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10月4日星期一

第3章 莫理循父亲为何移民到澳大利亚



 瀋陽 著

Shenyang

纳德霍恩图片-纳德霍恩素材-纳德霍恩插画-摄图新视界

芬德霍恩河畔

1

 

莫理循的先祖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莫理循曾对其在新西兰的一个远房亲戚说过这些话:“詹姆斯. 莫理循牧师对家族史很有研究。我记得,他曾发现我们是挪威国王私生子的后裔。”莫理循家族肯定是挪威斯堪的纳维亚人后裔,似乎没有疑义。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为瑞典领土。东北接芬兰,西临挪威。挪威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其北部延伸到欧洲最北端。南与丹麦隔海相望。

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异常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达15万个,故被称为万岛之国。莫理循先祖居住的赫布里底群岛与马恩岛一衣带水,当时曾组成了一个王国,处于群岛领主统治之下,它们继承的都是挪威的传统。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属山地,西部沿岸陡峭,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平整。

据莫理循家庭族谱记载,他们的老祖宗是个幸存的船难旅客。沉船后,他抓住一根漂木浮到一个小岛上。因此,莫理循家族的族徽是一根漂木。这个小岛就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赫布里底群岛最北边的刘易斯岛。

当时的刘易斯岛只有一个镇,在斯托诺韦附近。宗教在刘易斯很重要,长老会统治着刘易斯。刘易斯教区有四个堂区。

莫理循家族的后人中, 一个是休. 莫理循,他当过刘易斯岛的世袭法官;另一个是肯尼思. 莫理循,他的女儿嫁给了马考利勋爵的曾祖父。

莫理循家族中的许多人后来都移居到苏格兰北部。苏格兰西北部就是有名的苏格兰高地,有着雄伟壮美的自然风景。

莫理循的祖父唐纳德.莫理循于1790年出生于默里郡,1815年结婚。

莫理循的祖父在爱丁基里教区担任长老,还是个乡村商人。

爱丁基里教区位于芬德霍恩河畔,那里是苏格兰最美丽的风景区之一。他成功地把宗教信仰和经商结合起来,退休时已赚了一小笔钱,因此能安安稳稳地在爱丁基里教区度过他的晚年。

芬德霍恩位于英国苏格兰北部火车站,这里曾是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但随着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消退,昔日熙攘的港湾也逐渐凋零没落。附近的沙质土地贫瘠干燥不适合耕种,芬德霍恩已成为一个人烟稀少的苏格兰小镇。

莫理循的祖父唐纳德.莫理循在这里共生了八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八个儿子中的乔治,就是莫理循的父亲。

 

2

 

英国英格兰约克郡风景图片第12张尺寸:3264x1952 (天堂图片网)

约克郡

 

莫理循的父亲乔治. 莫理循被称为“博学之士”。他在墨尔本的一个侄子回忆说: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为人正直,富有进取心,坦率豪爽,手里经常挥舞着令人生畏的训诫棍或鞭子。他是个一流的数学老师。他的几个儿子从小就学会走国际象棋。他的侄子还说,乔治吃早饭的方式很有趣,常在麦片粥里加些盐、牛油和牛奶,然后非常认真、使劲地搅拌。

此时的乔治. 莫理循生活在苏格兰,不过,他在苏格兰认识了一个约克郡女孩丽贝卡.格林伍德。

历史悠久的约克郡是英国最大的郡,曾分为三个地区:约克郡北区、西区和东区。约克郡的大部分土地由约克夏-横勃塞得地区管理,但是直到今日约克郡还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传统地理名词。美国纽约的城市名就是当年发现新大陆的人们为了纪念英国约克郡而起的。约克郡的著名城市有约克、利兹、谢菲尔德等。

如今的约克郡是英国著名的文化之乡,以及重要的工业、农业之乡。郡花是著名的约克郡白玫瑰。

 

約克郡美食-烤牛肉布丁

约克郡美食-烤牛肉布丁是英国名菜

 

约克郡女孩丽贝卡.格林伍德常与乔治. 莫理循一起品尝烤牛肉布丁,烤牛肉布丁是深受英国女王的喜爱的约克郡美食。约克郡的特产有红茶、啤酒和姜汁饼,还有用玻璃瓶装着的彩色玫瑰糖等。

广袤的平原,充足的水源使得约克郡拥有大量的粮田。约克郡由此也被称为粮仓。约克夏犬,因产于英国的约克郡而得名,被当地人视为约克人,深受世界各地爱犬人士钟爱。

 

