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星期六
简说铁皮石斛栽培
Dendrobium cultivation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据中国《药典》记载,石斛在全世界有1千多种,在我们国家有70多种,但是其中真正有药用价值的只有5种。其中铁皮枫斗由于具有独到的药用价值,在我国民间被称为救命仙草,同时也被人们追捧为九大仙草之首。
老百姓口中的“救命草”石斛,属于兰科植物,由于它的皮色如铁,又被称作“铁皮石斛”。这种植物,喜欢生活在高山峻岭和悬崖峭壁的岩石缝隙里,正因为铁皮石斛的生长条件非常特殊,分布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长期采挖之后,自然资源已经濒临枯竭。1987年,国务院把铁皮石斛列为重点保护的中药材之一。
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
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将铁皮石斛列为三级保护品种;1992年在《中国植物红皮书》中被收载为濒危植物。
【分布区域】
分布于安徽西南部(大别山)、浙江东部(鄞县、天台、仙居)、福建西部(宁化)、广西西北部(天峨)、四川、云南东南部(石屏、文山、麻栗坡、西畴)。
【形态特征】
铁皮石斛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节,常在中部以上互生3-5枚叶;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并且多少钩转,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叶鞘常具紫斑,老时其上缘与茎松离而张开,并且与节留下1个环状铁青的间隙。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2-3朵花;花序柄长5-10毫米,基部具2-3枚短鞘;花序轴回折状弯曲,长2-4厘米;花苞片干膜质,浅白色,卵形,长5-7毫米,先端稍钝;花梗和子房长2-2.5厘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8厘米,宽4-5毫米,先端锐尖,具5条脉;侧萼片基部较宽阔,宽约1厘米;萼囊圆锥形,长约5毫米,末端圆形;唇瓣白色,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先端急尖,不裂或不明显3裂,中部以下两侧具紫红色条纹,边缘多少波状;唇盘密布细乳突状的毛,并且在中部以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蕊柱黄绿色,长约3毫米,先端两侧各具1个紫点;蕊柱足黄绿色带紫红色条纹,疏生毛;药帽白色,长卵状三角形,长约2.3毫米,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花期3-6月。
【生长环境】
铁皮石斛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的环境生长。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
【栽培技术】
铁皮石斛的栽培时间一般是每年的春秋两季,且春季优于秋季。在浙江地区,铁皮石斛栽培的最佳时间为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这段时间气温在12~25℃,且空气湿度较大,出瓶后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较高且生长时间较长;其次是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此时期移栽特别要做好抗寒防冻工作。
组培苗栽培前应先进行14~21天的炼苗,具体措施是将组培苗移至炼苗房,使其在开放变化的环境中逐渐适应自然环境,待组培苗叶色浓绿时即可出瓶种植。
分株扦插繁殖时选择1年生或2年生、色泽嫩绿、健壮、萌发多、根系发达及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种株,剪去枯枝、断枝、老枝及过长的须根,将株丛切开,分成小丛,每丛带有叶的茎株5~7根,即可种植。
栽培基质是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铁皮石斛的生物特性要求栽培基质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风透气性,规模化生产要求栽培基质原料易得、操作方便。基质有水苔、碎石、花生壳、苔藓、椰子皮、松树皮、木屑、木炭、木块等,在生产中应用主要是树皮、木屑,或树皮、木屑、碎石、有机肥混合物,其中树皮粉碎成2~3cm以下颗粒。
铁皮石斛是附生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生长于一些高大乔木阴湿的树干或石灰岩上,因而在人工繁育栽培条件下也可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栽植,根据附主的特性不同可将铁皮石斛的人工附主栽植分为树栽、石栽和腐殖土栽培3种形式。
【食疗价值】
性味功效:无毒,味甘,性微寒。其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主要表现为促进腺体分泌和脏器运动。还具有降血糖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
可煎汤,泡茶,浸酒。
简说五色梅栽培
Five-color plum cultivation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五色梅(学名:Lantana camara)同马缨丹,别称山大丹、如意草、五彩花、五雷丹、五色绣球、变色草、大红绣球。又叫马樱丹、臭草、七姐妹,客家人称之为绵鼻公花。一丛花序之中常会有多色的变化,所以别名也称为五色梅、五彩花;同时枝叶含有特别的刺激气味,所以马樱丹也有臭草、臭金凤等别名。一般花期大约是在4月中、下旬到隔年的2月中旬左右,不过也因气候与温度的影响,几乎整年都能看到开花,可说是常盛的植物。
五色梅的别名较多,有马缨丹,山大丹、大红绣球、珊瑚球(《南越笔记》),臭金凤、如意花、昏花(《岭南采药录》),七变花(《华北经济植物志要》),如意草(《广州植物志》),土红花、臭牡丹、杀虫花(《南宁市药物志》),毛神花(《闽南民间草药》),臭冷风(《广西中药志》),天兰草(《湖南药物志》),臭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五色花、五雷箭、穿墙风(《广西中草药》),野眼菜(江西《草药手册》),五彩花、红花刺、婆姐花(《福建中草药》),猪屎花(潮州)。
五色梅嫩枝柔软,适合制作多种形式盆景。可加工制作成单干式、双干式、临水式、斜干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五色梅的叶片较大,树冠常采用潇洒的自然型,也可刻意扎成圆片形。由于生长迅速、萌发力强,耐修剪,造型方法应以修剪为主,再辅以蟠扎和牵拉;五色梅的枝条直而无姿,可用金属丝进行弯曲。也可用岭南派"截干蓄枝"的手法进行造型。
五色梅花色美丽,观花期长,绿树繁花,常年艳丽,抗尘、抗污力强,华南地区可植于公园、庭院中做花篱、花丛,也可于道路两侧、旷野形成绿化覆盖植被。盆栽可置于门前、G 堂、居室等处观赏,也可组成花坛。
花语:开朗、活泼。象征家庭和睦。
【分布区域】
原产于南美洲、西印度,现世界各国广为栽培。在台湾大约于1645 年由荷兰人引入,因繁殖力强,目前为台湾平地野外普遍可见的外来种。中国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广西等省区有栽培,且已逸为野生。
【形态特征】
五色梅为常绿灌木,高1~2米,有时枝条生长呈藤状。茎枝呈四方形,有短柔毛, 通常有短而倒钩状刺。单叶对生,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粗糙有毛,揉烂 有强烈的气味,头状花序腋生于枝梢上部,每个花序20多朵花,花冠筒细长,顶端多五裂,状似 梅花。花冠颜色多变,黄色、橙黄色、粉红色、深红色。花期较长,在南方露地栽植几乎一年四季 有花,北京盆栽7~8月花量最大。果为圆球形浆果,熟时紫黑色。同属150种,国内引进栽培 2种,园艺品种多个。蔓五色梅 (L·montevidensis)半藤蔓状,花色玫瑰红带青紫色。白五色梅 (cv·Nivea)花以白 色为主。黄五色梅(cv·Hybrida)花以黄色为主。
五色梅为马鞭草科直立或半蔓性灌木。花期5~10月,由多数小花密集成半球形头状花序;花色多变,初开时为黄色或粉红色,继而变为桔黄或桔红色,最后呈红色。同一花序中有红有黄,所以有五色梅、七变花等称呼。它的花具有吸引蝴蝶的诱因,每当花开时,会有许多蝴蝶翩翩而至。
五色梅全株被短毛,有强烈气味。叶对生,卵形或心脏形。在温暖的江南各省,可常年开花。它花朵虽小,直径不足1厘米,但由众多的小花密集成团,组成头状花序,直径可达4~5厘米。花序较为密集。花冠筒状,雄蕊4枚。马缨丹品种较多,以黄、红、橙黄、紫、白等花色较常见。有些品种在开花期间、橘红及红色等混杂色。作为地被观赏以黄花、紫花品种应用最广。
【生长环境】
五色梅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南方也有少量的野生。五色梅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但不耐寒,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较好。花期6~10月。性喜温暖、湿润、向阳之地。耐干旱、稍耐阴,不耐寒。在南方基本是露地栽培,北方可作盆栽摆设观赏。对土质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生长最好。
该种为热带植物,喜高温高湿,也耐干热,抗寒力差,保持气温10℃以上,叶片不脱落。忌冰雪,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耐旱耐水湿,对肥力要求不严。
【栽培技术】
五色梅可采用播种、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花苗。果熟后采摘堆沤,浸水搓洗去果肉,即获种子。种子忌失水,可于秋季采取随采随播,或混沙贮藏,春季再播种。
播后发芽阶段气温应保持在20℃以上。发芽率约为60%,南方播种苗当年秋季可开花。
扦插多于5月份进行,取一年生枝条做插穗,每两节成一段,保留上部叶片并剪掉一半,下部插入土壤,置于疏荫下养护并经常喷水。1个月左右即生根,并生发新的枝条。植株分枝极多,沾土生根,故将柔 性枝条刻伤并压入土中,待根系生长后即断根分株。
[盆栽技术]
盆栽五色梅春季出房前应翻盆,宜施入充足的基肥,并对枝条作适当修剪,如是小苗,要打顶,以促发侧枝。对成形后的植株,要注意疏除弱枝、病枝,适当地进行短截,以维持良好的树形,促发更多的新梢。花后不留籽的,要摘去残花,以利于下面叶腋再抽出花序,生长期要保持有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土壤,不要太干,特别是开花期间。如太干燥,则易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开花。
5~10月,每7~10天施饼肥水或人粪尿稀液一次,特别是花后应及时追肥,以保持花开不断。10月底,要移入室内,华东地区可放置在冷室内越冬,若室内阳光充足,温度在10℃以上还可开花。入室后,要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对过长的新梢可作适当短截,以方便存放。
制作好的五色梅盆景,春至秋时属于生长季节,可放在室外向阳处养护,即使盛夏也不必遮光,但要求通风良好。若光照不足会造成植株徒长,茎枝又细又长,且开花稀少,严重影响观赏。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避免过分干燥,并注意向叶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每15天左右施一次以磷钾为主的薄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使植株多开花。
五色梅生长较快,栽培中应及时剪除影响造型的枝叶,以保持树形的美观,每次花后将过长的嫩枝剪短,秋末冬初入房前对植株进行一次重剪,把当年生枝条都适当剪短。
冬季移置室内向阳处,若能维持15℃以上的室温,植株可正常生长、开花,应适当浇水施肥和修剪。若保持不了这么高的温度,节制浇水,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8℃以上即可安全越冬。每年春季翻盆一次,并对植株再进行修剪整形,剪去枯枝、弱枝以及其他影响树形的枝条。
五色梅耐修剪,要使其成为圆头状优美树冠,需经常进行摘心。当幼苗长到约10厘米高时即摘心,促使其从基部萌发分枝,保留3~5个枝条作为主枝,待主枝长到一定长度再行摘心,使主枝生长均衡。位于上部的主枝先摘心,位于下部的主枝后修剪,上部主枝在摘心时去枝量略多于下部主枝,这样各枝间生长匀称,便形成了圆头状株形。植株成形之后,随着枝条不断生长,以后要经常疏枝和短截。每年春季结合换盆,把过密枝、纤弱枝、交叉枝及病虫枝从基部疏剪掉。保留的枝条,根据生长情况分别留2~4个芽短裁。开花后及时剪除残花,以免消耗养分。
病虫防治主要有灰霉病、叶枯线虫。
【食疗价值】
五色梅有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形成的作用,抑制豚鼠不同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的顺序是:肾上腺>肝>肾>心>肺>脑。五色梅对肝脏磷脂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影响,而显着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采集加工以根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性味根:淡,凉。枝、叶:苦,凉,具臭气。有微毒。花:甘、淡,凉。功效。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枝、叶:祛风止痒,解毒消肿。
除去杂质,鲜品即可入药。取净剂后的嫩枝,切段。也可将干品淋水稍润,切段,晒干,筛去灰屑,即可入药。
五色梅的枝叶与花朵中挥发出蚊蝇敏感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逐蚊蝇功效,而气味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它不但驱逐蚊蝇效果好,而且花色艳丽多变,有"驱蚊七变花"的美誉,具有驱逐蚊蝇和美化庭院的双重作用。
简说狗尾巴草栽培
Dog tail grass cultivation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狗尾草即狗尾巴草。狗尾草别称绿狗尾草、谷莠子。
狗尾巴草,庄稼地里长得最多。初生时是小小的细细的一到两片的嫩叶,远望去几乎不见。然而只需要一场微雨,便足以让它蓬勃成燎原之势。虽然根须浅浅地几乎只是浮在土上,然而若是拔得不彻底或是拔完了仍然扔在地里,那么依旧是不能置它于死地的,只需要一夜的露水,便足以让它生出新芽或者复活,其生命力之强,常让人惊叹不已。待到稍长大一些,便拔节生出一根细长的穗来,结满了千百颗籽粒,毛茸茸的摇曳在风里,仿佛调皮的小狗在抖动着尾巴。
狗尾巴草是牛驴马羊爱吃的植物。无论是老的,嫩的,鲜的还是干的,都是很不错的牲畜饲料。秋季的干草还可以作燃料生火烧水做饭,取暖铺床。
花语内涵:坚忍、不被人了解的、艰难的爱,暗恋。
在诗人作家的文章里,或者是画家,摄影家的作品里,虽然贱命的狗尾巴草。常变成了具有艺术生命力的宝贝。
【分布区域】
狗尾巴草生命力顽强。生长于荒野、道旁。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西藏地区生长的狗尾草,为金狗尾草的全草。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为常见主要杂草,发生极为普遍。主要危害麦类、谷子、玉米、棉花、豆类、花生、薯类、蔬菜、甜菜、马铃薯、苗圃、果树等旱作物,是叶蝉、蓟马、蚜虫、小地老虎等诸多害虫的寄主。发生严重时可形成优势种群密被田间,争夺肥水力强,造成作物减产。
【形态特征】
狗尾草,一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cm,基部径达3-7mm。
叶鞘松弛,边缘具较径的密绵毛状纤毛;叶舌极短,边缘有纤毛;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圆形,几成栽状或渐窄,长4-30cm,宽2-18mm,通常无毛或疏具疣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或基部稍疏离,直方或稍弯垂,主轴被较长柔毛,长2-15cm,宽4-13mm(除刚毛外),刚毛长4-12mm,粗糙,直或稍扭曲,通常绿色或褐黄到紫红或紫色。
小穗2-5个簇生于主轴上或更多的小穗着生在短小枝上,椭圆形,先端钝,长2-2.5mm,铅绿色;第1颖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3,具3脉,第2颖几与小穗等长,椭圆形,具5-7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先端钝,其内稃短小狭窄,第2外稃椭圆形,具细点状皱纹,边缘内卷,狭窄;鳞被楔形,先端微凹;花柱基分离。颖果灰白色。
花、果期5-10月。
【生长环境】
适生性强,耐旱耐贫瘠,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生长。生于农田、路边、荒地。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30℃。种子出土适宜深度为2~5cm,土壤深层未发芽的种子可存活10年以上。
中国北方4~5月出苗,以后随浇水或降雨还会出现出苗高峰;6~9月为花果期。一株可结数千至上万粒种子。
种子借风、灌溉浇水及收获物进行传播。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30℃。种子出土适宜深度为2~5cm,土壤深层未发芽的种子可存活10年以上。适生性强,耐旱耐贫瘠,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生长。生于农田、路边、荒地。
中国北方4~5月出苗,以后随浇水或降雨还会出现出苗高峰;6~9月为花果期。一株可结数千至上万粒种子。种子经越冬休眠后萌发。
【药用价值】
种子亦入药。秋季采收,分别晒干。
狗尾草主治:除热,去湿,消肿。治痈肿,疮癣,赤眼。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用于风热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黄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
性味与归经:淡,平。
简说鸭跖草栽培
Commelina communis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鸭跖草,拉丁学名:(Commelina communis),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
【分布区域】
中国东北、云南、四川、甘肃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北美。
【形态特征】
鸭跖草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可达1米,下部无毛,上部被短毛。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
总苞片佛焰苞状,有1.5-4厘米的柄,与叶对生,折叠状,展开后为心形,顶端短急尖,基部心形,长1.2-2.5厘米,边缘常有硬毛;聚伞花序,下面一枝仅有花1朵,具长8毫米的梗,不孕;上面一枝具花3-4朵,具短梗,几乎不伸出佛焰苞。花梗长仅3毫米,果期弯曲,长不过6毫米;萼片膜质,长约5毫米,内面2枚常靠近或合生;花瓣深蓝色;内面2枚具爪,长近1厘米。
蒴果椭圆形,长5-7毫米,2室,2爿裂,有种子4颗。种子长2-3毫米,棕黄色,一端平截、腹面平,有不规则窝孔。
鸭跖草气微,味甘、淡。以色黄绿者为佳。
【生长环境】
鸭跖草常见生于湿地。适应性强,在全光照或半阴环境下都能生长。但不能过阴,否则叶色减退为浅粉绿色,易徒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弱光,忌阳光曝晒,最适生长温度20~30℃,夜间温度10~18℃生长良好,冬季不低于10℃。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性强,土壤略微有点湿就可以生长,如果盆土长期过湿,易出现茎叶腐烂。
【栽培技术】
鸭跖草用种子繁殖,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温室育苗。播种前用25~27℃温水浸种8~10小时后捞出,在25~27℃下催芽3~5天,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育苗可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在整好的畦内按10~15cm行距开沟,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稍加镇压后保持土壤湿润。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1周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降低温、湿度管理,以免幼苗徒长。
鸭跖草的每个节都可以产生新根。将植株的茎剪下,在整好的田内按5×10cm的株、行距扦插定植。扦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光照较强时,应搭阴棚遮阳,避免失水过多而使扦插苗死亡。15天左右即可生根。
春季在地上部分萌发前,将根挖出,分根定植。一般每块根可分为10株左右,按10×10cm的株、行距定植于大田。
培养紫叶鸭跖草,一般每年春季换一次盆,盆土用园土加少量河沙即可。幼苗期放在具有散射光处养护,成株期放半阴处培养。虽然在室内光线明亮处也能生长,但长期置于室内光照较少处,则枝叶易徒长,叶片变薄而缺乏光泽,叶色变浅,因此,春、秋季节宜将花盆悬挂在中午受不到阳光直射的阳台或廊檐下,经常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同时保持盆土湿润。
每月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复合液肥。夏季放室内光照充足处,冬季悬吊在朝南窗前,则茎叶粗壮肥厚,叶面光亮。冬季要控制浇水,室温保持在10℃左右可安全越冬。
枝条生长过长时应于春季结合换盆进行摘心,促使萌发分枝,使株形发育圆整。此外,对其萌生的蘖芽应及时剪除,以利新枝生长旺盛,株形整齐。剪下的枝条可作扦插繁殖用。
夏季易发生介壳虫、红蜘蛛和蚜虫危害,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和叶枯病危害叶片,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
【食疗价值】
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尿。为消肿利尿、清热解毒之良药,此外对麦粒肿、咽炎、扁桃腺炎、宫颈糜烂、腹蛇咬伤有良好疗效。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茎叶的水浸剂或煎剂能兴奋子宫、收缩血管,并能缩短凝血时间。
功能主治:行水,清热,凉血,解毒。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
简说车轴草栽培
Clover cultivation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车轴草,又名三叶草,(学名:Trifolium Linn),别名香车叶草。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身高为10-60厘米;是具有广泛栽培意义的一类重要牧草作物,也是重要的绿肥与水土保持植物。
车轴草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南北美洲的温带。其中红车轴草还可用于止咳,止喘,镇痉,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红车轴草均有记载。别名红三叶草、三叶草、红菽草、红花苜蓿、红花草翘摇。其提取物对现代药理学亦有良好的科研价值。
三叶草(苜蓿草、车轴草)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祈求、希望、爱情、幸福,一片叶子代表祈求,一片叶子代表希望,一片叶子代表爱情,最后的一片叶子,代表着幸福. 只要你能找到四叶三叶草,你就会找到幸福。
【分布区域】
车轴草原产欧洲和北非,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我国常见于种植,并在湿润草地、河岸、路边呈半自生状态。
中国常见野生种与引入种共8种,其中栽培较普遍的种有红三叶、白三叶与黄三叶等。原产欧洲、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均有栽培。鄢陵西部、北部等广为栽培。
【形态特征】
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长期达5年,高10-30厘米。主根短,侧根和须根发达。茎匍匐蔓生,上部稍上升,节上生根,全株无毛。掌状三出复叶;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基部抱茎成鞘状,离生部分锐尖;叶柄较长,长10-30厘米;小叶倒卵形至近圆形,长8-20 (-30) 毫米,宽8-16 (-25) 毫米,先端凹头至钝圆,基部楔形渐窄至小叶柄,中脉在下面隆起,侧脉约13对,与中脉作50°角展开,两面均隆起,近叶边分叉并伸达锯齿齿尖;小叶柄长1.5毫米,微被柔毛。
花序球形,顶生,直径15-40毫米;总花梗甚长,比叶柄长近1倍,具花20-50 (-80) 朵,密集;无总苞;苞片披针形,膜质,锥尖;花长7-12毫米;花梗比花萼稍长或等长,开花立即下垂;萼钟形,具脉纹10条,萼齿5,披针形,稍不等长,短于萼筒,萼喉开张,无毛;花冠白色、乳黄色或淡红色,具香气。
旗瓣椭圆形,比翼瓣和龙骨瓣长近1倍,龙骨瓣比翼瓣稍短;子房线状长圆形,花柱比子房略长,胚珠3-4粒。荚果长圆形;种子通常3粒。种子阔卵形。
花果期5-10月。
白花三叶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约300种以上。主要产於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除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复叶互生,小叶3枚,齿裂。花小,芳香,聚生成头状或穗状花序。荚果小,含1~2粒种子。栽培种原产旧大陆,现已广泛归化世界各温暖地区。
红车轴草二年生或短命多年生,头状花序卵圆形,直径约2.5公分(1吋),淡紫色。
【生长环境】
性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旱性差,耐湿,在稍酸性或盐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
【栽培技术】
三叶草在盆内最好移栽其苗,栽植时期一年四季均可。一般可春天栽植,经过一夏天,秋季即能长满直径50厘米的盆面。
栽植时沿盆边挖穴栽植,因其生长很快,株距不要太密(稀一点前期还不影响对盆内植物的施肥)。当盆面覆盖满以后,对盆内植物可施液体肥料。当施液肥也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时,可将予施肥部位的三叶草挖出后进行施肥。
要进行全面施肥时,可将三叶草全部挖出,待施肥完毕后,再重新栽植。当植株生长过于茂密时,可进行刈割,使其重新生长。 作地被种植时,耐粗放管理,注意防治锈病。
白车轴草种子细小,幼苗顶土能力差,因而播种前务必将地耙平耙细,有利于出苗,在翻耕时施入厩肥和适量磷肥,在酸性土壤上宜施用石灰。盐碱的各种土壤中都能正常生长;甚至在园林下也能种植。
播种后出苗前,若遇土壤板结时,要及时耙耱,破除板结层,以利出苗。苗期生长慢,为防杂草危害,要中耕松土除草1~2次;发现害虫危害,要及时防治。生长二年以上的草地,土层紧实,透气性差,在春、秋两季返青前和放牧刈割后的再生前,要进行耙地松土,并结合松土追肥,以利新芽新根生长发育。
白车轴草可春播或秋播,在南方以秋播为宜。秋播不宜迟于10月中旬,播种过晚则越冬易受冻害。
除白车轴草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匍匐茎进行扦插繁殖。由于苗期生长缓慢,草地易被杂草侵害,因而在春季或秋季可采用分株方法移栽进行繁殖。
【食疗价值】
车轴草富含蛋白质、磷和钙,青贮和乾藏均富有营养,是优良饲料。此外还有保持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不仅能使每公顷土地增加55~170公斤(每亩约50~150磅)的氮素,还有利於下季作物利用其他营养元素。
红车轴草以花序及带花枝叶入药。叶含有车轴花素及葡萄糖甙。花含有车轴花素、红车轴草素。花、茎、叶均含有芒柄花根素。
性味: 微甘,平。
功能主治:止咳,止喘,镇痉。
茎叶含有芳香油,可用作调合香精原料。芳香油主要成分为香豆素。
简说艾草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艾草属菊科蒿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高三、四尺;叶片轮生,状如蒿,每片叶有五个大的缺刻,大缺刻叶上又有三至四个小缺刻,叶面绿色,茎杆及叶片的背面密生白色茸毛,柔软而光滑。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
蕲艾是名贵的中草药,历史悠久,誉满中国。遍产蕲春县近水向阳之田埂地边,山坡上也少量生长。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早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蕲艾推崇有加,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说:“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蕲春旧称)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炙酒坛不能透,蕲艾炙酒则能透坛。据《蕲州志》载,“白艾蕲州出”。蕲艾因产地而得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对蕲艾颇有研究,著有《蕲艾传》,说蕲艾“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炙疾,功非小补。”蕲艾古代皆为野生,随着需求量和标准化生产的需要,逐渐开始进行人工栽培。
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分布区域]
艾草主要分部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形态特征]
艾草为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一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具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齿,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0.5-0.8厘米;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长5一8厘米,宽4一7厘米,1-2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侧有1—2枚缺齿,叶基部宽楔形渐狭成短柄,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干时锈色,叶柄长0.2一0.5厘米,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或3深裂或3浅裂,或不分裂,而为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草质,卵形或狭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边缘膜质,中层总苞片较外层长,长卵形,背面被蛛丝状绵毛,内层总苞片质薄,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雌花6一1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不明显的小尖头,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花后向外弯曲,叉端截形,并有睫毛。
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
[食用价值]
艾草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常见食用菜肴有艾蒿汤、艾草粿、艾叶茶、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药用价值]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叶也可泡脚,主要是疏通经络,加快新陈代谢。
但长期使用艾草叶有副作用: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含挥发油,对皮肤有刺激,可使局部发热、潮红,皮肤吸收后则使肢体末稍神经麻痹;口服对咽喉及肠胃道有刺激,产生咽喉部干燥、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反应,并有头晕、耳鸣、四肢震颤、痉挛、谵妄、惊厥、甚至瘫痪。艾中毒能引起肝脏细胞的代谢障碍,出现黄疸型肝炎。
[生活价值]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因为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每至端午节之际, 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蒿叶熬汁,然后稀释兑水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
艾蒿还用于针灸术的“灸”, “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用艾蒿泡脚有很多保健功效。因为它有着治病的功能,特别是在五月节这天乘着露水采到后,药效最好。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草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艾草染色还具有功能性作用。
艾草的艾绒,与朱砂、朱镖、蓖麻油、麝香、冰片等调和而成,就可制作成印泥。
简说十字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阳春三月,自家屋顶花园里种植的十字花,花开得清雅素淡。十字花科是植物中最繁盛的科之一。有许多种人类食用的蔬菜出自本科,大约共有388个属,约3000余种,原产自北半球温带地区,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地。中国原产85属约360余种,另引种7属20余种。由于十字花科的种属繁多,现除了大中华地区原产的品种以外,其他的种属有不少到现在还未有中文译名,包括不少新拟定的种属。
[分布区域]
约 375属3200种,广布全球,主要分布北温带,地中海区域较多。中国产 95属425种,124变种和9变型,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以西南、西北、东北山区和丘陵地带为多,平原和沿海地区较少。其中半脊荠属、蛇头荠属、宽框荠属、穴丝芥属、堇叶芥属、连蕊芥属、阴山荠属为中国的特有属。
本科有经济价值的许多蔬菜和油料作物(油菜), 少数供药用、观赏和作饲料。
[主要特征]
植株具辛辣味。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
十字花科中的芸苔属及萝卜属为中国主要蔬菜、油料作物。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少数为灌木或乔木,常为单叶,少数复叶,无托叶,具单毛或分叉毛,有时具腺毛或无毛; 总状花序或伞房花序; 花两性,常无苞片;萼片4,直立至开展,成2对,交互对生;花瓣4(极少退化),十字形,和萼片互生,黄色、白色或紫色。
种子较小,无胚乳,表面光滑或有纹饰,边缘有时具翅。
[代表种类]
白菜类: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红菜薹等;甘蓝类:椰菜、椰菜花、芥蓝、青花菜、球茎甘蓝等; 芥菜类:叶芥菜、茎芥菜(头菜)、根芥菜(大头菜)、榨菜等;萝卜类;水生蔬菜类。
白花菜目(Brassicales)的一个大科,共338属,3,710种,多为草本植物,叶有辣味。本科很多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并已为人类大量改变及引种归化。
萝卜(Raphanus sativus)是一种常见根菜,其变种鼠尾萝卜(R. sativus variety caudatus)的角果长而可食,坏血病草(Cochlearia officinalis,即药用辣根菜、药用岩芥)原产北美温带,为治疗坏血病的药物原料。叶带有柏油味,可做沙拉。
[蔬菜种类 ]
十字花科蔬菜的种类有很多,油菜和白菜有许多变种,如塌菜、乌菜之类都属于这一族,它们颜色深绿,炒食后味道浓香,大致与油菜的营养价值相近,是优质蔬菜。
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白菜类: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红菜薹等;
甘蓝类:椰菜、椰菜花、芥蓝、青花菜、球茎甘蓝等;
芥菜类:叶芥菜、茎芥菜(头菜)、根芥菜(大头菜)、榨菜等;萝卜类;
水生蔬菜类;
[栽培要点]
好田园清洁,清除菜园残株落叶,铲除杂草,以消灭其越冬场所和食料基地;收获后或播前及时翻耕晒土,创造不利于幼虫生活的环境并消灭部分虫蛹;提倡十字花科蔬菜与其他菜类轮作,可减轻受害;加强苗期水肥管理;移栽时选用无虫苗,如发现根部有虫,可用药液浸根,如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5%鱼藤乳油600-800倍液。
主要害虫之一为菜蚜,菜蚜体小质柔软,体形多呈近椭圆形,体色变化较大。以成虫和幼虫在菜叶上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包心,以致减产;为害留种株的嫩茎、花梗和嫩荚,致使花梗畸形扭曲,不能正常抽薹、开花、结荚,荚果籽粒也不饱满。
蚜虫又是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的传播媒介,其传播病毒所造成的为害,有时比蚜害本身更大。
小青虫(小菜蛾幼虫,俗称小青虫、方块虫、吊丝虫)主要危害甘蓝、花椰菜、小白菜、小萝卜、油菜等,尤喜含芥子油的。除十字花科外,可为害马铃薯、葱、洋葱、姜、西红柿。为害症状:造成叶片残破。
[主要用途]
本科主产蔬菜和油料作物,如芸薹属、萝卜属等;药用植物如菘蓝属、蔊菜属、糖芥属等;观赏植物如桂竹香属、紫罗兰属、诸葛菜属等;其他有经济用途的属还有荠属、独行菜属、菥蓂属(遏蓝菜属)等;本科植物中也有很多是蜜源植物。
[营养价值 ]
圆白菜来自欧洲地中海地区,也叫洋白菜或卷心菜,学名是“结球甘蓝”。它在西方是最为重要的蔬菜之一。圆白菜和大白菜一样产量高、耐储藏,是四季的佳蔬。它能烹炒、做汤、凉拌、制泡菜,吃法相当多样,中餐西餐都适合。
芥蓝是近来餐馆中的时髦菜肴。它的颜色绿中带蓝,这正是营养丰富的外表征象。芥蓝中所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的量比菠菜、苋菜还高,并含大量的钙和锌。若将它与圆白菜相比,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倍,维生素C含量为2倍,维生素B2含量为3倍,胡萝卜素含量为50倍,钙含量为2.5倍,铁含量为4倍,锌含量为5倍。可见芥蓝是一种多么优秀的蔬菜了。
绿菜花,也就是我们美称为“西兰花”的蔬菜。它的颜色也是绿中发蓝,连花柄都是深绿色的。它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较短,仅有几十年的时间。虽然近几年才走上中国人的餐桌,但已成为新宠。
简说瞿麦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Cultivation of Qu wheat
瞿麦的花语是思慕、纯洁的爱、才能、大胆。据说,此花语源自很久以前有人抚触生长在山野、河边的红瞿麦,思念心中暗恋的人。因为“抚子”之语的来源盖是因为瞿麦花长得娇小,颜色也很惹人喜爱,而将其比作令人疼爱的孩子,故取名“抚子”。这是“抚子”这个名字比较浪漫的一面。抚子的片假名ナデシコ 在日语中意为“红瞿麦”,也称“瞿麦”。
瞿麦花别名:石竹、野麦、常夏、日暮草、瞿麦草、十样景花、竹节草花。其他名称:巨句麦、大兰、山瞿麦、南天竺草、剪绒花、竹节草、大菊、蘧麦、地面、红花瞿麦、木碟花、剪刀花。
瞿麦花为瞿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20厘米左右,色红、白或杂色,枝头上散落着几朵淡红色偶尔也有白色的小花,花的边缘长成细细的流苏,花瓣分作5瓣。
瞿麦花花语为:一直爱我。
箴言:你要好好把握迎面而来的幸福!
