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11月27日星期三

第27章 少年宫围墙外的孩子


我自小就喜欢昆虫,我喜欢蝴蝶的舞动,蜻蜓的速度,蜜蜂的勤劳,螳螂的威武,蟋蟀的勇猛,蚯蚓的沉稳……后来,与几个同学一起翻墙头,偷偷溜进了少年宫,才第一次看到了昆虫标本。从此,我就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昆虫标本了。由此,记忆也将我带回了那段苦涩的岁月时光。
中国的孩子们,从小就被要求通过竞争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所有的政治读物都充满了带有道德说教的故事,而且一旦阅读了这些读物后,老师们就会教给我们如何去遵守道德或政治教育。唯有少年宫才是儿童们的乐园,可以在那里学到学校里学不到的各种知识。但在我的童年时代,我与其它大多数的同学一样,却是一群被拒绝在少年宫围墙外的孩子。
学校为了让学生们牢固地掌握政治课学习的内容,每个星期都要组织一次两小时的少先队活动,包括兴趣小组。能够加入到这支少先队积极分子的队伍之中,是一种殊荣。但当时能加入少先队组织的孩子,只限于那些表现最好的、热情最高的和学习最出色的。这样,孩子们经过组织的教育,一批批地先后加入了队组织,如果到了四年级还入不了队,那就会受到所有同学的冷眼相看,就象是一个罪犯,抬不起头来。胸前没有红领巾,会使一个孩子被中国社会所遗弃。
但是,在中国的学校里,孩子能不能加入少先队的决定权,起初是在老师手里,后来就转到了由老师指定的那些队干部们说了算。虽然,也有少数服从多数的说法,实际上是“集中”在支配“民主”。有时候,大队长或中队长说了算。为了增强纪律性,积极分子通常被编成严密的组织单位,每个班就是一个中队,由学生担任中队长和副中队长。在少先队中队里,又按照教室座次安排分成几个小队。我担任过的最高职位就是一个小队长。
我负责的小队有12个学生,小队的重要作用就是组织同学小组讨论,让每个孩子轮流发言,讲述自己的政治观点。其实,要当好一个称职的小队长也很难。
在小队学习时,每个孩子都会谈学习体会,甚至谈及学校和家中的那些事。由于各自生活的家庭不一样,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差异,在发言中就会惹祸。
有一个学生的父母亲都是教师,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当教师。这个学生在小队发言中就说:“我长大了不做工种田,当工人农民没有出息。”
他的发言,在小队中引起了争论。我这个小队长就不知道如何批评这个同学。
这时老师就会发话了:“毛主席说工人农民最光荣,为什么有人的看法就不一致呢?”
还是孩子的少先队员们是很听老师话的,特别是那些积极分子总是跟着老师的脚后跟走。老师的引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有的孩子开始大谈工人阶级最伟大,贫下中农最幸福。那么当老师就是可耻吗?孩子们就不可以拥有当老师的理想吗?
