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7年5月29日星期一

上海西菜的由来



话说上海西菜(上海人又称大菜)的由来,不能不谈起祝桥人倪宝楼。据考证,倪宝楼活动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一时段中,是当时上海滩鼎鼎大名的西菜“厨王”,为上海西菜的发展演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菜进入上海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事,上海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一时外国的传教士和商人接踵而来,成为洋人的天堂和冒险家的乐园。西餐从此传入上海。先是外国人开设的西餐馆,最早有徐家汇附近的“亨白花园”,随后“老德记西餐馆”、“埃凡面包房”等,多分布在南京东路段。多为两块烧肉配上几个小番薯就算是一道菜,腥味浓重,中国人实在吃不惯。当时中国人在上海滩开设的餐馆已有相当规模,吸引了很多当地的厨师加盟,尤其以浦东厨师见长,他们烧的上海本帮菜在上海滩大受欢迎,生意红火。此外,粤菜、潮洲菜、川菜、淮扬菜都在上海滩拥有大量的食客。
倪宝楼,南汇祝桥人(具体生辰不详),据老辈人回忆,倪宝楼出生贫苦,八岁就在当地有名的德兴饭馆打杂,十二岁拜师学艺,十五岁烧得一手好菜。青年时期的倪宝楼,祝桥当地甚至周边地区凡红白喜事都请他掌勺,久之,名气更响。倪宝楼不仅在传统厨艺上精益求精,而且还大胆创新,南汇地区筵席大致有硬八样(八样菜)、硬十样(十样菜)、四炒六菜一点心一汤、六炒六菜二点心一汤、八炒八菜二点心一汤等数种,就是当时倪宝楼等厨师逐步规范摸索出来的,至今酒席还在沿用。但小小的祝桥镇已容不下倪宝楼的雄心壮志。上世纪初,倪宝楼开始只身闯荡上海滩。
一开始,倪宝楼在一家绍兴人开的饭馆里当厨师。很快,小绍兴饭馆由于倪宝楼的加盟而名声大振,食客纷至沓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饭馆老板的小绍兴白斩鸡非常有名,这也是吸引顾客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倪宝楼总觉小绍兴白斩鸡缺了点什么,肉质不鲜美,比家里的散养鸡“九斤黄”都不如。于是他向老板提议,从浦东进一批当地人饲养的鸡来。这批鸡肉质肥嫩,体形硕大,鲜美异常,尤其是黄澄澄、热腾腾的一盆白斩鸡端上来,令人胃口大开。很快小绍兴的浦东白斩鸡就出名了。而倪宝楼冠以“三黄鸡”之名,因纯种浦东鸡黄嘴、黄脚、黄毛,早在清朝《川沙怃民厅志》就有记载:“鸡色黄体大,有九斤黄、黑十二之称。”故名“三黄鸡”又称“九斤黄”。上海人爱吃三黄鸡,乐此不疲。溯源的话,不能说与祝桥无关吧。
倪宝楼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跟中国厨师们一起,研究如何西菜中化,中西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海派风味。西菜在上海经过了百余年的演变,不再是全盘西化,也不再简单用中国烹饪法烧制的“中西大菜”,而是真正吸取了西菜的精华,又融入我国食谱的成分,创制出独树一帜的上海西菜,即浦东大菜。它既不同于各式正宗菜肴,也有别于外国西菜,受到了外国人和中国人的欢迎。如特色名菜烙蛤蜊,是将蛤蜊洗净滤干加料拌和后,仍放入壳内,再上炉烧烙,并加油、酒、大蒜泥、芹菜末,色泽鲜美诱人。当时,上海人在福州路一带相继开了“一品香”、“江南春”、“一枝香”等西菜馆,这些有名的西菜馆都留下了倪宝楼的身影。倪宝楼在烹饪过程中,既讲究中国传统的烧法、刀功,又结合“爆、熏、烩”等西式烹饪技艺,讲究用料、做法精细,被誉为上海的西菜“厨王”。
倪宝楼在上海滩声誉鹊起,很多家乡人把子女送到他那儿拜师学艺。一时浦西很多知名饭店的掌勺师傅多为浦东人。而倪宝楼最有名的徒弟当属浦东施湾乡滨二村的施阿江和冯金生,被称为“施阿江的刀功,冯金生的烧功”。施阿江少年务农,生活困苦,20岁就拜倪宝楼为师,厨艺精湛,“刀工”更为引人注目,冷盆菜肴只只刀工精细,厚薄划一,造型别致。浦东的“菜刀”也由此出了名。而祝桥本地的属杨金法最为闻名。杨金法为祝桥镇东杨家码头人(今金星村9组),幼年就拜倪宝楼为师,切配烹烧,都见功力,尤其擅长上海本帮菜。制作的点心,花色繁多,美味适口。当地人喜庆之事,争相聘之。

由于倪宝楼首创的“大菜”一出名,上海人的自制菜肴也统统改了名,全部称作为“小菜”。上海俗语中的“买小菜”、“吃小菜”、“小菜篮头”等,皆原由于此。

浦东道教音乐溯源


中国道教在元代以后可分为“正一派”和“全真派”,上海地区当属“正一派”。上海的道教音乐因为曲目、仪式等不同,分为“东乡派”和“西乡派”。南汇因在浦江之东,濒临东海,故属于“东乡派”。南汇的道教又因演唱、演奏的艺术风格、法事组合的不同,呈现了东北派、东南派、黄路派、西派、城派、艾派、桥头派和大沙派等。其中东北派因流传于南汇东北片的祝桥、六灶及原川沙县的东南部而得名。
南汇道会司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嘉庆时期,清咸丰时县衙署专事道教管理的南汇道会司道士姜海春,其师公何通御、何通御的师傅林雪岩都是南汇道会司的道士或法师。姜海春之子姜肇周(18671933)出生于道教世家,长大后曾拜江西龙虎山六十二代天师为师,他是南汇很有名望的秀才,也是当地公认的道士、法师的启蒙老师。他培养出的著名道士、法师达七十二之多。姜肇周与师兄夏雨人、方尚宾、朱棣花、闵秋槎长期合作中,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故被誉为“一代宗师”。
“东北派”是南汇道教各派中人员最多、活动范围最大的派别,其道士、法师大多数系姜肇周的门徒。
东北派的流传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有据可查的就有四代传人。第一代有张佐江、张佐征;第二代有朱永汀、严妙根;第三代有曹志仁、陆春梅、孙志葵、瞿海根、范亚弟、陈水宾、张保根、瞿杏才、石春江;第四代有温正修等。
“东北派”中有不少人担任过沪剧乐师。沪剧起源于本滩。本滩曾流行于祝桥、大团、横沔等地,后改为“申曲”,再改为沪剧。至今沪剧还保留着“阳挡”、“花鼓调”等“浦东花鼓戏”的曲牌。花鼓戏在南汇流行至今也有二百多年历史。“浦东花鼓戏”类似东北的“二人转”,演出时,女演员腰系两头鼓,男演员击打小锣,边击边唱,载歌载舞。因流传于南汇、川沙及上海县一带,故称为“浦东花鼓戏”。后因艺术表现需要,遂由“二角档”,演变为“三角档”、“多角档”。“浦东花鼓戏”的宾白多用土语,在乡中流行。但因演唱时多淫词,又杂入妇女,故又称为“花鼓”,历史上曾两度遭禁演。
在南汇道教“东北派”中的宣卷也极负盛名。宣卷又称为“唸宣卷”,最早的宣卷表演形式为单档,一个人边翻宣卷边击木鱼演唱。后改为双档,即再一个碰铃。祝桥宣卷为四档,书桌左边称为上手,专门饰演男角,兼敲檀板,又叫“老郎”;上手后面坐着下手,专门饰演女角,如丫环、小姐之类,兼敲大、小木鱼;右前一档是拉二胡的,兼演跑龙套角色,跟唱拖腔。右后一档是演反角的,敲着碰铃“击子”,跟唱拖腔。宣卷其实源于唐代的“俗讲”和宋代的“谈经”,是佛教徒及其信徒宣讲“室卷”的一种称法而已,后来就逐步演变成曲艺。宣卷,从理论上说应该属于佛事类。“正一派”又系指道教,但在祝桥乃至南汇、川沙地区,佛与道并不严格区分,“东北派”也就成了真正的“海派”。其演唱、演奏特点最显著的艺术风格,则可反映在清音班。不少清音班演奏人员,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海派艺术风格,行腔婉转、演奏细腻。音乐节奏常以沪剧“流水板”、“中板”、“慢中板”的形式出现。祝桥地区的乐队演奏水平,是“东北派”中最具特色的,“东北派”又是南汇地区各派别公认为最高的。
在清末民初时,清音班的前身应为鹤器班。鹤品,是南汇民间吹打乐的统称,因吹奏员的吹姿犹如白鹤昂首而得其名。据《分建南汇县志》记载,南汇鹤器距今二百多年前已十分流行。鹤器班的班主被称为“门图”,这些“门图”有固定的营业地盘(区域范围)和权利。无非是三件事,属所辖占区域范围对为客人,一是操办婚庆、二是出丧、三是节庆(包括庙会、及新官上任)。透彻地讲,就是为红白喜事当吹鼓手。百年前,鹤器班的礼仪吹奏逐渐被清音班所取代,鹤器艺人开始学习清音,成为清音艺人。清音班演奏的最大特点就是“清音丝竹”。
“清音丝竹”的乐队编制早期分“一桌头”,即八个人或“两桌头”的十六人。清末民初,流行“二吹、三敲、三弹、三扯”和“三吹、三敲、四弹、四扯”。南汇人称“拉二胡”为“扯二胡”,因此,“三扯”、“四扯”的“扯”,即“拉”的意思,如果你不会拉二胡,南汇人就会话侬是“扯乱弹”,“扯乱弹”成为南汇土话,至今乡音未曾改,处处入耳来。整个乐队除了二胡外,还包括笛、笙、箫、梆板、铃、彩盒、月琴、琵琶、三弦、泰琴、板胡、椰胡、京胡。
“清音丝竹”在20世纪—30年代为鼎盛时期,史料称“平均每个村就有一个清音班”,南汇全县多达150多个。最有影响的当属由徐海泉在祝桥盐仓地区创办的“马立斯国乐社”,还有横沔的“联谊国乐社”、三灶的“朱四房清音班”,以及周浦三角地区的“丁家班“等。祝桥“清竹乐队”至今还活跃在南汇地区。
清音班一般分两种。一种叫“门图清音”,乐手平时务农为主,遇乡邻有婚丧之事,应邀去作礼仪演奏,收取一点费用;另一种叫“白相清音”,一般由医生、教师及匠人等组成,主要是自娱自乐。这些清音班,少则五、六人,多则二、三十。
清音班以婚丧服务为主,所以常见的演奏形式分为立奏和坐奏两种。立奏常出现在娶亲、送丧路上,也常为庙会仪式开道;坐奏则在农家客堂或舞台。

