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

以汉治汉(雪域寓言)

 


以汉治汉

 

大汉主义总喜欢夸耀大汉民族的辉煌,汉服、汉装、汉饰将自己包装的五彩缤纷,汉语、汉字、汉文化,将大汉渲染的天下无双。遗憾的是大汉主义者忘记了全体汉人剃发留辫,甘做满清阶下奴的耻辱时光。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大清统治长达268年。可以说,近三百年的时间,汉人被强迫剃发,始终贯穿清朝的历史,这是大汉民族忘祖叛族的一段可悲的做大清汉奴的岁月,怎能忘记得精光光?

方时地对阿古登巴和马车夫阿卓说:大汉主义者总是无耻地为大清唱赞歌,更将康雍朝视为中华盛世,趾高气昂。CEO刘彻搞的推恩令和阿党法,似乎很熟悉。

方时地说道:

说起这段历史,不得不说大清废藩王的那些事。削藩策就是废藩王。《削藩策》一文中,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

清廷为完成统一大业,推行“以汉治汉”的方略,封耿仲明为靖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命吴三桂率军进攻四川、云南,尚可喜、耿仲明率军进攻江西、广东等地。耿仲明卒于进军途中,其子耿继茂袭靖南王。南方略定后,清廷出于军事需要,命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卒后其子耿精忠嗣)分镇云南、广东、福建,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皇帝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他决定裁撤以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位异姓藩王。

在康熙决定撤藩时,他的祖母也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曾经建议不要急于撤藩,可以等到吴三桂等三位藩王相继老死之后,再行撤藩,这样比较稳妥,如果急于撤藩,那很可能会激起兵变。

但是当时年少气盛的康熙没有听从祖母孝庄提议的老成持重的办法,他还是毅然选择立刻才撤掉吴三桂等三藩,最终迫使吴三桂起兵反叛,兴起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清朝在三藩之乱时几乎失去了南方的半壁江山,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在为康熙的年少气盛买单。

方时地继续说道:

其实孝庄并不像慈禧太后那样垂帘听政式的揽权,她虽然很有政治智慧,但是更多的是给皇帝提建议,如果她坚持不允许康熙削藩,康熙尊重祖母的意见,也未必会坚持削藩,但是孝庄并不是那种非要让皇帝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的女人,她只是按照她的人生阅历给康熙提供了合理的建议,至于康熙听不听,那就得由他自己决定了。

而康熙当时年少,最终他还是没有听进祖母孝庄的建议,坚决的执行了削藩,激起了吴三桂等三藩叛乱。

当然,康熙年少也是有优势的,三藩之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可是吴三桂当时已经65岁,而康熙只有20岁,吴三桂可以说半只脚已经踏入棺材了,想一想跟吴三桂同时期的多尔衮才活了39岁,吴三桂这个年纪起兵反清,还对上了青年的康熙,这就注定了他很难成功,年龄差距就决定两人的胜负了。

方时地说道:

因为,当时的三藩尾大不掉,耗费巨大的国家财政,这才使得年轻的康熙急于裁撤。

清朝的三藩,在清初时期为清朝统一中国而立下赫赫战功的三位汉将被封为异姓藩王,实际上清初时期共册封了四位异姓藩王,分别是驻扎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驻扎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驻扎福建的靖南王耿仲明、驻扎广西的定南王孔有德。

孔有德在顺治时期被南明的抗清名将李定国诛杀并灭门,只有一个女儿孔四贞被孝庄收为义女,孔四贞嫁给了孙延龄,康熙时期孙延龄与孔四贞出镇广西,而耿仲明早在顺治时期就去世了,康熙时期承袭爵位的是他的孙子耿精忠,所以康熙时期清初的四位异姓藩王不算孔家,只剩三家。

尚可喜是比较忠于清朝的,最初是尚可喜主动提议:自己年迈,请求回归故乡辽宁海城。康熙顺势就做出了裁撤三藩的决定。

尚可喜本人是愿意接受朝廷撤藩,但是吴三桂却不愿意被撤藩,吴三桂想效仿明朝黔国公沐英家族世代镇守云南,康熙当然不同意了。吴三桂于是就煽动福建的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反叛。

于是乎广东的尚之信就囚禁了不想反叛忠于清朝的父亲尚可喜,响应吴三桂。耿精忠与吴三桂则是一拍即合,同时吴三桂还胁迫孙延龄在广西响应反叛,因此三藩之乱就成型了。

康熙急于裁撤三藩,主要还在于集权,因为吴三桂在云南和贵州,以及四川三省的辖区内拥有高度自治的权力,云贵川三省的军政财大权都在吴三桂手中,吴三桂在这里可以自己随意任命官员,当时在吏部被称之为“西选”,所以吴三桂的存在,严重阻挠了康熙的皇权集中。任何企图独裁的君主,都不会让人分权。

