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
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中的图片显示了洪阿汤加·洪阿哈阿帕伊火山的喷发。
TONGA GEOLOGICAL SERVICES, VIA REUTERS
汤加火山爆发和海啸造成“毁灭性”影响,
灾情仍不明朗
NATASHA FROST
2022年1月18日
一场巨大的火山爆发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岛国汤加,两天后,通讯线路依然中断,世界各地的汤加人都在焦急地等待他们所爱之人的消息,救援机构和汤加的太平洋邻国也在努力评估损失。
周六晚上,位于汤加主岛以北约64公里的一座海底火山向空中喷出超过19公里的火山灰、气体和蒸汽,在该地区上空形成一片二氧化硫云,颗粒物在岛上飘浮,并使一条重要的海底互联网电缆瘫痪。这被认为是30年来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其冲击波传播了数千公里。
数小时后,人口约10万的汤加遭到海啸袭击。高达1.2米的海浪袭击了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在互联网连接被切断前的最后时刻分享的视频显示,人们跑向内陆,在这个非常平坦的国家拼命寻找高地。
这座名为洪阿汤加·洪阿哈阿帕伊的火山周一再次喷发,但没有触发海啸预警。汤加位于太平洋“火山带”,也就是一系列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的断层带。
汤加立法会议长法塔菲希·法卡法努阿周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称海啸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并指出火山灰的降落影响了该国的许多地区。
“目前还不清楚生命和财产所遭受的全面损害,”他说。“我们所知道的是,汤加需要紧急援助,为居民提供新鲜的饮用水和食物。”
周一,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一架飞机起飞前往评估汤加的灾情。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DEFENSE, VIA REUTERS
由于大部分通讯被中断,高达1.9万余米的火山灰云挥之不去,使得外界难以了解汤加的情况。
周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向该国派出了侦察机。联合国表示,其下属机构已准备好向汤加运送紧急物资,但仍在等待有关所需物资的信息。
“我们不了解情况,”联合国发言斯特凡·杜亚里克在纽约告诉记者。“我认为没有人清楚地了解。我认为,最首要的是,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地获取准确、清晰的信息,这样我们才能派遣正确的援助。”
杜加里克说,联合国在汤加有23名工作人员,除一人外,其余都是汤加人,而且“所有人都已找到下落”,这纠正了早些时候关于联合国没有工作人员在汤加的声明。联合国在该地区的办事处位于西北方向约800公里外的斐济。
根据澳大利亚侦察机收集到的信息,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报告称,主岛汤加塔普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西部海滩地区的房屋。
有两个低洼的小岛“特别令人关切”,这两个小岛与外界一直没有联系,岛上只有100多人居住。“从芒果岛侦测到一个活跃的求救信号,”报导称,芒果岛是其中一个岛屿。
这种信息真空导致数以千计的海外汤加人只能得到通过岛上为数不多的卫星连接分享的零散视频——海浪拍打着海岸,黑暗的天空下,一家人躲在桌子底下。
新西兰高级委员会等能够接触到这些信息的组织填补了一些空白,然而许多人仍在急切地等待消息。
日本气象卫星拍摄的一张图片显示,火山爆发后,该地区上空出现了一团二氧化硫云。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VIA ASSOCIATED PRESS
西尼瓦·瓦卢·菲里斯住在威尔士,丈夫是威尔士的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她很担心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年龄分别为73岁和66岁,住在汤加西部。
她说,一位与汤加军方有联系的朋友在短信中简短地确认了她父母的安全。但她不确定他们是否能获得干净的饮用水和食物,因为火山爆发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一层火山灰。
“我们感到很无助,”她说。“只能远远地看着,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她还说:“现在已经两天了。想要抓住一线希望,真是太难了。”
据联合国报导,已有两人失踪,至少一人在海啸中丧生。视频显示,在汤加生活了大约五年的英国女子安吉拉·格洛弗在救她的狗时被海浪卷走。她的丈夫詹姆斯紧紧抓住一棵树活了下来。
2019年,汤加首都努库阿罗法的一所房子。那里几乎完全失去通讯,天空笼罩着火山灰云,使得人们很难了解汤加的情况。 MARK BAKER/ASSOCIATED PRESS
周一,也就是格洛弗的尸体被发现的前一天,格洛弗夫妇住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的朋友法蒂玛·道林说,现在的情况越来越不乐观。“这真是——拖得越久......”她说,声音渐渐低沉下去。“那不是一个很大的岛。如果还没找到她……”
道林和格洛弗一起在汤加当过志愿者,她还在等待另一个朋友的消息,那个朋友经营一家度假村,两人通常每天都会通话。“我几乎每隔一小时就给她打电话,但什么也没有发生,”她说。“目前这个时候完全打不通。”
海外汤加人组织了祈祷会和守夜活动,在等待消息时互相支持。
“我一直在和朋友们交谈,为家人和那些试图与国内家人联系的海外汤加人组织祈祷守夜活动,以及类似的活动,”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米利·马克莱西·法奇说,她一直无法联系到汤加的亲人,包括她几周前刚刚生下孩子的侄女。
她补充说,对于在澳大利亚从事季节性工作的汤加人来说,这样的小区和祈祷有助于拉近距离。
“他们觉得无助。他们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她说。“他们和亲人就是联系不上,我认为这是最难过的事。”
北京制裁有感?