3

 

約克郡大教堂

约克郡大教堂

 

约克郡的美景举世闻名,有着绵延的山谷、古老的教堂和粗犷的荒原,高居欧洲主要旅行胜地榜首,并连续多年被世界旅游奖评为全球最具吸引力旅游地。著名景点有约克大教堂、约克郡宽谷、约克郡博物馆等。

拥有将近2000年历史的约克郡有着英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约克大教堂是欧洲现存最大的中世纪大教堂,也是世界上设计和建筑艺术最精湛的教堂之一。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气氛弥漫在整个城中,在石板铺石街道中闲逛小店就可花上半天的时间,当然更不能忘了登上约克著名的罗马城墙体验千年堡垒遗迹。

在约克,登城口称之为Bar,北边的Bootham Bar和西南边的Micklegate Bar是以前统治者进入城内的主要入口,其它如东北边的Monk Bar和东南方的Walmgate Bar,也都是登城墙的入口。绕城墙一圈大约需要2个小时,或是走其中一小段如约克大教堂附近的Bootham BarMonk Bar,可顺道欣赏约克大教堂的雄伟景观。

约克郡还拥有利兹大学、约克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多所享誉世界的顶尖研究型大学。

 

4

 

Haworth 哈沃斯

Haworth 哈沃斯

 

约克郡女孩丽贝卡.格林伍德与乔治. 莫理循在一起时,会谈起她的家庭。

丽贝卡.格林伍德家庭大约在1680年就已定居在西约克郡布拉德福德市的古村哈沃斯- Haworth。哈沃斯是英国最美乡村之一。

从利兹一路到达布拉德福德地区,满眼的青草和成群的牛羊,山谷的民居尽收眼底。一过布拉德福德市,就能明显能感觉到路越来越窄,最窄的地方也就一辆车可以通过。

沿着前往哈沃斯的乡间小路,就能从居民区走到了村子的中心。石头铺成的坡路,路两边都是独立的小店,色彩分明,有的墙面全黑,有的全白,还有的全紫,每一道门都颜色各异,窗下的围墙边也总是有特别的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做装饰,而墙上,也会根据店家的喜好,挂着形式各异的装饰物。

哈沃斯小站哈沃斯小站

哈沃斯小站

 

走过村子的中心,穿过中心公园,再沿着下坡路走五分钟就能看到哈沃斯火车站了。小站只有蒸汽火车,站内售票处还保留着最原始的样子,手写的时刻表,可以自由更换的站牌。恍惚间总让人感觉穿越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哈沃斯只是英国约克郡西部一个遥远偏僻的小镇,被长满了紫红色石葵花与茅草的荒漠所包围。但在英国文学史上,这里却赫赫有名。勃朗台三姐妹在这里写下了《简·爱》、《呼啸山庄》和《阿格尼斯·格瑞》。

 

三姐妹的画像,她们以各自的著作而闻名

 

走进勃朗特博物馆,可以感受三姐妹在哈沃斯的生活。整个博物馆就是勃朗特三姐妹的家,从会客室到书房,厨房再到二楼的卧室,涵盖了三姐妹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1847年,《简·爱》诞生的时候,夏洛蒂31岁,艾米莉29岁,安妮27岁。

勃朗台三姐妹在这里写下了《简·爱》、《呼啸山庄》和《阿格尼斯·格瑞》。

勃朗台三姐妹的故居,是一座青色乔治亚风格的二层石屋,是勃朗台先生作为教区牧师的住宅。一家人从1820年到1861年都住在这里,直到1861年,勃朗台先生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一送走妻子和六个孩子后,才变卖了房子。

一楼是门廊、餐厅、勃朗台先生的书房、夏洛蒂的丈夫尼科尔斯的书房,厨房以及佣人的房间。二楼是夏洛蒂和勃朗台先生的睡房、儿童活动室(后来被艾米莉用作睡房),夏洛蒂的弟弟派崔克的画室以及现在用作陈列室的两个房间。

 


三姐妹居住的Haworth小镇

 

这样的居住环境,在当时也算是中等偏上的。因为作为牧师,勃朗台先生的薪俸是普通公务员的20倍,也许正因为这样,三姐妹才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约克郡女孩丽贝卡.格林伍德常与乔治. 莫理循常会谈论这三姐妹的作品和故事。