因清音班在祝桥地区流传最甚,也最活跃,因此有关祝桥清音班的传说故事也就最多。如传说中发生在清光绪年间祝家桥钦公塘外杨家宅杨秀桃“对牛吹笛”的故事;1943年,盐仓马家帮和祝桥等清音班前往横沙参加庙会,清音班船队在海上四船排开,齐奏《十面埋伏》,与日军侵略者周旋的故事;还有共产党领导的“保卫四中”中队长连柏生,巧编《汉奸婆哭七七》的哭丧歌,警告汉奸的传说等。这些传说故事,也都验证了祝桥清音丝竹在民间文化史上不可抹去的作用。

简说南汇和祝桥建制演变


明代时,徽商利用从歙县徽州经分健康(今南京)和临安(今杭州)的两条快捷便道,很快就揽起了盐业转运生意。盐业发展迅捷东移,推向上海近海的大浦东地块,奉贤、南汇、川沙(今浦东新区)、崇明,成了江南盐业的重要产地。
周庄巨商沈万三利用与张士德、张士诚的关系,就曾多次从事倒卖盐运业务,沈万三在周浦一带建有屋宇,现沈庄即为其后人所居之地。沈祝公路是沈庄连接祝桥的要道,曾是陆路运输通道。祝桥时为五团所辖之地。
明隆庆二年(1568年),松江府佥事郑元韶清丈土地时,建置分团编甲制,编造盐业户鱼鳞花名册。祝桥第一次有了“五团”之名。但祝桥虽有团灶机构,隶属于下沙盐场,但没有实际的行政建置。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划出上海县长人乡和下沙盐场9个团,建立了南汇县,下沙盐场第二分场即设在四团,分场有盐的仓库乃称盐仓。被称为“五团”的祝桥地区隶属12等省松江府南汇县。直到清宣统年间,清政府实行地方自治。宣统三年(1911年),五团乡自治公所正式成立,隶属于南汇县。
五团乡以下辖10甲,即:一甲(马家宅),二甲(在一甲北,钦公塘西),三甲(行前桥),四甲(长马家宅),五甲(瞿家庙),六甲(钱家庙),七甲(积骨塔、储家店),八甲(竹家桥),九甲(潘家泓、苏家路),十甲(鲍家宅、石家宅)。
民国初期,全乡行政区划未变。民国16年(1927年),全县实行区自治制。原五团乡分拆为16个乡、镇,即祝桥镇及行前、澜港、焙灶、凉亭、德荫、窑墩、三育、马路、凌路、薛泓、育才、潘泓、五九、储典、百祥15个乡,乡、镇以下设闾,闾以下为邻。
民国23年(1934年),南汇县实行保甲制,原五团乡境域各小乡隶属第二区,除百祥乡、储典乡划归第三区外,其余14个乡合并为3个乡1个镇,原祝桥镇、行前乡、谰港乡、焙灶乡合并为祝桥镇;原凉亭乡、德荫乡、窑墩乡、三育乡合并为凉亭乡;原育才乡、潘泓乡、五九乡合并为育民乡;原马路乡、凌路乡、薛泓乡合并为亭东乡。
民国35年(1946年)2月,祝桥地区行政区划减少到1个乡(由育民乡、亭东乡合并为祝东乡)、1个镇(由祝桥镇、凉亭乡合并为祝桥镇)。
民国36年(1947年)春,南汇县裁区并乡,全县58个乡、镇并为30个乡、镇。祝桥地区乃由祝东乡、祝桥镇合并为五团乡。五团乡以下设21保,后减为12保。1保:南界河以北,凌家路朝东到海边(今凌路村1~3组以东及今东海镇的薛南村);2保:钦公塘马家宅东、西(今凌路村西片和勤星村);3保:唐家行港、薛家泓港以北,张家宅以东到海边(今亭中村1~3组及东海镇的洪北村、海岸村);4保:歇凉亭东、西(今亭中村4~8组及三八地);5保:张家路港以北,马路港南,东至海边,西到三联校黄家宅圈(今亭东村、马路村及金星村1~4组);6保:从三联校向西,经钦公塘瞿家庙头,到鸭滩涂为止(今金星村5~17组,华星村及祝西村7组、8组);7保:潘家泓港以北,北界河以南,东到海边,西到瞿家宅(今潘泓村、军民村及祝东村1~5组);8保:杨家新宅以西到川南奉公路一带(今祝东村6~10组,明星村5组、10组、11组);9保:川南奉公路以西至老护塘一带(今明星村1~4组、9组、12~17组);10保:祝桥镇及其附近(今祝桥老街道、前进村、果园村);11保:东至老护塘,西到杨家浜,南到小界沟,北到焙灶港(今祝西村);12保:东至祝桥镇,西到夹项,南到焙灶港,北到六灶港(今星光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汇县人民政府为加强领导,重建区乡制。194911月,成立祝桥区。其下辖原四团、五团、六团、七团地域的21个小乡镇,区政府设于祝桥镇。其时,现祝桥镇境域有祝桥镇、祝西乡、祝东乡、凉亭乡、潘泓乡、新泓乡6个乡、镇。
1956年,全县各区实行并乡,现祝桥镇境域包括祝桥乡(由祝桥镇、祝西乡、驳岸乡合并)、凉亭乡(由凉亭乡、祝东乡合并)、潘泓乡(由潘泓乡与新泓乡的北4个村合并)和先进乡(由原先进乡与新泓乡南4个村合并)的北半部。
19579月,南汇县撤区并乡,原祝桥乡、凉亭乡、潘泓乡合并成新的祝桥乡(大乡),下辖祝桥一社至祝桥八社、金星一社、金星二社、勤星社、华星社、五星社、明星社、卫民社、光明社、星光社、前进社。
19589月,祝桥乡、盐仓乡境域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是时,组织实行军事化,公社设团部,团以下设17个营、169个连。
19596月,东方红人民公社分拆为祝桥人民公社、盐仓人民公社。祝桥人民公社下设19个生产队。1962年,原生产队改称生产大队,大队以下为生产小队。同年3月,薛南、沙东(后改称海岸)、洪北生产大队划入新组建的东海人民公社。祝桥人民公社下辖亭东、马路、潘泓、小庙(后改称军民)、凌路、勤星、亭中、三八、金星、华星、祝东、明星、卫民、祝西、星光、前进16个大队(次年增果园大队)和1个街道。
19842月,政社分设,建立祝桥乡。原下属各生产大队设立村民委员会,祝桥街道改为祝桥街道居民委员会。19949月,撤乡建镇。由于集镇区域扩大,19983月增设第二居民委员会,原祝桥街道居民委员会改名第一居民委员会。沿海亭东村、马路村、潘泓村、军民村部分土地因建浦东国际机场被征用,居民迁入新建的东港花苑,祝桥镇增设东港花苑居民委员会。
200211月,星光村、前进村、果园村,合并为星光村;三八村、勤星村,合并为三八村;凌路村、亭中村合并为亭中村。20033月,华星村、祝东村合并为祝东村;沿海的亭东村、马路村、潘泓村、军民村合并建成机场村。至此,祝桥镇下辖机场、亭中、三八、金星、祝东、明星、卫民、祝西、星光9个行政村和3个居民委员会。
20035月,原盐仓镇、东海镇、祝桥镇建制撤销,组建新的祝桥镇。
五团乡境内的六灶港则也由此成为运盐的重要航运水道之一。
六灶港自祝桥镇向西,经六灶、瓦屑镇,西接咸塘港。自六灶港向南至焙灶港段为夹项,焙灶港再向南为杨家浜。焙灶港由运盐河张家庙西流,经猛将堂西至瓦屑五号桥巷。由六灶港秀聚桥(又称澜港桥)向南通达焙灶港的是澜港,而运盐河位于老护塘西侧,俗称里护塘港,疏浚于明永和元年(1403年),一直是南川水运要道,直至1973年挖通浦东运河后始废。
2003年,撤销原祝桥镇、盐仓镇、东海镇建制,建立新的祝桥镇。2006年,朝阳农场并入祝桥镇。
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上海关于浦东扩区的申请,同意撤除南汇区,将南汇区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  
原浦东新区面积为532.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4.29万。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3150.99亿元。原南汇区面积677.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31万。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548.03亿元。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浦东新区,面积为1210.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8.60万。
201111月,“撤三建二”后建立新的祝桥镇,由原祝桥、盐仓、东海、施湾、江镇、朝阳农场撤并而成。
祝桥镇现有区域面积154.6平方公里,下辖祝桥、盐仓、东海、江镇、施湾五大社区、64个村()委,镇域常住人口22万。全镇区位优势突出,北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南距临港新城25公里A20外环、G1501郊环、S32、两港大道、新川南奉公路、规划中的浦东铁路贯穿其中,成为连通上海市区、空港和海港的交通大动脉。
祝桥镇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东接浦东国际机场和空港综合保税区,南拥商飞总装基地,西临迪斯尼乐园和上海东站,北靠“虹桥—浦东”空港发展黄金轴,雄踞上海外高桥港、浦东空港、洋山深水港“三港三区”产业带的核心区域,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腹地和中国大飞机产业的基地。