立陶宛经济创新部长:最怕产生这影响
2022/01/18
中时新闻网 江昱蓁
为报复维尔纽斯允许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北京于2021年秋季宣布中欧班列停驶立陶宛站,随后停发食品出口许可,再继之降低立陶宛企业的信用额度,最后再将该国信息自海关系统中移出,导致立陶宛无法报关。(图/中新社)
立陶宛经济创新部长阿尔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18日证实,面对北京不断的加强对维尔纽斯的贸易报复,立陶宛最忧心的当属外国投资者因为中国大陆施加压力,而改变计划并取消对立陶宛的投资。
阿尔莫奈特表示,「我们还没有收到企业打算改变投资计划的进一步消息;但每个人都在担心,都希望情势能够缓和并获得解决,而这也是我们期盼的。最近的情势发展,无法为立陶宛的投资环境增加吸引力」。
阿尔莫奈特指的是自2021年秋季,允许台北以台湾名义在维尔纽斯开设办事处后,此后中国大陆对立陶宛实施的非官方制裁。2021年12月,包括德国汽车零件巨擘马牌等企业,都遭到北京施压,要求停止使用立陶宛生产的零件。
话锋一转,她补充说明,「但我们希望这成为促成立陶宛进一步决策的动力;比如,如何吸引人才来此,以及其他刺激商业环境的决策」。
尽管阿尔莫奈特乐观看待大陆带来的挑战;但立陶宛投资局席维里斯(Elijus Čivilis)却表示,目前约40%的立陶宛企业因北京制裁而陷入困境。他坦言,外国投资者喜欢政治更稳定的国家,而这意味着立陶宛相较于林国会损失部分竞争优势。
为报复维尔纽斯允许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北京于2021年秋季宣布中欧班列停驶立陶宛站,随后停发食品出口许可,再继之降低立陶宛企业的信用额度,最后再将该国信息自海关系统中移出,导致立陶宛无法报关。
分析:孙力军胡作非为孟建柱难辞其咎
2022-01-18
【大纪元2022年01月18日讯】近日,中共公安部前副部长孙力军的“政治团伙”曝光。孙力军被认为是中共前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的大秘,有分析表示,孙胡作非为,孟难辞其咎。
1月15日,中共中纪委反腐专题片披露孙力军的“政治团伙”,其中成员包括江苏省前政法委书记王立科、前重庆公安局长邓恢林、前山西省公安厅厅长刘新云、上海公安局前局长龚道安等“政法大老虎”。
专题片提到,孙力军收受财物高达数亿元,包括巨额现金、名贵手表、金银珠宝、年份茅台、高档手机、名贵普洱茶等各种财物。
自2011年起,王立科每年多次专程到北京等地“看望”孙力军,送上的财物高达9000多万元,包括银行卡、美元、公司股份。“他每年大概四五次来北京,每次都给我30万美金,放在一个小的海鲜盒里面。”孙力军说,王立科每年都给他送上大量财物。
刘新云私下向孙力军违规提供大量重要网络舆情;龚道安也同样向孙力军违规提供大量信息、汇报案件办理情况。他们违规向孙力军提供的材料,绝大部分都是孙力军无权知悉的。
香港《明报》今天(1月18日)的文章表示,孙力军的团伙成员要么向孙进贡巨资,要么向他提供监控情报或网络舆情,孙则把他们逐一提拔到上述重要职位上。令人疑云未消的是,4人年纪都比孙大,在公安系统资历也较孙深,为何要靠孙上位?