在以后的日子里,少先队的小队活动,甚至中队活动,老师一般都不参加了。没有老师的到场,自由了些,其实却更不自由。那些积极分子差不多已经完全代替了老师的角色,他们对同学的态度更为傲慢,动不动就用高帽子压人。往往是通过施压让同学们顺从于规定的行为准则。
在小学校里,少先队组织还有班委会,由六、七个班干部组成,分别负责学习、文体、劳动等。在班委会之下,组成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这一些学生的日常活动,包括早上的队列操和学习小组。全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担任了各种角色。
这种严密而组织化的积极分子管理系统,迫使所有的孩子都必须严格服从集体和组织,按照党的要求和观点、行为模式说话、行事、做人。但这种单纯强调对集体和权威的铁的纪律,也强调了顺从行为的竞争化,以顺从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困惑。中国需要培养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和独立性,应该避免课堂教学的限制。于是有人就将注意力集中到苏联教育模式中的少年宫。
苏联共产党曾将一些没收来的公寓改建成少年宫,挑选出来的孩子可以在课后到少年宫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小组活动。
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曾这样评价少年宫:“儿童的求知欲很高,但兴趣并不相同,如只依靠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的,而少年宫却协助学校满足了儿童的要求。少年宫可以让儿童从感觉到今天是少年宫的小主人,让他们树立起成为国家、社会主人翁思想,让他们在独立、创造性活动中,形成独立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创办少年宫的那些人,最终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是教育孩子们要顺从,另一方面教育孩子们要学会主动和创新。这些教育方式的改变,决不是针对全体孩子们的。只有那些干部子弟,才能当上班干部,才能成为少先队的中坚骨干,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去参加少年宫的兴趣活动。绝大多数的孩子是没有机会去少年宫体验生活的。
令人遗憾的是,能去少年宫的那些孩子具有最大的共性,就是顺从、听话,行为的服从和态度的顺从,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少年宫的指导老师们发现:这些精选出来的孩子对制定自己的计划和加入小组活动,都显得兴趣不大,他们最关注的就是如何管理和领导别的孩子。真正对兴趣学习有热情的孩子,往往不是学校推荐的。可以说,我就是后者类的孩子。
为了能到少年宫去看看,我和同齡孩子会想方没法溜进少年宫里。为了防止被少年宫的老师发现,我们这几个孩子还不敢去人多的地方,常溜到标本室里去,看那些制成为标本的飞鸟、动物和昆虫。久而久之,我就萌生了自己制作标本的想法。
标本制作很难。首先是我没有条件解决动物或飞禽的尸身腐烂问题。但可以制作昆虫标本,根据昆虫本身的特性,如身体、大小、软硬程度、生活时期等,有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
对体型较大、体表较坚硬的昆虫,采集后,在标本还没干燥以前,用细针插在标本上并进行整姿或展翅等工作,等干燥后,也就完成了。
有些昆虫体表较为柔软,无法制成针插的干燥标本。此时,可将虫体浸泡在特殊的液体中。我没有这种液体,也就放弃了这种实验。还有玻片标本,那是适用于体型极小的昆虫,必须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他的形态特征。
当标本完成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标本烘干。一般在50℃的定温箱中烘干一星期左右即可。我只能保持原生态,存放入标本盒中保存。标本盒以铁制的饼干盒替代。
上初中时,我就主动要求当生物课的课代表,每次上课前,我就主动跑到生物老师那里去帮助搬运实验教具到教室里。生物老师作为对我的奖励,常让我观察学校里的生物实验室,教我一些制作标本的经验,有时还特意为我一个人讲解各种动物、飞禽和昆虫的知识。也从那时起,我意识到每一个标本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生命也会永恒。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年过六甲,我却童心未泯。我将去年夏天收集的蝉和天牛,做成了一个特殊的艺术标本。那些蝉和天牛,尽管已死去数月,几乎成了木乃伊,但色泽、形态依然如故。
小时候,我常与哥哥一起去捕蝉。我居住的皋兰路和思南路一带,树木葱葱,居住的大院里还有一个大花园。这里是捕捉昆虫的宝地。