2017年5月28日星期日

名不符实的上海古城公园



假日去了上海古城公园,虽然在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但走近这个公园还是第一次,甚至是第一次才知道上海有这么个休闲去处。
古城公园位于人民路、安仁街、福佑路之间,绿地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绿化建设工程早在2002531就竣工了,建设周期历时110天。
沿人民路为大片草坪和蜿蜒曲折的小溪,让人联想到老城厢的护城河,也许还算个蕴藏着特殊历史人文内涵的城市景致。遗憾的是没法让人对上海古城产生更多的联想。
沿福佑路和安仁街是一片密植树林,也许是老城厢城市机理与现代城市空间之间的缓冲和过渡,在森林中再现了老上海“钱业公所”的古典风范,但这“古典”不古,建筑物太新了,新得无法使人会去缅怀过去的岁月。由于没有更多的说明,钱业公所又总不开放,游人因此对“钱业公所”了解甚少,那种新旧距离感似乎反而被拉扯得更远。
老上海最为著名的丹凤台,是全园的最高点,也由于人们对丹凤台知之甚少,游客是体验不到站在当时丹凤楼位置上的感受,也难以在此感受上海历史文化的价值。
据说古城公园的设计方案“以绿为主,以人为本,以生态为主;兼顾反映古城的历史文化,兼顾人流的集散,兼顾教育基地,增强市民的忧患意识,兼顾体现古城公园标志性的景观,兼顾旅游资源的重新组合。”说实在的,漫步在这个古城公园,是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用意的。
公园的整体景观,基本上是以现代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处理手法为特征,形成与周边城市建筑和空间尺度相平衡的大型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景观视觉通道由新开河伸向豫园,但并没有“形成上海未来和昨天的对话”的设计理念。沿下沉式广场至丹凤台的弧形坡道呈逐步上升,按设计者说法:这是在探索历史的轨迹,述说上海“城墙的故事”。恐怕,没有游人会感受得到设计者的思想。
唯一能让人感受的就是那些植物配置,景观空间的植物材料以本土树种和大乔木为主,主要有桂花、榉树、银杏、枫杨、小叶罗汉松、白玉兰、紫薇等。这些植物同样普通的再普通不过了。
古城公园的建成,应该说改善了老城厢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丰富了城市景观,但只不过是一个极普通而且没有特色的绿地而已。冠以“古城公园”太不名符其实了。
难怪人们只是在这里散步,多了个安静感觉,少了点嘈杂声音。公园处于上海黄金地段,在外滩和城隍庙之间,在规划的时候,有关方面能够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留这么一块绿地确实不容易。这个公园开放已经很久了,只能属于没啥特色的街心公园罢了,仅有的游客也只是当地的居民为主而已。
古城公园的规划设计,实在是上海园林建筑中的败笔典型。开园10多年来,就是老上海人也基本上不知道有这么个古城公园存在,可见其口碑太差劲了,真不知那些规划设计者可曾有过脸红?也许有人会说老南市当初也算是下了功夫,可惜公园建造好没多久,南市区就被黄浦区兼并了。这能成为理由吗?