文章表示,孙的能量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他曾是中共前公安部长、前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的“大秘”。孙是上海市卫生局英语翻译出身,曾赴澳洲留学,当过市卫生局外事处长,后来升任市政府外事办副主任,因此结识了时任副市长、后任市委副书记的孟。据说在孟调任江西书记时,曾托孙照顾身体欠佳的孟妻蒋琪芳,因此对孙极度信任。
2007年孟建柱出任中共公安部长后,就调孙力军进京,出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以后又先后掌管一局(政治保卫局)、二十六局(公安部610办公室),并跻身部党委委员,因此,孙虽然只是局级干部,但权重很大。
文章说,孙力军2020年4月受查,迄今未有孟建柱落马的消息。作为公安部长,竟可将毫无相关经验的亲信调到身边,掌管机要,令其可胡作非为,孟难辞失察责任。
文章还说,孙作乱为祸时间,横跨孟建柱、郭声琨(现任中央政法委书记)、赵克志三任部长,不是孟的余威太盛,就是两名继任者太不负责,被孙玩弄于股掌,令人匪夷所思。
时政评论员王友群认为,孙力军本人只是一个副部级官员,怎么能够帮助王立科、邓恢林、龚道安、刘新云提任副部级官员?很可能是提拔重用他的“老领导”孟建柱,以及孟建柱的“后台老板”,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前中共党魁江泽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力军、龚道安、邓恢林等人被认为是江派大员孟建柱的亲信。在孙力军落马后,孟建柱被抓的消息频传。
去年9月,中共官方通报称,孙力军被指“妄议中央,大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成伙作势控制要害部门”“严重危害政治安全”等。
今年1月11日,习近平在中共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谈到反腐败时放话,“不论谁在党纪国法上出问题,决不饶恕”,“对那些在党内搞政治团伙、小圈子、利益集团的人,要毫不手软、坚决查处。”
1月13日,孙力军以涉嫌“受贿罪、操纵证券市场罪及非法持有枪支罪”被起诉。
时政评论员王赫表示,中共“二十大”将要举行,习的动作应不会少。拿下1969年出生的孙力军,习释放的信号之一是在“接班人”布局方面不容他人染指。习欲完全掌控政局,反习派也不会坐以待毙,中共的内斗只会加剧。1月18日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国家卫健委: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94211.1万剂次
2022-01-18
中国政府网
截至2022年1月1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94211.1万剂次。
北京
1月17日0时至1月18日15时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据1月18日北京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1月17日0时至1月18日15时,北京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例一为1月15日报告的确诊病例母亲,病例二为1月15日报告的确诊病例同楼层同事。这两例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已公布。
朝阳区发现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感染德尔塔变异株
据1月18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通报,1月17日0时至1月18日15时,北京市新增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该人员现住朝阳区平房乡石各庄村,2021年11月来京务工。1月14日左右出现感冒症状,1月17日前往朝阳区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1月18日早晨反馈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疾控部门接到初筛阳性报告后立即联系该人员,并及时对其在即将开往威海的G1085次列车上实施管控。14:00,经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复核结果为阳性,并检测出德尔塔变异株特异性突变位点。目前该人员已转至北京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北京市关于核酸检测加急费、进返京政策,新规定来了
据1月18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全市各类检测机构在开展核酸检测时,应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统一定价收费,价格为单检每次不高于35元,混合检测每样本不高于8元,不得收取加急费。环京地区通勤人员按照现有的规定继续执行,即首次进返京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此后每次进返京持14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天津方向的通勤人员每次进返京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天津:津南区封控范围再调整
据1月18日天津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天津市动态调整社区管控范围,津南区增加划定小站镇西沟村丰乐路旁颐养院别墅区1-4号楼为封控区。其他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范围不变。
河南安阳:1月17日新增报告确诊病例94例
1月17日0-24时,安阳市新增报告确诊病例94例(其中文峰区1例、汤阴县93例),均已转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1月18日,安阳公布34名新增确诊病例活动轨迹,点击“详细阅读”可查看。
广东
珠海:新增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已公布
据1月18日珠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消息,1月17日0时至18日9时,珠海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其主要活动轨迹已公布。这5例确诊病例均在集中管理的密切接触者中检测发现,近日的主要活动范围均在香洲区南屏镇,病例的居住、工作或学习区域已实施管控,其活动过的重点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深圳: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系境外机组人员入驻酒店的保洁人员
1月18日,深圳在对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例行检测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病例系境外机组人员入驻酒店的保洁人员。近14天处于闭环管理状态,此前多次例行核酸检测均为阴性,1月17日核酸检测初筛阳性,1月18日凌晨经市疾控中心复核亦为阳性,已转送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河源:紫金县新增1名密接者 同时空人员请报备