【分布区域】
瞿麦花产地日本、欧洲等地。寒温带; 欧亚大陆; 欧洲; 欧洲广布; 欧洲温带; 欧洲西部; 西欧; 亚洲广布; 亚洲温带;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 蒙古; 前苏联欧洲部分; 前苏联中亚地区。
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四川、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
【形态特征】
瞿麦花株高30-50CM,花茎5-6CM。
瞿麦茎圆柱形,上部有分枝,长30~60cm;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光滑无毛,节明显,略膨大,断面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叶片呈条形至条状披针形。
枝端具花及果实,花单生或数朵集成疏聚伞花序,小苞片4~6,宽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长约为萼筒的1/4;萼圆筒状,细长,先端5裂;花瓣粉紫色,先端深细裂成丝状、喉部有须毛;雄蕊10;子房1室,花柱2。蒴果长筒形,4齿裂,有宿萼。种子扁平,黑色,细小,多数。无臭,味淡。边缘有宽于种子的翅。
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瞿麦花生物学特性:耐寒,喜潮湿,忌干旱。土壤以砂质壤上或粘壤上最好。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或林下;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草丛中。庭园亦有栽培。
【栽培技术】
瞿麦花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4~5月播种,开浅沟条播,沟距15~21 cm,沟深1.5- 3.Ocm,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0.6~0.9cm,稍镇压,立即浇水。每1hm2播种量15-22.5kg。分株繁殖:在3~4月,将根挖出,分成5~6株1墩,随分随栽,按行距24~30cm开沟,沟深6cm,每隔6~10cm栽1墩,覆土将根周围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全年可进行5~6次,苗高6-10cm可进行浅耕,以后每逢浇水或施肥时,均进行中耕除草。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黑粉病,可采用轮作,留无病种子作种.拔除病株.以防蔓延。根腐病,可选地势高燥地块或高畦种植,雨季注意开沟排水和在病株周围撒草木灰。
【食疗价值】
夏、秋花果期割取全草,除去杂草和泥土,切段或不切段,晒干。
性能:苦,寒。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月经闭止。 常与泽泻、滑石、木通、扁蓄、猪苓、茯苓等同用。
药理作用:瞿麦有一定的利尿作用,瞿麦煎剂对肠管有显著的兴奋作用,瞿麦穗煎剂对麻醉犬。
Cultivation of Qu wheat
瞿麦的花语是思慕、纯洁的爱、才能、大胆。据说,此花语源自很久以前有人抚触生长在山野、河边的红瞿麦,思念心中暗恋的人。因为“抚子”之语的来源盖是因为瞿麦花长得娇小,颜色也很惹人喜爱,而将其比作令人疼爱的孩子,故取名“抚子”。这是“抚子”这个名字比较浪漫的一面。抚子的片假名ナデシコ 在日语中意为“红瞿麦”,也称“瞿麦”。
瞿麦花别名:石竹、野麦、常夏、日暮草、瞿麦草、十样景花、竹节草花。其他名称:巨句麦、大兰、山瞿麦、南天竺草、剪绒花、竹节草、大菊、蘧麦、地面、红花瞿麦、木碟花、剪刀花。
瞿麦花为瞿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20厘米左右,色红、白或杂色,枝头上散落着几朵淡红色偶尔也有白色的小花,花的边缘长成细细的流苏,花瓣分作5瓣。
瞿麦花花语为:一直爱我。
箴言:你要好好把握迎面而来的幸福!
【分布区域】
瞿麦花产地日本、欧洲等地。寒温带; 欧亚大陆; 欧洲; 欧洲广布; 欧洲温带; 欧洲西部; 西欧; 亚洲广布; 亚洲温带;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 蒙古; 前苏联欧洲部分; 前苏联中亚地区。
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四川、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
【形态特征】
瞿麦花株高30-50CM,花茎5-6CM。
瞿麦茎圆柱形,上部有分枝,长30~60cm;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光滑无毛,节明显,略膨大,断面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叶片呈条形至条状披针形。
枝端具花及果实,花单生或数朵集成疏聚伞花序,小苞片4~6,宽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长约为萼筒的1/4;萼圆筒状,细长,先端5裂;花瓣粉紫色,先端深细裂成丝状、喉部有须毛;雄蕊10;子房1室,花柱2。蒴果长筒形,4齿裂,有宿萼。种子扁平,黑色,细小,多数。无臭,味淡。边缘有宽于种子的翅。
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瞿麦花生物学特性:耐寒,喜潮湿,忌干旱。土壤以砂质壤上或粘壤上最好。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或林下;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草丛中。庭园亦有栽培。
【栽培技术】
瞿麦花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4~5月播种,开浅沟条播,沟距15~21 cm,沟深1.5- 3.Ocm,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0.6~0.9cm,稍镇压,立即浇水。每1hm2播种量15-22.5kg。分株繁殖:在3~4月,将根挖出,分成5~6株1墩,随分随栽,按行距24~30cm开沟,沟深6cm,每隔6~10cm栽1墩,覆土将根周围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全年可进行5~6次,苗高6-10cm可进行浅耕,以后每逢浇水或施肥时,均进行中耕除草。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黑粉病,可采用轮作,留无病种子作种.拔除病株.以防蔓延。根腐病,可选地势高燥地块或高畦种植,雨季注意开沟排水和在病株周围撒草木灰。
【食疗价值】
夏、秋花果期割取全草,除去杂草和泥土,切段或不切段,晒干。
性能:苦,寒。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月经闭止。 常与泽泻、滑石、木通、扁蓄、猪苓、茯苓等同用。
药理作用:瞿麦有一定的利尿作用,瞿麦煎剂对肠管有显著的兴奋作用,瞿麦穗煎剂对麻醉犬。
简说太阳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Portulaca grandiflora
太阳花花色繁多,有淡香味,易养易成活。属马齿苋属草本花卉。太阳花(拉丁学名:Portulaca grandiflora),又称松叶牡丹、大花马齿苋,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花卉。喜欢温暖、阳光充足而干燥的环境,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
太阳花的花语:沉默的爱、光明、热烈、忠诚、阳光、积极向上。
【分布区域】
原产南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大部分生于山坡、田野间。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 、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主要分两种:大花马齿苋和多毛马齿苋。
大花马齿苋是一年生肉质草本,高10-15厘米。茎直立或上升,分枝,稍带紫色,光滑。叶圆柱形,长1-2.5厘米,直径1-2毫米,在叶腋有丛生白色长柔毛。花单独或数朵顶生,直径3-4厘米,基部有8-9枚轮生的叶状苞片,并有白色长柔毛;萼片2,宽卵形,长约6毫米;花瓣5或重瓣,有白、黄、红、紫、粉红等色,倒心脏形,无毛;子房半下位,1室,柱头5-7裂。蒴果盖裂;种子多数,深灰黑色,肾状圆锥形,直径不及1毫米,有小疣状突起。
毛马齿苋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茎密丛生,铺散,多分枝。叶互生,叶片近圆柱状线形或钻状狭披针形,长1-2厘米,宽1-4毫米,腋内有长疏柔毛,茎上部较密。花直径约2厘米,无梗,围以6-9片轮生叶,密生长柔毛;萼片长圆形,渐尖或急尖;花瓣5,膜质,红紫色,宽倒卵形,顶端钝或微凹,基部合生;雄蕊20-30,花丝洋红色,基部不连合;花柱短,柱头3-6裂。蒴果卵球形,蜡黄色,有光泽,盖裂;种子小,深褐黑色,有小瘤体。花、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太阳花性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阴暗潮湿之处生长不良。极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适应,对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特别钟爱。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花期5~11月,岭南地区全年绽放。
太阳花为一年生肉质草花。株高12~15厘米,茎纳而圆,匍甸地面,先端向上斜伸,分枝多,稍带肇色,光滑。从6月到9月花开不断,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枝顶。花茎3~4厘米.有重瓣也有单瓣。由于它具有见阳光开花的习性。早、晚和阴天花朵闭台,阳光愈强,开花愈好,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
太阳花的品种较多,通常有妃红、稼红、大红、深红、紫红、白、雪青、淡黄、深黄颜色。它原产南美巴西、阿根廷等地,我国各地已广泛栽培。楼房居室养牲,利用其耐早耐燥、盐生的特点.盆栽美化居室阳台,窗台.菇茎和托垂于盆外.向阳而开,如锦似绣,中午最盛,一朵朵使劲地张开,尽情地享受太阳给予的温暖,为居室增添无限情趣,别具一格。
【栽培技术】
太阳花种子非常细小,每克约8400粒,经常采用育苗盘播种,极轻微地覆些细粒蛭石,或仅在播种后略压实,以保证足够的湿润。发芽温度21~24℃,约7~10天出苗,幼苗极其细弱,因此如保持较高的温度,小苗生长很快,便能形成较为粗壮、肉质的枝叶。这时小苗可以直接上盆,采用10厘米左右直径的盆,每盆种植2~5株,成活率高,生长迅速。
极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适应,而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最相宜。能自播繁衍。
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春、夏、秋均可播种。当气温20℃以上时种子萌发,播后10天左右发芽。覆土宜薄,不盖土亦能生长。幼苗分栽,株行距5×6厘米。需施液肥数次。在15℃以上条件下约20余天即可开花。扦插繁殖常用于重瓣品种,在夏季将剪下的枝梢作插穗,萎蔫的茎也可利用,插活后即出现花蕾。移栽植株无需带土,生长期不必经常浇水。果实成熟即开裂,种子易散落,需及时采收。
种子繁殖:四川地区在9~10月播种,播前,整好土地,开1.3米深的沟,在沟上按行距30厘米,深4~6厘米开横沟,播副约10厘米,做到底平,土松。种子需要伴入混有人畜粪水的草木灰里,使成种子灰,每亩用种子5~6两,播时,先在沟里施入人粪水,把种子灰均匀撒入即可。
分株繁殖:在夏季收获后,把老兜挖出,选生长好的,分成小兜,按行距30厘米,株距7~10厘米栽种,淋入畜粪水。
种子繁殖的,当苗高一厘米时,浇一次清淡人畜粪水提苗。苗高3~4厘米时,要匀苗,补苗。每隔3~4厘米留苗一株,补苗要带土移载。匀苗后,中耕除草一次,并行追肥。分株繁殖的,在栽后发出新苗时中除,追肥一次,以后只须拔草松土,至九月收获后及11月各追肥一次过冬。
太阳花一般以种子繁殖为主,自播能力也很强。但随着大量园艺新品种的出现,其种子较难收集到。尤其是重瓣的园艺新品种,花后不结籽。因此,家庭繁殖可采用扦插法。
【食疗价值】
太阳花味辛微腥,性平,无毒。具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蒋仪的《药镜拾遗赋》记载"半支莲解蛇伤之仙草"。民间除治毒蛇咬伤外,还用来治肿瘤,有一定的疗效。《校正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开紫白色花,草紫红色,对结对叶,七八月采用"。治咽喉肿痛,烫伤,跌打刀伤出血,湿疮。咽喉肿痛捣汁含漱,其他捣糊外敷。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鼻出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Portulaca grandiflora
太阳花花色繁多,有淡香味,易养易成活。属马齿苋属草本花卉。太阳花(拉丁学名:Portulaca grandiflora),又称松叶牡丹、大花马齿苋,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花卉。喜欢温暖、阳光充足而干燥的环境,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
太阳花的花语:沉默的爱、光明、热烈、忠诚、阳光、积极向上。
【分布区域】
原产南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大部分生于山坡、田野间。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 、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主要分两种:大花马齿苋和多毛马齿苋。
大花马齿苋是一年生肉质草本,高10-15厘米。茎直立或上升,分枝,稍带紫色,光滑。叶圆柱形,长1-2.5厘米,直径1-2毫米,在叶腋有丛生白色长柔毛。花单独或数朵顶生,直径3-4厘米,基部有8-9枚轮生的叶状苞片,并有白色长柔毛;萼片2,宽卵形,长约6毫米;花瓣5或重瓣,有白、黄、红、紫、粉红等色,倒心脏形,无毛;子房半下位,1室,柱头5-7裂。蒴果盖裂;种子多数,深灰黑色,肾状圆锥形,直径不及1毫米,有小疣状突起。
毛马齿苋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茎密丛生,铺散,多分枝。叶互生,叶片近圆柱状线形或钻状狭披针形,长1-2厘米,宽1-4毫米,腋内有长疏柔毛,茎上部较密。花直径约2厘米,无梗,围以6-9片轮生叶,密生长柔毛;萼片长圆形,渐尖或急尖;花瓣5,膜质,红紫色,宽倒卵形,顶端钝或微凹,基部合生;雄蕊20-30,花丝洋红色,基部不连合;花柱短,柱头3-6裂。蒴果卵球形,蜡黄色,有光泽,盖裂;种子小,深褐黑色,有小瘤体。花、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太阳花性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阴暗潮湿之处生长不良。极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适应,对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特别钟爱。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花期5~11月,岭南地区全年绽放。
太阳花为一年生肉质草花。株高12~15厘米,茎纳而圆,匍甸地面,先端向上斜伸,分枝多,稍带肇色,光滑。从6月到9月花开不断,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枝顶。花茎3~4厘米.有重瓣也有单瓣。由于它具有见阳光开花的习性。早、晚和阴天花朵闭台,阳光愈强,开花愈好,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
太阳花的品种较多,通常有妃红、稼红、大红、深红、紫红、白、雪青、淡黄、深黄颜色。它原产南美巴西、阿根廷等地,我国各地已广泛栽培。楼房居室养牲,利用其耐早耐燥、盐生的特点.盆栽美化居室阳台,窗台.菇茎和托垂于盆外.向阳而开,如锦似绣,中午最盛,一朵朵使劲地张开,尽情地享受太阳给予的温暖,为居室增添无限情趣,别具一格。
【栽培技术】
太阳花种子非常细小,每克约8400粒,经常采用育苗盘播种,极轻微地覆些细粒蛭石,或仅在播种后略压实,以保证足够的湿润。发芽温度21~24℃,约7~10天出苗,幼苗极其细弱,因此如保持较高的温度,小苗生长很快,便能形成较为粗壮、肉质的枝叶。这时小苗可以直接上盆,采用10厘米左右直径的盆,每盆种植2~5株,成活率高,生长迅速。
极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适应,而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最相宜。能自播繁衍。
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春、夏、秋均可播种。当气温20℃以上时种子萌发,播后10天左右发芽。覆土宜薄,不盖土亦能生长。幼苗分栽,株行距5×6厘米。需施液肥数次。在15℃以上条件下约20余天即可开花。扦插繁殖常用于重瓣品种,在夏季将剪下的枝梢作插穗,萎蔫的茎也可利用,插活后即出现花蕾。移栽植株无需带土,生长期不必经常浇水。果实成熟即开裂,种子易散落,需及时采收。
种子繁殖:四川地区在9~10月播种,播前,整好土地,开1.3米深的沟,在沟上按行距30厘米,深4~6厘米开横沟,播副约10厘米,做到底平,土松。种子需要伴入混有人畜粪水的草木灰里,使成种子灰,每亩用种子5~6两,播时,先在沟里施入人粪水,把种子灰均匀撒入即可。
分株繁殖:在夏季收获后,把老兜挖出,选生长好的,分成小兜,按行距30厘米,株距7~10厘米栽种,淋入畜粪水。
种子繁殖的,当苗高一厘米时,浇一次清淡人畜粪水提苗。苗高3~4厘米时,要匀苗,补苗。每隔3~4厘米留苗一株,补苗要带土移载。匀苗后,中耕除草一次,并行追肥。分株繁殖的,在栽后发出新苗时中除,追肥一次,以后只须拔草松土,至九月收获后及11月各追肥一次过冬。
太阳花一般以种子繁殖为主,自播能力也很强。但随着大量园艺新品种的出现,其种子较难收集到。尤其是重瓣的园艺新品种,花后不结籽。因此,家庭繁殖可采用扦插法。
【食疗价值】
太阳花味辛微腥,性平,无毒。具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蒋仪的《药镜拾遗赋》记载"半支莲解蛇伤之仙草"。民间除治毒蛇咬伤外,还用来治肿瘤,有一定的疗效。《校正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开紫白色花,草紫红色,对结对叶,七八月采用"。治咽喉肿痛,烫伤,跌打刀伤出血,湿疮。咽喉肿痛捣汁含漱,其他捣糊外敷。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鼻出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简说菇娘果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
在菇娘果上市的金秋季节,将果核种在花盆里,20天左右的时间,种子发芽、开花了,并开始结果,这实在是妙趣横生。菇娘果中文名称姑娘果,拉丁学名为: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别称香泡、菇娘、红姑娘果、锦灯、锦灯笼、哥伦比亚龙珠果、姑鸟。
菇娘果为茄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有清热解毒、镇咳润喉利尿的功能。
【分布区域】
菇娘果野生于中国东北、华北、山西、陕西、甘肃、海南、山东等地的山区及半山区,尤为东北最多,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菇娘之乡。山东济宁叫酸酸甏,秋天收玉米的时候田间地头都是,主要原因是熟不太好的很酸,熟好的甜,但收玉米种麦子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没熟好的,所以吃到的都是酸的。颜色是黄色偏白。而在山东的东部地区,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并且个头也较大,与生长的水土有关。
香港地区也有分布,被称为哥伦比亚龙珠果,东北叫黄菇娘。朝鲜、韩国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茎多分枝。叶互生,卵形至卵状心形,长4~8cm。宽2~6cm,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萼钟状,5裂;花冠钟状,淡黄色,直径6~10mm,5浅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斑纹;雄蕊5,花药黄色;子房2室。浆果球形,绿色,直径约1.2cm,外包以膨大的绿色宿萼;宿萼卵形或阔卵形。
宿萼略呈灯笼状,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顶端渐尖,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
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果实球形,多压扁,直径1~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
【生长环境】
零星生长于田间地头、地格子、老房框子和篱笆周围。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栽培,好管理,一次种植,可受益几十年。
【栽培技术】
栽培要点:选好地,果园山地,平地均可。种子繁殖时,于10月份采收种子,洗净,阴干,于11月10日前,将种子在室内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控净水,与2倍于种子的细砂均匀的搅拌一起,湿度标准以手攥成团,一碰即开为度。然后,用透气的袋子装好,在室外选一处地势高燥沙质壤土的地方挖一个30厘米深的坑,将种袋放入坑内,种袋上覆盖10厘米厚的土。封冻后,地表盖上10厘米厚的覆盖物,以延缓早春地温升高,以免造成种子在地下发芽。
于播种前5天揭掉覆盖物,播种时,取出种子和沙子同时播出即可。按行距25-30厘米,划1-1.5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撒入,复细土或细沙0.8cm?1厘米再浇水,温度适宜7-15天出苗。28天左右,当小苗3-4叶时即可栽苗,采用大垅双行,行距60-70cm,株距20-25cm,每穴定值双株。
在辽宁地区于5月上旬萌芽,6月中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一般株高50厘米左右,于7月中旬萌发大量萌蘖,串株结果5-7个,百果重250克。
盆栽技术
菇娘果本是野生草本植物,因此栽培极为容易。家庭盆栽种植主要是观赏而不是为了食用解馋,因此种植几棵赏玩彼有情趣。
9月下旬是菇娘果实成熟期,9\10月是果实上市期。从市场上购得果实,食用后则可留下种子,将种子稍清洗一下后便可种植在普通花盆中,花盆最好选择通气性强的容器。
菇娘果从播种到开花结果,一般约20天时间。最好种植在通风透光处,除了适当浇水外,实际上无用太多管理。家庭种植也没什么虫害,可以适量用肥皂水喷洒防虫害。
菇娘果植株分蘖性很强,种植第2年开始,每株都能从地下长出6-8株萌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通风透气不好。多在雨季移栽多余的萌蘖,换盆移栽,成活率很高,无需成本。
【食疗价值】
浆果含酸浆醇(physanol)A、B;种子中含禾本甾醇(gramisterol)、钝叶醇(obtusifoliol)、环木菠萝烷醇(cycloartan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等。 性味 性寒,味苦。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但有堕胎之弊,孕妇忌用。
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
在菇娘果上市的金秋季节,将果核种在花盆里,20天左右的时间,种子发芽、开花了,并开始结果,这实在是妙趣横生。菇娘果中文名称姑娘果,拉丁学名为: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别称香泡、菇娘、红姑娘果、锦灯、锦灯笼、哥伦比亚龙珠果、姑鸟。
菇娘果为茄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有清热解毒、镇咳润喉利尿的功能。
【分布区域】
菇娘果野生于中国东北、华北、山西、陕西、甘肃、海南、山东等地的山区及半山区,尤为东北最多,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菇娘之乡。山东济宁叫酸酸甏,秋天收玉米的时候田间地头都是,主要原因是熟不太好的很酸,熟好的甜,但收玉米种麦子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没熟好的,所以吃到的都是酸的。颜色是黄色偏白。而在山东的东部地区,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并且个头也较大,与生长的水土有关。
香港地区也有分布,被称为哥伦比亚龙珠果,东北叫黄菇娘。朝鲜、韩国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茎多分枝。叶互生,卵形至卵状心形,长4~8cm。宽2~6cm,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萼钟状,5裂;花冠钟状,淡黄色,直径6~10mm,5浅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斑纹;雄蕊5,花药黄色;子房2室。浆果球形,绿色,直径约1.2cm,外包以膨大的绿色宿萼;宿萼卵形或阔卵形。
宿萼略呈灯笼状,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顶端渐尖,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
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果实球形,多压扁,直径1~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
【生长环境】
零星生长于田间地头、地格子、老房框子和篱笆周围。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栽培,好管理,一次种植,可受益几十年。
【栽培技术】
栽培要点:选好地,果园山地,平地均可。种子繁殖时,于10月份采收种子,洗净,阴干,于11月10日前,将种子在室内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控净水,与2倍于种子的细砂均匀的搅拌一起,湿度标准以手攥成团,一碰即开为度。然后,用透气的袋子装好,在室外选一处地势高燥沙质壤土的地方挖一个30厘米深的坑,将种袋放入坑内,种袋上覆盖10厘米厚的土。封冻后,地表盖上10厘米厚的覆盖物,以延缓早春地温升高,以免造成种子在地下发芽。
于播种前5天揭掉覆盖物,播种时,取出种子和沙子同时播出即可。按行距25-30厘米,划1-1.5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撒入,复细土或细沙0.8cm?1厘米再浇水,温度适宜7-15天出苗。28天左右,当小苗3-4叶时即可栽苗,采用大垅双行,行距60-70cm,株距20-25cm,每穴定值双株。
在辽宁地区于5月上旬萌芽,6月中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一般株高50厘米左右,于7月中旬萌发大量萌蘖,串株结果5-7个,百果重250克。
盆栽技术
菇娘果本是野生草本植物,因此栽培极为容易。家庭盆栽种植主要是观赏而不是为了食用解馋,因此种植几棵赏玩彼有情趣。
9月下旬是菇娘果实成熟期,9\10月是果实上市期。从市场上购得果实,食用后则可留下种子,将种子稍清洗一下后便可种植在普通花盆中,花盆最好选择通气性强的容器。
菇娘果从播种到开花结果,一般约20天时间。最好种植在通风透光处,除了适当浇水外,实际上无用太多管理。家庭种植也没什么虫害,可以适量用肥皂水喷洒防虫害。
菇娘果植株分蘖性很强,种植第2年开始,每株都能从地下长出6-8株萌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通风透气不好。多在雨季移栽多余的萌蘖,换盆移栽,成活率很高,无需成本。
【食疗价值】
浆果含酸浆醇(physanol)A、B;种子中含禾本甾醇(gramisterol)、钝叶醇(obtusifoliol)、环木菠萝烷醇(cycloartan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等。 性味 性寒,味苦。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但有堕胎之弊,孕妇忌用。
2018年3月29日星期四
简说凤仙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Impatiens cultivation
凤仙花又指甲草、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凤仙花是1-2年生的草本植物,高约25-35公分,花有白、粉红、橙红、铜红等,花型有单瓣和重瓣两种,是很漂亮的植物。
说到凤仙花,一定会有很多女生想起了童年的趣事,凤仙花又称指甲花,凤仙花200多个品种,茎的颜色与花色相近,呈青绿、红褐或深褐色。单叶互生,呈披针形,花色有白、水红、粉、玫瑰红、大红、洋红、紫等。常见的凤仙花栽培最容易,而新几内亚凤仙、何氏凤仙栽培相对复杂一点。那么凤仙花怎么养殖呢?下面就来看看凤仙花的种植方法是怎么样的。
凤仙花种植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花延迟或无花:缺少光照、夜温过高(高于20℃)、氮肥用量过高,以上三种原因常常同时存在;不生根或最初不生长,根腐、基质太湿,并经常温度低(低于20℃)、有时盐分过高;如果只有部分植物不生长,真菌、蚊子可能是一个原因。花不育或花少:通常由低光和高夜温(20℃以上的夜温)造成,同时出现更严重;高氮肥,特别是高氨态氮肥也会造成,以上情况同时出现会更严重。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适合在院子和客厅里养殖。
【分布区域】
原产地是中国和印度,可以种在花盆或者花坛里。
【形态特征】
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有柔毛或近于光滑。
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
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花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
结蒴果,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
【生长环境】
理想的营养生长温度是白天22℃——25℃夜间20℃——21℃;5周后对于高大植株白天24℃——26℃夜间18℃,对于紧凑植株白天20℃——21℃夜间18℃;18℃的夜温是花的分化和发育的理想温度,特别是在低光照下;白天温度超过28℃——29℃,应当遮阴,否则会减小花的大小。温度低于15℃或高于32℃将影响正常生长。需光照充足,但在夏季需遮挡强光照。
凤仙花发芽的适当温度是22℃-30℃,播种期:3-4月或9-10月
凤仙花生长的适当温度是15℃-32℃,开花期:5-7月或12-2月
【栽培技术】
栽培环境
凤仙花生长与自然环境中的各项因素有密切关系,在温度、光照、水分、培养介质等因素中。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的最主要因素,若室内使用空调或暖气来调节气温,种植将不受季节影响,但一定要在出苗后,将植株放置于向阳的窗边,让其尽可能多的接受充足阳光。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土壤水肥条件好的地点生长最好。盆栽所用的栽培土应为疏松的腐叶土3份、肥沃的沙土1份过筛配比,并加入适量的多菌灵进行堆制。
播种定植
选择环境温度为22~26℃、湿度为50~85%之间的条件,要求光照充足时播种,但要事先将基质整理好,不能有大土坷垃,要整平整细,避免“吃种”。将苗床基质淋足水分,待水分完全渗下后将种子撒播均匀,然后覆盖厚度为0.5~0.8厘米的细沙土或蛭石,5~6天即可出芽。
可在4——5月份条播或撒播,土壤温度应在20℃——25℃,这样发芽容易,出苗整齐,温室可四季播种。当花苗三叶一心时,便可起苗移栽到9cm×9cm的营养钵中。当植株长到10cm高、长出6——7片叶,已见花蕾但还没开放时,将花苗移栽到花盆中,或栽到事先准备好的花坛里。如需在国庆节开花,6——7月份播种,一般苗高8cm——12cm时,移栽定植。
1. 种植时,特别注意,在花种的表面最多只能覆盖一层薄薄的土,为花种直径的1-3倍(尽量准确,感觉也很重要)若种子埋入太深,会使种子萌芽变得困难。
2. 将喷水壶调至喷雾状,对其喷洒适量水
3. 用玻璃板或塑料纸盖于花盆口上,以减少水分蒸发
4. 将花盆放在阴处不见光,记住每天要打开15-20分钟透气
5. 花种一般在10-15天左右发芽。等待发芽要有耐心,有时气温变化等因素,会使种子发芽时间有影响,请耐心等待。
养护管理
种子发芽时,等到芽上的第一对叶子呈对称展开时,立即拿开覆盖物(玻璃板、塑料纸),并放置于向阳处,避免阳光直射,注意温度变化,不要过量浇水。
当第一对子叶已充分展开,并呈现绿色时,需要逐步增加直射阳光下的光照时间。
当第一对真叶长出时,应把其置于全天直射的阳光下,并关注培养介质的干燥情况,适当给水;当长出第二对真叶时,就表明已经度过种植的最难关啦,只要掌握好温度、水分、凤仙花将会茁壮成长的。
苗期养护。子叶期要保持基质湿润,不可干旱,但也不宜过于湿涝,避免“猝倒病”的发生。真叶期就要控水,基质表层见干方可淋水,初生真叶展开后即可移植,当然,你的种植如果量小,可以直播,不需移植更利于根系的健壮。
待苗长到近一寸时,保留健壮的植株,其余的要“搬家”移盆。移盆时,要小心翼翼,不要伤到须根,将苗移出时,在花盆的中央,挖一个适当宽度、深度的坑,让其根系充分展开,覆盖培养介质,轻压,而后再浇适量水。