这里视野很开阔,黄浦江对面的东方明珠、金茂等高楼建筑都看得很清楚。唯一看不清楚的是规划设计者的用意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怎么会形成的。

走进上海豫园商城就捂不住钱袋


到上海旅游,一般都要到豫园商城去消费,那么你也就会捂不住你的钱袋了。无论外地人外国人,到上海来转一下,就总会到这个捂不住钱袋的地方来。
豫园商城的商业特色可以概括为:小、土、特、多。最集中的就是这里的福民街小商品市场。
商场共开设了五十多家专业特色店,经销品种达一千二百余种,堪称“小商品王国”。
这里还有很多土特产商品。五香豆,一粒入口,回味无穷;梨膏糖,止咳、开胃、祛寒、提神。可以说,南北土特产都在这里总汇,样样俱全。这里还有不少特殊需要的特种商品。各类商品又以品种多、规格多著称,满足了各类消费者的需要。
福民街小商品市场由直街福民街和横街安平街、保仁弄及安仁街,达布街五条马路组成。经营的商品以“小”、“多”、“廉”著称,与城隍庙“小商品一条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福民街小商品市场毗邻豫园的福佑商厦和福佑门小商品市场。
这些富有明清建筑风格的阡陌商街,位于遐迩江南的名胜豫园侧畔,数十家老字号商店鳞次栉比、一色花格栏栅的门窗,飞檐翅角的屋脊,古式彩绘的牌匾,远远望去,那迎风招展、错落有致的“大王旗”,仿佛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你,这儿有“刀剪大王”、“纽扣大王”、“线带大王”、“手杖大王”、“筷子大王”、“筷子大王”、“渔具大王”……充分反映了“小、土、特、名、优”的经营特色。既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老字号,如王大隆、丽云阁等;也有全国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专业户,如筷子店、手杖店、瓶塞店等。

万余种传统小商品汇集一市,数十家市、区名特商店陈列一街,每逢庙会,芸芸众生,扶老携幼,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犹如一副“吃、玩、带”的上海民俗画。游人们也成了这副上海民俗画中的过客了。

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

阅读中国古桥文化



豫园九曲桥是上海的地标性桥建筑代表。到豫园游览的人,可以说没有不走过这九曲桥的。我陪着洋朋友行走九曲桥,讲起了中国的古桥文化……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在中国历史上有四大古桥。
我在中学读书时,就知道河北有座赵州桥。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 “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象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
我也早知道中国首都有座卢沟桥,但这座桥给我的印象却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直到在北京念大学时,才去了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看到了这座联拱石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成于明昌三年(公元1192),元、明两代曾经修缮,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修建。桥全长212.2,有11孔。各孔的净跨径和矢高均不相等,边孔小、中孔逐渐增大。全桥有十个墩,宽度为5.37.25不等。桥面两侧筑有石栏,柱高1.40,各柱头上刻有石狮,或蹲、或伏,或大抚小,或小抱大,共有485头。石柱间嵌石栏板,85厘米,桥两端各有华表、御碑亭、碑刻等,桥畔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盘龙纹饰雕刻得极为精细。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其实芦沟桥久已闻名中外。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曾对这座桥有详细的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在此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本土的开始,芦沟桥因此才成为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性建筑物了。
我去过广东潮州。广东潮州广济桥又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安县潮州镇东,横跨韩江。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潮州知军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桥墩,于宝庆二年(1226)完成。绍兴元年(1194),知军州事沈崇禹主持东桥墩,到开禧二年(1206)完成。全桥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船摆渡,当时称济州桥。明宣德十年(1435)重修,并增建五墩,称广济桥。正德年间,又增建一墩,总共24墩。桥墩用花岗石块砌成,中段用18艘梭船联成浮桥,能开能合,当大船、木排通过时,可以将浮桥中的浮船解开,让船只、木排通过。然后再将浮船归回原处。广济桥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广济桥上有望楼,为中国桥梁史上所仅见。
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广济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属于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中国桥梁建筑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古桥。如福建泉州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四川泸州龙脑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桥,既末用榫卯衔接,也未用粘接物填缝,全靠各构件本身相互垒砌承托。在建筑技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是中国古代桥梁罕见之作。
福建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现桥长731.29、宽4.5、高7.3,有44 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洛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中国重点保护文物。
福建泉州永春东关桥是闽南绝无仅有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全长85,宽5,共六墩五孔两台,桥基采用“睡木沉基”,船形桥墩以上部分为木材构造,技艺之精湛,构造之奇实属罕见。泗溪东桥位于浙江温州泰顺, 为叠梁式木拱廊桥。此桥无桥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颇为罕见。因此桥外型美观,号称“最美的廊桥”。在江西婺源有一种颇有特色的桥——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最关键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宋代建造的彩虹桥便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
在中国古桥中还有位于扬州瘦西湖畔的五亭桥、广西三江程阳桥、云南建水双龙桥、山西晋祠鱼沼飞梁、北京后门桥、浙江绍兴广宁桥等。

我站在豫园的九曲桥上,对洋朋友说,古代中国留给人类的不只是这些古桥建筑、建桥智慧,还包括桥文化及桥文化带给我们的思索:人生犹如一座桥,当你想从此岸通达彼岸时,你就应该有大智大慧,为自己构架一座有自己特色,又能经得起千年风雨而不倒的人生之桥,即使人生如这眼前的九曲桥,曲折而多变,但终极点却仍是通达对岸。

豫园承载了上海的历史文化

 
 
到上海旅游,一定要到豫园转转。豫园承载了上海的历史文化,也涵盖了上海的民俗风情、商贾成因、古代建筑、民间习俗与上海简史……
豫园坐落于上海市市区南部旧城的东北角,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面与上海城隍庙和豫园商城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来是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为了侍奉他的父亲——明嘉靖年间的尚书潘恩而建造的,取“豫悦老亲”之意,故名为“豫园”。豫园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开始兴建,至明神宗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完成,前后共用了18年时间。占地70余亩。17世纪中叶,潘氏的后裔逐渐衰落,园林也逐渐荒废。到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由该地的人士集资购得豫园的一部分,并重新进行整理。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豫园因年久失修,当时的地方官通令各同业公所分管并作为议事的地方,共有21个行业各占一区,自行修葺。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上海,盘踞在城隍庙5日,园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英法军队又侵入城隍庙,造成了更大的破坏。新中国成立以后,自1956年起开始整修,恢复了30多亩园景。
现在的豫园可分成六大景区,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景色。入园不久就可以看到一座大型假山,层峦叠嶂,清泉飞瀑,完若真景。假山以武康黄石叠成,出自江南著名的叠山家张南阳之手,享有“江南假山之冠”美誉。“萃秀堂”是假山区的主要建筑物,位于假山的东麓,面山而筑。自萃秀堂绕过花廊,入山路,有明代祝枝山所书的“溪山清赏”石刻。到达山顶时有一个平台,于此四望,全园景物,一览无余。
从鱼禾榭到万花楼一带,有游廊、溪流、山石等景物,多庭院小景,极具玩味。点春堂景区,园亭相套,轩廊相连,花木葱茏,泉水潺潺,包括有和煦堂、藏宝楼等建筑。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上海小刀会领袖刘丽川等,曾在点春堂设立指挥部。玉华堂前的石峰——玉玲珑,是豫园的镇园之宝,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之首,具“皱、漏、瘦、透”之美。据说是移自乌泥径朱尚书园,潘允端认为它是宋徽宗时搜罗的花石纲遗物。面对玉玲珑的是玉华堂。玉华堂内是典雅的明代书房摆设,书房的书案、画案、靠椅、躺椅等都是明代紫檀木家具的珍品。玉华堂前的白玉兰树是上海最古老的市花树。
内园原名“东园”,本来自成一体,现在辟为豫园的一部分,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占地仅2亩,山石池沼、厅堂楼观、亭台轩阁,样样俱全,园内的花墙、小廊等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晴雪堂”是该园的主要建筑物,装饰华丽,构造精巧,玲珑剔透。堂东有溪流,与廊亭、花墙一起组成了一座小型的庭院,庭院内的景物布局紧凑,深具中国园林艺术的特色。园门外还有湖心亭、九曲桥、荷花池,亦为豫园的胜景。
散布于豫园的许多砖雕、石雕、泥塑、木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十分精致。《神仙图》、《八仙过海》、《广寒宫》、《郭子仪上寿图》、《梅妻鹤子》、《上京赶考》、《连中三元》等极具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豫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从建园时即和书画结缘。明代著名书画家王稚登、董其昌、王世贞、莫是龙等就曾在豫园赋诗题额、挥毫作画。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高邕、杨逸、钱慧安、吴昌硕、王一亭等在得月楼发起组织的“豫园书画善会”成了海上画派的滥觞。经过多年积累,豫园现珍藏书画、家具、陶瓷等珍贵文物数千件。

豫园是江南名胜,也是“海上名园”。豫园,是上海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可惜,现在的游人热恋的只是吃与喝,又有几人到上海后会去感受豫园的上海历史文化?

