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10月29日星期五

第26章 “辛酉政变”对莫理循的心灵撞击



 瀋陽 著

Shenyang

奕訢

恭亲王奕䜣

 

1

 

清末中国的腐败和混乱,让莫理循看到了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利益之争,也让他寻思自己能否在这世界变局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要读懂这段历史,就得读懂那个慈禧。

莫理循开始收集各种有关介绍大清和慈禧的报刊和书籍,他对慈禧有了初步的认识。

载淳的母亲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是个阴险、贪权、又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刚刚坐上圣母皇太后的宝座,就迫不及待地揽权。

慈禧先让人建议,因为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所以要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要掌握实权。

她明目张胆的要权行为自然而然遭到了辅政八大臣的坚决抵制,载垣等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帘”的理由加以反对,坚决拒绝。双方一度吵得很激烈。八大臣在小皇帝和两位年轻的太后面前纵横咆哮,尽失人臣之礼

 

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8534/cut-20180118104532-425532413_jpg_163_204_10925.jpg/300

慈安太后(1837812-188148日)

 

那时慈安太后25岁。慈安是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咸丰帝的第二任皇后,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慈安太后被封为皇后时年仅16岁,少于文宗6岁。她生前没有子嗣,但却依靠丈夫咸丰皇帝的信任和宠爱,由嫔连升四级成为皇后,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堪称清代晋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慈禧那时27岁,6岁的小皇帝就不用提了。孤儿寡母,怎么可能斗得过那些位高、权重、资深的八位大臣?

但是,所有人都低估了慈禧的权术和能力。

 

2

 

慈禧对代表赞襄政务八大臣的朝臣肃顺早已生怨。

时值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八月初八,英法联军的大炮轰进京城,咸丰皇帝带头弃城逃走,还带领了一众宫娥后妃、王公大臣。逃跑是需要交通工具的,所以,这批人有的骑马,有的坐轿子。

当时负责安排后妃交通工具的是肃顺,他给正宫娘娘慈安皇后安排了最好的轿子,而当时虽然慈禧已经做了懿贵妃,但还是比不上皇后,肃顺给她安排的轿子就不太好。所以一开始,慈禧就因为轿子质量太差,一路颠簸还十分硌屁股而气得不行,然后就去要求换轿子,没想到,在肃顺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人家一句换什么换就给顶了回来,还冷嘲热讽说了些又不是在宫里,哪有那么多条件,凑合坐吧这样的话。慈禧被这么噎了一遭,老公虽然健在,自己还不算孤儿寡母,但是,皇帝当时哪顾得上她呀!于是,慈禧自己抱着孩子坐着不好的轿子,一路颠簸到了承德。路途十分遥远,一路上,她也着实受了不少苦。档案里面也有记载,当时肃顺给了慈禧不少气受,所以慈禧跟肃顺那时候就产生了矛盾。

到了承德之后,慈禧受到的待遇依然没有好转,给皇帝和皇后安排的自然都差不了,但身为贵妃的她,就略显凄凉,给她准备的东西都不是十分好,无论是生活起居方面,还是饮食所用的餐具,都肯定跟皇后的比不了。慈禧攀比之心极其严重,跟人家比较之后,又惹了一肚子气。

 

3

 

咸丰死后,朝廷主要分为三股政治势力:其一是顾命大臣势力,其二是帝胤势力,其三是帝后势力。三股政治势力的核心是载淳,哪股政治势力能够同帝后势力相结合,它就会增加胜利的可能性。

坊间传说,咸丰皇帝早就觉察到慈禧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传说他在临终之前,特别密授朱谕,嘱咐慈安太后,如果慈禧恃子胡作非为,就让慈安拿出密谕,按祖宗之法治罪于她。

咸丰死后,慈安曾把密谕拿给慈禧看,以示警醒。密谕的存在,使慈禧感到惊惧不安,办事谨小慎微,不敢胡作非为。她对慈安言听计从.关怀备至。时间长了,慈安看到慈禧安分守己,就对她放松了警惕。

一天,慈安患病,吃了太医所开的各种药,都见效甚微,一气之下,慈安拒绝吃药。没想到,几天之后,她的病居然奇迹般的痊愈了。大病初愈,慈安兴高采烈地到颐和园散步,却见慈禧左臂缠着白纱。她十分惊异,就上前问慈禧原因。慈禧满不在乎地回答道:前几天,我见你病卧床榻,面色苍白,心里很难过,因此就从我左臂膀上割下一片肉,让人煮汤为你滋养身子,以表我的一片诚意。

慈安听了这一席话,大为感动,感谢万分地说:想不到你竟然是这样一位好心人,先皇不应该对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说罢,便回宫中,取出咸丰皇帝的临终密谕,当着慈禧的面,烧为灰烬。