成苗养护。移植前浇足水分,然后带土坨移植,移植时栽植深度以原深度或稍深一点为宜,立即浇足水分,夏季栽植时要适当遮荫几日,一周后即可正常养护,不见干无需浇水,再生长出来2片真叶后即可少量浇灌肥水,以促进生长,施肥最好营养全面,可得到较多较大的花朵。地栽定植株行距25cm,花期应淡肥少施。天旱时,要勤浇水。盆栽时,选用盆径30cm的花盆,每盆1——2株。在苗高15cm时去顶尖,促进植株多分侧枝,可增加开花量。
光照管理
植株缺少光照,常会发生徒长的现象,使得植株细长、瘦弱易倒状,应该增加光照时间。
尽可能经常转动花盆,以便使植株枝叶各个角度接受阳光,并得到充分生长。
施肥浇水
前三周用50——100ppm氮肥,随后三周用100ppm氮肥,然后根据土壤分析施肥,每两周后浇水一次避免盐害产生,扭曲、深绿并卷曲的叶子是太高盐分的信号,缓释肥和微肥的应用经常导致中毒。
在出芽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出芽后又以保持偏干一些,以表面土壤干燥,内部仍湿润比较好;浇水时间尽量在早上,避开阳光;水最好先放置4-6分钟,散去自来水中的氯气;浇水时最好使用细眼壶,,从远离植株的地方,逐渐向植株靠拢,四周多浇一些,植株附近少一些,并尽量不要溅在叶、茎上。
病虫害防治
凤仙花几乎不发生病害,但生长环境过于潮湿、通风不良或生长后期易发生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倍液喷洒,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
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腐霉病、丝核菌和粉霉病,低盐和适量溉水可避免腐霉病。
开花前应时刻注意虫害,主要是蓟马、蜘蛛(生长点卷曲)和真菌蚊子的防治,否则花期杀虫剂的应用会影响花的发育,用35盎司/100GAL的药溉根可防治真菌蚊子。
【食疗价值】
以根、茎、花及种子入药。中药名:根:凤仙根。茎:凤仙透骨草。花:凤仙花。
种子:急性子。
根:秋季采挖根部,洗净,鲜用或晒干。
茎:夏秋间植株生长茂盛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叶及花果,洗净,晒干。
花:夏、秋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阴、烘干。
种子:8-9月当蒴果由绿转黄时,要及时分批采摘,否则果实过熟就会将种子弹射出去,造成损失。将蒴果脱粒,筛去果皮杂质,即得药材急性子。
凤仙花是著名中药。花入药,可活血消胀,治跌打损伤。花外搽可治鹅掌疯,又能除狐臭;种子煎膏外搽,可治麻木酸痛。活血通经,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Impatiens cultivation
凤仙花又指甲草、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凤仙花是1-2年生的草本植物,高约25-35公分,花有白、粉红、橙红、铜红等,花型有单瓣和重瓣两种,是很漂亮的植物。
说到凤仙花,一定会有很多女生想起了童年的趣事,凤仙花又称指甲花,凤仙花200多个品种,茎的颜色与花色相近,呈青绿、红褐或深褐色。单叶互生,呈披针形,花色有白、水红、粉、玫瑰红、大红、洋红、紫等。常见的凤仙花栽培最容易,而新几内亚凤仙、何氏凤仙栽培相对复杂一点。那么凤仙花怎么养殖呢?下面就来看看凤仙花的种植方法是怎么样的。
凤仙花种植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花延迟或无花:缺少光照、夜温过高(高于20℃)、氮肥用量过高,以上三种原因常常同时存在;不生根或最初不生长,根腐、基质太湿,并经常温度低(低于20℃)、有时盐分过高;如果只有部分植物不生长,真菌、蚊子可能是一个原因。花不育或花少:通常由低光和高夜温(20℃以上的夜温)造成,同时出现更严重;高氮肥,特别是高氨态氮肥也会造成,以上情况同时出现会更严重。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适合在院子和客厅里养殖。
【分布区域】
原产地是中国和印度,可以种在花盆或者花坛里。
【形态特征】
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有柔毛或近于光滑。
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
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花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
结蒴果,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
【生长环境】
理想的营养生长温度是白天22℃——25℃夜间20℃——21℃;5周后对于高大植株白天24℃——26℃夜间18℃,对于紧凑植株白天20℃——21℃夜间18℃;18℃的夜温是花的分化和发育的理想温度,特别是在低光照下;白天温度超过28℃——29℃,应当遮阴,否则会减小花的大小。温度低于15℃或高于32℃将影响正常生长。需光照充足,但在夏季需遮挡强光照。
凤仙花发芽的适当温度是22℃-30℃,播种期:3-4月或9-10月
凤仙花生长的适当温度是15℃-32℃,开花期:5-7月或12-2月
【栽培技术】
栽培环境
凤仙花生长与自然环境中的各项因素有密切关系,在温度、光照、水分、培养介质等因素中。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的最主要因素,若室内使用空调或暖气来调节气温,种植将不受季节影响,但一定要在出苗后,将植株放置于向阳的窗边,让其尽可能多的接受充足阳光。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土壤水肥条件好的地点生长最好。盆栽所用的栽培土应为疏松的腐叶土3份、肥沃的沙土1份过筛配比,并加入适量的多菌灵进行堆制。
播种定植
选择环境温度为22~26℃、湿度为50~85%之间的条件,要求光照充足时播种,但要事先将基质整理好,不能有大土坷垃,要整平整细,避免“吃种”。将苗床基质淋足水分,待水分完全渗下后将种子撒播均匀,然后覆盖厚度为0.5~0.8厘米的细沙土或蛭石,5~6天即可出芽。
可在4——5月份条播或撒播,土壤温度应在20℃——25℃,这样发芽容易,出苗整齐,温室可四季播种。当花苗三叶一心时,便可起苗移栽到9cm×9cm的营养钵中。当植株长到10cm高、长出6——7片叶,已见花蕾但还没开放时,将花苗移栽到花盆中,或栽到事先准备好的花坛里。如需在国庆节开花,6——7月份播种,一般苗高8cm——12cm时,移栽定植。
1. 种植时,特别注意,在花种的表面最多只能覆盖一层薄薄的土,为花种直径的1-3倍(尽量准确,感觉也很重要)若种子埋入太深,会使种子萌芽变得困难。
2. 将喷水壶调至喷雾状,对其喷洒适量水
3. 用玻璃板或塑料纸盖于花盆口上,以减少水分蒸发
4. 将花盆放在阴处不见光,记住每天要打开15-20分钟透气
5. 花种一般在10-15天左右发芽。等待发芽要有耐心,有时气温变化等因素,会使种子发芽时间有影响,请耐心等待。
养护管理
种子发芽时,等到芽上的第一对叶子呈对称展开时,立即拿开覆盖物(玻璃板、塑料纸),并放置于向阳处,避免阳光直射,注意温度变化,不要过量浇水。
当第一对子叶已充分展开,并呈现绿色时,需要逐步增加直射阳光下的光照时间。
当第一对真叶长出时,应把其置于全天直射的阳光下,并关注培养介质的干燥情况,适当给水;当长出第二对真叶时,就表明已经度过种植的最难关啦,只要掌握好温度、水分、凤仙花将会茁壮成长的。
苗期养护。子叶期要保持基质湿润,不可干旱,但也不宜过于湿涝,避免“猝倒病”的发生。真叶期就要控水,基质表层见干方可淋水,初生真叶展开后即可移植,当然,你的种植如果量小,可以直播,不需移植更利于根系的健壮。
待苗长到近一寸时,保留健壮的植株,其余的要“搬家”移盆。移盆时,要小心翼翼,不要伤到须根,将苗移出时,在花盆的中央,挖一个适当宽度、深度的坑,让其根系充分展开,覆盖培养介质,轻压,而后再浇适量水。
成苗养护。移植前浇足水分,然后带土坨移植,移植时栽植深度以原深度或稍深一点为宜,立即浇足水分,夏季栽植时要适当遮荫几日,一周后即可正常养护,不见干无需浇水,再生长出来2片真叶后即可少量浇灌肥水,以促进生长,施肥最好营养全面,可得到较多较大的花朵。地栽定植株行距25cm,花期应淡肥少施。天旱时,要勤浇水。盆栽时,选用盆径30cm的花盆,每盆1——2株。在苗高15cm时去顶尖,促进植株多分侧枝,可增加开花量。
光照管理
植株缺少光照,常会发生徒长的现象,使得植株细长、瘦弱易倒状,应该增加光照时间。
尽可能经常转动花盆,以便使植株枝叶各个角度接受阳光,并得到充分生长。
施肥浇水
前三周用50——100ppm氮肥,随后三周用100ppm氮肥,然后根据土壤分析施肥,每两周后浇水一次避免盐害产生,扭曲、深绿并卷曲的叶子是太高盐分的信号,缓释肥和微肥的应用经常导致中毒。
在出芽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出芽后又以保持偏干一些,以表面土壤干燥,内部仍湿润比较好;浇水时间尽量在早上,避开阳光;水最好先放置4-6分钟,散去自来水中的氯气;浇水时最好使用细眼壶,,从远离植株的地方,逐渐向植株靠拢,四周多浇一些,植株附近少一些,并尽量不要溅在叶、茎上。
病虫害防治
凤仙花几乎不发生病害,但生长环境过于潮湿、通风不良或生长后期易发生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倍液喷洒,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
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腐霉病、丝核菌和粉霉病,低盐和适量溉水可避免腐霉病。
开花前应时刻注意虫害,主要是蓟马、蜘蛛(生长点卷曲)和真菌蚊子的防治,否则花期杀虫剂的应用会影响花的发育,用35盎司/100GAL的药溉根可防治真菌蚊子。
【食疗价值】
以根、茎、花及种子入药。中药名:根:凤仙根。茎:凤仙透骨草。花:凤仙花。
种子:急性子。
根:秋季采挖根部,洗净,鲜用或晒干。
茎:夏秋间植株生长茂盛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叶及花果,洗净,晒干。
花:夏、秋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阴、烘干。
种子:8-9月当蒴果由绿转黄时,要及时分批采摘,否则果实过熟就会将种子弹射出去,造成损失。将蒴果脱粒,筛去果皮杂质,即得药材急性子。
凤仙花是著名中药。花入药,可活血消胀,治跌打损伤。花外搽可治鹅掌疯,又能除狐臭;种子煎膏外搽,可治麻木酸痛。活血通经,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简说鸡冠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Cockscomb cultivation
鸡冠花(学名:Celosia cristata),为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鸡冠、鸡冠头花、鸡冠苋鸡花、鸡冠头、鸡髻花、鸡公花、鸡米花、鸡骨子花、鸡角枪、白鸡冠花、红鸡冠花、 红鸡冠、大鸡公苋、海冠花、家鸡冠花、老来少。
因为鸡冠花 经风傲霜,花姿不减,花色不褪,被视为永不褪色的恋情或不变的爱的象征。在欧美,第一次赠给恋人的花,就是火红的鸡冠花,寓意真挚的爱情。
花之星占:处女座的守护花,会提升你的爱好打扮的欲望,散发出整齐清洁的魅力。
鸡冠花花语:真挚的爱情。爱打扮、趾高气昂。爱美、矫情。不死。我引颈等待 。
【分布区域】
原产印度和亚洲热带,中国南北各地区均有栽培,广布于温暖地区,多生长于炎热而干燥土壤。
【形态特征】
鸡冠花 为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开花,花多为红色,呈鸡冠状,故称鸡冠花。
鸡冠花,茎红色或青白色;叶互生有柄,叶有深红、翠绿、黄绿、红绿等多种颜色;花聚生于顶部,形似鸡冠,扁平而厚软,长在植株上呈倒扫帚状。花色亦丰富多彩,有紫色、橙黄、白色、红黄相杂等色。种子细小,呈紫黑色,藏于花冠绒毛内。
鸡冠花植株有高型、中型、矮型三种,矮型的只有30厘米高,高的可达2米。
鸡冠花的品种多,株型有高、中、矮3种;形状有鸡冠状、火炬状、绒球状、羽毛状、扇面状等;花色有鲜红色、橙黄色、暗红色、紫色、白色、红黄相杂色等;叶色有深红色、翠绿色、黄绿色、红绿色等极其好看,成为夏秋季常用的花坛用花。
【生长环境】
喜温暖干燥气候,怕干旱,喜阳光湿热,不耐涝,不耐霜冻,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夏、秋季直至霜降。
【栽培技术】
常用种子繁殖,生长期喜高温,全光照且空气干燥的环境,喜阳光,不耐寒,较耐旱,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和庭院都能种植,繁殖能力强。
鸡冠花用播种繁殖,于4-5月进行,气温在20度-25度时为好。播种前,可在苗床中施一些饼肥或厩肥、堆肥作基肥。播种时应在种子中和入一些细土进行撒播,因鸡冠花种子细小,覆土2-3毫米即可,不宜深。播种前要使苗床中土壤保持湿润,播种后可用细眼喷壶稍许喷些水,再给苗床遮上荫,两周内不要浇水。一般7-10天可出苗,待苗长出3-4片真叶时可间苗一次,拔除一些弱苗、过密苗,到苗高5-6厘米时即应带根部土移栽定植。
开花抽穗时,如果天气干旱,要适当浇水,雨季低洼处严防积水。抽穗后可将下部叶腑间的花芽抹除,以利养分集中于顶部主穗生长。
生长期要有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要保证有4小时光照。适宜生长温度18 -28℃。温度低时生长慢,入冬后植林死亡。
在种子成熟阶段宜少浇肥水,以利种子成熟,并使较长时间保持花色浓艳。
鸡冠花性喜阳光,耐贫瘠,怕积水,不耐寒,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在正常情况下不需浇水、施肥。
鸡冠花可作盆栽观赏花卉。盆栽时一般不用幼苗盆育,而是在花期时从地栽鸡冠花中选择上盆。上盆时要稍栽深一些,以将叶子接近盆土面为好。移栽时不要散坨,栽后要浇透水,7天后开始施肥,每隔半月施一次液肥。花序形成前,盆土要保持一定的干燥,以利孕育花序。花蕾形成后,可7-10天施一次液肥,适当浇水。如果想使鸡冠花植株粗壮,花冠肥大、厚实,色彩艳丽,可在花序形成后换大盆养育。
鸡冠花是异花受粉,品种间容易杂交变异。所以,留种的品种开花期要选出隔离。留种时,应采收花序下部的种子,可保留品种的特色。
种子于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全缘。花序顶生及腋生,扁平鸡冠形。花有白、淡黄、金黄、淡红、火红、紫红、棕红、橙红等色。胞果卵形,种子黑色有光泽。
【食疗价值】
鸡冠花主要化学成分含--山柰甙(kaempoferitrin)、苋菜红甙(amaranthin)、松醇(pinitol )及多量硝酸钾。红色花含苋菜红素,黄色花含量微。
每百克鲜鸡冠花花序中,含--蛋白质2.7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3.2克,膳食纤维6.3克。同时含丰富的钾、钠、钙、镁、铁、磷、锌、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B2,维生素C和E等矿物质及维生素。
鸡冠花的嫩茎、叶和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亦很高,占鲜重的2.29%~5.14% ,另含一定量的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辅酶、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具有良好的滋补强身作用。
鸡冠花以花和种子入药。花可凉血止血,有止带、止痢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 过多,痢疾等。是一味妇科良药。种子有消炎、收敛、明目、降压、强壮等作用,可治肠风便血,赤白痢疾,崩带,淋浊,眼疾等。
鸡冠花在《本草纲目》中载:鸡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上痢,崩中,赤白带下”。《辞海》载:鸡冠花清热止血,主治赤痢,便血,崩漏,带下等症;种子功能清肝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翳障等症;鸡冠花性凉,味甘涩,具有清热除湿、收敛涩肠、凉血止血、止泻止带之功效,适用于赤白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痔漏下血、吐血、咯血、衄血、血淋、白带过多、崩漏、遗精、乳糜尿等病症。
作为一种美食,鸡冠花则营养全面,风味独特,堪称食苑中的一朵奇葩。形形色色的鸡冠花美食如花玉鸡、红油鸡冠花、 鸡冠花蒸肉、鸡冠花豆糕、鸡冠花籽糍粑、龟胶冠花蛋汤、燕窝冠花肺片汤、冠花黄颡鱼汤、冠花蚌肉汤、冠花莲草肥肠。
Cockscomb cultivation
鸡冠花(学名:Celosia cristata),为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鸡冠、鸡冠头花、鸡冠苋鸡花、鸡冠头、鸡髻花、鸡公花、鸡米花、鸡骨子花、鸡角枪、白鸡冠花、红鸡冠花、 红鸡冠、大鸡公苋、海冠花、家鸡冠花、老来少。
因为鸡冠花 经风傲霜,花姿不减,花色不褪,被视为永不褪色的恋情或不变的爱的象征。在欧美,第一次赠给恋人的花,就是火红的鸡冠花,寓意真挚的爱情。
花之星占:处女座的守护花,会提升你的爱好打扮的欲望,散发出整齐清洁的魅力。
鸡冠花花语:真挚的爱情。爱打扮、趾高气昂。爱美、矫情。不死。我引颈等待 。
【分布区域】
原产印度和亚洲热带,中国南北各地区均有栽培,广布于温暖地区,多生长于炎热而干燥土壤。
【形态特征】
鸡冠花 为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开花,花多为红色,呈鸡冠状,故称鸡冠花。
鸡冠花,茎红色或青白色;叶互生有柄,叶有深红、翠绿、黄绿、红绿等多种颜色;花聚生于顶部,形似鸡冠,扁平而厚软,长在植株上呈倒扫帚状。花色亦丰富多彩,有紫色、橙黄、白色、红黄相杂等色。种子细小,呈紫黑色,藏于花冠绒毛内。
鸡冠花植株有高型、中型、矮型三种,矮型的只有30厘米高,高的可达2米。
鸡冠花的品种多,株型有高、中、矮3种;形状有鸡冠状、火炬状、绒球状、羽毛状、扇面状等;花色有鲜红色、橙黄色、暗红色、紫色、白色、红黄相杂色等;叶色有深红色、翠绿色、黄绿色、红绿色等极其好看,成为夏秋季常用的花坛用花。
【生长环境】
喜温暖干燥气候,怕干旱,喜阳光湿热,不耐涝,不耐霜冻,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夏、秋季直至霜降。
【栽培技术】
常用种子繁殖,生长期喜高温,全光照且空气干燥的环境,喜阳光,不耐寒,较耐旱,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和庭院都能种植,繁殖能力强。
鸡冠花用播种繁殖,于4-5月进行,气温在20度-25度时为好。播种前,可在苗床中施一些饼肥或厩肥、堆肥作基肥。播种时应在种子中和入一些细土进行撒播,因鸡冠花种子细小,覆土2-3毫米即可,不宜深。播种前要使苗床中土壤保持湿润,播种后可用细眼喷壶稍许喷些水,再给苗床遮上荫,两周内不要浇水。一般7-10天可出苗,待苗长出3-4片真叶时可间苗一次,拔除一些弱苗、过密苗,到苗高5-6厘米时即应带根部土移栽定植。
开花抽穗时,如果天气干旱,要适当浇水,雨季低洼处严防积水。抽穗后可将下部叶腑间的花芽抹除,以利养分集中于顶部主穗生长。
生长期要有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要保证有4小时光照。适宜生长温度18 -28℃。温度低时生长慢,入冬后植林死亡。
在种子成熟阶段宜少浇肥水,以利种子成熟,并使较长时间保持花色浓艳。
鸡冠花性喜阳光,耐贫瘠,怕积水,不耐寒,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在正常情况下不需浇水、施肥。
鸡冠花可作盆栽观赏花卉。盆栽时一般不用幼苗盆育,而是在花期时从地栽鸡冠花中选择上盆。上盆时要稍栽深一些,以将叶子接近盆土面为好。移栽时不要散坨,栽后要浇透水,7天后开始施肥,每隔半月施一次液肥。花序形成前,盆土要保持一定的干燥,以利孕育花序。花蕾形成后,可7-10天施一次液肥,适当浇水。如果想使鸡冠花植株粗壮,花冠肥大、厚实,色彩艳丽,可在花序形成后换大盆养育。
鸡冠花是异花受粉,品种间容易杂交变异。所以,留种的品种开花期要选出隔离。留种时,应采收花序下部的种子,可保留品种的特色。
种子于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全缘。花序顶生及腋生,扁平鸡冠形。花有白、淡黄、金黄、淡红、火红、紫红、棕红、橙红等色。胞果卵形,种子黑色有光泽。
【食疗价值】
鸡冠花主要化学成分含--山柰甙(kaempoferitrin)、苋菜红甙(amaranthin)、松醇(pinitol )及多量硝酸钾。红色花含苋菜红素,黄色花含量微。
每百克鲜鸡冠花花序中,含--蛋白质2.7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3.2克,膳食纤维6.3克。同时含丰富的钾、钠、钙、镁、铁、磷、锌、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B2,维生素C和E等矿物质及维生素。
鸡冠花的嫩茎、叶和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亦很高,占鲜重的2.29%~5.14% ,另含一定量的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辅酶、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具有良好的滋补强身作用。
鸡冠花以花和种子入药。花可凉血止血,有止带、止痢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 过多,痢疾等。是一味妇科良药。种子有消炎、收敛、明目、降压、强壮等作用,可治肠风便血,赤白痢疾,崩带,淋浊,眼疾等。
鸡冠花在《本草纲目》中载:鸡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上痢,崩中,赤白带下”。《辞海》载:鸡冠花清热止血,主治赤痢,便血,崩漏,带下等症;种子功能清肝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翳障等症;鸡冠花性凉,味甘涩,具有清热除湿、收敛涩肠、凉血止血、止泻止带之功效,适用于赤白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痔漏下血、吐血、咯血、衄血、血淋、白带过多、崩漏、遗精、乳糜尿等病症。
作为一种美食,鸡冠花则营养全面,风味独特,堪称食苑中的一朵奇葩。形形色色的鸡冠花美食如花玉鸡、红油鸡冠花、 鸡冠花蒸肉、鸡冠花豆糕、鸡冠花籽糍粑、龟胶冠花蛋汤、燕窝冠花肺片汤、冠花黄颡鱼汤、冠花蚌肉汤、冠花莲草肥肠。
简说紫茉莉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Purple jasmine cultivation
秋日里,盛开的地雷花成了屋顶花园的风景线。地雷花即紫茉莉,别称草茉莉、胭脂花、地雷花、粉豆花,拉丁学名MirabilisjalapaLinn。紫茉莉是乡间最平凡的野花,整片丛生,貌不惊人,在万绿中却别有一番姿色。在乡间,紫茉莉的名字是“煮饭花”,因为它在白日正午紧紧闭合花朵,只有在黄昏夕阳将下的时候才快乐绽放,似乎在迎接农家结束了一天劳作后的归来。
【分布区域】
原产于南美,现中国各地有分布。
【形态特征】
紫茉莉是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高可达1m。块根植物,根肥粗,倒圆锥形,肉质,黑色或黑褐色。主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无毛或疏生细柔毛,节稍膨大。单叶对生,卵状或卵状三角形,全缘。
花顶生,总苞内仅1花,无花瓣。花萼呈花瓣状,喇叭形,直径2.5cm左右。花午后开次晨凋萎;不久即脱落。花香。瓣化花萼有紫红、粉红、红、黄、白等各种颜色,也有杂色。有一株上开放两种花色的,常见的有红色加黄色;白色加粉色。瘦果球形,黑色,具纵棱和网状纹理,形似地雷状。种子内的胚乳白色,细腻。
【生长环境】
紫茉莉原产南美热带地区,性喜温和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冬季地上部分枯死。但在江南地区地下部分可安全越冬而成为宿根草花,来年春季续发长出新的植株。在略有蔽荫处生长更佳。
花朵在傍晚至清晨开放,在强光下闭合,夏季能有树荫则生长开花良好,酷暑烈日下往往有脱叶现象。喜通风良好环境。
【栽培技术】
紫茉莉可春播繁衍,也能自播繁衍,通常用种子繁殖。以小坚果为播种繁殖材料,可于4月中下旬直播于露地,发芽适温15~20℃,七八天萌发。
因属深根性花卉,不宜在露地苗床上播种后移栽。如有条件可事先播入内径10厘米的筒盆,成苗后脱盆定植。
移植后注意遮荫。紫茉莉管理粗放,容易生长,注意适当施肥、浇水即可。紫茉莉为风媒授粉花卉,不同品种极易杂交,若要保持品种特性,应隔离栽培。露地栽培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可在房前屋后、篱旁、路边丛植,或于林缘周围成片栽培。
可利用其块根多年生特性,作树桩状露根式盆栽。在秋末之际剪去枝条,将紫茉莉的根挖出埋在盆中湿土中,放置室内,翌年春季再栽培。将紫茉莉根下部1/4种植在浅盆中,其余裸露,在正常的养护管理下就能发根、生长、开花。能连续培养数十年,块根越老越显得古朴苍劲,别具神韵。盆栽可用一般花卉培养土。
紫茉莉生性强健,适应性强,养护管理粗放。由于紫茉莉是风媒授粉,品种间极易杂交。
【食疗价值】
紫茉莉叶、胚乳可制化妆用香粉;根、叶可入药。
根含氨基酸、有机酸及大量淀粉。花含多种甜菜黄素等黄色素。根也被称为入地老鼠,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花在晚上吐出浓郁的香气,可麻醉及驱除蚊虫。同属植物多花紫茉莉之水提取物,在初步动物筛选试验中有抗肿瘤作用。利尿,泻热,活血散瘀。治淋浊,带下,肺劳吐血,痈疽发背,急性关节炎。去风,活血。治乳痈,白浊。利小便,消水肿。治妇女红崩、白带,疔癀,损伤及接骨。解热,缓下,破瘀,调经。治肺劳咳血。治劳伤体瘦,头昏目眩,五淋及女子崩带。
Purple jasmine cultivation
秋日里,盛开的地雷花成了屋顶花园的风景线。地雷花即紫茉莉,别称草茉莉、胭脂花、地雷花、粉豆花,拉丁学名MirabilisjalapaLinn。紫茉莉是乡间最平凡的野花,整片丛生,貌不惊人,在万绿中却别有一番姿色。在乡间,紫茉莉的名字是“煮饭花”,因为它在白日正午紧紧闭合花朵,只有在黄昏夕阳将下的时候才快乐绽放,似乎在迎接农家结束了一天劳作后的归来。
【分布区域】
原产于南美,现中国各地有分布。
【形态特征】
紫茉莉是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高可达1m。块根植物,根肥粗,倒圆锥形,肉质,黑色或黑褐色。主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无毛或疏生细柔毛,节稍膨大。单叶对生,卵状或卵状三角形,全缘。
花顶生,总苞内仅1花,无花瓣。花萼呈花瓣状,喇叭形,直径2.5cm左右。花午后开次晨凋萎;不久即脱落。花香。瓣化花萼有紫红、粉红、红、黄、白等各种颜色,也有杂色。有一株上开放两种花色的,常见的有红色加黄色;白色加粉色。瘦果球形,黑色,具纵棱和网状纹理,形似地雷状。种子内的胚乳白色,细腻。
【生长环境】
紫茉莉原产南美热带地区,性喜温和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冬季地上部分枯死。但在江南地区地下部分可安全越冬而成为宿根草花,来年春季续发长出新的植株。在略有蔽荫处生长更佳。
花朵在傍晚至清晨开放,在强光下闭合,夏季能有树荫则生长开花良好,酷暑烈日下往往有脱叶现象。喜通风良好环境。
【栽培技术】
紫茉莉可春播繁衍,也能自播繁衍,通常用种子繁殖。以小坚果为播种繁殖材料,可于4月中下旬直播于露地,发芽适温15~20℃,七八天萌发。
因属深根性花卉,不宜在露地苗床上播种后移栽。如有条件可事先播入内径10厘米的筒盆,成苗后脱盆定植。
移植后注意遮荫。紫茉莉管理粗放,容易生长,注意适当施肥、浇水即可。紫茉莉为风媒授粉花卉,不同品种极易杂交,若要保持品种特性,应隔离栽培。露地栽培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可在房前屋后、篱旁、路边丛植,或于林缘周围成片栽培。
可利用其块根多年生特性,作树桩状露根式盆栽。在秋末之际剪去枝条,将紫茉莉的根挖出埋在盆中湿土中,放置室内,翌年春季再栽培。将紫茉莉根下部1/4种植在浅盆中,其余裸露,在正常的养护管理下就能发根、生长、开花。能连续培养数十年,块根越老越显得古朴苍劲,别具神韵。盆栽可用一般花卉培养土。
紫茉莉生性强健,适应性强,养护管理粗放。由于紫茉莉是风媒授粉,品种间极易杂交。
【食疗价值】
紫茉莉叶、胚乳可制化妆用香粉;根、叶可入药。
根含氨基酸、有机酸及大量淀粉。花含多种甜菜黄素等黄色素。根也被称为入地老鼠,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花在晚上吐出浓郁的香气,可麻醉及驱除蚊虫。同属植物多花紫茉莉之水提取物,在初步动物筛选试验中有抗肿瘤作用。利尿,泻热,活血散瘀。治淋浊,带下,肺劳吐血,痈疽发背,急性关节炎。去风,活血。治乳痈,白浊。利小便,消水肿。治妇女红崩、白带,疔癀,损伤及接骨。解热,缓下,破瘀,调经。治肺劳咳血。治劳伤体瘦,头昏目眩,五淋及女子崩带。
简说茉莉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Jasmine cultivation
茉莉花,别名:茉莉,拉丁文名:Jasminum sambac (L.) Ait,木犀科、素馨属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先端圆或钝。果球形,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茉莉的花极香,为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花、叶药用治目赤肿痛,并有止咳化痰之效。
【分布区域】
原产印度、中国南方和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现广泛植栽于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伊朗、埃及、土耳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及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国家,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
茉莉花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5cm,宽2-7.5cm,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侧脉4-6对,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叶柄长2-6mm,被短柔毛,具有关节。
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cm,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长4-8mm;花梗长0.3-2cm;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长5-7mm;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cm,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宽5-9mm,先端圆或钝。果球形,径约1cm,呈紫黑色。
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茉莉性喜温暖湿润,在通风良好、半阴的环境生长最好。土壤以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微
酸性砂质土壤为最适合。
大多数品种畏寒、畏旱,不耐霜冻、湿涝和碱土。冬季气温低于3℃时,枝叶易遭受冻害,如持续时间长就会死亡。而落叶藤本类就是很耐寒耐旱的了。
【栽培技术】
茉莉多采用盆栽,盆栽要点主要如下:
土壤选择
茉莉盆栽,要求培养土富含有机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水和通气性能,一般可用田园土4份、堆肥4份、河沙或谷糠灰2份,外加充分腐熟的干枯饼末、鸡鸭粪等适量,并筛出粉末和粗粒,以粗粒垫底盖面。
上盆时间
茉莉盆栽上盆时间以每年4-5月份新梢末萌发前最为适宜。按苗株大小选用合适的花盆。上盆时一手扶苗,一手铲填培养土,待土盖满全部根系后,将植株稍向上轻提,并把盆振动几下,使土与根系紧密接触。然后用手把盆土压实,让土面距盆沿有2厘米的距离,留作浇水。栽好后,浇定根水,然后放在稍加遮荫的地方7-10天,避免阳光直射,以后逐渐见光。
日常管理
茉莉盆栽日常管理的关键是水,要根据茉莉喜湿润,不耐旱,伯积水,喜透气的特性,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至6-7月份可开花。这时根系已恢复正常生长,每7-10天要浇一次稀薄矾肥水。以后可按成株荣莉管理,当年不再换盆。
茉莉喜肥,特别是花期长,需肥较多。它还喜酸性土,平时可每周浇一次1:10的矾肥水。第一次花后,宜用豆饼等作迫肥,施于表土中,开花时酌施骨粉、磷肥,有条件的可浇腐熟的人粪尿,这样可使茉莉花香浓郁。在盛花的高温时,应每4天施肥1次,不妨大肥大水,一般上午浇水,傍晚浇肥,第二天解水,这样有利于的茉莉根部吸收。浇肥不宜过浓,否则易引起烂根。浇前用小铲将盆土略松后再浇,不要在盆土过干或过湿时浇肥,于似干非于时施肥效果最好。
为使盆栽茉莉株形丰满美观,花谢后应随即剪去残败花枝,以促使基部萌发新技,控制植株高度。9月上旬停止施肥,以提高枝条成熟度,有利越冬。茉莉花畏寒,在气温下降到6-7℃时,应搬入室内,同时注意开窗通风,以免造成叶子变黄脱落。这时气温常不稳定,遇有天气暖时,仍应搬到室外,通风见光。茉莉搬入室内过冬,宜放置在阳光充足的房间里,室温应在5℃以上。每7天左右浇1次水,使盆土微湿。这样,冬季亦能保持枝叶鲜绿,不失其观赏效果。
【食疗价值】
“花开满园,香也香不过它”,它就是“一卉能熏一室香”的茉莉花。茉莉花虽无艳态惊群,但玫瑰之甜郁、梅花之馨香、兰花之幽远、玉兰之清雅,莫不兼而有之。
茉莉花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当于黄金的价格。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或蒸取汁液,可代替蔷薇露,地处江南的苏州、南京、杭州、金华等地长期以来都作为熏茶香料进行生产。