江南园林和私家豪宅


上海豫园是江南园林的典型作品,也是一个私家豪宅的典型。我徜徉在这座著名的上海名园,心里涌起的却是另一种无奈的感受。
元建大都后,当时北京城内外渐有私园构筑,明清时兴建日盛,成为明清北京宅园。明清宅园的园主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富裕的经济条件。即使是在野政客,也多和当朝政治息息相关。宅园的设计思想,除了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而建造“城市山林”外,还追求气派,以显示政治地位。这和江南宅园追求超凡脱俗的意境有明显的不同。
江南园林有其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宅园布局。宅园布局受四合院建筑和宫苑影响,园林空间划分数量少而面积大,常用中轴对称布局。如恭王府的主要空间划分不过五六个,花园的布局有明显的轴线贯穿。
二是宅园选址。园林以得水为贵,宅园的选址大多在靠近水系的地方。明代北京西郊海淀一带是私人别业集聚之区,至清代大部分改为宫苑;以后高粱河水系的积水潭、后海一带,私人宅园逐渐增多。城内宅园缺乏水源,一般仅挖小池,以所得土方堆土山,体量也不大,常摹拟大山的余脉或小丘。叠石亦多为小品,偶得奇石就独立特置供欣赏。
三是宅园风格。明代宅园风格继承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传统,着重于运用水景和古树、花木来创造素雅而富于野趣的意境,因景而设置园林建筑,并巧于借景。清代乾隆以后,宅园中建筑增多,趋于繁琐富丽,和明代风格迥然不同。   
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南京、湖州、杭州、扬州、无锡、苏州、太仓、常熟等城市,宅园兴筑盛极一时。这些园林都是在唐宋写意山水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主观的意兴与心绪表达,重视掇山、叠石、理水等创作技巧;突出山水之美,注重园林的文学趣味。
江南气候温和,水量充沛,物产丰盛,自然景色优美。晋室南迁后,渡江中原人士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园林的营建创造了条件。东晋士大夫崇尚清高,景慕自然,或在城市建造宅园,或在乡野经营园圃。前者如士族顾辟疆营园于吴郡(今苏州),后者如诗人陶渊明辟三径于柴桑(今九江附近)。皇家苑囿则追求豪华富丽。建康(今南京)为六朝都城,宋有乐游苑,齐有新林苑。唐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首次发现太湖石的抽象美,用于装点园池,导后世假山洞壑之渐。南宋偏安江左,在江南地区营造了不少园林,临安、吴兴是当时园林的集聚点,蔚为江南巨观。明清时代,江南园林续有发展,尤以苏州、扬州两地为盛。
尽管江南园林极盛时期早已过去,目前剩余名迹数量仍居全国之冠,其中颇多为太平天国战争之后以迄清末所建。早期园林遗产,如扬州平山堂肇始于北宋;苏州沧浪亭和嘉兴烟雨楼均始建自五代,嘉兴落帆亭始建自宋代,易代修改,已失原貌。苏州留园和拙政园、无锡寄畅园、上海豫园、南翔明闵氏园(清代改称古猗园)、嘉定明龚氏园(清为秋霞圃)、昆山明春玉园(清为半茧园)均建于明代,规模尚在。目前,江南园林以苏州保存较好,扬州也有相当数量的园林遗留至今。
上海豫园在上海南市,园中黄石山相传出自明代叠山名匠张南阳之手,结构奇伟。又有玉玲珑石为江南名峰之一,传为花石纲遗物。上海南翔的古猗园,在抗日战争中大部被毁,现已修复,规模胜昔。

徜徉豫园,望着那些叠石理水、奇花珍木、亭榭廊槛,我宛转其间,并无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雅兴。如今的私人豪宅远胜过此景此意,奢华程度,又怎能是这些小桥流水所能相比?然而在中国又有多少人还在为无房而发愁呢?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我,在美国也一样,房价居高,是世界通病,两极分化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了,那么什么主义才不会产生两极分化呢?不得而知了。

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

几近消失的上海老八景


当我每次来到上海豫园时,我的心依然不会平静,我出版过一本《上海掌故》的书,还出版过一盘光碟《梦回上海滩》,我是这盘光碟的撰稿者,可惜我丢失了收藏品,音像店也早已脱销了。无论是书或光碟,我都会描述上海的老八景。现在,我讲述这些陈年旧事,其实找不到什么实物对照了。
上海老八景分别为:海天旭日、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凤楼远眺和江皋霁雪。这些已渐消失的景点,不禁让人感叹上海旧景,曾几何时也有自己的自然风雅。
上海老八景之一的“海天旭日”,诗云:“海日初升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传说在豫园向东眺望,可观看海天一线、旭日东升的景象;也有一说,“海天旭日”是指清晨去海塘边观看东海日出。
上海老八景之二的“黄浦秋涛”,是指在陆家嘴上看潮头。诗云:“十八潮头最壮观,观潮第一浦江滩,银涛万叠如山涌,两岸花飞卷雪湍。”据说在中国农历八月“陆家嘴上看潮头”是老上海的传统习俗。陆家嘴又在哪里?中国明朝永乐年间,黄浦江水自南向北与吴淞江汇合折向东流进入长江入海,河道东折处,在浦江东岸冲积成一个突出的嘴形滩地。因明代翰林院学士陆深世居此地,死后亦敕葬于此。故该地世称“陆家嘴”。当地水流湍急,民间有“船老大好当,陆家嘴难过”的传说。每年秋季潮汐时,海潮倒灌入江,潮水汹涌,所以陆家嘴也就成了观潮胜地。
上海老八景之三的“龙华晚钟”。诗云:“三月十五春色好,游踪多集古禅关。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湾。”龙华寺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寺内钟鼓楼上一口青龙铜钟依然能带来声声古音。往日此钟震音洪亮,如惊雷行天,为上海诸刹之冠。“龙华晚钟”是指上海天台宗名刹龙华寺每晚准时响起的钟声。当时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会有庙会,引来远近各地香客。来自梵宫的钟鼓之声,传到朝至夜归、载满善男信女的船上,犹为庄严。
    上海老八景之四的“吴淞烟雨”。 传说以往的吴淞口地区,可见海上云雾携带着蒙蒙雨丝飘入江滨,海、云、天空连成一片,朦胧中又见江面上风帆片片,时隐时现,可与北戴河秦皇岛外的景观媲美。故诗云:“别有归舟烟雨里,迎潮无那泊吴淞。”
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走月亮”或“串月”。老上海人都喜欢到小东门外陆家石桥,观赏桥下水中的皎月倒影,这就是所谓的“石梁夜月”。“石梁夜月”也是上海老八景之一,诗云:“携伴良宵出城去,陆家桥上月如霜。桂樽环饼答秋光,处处氤氲朝斗香。”据说这陆家桥是明代正德年间翰林学士陆深出钱所造,又名学士桥。后来在填没方浜筑路时,该大石桥被拆,因此“石梁夜月”也就不复存在了。
上海老八景中的“野渡蒹葭”,其实是村落体验。诗云:“金风飒飒响回塘,渡口呼船正夕阳。知否侬家烟水外,蓼花红处近渔庄。” “野渡蒹葭”本来描述的浦南一带莲径苇塘、遍地蒹葭和石桥野渡的溪舍渔庄景象。这种如诗如画的农家生活,仿佛是现代农家乐、渔家乐的雏形,在以往的上海郊区极为常见。如今这一带就是上海世博会的所在区域。
南宋时的上海镇有座顺济庙,是上海最早的天后宫,庙里有杰阁“丹凤楼”。但元末丹凤楼被毁,上海筑城。之后,曾任南京工部主事的秦嘉揖建议将丹凤楼建于城楼之侧的万军台商。丹凤楼旧址位于老城隍庙附近,楼旁的马路就叫丹凤路。“凤楼远眺”也就成了上海老八景之一:重阳登高楼,端午观赛舟。诗云:“鼓角声中焕彩游,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看客多登丹凤楼。”
当我行走豫园时,在位于大境弄,靠近人民路处,可以看到在大境阁边上,那一段长约50的古城墙。大境阁始建于明代,清代多次修葺,嘉庆二十年扩建为三层阁,底层倚城墙,二、三层在城楼上。到了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陈銮为东首新建石坊题“大千胜境”额,从此就有了“大境”之称。诗云:“昨夜天公剪鹅毛,北风吹散遍江皋。垆头买得双蒸酒,同上楼头劈蟹螯。”诗词中所描述之地就是“大境阁”。城外是空旷田野,如果冬日下雪,登上城墙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可见一片银装素裹,所以有了上海老八景中的又一景“江皋霁雪”。