为了巩固独裁政权,残酷的暴君就会首先向自己的对手开刀问斩。

自康熙亲政以后,他最先除掉的就是朝廷中的权臣辅政大臣鳌拜,而鳌拜是大清的开国功臣,实际上鳌拜并没有反叛或者篡位的想法,只是鳌拜的权力太大,威胁到了皇权也影响到了康熙集中皇权,所以鳌拜被康熙除掉了。

康熙除掉鳌拜这个权臣之后,不利于康熙集中皇权的就是吴三桂了。吴三桂在云贵川三省拿着国家的钱,养着自己的兵马,云贵川三省的税赋不仅国家一毛钱见不到,每年还要给吴三桂拨款酬军,这就等于清朝不仅失去了三省税收还要每年倒搭钱,这种事,换作谁当皇帝都受不了。

康熙为什么要撤藩?政治上看,三藩军力日盛,独据一方,对中央集权形成严重威胁,而且给其他地方势力以反面的示范,严重影响清朝整体的威信;从经济上看,三藩的支出已经占到清朝一半的收入,使朝廷财政不堪重负。  

朝议撤藩:从长远看,撤藩是肯定的。但康熙希望迅速撤藩的决策,却受到了绝大多数朝臣反对,包括索额图等重臣。而支持迅速撤藩的只有大臣明珠和陈廷敬、朱国治等。

孝庄太后认为三藩年事已高,应该等待时机,三藩藩主死亡后三藩自然消失,不应激化为战争,孝庄劝康熙说“圣君一半是勇气,一半是耐力”。

但是康熙力排众意,执意决定撤藩,他说:“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发”。此时康熙20岁。

康熙撤藩的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东西南北,在在鼎沸”,京城里有杨起隆举事,宫内有太监内应,京城附近察哈尔叛乱,同时,先后发生京师大地震、太和殿火灾,康熙帝爱后赫舍里氏崩。

再说,吴三桂起兵云南,尚可喜、耿精忠接应,三藩军队势如破竹,入四川、湖南、湖北;而山西王辅臣坐山观虎斗,不听朝廷调遣。

从清朝统一全国开始的几十年里,由于长期无战事和训练不力,清朝多数部队战斗力不强。真可谓朝里朝外,外叛内变,雷火地震,天灾人祸。一时间人心惶惶,京师不少官员甚至将家眷送到江南乡里。

此时,康熙处于进退维谷之中,是安抚三藩还是坚定撤藩,索额图认为朝廷处于危机之中,且无胜算,应该杀明珠、周培公,安抚吴三桂;康熙的撤藩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包括他本人也对成功充满怀疑,于是命四位大臣辅政,自己退居盛京,下罪己诏。

在这再关键的时刻,孝庄激励康熙:“大清最大的危难不在边关和内乱的太监,而是在你自己的心里”

在孝庄的支持下,康熙重整信心,启用周培公平定察哈尔叛军,打败了王辅臣。

方时地又道:

因为三藩势力很强,吴三桂成为当地的土皇帝,被清廷忌惮,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康熙十二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吴三桂此时实际上也感觉到了巨大压力,非常恐慌。

原本无奈投降大清的吴三桂面对朝廷撤藩,干脆造反了。随即,吴三桂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由此,反清复明,引发了三藩之乱。

但大明之腐败,早已失去民意,重扯“复明”旗号,响应者甚少。于是在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干脆自称为帝,年号昭武。为中华民族又添了个短命汉人皇帝。

但在汉人全民剃发留辫,甘做满清奴才的汉奸年代, 随着局势的严峻,面对清军的围剿,吴三桂心情焦虑过重,肝火也过盛,得了“中风噎嗝”的病症,随后又添了“下痢”病症,怎么也治不好。不久,吴三桂病死,活了六十七岁,从头至尾,吴三桂只做了五个多月的所谓的南下汉人皇帝。

在削藩平乱期间,为了安定军心民心,康熙每天游景山,观骑射。有人讽谏,康熙置若罔闻。康熙由此坚定决心,从容应对,稳定大局。经过前方将士8年的奋斗,终于平定三藩。

在大清统治下的大汉民族兄弟们依然剃发留辫,无人支持反清复明”,穿上标识衣冠禽兽的大清官服,成了汉臣、汉将的官梦,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中国的传统。汉民当不了大清的官员,于是“剃发易服”或“薙发易服”成了老百姓的活命之道,还被清廷定为“移风易俗”之国策,这也是名言“移风易俗”的来历。

方时地对阿古登巴和马车夫阿卓笑着唱了一首《大汉风》:

 

大汉民族不可欺,

楚汉相争霸王死。

大汉民风最纯朴,

汉服汉饮大汉舞。

大汉文化最优秀,

汉字汉语誉天下。

大清灭了汉朝廷,

剃发易服当顺民。

移风易俗成国策,

剃发留辫是时尚。

一朝天子一朝臣,

降清效忠除汉奸。

煌煌一部治汉史,

罕见血泪大汉风。

1 条评论:

  1.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新疆,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缅甸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