在所有的“花香”里面,茉莉花无疑是最重要的——几乎没有一个日用香精里不包含茉莉花香气的,每一瓶香水、每一块香皂、每一盒化妆品都可以嗅闻到茉莉花的香味。不仅如此,茉莉花香气对合成香料工业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数以百计的花香香料是从茉莉花的香气成分里发现的或是化学家模仿茉莉花的香味制造出来的。茉莉花的香气是花香中最“丰富多彩”的,其中包含有“恰到好处”的动物香、青香、药香、果香等。茉莉花浸膏也是用一或数种有机溶剂浸取茉莉鲜花的香气成分后再蒸去溶剂而得到的。
茉莉花茶是福州市的特产,是用特种工艺造型茶或经过精制后的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分类中,茉莉花茶仍属于绿茶。茉莉花茶除了具备绿茶的某些性能外,还具有很多绿茶所没有的保健作用。茉莉花茶有去寒邪、助理郁”是春季饮茶之上品。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叶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种化合物。
每100克茉莉花含挥发油性物质2-3克,主要成分为苯甲醇或其脂类、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等,还含有吼哚,素馨内酯等物质。
茉莉花、叶和根都可药用,一般秋后挖根,切片晒干备用;夏秋采花,晒干备用。
具有辛、甘、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
根:苦,温。有毒。麻醉,止痛。用于跌损筋骨,龋齿,头痛,失眠。
叶:辛,凉。清热解表。用于外感发热,腹胀泻泻。
花:辛、甘,温。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用于下痢腹痛,目赤红肿,疮毒。
Jasmine cultivation
茉莉花,别名:茉莉,拉丁文名:Jasminum sambac (L.) Ait,木犀科、素馨属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先端圆或钝。果球形,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茉莉的花极香,为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花、叶药用治目赤肿痛,并有止咳化痰之效。
【分布区域】
原产印度、中国南方和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现广泛植栽于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伊朗、埃及、土耳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及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国家,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
茉莉花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5cm,宽2-7.5cm,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侧脉4-6对,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叶柄长2-6mm,被短柔毛,具有关节。
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cm,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长4-8mm;花梗长0.3-2cm;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长5-7mm;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cm,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宽5-9mm,先端圆或钝。果球形,径约1cm,呈紫黑色。
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茉莉性喜温暖湿润,在通风良好、半阴的环境生长最好。土壤以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微
酸性砂质土壤为最适合。
大多数品种畏寒、畏旱,不耐霜冻、湿涝和碱土。冬季气温低于3℃时,枝叶易遭受冻害,如持续时间长就会死亡。而落叶藤本类就是很耐寒耐旱的了。
【栽培技术】
茉莉多采用盆栽,盆栽要点主要如下:
土壤选择
茉莉盆栽,要求培养土富含有机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水和通气性能,一般可用田园土4份、堆肥4份、河沙或谷糠灰2份,外加充分腐熟的干枯饼末、鸡鸭粪等适量,并筛出粉末和粗粒,以粗粒垫底盖面。
上盆时间
茉莉盆栽上盆时间以每年4-5月份新梢末萌发前最为适宜。按苗株大小选用合适的花盆。上盆时一手扶苗,一手铲填培养土,待土盖满全部根系后,将植株稍向上轻提,并把盆振动几下,使土与根系紧密接触。然后用手把盆土压实,让土面距盆沿有2厘米的距离,留作浇水。栽好后,浇定根水,然后放在稍加遮荫的地方7-10天,避免阳光直射,以后逐渐见光。
日常管理
茉莉盆栽日常管理的关键是水,要根据茉莉喜湿润,不耐旱,伯积水,喜透气的特性,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至6-7月份可开花。这时根系已恢复正常生长,每7-10天要浇一次稀薄矾肥水。以后可按成株荣莉管理,当年不再换盆。
茉莉喜肥,特别是花期长,需肥较多。它还喜酸性土,平时可每周浇一次1:10的矾肥水。第一次花后,宜用豆饼等作迫肥,施于表土中,开花时酌施骨粉、磷肥,有条件的可浇腐熟的人粪尿,这样可使茉莉花香浓郁。在盛花的高温时,应每4天施肥1次,不妨大肥大水,一般上午浇水,傍晚浇肥,第二天解水,这样有利于的茉莉根部吸收。浇肥不宜过浓,否则易引起烂根。浇前用小铲将盆土略松后再浇,不要在盆土过干或过湿时浇肥,于似干非于时施肥效果最好。
为使盆栽茉莉株形丰满美观,花谢后应随即剪去残败花枝,以促使基部萌发新技,控制植株高度。9月上旬停止施肥,以提高枝条成熟度,有利越冬。茉莉花畏寒,在气温下降到6-7℃时,应搬入室内,同时注意开窗通风,以免造成叶子变黄脱落。这时气温常不稳定,遇有天气暖时,仍应搬到室外,通风见光。茉莉搬入室内过冬,宜放置在阳光充足的房间里,室温应在5℃以上。每7天左右浇1次水,使盆土微湿。这样,冬季亦能保持枝叶鲜绿,不失其观赏效果。
【食疗价值】
“花开满园,香也香不过它”,它就是“一卉能熏一室香”的茉莉花。茉莉花虽无艳态惊群,但玫瑰之甜郁、梅花之馨香、兰花之幽远、玉兰之清雅,莫不兼而有之。
茉莉花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当于黄金的价格。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或蒸取汁液,可代替蔷薇露,地处江南的苏州、南京、杭州、金华等地长期以来都作为熏茶香料进行生产。
在所有的“花香”里面,茉莉花无疑是最重要的——几乎没有一个日用香精里不包含茉莉花香气的,每一瓶香水、每一块香皂、每一盒化妆品都可以嗅闻到茉莉花的香味。不仅如此,茉莉花香气对合成香料工业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数以百计的花香香料是从茉莉花的香气成分里发现的或是化学家模仿茉莉花的香味制造出来的。茉莉花的香气是花香中最“丰富多彩”的,其中包含有“恰到好处”的动物香、青香、药香、果香等。茉莉花浸膏也是用一或数种有机溶剂浸取茉莉鲜花的香气成分后再蒸去溶剂而得到的。
茉莉花茶是福州市的特产,是用特种工艺造型茶或经过精制后的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分类中,茉莉花茶仍属于绿茶。茉莉花茶除了具备绿茶的某些性能外,还具有很多绿茶所没有的保健作用。茉莉花茶有去寒邪、助理郁”是春季饮茶之上品。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叶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种化合物。
每100克茉莉花含挥发油性物质2-3克,主要成分为苯甲醇或其脂类、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等,还含有吼哚,素馨内酯等物质。
茉莉花、叶和根都可药用,一般秋后挖根,切片晒干备用;夏秋采花,晒干备用。
具有辛、甘、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
根:苦,温。有毒。麻醉,止痛。用于跌损筋骨,龋齿,头痛,失眠。
叶:辛,凉。清热解表。用于外感发热,腹胀泻泻。
花:辛、甘,温。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用于下痢腹痛,目赤红肿,疮毒。
简说五灯草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Five lamp grass cultivation
五灯草即泽漆(学名:Euphorbia helioscopia L.),又名五朵云、五风草、漆茎、猫儿眼睛草、五风灵枝、绿叶绿花草、凉伞草、五盏灯、白种乳草、五点草、五灯头草、乳浆草、肿手棵、马虎眼、倒毒伞、一把伞、乳草、龙虎草、铁骨伞、九头狮子草、灯台草、癣草等,属大戟目、大戟科一年生草本。
泽漆,中药名。为大戟科草本植物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L.的地上部份。
五灯草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入药。
五灯草有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的功效。
花期4~5月,果期6~7月。
【分布区域】
广布于中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广东、海南、台湾、新疆、西藏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江苏、浙江产量较多。生于山沟、路旁、荒野和山坡。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含白色乳汁。茎直立丛生,基部斜升,单一或自基部多分枝,分枝斜展向上。茎无毛或仅分枝略具疏毛,基部紫红色,上部淡绿色。根纤细,下部分枝。
叶互生;无柄或因突然狭窄而具短柄;叶片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0.5-1.8cm,先端钝圆,有缺刻或细锯齿,基部楔形,两面深绿色或灰绿色,被疏长毛,下部叶小,开花后渐脱落。杯状聚伞花序项生,伞梗5,每伞梗再分生2-3小便,每个伞梗又第三回分裂为2叉,伞便基部具5片轮生叶状苞片,与下部叶同形而较大;总苞杯状,先瑞4浅裂,裂片钝,腺体4,盾形,黄绿色;雄花10余朵,每花具雄蕊1,下有短柄,花药歧出,球形;雌花1,位于花序中央;子房有长柄,伸出花序之外;子房3室;花柱3,柱头2裂。蒴果球形,直径约3mm,3裂,光滑。种子褐色,卵形,长约2mm,有明显凸起网纹,具白色半圆形种阜。
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五灯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播种或移栽均可,存活力很强。一般适合生长于山沟、路旁、荒野和山坡、湿地。
【栽培技术】
五灯草几乎不存在人工大面积培植,主要生于山沟、路旁、荒野及湿地。中国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花期4~5月,果期5~8月。
五灯草虽也可盆栽观赏,因有毒最好不要在家里养。
五灯草的乳状汁液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接触皮肤可致发红,甚至发炎溃烂,如误服鲜草或乳白汁液后,口腔、食管胃粘膜均可发炎、糜烂,有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严重者可致脱水,甚至出现酸中毒。
【食疗价值】
味辛;苦;性微寒;有毒。
性状:干燥全草都切成段状,有时具黄色的肉质主根。根顶部具紧密的环纹,外表具不规则的纵纹,断面白色,木质部成放射状;茎圆柱形,鲜黄色至黄褐色,表面光滑或具不明显的纵纹,有明显的互生、褐色的条形叶痕;叶暗绿色,常皱缩,破碎或脱落;茎顶端具多数小花及灰色的蒴果;总苞片绿色,常破碎。气酸而特异、味淡。以干燥、无根者为佳。
行水,消痰,杀虫,解毒。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该品苦寒泄降,有较强的利尿消肿作用。可用于大腹水肿,四肢面目浮肿;痰饮喘咳,化痰止咳平喘和抗痛药理作用。
Five lamp grass cultivation
五灯草即泽漆(学名:Euphorbia helioscopia L.),又名五朵云、五风草、漆茎、猫儿眼睛草、五风灵枝、绿叶绿花草、凉伞草、五盏灯、白种乳草、五点草、五灯头草、乳浆草、肿手棵、马虎眼、倒毒伞、一把伞、乳草、龙虎草、铁骨伞、九头狮子草、灯台草、癣草等,属大戟目、大戟科一年生草本。
泽漆,中药名。为大戟科草本植物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L.的地上部份。
五灯草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入药。
五灯草有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的功效。
花期4~5月,果期6~7月。
【分布区域】
广布于中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广东、海南、台湾、新疆、西藏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江苏、浙江产量较多。生于山沟、路旁、荒野和山坡。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含白色乳汁。茎直立丛生,基部斜升,单一或自基部多分枝,分枝斜展向上。茎无毛或仅分枝略具疏毛,基部紫红色,上部淡绿色。根纤细,下部分枝。
叶互生;无柄或因突然狭窄而具短柄;叶片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0.5-1.8cm,先端钝圆,有缺刻或细锯齿,基部楔形,两面深绿色或灰绿色,被疏长毛,下部叶小,开花后渐脱落。杯状聚伞花序项生,伞梗5,每伞梗再分生2-3小便,每个伞梗又第三回分裂为2叉,伞便基部具5片轮生叶状苞片,与下部叶同形而较大;总苞杯状,先瑞4浅裂,裂片钝,腺体4,盾形,黄绿色;雄花10余朵,每花具雄蕊1,下有短柄,花药歧出,球形;雌花1,位于花序中央;子房有长柄,伸出花序之外;子房3室;花柱3,柱头2裂。蒴果球形,直径约3mm,3裂,光滑。种子褐色,卵形,长约2mm,有明显凸起网纹,具白色半圆形种阜。
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五灯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播种或移栽均可,存活力很强。一般适合生长于山沟、路旁、荒野和山坡、湿地。
【栽培技术】
五灯草几乎不存在人工大面积培植,主要生于山沟、路旁、荒野及湿地。中国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花期4~5月,果期5~8月。
五灯草虽也可盆栽观赏,因有毒最好不要在家里养。
五灯草的乳状汁液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接触皮肤可致发红,甚至发炎溃烂,如误服鲜草或乳白汁液后,口腔、食管胃粘膜均可发炎、糜烂,有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严重者可致脱水,甚至出现酸中毒。
【食疗价值】
味辛;苦;性微寒;有毒。
性状:干燥全草都切成段状,有时具黄色的肉质主根。根顶部具紧密的环纹,外表具不规则的纵纹,断面白色,木质部成放射状;茎圆柱形,鲜黄色至黄褐色,表面光滑或具不明显的纵纹,有明显的互生、褐色的条形叶痕;叶暗绿色,常皱缩,破碎或脱落;茎顶端具多数小花及灰色的蒴果;总苞片绿色,常破碎。气酸而特异、味淡。以干燥、无根者为佳。
行水,消痰,杀虫,解毒。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该品苦寒泄降,有较强的利尿消肿作用。可用于大腹水肿,四肢面目浮肿;痰饮喘咳,化痰止咳平喘和抗痛药理作用。
简说夕雾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blue throatwort
夕雾,英文名blue throatwort,宿根草本。因花柱从密集丛生小花中探出,使整体的花形轮廓呈现朦胧感觉,宛若在雾中,而得此名。别称疗喉草、喉管花。夕雾花株高约60~90cm,叶互生,长卵形至椭圆形,先端急尖,边缘具锯齿。春至初夏开花,化顶生,筒状花多数,伞形花序,花色有紫色、白色等。
夕雾花,适于盆栽或小环境栽培,在花园、园林景观和庭院栽培中表现不俗。做为室内盆栽花卉,该品种成品株高30厘米。移到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可长至75至90厘米高。叶型优雅,大型中心伞状花序,四周环绕看较小的边伞形花序或伴生花序。
花香淡雅,给人一种清纯的美感。夕雾花常与其它花卉搭配组成花束或单独组成优雅的花束来送人。
夕雾,是日本《源氏物语》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源氏与正室葵姬的儿子,官至太政大臣,他和云居雁两夫妻是《源氏物语》中最幸福的一对夫妇。
花语:热烈想念、一往情深。
【分布区域】
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及西西里等地。
【形态特征】
为直立多年生草本,但常作一年生栽培,其基部常常木质化,高约30-120cm,花株高约60~90cm,。叶互生,单叶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春至初夏开花,花顶生,筒状花多数,伞房花序,花小而多,花冠白色至淡蓝紫色。本种的特征是其雌蕊比花冠长,常常突出。
【生长环境】
发芽温度:18℃
发芽天数:7—9天
生长温度:白天:15—18℃ 夜间:13—15℃
喜光习性:全光照
播种到开花(大容器栽培):18—22周
【栽培技术】
每3盆移入同一15厘米盆或大容器中栽培观赏效果最好。每周施用100-200ppm20—10—20复合肥。长日照且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栽培“挚爱”系列。其植株株型最为紧凑。
加长日照时数可抑制株高,移植后3周,用白炽灯照射植株,使日光照时数达16小时以上。在此期间,施以5000ppmB—9溶液,隔10-14天第二次施用。
应用B-9溶液后,叶片边缘可能会出现轻度灼烧现象,新叶将会很快取代被破坏破坏的叶片。另外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摘心再施用B-9。将3盆一年并移人15厘米盆或更大的容器。
移植后3周,摘去第3节,27天后施用5000ppmB-9溶液,再过7天第二次施用。用第二种方法处理,比用第一种方法收获期晚7—14天。
blue throatwort
夕雾,英文名blue throatwort,宿根草本。因花柱从密集丛生小花中探出,使整体的花形轮廓呈现朦胧感觉,宛若在雾中,而得此名。别称疗喉草、喉管花。夕雾花株高约60~90cm,叶互生,长卵形至椭圆形,先端急尖,边缘具锯齿。春至初夏开花,化顶生,筒状花多数,伞形花序,花色有紫色、白色等。
夕雾花,适于盆栽或小环境栽培,在花园、园林景观和庭院栽培中表现不俗。做为室内盆栽花卉,该品种成品株高30厘米。移到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可长至75至90厘米高。叶型优雅,大型中心伞状花序,四周环绕看较小的边伞形花序或伴生花序。
花香淡雅,给人一种清纯的美感。夕雾花常与其它花卉搭配组成花束或单独组成优雅的花束来送人。
夕雾,是日本《源氏物语》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源氏与正室葵姬的儿子,官至太政大臣,他和云居雁两夫妻是《源氏物语》中最幸福的一对夫妇。
花语:热烈想念、一往情深。
【分布区域】
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及西西里等地。
【形态特征】
为直立多年生草本,但常作一年生栽培,其基部常常木质化,高约30-120cm,花株高约60~90cm,。叶互生,单叶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春至初夏开花,花顶生,筒状花多数,伞房花序,花小而多,花冠白色至淡蓝紫色。本种的特征是其雌蕊比花冠长,常常突出。
【生长环境】
发芽温度:18℃
发芽天数:7—9天
生长温度:白天:15—18℃ 夜间:13—15℃
喜光习性:全光照
播种到开花(大容器栽培):18—22周
【栽培技术】
每3盆移入同一15厘米盆或大容器中栽培观赏效果最好。每周施用100-200ppm20—10—20复合肥。长日照且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栽培“挚爱”系列。其植株株型最为紧凑。
加长日照时数可抑制株高,移植后3周,用白炽灯照射植株,使日光照时数达16小时以上。在此期间,施以5000ppmB—9溶液,隔10-14天第二次施用。
应用B-9溶液后,叶片边缘可能会出现轻度灼烧现象,新叶将会很快取代被破坏破坏的叶片。另外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摘心再施用B-9。将3盆一年并移人15厘米盆或更大的容器。
移植后3周,摘去第3节,27天后施用5000ppmB-9溶液,再过7天第二次施用。用第二种方法处理,比用第一种方法收获期晚7—14天。
简说彼岸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Hindu datura cultivation
彼岸花是东亚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冬赏其叶,秋赏其花。园林中可做林下地被花卉,花境丛植或山石间自然式栽植。因其开花时光叶,所以应与其他较耐明的草本植物搭配为好。
彼岸花(Lycorisradiata),英文:Hindu datura.中文学名:石蒜。别名:蟑螂花、老鸦蒜。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夏初,落于秋末。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茎长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伞形,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亦有白花品种),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在6厘米以上。花开时看不到叶子, 有叶子时看不到花, 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石蒜类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总梗)开花,花末期或花谢后出叶;还有另一些种类是先抽叶,在叶枯以后再抽葶开花,所以石蒜类花开时看不到叶子。可以说彼岸花在生长过程中,花叶永不相见。
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因此人们赋予彼岸花很多联想:“彼岸花开,花开彼岸,花开无叶,叶生无花,想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更有传说,彼岸花展现的是恶魔的温柔,曾自愿投入地狱,但被众魔遣回。彼岸花于是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彼岸花开在黄泉路上,给离开人界的亡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是生长在忘川河边的接引之花,也是冥界唯一的花。在黄泉路上大批盛开的彼岸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鲜血所铺成的地毯,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亡魂就是顺着这花的指引,走向幽冥之狱。因此又意为死亡之花。
故彼岸花的别称很多,如蟑螂花、龙爪花、老鸦蒜、蒜头草、幽灵花、地狱花、舍子花、山乌毒、平地一声雷、老死不相往来、红花石蒜、无义草、生死之花、鬼擎火等。
彼岸花在中国有较长栽培历史,《花镜》中有记载。彼岸花冬季叶色深绿,覆盖庭院,打破了冬日的枯寂气氛。夏末秋初葶葶花茎破土而出,花朵明亮秀丽,雄芯及花柱突出基长,非常美丽,可成片种植于庭院,也可盆栽、水养、切花等。
此花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一般成百上千棵一起种,秋季会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目前主要观赏胜地为云南大理、丽江,台湾太鲁阁、马祖,日本日高等地。
彼岸花在日本受到广泛传播,因为在日本节气中有“彼岸”,等同于中国的“秋分”时节,这是彼岸花的开花时节,也是日本人的上坟时节。如果误食彼岸花后会中毒死去,也就是“去彼岸”。因为有毒,日本农民常将彼岸花种在农地旁,以防老鼠之类的动物破坏作物。为了小孩的安全,也常种在墓地周边。
传说中,一般认为彼岸花是生长在奈何桥边的接引之花,给离开人界的亡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佛经记载有“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因此也被民间称为“死人花”、“幽灵花”、“地狱花”。
彼岸花是佛经中描绘的天界之花。原意为天上之花,大红花,是天降吉兆四华(曼珠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之一,典称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芬陀利华、摩诃芬陀利华等等这些称谓源于梵语佛经,曾于《大乘妙法莲华经》中记载过。彼岸花的日文别名叫做“曼珠沙华”,是来自于《法华经》中梵语“摩诃曼珠沙华”的音译。“摩诃”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语发音即为“摩诃衍那”,至于“衍那”就是乘载的意思,“华”在古汉语中即是“花”之意。意指地上之花。在西方,她是由神魔之血混合后诞生的。
据《佛光大辞典》载,曼珠沙,梵语manjusaka,巴利语manjusaka。又译作柔软华、白圆华、如意华、槛花、曼珠颜华。其花大者,称为摩诃曼珠沙华。曼珠沙华为四种天花之一,乃天界之花名。其花鲜红柔软,诸天可随意降落此花,以庄严说法道场,见之者可断离其恶业。
这种花经常长在野外的石缝里、坟头上,所以有人说它是“黄泉路上的花”。 在世界十大最具凄美花卉中,排名第二位。
【分布区域】
彼岸花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相关记载最早见于宋代,被称作“无义草”、“龙爪花”,目前广泛分布于东亚各地,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分布。日本现在的品种推测为两千多年前,自中国运到北九州岛的。是江户时代经中国传到日本当作药草栽培。毒性则比彼岸花强,在古代有多次用作麻醉药的记载。曼陀罗叶也对之前版上关心的哮喘(喘息zensoku)有疗效。
曼陀罗原产地是亚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东亚各地,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分布。观赏胜地主要有云南大理、丽江,台湾太鲁阁、马祖,日本日高,以及江苏等地。
【形态特征】
彼岸花学名Lycorisradiata 红花石蒜。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具鳞茎,形如洋葱头;叶丛生,细长尖端,状似蒜叶,肉质、带形、青绿色具白粉;花萼单生,顶生伞形花序。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龙爪。先开花后长叶,冬天叶子不落,夏天叶落休眠。
彼岸花英文学名Lycorisradiata, lycoris一词是来自与西腊神话中海之女神的名字,而radita则表示辐射状的意思,用来形容花的外型。按开花时间,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按颜色分白色的无根莲和红色的彼岸花两种,无根莲又称曼陀罗华(mandarava),红色的彼岸花则为曼珠沙华(manjusaka)。
彼岸花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秋末,落于夏初。
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茎长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伞形,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亦有白花品种),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在6厘米以上。
石蒜系自花授粉植物,蒴果背裂,种子多数,一般以鳞茎3-4年繁殖一次。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被称为彼岸花,由于它能消肿、杀虫、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防瘟疫等,所以又被称健康的守护神,又名舍子花或舍利子 。因为石蒜类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总梗)开花,花末期或花谢后出叶;还有另一些种类是先抽叶,在叶枯以后抽葶开花,所以曼珠沙华花开不见叶,出叶不见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因此才有“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生生相错”的说法。
春天是球根,夏天生长叶子,秋天立起开花,冬天花茎又慢慢褪去。因有着永远无法相会的悲恋之意,所以叫彼岸花。
【生长环境】
野生品种生长于阴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
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可引致呕吐、痉挛等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可用于镇静、抑制药物代谢及抗癌作用。
由于石蒜往往盛开在墓地附近,色泽鲜红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礼节日),加之石蒜叶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因此在日本传说中,此花便带上了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较常用于丧礼,又被称为死亡之花。然而在中国并无此种说法,石蒜反因其鲜艳色彩而成为常见的喜庆用花。
此花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一般成百上千只一起种,秋季会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此外,由于石蒜的根茎与水仙十分相似,有些黑心花贩会用它冒充水仙来卖,所以买花时要仔细甄别。
【栽培技术】
可以露地栽培、温室盆栽、框式栽培或水培。一般在开花后分球栽培为宜,栽培时施以足够基肥,以土盖没球茎,浇透水即可。石蒜的黑色花球极易养活,保持湿润一年都不会死。
彼岸花喜欢散射光,不喜欢强光,所以光照不要太强。彼岸花对土的要求,通常是没什么要求的。不过它毕竟是南方花,所以土要酸性土,有点砂质性的,透气透水的那种。彼岸花一年四季都有观赏价值,生长叶子时没有花朵,开花时又没有叶子。
石蒜适应性强,鳞茎有休眠现象,北方需要盆栽观赏,5月末种植的石蒜也应该能开花。北方栽培的适宜时间:应在春天(4-5月)栽种。多数品种喜爱温暖的气候,最高气温不超过30℃,旬平均气温24℃,适宜石蒜生长。播种10天,根系生长旺盛,叶片先后长出地面。冬季日平均气温8℃以上,最低气温达1℃,不影响石蒜生长。浇水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其根茎腐烂。
把主球四周的小鳞茎剥下进行繁殖。将主球的残根修掉,晒两天,待伤口干燥后即可栽种。覆土时,要使球的顶部露出土面。盆栽选用生长3年,能开花的大球(直径在7厘米以上)盆栽,可一盆栽一球,也可一大盆栽3~4个球。要浅植,使球的1/3-1/2居于土面上。上盆后浇水1次,使土略微湿润即可。待发出新叶后再浇水。每半月施液肥1次。在秋季叶片增厚老熟时,可停止浇水。
待2~3月间,萌芽后,再予以翻盆或更换盆土。培养土可用泥炭2份、园土2份、珍珠岩1份混合配制而成,同时加入少量的基肥。夏季休眠期浇水要少,春秋季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每半月追施1次稀薄饼肥水。石蒜喜半阴,夏季避免阳光直射,春秋季置半阴处养护,越冬期间严格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四、花后处理及病虫害防治石蒜在开花后应剪去花葶,以减少养分的损失。石蒜的管理粗放,常见病害有炭疽病和细菌性软腐病,鳞茎栽植前用0.3%硫酸铜液浸泡30分钟,用水洗净,晾干后种植。每隔半月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发病初期用50%苯来特2500倍液喷洒。
种植深度不宜太深,以鳞茎顶刚埋入土面为好。土质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或疏松的培养土,偏酸性土壤,栽植时施适量的基肥和栽培后灌透水;营养生长期,其间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以防鳞茎腐烂。开花前20天至开花期必须要适量水份供给,以达到开花整齐一致,且花朵容易维持。
常见的害虫
1.斜纹夜盗,主要以幼虫危害叶子、花蕾、果实,啃食叶肉,咬蛀花葶、种子,一般在从春末到11月份危害,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2500倍液,万灵1000倍液防治。
2.石蒜夜蛾,其幼虫入侵的植株,通常叶片被掏空,且可以直接蛀食鳞茎内部,受害处通常会留下大量的绿色或及褐色粪粒,经常注意叶背,有无排列整齐的虫卵,发现即刻清除。防治上可结合冬季或早春翻地,挖除越冬虫蛹,减少虫口基数;发生时,喷施药剂乐斯本1500倍或辛硫膦乳油800倍,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幼虫出来活动时喷雾,防治效果比较好。