穿行在上海豫园商城的芸芸人群之中,没人再会去感悟这些已经消失的老上海景色了,生活就是如此,过去的就过去了,那怕重现过去,也并非全是为了保护,也不会再有原汁原味的过去了。好比失去的婚姻,徜若重建,又有多少是真实的缘份呢?一切不过是场梦,所以我以《梦回上海滩》来叙说这断梦,梦中的景,梦中的诗,还有梦中的过去……

感受上海老城隍庙的变迁

   
 
我自小在上海长大,对上海老城隍庙的记忆犹新。到上海旅游,不到城隍庙,不识上海滩。在这里,承载着上海的历史文化与民风习俗,了解上海的过去,才始知上海的今天与明天。
早在中国清代乾隆年间以来,商贾在上海城隍庙一带就竞设店铺,逐浙形成著名小商品、土特产、风味小吃市场。每逢中国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城隍神诞辰、三月二十八日城隍夫人诞辰,以及正月初三、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上海城隍庙均举办各种庙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香客和游客。
过去的“老城隍庙”,虽然保留了城隍庙,但人们一般是泛指今天的豫园商场了。
豫园商场内有鸟市、书场、茶楼、餐馆以及百货商店等,经营各种日用百货和上海风味小吃:酒酿圆子、小笼馒头、五香豆、八珍汤等。这里景物优雅、市场繁华,是上海人民最喜爱的游览胜地之一。
豫园商场有艺术竞技馆,内有斗鸡表演、杂技表演及霹雳书法等“中华一绝”的民俗艺术演艺。

现今的豫园商场保留了老上海城隍庙一处小景观,那就是观看“西洋景”。我每次陪客人来这里,都会推荐这小景观。西洋景,其实就是观看西洋幻灯片。体验一下在上海看西洋景的乐趣,也许就会由此而想起童年时代的那些往事了。

上海城隍神的传说


到上海游览,不少游客只知道豫园,却不知道这里还有个上海城隍庙。上海有很多宗教场所,但上海城隍庙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上海地区自唐代起就建有城隍庙。唐代,上海地区称为华亭县,在当时华亭县的西面建有华亭县的城隍庙。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华亭府,翌年,改称松江府。华亭县城隍庙也随之改称松江府城隍庙。据传说,华亭县城隍庙内供奉的城隍神是汉代刘邦的大将纪信。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县建立。当时,由于上海县城的规模并不大,因而县内并未修建自己的城隍庙,城内居民祭拜城隍神是到城郊的淡井庙(现位于上海市永嘉路12号)去祭拜松江府城隍神。
明永乐年间,随着上海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内居民人数不断增加,出城祭拜城隍神多有不便。于是,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当时的上海知县张守约将上海城内供奉金山神主博陆侯霍光的金山神祠改建为上海城隍庙,供奉上海城隍秦裕伯。
现在的上海城隍庙位于黄浦区方浜中路安仁街西。在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先后都进行了扩建。民国时期,该庙屡遭火灾。民国15年重建大殿。1949年上海解放后,城隍庙几次对各殿修缮清理,撤除一些杂乱神像,恢复正规道观面貌。
上海城隍庙上海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始建之时,规模尚小,经明清两代屡次扩建,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极盛时期,庙基达49.9亩。清道光以后,因社会动荡,上海政局不稳,加之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城隍庙庙基不断缩小,直至1966年被关闭。1994年重新开放至现在,上海城隍庙面积尚有一千余平方米。
上海城隍庙殿堂建筑属中国南方大式建筑,红墙泥瓦,现在庙内主体建筑由庙前广场、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组成。
上海城隍庙大殿正门上悬“城隍庙”匾额,并配以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大殿内供奉金山神主汉代博陆侯霍光大将军坐像,左首为文判官,右首为武判官,次为日巡与夜查,日巡、夜查以下为八皂隶。第一对立柱悬有对联“威灵显赫护国安邦扶社稷,圣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以赞扬城隍神的功绩,上悬匾额“牧化黎民”。第二对立柱上悬“刻薄成家难免子孙浪费,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贞”的对联以警示世人。现在所存的大殿即是重建于1926年的城隍庙大殿,为全部钢筋水泥结构仿古大殿。
大殿元辰殿又称六十甲子殿。元,为“善”,元辰,就是指吉利时日的意思。元辰神灵是中国的年岁神灵,与每一位中国人的年运有关。中国古代子以天干地支循环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结束,以六十为一周,故也称六十甲子,后道教以六十甲子配以神名,从而形成了道教元辰信仰。因六十甲子神灵是星神,故也称太岁神。在民间,指人们把某年在六十元辰中所对应的太岁神称为当年的值年太岁,本人出生之年的所对应的太岁神称为本命太岁。信徒礼拜本命太岁,祈求年年平安,吉祥如意的仪式,就称为顺星。
走进慈航殿,殿内供奉的是眼母娘娘,她主治眼疾;还有慈航大士,主平安;天后娘娘则主出海平安。慈航殿门上悬有对联“善恶到头总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匾额“慈航普渡”。
中国人不知何时起都信奉起财神。这里也有财神殿,财神殿内供奉文昌帝君,他主功名利禄;关圣帝君则主平安;财神,那就是主财运了。财神殿门上悬有对联“生财有道义为先,学海无涯苦做舟”,上悬匾额“福佑众生”。
城隍殿是城隍庙内最后一进殿。城隍殿两侧悬有对联,以赞扬城隍神公正无私“祸福分明此地难通线索,善恶立判须知天道无私”,上悬匾额“威灵显赫”。殿内另有一幅赞神对联“天道无私做善降祥预知吉凶祸福,神明有应修功解厄分辨邪正忠奸”横批“燮理阴阳”。城隍殿中央供奉上海县城隍神红脸木雕像,正襟危坐。城隍殿内仿照明代县衙公堂陈设,仪仗森严。