后来,我知道蝉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复活和永生,这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它的生命周期:它最初是幼虫,后来成为地上的蝉蛹,最后变成飞虫。蝉的幼虫形象始见于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铜器上,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会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由于人们认为蝉以露水为生,因此它又是纯洁的象征。
但我对蝉最感兴趣的的莫过于是它的鸣声。我还会用小巧玲珑的竹笼装养蝉,欣赏蝉的鸣声,从百花齐放的春天,到绿叶凋零的秋天,蝉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舒畅的调子,不用任何中、西乐器伴奏,高唱着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就象一位“昆虫音乐家”。
以前,我会陶醉于蝉的鸣声,现在却知道了:蝉是见不得天的昆虫,虽然寿命很长,但是很少很少在阳光下生活,几乎一生都在黑暗下度过。每当蝉落在树枝上引吭高歌时,它就会用尖细的口器刺入树皮吮吸树汁,各种口渴的蚂蚁、苍蝇、甲虫等也会闻声而至,都跑来吸吮树汁。蝉会又飞到另一棵树上,再另开一口“泉眼”,继续为它们提供饮料。就这样,如果一棵树上被蝉插上十几个洞,树汁就将流尽而枯萎死亡。原来当蝉高歌时,却是树木受害时。我不明白的是中国那些文人墨客为什么要疯狂地赞美蝉,难道只为了欣赏蝉的高调鸣声?我对蝉已失去了爱和信任,我制作的蝉标本,特意用炳稀染料涂瞎了它的眼睛。
天牛也是人们熟知的一类昆虫。很多人在孩童时期,曾经捕捉到或观察到天牛,对它们发生兴趣。有趣的是,当我抓住天牛时,它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企图挣脱逃命。我在天牛的腿上缚一根细线,任其飞翔,还能听到“营营”之声。小时候,我对天牛的玩法很多,如天牛赛跑、天牛拉车、天牛钓鱼、天牛赛叫等等,比起目前充斥市场的电动玩具来,玩这种“自然宠物”要有趣得多。最有趣的是“天牛钓鱼”游戏,十分逗我开怀。我在一盛水的盆中,置一鱼形小片,穿孔系线,另一头系在天牛角上,线长适度,将天牛置于另一小木条上,浮于水面,天牛四周环水,会局促不安,频频挥动触角,形同钓鱼,鱼若离水,则钓鱼成功。天牛年龄稍大些的有手指那么粗,年龄小一些的差不多只有铅笔一般细。
去年夏天,我捉到了几只天牛后,就将它们囚禁在玻璃箱里,让它们全都活活饿死!
天牛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因而得天牛之名;又因它发出“咔嚓、咔嚓”之声,其声很象是锯树之声,故又被称作“锯树郎”。中国南方有些地区称天牛为“水牯牛”,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春牛儿”。天牛体色大多为黑色,体上具有金属的光泽,其成虫常见于林区、园林、果园等处,飞行时鞘翅张开不动,由内翅扇动,发出“嘤嘤”之声。但天牛是危害杨、柳、桑、槐、梧桐、苦楝等树木的可恶害虫。
天牛多在晚上活动,有趋光性;小眼面细的,多在白天活动。成虫产卵方式与口器形式有关,一般前口式的成虫产卵时,会将卵直接产入粗糙树皮或裂缝中;下口式的成虫先在树干上咬成刻槽,然后将卵产在刻槽内。
天牛危害,主要以幼虫为主。幼虫对树干危害也最严重。
当天牛卵孵化出幼虫后,初龄幼虫就会蛀入树干,最初是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天牛幼虫就钻入木质部为害,也有的种类仅停留在树皮下生活,不蛀入木质部。
天牛幼虫在树干内蛀食,在一定距离内会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幼虫老熟后就筑成较宽的蛹室,两端以纤维和木屑堵塞,而在其中化蛹。
天牛主要是木本植物的害虫,在幼虫期蛀蚀树干、枝条及根部。有一部分为害草本植物,幼虫生活于茎或根内,如菊天牛、瓜藤天牛等。个别种类如棉蒴天牛,则为害棉蒴。还有少数种类,幼虫不生活在植物组织内,而是在土壤中取食根部,如大牙及曲牙锯天牛、草天牛等等。
毫无疑问,天牛幼虫蛀食树干和树枝,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导致病菌侵入,树木也易被风折断。树木受害严重时,会整株死亡,木材被蛀后,也失去了工艺价值。
我为什么要采集天牛制作标本?就是让我去感受自己对天牛的重新认识。天牛很牛,看上去非常强势,其实天牛从小就学会了干坏事。为了自己的生存,天牛不惜以破坏周围环境为代价。
时过境迁,被少年宫拒之门外的孩子们已长大了,不会再为过去的那些事烦心。要感谢的反而是那时的教育制度,让少年宫围墙外的孩子懂得了一个真正的道理:不必去为学会如何顺从而总是弯腰低头的过日子,要学会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就独立地走向自然世界,体验自然之美,从中去学会什么才值得去爱,去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