1月18日,紫金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2022年1月17日21时21分,紫金县接到河源市疾控中心转来密接协查信息,查实有1名深圳市龙岗区返乡的密接者在紫金县黄塘镇锦口村委会新龙村民小组居住。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将紫金县黄塘镇锦口村委会新龙村民小组设为临时封控区域进行管理;二、请在15日18:00至18日08:00,到过黄塘镇锦口村委会新龙村民小组的人员主动到新龙村民小组采样点(青围村广场)进行报备登记、核酸采样;17日15:00-17:30到过黄塘镇万家福购物中心和德州汉堡的人员主动到黄塘卫生院采样点进行报备登记、核酸采样;已离开临时封控区域人员请与黄塘镇锦口村委会报备登记,到就近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
新华社评出2021年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新华社评出2021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1、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大关
这是2021年8月12日,在广西柳州一家汽车企业,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发(黎寒池
摄)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了新的大台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2、
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这是2021年6月3日,党员在全新开馆的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里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基层宣讲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高质量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大党员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力量。
3、
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这是表决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这是继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后,中央依法治港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中央对香港全面管治权的具体体现,为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3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随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完成本地立法。新选举制度为推进香港民主稳步发展、实现良政善治,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
4、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飞行庆祝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7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庆祝大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落成开馆,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盛大举行。
5、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6、三孩生育政策发布实施
7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对外发布,提出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这是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平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趋势、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围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等进行修改。
6、
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
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8、中美中俄元首举行视频会晤
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为中美关系发展把舵引航。12月15日,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年内第二次视频会晤。今年以来,在疫情背景下,习近平主席还以视频方式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金砖峰会、上合峰会、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通过“云外交”同国际社会密切互动,针对共同挑战提出中国方案、凝聚全球共识,有力促进国际抗疫合作和全球共同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9、载人航天等取得新突破
12月27日0时55分,经过约6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年内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一年来,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到“天问一号”“祝融号”成功探测火星,从神舟十二号圆满完成任务到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10、“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这是2021年6月10日拍摄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体人民,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新华社评出2021年国际十大新闻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新华社评出2021年国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一、国会骚乱打破“美式民主”幻象
这是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前举行示威时占据下届总统就职典礼的媒体拍摄高台。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1月6日,大批支持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示威者强行闯入美国国会大厦,与警方发生冲突,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骚乱意在以暴力手段阻止美国总统权力的有序过渡,被视为美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本土暴力极端事件之一。血腥暴力在美国最高政治殿堂上演震惊世界,凸显美国社会分裂鸿沟,打破“美式民主”幻象。人们更清晰看到,“美式民主”已沦为美国政客煽动民意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二、运河堵塞暴露世界经济脆弱