城隍殿西面为娘娘殿,供奉上海县城隍神夫人储氏。城隍殿东首为父母殿,殿内供奉上海县城隍神父母。

2017年5月18日星期四

繁华的上海静安南京路



静安区历史悠久,因始建于公元247年的静安古寺而得名。 静安南京路辟筑于1862年,是上海第一条西式大马路,1908年这里又开通了第一辆有轨电车,从此演绎了近代上海的繁荣。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建设和发展,静安区已成为商业商务兴旺、人文景观丰厚、文化气息浓郁、城区环境优美、信息交通便捷的中心城区。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商城和上海展览中心为代表的商务区、以静安希尔顿酒店、波特曼丽嘉大酒店、锦沧文华大酒店和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等高档宾馆为代表的宾馆区相继崛起,城区功能和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密集,成为上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静安静安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引进外资,在1.8平方公里的静安南京路地区实施大规模综合开发,建造了一批高级商业商务楼宇,并大步推进旧区改造,人民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一流设施拔地而起,使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静安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日益凸现。
都市型工业已具规模,区内已形成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家用电器三大优势行业,开发形成了开开衬衫、立丰牛肉干、正章洗涤剂、海鸟电子等民用品牌产品,通信器材、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重点开发了康华电缆、凯通光纤无源器件、高远精细化工等拳头产品。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全区已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北大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华海电脑电器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是民营科技企业。信息产业街显露雏形,聚集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个市中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静安南京路现代商贸的框架初步形成,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厦30余幢,新建商业设施46万平方米,形成以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恒隆广场为中心的高品位商圈。建设中、高档办公楼宇150万平方米,引进外商常驻公司机构2000余家。 静安寺地区功能开发作为振兴静安商业的重中之重。
轨道交通2号线静安寺站点竣工,延安中路高架通车,百乐门舞厅全面恢复了娱乐餐饮的营业,愚园公寓改建成星光灿烂娱乐总汇,静安立体停车库、咖啡吧与临街绿化小品形成优雅的休憩场所,静安寺商厦建成并引进特色餐饮业,上海城市航站楼,九百城市广场,静安古寺钟、鼓楼建成。一批老字号名特店继续发扬光大,开开、正章等一批品牌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大批海内外知名品牌纷纷入驻静安南京路。  
专业特色街也在这里不断崛起,以威海路汽配街、石门路服饰街、青海路休闲街、吴江路步行美食街、愚园路信息产业街,为静安商业带来新的商机。 静安区商业商务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三产项目不断增多,项目投资涉及房地产、文化娱乐、中介咨询、物业管理、软件设计、网络制作等领域。
静安区文化渊源流长,意蕴厚实,有文化之区美称。大都会舞厅、百乐门歌舞厅是三十年代就闻名中外的“中国百老汇”,现已发展为现代文化娱乐中心。区内还有以上海商城剧院、环艺影剧院、美琪大戏院为代表的高档影剧场所,上海文艺活动中心、上海市少年宫座落区内。这些文化设施与颇具规模的静安图书馆和新建的静安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呼应,形成了一条亮丽的静安文化风景线。
静安都市旅游业方兴未艾,区内现有国际旅行社10家、国内旅行社30家,其中上海国旅、中旅、华亭海外等列入全国国际旅行社50强。星级宾馆14家,其中四星级以上宾馆5家。千年古刹静安寺等宗教活动场所、革命遗址、名人故居、文化娱乐设施等大量旅游资源吸引了海内外宾客。
静安南京路现代商贸的框架初步形成,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厦30余幢,新建商业设施46万平方米,形成以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恒隆广场为中心的高品位商圈。建设中、高档办公楼宇150万平方米,引进外商常驻公司机构2000余家。 静安寺地区功能开发作为振兴静安商业的重中之重。轨道交通2号线静安寺站点竣工,延安中路高架通车,百乐门舞厅全面恢复了娱乐餐饮的营业,愚园公寓改建成星光灿烂娱乐总汇,静安立体停车库、咖啡吧与临街绿化小品形成优雅的休憩场所,静安寺商厦建成并引进特色餐饮业,上海城市航站楼启动建设,九百城市广场开工建设,静安古寺钟、鼓楼建成。

一批老字号名特店继续发扬光大,开开、正章等一批品牌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大批海内外知名品牌纷纷入驻静安南京路。专业特色街不断崛起,以威海路汽配街、石门路服饰街、青海路休闲街、吴江路步行美食街、愚园路信息产业街,为静安商业带来新的商机。 静安区商业商务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三产项目不断增多,项目投资涉及房地产、文化娱乐、中介咨询、物业管理、软件设计、网络制作等领域。工业项目引进质量明显提高,项目投资涉及化工、服装、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其中阿托菲纳高远化学有限公司的投产项目填补了中国热熔胶行业的空白。

上海静安八景



在上海,不要说外地人,即使是上海人,知道静安八景的人其实并不多。人们知道上海静安区历史悠久,因始建于公元247年的静安古寺而得名。
在十三世纪的中国元代,静安古寺四周曾有赤乌碑、陈朝桧、虾子潭、讲经台、沪渎垒、涌泉、芦子渡、绿云洞等八处名胜古迹,并称“静安八景”。
赤乌碑:相传在三国吴赤乌年间,创建沪渎重元寺(静安寺前身)时,曾勒碑记其事,由此得名。南宋迁寺时未及迁,遂被江水吞没。
      陈朝桧:相传系陈后主祯明(581589)中所植。
     虾子潭:原在静安寺前,相传宋代寺僧智俨曾问渔者赊虾,一斗食之,后鱼者索钱,乃吐虾子于潭,虾仍活,自后潭中逐产无芸虾,故名虾子潭。至1919年,沸井浜填塞,虾逐绝迹。
      讲经台:相传为宋代嘉庆年间寺僧仲依讲经的土台。
      沪渎垒:原在静安寺旁,东晋虞潭,为防海寇,在沪渎旁修筑御寇垒,后称为沪渎垒。
      涌泉:原在静安寺前,因泉水昼夜沸腾,又称“沸井”或称“海眼”,后人固以石栏,建亭其上,取名应天涌泉。19669月,梵幢被毁,涌泉被填没。
      芦子渡:原在沪渎垒旁,相传该地旧有东西芦子二城,渡淞江者,必由此取道,故名芦子渡。
      绿云洞:系元代静安寺住持寿宁栖息之所。当时外植桧竹桐柏,层阴叠翠,袭人衣袂。有赵子昂题额,扬维桢作。
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八景多已湮没不存。
静安公园根据元朝寺僧寿宁所辑《静安八咏集》的记载,在中央大道东部建造了占地2300平方米,颇具中国园林艺术神韵的“静安寺八景”。 静安八景,距今已经有1760多年历史,可以说是上海历史沧桑的见证之一。

在寸金地的静安寺中心地带,面积不大的静安公园是免费开放的,但公园内有座园中园,这便是“静安八景园”,八景面积不大,布局紧凑,玲珑雅致,有小河、小船、石碑、沸井、假山、花木,精妙独到,建筑比例大小适宜。但这静安八景却只为收费5元门票,游人极少。

古今上海静安



上海静安区总人口34.9万人。区境东部人口比较密集,西部人口较疏,这与区城市化进程由东向西发展有关。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区10个街道,其中地处东部的威海街道人口最多,有6182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71%;而西部的华山街道人口最少,仅35835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36%。其余8个街道的人口分布,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有张家宅、康定、万航等3个街道;人口在4万人以上的有延中、武定、江宁、愚园和余姚等5个街道。
古时,上海静安境域位于吴淞江(今苏州河)入海口沪渎地区。据旧志记载,吴淞江在唐时宽20里,宋时为9里,以后渐淤缩成5里、3里、1里,及至明清时期仅宽10余丈。
历史上吴淞江下游多次改道,多次疏浚。今流经区境北部的吴淞江宽50米、长1633米,是现存的唯一水道。
吴淞江古名松江,一名松陵江,一名笠泽。源出太湖瓜泾口,东流至上海市区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县境内20公里,流经赵屯、白鹤、华新等乡镇。宋郏侨曰“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宋、元后,海口湮没。历朝虽致力治理,但屡浚屡淤明永乐二年(1404),夏元吉导吴淞江入刘家河。隆庆四年(1570)巡抚海瑞、清雍正五年(1727)副都御史陈世倌再浚吴淞江,汇大盈浦(今东大盈港)、赵屯浦(今西大盈港)、盘龙浦(今蟠龙塘)、顾会浦(今通波塘)、崧子浦(亦称崧塘,今新通波塘)五浦之水,入江归海。解放后,50年代拓宽大浦河,70年代又开挖蕴藻浜,将洪涝之水,北引进入长江,至今吴淞江仍有一定排涝的泄量。江面宽仅4050米,可通航100吨级的船只。吴淞江盛产鲈鱼,有“鲈鱼乡”之称。宋范仲淹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一诗,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静安区因境内古刹静安寺而得名。境域在唐、宋两代,隶属华亭县高昌乡。元、明、清三代隶属上海县高昌乡。1899年,境域大部划入公共租界西区。1914年境域南部1/10土地划入法租界。其余地域均属上海县法华乡(区)。1949530日,市军管会接管静安区一度将区名改为静安寺区,1950628日复改称静安区。解放初,境域分属静安、新成、江宁区。19562月,上海市区划调整,静安区建制撤销,以富民路、常德路为界,东境划归新成区,西境并入长宁区。19601月,区划再次调整,撤销新成、江宁区,将新成区成都路以西部分,江宁区全部,长宁区镇宁路以东部分合并重建静安区至今。静安区设有威海路、延安中路、愚园路、张家宅、武定路、江宁路、康定路、余姚路、万航渡路、华山路等10个街道。199410月境内街道办事处建制调整,华山路与愚园路、万航渡路与余姚路、康定路与江宁路、武定路与张家宅、威海路与延安中路街道办事处分别合并为静安寺、曹家渡、江宁路、石门二路、南京西路等五个街道办事处。
根据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19831987年气象资料的分析和初步研究,静安区处于上海“城市热岛”中心部位,常年平均气温比近郊高出1℃左右。
这里春夏来得早,秋冬出现迟。境内春夏季到来平均比郊区提早39天,秋冬季则延迟89天到来,整个冬季,区境比郊区短12天,夏季则延长17天。寒日数少,初冰日出现迟,终冰日早。初冰日要比郊区晚1个月左右;而终冰日却提前半个月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在30℃以上的日数平均为67天,比郊区多10天。初日出现在57日,比郊区提前10天;终日出现在925日,比郊区推迟5天。气温高于35℃的日数,境内为10天左右,郊区仅3天左右;高于37℃的酷热天气,境内平均每年有2.6天,而郊区则很少出现。
       如今,这里的基础设施已大力改善。全区现有属城市路网的道路64条,其中横向道路34条,纵向道路30条;城市道路总长度62.9公里,道路面积121.8万平方米。区内威海路、茂名北路、陕西路(北京西路---长乐路)、铜仁路、大沽路等6条道路成为景观道路整治样板路。