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不必当真。

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慈安太后对肃顺等人的所做所为也是极不赞成,慈禧于是串通了慈安,决定与恭亲王奕串通,制约八大臣势力。

 

4

 

慈禧太后鼓动东宫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夺权力,暗中联络在京的恭亲王奕欣为援。

御史董元醇奏清皇太后进行垂帘听政,并派恭亲王奕欣辅政。八大臣以清朝无此先例,令军机处拟旨斥驳。

慈禧串通慈安拒绝盖印,将折旨留中不发。

八大臣以“搁车”示威,迫使两宫太后让步,颁发驳斥董折谕旨。

虽然慈安、慈禧两宫太后掌握着咸丰所赐的两枚印章,在政治上与八大臣势均力敌,但由于当时的热河行宫全部都是辅政八大臣的势力,慈禧费尽心思也未能得逞,只好虚与委蛇,暂时向八大臣妥协,但她始终也没放弃垂帘听政的想法。

咸丰帝在世时不少奏章都由让慈禧代阅。因她书法不错,有端腴丰采,又常命其代笔批答奏章。慈禧于权力似乎有着一种本能的兴趣与敏感,她津津有味地做着这一切,还相机参与政事,为咸丰帝出谋划策。日子一长,就对最高权力机构的一套运转模式了解得一清二楚。

慈禧使出了一招苦肉计,她命人把自己的一个心腹痛打了一顿,然后逐出避暑山庄行宫。此心腹出了行宫后,马上进京,面见恭亲王奕欣,说了慈禧的意思。

奕欣是咸丰的亲弟弟,为人机智、练达,很有才干,相比之下,身为皇帝的咸丰却显得平庸无能,这就招来了咸丰帝的猜忌,因此,咸丰在政治上是疏远奕欣,重用肃顺等人。奕欣虽贵为亲王,但却没有什么实权,处处受到肃顺等人的排挤。

咸丰逃亡热河,命令奕欣留在北京与侵略者议和,一同留下的还有军机大臣文祥。文祥因为与奕欣关系较好,也受到肃顺等人的排挤,不准他随同前往热河。后来的八个辅政大臣中,有四个是军机大臣,只有文祥除外。

所以,奕欣和文祥对肃顺等人恨之入骨,不除不快。正是基于这些,在接到两宫太后的求援信号后,奕欣和文祥决定要帮助两宫太后除掉辅政八大臣。

在两宫太后催促下,八大臣同意回銮北京。 

10月,奕欣经多次申请,才准允以“奔丧”的名义赶到热河。

奕欣在大行皇帝的灵前一番哭祭之后,他谒见了两宫太后,和两宫太后密谋了许久,最后决议在北京发动政变。

奕欣与两宫密谋政变之策后,召鸿胪寺少卿曹毓英密拟拿问各旨,旋即返京布置。奕欣争取到朝中大学士贾祯、周祖培、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的支持,握有兵权的僧格林沁、胜保等人也表示效忠于两宫太后,作好了发动政变的一切准备。

在从承德回北京时,慈禧以皇帝年幼,不能全程护送先帝梓宫为由,随灵柩走了一天,就决定和载垣、端华等7大臣由小路提前回北京。让肃顺护送咸丰帝的灵柩后行。 

111日慈禧刚到北京,她就迫不及待的接见了恭亲王奕欣,军机大臣文祥等,安排政变事宜。

第二天一早,奕手捧盖有玉玺和先帝两枚印章的圣旨,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当场逮捕了载垣、端华;又命令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撤职查办,严加看管。并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云逮捕了护送梓宫回京的肃顺。

不久(8),慈禧发布上谕,否认咸丰遗诏,下令将肃顺斩首;诏赐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景寿、匡源、杜瀚、焦佑瀛褫职,穆荫遣戍军台。

八大臣的第一个重要罪状就是“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也等于向侵略者表示,她将“尽心和议”。

接着(11) 两宫太后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改明年(1862)为“同治”;“同治”是指由两宫太后共同治理朝政,慈禧之号也是从这时开始使用的。

两宫太后还宣布加封恭亲王奕欣为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领班。并以桂良等五人为军机大臣。奕譞、文祥、胜保等人也得以加官晋爵。

这一年是农历辛酉年,故又称“辛酉政变”。而发生此事的地点又在北京,故又称“北京政变”。

 

5

 

莫理循读懂了“北京政变”,也读懂了慈禧,还有道光、咸丰和同治,他决意已定:去大清国转一圈。他要看看真实的中国,当然重点是了解鸦片贸易那些事。莫理循准备再进行一次冒险之旅,他想到东亚去寻找机会。

莫理循为自己作了一个行程规划:去了香港、天津、北京、上海,然后进行了一次中国西南之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