这是2021年3月24日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拍摄的货轮搁浅现场。新华社发
3月23日,一艘货轮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搁浅堵塞航道,一度阻断约12%的全球贸易流通。2021年,种种现象暴露出世界经济脆弱性:物流梗阻、运费暴涨,供应链承受压力;芯片稀缺、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产业链受到冲击;债务攀升、流动性泛滥,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复苏分化、贫富差距扩大,发展鸿沟加深……这既反映出疫情影响复杂深远,也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有关,警示各国须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主要经济体要展现责任担当,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三、世界多国再掀太空探索热潮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中国太空探索征程又一重要步伐。此前,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和美国“毅力”号火星车于2月抵达目的地,3位“访客”掀起火星探索新热潮。天和核心舱于4月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建造全面开启,6月和10月分别迎来两批航天员在轨驻留。12月,美国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顺利发射入轨。此外,商业太空游再进一步。9月,4名游客遨游太空。10月,俄罗斯摄制组登上国际空间站拍摄电影。
这是2021年11月8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在出舱任务结束后挥手示意。新华社发(郭中正摄)
四、美军撤阿标志失败留下灾难
这是2021年8月16日,大量民众聚集在阿富汗喀布尔机场试图离开阿富汗。塔利班人员于8月15日进入并控制了首都喀布尔。新华社发
8月30日,美军全部撤离阿富汗,美国发动的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以失败告终。美军不顾盟友仓促撤离引发阿局势震荡,野蛮空袭造成包括儿童在内的多名阿平民死亡,其自私霸道本性再次暴露无遗。这场美国历史上最漫长的战争令阿富汗生灵涂炭,累计有3万多名阿平民被美军杀死或因战乱丧生,约1100万人沦为难民。长年战乱导致当地民生凋敝,约四分之三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美军不负责任一走了之,给阿富汗人民留下深重灾难和巨大痛苦。
五、中国元首外交唱响多边主义
2021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这是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密集开展“云外交”,推动党的对外工作开创新局面,引领中国促进完善全球治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六、俄西方矛盾重重关系再恶化
这是2021年11月14日,在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白方一侧的难民点,两名儿童望着波兰一侧的军人。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11月1日起,俄罗斯暂停俄常驻北约代表团工作,以回应北约驱逐俄外交官。由于美国长期抱守冷战思维,联合盟友不断向俄施压,今年以来俄与美欧在乌克兰、网络安全、所谓“干预美国选举”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几度相互驱逐外交官。美俄领导人今年两度会晤,但双方关系未出现明显改善。俄与西方后又在白俄罗斯与波兰、立陶宛边境难民危机等问题上出现争执,双方关系持续紧张。
七、格拉斯哥气变大会达成协议
11月13日,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协议,开启国际社会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的新征程。大会期间,中美发布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宝贵动力。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必须率先大幅减排,同时兑现气候融资承诺。今年,美国能源州因冬季风暴大停电、亚洲城市因强降雨严重内涝、欧洲部分地区降暴雨致罕见洪灾,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敲响“气候警钟”,世界各国携手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
这是2021年7月15日,流经德国西部城市科隆的莱茵河河水暴涨。德国西部地区今夏遭遇了严重的洪灾。新华社发(唐颖摄)
八、中美元首举行首次视频会晤
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首次视频会晤,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今年,习主席还应约同拜登总统两次通话。习近平主席在视频会晤中全面阐述中方对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明确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战略框架,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把舵引航。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重要性、反对打“新冷战”达成原则共识。
九、“后默克尔时代”德欧面临考验
12月8日,朔尔茨当选新一任德国总理,与其前任、执政16年的默克尔正式交接,德国及欧盟进入“后默克尔时代”。默克尔在任期间,带领德国取得显着发展成就,发挥协调作用推动欧盟前行,致力于对华友好交往与务实合作。她离开政坛之时,欧盟正面临多重严峻考验,新冠疫情蔓延反复,经济复苏艰难曲折,英国“脱欧”后遗症显现,欧洲一体化势头疲软。在欧盟寻求真正“战略自主”的道路上,默克尔的务实理性作风尤显可贵。
这是2021年9月21日,默克尔在德国施特
拉尔松德出席基民盟竞选集会。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十、疫苗接种助力全球阻击疫情
这是2021年3月1日,人们在菲律宾马尼拉接种中国科兴新冠疫苗。新华社发(乌马利摄)
12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已接种超过86亿剂新冠疫苗。大规模疫苗接种助力全球阻击疫情,但“免疫鸿沟”亟待消除。中国克服自身困难全年努力对外提供约20亿剂疫苗,一些西方国家却大搞“疫苗民族主义”。病毒频繁变异,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先后来袭;疫情起伏反复,全球累计病例和死亡病例已分别超过2.8亿例和540万例。打好抗疫“持久战”,亟须各方携手合作,让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充分发挥疫苗、药物和防疫措施的作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