全区拥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82处,历史文化风貌区3处,保护保留建筑总量154.99万平方米2005年完成各类绿化建设4.33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公共绿地1.04万平方米,建成专用绿地2.09万平方米,建成屋顶绿化1.2万平方米。调整公园绿地1.54万平方米,种植各类乔灌木7.98万株。全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15.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0.92平方米。全区共创建绿色单位34家。其中,市级绿色小区1,市级绿色学校2所。

2017年5月17日星期三

传奇的上海静安古刹



静安寺与龙华寺、玉佛寺齐名,是上海著名古刹之一。
静安寺可是上海很古老的寺庙,它始建于三国东大帝吴孙权赤乌十年的时候,初名沪渎重玄寺。在唐代时名为永泰禅寺。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因为原址吴淞江(现苏州河)北岸寺基受江水冲刷而可能坍塌,就将寺庙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1686号),至今已近780年。
到元朝时,静安寺的香火已经很盛了。静安寺据史志记载,古刹曾有赤鸟碑、陈朝桧、虾子潭、沪渎垒、芦子渡、讲经台、涌泉、绿云洞等八景,元代诗僧寿宁集历代诗人题咏,纂为《静安八咏集》传世。
明洪武二年(1369年)寺僧募铜六千斤铸成大钟,有诗人王逢之铭文,至今犹存,为镇寺之宝。
清末,寺成现今规模。寺内建筑有赤乌山门,天王殿,功德堂,三圣殿和方丈室等。
静安寺自明清以后屡遭战火,但屡毁屡建。尤其是太平军东进时,静安寺一带战火连天,巍峨的殿宇被大炮轰成一堆颓垣残壁。
后经多年募化,住持僧鹤峰在缙绅李朝觐、浙江钜贾胡雪岩等资助下,于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山门殿宇。翌年四月初八寺宇落成,正逢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于是举行隆重的浴佛典礼。城乡百姓闻讯而来,远及宝山、青浦、松江、奉贤等地的民众趁礼佛之际,也携带土特产来此赶集。原定农历四月初八一天庙会,延长为三天。整个庙会是四众云集,车水马龙,蔚为奇观。有一首竹枝词描述当时庙会风光:“士女如云浴佛辰,静安场聚万车轮;衣香鬓影斜阳返,十里红飞马路尘。”
自此以后,上海形成了有名的一年一度静安寺庙会。并形成了“三月初三到龙华(看桃花)四月初八逛静安(逛庙会)”的民俗。
静安寺内原有名声远扬的八处名胜,被命名为“静安八景”。其中山门前的“涌泉”,更被誉为“天下第六泉”。 据说,当时此井中的水会翻腾起泡,似沸水状,故也称“沸泉”,又说此井通外海,随潮涌会有起落,故又称“涌泉”,历代文人对“静安八景”多有题咏,元末有诗僧寿宁辑《静安八咏集》。

“涌泉”古井原本是在静安寺正门与大殿之间,后因上海租界不断扩大,清同治元年(1862年),租界筑跑马道至静安寺,形成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当时,静安寺被划入道路之中,就硬要静安寺的正门向北缩进了数十米,这样,古井的位置就暴露在寺门外的马路中央,形成了现代马路上存有一口古井的独特景点。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扩张,静安寺被划入租界,并成为沪西的主要佛教胜地。
民国初,静安寺曾是上海和全国佛教重要活动场所之一,1912年第一个全国性佛教组织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会址就设在静安寺。19133月该会在静安寺召开首次全国代表大会。
1919年寺前沸井滨全部填没,筑成马路,命名静安寺路(即现在南京西路),寺南路中央保存涌泉。 
当时英租界的路牌上都标有中英文两种文字,上标中文,下标英文,这条马路的路牌,上标中文静安寺路,下标英文BOLLING WELL ROAD,译意是沸泉路,可见“沸泉”的名气之大,连外国人也非常欣赏中国的古迹,甚至还把“沸泉”来作为路名,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静安寺路也叫“沸泉路”。
那时1路电车的车站就在静安寺门前的马路中间,电车站边上就是古井,边上还有印度式的阿育王梵幢,这都是静安寺的重要标志。

但井中水已不会翻腾起泡,井水平静。井为方形,直径约1.5左右,井口外四边有花岗石护壁,高约半米,护壁四角上有凸出的雕刻物,在井口内处置了一张金属网,防止游人扔垃圾进去。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起,由于寺旁设立了公共租界有轨电车的起点总站,在周围陆续开出了不少商店,以后又开出百乐门舞厅和百乐商场及静安商场,这样便形成一个商圈。从此“静安寺”不仅是个寺名,同时也成了这一带的地名,以后直至今日的静安区这个行政区功能变数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
1945年,书法家邓散木题额“静安古寺”,沿用迄今。
最后一次静安寺庙会是1963年四月初八开始,连续三天。那次静安庙会的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东西向从铜仁路开始到乌鲁木齐路,南北向从北京路以南到延安路以北,覆盖了整个静安寺地区,庙会是商家云集,人流如潮,人山人海。
在“文革”期间,静安寺中僧人被逐出该寺,梵幢被捣毁,涌泉被填没。寺址被一家街道工厂占用,后因不慎火烛而烧毁包括大雄宝殿在内的寺中许多建筑。直到1984年才成立起静安古寺修复委员会,责令占用工厂限期迁出。
1997年静安寺开始全面修建,社会各个方面都提出恢复梵幢和涌泉。结合地铁的建设,几年以后,静安寺地区的改造建设基本到位。如今涌泉和梵幢这两件具有静安寺标志性的建筑都已经重新建起。但静安寺涌泉古井的位置,是上海修建地铁和静安地下广场时重新定位的。

如今的上海静安寺,已是“商圈”的称呼,“古刹”则是上海有名的静安寺。
随着“静安寺商圈”的发展,寺庙已被牢牢地包围在十分浓烈的商业氛围中,在寺的东面是原来的商业街道,排列着各种商店,南面是静安广场,是下沉式的商场和表演场地,西面毗邻是新建的久百商厦,出售各种世界著名品牌服装和饰品,北面毗邻则是几家大酒楼和百乐门舞厅,而寺庙自身在东西两边建造的店面则出租给珠宝首饰店和其他店铺。
如果是一个佛教徒,看着眼前这副情景,不知会作何感想?佛教境地原本是清净之处,这里却是如此繁华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