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3年7月3日星期一

醒悟(234)

 


234

 

韩二娘和柴健华送走了王吉、陈晓燕两位客人后,柴健华对韩二娘说:“这母女俩都从事教育工作,但对教育的认识显然存在代沟。”

韩二娘对柴健华:“现在的老人和孩子都有代沟,其实我们年轻的时候与父母长辈也存在代沟。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认知也就不同。这很正常吧。”

柴健华点头称“是”。

柴健华又问道:“我们去探望了魏中直,他是香港著名的国学研究学者。魏中直是我的老战友潘仁书的学生。魏中直的父亲也参加过国军,在一次抗日战斗中受了伤,得到过潘仁书的照顾。魏中直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将潘仁书全家从内陆接到了香港,并资助他在香港开设了一个中医诊所。在魏中直的介绍下,潘仁书认识了麦菽。听你说,潘仁书和麦菽结婚后育有一女,名叫香珠,香珠那时正在台湾一家医学院进修。可是,我从来没听说过潘仁书和麦菽有个女儿,我只知道潘光复是他们的儿子,这是怎么回事?”

韩二娘笑了:“也许是我说错了,潘光复确实是潘仁书和麦菽的儿子,香珠是潘光复的女儿。”

柴健华笑着说:“你没说错,错的是老夫,是我听错啦。”

这对老夫老妻说笑着。但韩二娘很快收住了笑容。

柴健华是在潘光复的安排下,正式移居香港,并与前来内地探望过他的韩二娘同居,住在韩二娘家。

韩二娘对柴健华讲述有关她父母的那些事。

韩二娘的母亲出生于香港,后随外公外婆一起移居广东中山。外婆的母亲是名门闺女,外公的父亲也是一个曾界老板,关于经商,主要从事百货生意。俩们亲家也经常往来。

为了扩展海外业务,外公的父亲在夏威夷开设了一家公司,因她妻子死后,他续了弦,他的新任妻子也算贤惠,但不同意外公的父亲将前妻的孩子带到夏威夷去,不过同意每月给他们资助生活费。

韩二娘说,外公五兄妹就全留在了广东。外公是老大,为了撑起这个家,他在一家鱼行当了总管,除了管财务,还得管安全。外公曾在香港取得大学学历,学的是国文。但在传统教育中,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文化。由于他身强力壮,喜欢与一帮好友习武,练就了一身武艺。在鱼行里兼管安全,实际上就是保护鱼行的利益不受欺诈和侵犯。

韩二娘说,当时的广东很乱,既有军阀混战,也有革命造反。外公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安全,就动员他和全家一起去上海发展。并为外公安排了一个很高档的职业,在上海永安公司当财务副管,分管公司整个底层商场的财务。

外公在上海发展的很好,他的弟妹也去了上海,在公司里也都有了自己的岗位。

外公有四个孩子,一女三男。韩二娘对柴健华说:我母亲是长女。

外公常给三个儿子讲述《论语》。他说孔子编六经, 通六艺,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之教涵盖了礼法节度、典籍文化、逻辑思维、音乐素养、体育运动等诸方面。

外公不仅精通史书,还会拉胡琴、吹笛子,平时每天清早就到附近的人民公园打拳、习武。他也常给三个儿子讲述《大学》,明示:大学之道以彰明个人完美的德性的“明明德”为起点,通过 “新民”,即通过教与学,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以需要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的“止于至善”为终极目标。他说做大学问者,其最终目的不是就学问而学问,而是全方位地求善,以磨练自我修养的和造福社会为目标。他也赞同《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学问主张等。在外公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下,韩二娘的三个弟弟先后都参加了新四军。大儿子参军前还取得了圣约翰大学的文凭。

韩二娘对柴健华说:外公没要求我的母亲读经习武,对她的要求是学会女红,做个贤妻良母。

韩二娘说,我的母亲当时学会了女红中的剪裁、缝线、编织和刺绣,还会制鞋。当时流行的旗袍也是自己做的。也许是受外公和三个弟弟的习文尚武影响,她爱上了弄堂口的那个男孩,他是孩子王,能演话剧、唱京戏,也会打架,他总是嬴家。他在全家排行老二,却是三兄弟中最有决定权的一个。

