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3月2日星期二

第11集 读懂RCEP

 

沈阳 著


1

 

由中国、东盟十国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历经八年谈判后于1115日正式签署。应该说这是一件大事,中国官媒作了及时报道。但实际上,RCEP协定签署后,各成员国仍需根据各国法律完成对协议的批准,之后才会生效,而且有些条款真正落实需要更久的时间。有些关税有可能需要等一、二十年才能降为零。另外,成员国之间经济水平差别很大,不免有很多特殊和差别待遇,或者免责条款。一些敏感或有争议的条款也会排除在外。这些都给以后的执行带来隐患。

究竟如何正确分析RCEP协定,RCEP能否撼动美国亚太主导地位?

我和老夫子开始闲聊了起来。

 

2

 

美国之音林枫20201117日时事大家谈:RCEP能否撼动美国亚太主导地位?

由中国、东盟十国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历经八年谈判后于1115日正式签署。

该贸易协定覆盖的总人口、经济总量以及贸易额均占全球总量的约30%,落实后将建成一个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但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并不被包括其中。

该协定的签署正值美中经贸和科技争夺愈演愈烈以及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换届之际。这项协定的亮点有哪些,它对二战以来美国建立的全球贸易格局有什么影响,对提出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战略的中国具有什么意义?下一届美国政府又将如何应对?

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经济与金融系教授刘学鹏表示,RCEP的签署有利于巩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以及改善美中贸易战以来中国面临的被动局面,且有利于中国在东南亚推行“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但他也表示,RCEP的经济效应不应当被过分夸大,因为与其他区域性贸易协定相比,RCEP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他说:“刚刚签署的RCEP门槛要更低一些,尽量避免有争议的领域。好处是比较灵活容易达成共识,可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希望在执行的过程中慢慢解决问题。坏处是有可能降低成员国进一步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进行的无歧视贸易谈判的积极性。在学术界,大家对区域贸易的作用还有一定的争论。有人认为它是全球自由贸易的铺路石。高端有前瞻性的协议可以引导各国解决WTO面临的各种疑难问题。但也有人认为它是绊脚石,毕竟区域组织的优惠只是适用于区域内部的成员国,对于其它国家构成歧视。另外过于宽松的协议也有可能对特定利益集团和国家有利,有失公允,也为以后的有效执行和长期发展带来一些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陈刚则认为,RCEP对中国的战略意义要大于经济意义。他表示,协定的签署对于中国冲破美国对中国的围堵与包围是一个突破,因为RCEP成员国中有很多都是美国的盟友,例如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不过他也强调,RCEP对于中国突破美国的科技封锁效果有限。

他说:“RCEP肯定对中国摆脱脱钩的困境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因为现在起码有15个国家它可以依靠。另一方面,它其实对于美国在科技方面的封锁,成效应该说是非常有限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看整个全球科技的发展,目前看最尖端的技术主要还是集中在美国和欧洲部分。所以能看到RCEP包括的成员国,真正的西方国家只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这两个国家在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不是非常明显。所以中国希望获得或者能够合作的大量的技术其实是来自于欧美。这个并不在RCEP的包含范围之内。另外我们看它具体的条文,其实它主要是关于一些商品关税的减让。我们知道世界贸易组织本身其实已经是多轮的关税减让谈判的一个结果。所以我个人感觉RCEP对于中国农产品、工业产品的销售应该会有一个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获得尖端的技术或产品,应该说它(RCEP)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

肯尼索州立大学经济与金融教授刘学鹏表示,RCEP协定签署后,各成员国仍需根据各国法律完成对协议的批准,之后才会生效,而且有些条款真正落实需要更久的时间。这对于中国来说,其意义在于通过RCEP的签署实现了中日自贸协定的签署。

