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3年7月3日星期一

醒悟(233)

 


233

 

韩二娘家中接待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她在大学图书馆工作时的退休同事王吉,还有一位是王吉的女儿陈晓燕,陈晓燕年轻时曾是一所中学里的国文教师。老中医柴健华则成了旁听者。因为三个女人谈论的都是大学和教育的课题。

陈晓燕感叹地说,我现在给学生们上课,最难的就是如何教化香港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在香港,类似于爱国,保卫国家这样的主题教育,渐渐被政府摆上了议程并付之实践。有学生问我,假如日本侵华时中国人不反抗,接受日本的统治,那么现在21世纪的中国是不是也能变成像日本一样的发达国家?假如香港不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港会成为东方明珠吗?秦国灭亡了六国,六国人民是不是亡国奴?中华上下五千年,无数个政权消亡,朝代更迭,可是,人民还在啊,文化,传统,习俗还在啊,除非被原子弹炸成玛雅文明,一个国家,怎会轻易的灭亡,死的一个都不剩?这种所谓的“亡国”只是国号的改变,政权的更替而已。中国不照样是那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土地?  

陈晓燕说,我无法正面回答香港学生的提问。爱,在我看来,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很崇高伟大的词汇,需要极高的无私的精神去为之奉献。可是,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比任何人都高涨,几乎没人敢说自己不爱国,仿佛不爱它就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然而他们口中的“爱”总让我感觉很廉价,和我理解的“爱”并不一样。

如果要我爱的对象是5000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的话,她倒也能激起一些我爱她的欲望,毕竟她悠久的历史文化,习俗,优良传统,各种美食还是挺不错的。但是,要我去爱那些我不喜欢的制度,那些歌颂式的政治教育,把一切奉献给那个党,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一切都让崇尚自由真实的我感到恶心。

我曾经给学生出了个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认同内陆的爱国主义教育吗?然后需要从文章中找例证。晚自习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学生,我问他为什么不从文章中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对我说:我怎么找例证啊?

学生反问我:老师,我打个比方,如果一对夫妇喜欢虐待自己的孩子,让他从小干粗活,吃不饱穿不暖,那你凭什么要求这个孩子因为这对夫妇是他的父母就爱他们?另一个孩子,虽然是被一对好心的夫妇从孤儿院领养的,但是这对夫妇把这个孩子视若己出,给他很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把他培养成才,那这个孩子爱这对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父母的夫妇,是不是说得通?香港回归后,香港人幸福吗?爱国仿佛是一件很基本的道德要求,每个人都应该爱祖国。难道说你生在中国,就应该爱中国,你生在美国,就应该爱美国,你生在伊拉克就应该爱伊拉克,你生在非洲国家就应该爱非洲国家?

有一个同学插话了:有的人爱吃辣的,有的人爱清淡。对于国家,她若合你的意,你愿意爱就爱,不爱也就不爱呗,这只是个人喜好取舍,何来褒贬与道德的高低贵贱呢?你生在美国,但是你厌恶一个移民国家难以避免的种族歧视问题,想远离一个可以合法持有枪支的国家所会带来的安全威胁,想安稳度过余生,你可以选择去新加坡、日本、香港啊。这都是OK的。

还有一个同学插话:可很多中国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你用外国的品牌,出国,移民就是不爱国,就是崇洋媚外,你抛弃了养育你的祖国母亲,奔着钱去了,更有激进分子觉得你是汉奸走狗,帮着敌国出力,贡献侵略中国的炮弹。更恶心的是还有一群人把口头爱国当成荣耀,“爱”字从他们嘴里说出来极其廉价。他们看不起不爱国的人。但在我看来就好像看不起不爱吃榴莲的人,在看不起咖啡不加糖的人,在看不起喜欢养猫而不喜欢养狗的人一样。在中国,有一群爱国贼,他们对什么都要冠以国界的约束。他们的逻辑是:本国的东西就要支持,外国的东西就要抵制。严重者可能因为别人的国籍就产生敌意,比如对日本人。因为有这群爱国贼,任何他们不喜的举动都会遭到他们口诛笔伐。

陈晓燕说,象我这样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中,有一批奇特的生物,学名“粉红”,由于其经常有一些自由世界的人看来比较逻辑奇怪,或者说幼稚的独到见解,我们也可以亲切的称呼其为“小粉红”。为什么中国会特产了这么一批奇异的生物呢?唉,其实他们也是一尊体制下被教化的受害者,他们只是想维护自己认为的“国家尊严”,他们中不乏善良的正义感十足的人,只可惜身陷于一个规模庞大的政治传销组织中。大陆追崇的是愚化教育,洗脑教育以巩固自己光辉形象,以防更多人有自己的想法判断,看清自己的嘴脸。这种愚化教育能贯穿人们从小到大的一生。他们不会锻炼民众独立思考的能力,反而要把自己作为一个绝对正确的权威让人们逐渐丧失这种能力,把民众培养成一个没有自己想法,极易煽动的傀儡。这样,他们才能乖乖地“坚决服从领导”。任何信息,经过中共厨房的烹饪,就会成为新闻联播的报道,人民日报之类的党媒的文章,成为红媒的“新闻”,成为墙上贴着的标语,成为政治书上的一句话……总之就是经过中共加工后的菜品,传递到民众的口中。大部分人是不会反对吃下去的,因为这些菜品添加了“对中国的称赞”“前景的一片光明”“赞美本国贬损外国”这样的常人喜闻乐见的添加剂,充分抓住了人感性的弱点,这些话他们是很爱听的。所以甭管说的对不对,这些菜健不健康,它好吃就行了。

陈晓燕突然转过身子对柴健华说:“柴老,我这些那些小粉红将是大陆的最后一代。与我一样有见解并独立思考的年轻人,将是改变中国的最新一代,至少新一代中国人已在香港大声吶喊。全世界都听到了香港新一代发出的声音。”

韩二娘对柴健华笑着说:“国家是由国和家组成的,现在治国者鼓吹以法治国,显然是忘记了老祖宗们强调的德治传统,故而能随意以法惩民。治家者不能施行家暴,只能以德治家,和为贵,民则安。”

柴健华望了一眼韩二娘,他这个原先的旁观者终于说了一句话:“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看菜吃饭’,我喜欢香港的菜品,这里的菜品与人品一样,融合了东西方的口味,没有内地的政治教化味道。

韩二娘、王吉和陈晓燕大笑了起来。

1 条评论:

  1. 群體心理探索小說(瀋陽 著)

    今天像烏鴉暫時湊合起來,明天又像野獸一樣四散而去。社會上的流氓集團、烏合之眾的交往就是如此,今天臭味相投便雜湊在一起,明天利益相悖,便作鳥獸散。這是一本探索群體心理的另類小說。但愿這個世界能有更多的人從噩夢中醒悟過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