3.蓟马,通体红色,主要在球茎发叶处吸食营养,导致叶片失绿,尤其是果实成熟后发现较多,可以用25%吡虫啉3000倍液,70%艾美乐6000-100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
4.蛴螬,发现后应及时采用辛硫磷或敌百虫等药物进行防治。
【食疗价值】
石蒜系自花授粉植物,蒴果背裂,种子多数,一般以鳞茎3-4年繁殖一次。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被称为彼岸花,由于它能消肿、杀虫、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防瘟疫等,所以又被称健康的守护神,又名舍子花或舍利子 。
根据中医典籍记载,红花石蒜鳞茎性温,味辛、苦,有毒,入药有催吐、祛痰、消肿、止痛、解毒之效。
石蒜虽观赏性较强,但根茎有毒,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但如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轻者呕吐、腹泻,重者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有生命危险。
根据药理学研究,红花石蒜鳞茎的主要药用成分是各种石蒜碱和加兰他敏。石蒜碱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热、镇静及催吐,对阿米巴痢疾亦有疗效。加兰他敏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脊髓灰质炎等中枢性麻痹疾病引起的瘫痪、重症肌无力、小儿麻痹症等。目前这些成分均已可以以商业规模提取,国外已开始利用,我国专家也在深入开展研究,开发药物造福人类。
药用鳞茎:含有多种生物碱,如石蒜碱、石蒜胺碱、加兰他敏等。具有祛风消肿、解毒抗癌作用。用于治疗胃癌、食管癌、肝癌,并试治肺癌、卵巢癌、宫颈癌、淋巴癌。
Hindu datura cultivation
彼岸花是东亚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冬赏其叶,秋赏其花。园林中可做林下地被花卉,花境丛植或山石间自然式栽植。因其开花时光叶,所以应与其他较耐明的草本植物搭配为好。
彼岸花(Lycorisradiata),英文:Hindu datura.中文学名:石蒜。别名:蟑螂花、老鸦蒜。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夏初,落于秋末。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茎长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伞形,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亦有白花品种),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在6厘米以上。花开时看不到叶子, 有叶子时看不到花, 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石蒜类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总梗)开花,花末期或花谢后出叶;还有另一些种类是先抽叶,在叶枯以后再抽葶开花,所以石蒜类花开时看不到叶子。可以说彼岸花在生长过程中,花叶永不相见。
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因此人们赋予彼岸花很多联想:“彼岸花开,花开彼岸,花开无叶,叶生无花,想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更有传说,彼岸花展现的是恶魔的温柔,曾自愿投入地狱,但被众魔遣回。彼岸花于是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彼岸花开在黄泉路上,给离开人界的亡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是生长在忘川河边的接引之花,也是冥界唯一的花。在黄泉路上大批盛开的彼岸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鲜血所铺成的地毯,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亡魂就是顺着这花的指引,走向幽冥之狱。因此又意为死亡之花。
故彼岸花的别称很多,如蟑螂花、龙爪花、老鸦蒜、蒜头草、幽灵花、地狱花、舍子花、山乌毒、平地一声雷、老死不相往来、红花石蒜、无义草、生死之花、鬼擎火等。
彼岸花在中国有较长栽培历史,《花镜》中有记载。彼岸花冬季叶色深绿,覆盖庭院,打破了冬日的枯寂气氛。夏末秋初葶葶花茎破土而出,花朵明亮秀丽,雄芯及花柱突出基长,非常美丽,可成片种植于庭院,也可盆栽、水养、切花等。
此花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一般成百上千棵一起种,秋季会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目前主要观赏胜地为云南大理、丽江,台湾太鲁阁、马祖,日本日高等地。
彼岸花在日本受到广泛传播,因为在日本节气中有“彼岸”,等同于中国的“秋分”时节,这是彼岸花的开花时节,也是日本人的上坟时节。如果误食彼岸花后会中毒死去,也就是“去彼岸”。因为有毒,日本农民常将彼岸花种在农地旁,以防老鼠之类的动物破坏作物。为了小孩的安全,也常种在墓地周边。
传说中,一般认为彼岸花是生长在奈何桥边的接引之花,给离开人界的亡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佛经记载有“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因此也被民间称为“死人花”、“幽灵花”、“地狱花”。
彼岸花是佛经中描绘的天界之花。原意为天上之花,大红花,是天降吉兆四华(曼珠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之一,典称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芬陀利华、摩诃芬陀利华等等这些称谓源于梵语佛经,曾于《大乘妙法莲华经》中记载过。彼岸花的日文别名叫做“曼珠沙华”,是来自于《法华经》中梵语“摩诃曼珠沙华”的音译。“摩诃”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语发音即为“摩诃衍那”,至于“衍那”就是乘载的意思,“华”在古汉语中即是“花”之意。意指地上之花。在西方,她是由神魔之血混合后诞生的。
据《佛光大辞典》载,曼珠沙,梵语manjusaka,巴利语manjusaka。又译作柔软华、白圆华、如意华、槛花、曼珠颜华。其花大者,称为摩诃曼珠沙华。曼珠沙华为四种天花之一,乃天界之花名。其花鲜红柔软,诸天可随意降落此花,以庄严说法道场,见之者可断离其恶业。
这种花经常长在野外的石缝里、坟头上,所以有人说它是“黄泉路上的花”。 在世界十大最具凄美花卉中,排名第二位。
【分布区域】
彼岸花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相关记载最早见于宋代,被称作“无义草”、“龙爪花”,目前广泛分布于东亚各地,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分布。日本现在的品种推测为两千多年前,自中国运到北九州岛的。是江户时代经中国传到日本当作药草栽培。毒性则比彼岸花强,在古代有多次用作麻醉药的记载。曼陀罗叶也对之前版上关心的哮喘(喘息zensoku)有疗效。
曼陀罗原产地是亚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东亚各地,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分布。观赏胜地主要有云南大理、丽江,台湾太鲁阁、马祖,日本日高,以及江苏等地。
【形态特征】
彼岸花学名Lycorisradiata 红花石蒜。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具鳞茎,形如洋葱头;叶丛生,细长尖端,状似蒜叶,肉质、带形、青绿色具白粉;花萼单生,顶生伞形花序。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龙爪。先开花后长叶,冬天叶子不落,夏天叶落休眠。
彼岸花英文学名Lycorisradiata, lycoris一词是来自与西腊神话中海之女神的名字,而radita则表示辐射状的意思,用来形容花的外型。按开花时间,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按颜色分白色的无根莲和红色的彼岸花两种,无根莲又称曼陀罗华(mandarava),红色的彼岸花则为曼珠沙华(manjusaka)。
彼岸花地下有球形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叶带状较窄,色深绿,自基部抽生,发于秋末,落于夏初。
花期夏末秋初,约从7月至9月。花茎长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伞形,着生在花茎顶端,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亦有白花品种),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在6厘米以上。
石蒜系自花授粉植物,蒴果背裂,种子多数,一般以鳞茎3-4年繁殖一次。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被称为彼岸花,由于它能消肿、杀虫、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防瘟疫等,所以又被称健康的守护神,又名舍子花或舍利子 。因为石蒜类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总梗)开花,花末期或花谢后出叶;还有另一些种类是先抽叶,在叶枯以后抽葶开花,所以曼珠沙华花开不见叶,出叶不见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因此才有“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生生相错”的说法。
春天是球根,夏天生长叶子,秋天立起开花,冬天花茎又慢慢褪去。因有着永远无法相会的悲恋之意,所以叫彼岸花。
【生长环境】
野生品种生长于阴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
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可引致呕吐、痉挛等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可用于镇静、抑制药物代谢及抗癌作用。
由于石蒜往往盛开在墓地附近,色泽鲜红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礼节日),加之石蒜叶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因此在日本传说中,此花便带上了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较常用于丧礼,又被称为死亡之花。然而在中国并无此种说法,石蒜反因其鲜艳色彩而成为常见的喜庆用花。
此花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一般成百上千只一起种,秋季会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此外,由于石蒜的根茎与水仙十分相似,有些黑心花贩会用它冒充水仙来卖,所以买花时要仔细甄别。
【栽培技术】
可以露地栽培、温室盆栽、框式栽培或水培。一般在开花后分球栽培为宜,栽培时施以足够基肥,以土盖没球茎,浇透水即可。石蒜的黑色花球极易养活,保持湿润一年都不会死。
彼岸花喜欢散射光,不喜欢强光,所以光照不要太强。彼岸花对土的要求,通常是没什么要求的。不过它毕竟是南方花,所以土要酸性土,有点砂质性的,透气透水的那种。彼岸花一年四季都有观赏价值,生长叶子时没有花朵,开花时又没有叶子。
石蒜适应性强,鳞茎有休眠现象,北方需要盆栽观赏,5月末种植的石蒜也应该能开花。北方栽培的适宜时间:应在春天(4-5月)栽种。多数品种喜爱温暖的气候,最高气温不超过30℃,旬平均气温24℃,适宜石蒜生长。播种10天,根系生长旺盛,叶片先后长出地面。冬季日平均气温8℃以上,最低气温达1℃,不影响石蒜生长。浇水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其根茎腐烂。
把主球四周的小鳞茎剥下进行繁殖。将主球的残根修掉,晒两天,待伤口干燥后即可栽种。覆土时,要使球的顶部露出土面。盆栽选用生长3年,能开花的大球(直径在7厘米以上)盆栽,可一盆栽一球,也可一大盆栽3~4个球。要浅植,使球的1/3-1/2居于土面上。上盆后浇水1次,使土略微湿润即可。待发出新叶后再浇水。每半月施液肥1次。在秋季叶片增厚老熟时,可停止浇水。
待2~3月间,萌芽后,再予以翻盆或更换盆土。培养土可用泥炭2份、园土2份、珍珠岩1份混合配制而成,同时加入少量的基肥。夏季休眠期浇水要少,春秋季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每半月追施1次稀薄饼肥水。石蒜喜半阴,夏季避免阳光直射,春秋季置半阴处养护,越冬期间严格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四、花后处理及病虫害防治石蒜在开花后应剪去花葶,以减少养分的损失。石蒜的管理粗放,常见病害有炭疽病和细菌性软腐病,鳞茎栽植前用0.3%硫酸铜液浸泡30分钟,用水洗净,晾干后种植。每隔半月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发病初期用50%苯来特2500倍液喷洒。
种植深度不宜太深,以鳞茎顶刚埋入土面为好。土质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或疏松的培养土,偏酸性土壤,栽植时施适量的基肥和栽培后灌透水;营养生长期,其间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以防鳞茎腐烂。开花前20天至开花期必须要适量水份供给,以达到开花整齐一致,且花朵容易维持。
常见的害虫
1.斜纹夜盗,主要以幼虫危害叶子、花蕾、果实,啃食叶肉,咬蛀花葶、种子,一般在从春末到11月份危害,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2500倍液,万灵1000倍液防治。
2.石蒜夜蛾,其幼虫入侵的植株,通常叶片被掏空,且可以直接蛀食鳞茎内部,受害处通常会留下大量的绿色或及褐色粪粒,经常注意叶背,有无排列整齐的虫卵,发现即刻清除。防治上可结合冬季或早春翻地,挖除越冬虫蛹,减少虫口基数;发生时,喷施药剂乐斯本1500倍或辛硫膦乳油800倍,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幼虫出来活动时喷雾,防治效果比较好。
3.蓟马,通体红色,主要在球茎发叶处吸食营养,导致叶片失绿,尤其是果实成熟后发现较多,可以用25%吡虫啉3000倍液,70%艾美乐6000-10000倍液轮换喷雾防治。
4.蛴螬,发现后应及时采用辛硫磷或敌百虫等药物进行防治。
【食疗价值】
石蒜系自花授粉植物,蒴果背裂,种子多数,一般以鳞茎3-4年繁殖一次。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被称为彼岸花,由于它能消肿、杀虫、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防瘟疫等,所以又被称健康的守护神,又名舍子花或舍利子 。
根据中医典籍记载,红花石蒜鳞茎性温,味辛、苦,有毒,入药有催吐、祛痰、消肿、止痛、解毒之效。
石蒜虽观赏性较强,但根茎有毒,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但如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轻者呕吐、腹泻,重者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有生命危险。
根据药理学研究,红花石蒜鳞茎的主要药用成分是各种石蒜碱和加兰他敏。石蒜碱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热、镇静及催吐,对阿米巴痢疾亦有疗效。加兰他敏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脊髓灰质炎等中枢性麻痹疾病引起的瘫痪、重症肌无力、小儿麻痹症等。目前这些成分均已可以以商业规模提取,国外已开始利用,我国专家也在深入开展研究,开发药物造福人类。
药用鳞茎:含有多种生物碱,如石蒜碱、石蒜胺碱、加兰他敏等。具有祛风消肿、解毒抗癌作用。用于治疗胃癌、食管癌、肝癌,并试治肺癌、卵巢癌、宫颈癌、淋巴癌。
简说千日红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Hundred and day red plant cultivation
种在屋顶花园里的千日红开花了,花朵呈紫红色,排成顶生圆球形头状花序,很漂亮。千日红又名圆仔花、百日红、火球花,是热带和亚热带常见花卉。
千日红花期长,花色鲜艳,为优良的园林观赏花卉。是花坛、花境的常用材料,且花后不落,色泽不褪,仍保持鲜艳。除用作花坛及盆景外,还可作花圈、花篮等装饰品。
千日红4~5月播种,6月定植,花期及采种7~10月。
花语:象征着永恒的爱、不朽的恋情。
【分布区域】
原产美洲巴西、巴拿马和危地马拉,我国长江以南普遍种植。
【形态特征】
千日红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茎粗壮,有分枝,枝略成四棱形,有灰色糙毛,幼时更密,节部稍膨大。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顶端急尖或圆钝,凸尖,基部渐狭,边缘波状,两面有小斑点、白色长柔毛及缘毛。花多数,密生,成顶生球形或矩圆形头状花序,常紫红色,有时淡紫色或白色。胞果近球形,种于肾形,棕色,光亮。
【生长环境】
千日红对环境要求不严,喜阳光,生性强健,早生,耐干热、耐旱、耐修剪,花后修剪可再萌发新枝,继续开花。喜疏松肥沃土壤,但不耐寒,怕积水,生长适温为20℃~25℃,在35℃~40℃范围内生长也良好,冬季温度低于10℃以下植株生长不良或受冻害。花期7~10月。
【栽培技术】
千日红对水、肥比较敏感,生长期间不宜过多浇水、施肥,否则会引起茎叶徒长,开花稀少。
梅雨季节土壤水分过多,植株容易受涝造成全株死亡。夏季高温时,空气湿度不宜过高,盆土不能积水,否则均对千日红生长和开花不利。
千日红属喜光性花卉,生长和开花期需要充足阳光。如果栽培场所阳光不足,则叶片柔软,节间长,花蕾减少,花朵变细,花色变淡。相反,阳光充足,则节间密,花色鲜艳,花朵大,开花不断。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千日红幼苗生长缓慢,春季4~5月播于露地苗床。播种适温在20℃~25℃。因种子满布毛茸,因此出苗迟缓,为促使其快出苗,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其方法为:播前可先用温水浸种一天或冷水浸种两天,然后挤出水分,稍干,拌以草木灰或细沙,用量为种子的2~3倍,使其松散便于播种。
在6~7月剪取健壮枝梢,长约4~6厘米,即3~4个节为适,将插入土层的节间叶片剪去,以减少叶面水分蒸发。插入沙床,温度控制在20℃~25℃,插后18~20天可移栽上盆。如果温度低于20℃以下,发根天数会推迟5~7天。
扦插前要先将苗床浇湿,目的是使插穗不受损伤,提高成活率,扦插时插穗的深度不能过深,以一个节间入土即可,扦插后要及时浇透水,使插条与土壤密合,以后正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或每天喷雾1~2次,每次喷雾1~2分钟即可,或一天喷一次。
【食疗价值】
千日红性平,味甘、微咸。其皂甙和黄铜部分能祛痰。功能主治:祛痰,平喘。花序入药,有止咳定喘、平肝明目功效,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
功效:治疗气喘,白痢。
Hundred and day red plant cultivation
种在屋顶花园里的千日红开花了,花朵呈紫红色,排成顶生圆球形头状花序,很漂亮。千日红又名圆仔花、百日红、火球花,是热带和亚热带常见花卉。
千日红花期长,花色鲜艳,为优良的园林观赏花卉。是花坛、花境的常用材料,且花后不落,色泽不褪,仍保持鲜艳。除用作花坛及盆景外,还可作花圈、花篮等装饰品。
千日红4~5月播种,6月定植,花期及采种7~10月。
花语:象征着永恒的爱、不朽的恋情。
【分布区域】
原产美洲巴西、巴拿马和危地马拉,我国长江以南普遍种植。
【形态特征】
千日红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茎粗壮,有分枝,枝略成四棱形,有灰色糙毛,幼时更密,节部稍膨大。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顶端急尖或圆钝,凸尖,基部渐狭,边缘波状,两面有小斑点、白色长柔毛及缘毛。花多数,密生,成顶生球形或矩圆形头状花序,常紫红色,有时淡紫色或白色。胞果近球形,种于肾形,棕色,光亮。
【生长环境】
千日红对环境要求不严,喜阳光,生性强健,早生,耐干热、耐旱、耐修剪,花后修剪可再萌发新枝,继续开花。喜疏松肥沃土壤,但不耐寒,怕积水,生长适温为20℃~25℃,在35℃~40℃范围内生长也良好,冬季温度低于10℃以下植株生长不良或受冻害。花期7~10月。
【栽培技术】
千日红对水、肥比较敏感,生长期间不宜过多浇水、施肥,否则会引起茎叶徒长,开花稀少。
梅雨季节土壤水分过多,植株容易受涝造成全株死亡。夏季高温时,空气湿度不宜过高,盆土不能积水,否则均对千日红生长和开花不利。
千日红属喜光性花卉,生长和开花期需要充足阳光。如果栽培场所阳光不足,则叶片柔软,节间长,花蕾减少,花朵变细,花色变淡。相反,阳光充足,则节间密,花色鲜艳,花朵大,开花不断。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千日红幼苗生长缓慢,春季4~5月播于露地苗床。播种适温在20℃~25℃。因种子满布毛茸,因此出苗迟缓,为促使其快出苗,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其方法为:播前可先用温水浸种一天或冷水浸种两天,然后挤出水分,稍干,拌以草木灰或细沙,用量为种子的2~3倍,使其松散便于播种。
在6~7月剪取健壮枝梢,长约4~6厘米,即3~4个节为适,将插入土层的节间叶片剪去,以减少叶面水分蒸发。插入沙床,温度控制在20℃~25℃,插后18~20天可移栽上盆。如果温度低于20℃以下,发根天数会推迟5~7天。
扦插前要先将苗床浇湿,目的是使插穗不受损伤,提高成活率,扦插时插穗的深度不能过深,以一个节间入土即可,扦插后要及时浇透水,使插条与土壤密合,以后正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或每天喷雾1~2次,每次喷雾1~2分钟即可,或一天喷一次。
【食疗价值】
千日红性平,味甘、微咸。其皂甙和黄铜部分能祛痰。功能主治:祛痰,平喘。花序入药,有止咳定喘、平肝明目功效,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
功效:治疗气喘,白痢。
简说美女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Beauty cherry cultivation
屋顶花园里新移栽了一些美女樱,这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花卉,在上海郊外并不鲜见。
美女樱是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拉丁学名(Verbena hybrida Voss),别称:草五色梅、铺地马鞭草、铺地锦、四季绣球、美人樱。
开花部分呈伞房状,花色有白、红、蓝、雪青、粉红等,花期为5-11月,性甚强健。适宜生长温度5~25℃。
美女樱茎秆矮壮匍匐,为良好的地被材料,可用于城市道路绿化带,大转盘、坡地、花坛等。混色种植或单色种植,多色混种可显其五彩缤纷,单色种植可形成色块。例如,在公路干道两侧绿化带用不同颜色问种,每30m一色,犹如铺地彩带;又如交叉路口转盘处以环状方式种植,由里至外采用不同颜色,形如铺地彩虹,视觉效果甚佳。也可作盆花成大面积栽植于适合盆栽观赏或布置花台花园林隙地、树坛中。
美女樱的姿态十分的优美,花色丰富。美女樱花语:“家和万事兴”,有“和乐”、“协力一致”之意。
【分布区域】
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秘鲁、乌拉圭等地。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中国各地也均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归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管状花目马鞭草科马鞭草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细绒毛,植株丛生而铺覆地面,株高10~50厘米,茎四棱;叶对生,深绿色;穗状花序顶生,密集呈伞房状,花小而密集,具芳香。其净态优美,株丛矮密,花繁色艳。常作1-2年生栽培。茎为四棱、横展、匍匐状,低矮粗壮,丛生而铺覆地面,全株具灰色柔毛。
叶对生有短柄,长圆形、卵圆形或披针状三角形,边缘具缺刻状粗齿或整齐的圆钝锯齿,叶基部常有裂刻,穗状花序顶生,多数小花密集排列呈伞房状。
苞片近披针形,花萼细长筒状,先端5裂,花冠漏斗状,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端凹入。花色多,有白、粉红、深红、紫、蓝等不同颜色,也有复色品种,略具芬芳。花期长,花期为5-11月,4月至霜降前开花陆续不断。蒴果,果熟期9-10月,种子寿命2年。
【生长环境】
喜阳光和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阴,不耐旱,较耐寒。北方多作一年生草花栽培,在炎热夏季能正常开花。在上海小气候较温暖处能露地越冬。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较湿润的中性土壤中能节节生根,生长健壮,开花繁茂。
【栽培技术】
栽培美女樱要选择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土壤。 因为美女樱的根系比较浅,夏季要注意浇水,以防干旱。
美女樱主要用播种和扦插两种方法繁殖。种子发芽率较低,仅为50%左右,发芽很慢又不整齐,在15~17℃的温度下,经2~3周才开始出苗。种子播下后,应放置在阴暗处,不仅要保持土壤湿润,还要保持空气湿润。
浇水不能由上向下直浇,应用面盘等容器盛3~4厘米深的水,然后将花盆浸入。让水从盆地出水孔侵入,等土壤湿润后取出,否则发芽率更低。播种时间多在春季,一般7月份可开花。
扦插可在5~6月进行。气温在15℃左右时孔。先取稍木质化的枝杈,剪成5~6厘米长的段子做插条,插扦于湿沙床中,后要立即遮阴,经2~3天后可略见早晨、傍晚的阳光,以促进生长,大约经两周后可发出新芽、生根。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进行移植,长至7~8厘米时定植。
生长期内适宜每半月施一次稀肥,以使发育良好。
美女樱根系较浅,养护期水分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生长,水分过多,茎细弱徒长,开花量减少;缺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会有提早结实的现象。
生长健壮的植株,抗病虫能力较强,很少有病虫害发生。
当幼苗长到10厘米高时需摘心,这样可以促使侧枝萌发,株型紧密。同时,为了开花不绝,在每次花后要及时剪除残花,加强水肥管理,以便再发新枝与开花。
在江南地区,越冬花株只留地下部分在土内越冬就可以了,来年可用新枝扦插或分株繁殖。
【食疗价值】
美女樱全草可入药,具清热凉血的功效。
Beauty cherry cultivation
屋顶花园里新移栽了一些美女樱,这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花卉,在上海郊外并不鲜见。
美女樱是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拉丁学名(Verbena hybrida Voss),别称:草五色梅、铺地马鞭草、铺地锦、四季绣球、美人樱。
开花部分呈伞房状,花色有白、红、蓝、雪青、粉红等,花期为5-11月,性甚强健。适宜生长温度5~25℃。
美女樱茎秆矮壮匍匐,为良好的地被材料,可用于城市道路绿化带,大转盘、坡地、花坛等。混色种植或单色种植,多色混种可显其五彩缤纷,单色种植可形成色块。例如,在公路干道两侧绿化带用不同颜色问种,每30m一色,犹如铺地彩带;又如交叉路口转盘处以环状方式种植,由里至外采用不同颜色,形如铺地彩虹,视觉效果甚佳。也可作盆花成大面积栽植于适合盆栽观赏或布置花台花园林隙地、树坛中。
美女樱的姿态十分的优美,花色丰富。美女樱花语:“家和万事兴”,有“和乐”、“协力一致”之意。
【分布区域】
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秘鲁、乌拉圭等地。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中国各地也均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归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管状花目马鞭草科马鞭草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细绒毛,植株丛生而铺覆地面,株高10~50厘米,茎四棱;叶对生,深绿色;穗状花序顶生,密集呈伞房状,花小而密集,具芳香。其净态优美,株丛矮密,花繁色艳。常作1-2年生栽培。茎为四棱、横展、匍匐状,低矮粗壮,丛生而铺覆地面,全株具灰色柔毛。
叶对生有短柄,长圆形、卵圆形或披针状三角形,边缘具缺刻状粗齿或整齐的圆钝锯齿,叶基部常有裂刻,穗状花序顶生,多数小花密集排列呈伞房状。
苞片近披针形,花萼细长筒状,先端5裂,花冠漏斗状,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端凹入。花色多,有白、粉红、深红、紫、蓝等不同颜色,也有复色品种,略具芬芳。花期长,花期为5-11月,4月至霜降前开花陆续不断。蒴果,果熟期9-10月,种子寿命2年。
【生长环境】
喜阳光和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阴,不耐旱,较耐寒。北方多作一年生草花栽培,在炎热夏季能正常开花。在上海小气候较温暖处能露地越冬。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较湿润的中性土壤中能节节生根,生长健壮,开花繁茂。
【栽培技术】
栽培美女樱要选择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土壤。 因为美女樱的根系比较浅,夏季要注意浇水,以防干旱。
美女樱主要用播种和扦插两种方法繁殖。种子发芽率较低,仅为50%左右,发芽很慢又不整齐,在15~17℃的温度下,经2~3周才开始出苗。种子播下后,应放置在阴暗处,不仅要保持土壤湿润,还要保持空气湿润。
浇水不能由上向下直浇,应用面盘等容器盛3~4厘米深的水,然后将花盆浸入。让水从盆地出水孔侵入,等土壤湿润后取出,否则发芽率更低。播种时间多在春季,一般7月份可开花。
扦插可在5~6月进行。气温在15℃左右时孔。先取稍木质化的枝杈,剪成5~6厘米长的段子做插条,插扦于湿沙床中,后要立即遮阴,经2~3天后可略见早晨、傍晚的阳光,以促进生长,大约经两周后可发出新芽、生根。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进行移植,长至7~8厘米时定植。
生长期内适宜每半月施一次稀肥,以使发育良好。
美女樱根系较浅,养护期水分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生长,水分过多,茎细弱徒长,开花量减少;缺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会有提早结实的现象。
生长健壮的植株,抗病虫能力较强,很少有病虫害发生。
当幼苗长到10厘米高时需摘心,这样可以促使侧枝萌发,株型紧密。同时,为了开花不绝,在每次花后要及时剪除残花,加强水肥管理,以便再发新枝与开花。
在江南地区,越冬花株只留地下部分在土内越冬就可以了,来年可用新枝扦插或分株繁殖。
【食疗价值】
美女樱全草可入药,具清热凉血的功效。
简说月见草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Evening primrose cultivation
六月初夏,屋顶花园里的月见草,绿叶素花,别有一番情趣。月见草学名:Oenothera biennis别名:待霄草、山芝麻、野芝麻,为柳叶菜科、月见草属下植物。
月见草为柳叶菜科月见草属下的一个种。适应性强,耐酸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中性,微碱或微酸性土,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上均能生长,它在土壤太湿地方,根部易得病。北方为一年生植物,淮河以南为二年生植物。株高1.5~2米,根圆柱状,茎直立,有分枝。幼苗期呈莲座状,基部有红色长毛。
月见草是20世纪发现的最重要的营养药物。可治疗多种疾病,调节血液中类脂物质,对高胆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状动脉梗塞、粥样硬化及脑血栓等症有显著疗效。
有种说法,当女性以月见草相赠于男性时,就代表“默默的爱”;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月见草代表不屈的心、自由的心;还有人说月见草的花语是“沐浴后的美人”。
【分布区域】
月见草产于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在世界的温带和亚热带各国已有广泛引种栽植。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以及陕西省的城镇有栽培和逸生。常生长在开旷荒坡路旁。
【形态特征】
株高1.5~2米,根圆柱状,茎直立,有分枝。幼苗期呈莲座状,基部有红色长毛。叶互生,茎下部的直有柄,上部的叶近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疏细锯齿,两面被白色柔毛。花单生于枝端叶腑,排成疏穗状,萼管细长,先端4裂,裂片反折;花瓣4,黄色,雄蕊8,4枚与花瓣对生。雌蕊1,柱头裂。蒴果圆筒形,先端尖,外端尖,外被白色长毛,成熟后自然开裂。种子小,棕褐色,呈不规则三棱状。