他说:“长期来看,RECP对中国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但是在短期内我们不应该对RECP抱太高期望。首先,协议在两年内还需要各国政府批准才能正式生效。有些关税有可能需要等一、二十年才能降为零。另外,成员国之间经济水平差别很大,不免有很多特殊和差别待遇,或者免责条款。一些敏感或有争议的条款也会排除在外。这些都给以后的执行带来隐患。举一个例子,在东盟'亚细安协议'的早期,在印尼,很多需要减免的关税都被排除。反而对除雪机减免了10%的关税。我们知道印尼地处赤道附近,根本不会进口除雪机。全球像这种协议很多。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签署的,效用会打折扣。还有,其实中国和大部分成员国之间本就有贸易协议,日本除外。鉴于中国和日本的经济互补性,所以真正有突破性的是中日通过RCEP签签署了正式的协定。最后,贸易协定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纠纷和冲突。前车之鉴,即使像欧盟那样成熟的贸易区,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所以以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新加坡国家大学东亚研究所的陈刚表示,特朗普政府过去三年多里致力于加强与印太地区的安全和地缘战略方面的合作,但经贸方面的动作不多,因此下一届美国政府有可能会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贸联系。

他说:“美国对亚太的重视应该是两党的一个共识,最大的区别在于你的关注点在哪里。是在军事和安全领域还是在经贸领域。我认为从民主党的角度,他们可能更关注经贸方面。另一方面,刚才讲到警钟的一个示范作用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美国会优先关注和亚太这些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我个人觉得,如果民主党拜登当选的话,TPP有可能会被重新捡起来。因为这个首先符合美国的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美国加强和东亚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经贸联系。特朗普时期的整个亚洲政策主要是在安全和军事领域,在经贸领域,我们看到其实特朗普的动作是很少的。换句话说,这也是导致最后RCEP能够顺利签署的重要的地缘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个人感觉,在未来无论谁继续做总统,他们可能需要的是调整一下亚太的策略——更多地去关注如何加强跟亚太各国的经贸联系来提升美国的影响力。”

 

3

 

美国之音黄丽玲20201117日中国媒体夸大RCEP效益经济学家:非中国主导对美国不具威胁

中国和其他14个亚太国家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简称RCEP)”之签署后,诸多媒体指称,此一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生产总额(GDP)22亿人口的经济圈有助于巩固中国在亚太区的经济强国地位,并对美国构成挑战。

不过,四位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经济学家指出,RCEP的效益早就透过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加一的机制已逐步实现,而且东盟才是RCEP的主导国,不是中国。他们说,RCEP对中国最重大的效益,是进一步打开日本等亚太市场,以“弥补”未来对美国出口可能的减损。

部分经济学家还说,美国有全世界最大的需求市场,是包括中国在内的RCEP成员国都要争取供应的市场,怎么可能如部分中国媒体所说地,“羡慕嫉妒恨”被排除在RCEP在外,或者“拜登落下风”。相反地​​,他们说,既使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再连任,拜登如期上台后也应该还是会持续推动对美国最有利的“供应链去中国化”,这才是中国最害怕之处。

 

4

 

台经院景气预测中心副主任邱达生表示,中国积极加入RCEP是为了因应美国自5月以来开始筹组的“经济繁荣网络(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以及“可信任伙伴”联盟,来推动“供应链的去中国化”。

在此前提下,他说,中国的盘算是:未来对美出口若受挫,可以透过RECP将中国制的廉价商品,以更低的关税来争取东盟等国的市场份额。邱达生说,中国会是RCEP签署后的最大赢家,但包括中国在内的RCEP成员国大多是依赖出口的制造供应商,再怎么样都挑战不到美国的买家地位。

邱达生向美国之音表示:“美国永远是有一手好牌的,为什么?因为它是在demand side(需求端)。需求端说话。美国的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大家都想要,包括美国自己都想要(保留给美商)。但是美国现在就是说,我这个市场不愿意再分给你中国了,所以,你(中国)现在去搞一个RCEP,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最后美国会慎选它的suppliers(供应商),就是说,我这个需求要慎选谁是我可以信任的,它不会去偷我的技术,而且它supply(供应)我的东西是quality(有质量的),不会去影响到我美国人的健康等等。”

