国家的52,785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
图片显示中国国旗和台湾旗帜与军机(图片来源:路透社)
世界对中国看法分歧
当被问及如果中国入侵台湾,是否应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时,接受调查的53个国家中,除中国外,有26个国家的多数民众表示他们的国家应该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而不是保持联系。这些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等许多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合计占中国贸易总额的53%以上,即2.3万亿美元。
在接受调查的53个国家中,只有22个国家对中国持正面看法。在对中国的看法上,世界存在分歧:一方面,西方民主国家,尤其是美国、欧洲国家、日本和韩国,对中国的看法是负面的,而世界其他国家则看法不一致,或对中国持正面的看法。
另外,51个国家对欧盟持正面看法,50个国家对联合国有正面看法,对美国持正面看法的国家有45个,对俄罗斯只有11个。
然而,在中国,有超过百分之83的民众认为,在中国共产党治下的中国是民主国家,还有高达九成一的中国民众表示,民主至关重要。
Latana政治研究顾问弗雷德·德沃(Fred DeVeaux)对《新闻周刊》表示,在中国、越南这些一党制国家的人民“热切表达自己国家是民主国家”,可能是因为“不想公开反对政府”。但也可能是他们真实的想法,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出于为多数人的利益来行事”。
去年的“民主认知指数”民调显示,有7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已实现民主,且已足够民主。
大多数国家看重言论自由、公平选举和平等权利
53个国家中有84%的国家表示在他们的国家拥有民主很重要,是有这项问卷以来的最高数字,比去年上升3个百分点,表现出世界各地的人都对民主充满信心。
位于美国的“公民力量”创始人杨建利博士告诉美国之音,乌克兰战争使世界范围内的人对民主的认同度增高。他说:“大家非常明白,一半在一个民主化的国家出现普京这样的侵略者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这是专制、独裁、不民主造成的。因为普京的恶劣表现,因为侵乌战争对人们的警醒,世界范围内人们对民主的认同感增强很多。”
超过90%的国家表示言论自由、公平选举和平等权利在他们的国家很重要。在各国中,认为言论自由重要的人数比例最高的为拉丁美洲国家,为83%,亚洲国家为59%。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不到一半的人认为言论自由非常重要。这些国家是俄罗斯、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日本、中国和马来西亚。在民主国家中,认为言论自由非常重要的人数比例最少国家是日本,为44%;台湾,占54%;和韩国,占59%。
41%的人认为他们的国家不够民主
然而,政府并没有达到其公民对民主的期望:在调查的人中,只有略多于一半的人对他们国家的民主状况感到满意。多达41%的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没有足够的民主。这种不满不仅限于非民主国家,在美国、欧洲等具有悠久民主传统的国家也非常普遍。然而,73%的台湾人认为台湾是民主的。
杨建利说:“台湾和中国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专制,一个是民主。这是台湾在中国的武力攻台的威胁之下,对中国进行对抗和防御的保护自己的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民众对此的认同肯定是很高的,也必须是高的。另外台湾在新兴的国家中是各方面指标都非常好的。西方的一些老牌民主国家,包括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对台湾也是赞扬有加。它在很多方面比老牌的民主国家运作的还好。”
经济不平等被认为是全球民主的第一大威胁,其次是腐败和全球公司的影响。事实上,全世界大约一半的人,无论来自民主国家还是非民主国家,都认为他们的政府只为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行事。
在接受调查的53个国家中,平均49%的人表示他们的政府主要服务于少数人的利益,即使在民主国家也是如此。这种情绪在拉丁美洲国家受访者中最为普遍,占66%,其次是美国,占63%,而欧洲为51%。
战争是全球第一大挑战
战争和暴力冲突目前被视为最重要的全球挑战,其次是贫困和饥饿、新冠和气候变化。在国家层面,不论在民主还是非民主国家,大多数人希望他们的政府更多地关注减贫、腐败和经济增长。
今年影响调查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乌克兰战争。当被问及是否认为他们的国家应该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与俄罗斯断绝经济联系时,在接受调查的53个国家中,除俄罗斯外,有31个国家的人更倾向于断绝关系而不是反对断绝关系。
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支持对乌克兰的援助。全球近一半人表示欧盟、美国和北约在俄罗斯入侵期间对乌克兰的援助做得太少,而43%的人表示他们做得对,只有11%的人表示他们正在做太多。
与列出的任何其他政策领域相比,更多的中国人表示,打击腐败应该是中国政府的三大优先事项之一,紧随其后的是减少贫困。
中俄两国的公众态度是非常有利和互惠的。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国家都有积极的看法,并且绝大多数人更喜欢保持经济联系而不是断绝关系。他们也都对美国持非常消极的态度,并且是仅有的两个对欧盟普遍持负面看法的国家。
然而,对切断与俄罗斯和中国经济联系的支持揭示了西方民主国家之间的重大全球鸿沟,一方面,美国和欧洲对此的支持率非常高,而世界其他国家中大多对此的支持率相当低。
各国民众对政府应对新冠的满意度好转
除了欧洲人外,世界其它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他们的政府对新冠的应对感到满意。自2021年以来,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都对其政府对新冠的反应更加满意,从2021年的58%上升到2022年的68%。拉丁美洲的满意度增长最为显著,仅一年时间就从45%上升到7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