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5年5月10日星期日

代表女权的圣特库拉之花



老伴总会到郊外去采些野花带回家中,我也就戏言:采野花的事,我是做不得的。移植在屋顶花园里的野花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小白菊花,但我叫不出名,就习惯地考证起这花的祖宗八代和来龙去脉。没想到这是法国菊,居然还是代表女权的圣特库拉之花。
自古以来,基督教就有将圣人与特定的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种植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5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于南欧地区,而南欧属于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植花草。
法国菊成为一种特定的923生日花,就被选来祭祀教会史上第一位女性圣者:圣特库拉。因此法国菊的花语是“女权主义”。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正如它的花语所言,具有强烈独立自主的意识。认为万事只靠自己才能行得通。
现在,法国菊已遍布于欧洲,在俄罗斯也可以见到它丛生的踪迹;在英国各地也可以发现它。
法国菊,顾名思义是归化的植物。法国菊流行于中国台湾,也有个浪漫的传说,据传台湾刚收复初期有不少传教士来到东埔地区传教,其中一位法国传教士爱上了一位原住民女孩,两人经常相偕八通关草原互诉爱恋情意。可惜最后法国传教士被调离当地,临走前交给女孩一把法国菊种子。女孩将种子洒遍于八通关草原上,以后每年五月下旬至七月中旬,法国菊便满山遍野地恣意绽放,白色花海当中有些许紫红的毛地黄点缀其间,也将初夏绿意盎然的台湾高山,衬托得格外美丽动人。
常有人误会法国菊和雏菊是同一种花,因为这两种菊花太像了,还有一共同名字:玛格丽特。但这两种花并不是一个属。西方人也会称雏菊为小玛格丽特,将法国菊称为“原野的玛格丽特”。
真正的法国菊,别名:西洋菊、蓬蒿菊、木春菊、牛眼菊、滨菊、法兰西菊;拉丁文名:Leucanthemum vulgare,是始于欧洲及亚洲温带的有花植物。法国菊还是多年生的药草,在茎的顶端有细小的头状花序(不多于5厘米),由约20支白色舌状花及大量黄色心花所组成。我数了一下家中移植的法国菊白色舌状花,其实约有30支左右。
法国菊茎多是没有分枝及从根上向侧生长。叶子两面均呈墨绿色。基生叶及中叶有柄,呈倒卵形至匙形,并有锯齿。上叶较短,无柄及沿茎生长。它有大量没有冠毛的扁种子。

我们在屋顶种植了法国菊,但刚移栽后,植株显得有点萎靡不振,毫无生气。没几天, 法国菊就挺直了腰杆,原来它在多种环境下都可以生长,但较喜欢湿润的土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