邱达生说,美国现在的策略是要遏止中国的廉价品继续倾销到美国市场,并希望美国公司能将供应链从中国移出,甚至移回美国,以增加美国的就业机会。因此,他说,当拜登明年1月上任后,即便不再承袭特朗普总统所留下的“经济繁荣网络”以及“可信任伙伴”联盟,或者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等路线,但他应该还是会持续推动对美国最有利的“供应链去中国化”,届时,失去了美国这个大市场的中国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5

 

位于台北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东协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也说,东盟近几年来早就透过“东盟加一”的机制分别连结中、日、韩、新西兰和澳洲五国的市场。因此,RCEP是一个由“东盟加一”扩大至“东盟加五”的贸易协定。也就是,原来的东盟十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寮国、缅甸和越南),再并入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由于中国已和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都已签有自贸协定,因此,徐遵慈说,RCEP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中日韩三国间首次互相开放市场,亦即,东北亚市场的整合。

徐遵慈向美国之音表示:“这是第一次有一个贸易协定把中国、日本、韩国放进去。因为中、日、韩三国很多年来一直希望谈一个中日韩FTA(自由贸易协定),就是我们讲的CJK FTA(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但是,到现在为止,一直没办法谈成。但是,在RCEP生效后,中国跟日本第一次会互相开放市场,日本和韩国会是第一次开放市场。所以,RCEP如果排除掉过去10年、15年来已经有的降税的话,当它(明年)生效的时候,最重大的意义是在东北亚(市场)的整合。”

徐遵慈说,以地缘政治来说,RCEP之签署也代表15个亚太国家已经放下过去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摩擦,包括中澳、中越、中韩间曾有过的外交紧张关系,现在开始共同致力于推动新冠疫情后的经济荣景,并一反特朗普所推动的单边主义,朝多边自由化的方向推进。

 

6

 

就中国加入RCEP的效益,据华尔街文摘七月中报导,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国际商学院创始院长彼德·派特里(Peter A. Petri)曾模拟推算过并做出结论:中国就算是RCEP的最大受益者,也无法抵销美中贸易战的冲击。

根据派特里的估算,在中美贸易战下,中国受到的负面影响最为巨大,总损失约达3,040亿美元;在日本所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议(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CPTPP)”下,中国的损失相对较小,只有280亿美元;至于中国加入只有15国的RCEP后,收益可达1,000亿美元,也就是说,RCEP15也只能抵消中国与美国贸易战的三分之一左右的负面影响。

虽然印度现已拒绝加入RCEP,但派特里说,若印度加入RCEP,中国在RCEP16的收益更会大幅缩小到只有90亿美元。

针对派特里的估算,徐遵慈说,她大致同意中国在各种贸易协议或情况下可能有的收益和损失走向,但真正的效益数据,可能要等RCEP明年生效后,才能见真章。不过,她不认为,印度的市场对中国有高达910亿美元的冲击。

面对RCEP的成功结盟,邱达生认为,曾任前总统奥巴马副手的拜登应该会朝重返CPTPP的方向来推进,延续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战略。

他说,如果CPTPP11个成员国能解冻对美国有利的那些高标准的项目,美国重新加入的可能性就会提高,甚至也有可能扩大CPTPP的成员国,来形成一个把中国排除在外“高质量、高标准、涵盖范围更广泛”的自贸协定。他认为,若有了美国这个大市场的加入,CPTPP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可能超越RCEP

 

7

 

CPTPP是一个人口规模近5亿的经济圈,约占全球人口的7%;11个成员国的合并GDP 超过11 兆美元,约占全球的13.1%

在前总统奥巴马的推动下,美国原是2016年初所签订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12个成员国中的主导国。

但倾向单边贸易和保护主义的特朗普总统于2017年一上台后就执意退出TPP。因此,在美国的缺席下,日本接续推动,并于2018年底,促成CPTPP之签署,11个成员国包括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墨西哥、智利及秘鲁,其中包括日本在内的六个国家也同时是RCEP的成员国。