但是我的外公反对我的母亲与这个男孩交往,理由是这男孩的父亲只是个开纸扎店的小老板,除了封建迷信和殡葬礼仪那一套陋习陈规外,一无是处。

那男孩其实并不是外公所说的那种人。他演出的是现代话剧,出演过孔子话剧中的子路角色,最爱唱的歌曲是岳飞的《满江红》。

男孩为了让外公接受他,他亲自上门来了。他对外公说,自己在他的大儿子帮助下,已偷偷地报名参加了新四军。明天就要带着他的弟弟一起去盐城了。

男孩的话,让外公一惊。那天,外公让他留宿家中,他接受了女儿与这男孩的婚恋。

韩二娘说,这男孩就是我的父亲。我的母亲连夜给他整理了一些行装,其中也有外公赠送的衣裤。外公还特意送给他一册《周礼》,叮嘱他有空时仔细阅读卷中的《周礼·大司马》。

说到这里,韩二娘流泪了:没想到我的父亲参加了解放战争,还当过炮兵、坦克兵,解放后担任过中学校长。没想到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送到白茅岭农场劳教。解除劳教后,留在合肥砖窑厂当搬运工。文革中,他与一些退役或因政治原因被开除军职的同事,参加了造反队,结果在合肥镇压5.16事件中,被打成反革命复辟集团成员而冤杀。虽然数十年前平反了,但死不见尸。

韩二娘痛苦地说道我的丈夫也被列入5.16反革命复辟集团成员,在文革时被活活打死了。

韩二娘从此一直独居,不问世事。

柴健华从桌上取来了抽纸,他帮韩二娘擦着泪眼。他没有一句安慰的话,有什么话能安慰早已破碎的心呢?

韩二娘说,她当时是一名乡村女教师。但自己對生活已不抱希望了。

改革开放初期,她的青年闺蜜麦菽找到了她,麦菽那时在香港一所大学任教。麦菽通过各种关系,帮助她移居到香港,并安排她在大学图书馆当了一名管理员。

韩二娘对柴健华说:

麦菽的丈夫就是潘仁书。柴健华你的老战友,也是在国民党抓壮丁时参加了国军。在内地工作时,曾担任过中学校长,后被打成反共右派和国民党特务。他的经历也很悲惨。

韩二娘说:“柴健华的儿子潘光复是内地和香港较为出名的小说家和影视编剧,他创作过一些中长篇小说。其中有些作品还在大陆荣获过文学奖。潘光复担任编剧的一些影视剧,也风靡一时。但我不喜欢看他的作品,也有人说他是中国的粉红。其实他的小说远不如《红岩》《林海雪原》和《艳阳天》

韩二娘站了起来,她为柴健华沏了一杯港茶,说道:潘光复的人生远不像外人看到的那么风光。他的生活也没有这港茶味道,其实非常苦涩。”

韩二娘告诉柴健华:潘光复的母亲麦菽出身于红色家庭,麦菽的父亲麦长虹是红军老干部,后来参加过四野,还在抗大学习过。后来转业到地方,在一家国营企业任党委书记。文革时,他受到了冲击。麦菽也被批斗了。后来,他们都获得了平反。在改革时期,夫妻俩一起去了香港,经商。

当麦长虹、麦菽夫妇在文革中受到迫害时,童年时期的潘光复因为受到了创伤,成了狗崽子,为了与父亲划清界线,他与父亲潘仁书17年没说话。

潘光复离婚又再婚,与两任妻子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潘光复与父亲潘仁书,及他与长子麦恩的人生过往,催泪虐心,让人心痛……

柴健华沉默了。

1 条评论:

  1. 群體心理探索小說(瀋陽 著)

    今天像烏鴉暫時湊合起來,明天又像野獸一樣四散而去。社會上的流氓集團、烏合之眾的交往就是如此,今天臭味相投便雜湊在一起,明天利益相悖,便作鳥獸散。這是一本探索群體心理的另類小說。但愿這個世界能有更多的人從噩夢中醒悟過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