直立二年生粗状草本,基生莲座叶丛紧贴地面;茎高50-200厘米,不分枝或分枝,被曲柔毛与伸展长毛,在茎枝上端常混生有腺毛。基生叶倒披针形。
花序穗状,不分枝,或在主序下面具次级侧生花序,苞片叶状,花蕾锥状长圆形,黄绿色或开花时带红色。开花时花粉直接授在柱头裂片上。
【生长环境】
月见草原产南美,智利与阿根廷,南美其他国家、北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与南非引种栽培,并常逸为野化。我国陕西、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有栽培,并逸为野生。
月见草主要是生长在向阳山坡、荒草地、沙质地及路旁河岸沙砾地等处。但是在高山及沙漠也发现到它的踪影。
月见草的花在傍晚慢慢的盛开,至天亮即凋谢,是一种只开给月亮看的植物。
印地安人是最早使用月见草作治疗用途的人类。他们使用月见草治疗外伤、皮肤炎等疾病。19世纪,月见草被带到欧洲,因它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
中国东北地区原有的都是野生植物,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月见草油的需求,近年来已进行了大面积人工栽培,在吉林、辽宁、内蒙古地区已有大面积种植,并且通过科研攻关,高产量、高含油的月见草已经培养成功。
月见草适应性强,耐酸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中性,微碱或微酸性土,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上均能生长,土壤太湿,根部易得病。北方为一年生植物,淮河以南为二年生植物。
【栽培技术】
月见草庭院栽培在通风敞亮处,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段,表现最好,也可盆栽摆放阳台观赏,在静夜的月光下,阵阵幽香令人神清气爽。月见草自播能力强,经一次种植,其自播苗即可每年自生,开花不绝。
种子繁殖,北方春季播种,淮河以南各地,秋季或春季播种育苗。播种时,因种子小,土不能盖厚,否则影响种子萌发生长。
种子播后,土壤要保持湿润。播种后10~15天左右,种子即可萌发出幼苗。
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进行秋播。也可用摘下来的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直接用顶梢扦插。
移栽种植小苗装盆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幼苗在第2对真叶伸展前与杂草幼苗极相似,容易混淆,这时不能中耕除草,只有在第2对真叶展开后才能进行。
当幼苗长到5~6叶时,禾本科杂草多时可用拿扑净,精稳杀得喷雾灭草,生育期内应进行2遍耘锄和2次中耕,铲趟必须在开花前结束,苗罩垄时进行第1遍耘锄和中耕。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进行2次人工拔大草,使田间没有超过月见草株高的杂草。
月见草栽培容易,管理简便。一般栽培管理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移植定植。播种出苗后进行1次移植,当真叶长到4~5片时进行定植。
2.摘心分枝。定植成活后进行1次摘心,促使其分枝和植株矮化,并多开花。
3.肥水管理。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肥。生长期以氮肥为主,孕蕾期以磷、钾肥为主。浇水掌握见干即浇的原则。每次施肥浇水后要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以利保墒和通气,促使植株生长健壮。
收获月见草为无限花序,果实陆续成熟,一般底荚有3~4个变黄,并要开裂时,为最佳收获期,具体时间在9月中下旬,迟了则早熟的果实干裂了。种子自行散落。
【食疗价值】
月见草油取自月见草种子,富含GLA(γ-亚麻酸),γ-亚麻酸是一种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它在人体内被“加工”成一种类似于荷尔蒙(前列腺素E1)的物质。
月见草根味甘;苦;性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寒湿痹;筋骨酸软,活血通络;息风平肝;消肿敛疮。主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虚风内动;小儿多动;风湿麻痛;腹痛泄泻;痛经;狐惑;疮疡;湿疹。。
月见草油含多种脂肪酸,药理作用可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另具减肥作用,有良好的抗脂肪肝作用,抑制脂肪肝的发生。及抗心律失常和抗炎作用。月见草油对皮肤,头发,眼睛与指甲有助益。
月见草花香美丽,常栽培观赏用。花可提制芳香油;种子可榨油食用和药用;茎皮纤维可制绳。
Evening primrose cultivation
六月初夏,屋顶花园里的月见草,绿叶素花,别有一番情趣。月见草学名:Oenothera biennis别名:待霄草、山芝麻、野芝麻,为柳叶菜科、月见草属下植物。
月见草为柳叶菜科月见草属下的一个种。适应性强,耐酸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中性,微碱或微酸性土,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上均能生长,它在土壤太湿地方,根部易得病。北方为一年生植物,淮河以南为二年生植物。株高1.5~2米,根圆柱状,茎直立,有分枝。幼苗期呈莲座状,基部有红色长毛。
月见草是20世纪发现的最重要的营养药物。可治疗多种疾病,调节血液中类脂物质,对高胆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状动脉梗塞、粥样硬化及脑血栓等症有显著疗效。
有种说法,当女性以月见草相赠于男性时,就代表“默默的爱”;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月见草代表不屈的心、自由的心;还有人说月见草的花语是“沐浴后的美人”。
【分布区域】
月见草产于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在世界的温带和亚热带各国已有广泛引种栽植。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以及陕西省的城镇有栽培和逸生。常生长在开旷荒坡路旁。
【形态特征】
株高1.5~2米,根圆柱状,茎直立,有分枝。幼苗期呈莲座状,基部有红色长毛。叶互生,茎下部的直有柄,上部的叶近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疏细锯齿,两面被白色柔毛。花单生于枝端叶腑,排成疏穗状,萼管细长,先端4裂,裂片反折;花瓣4,黄色,雄蕊8,4枚与花瓣对生。雌蕊1,柱头裂。蒴果圆筒形,先端尖,外端尖,外被白色长毛,成熟后自然开裂。种子小,棕褐色,呈不规则三棱状。
直立二年生粗状草本,基生莲座叶丛紧贴地面;茎高50-200厘米,不分枝或分枝,被曲柔毛与伸展长毛,在茎枝上端常混生有腺毛。基生叶倒披针形。
花序穗状,不分枝,或在主序下面具次级侧生花序,苞片叶状,花蕾锥状长圆形,黄绿色或开花时带红色。开花时花粉直接授在柱头裂片上。
【生长环境】
月见草原产南美,智利与阿根廷,南美其他国家、北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与南非引种栽培,并常逸为野化。我国陕西、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有栽培,并逸为野生。
月见草主要是生长在向阳山坡、荒草地、沙质地及路旁河岸沙砾地等处。但是在高山及沙漠也发现到它的踪影。
月见草的花在傍晚慢慢的盛开,至天亮即凋谢,是一种只开给月亮看的植物。
印地安人是最早使用月见草作治疗用途的人类。他们使用月见草治疗外伤、皮肤炎等疾病。19世纪,月见草被带到欧洲,因它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
中国东北地区原有的都是野生植物,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月见草油的需求,近年来已进行了大面积人工栽培,在吉林、辽宁、内蒙古地区已有大面积种植,并且通过科研攻关,高产量、高含油的月见草已经培养成功。
月见草适应性强,耐酸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中性,微碱或微酸性土,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上均能生长,土壤太湿,根部易得病。北方为一年生植物,淮河以南为二年生植物。
【栽培技术】
月见草庭院栽培在通风敞亮处,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段,表现最好,也可盆栽摆放阳台观赏,在静夜的月光下,阵阵幽香令人神清气爽。月见草自播能力强,经一次种植,其自播苗即可每年自生,开花不绝。
种子繁殖,北方春季播种,淮河以南各地,秋季或春季播种育苗。播种时,因种子小,土不能盖厚,否则影响种子萌发生长。
种子播后,土壤要保持湿润。播种后10~15天左右,种子即可萌发出幼苗。
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进行秋播。也可用摘下来的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直接用顶梢扦插。
移栽种植小苗装盆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幼苗在第2对真叶伸展前与杂草幼苗极相似,容易混淆,这时不能中耕除草,只有在第2对真叶展开后才能进行。
当幼苗长到5~6叶时,禾本科杂草多时可用拿扑净,精稳杀得喷雾灭草,生育期内应进行2遍耘锄和2次中耕,铲趟必须在开花前结束,苗罩垄时进行第1遍耘锄和中耕。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进行2次人工拔大草,使田间没有超过月见草株高的杂草。
月见草栽培容易,管理简便。一般栽培管理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移植定植。播种出苗后进行1次移植,当真叶长到4~5片时进行定植。
2.摘心分枝。定植成活后进行1次摘心,促使其分枝和植株矮化,并多开花。
3.肥水管理。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肥。生长期以氮肥为主,孕蕾期以磷、钾肥为主。浇水掌握见干即浇的原则。每次施肥浇水后要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以利保墒和通气,促使植株生长健壮。
收获月见草为无限花序,果实陆续成熟,一般底荚有3~4个变黄,并要开裂时,为最佳收获期,具体时间在9月中下旬,迟了则早熟的果实干裂了。种子自行散落。
【食疗价值】
月见草油取自月见草种子,富含GLA(γ-亚麻酸),γ-亚麻酸是一种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它在人体内被“加工”成一种类似于荷尔蒙(前列腺素E1)的物质。
月见草根味甘;苦;性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寒湿痹;筋骨酸软,活血通络;息风平肝;消肿敛疮。主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虚风内动;小儿多动;风湿麻痛;腹痛泄泻;痛经;狐惑;疮疡;湿疹。。
月见草油含多种脂肪酸,药理作用可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另具减肥作用,有良好的抗脂肪肝作用,抑制脂肪肝的发生。及抗心律失常和抗炎作用。月见草油对皮肤,头发,眼睛与指甲有助益。
月见草花香美丽,常栽培观赏用。花可提制芳香油;种子可榨油食用和药用;茎皮纤维可制绳。
简说荆芥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Nepeta cultivation
荆芥(Nepeta cataria L.),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
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
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
荆芥为发汗,解热药,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分布区域】
分布于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自中南欧经阿富汗,向东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为野生。
【形态特征】
荆芥为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先端钝至锐尖,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具粗圆齿或牙齿,草质,上面黄绿色,被极短硬毛,下面略发白,被短柔毛在脉上较密,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叶柄长而细弱。花序为聚伞状,下部的腋生,上部的组成连续或间断的、较疏松或极密集的顶生分枝圆锥花序,聚伞花序呈二歧状分枝;苞叶叶状,或上部的变小而呈披针状,苞片、小苞片钻形,细小。
花萼花时管状,外被白色短柔毛,内面仅萼齿被疏硬毛,齿锥形,后齿较长,花后花萼增大戍瓮状,纵肋十分清晰。花冠白色,下唇有紫点,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内藏,花丝扁平,无毛。花柱线形,花盘杯状,,子房无毛。小坚果卵形,几三棱状,灰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荆芥的适应力很强,性喜阳光,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较好,高温多雨季节怕积水,短期积水会造成死亡。种子容易萌发,发芽对温度要求不严格,种子在15~20℃即可发芽,生长适温为20~25℃,幼苗能耐0℃左右的低温。荆芥耐高温,较耐寒,但-2℃以下会出现冻害,忌连作。
荆芥出苗期要求土壤湿润,怕干旱和缺水。成苗期喜干燥的环境,雨水多则生长不良。
【栽培技术】
一般都用种子繁殖,在4月份播种。荆芥播种比较密,生长期施肥非常不便,所以土地选好后,应多施基肥。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拣出其中的杂质和已损伤的种子。由于荆芥种子细小,为使播种更均匀,可等到种子表面无水时掺拌适量细沙或细土,搅拌均匀后即可播种。播种后,盖土1~2厘米厚,用脚稍踏实,再用铁耙耧平,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后浇水,保持畦面土壤湿润,有利出苗。约1周就可出苗,出苗前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
【食疗价值】
性味辛;微苦;性微温。功效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荆芥有强烈香气,主要以鲜嫩的茎叶供作蔬菜食用。荆芥富含芳香油,以叶片含量最
高,味鲜美,还可驱虫灭菌,生食熟食均可,但以凉拌为多,一般将嫩尖作夏季调味料,是一种经济效益高、很有发展前途的无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菜谱:清炒荆芥、 荆芥拌黄瓜、荆芥浇汁、荆芥腐竹、荆芥洋葱(俗称老虎菜)等。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Nepeta cultivation
荆芥(Nepeta cataria L.),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
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
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
荆芥为发汗,解热药,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分布区域】
分布于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自中南欧经阿富汗,向东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为野生。
【形态特征】
荆芥为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先端钝至锐尖,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具粗圆齿或牙齿,草质,上面黄绿色,被极短硬毛,下面略发白,被短柔毛在脉上较密,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叶柄长而细弱。花序为聚伞状,下部的腋生,上部的组成连续或间断的、较疏松或极密集的顶生分枝圆锥花序,聚伞花序呈二歧状分枝;苞叶叶状,或上部的变小而呈披针状,苞片、小苞片钻形,细小。
花萼花时管状,外被白色短柔毛,内面仅萼齿被疏硬毛,齿锥形,后齿较长,花后花萼增大戍瓮状,纵肋十分清晰。花冠白色,下唇有紫点,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内藏,花丝扁平,无毛。花柱线形,花盘杯状,,子房无毛。小坚果卵形,几三棱状,灰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荆芥的适应力很强,性喜阳光,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较好,高温多雨季节怕积水,短期积水会造成死亡。种子容易萌发,发芽对温度要求不严格,种子在15~20℃即可发芽,生长适温为20~25℃,幼苗能耐0℃左右的低温。荆芥耐高温,较耐寒,但-2℃以下会出现冻害,忌连作。
荆芥出苗期要求土壤湿润,怕干旱和缺水。成苗期喜干燥的环境,雨水多则生长不良。
【栽培技术】
一般都用种子繁殖,在4月份播种。荆芥播种比较密,生长期施肥非常不便,所以土地选好后,应多施基肥。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拣出其中的杂质和已损伤的种子。由于荆芥种子细小,为使播种更均匀,可等到种子表面无水时掺拌适量细沙或细土,搅拌均匀后即可播种。播种后,盖土1~2厘米厚,用脚稍踏实,再用铁耙耧平,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后浇水,保持畦面土壤湿润,有利出苗。约1周就可出苗,出苗前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
【食疗价值】
性味辛;微苦;性微温。功效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荆芥有强烈香气,主要以鲜嫩的茎叶供作蔬菜食用。荆芥富含芳香油,以叶片含量最
高,味鲜美,还可驱虫灭菌,生食熟食均可,但以凉拌为多,一般将嫩尖作夏季调味料,是一种经济效益高、很有发展前途的无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菜谱:清炒荆芥、 荆芥拌黄瓜、荆芥浇汁、荆芥腐竹、荆芥洋葱(俗称老虎菜)等。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简说紫鹅绒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Purple velvet cultivation
我家在屋顶花园里曾地栽了一株紫鹅绒,又名:紫绒三七、天鹅绒三七、土三七、橙黄土三七、红凤菊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茎粗壮多枝。叶对生,长卵形。叶缘具有较粗的重锯齿。叶端急尖,叶脉掌状明显。幼叶呈紫红色,长大后呈深绿色,因整个植株密被如鹅绒的紫红色茸毛而得名。
我种植在屋顶花园里的紫鹅绒并没有紫红色细毛,曾误以为是三角梅。这棵紫鹅绒因是地栽,长势很好,但到了冬天,便萎靡不振,几近死亡。于是便移栽到花盆中,放入室内,经过一冬休整,早春时分就枝叶茂盛,还开出了细小的花朵。花为头状花序,腋生,呈黄色或橙黄色,花期4~5月。
紫鹅绒通常用于盆栽或吊盆种植,不耐寒,可用作较明亮的书房、客厅、窗台等场所美化绿化装饰。紫鹅绒的叶色不呈紫色而呈绿色,是光照不足引起的。
【分布区域】
紫鹅绒为植物界菊科三七草属,分布区域主要是印度尼西亚等亚洲的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枝,蔓生状。茎多汁,幼时直立,长大后下垂或匍匐蔓生。茎叶密被紫红色绒毛。叶对生,卵形或广椭圆形,叶长8~15厘米,宽4-5厘米;叶缘有较粗的复锯齿,叶端急尖,叶脉掌状明显。幼叶呈紫红色,长大后呈深绿色,整个植株密被紫红色的茸毛。在观叶植物中很有特色。花为头状花序,腋生,呈黄色或橙黄色,有时会散发出令人不悦的异味,所以常将花蕾摘掉;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半阴湿及通风环境,忌阳光直射,耐寒性不强。生长适温为18-25℃,越冬温度8℃左右。
【栽培技术】
紫鹅绒若采取如下栽培管理措施,可增加叶色浓度,提高观赏价值。
用土:
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所以采用泥炭土1份、腐叶土1份、园土2份混合配制而成。
浇水:
紫鹅绒在生长季节,浇水应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一旦土壤干透,叶片就会萎蔫下垂,此时需立即浇水或喷水,以使其恢复生机,切忌将水喷到叶面上,以免出现烂叶。
施肥:
在生长季节,可每周施肥一次,少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长和叶片褪色。多施磷钾肥,施肥时要注意肥不沾叶。
光照:
紫鹅绒喜光,要求光照充足,但在夏季要适当遮荫,避免强光直射,否则会使叶片枯焦发黑,呈现干燥脱水状态,使植株受到损伤。反之,光照不足,其叶片薄,叶色淡化,影响观赏。
温度:
紫鹅绒的生长适温为18℃至28℃,怕低温,受冷后易腐烂,冬季室温宜保持在8℃以上。另外,它对昼夜温差有一定的要求。摆放地的昼夜温差保持在10℃左右时,有利于叶片里面色素的合成与积累,对于提高植株观赏价值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湿度:
相对湿度达到50%至60%时,可使紫鹅绒叶色更鲜艳夺目,生机勃勃。因此每天应定时向摆放地点适度洒水,注意不要使叶面积水。这项工作在夏季高温时,尤为重要。
紫鹅绒也可扦插繁殖,方法如下:
扦插基质:
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
枝条选择:
用来扦插的枝条称为插穗。把茎杆剪成 5 ~ 8 公分长一段,每段带三个以上的叶节,也可用顶梢做插穗。
温度:
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 18 ℃~ 25 ℃,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 ,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
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 75~85%。可以通过给插穗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每天1~3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
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 50~80%。
上盆:
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 2 ~ 2 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 1 ~ 2 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 1 ~ 2 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栽培养护:
紫鹅绒叶子变绿怎么办? 紫鹅绒的叶色不呈紫色而呈绿色,是光照不足引起的。紫鹅绒忌强光直射,强光会使紫鹅绒的叶片枯焦,但过阴时,紫色的绒毛会褪色而呈绿色。故生长期应保持充足的散射光,也可在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使其恢复鲜艳的色彩。
摘心:
紫鹅绒生长迅速,必须经常摘心。即在茎干长至一定高度时摘去嫩梢,以控制植株高度,使植株更加丰满,色彩更艳丽。
Purple velvet cultivation
我家在屋顶花园里曾地栽了一株紫鹅绒,又名:紫绒三七、天鹅绒三七、土三七、橙黄土三七、红凤菊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茎粗壮多枝。叶对生,长卵形。叶缘具有较粗的重锯齿。叶端急尖,叶脉掌状明显。幼叶呈紫红色,长大后呈深绿色,因整个植株密被如鹅绒的紫红色茸毛而得名。
我种植在屋顶花园里的紫鹅绒并没有紫红色细毛,曾误以为是三角梅。这棵紫鹅绒因是地栽,长势很好,但到了冬天,便萎靡不振,几近死亡。于是便移栽到花盆中,放入室内,经过一冬休整,早春时分就枝叶茂盛,还开出了细小的花朵。花为头状花序,腋生,呈黄色或橙黄色,花期4~5月。
紫鹅绒通常用于盆栽或吊盆种植,不耐寒,可用作较明亮的书房、客厅、窗台等场所美化绿化装饰。紫鹅绒的叶色不呈紫色而呈绿色,是光照不足引起的。
【分布区域】
紫鹅绒为植物界菊科三七草属,分布区域主要是印度尼西亚等亚洲的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枝,蔓生状。茎多汁,幼时直立,长大后下垂或匍匐蔓生。茎叶密被紫红色绒毛。叶对生,卵形或广椭圆形,叶长8~15厘米,宽4-5厘米;叶缘有较粗的复锯齿,叶端急尖,叶脉掌状明显。幼叶呈紫红色,长大后呈深绿色,整个植株密被紫红色的茸毛。在观叶植物中很有特色。花为头状花序,腋生,呈黄色或橙黄色,有时会散发出令人不悦的异味,所以常将花蕾摘掉;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半阴湿及通风环境,忌阳光直射,耐寒性不强。生长适温为18-25℃,越冬温度8℃左右。
【栽培技术】
紫鹅绒若采取如下栽培管理措施,可增加叶色浓度,提高观赏价值。
用土:
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所以采用泥炭土1份、腐叶土1份、园土2份混合配制而成。
浇水:
紫鹅绒在生长季节,浇水应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一旦土壤干透,叶片就会萎蔫下垂,此时需立即浇水或喷水,以使其恢复生机,切忌将水喷到叶面上,以免出现烂叶。
施肥:
在生长季节,可每周施肥一次,少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长和叶片褪色。多施磷钾肥,施肥时要注意肥不沾叶。
光照:
紫鹅绒喜光,要求光照充足,但在夏季要适当遮荫,避免强光直射,否则会使叶片枯焦发黑,呈现干燥脱水状态,使植株受到损伤。反之,光照不足,其叶片薄,叶色淡化,影响观赏。
温度:
紫鹅绒的生长适温为18℃至28℃,怕低温,受冷后易腐烂,冬季室温宜保持在8℃以上。另外,它对昼夜温差有一定的要求。摆放地的昼夜温差保持在10℃左右时,有利于叶片里面色素的合成与积累,对于提高植株观赏价值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湿度:
相对湿度达到50%至60%时,可使紫鹅绒叶色更鲜艳夺目,生机勃勃。因此每天应定时向摆放地点适度洒水,注意不要使叶面积水。这项工作在夏季高温时,尤为重要。
紫鹅绒也可扦插繁殖,方法如下:
扦插基质:
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
枝条选择:
用来扦插的枝条称为插穗。把茎杆剪成 5 ~ 8 公分长一段,每段带三个以上的叶节,也可用顶梢做插穗。
温度:
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 18 ℃~ 25 ℃,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 ,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
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 75~85%。可以通过给插穗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每天1~3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
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 50~80%。
上盆:
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 2 ~ 2 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 1 ~ 2 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 1 ~ 2 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栽培养护:
紫鹅绒叶子变绿怎么办? 紫鹅绒的叶色不呈紫色而呈绿色,是光照不足引起的。紫鹅绒忌强光直射,强光会使紫鹅绒的叶片枯焦,但过阴时,紫色的绒毛会褪色而呈绿色。故生长期应保持充足的散射光,也可在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使其恢复鲜艳的色彩。
摘心:
紫鹅绒生长迅速,必须经常摘心。即在茎干长至一定高度时摘去嫩梢,以控制植株高度,使植株更加丰满,色彩更艳丽。
简说鼠尾草栽
培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Lavender cultivation
鼠尾草学名:Salvia japonica,别称洋苏草、普通鼠尾草、庭院鼠尾草、薰衣草。又名药用鼠尾草、撒尔维亚、日本紫花鼠尾草、南丹参,又名石见穿,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种芳香性植物。
常绿性小型亚灌木,有木质茎,叶子灰绿色,花蓝色至蓝紫色。鼠尾草有许多不同的用途与功效,部份同属植物也有相同的效用,它常常栽培来做为厨房用的香草或医疗用的药草,有时也被称为庭园鼠尾草、厨房鼠尾草、达尔马希亚鼠尾草。在南欧,有时候也会种植一些和鼠尾草类似的植物,来做为香草与药草使用,这些和鼠尾草同属的植物常会和真的鼠尾草弄混淆。
在欧洲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会栽种鼠尾草用来萃取精油,不过其他种类的鼠尾草,例如三裂鼠尾草有时也会被拿来萃取精油。
【分布区域】
原产于欧洲南部与地中海沿岸地区。分布于中国东部、南部,主要生长在浙江,安徽南部,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鼠尾草是一年生草本。植株灌木状,须根密集。茎直立,高40-60厘米,钝四棱形,具沟,沿棱上被疏长柔毛或近无毛。
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片广椭圆形,具短绒毛,灰绿至白绿色,粗糙或具细皱。花有紫色、粉红色、白色或红色,因品种而异。有香气、稍具刺激性。
轮伞花序2-6花,组成伸长的总状花序或分枝组成总状圆锥花序,花序顶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长2-5毫米,宽0.5-1毫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花梗长1-1.5毫米,被短柔毛;花序轴密被具腺或无腺疏柔毛。
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7毫米,直径0.5毫米,褐色,光滑。
花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荫蔽草丛,水边及林荫下,海拔220-1100米。
【栽培技术】
药用鼠尾草的许多种及变种在世界许多地区野生或栽培。生于山间坡地、路旁、草丛、水边及林荫下。
【食疗价值】
鼠尾草是一种多年生芳香植物,结合了20多种植物的药性,因其药性而闻名,在西方被当作万能药。中世纪欧洲认为鼠尾草能增强记忆和增进智慧。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黄疸;赤白下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痛经;疮疡疖肿;跌打损伤。
香精油的含量最高可达2.5%,基本成分是酮(C10H16O)和冰片(C10H18O)。达尔马提亚鼠尾草受到高度评价,味芬芳而有刺激性,微苦。鼠尾草具有滋补、防止痉挛、防腐抗菌、利尿和清洁伤口等功效,对喉咙疼痛和口唇溃疡也有疗效,并且可调节经期、刺激食欲并减缓肠胃气胀。
鼠尾草的香味浓烈刺鼻,夹杂些许樟脑的味道,可为各种食物增添沁人的香味。鼠尾草非常适合跟奶制品和油腻食物一起烹饪,有时也会加入葡萄酒、啤酒、茶和醋当中,干燥后的气味浓厚,煮汤类或味道浓烈的肉类食物时,加入少许可缓和味道,可掺入沙拉中享用。鼠尾草的味道浓烈,用量不宜太多,以免掩盖其他配料的味道。在烹制油腻的肉制品时可添加一些鼠尾草以帮助消化。
意大利人将鼠尾草用来制作面包和浸泡油,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它的独特风味,不但去除肉类的腥味,还能够分解脂肪,加在香肠、腊肠类食品中具有良好的杀菌和防腐效果。
欧洲的传统医院使用鼠尾草精油来消毒病房。由于它还有促进荷尔蒙运作的功效,所以妇女们在生产后会用鼠尾草来减少母乳分泌。鼠尾草还具有抗老、增强记忆力、安定神经、明目,缓和头痛及神经痛作用。
在南欧,有时候也会种植一些和鼠尾草类似的植物,来做为香草与药草使用。
鼠尾草精油蒸馏自其叶子与花朵,呈浅黄绿色,带有些甜味及茴香、樟脑的香味,是男性香水很重要的原料之一。
鼠尾草精油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促进细胞再生,修护皮肤细胞组织,净化油腻的头皮,调节皮肤油脂分泌,减轻炎症和肿胀的肌肤问题。帮助改善油性皮肤、粉刺、痤疮等肌肤问题。鼠尾草精油具有美容养颜的效果,还能够抗菌消炎。
Lavender cultivation
鼠尾草学名:Salvia japonica,别称洋苏草、普通鼠尾草、庭院鼠尾草、薰衣草。又名药用鼠尾草、撒尔维亚、日本紫花鼠尾草、南丹参,又名石见穿,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种芳香性植物。