18481849年,艾米莉、派崔克和安妮先后去世。《简·爱》的出版使夏洛蒂小有了名气,也使她的手头宽裕了些。弟弟妹妹们去世后,1850年,她对房子作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改动,把一楼的餐厅和二楼的卧室都加大了,而被迫“缩水”的是门廊和儿童活动室。1854年,她还把底楼的一间储藏室改成书房,送给她即将新婚的丈夫——父亲的助手尼科尔斯。

结婚以后,夏洛蒂有过一段很快乐的时光。可惜的是,婚后不到一年,她就撒手人寰。而比她小两岁的尼科尔斯在她去世以后又活了51年。

在勃朗台故居路右边就可以看到一座小小的教堂,那曾是勃朗台先生供职的地方。勃朗台一家其实是葬在那个教堂的地下。

在教堂与故居之间竟然是一片荒芜的墓地。这些墓碑横横竖竖,长满了绿苔,看起来年代久远。当年,三姐妹就与这片墓地为邻。

 

环绕着荒野的小镇

 

5

 

乔治. 莫理循与丽贝卡.格林伍德陷入了热恋之中,并且正式订了婚。

但不久之后,丽贝卡.格林伍德一家移民去澳大利亚了,这对乔治. 莫理循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乔治. 莫理循将丽贝卡.格林伍德送到了格雷夫森德港口。

 

格雷夫森德港口小镇

 

格雷夫森德是英国的一座美丽的历史悠久的小镇。位于肯特郡西北部,泰晤士河南岸。格雷夫森德大陆性气候特点较强,因此气候较干燥且阴天少。

格雷夫森德因为它的位置,市内交通十分发达。如今,这个城镇也有许多旅游景点,如Gravesend镇码头,皇家露台码头,风车山,Pocahontas雕像和Gravesend钟楼,在游客中非常受欢迎。

但是,当时的乔治. 莫理循站在港口时,却百感交集。他望着丽贝卡.格林伍德登上了一艘快速帆船,驶离了格雷夫森德港。

那是1858年的春天。丽贝卡.格林伍德从格雷夫森德港到墨尔本,整整航行了140天。

 

6

 

正陷入热恋之中,并且已正式订了婚的乔治. 莫理循,突然失去了丽贝卡.格林伍德,他十分痛苦。但他立即作出了一个决定:移民澳大利亚。他不愿失去丽贝卡.格林伍德。

乔治. 莫理循的两个兄弟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从教。

乔治. 莫理循的兄弟亚历山大曾担任汉密尔顿学院学院院长。汉密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是美国一所知名的私立的文理学院,它位于美国纽约州北部的克林顿市。汉密尔顿学院由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创建于1793年,是纽约州第三古老的大学, 在1812年更名为汉密尔顿学院。1978年,在和科克兰学院合并后,汉密尔顿学院由男校变成了男女混合的学校。但亚历山大在1857年去了澳大利亚,担任墨尔本苏格兰学院院长。

18584月,28岁的乔治. 莫理循便从道拉克拉金那曼给在墨尔本的亚历山大写信:

 

亲爱的桑迪:

我在上一封信中已告诉您,我想移民到澳大利亚。在英国发生的一连串倒霉事,使我产生了移民的念头,因而想到澳大利亚碰碰运气,看看命运之神是否能对我笑得灿烂些……

您可能也知道,我现有的工作有多没劲,每天要教六小时枯燥无味的算术,苦涩的日子令人难以忍受……我从没喜欢过现在的工作。

您在信中生动地描述了欣欣向荣的澳大利亚教育事业,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从而萌发了移民的念头。

 

乔治. 莫理循给亚历山大的信中作了保证:自己决不会成为他的负担,也决不在任何能和他形成竞争的机构中工作。他打算与和他的另一兄弟罗伯特一起投资办学,在墨尔本以外的一些日益显得重要的城镇里碰碰运气。

这个罗伯特是乔治. 莫理循和亚历山大的兄弟,他在亚历山大担任院长的墨尔本苏格兰学院里任教。

乔治. 莫理循也给他的兄弟罗伯特写了信:

 

我讨厌教书,不过原因却说不准,也许是由自己教学生涯中的厄运而引起。但就我来说,我宁愿从事任何其他职业,甚至当售货员也未尝不可。我宁愿站在柜台后,满脸谄笑地朝骄傲慢的顾客卑躬屈膝,为谋生而挣扎。

 

乔治. 莫理循移民的决心已定,也得到了他的两个兄弟亚历山大和罗伯特的帮助,他于1858年年底正式抵达了墨尔本,开启了移民澳大利亚的新生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