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黄歇经营江东在申城上海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
首先,通过黄歇在江东封地的开疆拓土,在上海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文明和水上航运文明。兴修水利,疏浚水道,主持疏浚东江、娄江、吴淞江“三江”,开浚黄歇浦(黄浦江),连通太湖和淀山湖,将其江面拓展到300米至700米,深挖至十数米,与东海、黄海之间的长江出海口连通。后人继承春申君的传统,不断深挖疏浚,至今,黄浦江江阔水深,可通行3000~10000吨级船只,属一级航道。黄浦江由此成为上海市的母亲河,上海市主要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源主要来自这条江,并承担着航运、排洪、灌溉、渔业、旅游、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
2300年前春申君带领民众改良土壤,荒滩变良田,开发治理江东,为吴越带去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制造农业生产器械,先进的纺织技术,与江南的蚕线结合,为日后这里成为全国农业发达鱼米之乡、丝绸之乡、纺织之乡,以及中国资本主义最早在江南苏杭地区的萌芽,奠定了良好生产基础。
其次,在上海及其周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留下了与春申君黄歇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如黄浦江、申江、春申江、黄浦区、春申路、春申村等地名遗迹,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而命名。在上海的老城隍庙,曾经供奉着春申君的神像(后在日军侵华时被毁)。现在,在上海松江区新桥镇春申村,于2003年重新扩建的春申君祠堂,相传这里曾是春申君治理黄浦江的“指挥所”。一组巨大的铜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黄歇领着当地居民治理、疏通黄浦江的情景。重建的祠堂占地500平方米,为仿古民居建筑。室内陈列着春申君的相关史料及松江古迹、历史名人名作。祠堂里的匾额,分别为著名松江籍学者和书法家施蛰存、程十发、郑为题写。
第三,春申文化反映了上海的根文化特征。黄浦江疏浚后,当地水系分明起来,泽国变成良田,经济长足发展,地位日彰,上海地区的行政建制和历史沿革从此开始。隋代,当地开始设镇,名曰华亭镇。唐时开始设县。北宋淳化年间(990年~994年),这里开始称上海,为上海镇。到了明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这里日益兴盛。1553年,朝廷为抵抗倭寇,筑上海城,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中心。清代,上海属松江府。
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成为外国列强在华的租界,使上海逐渐由一个东南名邑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城市。同时,上海也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通商口岸之一。民国时期,上海属江苏省。1928年,政府设上海特别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成为直辖市,也是中国最大的都市。在上海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风格,而这种海派文化之根,在文明开启之时的战国时期就有了自己的萌芽。
黄歇在江东领地上开创的先秦地方文化,具有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等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显著特征,而近代上海兴起的海派文化的典型特征就是,兼容并蓄、多元互补、不拘一格、灵活创新,融多元文化熔于一炉,在包容一切中创造一切。上海一向以“海派文化”著称,“海派”一词肇始于晚清时期中国画中的“海上画派”。
鸦片战争后,上海出现了“华洋杂处”的租界,当时一大批画家来上海,受新风气的影响,他们在中国画的传统基础之上,借鉴西洋画的技法,逐渐形成了贯通古今、融合中外的画派,“海派”只是这种“海上画派”的简称。这种的文化风格,逐渐由画坛扩展到戏曲、电影、小说乃至社会风尚、生活方式等方面,“海派文化”的概念由此产生。
可以说“海上画派”只是“海派文化”的起端而非源头,黄歇开创的领地文化应为“海派文化”的“文化源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