常绿性小型亚灌木,有木质茎,叶子灰绿色,花蓝色至蓝紫色。鼠尾草有许多不同的用途与功效,部份同属植物也有相同的效用,它常常栽培来做为厨房用的香草或医疗用的药草,有时也被称为庭园鼠尾草、厨房鼠尾草、达尔马希亚鼠尾草。在南欧,有时候也会种植一些和鼠尾草类似的植物,来做为香草与药草使用,这些和鼠尾草同属的植物常会和真的鼠尾草弄混淆。
在欧洲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会栽种鼠尾草用来萃取精油,不过其他种类的鼠尾草,例如三裂鼠尾草有时也会被拿来萃取精油。
【分布区域】
原产于欧洲南部与地中海沿岸地区。分布于中国东部、南部,主要生长在浙江,安徽南部,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鼠尾草是一年生草本。植株灌木状,须根密集。茎直立,高40-60厘米,钝四棱形,具沟,沿棱上被疏长柔毛或近无毛。
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片广椭圆形,具短绒毛,灰绿至白绿色,粗糙或具细皱。花有紫色、粉红色、白色或红色,因品种而异。有香气、稍具刺激性。
轮伞花序2-6花,组成伸长的总状花序或分枝组成总状圆锥花序,花序顶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长2-5毫米,宽0.5-1毫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花梗长1-1.5毫米,被短柔毛;花序轴密被具腺或无腺疏柔毛。
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7毫米,直径0.5毫米,褐色,光滑。
花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荫蔽草丛,水边及林荫下,海拔220-1100米。
【栽培技术】
药用鼠尾草的许多种及变种在世界许多地区野生或栽培。生于山间坡地、路旁、草丛、水边及林荫下。
【食疗价值】
鼠尾草是一种多年生芳香植物,结合了20多种植物的药性,因其药性而闻名,在西方被当作万能药。中世纪欧洲认为鼠尾草能增强记忆和增进智慧。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黄疸;赤白下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痛经;疮疡疖肿;跌打损伤。
香精油的含量最高可达2.5%,基本成分是酮(C10H16O)和冰片(C10H18O)。达尔马提亚鼠尾草受到高度评价,味芬芳而有刺激性,微苦。鼠尾草具有滋补、防止痉挛、防腐抗菌、利尿和清洁伤口等功效,对喉咙疼痛和口唇溃疡也有疗效,并且可调节经期、刺激食欲并减缓肠胃气胀。
鼠尾草的香味浓烈刺鼻,夹杂些许樟脑的味道,可为各种食物增添沁人的香味。鼠尾草非常适合跟奶制品和油腻食物一起烹饪,有时也会加入葡萄酒、啤酒、茶和醋当中,干燥后的气味浓厚,煮汤类或味道浓烈的肉类食物时,加入少许可缓和味道,可掺入沙拉中享用。鼠尾草的味道浓烈,用量不宜太多,以免掩盖其他配料的味道。在烹制油腻的肉制品时可添加一些鼠尾草以帮助消化。
意大利人将鼠尾草用来制作面包和浸泡油,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它的独特风味,不但去除肉类的腥味,还能够分解脂肪,加在香肠、腊肠类食品中具有良好的杀菌和防腐效果。
欧洲的传统医院使用鼠尾草精油来消毒病房。由于它还有促进荷尔蒙运作的功效,所以妇女们在生产后会用鼠尾草来减少母乳分泌。鼠尾草还具有抗老、增强记忆力、安定神经、明目,缓和头痛及神经痛作用。
在南欧,有时候也会种植一些和鼠尾草类似的植物,来做为香草与药草使用。
鼠尾草精油蒸馏自其叶子与花朵,呈浅黄绿色,带有些甜味及茴香、樟脑的香味,是男性香水很重要的原料之一。
鼠尾草精油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促进细胞再生,修护皮肤细胞组织,净化油腻的头皮,调节皮肤油脂分泌,减轻炎症和肿胀的肌肤问题。帮助改善油性皮肤、粉刺、痤疮等肌肤问题。鼠尾草精油具有美容养颜的效果,还能够抗菌消炎。
简说薰衣草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Lavender cultivation
我在美国波特兰到处看到过薰衣草。薰衣草其叶形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颀长秀丽,是庭院中一种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适宜花径丛植或条植,也可盆栽观赏。于是从花市里化了10元钱买回一盆薰衣草,给四月里的屋顶花园添上点绿意,也给自己增加点关于薰衣草的栽培知识。
薰衣草(学名: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拉文德。属唇形科薰衣草属,其叶形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颀长秀丽,是庭院中一种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适宜花径丛植或条植,也可盆栽观赏。
薰衣草在罗马时代就已是相当普遍的香草,因其功效最多,被称为“香草之后”。自古就广泛使用于医疗上,茎和叶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
薰衣草芳香别样,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被誉为“宁静的香水植物”“香料之王”。薰衣草精油因用途广泛而被称为“万油之油”。
薰衣草产品用于美容、熏香、食用、药用等多个方面,干花、精油、香包、香枕、面膜、薰衣草茶等深受游客喜爱。
【分布区域】
薰衣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如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现美国的田纳西州,日本的北海道也有大量种植。
新疆的天山北麓与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且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地之一, 中国的薰衣草之乡。
【形态特征】
半灌木或矮灌木,分枝,被星状绒毛,在幼嫩部分较密;老枝灰褐色或暗褐色,皮层作条状剥落,具有长的花枝及短的更新枝。
叶线形或披针状线形,在花枝上的叶较大,疏离,被密的或疏的灰色星状绒毛,干时灰白色或橄绿色,在更新枝上的叶小,簇生,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干时灰白色,均先端钝,基部渐狭成极短柄,全缘,边缘外卷,中脉在下面隆起,侧脉及网脉不明显。
轮伞花序通常具6-10花,多数,在枝顶聚集成间断或近连续的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长约3(5)厘米,花序梗长约为花序本身3倍,密被星状绒毛;苞片菱状卵圆形,先端渐尖成钻状,具5-7脉,干时常带锈色,被星状绒毛,小苞片不明显;花具短梗,蓝色,密被灰色、分枝或不分枝绒毛。
花萼卵状管形或近管形,长4-5毫米,13脉,内面近无毛,二唇形,上唇1齿较宽而长,下唇具4短齿,齿相等而明显。花冠长约为花萼的2倍,具13条脉纹,外面被与花萼同一毛被,但基部近无毛,内面在喉部及冠檐部分被腺状毛,中部具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2裂,裂片较大,圆形,且彼此稍重叠,下唇开展,3裂,裂片较小。雄蕊4,着生在毛环上方,不外伸,前对较长,花丝扁平,无毛,花药被毛。花柱被毛,在先端压扁,卵圆形。花盘4浅裂,裂片与子房裂片对生。小坚果4,光滑。
花期6月。
可作为切花或花坛之用较常见的有甜薰衣草、羽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真薰衣草等。薰衣草夫人,全美花卉品种选育奖获奖品种,组合盆栽中最引人注目。
蒙斯特薰衣草,每年6~8月开淡蓝色花,叶片灰绿色,有花边,带香味。开花比“薰衣草夫人”晚,整齐度不如“薰衣草夫人”。
【生长环境】
陆生植物,分布于山坡向阳面。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若长期受涝根烂即死。室外栽种时注意不要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五月过后需移置阳光无法直射的场所,增加通风程度以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凉爽,才能安然的度过炎夏。注意阳光、水分、温度、耐心。
【栽培技术】
薰衣草为多年生小灌木,一般能利用10年左右,品种粗放,易栽培,喜阳光、耐旱、极耐寒、耐瘠薄、抗盐碱,栽培的场所需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为18~20周。薰衣草宜用大型容器栽培。但盆栽时为预防过湿可选用陶盆或较小的塑料盆,不宜使用大盆,除非已生长到相当的大小。
可分为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播种繁殖可在4月用种子播种,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8~
12℃,最适温度为20~25℃,5月进行定植。
扦插繁殖可在每年的5月至10月,这时是薰衣草开放的时分,
适应性较强,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即使夏季也可以种植。扦插繁殖一般选用无病虫害健康的植株顶芽(约5~10厘米)或较嫩、没有木质化的枝条扦插,扦插时将底部2节的叶片摘除,用生根剂处理过后,扦入土中约2~3星期就会生根。扦后将苗放在通风凉爽的环境里,前3天保持土壤湿润,以后视天气而定,保证枝条不皱叶、干枯,提高成活率。
薰衣草不喜欢根部常有水滞留。因此在一次浇透水后,应待土壤干燥时再给水,以表面培养介质干燥,内部湿润为度,叶子轻微萎蔫为主。浇水要在早上,避开阳光,水不要溅在叶子及花上,否则易腐烂且滋生病虫害。持续潮湿的环境会使根部没有足够的空气呼吸而生长不良,甚至突然全株死亡,栽培薰衣草失败的原因常常就在这里。
薰衣草花朵的精油含量最丰富,利用时以花朵或花序为主,为方便收获,栽培初期的一些小花序不妨以大剪刀整个理平,新长出之花序高度一致,有利于一次收获。有些品种高度可达90公分,也用这个方法使植株低矮促使多分枝、开花,增加收获量。开完花后必须进行修剪,可将植株修剪为原来的2/3,株型会较结实,并有利于生长。修剪时要在冷凉季节如春、秋时分,一般在春天修剪,在秋天修剪会影响耐寒性。修剪时注意不要剪到木质化的部分,以免植株衰弱死亡。
【医疗价值】
薰衣草自古就广泛使用于医疗上,茎和叶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狭叶薰衣草是本属最常被栽培的种类。其他常种植来观赏的种类有西班牙薰衣草、齿叶薰衣草和蕨叶薰衣草。功效:治疗青春痘、滋养秀发,止痛镇定、缓解神经、调节内分泌、养颜美容,安神镇静,淡化疤痕,去痘印,改善睡眠,改善女性疾病如痛经等,消除沮丧。
薰衣草还有“芳香药草”之美誉,适合任何皮肤,能促进细胞再生、加速伤口愈合,改善粉刺、脓肿、湿疹、平衡皮脂分泌,对烧烫灼晒伤有奇效,可抑制细菌、减少疤痕。自古就广泛使用于医疗上,茎和叶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其疗效广,可以治疗七十种以上的疾病;分布广,易获取,在古时医疗缺乏的年代,被称为“穷人的草药”。
薰衣草又名“宁静的香水植物”,花语是“芳香”。全株均具芳香,植株晾干后香气不变,花朵还可做香包。其香气能醒脑明目,使人舒适,还能驱除蚊蝇。放几棵干草在衣柜、书柜里,能驱虫防蛀,香味几年不散。1999年薰衣草被国际香草协会选为年度香草。薰衣草几乎没有病虫害,不用喷洒农药。
薰衣草的花穗可以做干燥花和饰品。淡紫色、有香味的花和花蕾可以做香罐和香包,把干燥的花密封在袋子内便可做成香包,将香包放在衣柜内,可以使衣服带有清香,并且可以防止虫蛀。薰衣草的商业栽培,主要是要取得薰衣草的花来提取薰衣草精油,薰衣草精油可以做为杀菌剂和芳香疗法时使用的香精油。同时对治疗失眠、感冒、关节疼痛等具有显著疗效。
薰衣草精油的萃取方式有蒸馏、冷压榨、脂溶萃取(即称之为:花精、原精、净油)、超临界萃取(二氧化碳低温萃取),花精是直接用纯天然油脂通过浸泡提取的。在品质上来说花精或原精等通过脂溶法萃取工艺的要比蒸馏方式萃取的略低一个等级。因为有些花材通过蒸馏会在高温时出油率低,而且会损失更多的成分,因此会采用脂溶萃取法,比如市场上的玫瑰(深黄色或褐色的)茉莉(深黄色或褐色),蒸馏等级的玫瑰比黄金要贵的很多了。
因为薰衣草具有抑制细菌,平衡油脂分泌,抚慰肌肤的功效,还可以用于洁面产品,将薰衣草提取液添加进皂,洁面乳产品中,经过冷杀菌保鲜处理和issofree先进技术的应用,就制成了薰衣草皂和洁面乳等高端洁面产品。
【食用价值】
薰衣助眠茶神奇配方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现身。圣经中这种配方经现代人研究发现它富含挥发油、香豆素、单宁、类黄酮等,有花草植物配方,少量可用于药用、改善失眠等方面,用途很广。渐渐的这种花草配方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薰衣草、百合、茉莉花等也开始广泛种植。
薰衣草茶是以干燥的花蕾冲泡而成,取一大匙放进壶中,再倒入沸水,只需焖5分钟即可享用,不加蜂蜜和砂糖也甘香可口。
这道茶的浓香使人愉悦,不带副作用,并具有镇静、松弛消化道痉挛、清凉爽快、消除肠胃胀气、助消化、预防恶心晕眩、缓和焦虑及神经性偏头痛、预防感冒等众多益处,沙哑失声时饮用也有助于恢复,所以有“上班族最佳伙伴”的美名。
薰衣草茶初泡好时呈淡绿色,而后渐渐变成蓝或紫色,若在茶汤中加数滴柠檬汁则转为粉红色,十分赏心悦目。怀孕时应注意用量,不可连续饮用。单独冲泡时,浓度不可超过两倍;混合冲泡时也以少量为宜。冲茶时不宜用金属杯子,否则影响效果。
薰衣草除了可以冲泡成茶饮外,长久以来,欧洲人即知道薰衣草具健胃功能,故烹调时常加入薰衣草作为调味,或搀于醋、酒、果冻中增添芳香;以薰衣草调制成的酱汁尤具风味,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便是其忠实的爱好者。
饮食宜忌:一般人都可食用,每次2~3克。低血压患者请适量使用,以免反应迟钝想睡觉。薰衣草粉也是通经药,妇女怀孕初期应避免使用。
Lavender cultivation
我在美国波特兰到处看到过薰衣草。薰衣草其叶形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颀长秀丽,是庭院中一种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适宜花径丛植或条植,也可盆栽观赏。于是从花市里化了10元钱买回一盆薰衣草,给四月里的屋顶花园添上点绿意,也给自己增加点关于薰衣草的栽培知识。
薰衣草(学名: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拉文德。属唇形科薰衣草属,其叶形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颀长秀丽,是庭院中一种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适宜花径丛植或条植,也可盆栽观赏。
薰衣草在罗马时代就已是相当普遍的香草,因其功效最多,被称为“香草之后”。自古就广泛使用于医疗上,茎和叶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
薰衣草芳香别样,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被誉为“宁静的香水植物”“香料之王”。薰衣草精油因用途广泛而被称为“万油之油”。
薰衣草产品用于美容、熏香、食用、药用等多个方面,干花、精油、香包、香枕、面膜、薰衣草茶等深受游客喜爱。
【分布区域】
薰衣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如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现美国的田纳西州,日本的北海道也有大量种植。
新疆的天山北麓与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且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地之一, 中国的薰衣草之乡。
【形态特征】
半灌木或矮灌木,分枝,被星状绒毛,在幼嫩部分较密;老枝灰褐色或暗褐色,皮层作条状剥落,具有长的花枝及短的更新枝。
叶线形或披针状线形,在花枝上的叶较大,疏离,被密的或疏的灰色星状绒毛,干时灰白色或橄绿色,在更新枝上的叶小,簇生,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干时灰白色,均先端钝,基部渐狭成极短柄,全缘,边缘外卷,中脉在下面隆起,侧脉及网脉不明显。
轮伞花序通常具6-10花,多数,在枝顶聚集成间断或近连续的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长约3(5)厘米,花序梗长约为花序本身3倍,密被星状绒毛;苞片菱状卵圆形,先端渐尖成钻状,具5-7脉,干时常带锈色,被星状绒毛,小苞片不明显;花具短梗,蓝色,密被灰色、分枝或不分枝绒毛。
花萼卵状管形或近管形,长4-5毫米,13脉,内面近无毛,二唇形,上唇1齿较宽而长,下唇具4短齿,齿相等而明显。花冠长约为花萼的2倍,具13条脉纹,外面被与花萼同一毛被,但基部近无毛,内面在喉部及冠檐部分被腺状毛,中部具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2裂,裂片较大,圆形,且彼此稍重叠,下唇开展,3裂,裂片较小。雄蕊4,着生在毛环上方,不外伸,前对较长,花丝扁平,无毛,花药被毛。花柱被毛,在先端压扁,卵圆形。花盘4浅裂,裂片与子房裂片对生。小坚果4,光滑。
花期6月。
可作为切花或花坛之用较常见的有甜薰衣草、羽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真薰衣草等。薰衣草夫人,全美花卉品种选育奖获奖品种,组合盆栽中最引人注目。
蒙斯特薰衣草,每年6~8月开淡蓝色花,叶片灰绿色,有花边,带香味。开花比“薰衣草夫人”晚,整齐度不如“薰衣草夫人”。
【生长环境】
陆生植物,分布于山坡向阳面。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若长期受涝根烂即死。室外栽种时注意不要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五月过后需移置阳光无法直射的场所,增加通风程度以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凉爽,才能安然的度过炎夏。注意阳光、水分、温度、耐心。
【栽培技术】
薰衣草为多年生小灌木,一般能利用10年左右,品种粗放,易栽培,喜阳光、耐旱、极耐寒、耐瘠薄、抗盐碱,栽培的场所需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为18~20周。薰衣草宜用大型容器栽培。但盆栽时为预防过湿可选用陶盆或较小的塑料盆,不宜使用大盆,除非已生长到相当的大小。
可分为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播种繁殖可在4月用种子播种,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8~
12℃,最适温度为20~25℃,5月进行定植。
扦插繁殖可在每年的5月至10月,这时是薰衣草开放的时分,
适应性较强,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即使夏季也可以种植。扦插繁殖一般选用无病虫害健康的植株顶芽(约5~10厘米)或较嫩、没有木质化的枝条扦插,扦插时将底部2节的叶片摘除,用生根剂处理过后,扦入土中约2~3星期就会生根。扦后将苗放在通风凉爽的环境里,前3天保持土壤湿润,以后视天气而定,保证枝条不皱叶、干枯,提高成活率。
薰衣草不喜欢根部常有水滞留。因此在一次浇透水后,应待土壤干燥时再给水,以表面培养介质干燥,内部湿润为度,叶子轻微萎蔫为主。浇水要在早上,避开阳光,水不要溅在叶子及花上,否则易腐烂且滋生病虫害。持续潮湿的环境会使根部没有足够的空气呼吸而生长不良,甚至突然全株死亡,栽培薰衣草失败的原因常常就在这里。
薰衣草花朵的精油含量最丰富,利用时以花朵或花序为主,为方便收获,栽培初期的一些小花序不妨以大剪刀整个理平,新长出之花序高度一致,有利于一次收获。有些品种高度可达90公分,也用这个方法使植株低矮促使多分枝、开花,增加收获量。开完花后必须进行修剪,可将植株修剪为原来的2/3,株型会较结实,并有利于生长。修剪时要在冷凉季节如春、秋时分,一般在春天修剪,在秋天修剪会影响耐寒性。修剪时注意不要剪到木质化的部分,以免植株衰弱死亡。
【医疗价值】
薰衣草自古就广泛使用于医疗上,茎和叶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狭叶薰衣草是本属最常被栽培的种类。其他常种植来观赏的种类有西班牙薰衣草、齿叶薰衣草和蕨叶薰衣草。功效:治疗青春痘、滋养秀发,止痛镇定、缓解神经、调节内分泌、养颜美容,安神镇静,淡化疤痕,去痘印,改善睡眠,改善女性疾病如痛经等,消除沮丧。
薰衣草还有“芳香药草”之美誉,适合任何皮肤,能促进细胞再生、加速伤口愈合,改善粉刺、脓肿、湿疹、平衡皮脂分泌,对烧烫灼晒伤有奇效,可抑制细菌、减少疤痕。自古就广泛使用于医疗上,茎和叶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其疗效广,可以治疗七十种以上的疾病;分布广,易获取,在古时医疗缺乏的年代,被称为“穷人的草药”。
薰衣草又名“宁静的香水植物”,花语是“芳香”。全株均具芳香,植株晾干后香气不变,花朵还可做香包。其香气能醒脑明目,使人舒适,还能驱除蚊蝇。放几棵干草在衣柜、书柜里,能驱虫防蛀,香味几年不散。1999年薰衣草被国际香草协会选为年度香草。薰衣草几乎没有病虫害,不用喷洒农药。
薰衣草的花穗可以做干燥花和饰品。淡紫色、有香味的花和花蕾可以做香罐和香包,把干燥的花密封在袋子内便可做成香包,将香包放在衣柜内,可以使衣服带有清香,并且可以防止虫蛀。薰衣草的商业栽培,主要是要取得薰衣草的花来提取薰衣草精油,薰衣草精油可以做为杀菌剂和芳香疗法时使用的香精油。同时对治疗失眠、感冒、关节疼痛等具有显著疗效。
薰衣草精油的萃取方式有蒸馏、冷压榨、脂溶萃取(即称之为:花精、原精、净油)、超临界萃取(二氧化碳低温萃取),花精是直接用纯天然油脂通过浸泡提取的。在品质上来说花精或原精等通过脂溶法萃取工艺的要比蒸馏方式萃取的略低一个等级。因为有些花材通过蒸馏会在高温时出油率低,而且会损失更多的成分,因此会采用脂溶萃取法,比如市场上的玫瑰(深黄色或褐色的)茉莉(深黄色或褐色),蒸馏等级的玫瑰比黄金要贵的很多了。
因为薰衣草具有抑制细菌,平衡油脂分泌,抚慰肌肤的功效,还可以用于洁面产品,将薰衣草提取液添加进皂,洁面乳产品中,经过冷杀菌保鲜处理和issofree先进技术的应用,就制成了薰衣草皂和洁面乳等高端洁面产品。
【食用价值】
薰衣助眠茶神奇配方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现身。圣经中这种配方经现代人研究发现它富含挥发油、香豆素、单宁、类黄酮等,有花草植物配方,少量可用于药用、改善失眠等方面,用途很广。渐渐的这种花草配方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薰衣草、百合、茉莉花等也开始广泛种植。
薰衣草茶是以干燥的花蕾冲泡而成,取一大匙放进壶中,再倒入沸水,只需焖5分钟即可享用,不加蜂蜜和砂糖也甘香可口。
这道茶的浓香使人愉悦,不带副作用,并具有镇静、松弛消化道痉挛、清凉爽快、消除肠胃胀气、助消化、预防恶心晕眩、缓和焦虑及神经性偏头痛、预防感冒等众多益处,沙哑失声时饮用也有助于恢复,所以有“上班族最佳伙伴”的美名。
薰衣草茶初泡好时呈淡绿色,而后渐渐变成蓝或紫色,若在茶汤中加数滴柠檬汁则转为粉红色,十分赏心悦目。怀孕时应注意用量,不可连续饮用。单独冲泡时,浓度不可超过两倍;混合冲泡时也以少量为宜。冲茶时不宜用金属杯子,否则影响效果。
薰衣草除了可以冲泡成茶饮外,长久以来,欧洲人即知道薰衣草具健胃功能,故烹调时常加入薰衣草作为调味,或搀于醋、酒、果冻中增添芳香;以薰衣草调制成的酱汁尤具风味,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便是其忠实的爱好者。
饮食宜忌:一般人都可食用,每次2~3克。低血压患者请适量使用,以免反应迟钝想睡觉。薰衣草粉也是通经药,妇女怀孕初期应避免使用。
简说虞美人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Dance grass cultivation
在上海郊外常能看到一种野花,原以为是罂粟,后来才知道这草花叫虞美人(学名:Papaver rhoeas),又名丽春花、赛牡丹、满园春、仙女蒿、虞美人草、舞草,属于罂粟科罂粟属草本植物。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为观赏植物。
虞美人花期在夏季,花色有红、白、紫、蓝等颜色,浓艳华美。曾经移栽过,但总是失败告终。原来虞美人常采用播种繁殖,移植成活率很低,采用露地直播。秋播一般在9月上旬,但也可春播,即在早春土地解冻时播种,多采用条播。发芽适温为15 ℃~20℃,播后约一周后出苗,因种子很小,苗床土必须整细,播后不覆土,盖草保持湿润,出苗后揭盖。因虞美人种子易散落,种过一年后的环境可不再播种,原地即会自生无数小苗。
虞美人的花多彩多姿、颇为美观,适宜用于花坛、花境栽植,也可盆栽或作切花用。在公园中成片栽植,景色非常宜人。因为一株上花蕾很多,此谢彼开,可保持相当长的观赏期。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白色虞美人象征安慰、慰问。
粉红色虞美人代表极大的奢侈、顺从。
【分布区域】
原产于欧亚温带大陆,在中国有大量栽培,现已引种至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北美。
【形态特征】
虞美人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全体被伸展的刚毛,稀无毛。茎直立,高25-90厘米,具分枝。叶片轮廓披针形或狭卵形,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花单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蕾长圆状倒卵形,下垂;萼片2,宽椭圆形;花瓣4,圆形、横向宽椭圆形或宽倒卵形,长2.5-4.5厘米,全缘,稀圆齿状或顶端缺刻状,紫红色,基部通常具深紫色斑点。蒴果宽倒卵形,长1-2.2厘米,无毛,具不明显的肋。种子多数,肾状长圆形,长约1毫米。花果期3-8月。
虞美人和罂粟的区别:
1、名称不同。虞美人和罂粟两者是同属一科,但却是不一样的,虞美人的学名是Papaverrhoeas,而罂粟的学名是Papaversomniferum。
2、株植不同。虞美人全株被明显的糙毛,分枝多而纤细,叶质较薄,整体感觉纤弱。而罂粟全株光滑并被白粉,包括茎、叶、果等,茎粗壮,茎秆分枝少,叶厚实。
3、花朵不同。虞美人花径相对较小,一般约为5厘米至6厘米;花瓣极为单薄,质地柔嫩。而罂粟花朵较大,花径可达10厘米;花瓣质地较厚实,非常有光泽。
【生长环境】
虞美人生长发育适温5~25°C,春夏温度高地区花期缩短,昼夜温差大。夜间低温有利于生长开花,在高海拔山区生长良好,花色更为艳丽。寿命3~5年。虞美人耐寒,怕暑热,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不耐移栽,忌连作与积水。能自播。花期5~8月。
【栽培技术】
虞美人播种繁殖,通常做2年生栽培。虞美人及同属植物均为直根性,须根很少,及不耐移植,所以应用直播繁殖,如果需要供园林布置时,最好用营养钵或小纸盆育苗,连钵或盆移植,否则很难成活或生长不良。根据气候特点决定播种期,东北地区较寒冷,可于春季尽早萌动。种子细小,播种要精细,采用条播,行距25~30厘米,严冬时在表面覆盖干草防寒。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家庭可直播于花盆内。
施肥
地栽在越冬前施两次薄肥,到开花前在施一次液肥。开花前最后施用一次追肥,以促使花大色艳、开放有力。
浇水
地栽的一般情况下不必经常浇水,盆栽视天气和盆土情况3~5天浇水一次,以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对虞美人的发育较好。越冬时少浇,开春生长时应多浇。
温度、光照
移植后维持温度20℃左右,7~10天即可出芽。
病虫防治
虞美人常见病害有苗期枯萎病,用2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通常子叶出苗后每周用1000倍液百菌清或甲托喷施,连续2-3 次。
虞美人常见虫害有蚜虫危害,成虫若虫密集于嫩梢,吮吸叶上汁液。常采用灭虫喷杀措施。
【食疗价值】
虞美人不但花美,而且药用价值高。花和全株入药,含多种生物碱,有镇咳、止泻、镇痛、镇静等功效;种子含油40%以上。
入药叫做雏罂粟,无毒,有止咳、止痛、停泄、催眠的作用,其种子可抗癌化瘤,延年益寿。
Dance grass cultivation
在上海郊外常能看到一种野花,原以为是罂粟,后来才知道这草花叫虞美人(学名:Papaver rhoeas),又名丽春花、赛牡丹、满园春、仙女蒿、虞美人草、舞草,属于罂粟科罂粟属草本植物。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为观赏植物。
虞美人花期在夏季,花色有红、白、紫、蓝等颜色,浓艳华美。曾经移栽过,但总是失败告终。原来虞美人常采用播种繁殖,移植成活率很低,采用露地直播。秋播一般在9月上旬,但也可春播,即在早春土地解冻时播种,多采用条播。发芽适温为15 ℃~20℃,播后约一周后出苗,因种子很小,苗床土必须整细,播后不覆土,盖草保持湿润,出苗后揭盖。因虞美人种子易散落,种过一年后的环境可不再播种,原地即会自生无数小苗。
虞美人的花多彩多姿、颇为美观,适宜用于花坛、花境栽植,也可盆栽或作切花用。在公园中成片栽植,景色非常宜人。因为一株上花蕾很多,此谢彼开,可保持相当长的观赏期。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白色虞美人象征安慰、慰问。
粉红色虞美人代表极大的奢侈、顺从。
【分布区域】
原产于欧亚温带大陆,在中国有大量栽培,现已引种至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北美。
【形态特征】
虞美人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全体被伸展的刚毛,稀无毛。茎直立,高25-90厘米,具分枝。叶片轮廓披针形或狭卵形,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花单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蕾长圆状倒卵形,下垂;萼片2,宽椭圆形;花瓣4,圆形、横向宽椭圆形或宽倒卵形,长2.5-4.5厘米,全缘,稀圆齿状或顶端缺刻状,紫红色,基部通常具深紫色斑点。蒴果宽倒卵形,长1-2.2厘米,无毛,具不明显的肋。种子多数,肾状长圆形,长约1毫米。花果期3-8月。
虞美人和罂粟的区别:
1、名称不同。虞美人和罂粟两者是同属一科,但却是不一样的,虞美人的学名是Papaverrhoeas,而罂粟的学名是Papaversomniferum。
2、株植不同。虞美人全株被明显的糙毛,分枝多而纤细,叶质较薄,整体感觉纤弱。而罂粟全株光滑并被白粉,包括茎、叶、果等,茎粗壮,茎秆分枝少,叶厚实。
3、花朵不同。虞美人花径相对较小,一般约为5厘米至6厘米;花瓣极为单薄,质地柔嫩。而罂粟花朵较大,花径可达10厘米;花瓣质地较厚实,非常有光泽。
【生长环境】
虞美人生长发育适温5~25°C,春夏温度高地区花期缩短,昼夜温差大。夜间低温有利于生长开花,在高海拔山区生长良好,花色更为艳丽。寿命3~5年。虞美人耐寒,怕暑热,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不耐移栽,忌连作与积水。能自播。花期5~8月。
【栽培技术】
虞美人播种繁殖,通常做2年生栽培。虞美人及同属植物均为直根性,须根很少,及不耐移植,所以应用直播繁殖,如果需要供园林布置时,最好用营养钵或小纸盆育苗,连钵或盆移植,否则很难成活或生长不良。根据气候特点决定播种期,东北地区较寒冷,可于春季尽早萌动。种子细小,播种要精细,采用条播,行距25~30厘米,严冬时在表面覆盖干草防寒。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家庭可直播于花盆内。
施肥
地栽在越冬前施两次薄肥,到开花前在施一次液肥。开花前最后施用一次追肥,以促使花大色艳、开放有力。
浇水
地栽的一般情况下不必经常浇水,盆栽视天气和盆土情况3~5天浇水一次,以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对虞美人的发育较好。越冬时少浇,开春生长时应多浇。
温度、光照
移植后维持温度20℃左右,7~10天即可出芽。
病虫防治
虞美人常见病害有苗期枯萎病,用2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通常子叶出苗后每周用1000倍液百菌清或甲托喷施,连续2-3 次。
虞美人常见虫害有蚜虫危害,成虫若虫密集于嫩梢,吮吸叶上汁液。常采用灭虫喷杀措施。
【食疗价值】
虞美人不但花美,而且药用价值高。花和全株入药,含多种生物碱,有镇咳、止泻、镇痛、镇静等功效;种子含油40%以上。
入药叫做雏罂粟,无毒,有止咳、止痛、停泄、催眠的作用,其种子可抗癌化瘤,延年益寿。
简说南天竹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South bamboo cultivation
南天竹,常绿灌木。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
由于南天竹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花期5-7月。
早在明清时期,南天竹就被列为古典庭园的造园植物,后又引檀于盆景,深受盆景界的酷爱。
南天竹观赏盆景茎干丛生,汁叶扶疏,秋冬叶色变红,有红果,经久不落,是赏叶观果的佳品。
但是,这种常绿直立灌木,干高分枝少,春季长势极猛,外形难以控制,给盆景造型带来很大的不利。
【分布区域】
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及陕西,分布于河北、山东、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国外日本、印度也有种植。
【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茎常丛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无毛,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对生;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无柄。