不过,对于美国是否会重返CPTPP,台湾东协研究中心的徐遵慈持较悲观的看法。她说,除了来自美国内部的阻力外,拜登也要解决CPTPP成员国是否愿意提高标准、以符合美国的要求,这方面的谈判难度很高。也因此,她认为,受限于此两大因素,美国要重返CPTPP的机率很低。然而,即便不加入CPTPP,徐遵慈说,拜登还是有其他机制可以加强跟亚太国家的合作。

她说:“美国也跟东协(东盟)的各个国家都签署了所谓的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所以,它跟各国都有机制,又有东协(东盟)-美国的高峰会,然后,又有APEC(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所以,其实拜登手上并不缺乏可以加强跟这些国家合作的工具或者是基础。”

 

8

 

另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经济学教授德赖斯代尔(Peter Drysdale)以书面回覆美国之音采访时特别指出,RCEP的重要性不在其规模大小或其从双边升级到多边贸易协定的意义。他说,RCEP最重要的象征是这些亚太国家对多边主义的坚持(commitment to multilateralism)

他还特别纠正奥巴马和《纽约时报》的错误,将RCEP误认为是由中国主导。他说,其实,RCEP还是由东盟主导,中国祇是应邀参与。

德赖斯代尔向美国之音表示:“拜登当选人应将RCEP视为一个能与亚洲多边贸易连结的机会,而非有损于美国的利益。RCEP将强化亚太区域对多边贸易和建立贸易规范的承诺,并进一步扩大为跨太平洋贸易协定的机会。”

 

9

 

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廖群也向美国之音表示,中国是应邀加入RECP,不是主导国。不过,他说,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在RCEP 15国中的市场影响力应该是最大的。

他说:“这等于是我(中国)在我这个(经济)圈内会有更大的机遇,即使是中美脱钩也好,或是和其他五眼国家来遏止中国也好,起码是一个弥补。也是一个在今后的竞争中增强自己的竞争地位吧!。”

五眼国家泛指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五个英语国家所组成的情报联盟。

廖群说,美中贸易战让中国的“外循环”或出口受到很大的挑战,因此,RCEP对中国而言也是一个开发新市场的机会,虽然,在互相对等开放的原则下,中国也要向其他14国开放其市场。因此,他说,未来15国市场进一步一体化后,哪一国商品的竞争力最高就能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他还说,各成员国加入RCEP的经济考量大于政治考量。至于印度最后选择退出,廖群认为,政治和经济因素都有。

他说:“印度不参加,有跟中国的政治方面的心结问题,但我觉得,也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因为它对这15个国家里面的很多国家都是贸易逆差,所以的话,它加入以后,心想是不是贸易逆差更大了,因为要开放得更多。比方说,印度的农业,它也不想开放,如果加入,一定程度要开放,从经济上考虑,我觉得是主要的,它觉得,目前参加,它并不合算,当然,它对中国主导这个,它也有心结,两方面因素都有吧!”

 

10

 

由于RCEP取消关税品种的比例高达90%,对被排除在RCEP之外的国家而言,例如台湾,是否就代表自此会被边缘化吗?徐遵慈说,不尽然。她说,以台湾为例,对各国的出口商品中,有五到七成属于半导体、计算机、电子电机零组件或高科技产品,原本就享有世界贸易组织(WTO)规范下的零关税待遇,因此,不会受到RCEP的冲击。至于其他三成的产业,包括钢铁、纺织、石化、机械业,其产品确实会因为被课到5%~15%关税而失去价格竞争力。不过,她说,厂商也自有因应之道,就是透过直接到东南亚国家设厂或布局,来规避掉这层关税。

另外,虽然大部分的产品都经不起关税壁垒的冲击,但徐遵慈说,还是有一小部份的产品,因为竞争力高而无惧于各国所祭出的关税壁垒。例如,台湾的面膜,即便把高达40%的关税转嫁给消费者,还是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买单。因此,她说,长期而言,提高自家产品的竞争力也是台湾厂商面对RCEP冲击的另一个因应之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