圆锥花序直立,长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径6-7毫米;萼片多轮,外轮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向内各轮渐大,最内轮萼片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花瓣长圆形,长约4.2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圆钝;雄蕊6,长约3.5毫米,花丝短,花药纵裂,药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果柄长4-8毫米;浆果球形,直径5-8毫米,熟时鲜红色,稀橙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3-6月,果期5-11月。
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圆叶南天竹,叶圆形且有光泽,因其形态优越清雅,也常被用以制作盆景或盆栽来装饰窗台、门厅、会场等。
【生长环境】
南天竹野生于疏林及灌木丛中,也多栽于庭园。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也耐寒。适宜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
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比较喜肥,可多施磷、钾肥。容易养护。
盆栽植株观赏几年后,枝叶老化脱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茎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后可恢复到1m高,并且树冠丰满,强光下叶色变红。
【栽培技术】
南天竹繁殖以播种、分株为主,也可扦插。可于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进行。扦插以新芽萌动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长时进行。室内养护要加强通风透光,防止介壳虫发生。
种子繁殖
秋季采种,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33厘米开沟,深约10厘米,均匀撒种,每公顷播种量为90~120千克。播后,盖草木灰及细土,压紧。第二年幼苗生长较慢,要经常除草,松土,并施清淡人畜粪尿。以后每年要注意中耕除草,追肥。培育3年后可出圃定植。移栽宜在春天雨后进行。株行距各为100厘米。栽前,带土挖起幼苗,如不能带士,必须用稀泥浆根,栽后才易成活。
分株繁殖
春秋两季将丛状植株掘出,抖去宿土,从根基结合薄弱处剪断,每丛带茎干2至3个,需带一部分根系,同时剪去一些较大的羽状复叶,地栽或上盆,培养一两年后即可开花结果。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山坡、平地排水良好的中性及微碱性土壤也可栽植。还可利用边角隙地栽培。栽前整成120~150厘米宽的低床或高床。
田间管理
南天竹适宜用微酸性土壤,可按沙质土5份、腐叶土4份,粪土1份的比例调制。栽前,先将盆底排水小孔用碎瓦片盖好,加层木炭更好,有利于排水和杀菌。一般植株根部都带有泥土,如有断根、撕碎根、发黑根或多余根应剪去,按常规法加土栽好植株,浇足水后放在荫凉处。
南天竹浇水应见干见湿。干旱季节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每天浇水一次,并向叶面喷雾2~3次,保持叶面湿润,防止叶尖枯焦,有损美观。开花时尤应注意浇水,不使盆土发干,并于地面洒水提高空气湿度,以利提高受粉率。冬季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不要使盆土过湿。浇水时间,夏季宜在早、晚时行,冬季宜在中午进行。
南天竹在生长期内,细苗半个月左右施一次薄肥(宜施含磷多的有机肥)。成年植株每年施三次干肥,分别在5、8、10月份进行,第三次应在移进室内越冬时施肥,肥料可用充分发酵后的饼肥和麻酱渣等。施肥量一般第一、二次宜少,第三次可增加用量。
在生长期内,剪除根部萌生枝条、密生枝条,剪去果穗较长的枝干,留1、2枝较低的枝干,以保株型美观,以利开花结果。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栽后第一年内在春、夏、冬三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时还要补栽缺苗。以后每年只在春季或冬季中耕除草,追肥1次。
南天竹栽后4~5年,冬季可砍收部分老茎干。6~7年后可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去叶片,把茎干和根破成薄片,晒干备用。10~11月果实变红或黄白色时采收晒干备用。
湿度光照
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 ,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由于它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食疗价值】
南天竹果实湿热黄疸、胃肠炎、尿路感染、眼结合膜炎、咳嗽、喘气、百日咳、食积、腹泻、尿血、腰肌劳损。
根、茎:
清热除湿,通经活络。用于感冒发热,眼结膜炎,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
果:
苦,平。有小毒。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哮喘,百日咳。
南天竹含多种生物碱。茎、根含有南天竹碱、小檗碱;茎含原阿片碱,异南天竹碱。另外,茎和叶含木兰碱;果实含异可利定碱、原阿片碱。叶、花蕾及果实均含有氢氰酸。叶尚含穗花杉双黄酮、南天竹甙A及南天竹甙B。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注意禁忌:
南天竹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中毒症状为兴奋,脉搏先快后慢、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肌肉痉挛、呼吸麻痹、昏迷等。
South bamboo cultivation
南天竹,常绿灌木。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
由于南天竹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花期5-7月。
早在明清时期,南天竹就被列为古典庭园的造园植物,后又引檀于盆景,深受盆景界的酷爱。
南天竹观赏盆景茎干丛生,汁叶扶疏,秋冬叶色变红,有红果,经久不落,是赏叶观果的佳品。
但是,这种常绿直立灌木,干高分枝少,春季长势极猛,外形难以控制,给盆景造型带来很大的不利。
【分布区域】
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及陕西,分布于河北、山东、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国外日本、印度也有种植。
【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茎常丛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无毛,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对生;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无柄。
圆锥花序直立,长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径6-7毫米;萼片多轮,外轮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向内各轮渐大,最内轮萼片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花瓣长圆形,长约4.2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圆钝;雄蕊6,长约3.5毫米,花丝短,花药纵裂,药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果柄长4-8毫米;浆果球形,直径5-8毫米,熟时鲜红色,稀橙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3-6月,果期5-11月。
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圆叶南天竹,叶圆形且有光泽,因其形态优越清雅,也常被用以制作盆景或盆栽来装饰窗台、门厅、会场等。
【生长环境】
南天竹野生于疏林及灌木丛中,也多栽于庭园。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也耐寒。适宜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
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比较喜肥,可多施磷、钾肥。容易养护。
盆栽植株观赏几年后,枝叶老化脱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茎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后可恢复到1m高,并且树冠丰满,强光下叶色变红。
【栽培技术】
南天竹繁殖以播种、分株为主,也可扦插。可于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进行。扦插以新芽萌动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长时进行。室内养护要加强通风透光,防止介壳虫发生。
种子繁殖
秋季采种,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33厘米开沟,深约10厘米,均匀撒种,每公顷播种量为90~120千克。播后,盖草木灰及细土,压紧。第二年幼苗生长较慢,要经常除草,松土,并施清淡人畜粪尿。以后每年要注意中耕除草,追肥。培育3年后可出圃定植。移栽宜在春天雨后进行。株行距各为100厘米。栽前,带土挖起幼苗,如不能带士,必须用稀泥浆根,栽后才易成活。
分株繁殖
春秋两季将丛状植株掘出,抖去宿土,从根基结合薄弱处剪断,每丛带茎干2至3个,需带一部分根系,同时剪去一些较大的羽状复叶,地栽或上盆,培养一两年后即可开花结果。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山坡、平地排水良好的中性及微碱性土壤也可栽植。还可利用边角隙地栽培。栽前整成120~150厘米宽的低床或高床。
田间管理
南天竹适宜用微酸性土壤,可按沙质土5份、腐叶土4份,粪土1份的比例调制。栽前,先将盆底排水小孔用碎瓦片盖好,加层木炭更好,有利于排水和杀菌。一般植株根部都带有泥土,如有断根、撕碎根、发黑根或多余根应剪去,按常规法加土栽好植株,浇足水后放在荫凉处。
南天竹浇水应见干见湿。干旱季节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每天浇水一次,并向叶面喷雾2~3次,保持叶面湿润,防止叶尖枯焦,有损美观。开花时尤应注意浇水,不使盆土发干,并于地面洒水提高空气湿度,以利提高受粉率。冬季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不要使盆土过湿。浇水时间,夏季宜在早、晚时行,冬季宜在中午进行。
南天竹在生长期内,细苗半个月左右施一次薄肥(宜施含磷多的有机肥)。成年植株每年施三次干肥,分别在5、8、10月份进行,第三次应在移进室内越冬时施肥,肥料可用充分发酵后的饼肥和麻酱渣等。施肥量一般第一、二次宜少,第三次可增加用量。
在生长期内,剪除根部萌生枝条、密生枝条,剪去果穗较长的枝干,留1、2枝较低的枝干,以保株型美观,以利开花结果。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栽后第一年内在春、夏、冬三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时还要补栽缺苗。以后每年只在春季或冬季中耕除草,追肥1次。
南天竹栽后4~5年,冬季可砍收部分老茎干。6~7年后可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去叶片,把茎干和根破成薄片,晒干备用。10~11月果实变红或黄白色时采收晒干备用。
湿度光照
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 ,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由于它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食疗价值】
南天竹果实湿热黄疸、胃肠炎、尿路感染、眼结合膜炎、咳嗽、喘气、百日咳、食积、腹泻、尿血、腰肌劳损。
根、茎:
清热除湿,通经活络。用于感冒发热,眼结膜炎,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
果:
苦,平。有小毒。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哮喘,百日咳。
南天竹含多种生物碱。茎、根含有南天竹碱、小檗碱;茎含原阿片碱,异南天竹碱。另外,茎和叶含木兰碱;果实含异可利定碱、原阿片碱。叶、花蕾及果实均含有氢氰酸。叶尚含穗花杉双黄酮、南天竹甙A及南天竹甙B。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注意禁忌:
南天竹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中毒症状为兴奋,脉搏先快后慢、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肌肉痉挛、呼吸麻痹、昏迷等。
简说文竹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Cultivation of bamboo
自家阳台盆栽文竹已长达一米多,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云片竹、山草、芦笋山草,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藤本观叶植物。文竹根部稍肉质,茎柔软丛生,叶退化成鳞片状,淡褐色,着生于叶状枝的基部;叶状枝有小枝,绿色。主茎上的鳞片多呈刺状。花小,两性,白绿色,花期春季。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
文竹是“文雅之竹”的意思。其实它不是竹,只因其叶片轻柔,常年文竹翠绿,枝干有节似竹,且姿态文雅潇洒,故名文竹。它叶片纤细秀丽,密生如羽毛状,翠云层层,株形优雅,独具风韵, 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著名的室内观叶花卉。
文竹的最佳观赏树龄是1~3年生,此期间的植株枝叶繁茂,姿态完好。但即使只生长数月的小植株,其数片错落生长的枝叶,亦可形成一组十分理想的构图,形态亦十分优美。
文竹的花语:象征永恒,朋友纯洁的心,永远不变。婚礼用花中,它是婚姻幸福甜蜜,爱情地久天长的象征。
文竹适生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以根入药,有治疗急性气管炎和止咳作用,具有润肺功能。以盆栽观叶为主,又为重要切叶材料。
【分布区域】
文竹原产于南非,在我国有广泛栽培。四川宜宾屏山县内可见于大青石皮上,一般庄稼地的大青石,比较干的土坎上也可见。
【形态特征】
文竹肉质,茎柔软丛生,伸长的茎呈攀援状;平常见到绿色的叶其实不是真正的叶,而是叶状枝,真正的叶退化成鳞片状,淡褐色,着生于叶状枝的基部;叶状枝纤细而丛生,呈三角形水平展开羽毛状;叶状枝每片有6~13枚小枝,小枝长3~6mm,绿色。主茎上的鳞片多呈刺状,如同松针一般,精巧美丽。花小,两性,白绿色。1~3朵着生短柄上,花期春季。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有种子1~3粒。
矮文竹:叶状枝密集丛生,短小,叶片鲜绿色。
大文竹:叶状枝较大,而且不规则。 同属中常见的栽培品种有:
天门冬:茎丛生下垂,上面具有钩刺,果实成熟时红色。
垂蔓竹:又名卵叶天门冬。茎“之”字形弯曲上升,叶状枝卵圆形,花乳白色。
松叶天门冬:灌木,长成的叶状枝粉绿色,花白色。
【生长环境】
文竹喜温暖忌强光,喜湿润怕泡根,尤喜腐熟的有机肥。
【栽培技术】
文竹栽培可用播种和分株。种子自12月至翌年4月陆续成熟,成熟浆果为紫文竹红色。当果实变色时及时采收种子,并将种皮 除去、种子晒干,然后播于河沙和腐叶土等量混合的基质上,覆上土(不宜太厚),浇透水,保持湿润。在温度20~30℃时一个月左右即可发芽。
当苗高5cm以上时即可移栽入小盆。一般3~5年生的植株生长较茂密,可进行分株繁殖。分株一般在春季进行, 然后分别种植上盆。分株时尽量少伤根系,分株后注意保湿和遮阴。
播种繁殖文竹的浆果于冬季陆续成熟。当浆果变成紫黑色时,即可采收。浆果采收后,搓去外果皮取出种子。漂洗干净后即可播种。如室温低于15℃,则应等到春暖后再行播种,其间应沙藏。
播种,以室内盆播为主,一般点播于浅盆,粒距二厘米,覆土不宜过深,浸水后用玻璃或薄膜盖上,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盆土湿润,放置于阳光充足处。播种后温度保持20℃左右,25~30天即可发芽,在15~18℃时则需30~40天才能发芽,幼苗长到3~4cm高时,便可分苗移栽。
分株繁殖可在春季换盆时进行,将根扒开,用利刀顺势将丛生的茎和根分成2~3丛,使每丛含有3~5枝芽,不要伤根太多,根据植株大小,选盆栽植或地栽。分栽后浇透水,放到半阴处或行遮阳。以后浇水要适当控制,否则容易引起黄叶。
文竹盆栽常用腐叶土1份、园土2份和河沙1份混合作为基质,种植时加少量腐熟畜粪作基肥,其栽培管理中最关键的是浇水问题。如浇水过多,容易引起根部腐烂,叶黄脱落;如浇水过少,盆土太干,则容易导致叶尖发黄,叶片脱落。所以,平时要适当掌握浇水量,做到不干不浇、浇则即透,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炎热天气除盆土浇水外,还须经常向叶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入冬后可适当减少浇水量。
当植株定型后可减少施肥量,以免徒长而影响株形美观,并注意适量修剪整形。它适于在半阴、通风环境下生长,要注意适当遮阴,尤其夏秋季要避免烈日直射,以免叶片枯黄。在室内栽培置于有一定漫射光处较佳。
文竹的茎具有攀缘性,倘若任其生长,高可达数米,则失去文竹轻盈之态。使文竹矮化的措施是:
对于幼株,在春、夏生长旺盛季节不可多施肥,一般一月施一次肥即可。肥量也不能过大,要掌握清淡的原则。对于老株来说,最好少施肥或不施肥,只需在换盆时,利用换盆机会,在盆底填装新鲜土壤,或少量施肥。这样,不管幼株还是老株,都能保持稳定的生长势。
注意经常修剪。文竹生长较快,要随时疏剪老枝、枯茎,保持底矮姿态。同时,及时剪去蔓生的枝条,保持挺拔秀丽,疏密有致而青翠。
为什么文竹叶会产生发黄的症状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文竹长时间置放在火附近,不但整枝羽叶发黄脱落,而且茎秆也会干枯。二是文竹置放与电视相邻,叶尖会逐步干枯。三是在强光下暴晒过长时间,植株先是滞长,后是叶片黄落。四是忽视浇水,或者只浇表层盆土,根系未吸足水分,茎叶慢慢转黄。五是浇水过量,致使根系溃烂,继而茎叶枯萎。六是施肥不当,浓度过大或者施用了尚未腐熟的肥料易出现烧苗即使干枯,长期不追肥,也会脱肥发黄。七是长期置放于荫蔽的环境之中,植株长势纤弱进而转黄。八是遭受冻害,引发枝叶枯黄。
【食疗价值】
文竹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以根入药,有治疗急性气管炎和止咳作用,具有润肺功能。对肝脏有病,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文竹,在夜间除了能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外,还能分泌出杀灭细菌的气体,减少感冒、伤寒、喉头炎等传染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Cultivation of bamboo
自家阳台盆栽文竹已长达一米多,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云片竹、山草、芦笋山草,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藤本观叶植物。文竹根部稍肉质,茎柔软丛生,叶退化成鳞片状,淡褐色,着生于叶状枝的基部;叶状枝有小枝,绿色。主茎上的鳞片多呈刺状。花小,两性,白绿色,花期春季。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
文竹是“文雅之竹”的意思。其实它不是竹,只因其叶片轻柔,常年文竹翠绿,枝干有节似竹,且姿态文雅潇洒,故名文竹。它叶片纤细秀丽,密生如羽毛状,翠云层层,株形优雅,独具风韵, 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著名的室内观叶花卉。
文竹的最佳观赏树龄是1~3年生,此期间的植株枝叶繁茂,姿态完好。但即使只生长数月的小植株,其数片错落生长的枝叶,亦可形成一组十分理想的构图,形态亦十分优美。
文竹的花语:象征永恒,朋友纯洁的心,永远不变。婚礼用花中,它是婚姻幸福甜蜜,爱情地久天长的象征。
文竹适生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以根入药,有治疗急性气管炎和止咳作用,具有润肺功能。以盆栽观叶为主,又为重要切叶材料。
【分布区域】
文竹原产于南非,在我国有广泛栽培。四川宜宾屏山县内可见于大青石皮上,一般庄稼地的大青石,比较干的土坎上也可见。
【形态特征】
文竹肉质,茎柔软丛生,伸长的茎呈攀援状;平常见到绿色的叶其实不是真正的叶,而是叶状枝,真正的叶退化成鳞片状,淡褐色,着生于叶状枝的基部;叶状枝纤细而丛生,呈三角形水平展开羽毛状;叶状枝每片有6~13枚小枝,小枝长3~6mm,绿色。主茎上的鳞片多呈刺状,如同松针一般,精巧美丽。花小,两性,白绿色。1~3朵着生短柄上,花期春季。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有种子1~3粒。
矮文竹:叶状枝密集丛生,短小,叶片鲜绿色。
大文竹:叶状枝较大,而且不规则。 同属中常见的栽培品种有:
天门冬:茎丛生下垂,上面具有钩刺,果实成熟时红色。
垂蔓竹:又名卵叶天门冬。茎“之”字形弯曲上升,叶状枝卵圆形,花乳白色。
松叶天门冬:灌木,长成的叶状枝粉绿色,花白色。
【生长环境】
文竹喜温暖忌强光,喜湿润怕泡根,尤喜腐熟的有机肥。
【栽培技术】
文竹栽培可用播种和分株。种子自12月至翌年4月陆续成熟,成熟浆果为紫文竹红色。当果实变色时及时采收种子,并将种皮 除去、种子晒干,然后播于河沙和腐叶土等量混合的基质上,覆上土(不宜太厚),浇透水,保持湿润。在温度20~30℃时一个月左右即可发芽。
当苗高5cm以上时即可移栽入小盆。一般3~5年生的植株生长较茂密,可进行分株繁殖。分株一般在春季进行, 然后分别种植上盆。分株时尽量少伤根系,分株后注意保湿和遮阴。
播种繁殖文竹的浆果于冬季陆续成熟。当浆果变成紫黑色时,即可采收。浆果采收后,搓去外果皮取出种子。漂洗干净后即可播种。如室温低于15℃,则应等到春暖后再行播种,其间应沙藏。
播种,以室内盆播为主,一般点播于浅盆,粒距二厘米,覆土不宜过深,浸水后用玻璃或薄膜盖上,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盆土湿润,放置于阳光充足处。播种后温度保持20℃左右,25~30天即可发芽,在15~18℃时则需30~40天才能发芽,幼苗长到3~4cm高时,便可分苗移栽。
分株繁殖可在春季换盆时进行,将根扒开,用利刀顺势将丛生的茎和根分成2~3丛,使每丛含有3~5枝芽,不要伤根太多,根据植株大小,选盆栽植或地栽。分栽后浇透水,放到半阴处或行遮阳。以后浇水要适当控制,否则容易引起黄叶。
文竹盆栽常用腐叶土1份、园土2份和河沙1份混合作为基质,种植时加少量腐熟畜粪作基肥,其栽培管理中最关键的是浇水问题。如浇水过多,容易引起根部腐烂,叶黄脱落;如浇水过少,盆土太干,则容易导致叶尖发黄,叶片脱落。所以,平时要适当掌握浇水量,做到不干不浇、浇则即透,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炎热天气除盆土浇水外,还须经常向叶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入冬后可适当减少浇水量。
当植株定型后可减少施肥量,以免徒长而影响株形美观,并注意适量修剪整形。它适于在半阴、通风环境下生长,要注意适当遮阴,尤其夏秋季要避免烈日直射,以免叶片枯黄。在室内栽培置于有一定漫射光处较佳。
文竹的茎具有攀缘性,倘若任其生长,高可达数米,则失去文竹轻盈之态。使文竹矮化的措施是:
对于幼株,在春、夏生长旺盛季节不可多施肥,一般一月施一次肥即可。肥量也不能过大,要掌握清淡的原则。对于老株来说,最好少施肥或不施肥,只需在换盆时,利用换盆机会,在盆底填装新鲜土壤,或少量施肥。这样,不管幼株还是老株,都能保持稳定的生长势。
注意经常修剪。文竹生长较快,要随时疏剪老枝、枯茎,保持底矮姿态。同时,及时剪去蔓生的枝条,保持挺拔秀丽,疏密有致而青翠。
为什么文竹叶会产生发黄的症状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文竹长时间置放在火附近,不但整枝羽叶发黄脱落,而且茎秆也会干枯。二是文竹置放与电视相邻,叶尖会逐步干枯。三是在强光下暴晒过长时间,植株先是滞长,后是叶片黄落。四是忽视浇水,或者只浇表层盆土,根系未吸足水分,茎叶慢慢转黄。五是浇水过量,致使根系溃烂,继而茎叶枯萎。六是施肥不当,浓度过大或者施用了尚未腐熟的肥料易出现烧苗即使干枯,长期不追肥,也会脱肥发黄。七是长期置放于荫蔽的环境之中,植株长势纤弱进而转黄。八是遭受冻害,引发枝叶枯黄。
【食疗价值】
文竹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以根入药,有治疗急性气管炎和止咳作用,具有润肺功能。对肝脏有病,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文竹,在夜间除了能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外,还能分泌出杀灭细菌的气体,减少感冒、伤寒、喉头炎等传染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简说富贵竹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Rich bamboo cultivation
富贵竹(学名:Dracaena sanderiana),别名竹蕉、万年竹,开运竹、富贵塔、竹塔、塔竹。放在文昌位又叫文昌竹(通常放4支)。属百合科龙血树属。原产于非洲西部的喀麦隆。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主要作盆栽观赏植物,观赏价值高,并象征着"大吉大利",名字也是因此而出的。
1970年后,被大量引进中国作观赏之用,现在为中国常见的观赏植物,也颇受国际市场欢迎。
富贵竹如作商品观赏,栽培高度为80~100厘米为宜,多栽培于园圃中,喜阴湿,茎叶肥厚,其品种有绿叶、绿叶白边(称银边)、绿叶黄边(称金边)、绿叶银心(称银心),主要作盆栽观赏植物,茎节貌似竹却非竹。
【分布区域】
非洲西部的喀麦隆和刚果一带,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引进中国。
【形态特征】
富贵竹茎节貌似竹节却非竹。茎杆挺拔,叶色浓绿,冬夏长青,不论盘栽或剪取茎干瓶插或加工“开运竹”、“弯竹”,均显得疏挺高洁,茎叶纤秀,柔美优雅,姿态潇洒,富有竹韵,观赏价值特高。
富贵竹,原称辛氏龙树,别名竹蕉、万年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可达1.5~2.5米高以上,如作商品观赏,栽培高度为80~100厘米为宜,多栽培于园圃中,喜阴湿,茎叶肥厚,其品种有绿叶、绿叶白边(称银边)、绿叶黄边(称金边)、绿叶银心(称银心),主要作盆栽观赏植物。
平常比较常见的富贵竹品种有4种,分别是金心富贵竹、银心富贵竹、银边富贵竹、金边富贵竹。不同的种类具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风格的家居作为装饰。
金心富贵竹植株中间的部分有绿黄色或金黄色纵条纹,比较特别,富贵竹的植株较粗壮,叶片深绿色。
银心富贵竹与金心富贵竹不同,富贵竹的叶片中央有一道银白色的纵条纹。
银边富贵竹叶片绿色边缘有一条银白色的宽带或称为镶边,十分明显而令人瞩目。
金边富贵竹与银边富贵竹一起组成一对姐妹型品种,所不同的是叶缘的镶边为金黄色。
【生长环境】
富贵竹性喜阴湿高温,耐涝,耐肥力强,抗寒力强;喜半荫的环境。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或半泥砂及冲积层粘土中,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可耐2—3℃低温,但冬季要防霜冻。夏秋季高温多湿季节,对富贵竹生长十分有利,是其生长最佳时期。它对光照要求不严,适宜在明亮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曝晒会引起叶片变黄、褪绿、生长慢等现象。
【栽培技术】
富贵竹长势、发根长芽力强,水插也可生根,还可进行无土栽培。
水养富贵竹喜欢腐水,生根后不宜换水,水分蒸发减小后只能及时加水,常换水易造成叶黄枝枯萎,为防止其徒长,不要施化肥,最好每隔3周左右向瓶内注入几滴白兰地酒,加小量的营养液,即能使叶片保持翠绿。
富贵竹常采用扦插繁殖,只要气温适宜整年都可进行。一般剪取不带叶的茎段作插穗,长5—10厘米,最好有3个节间,插于砂床中或半泥砂土中。在南方春、秋季一般25—30天可萌生根、芽,35天可上盘或移栽大田。
在大田栽植,应搭1.7—1.8米高的遮阳网荫棚,以75%遮光率为宜,创造半阴阳、散射光照的环境。尤其是4—9月,要避免强光照直射,曝晒或过干旱,否则易使叶面粗糙,枯焦,生势弱,叶片缺乏光泽,降低观赏价值。
在生长季节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并常向叶面喷水或洒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遇大雨应排清田间积水,以防倒伏。
冬季要注意防寒、防霜冻,温度在10℃以下叶片会泛黄萎落。此时,土壤应干干湿湿为宜,但不宜干旱,也不宜过湿,要减少浇水和停止施肥。
春季扦插最适宜在1月下旬(大寒后)至2月中下旬(雨水前后),可露地直接扦插于大田,一般30—35天可生根。也可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春分至清明)扦插,最好在3月下旬种植,因这段时期温度逐渐升高、湿度适宜,插后7—15天左右可生根,成活率100%。
富贵竹炭疽病是常见病害,发生较为普遍,是为害南方富贵竹的严重病害。
Rich bamboo cultivation
富贵竹(学名:Dracaena sanderiana),别名竹蕉、万年竹,开运竹、富贵塔、竹塔、塔竹。放在文昌位又叫文昌竹(通常放4支)。属百合科龙血树属。原产于非洲西部的喀麦隆。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主要作盆栽观赏植物,观赏价值高,并象征着"大吉大利",名字也是因此而出的。
1970年后,被大量引进中国作观赏之用,现在为中国常见的观赏植物,也颇受国际市场欢迎。
富贵竹如作商品观赏,栽培高度为80~100厘米为宜,多栽培于园圃中,喜阴湿,茎叶肥厚,其品种有绿叶、绿叶白边(称银边)、绿叶黄边(称金边)、绿叶银心(称银心),主要作盆栽观赏植物,茎节貌似竹却非竹。
【分布区域】
非洲西部的喀麦隆和刚果一带,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引进中国。
【形态特征】
富贵竹茎节貌似竹节却非竹。茎杆挺拔,叶色浓绿,冬夏长青,不论盘栽或剪取茎干瓶插或加工“开运竹”、“弯竹”,均显得疏挺高洁,茎叶纤秀,柔美优雅,姿态潇洒,富有竹韵,观赏价值特高。
富贵竹,原称辛氏龙树,别名竹蕉、万年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可达1.5~2.5米高以上,如作商品观赏,栽培高度为80~100厘米为宜,多栽培于园圃中,喜阴湿,茎叶肥厚,其品种有绿叶、绿叶白边(称银边)、绿叶黄边(称金边)、绿叶银心(称银心),主要作盆栽观赏植物。
平常比较常见的富贵竹品种有4种,分别是金心富贵竹、银心富贵竹、银边富贵竹、金边富贵竹。不同的种类具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风格的家居作为装饰。
金心富贵竹植株中间的部分有绿黄色或金黄色纵条纹,比较特别,富贵竹的植株较粗壮,叶片深绿色。
银心富贵竹与金心富贵竹不同,富贵竹的叶片中央有一道银白色的纵条纹。
银边富贵竹叶片绿色边缘有一条银白色的宽带或称为镶边,十分明显而令人瞩目。
金边富贵竹与银边富贵竹一起组成一对姐妹型品种,所不同的是叶缘的镶边为金黄色。
【生长环境】
富贵竹性喜阴湿高温,耐涝,耐肥力强,抗寒力强;喜半荫的环境。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或半泥砂及冲积层粘土中,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可耐2—3℃低温,但冬季要防霜冻。夏秋季高温多湿季节,对富贵竹生长十分有利,是其生长最佳时期。它对光照要求不严,适宜在明亮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曝晒会引起叶片变黄、褪绿、生长慢等现象。
【栽培技术】
富贵竹长势、发根长芽力强,水插也可生根,还可进行无土栽培。
水养富贵竹喜欢腐水,生根后不宜换水,水分蒸发减小后只能及时加水,常换水易造成叶黄枝枯萎,为防止其徒长,不要施化肥,最好每隔3周左右向瓶内注入几滴白兰地酒,加小量的营养液,即能使叶片保持翠绿。
富贵竹常采用扦插繁殖,只要气温适宜整年都可进行。一般剪取不带叶的茎段作插穗,长5—10厘米,最好有3个节间,插于砂床中或半泥砂土中。在南方春、秋季一般25—30天可萌生根、芽,35天可上盘或移栽大田。
在大田栽植,应搭1.7—1.8米高的遮阳网荫棚,以75%遮光率为宜,创造半阴阳、散射光照的环境。尤其是4—9月,要避免强光照直射,曝晒或过干旱,否则易使叶面粗糙,枯焦,生势弱,叶片缺乏光泽,降低观赏价值。
在生长季节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并常向叶面喷水或洒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遇大雨应排清田间积水,以防倒伏。
冬季要注意防寒、防霜冻,温度在10℃以下叶片会泛黄萎落。此时,土壤应干干湿湿为宜,但不宜干旱,也不宜过湿,要减少浇水和停止施肥。
春季扦插最适宜在1月下旬(大寒后)至2月中下旬(雨水前后),可露地直接扦插于大田,一般30—35天可生根。也可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春分至清明)扦插,最好在3月下旬种植,因这段时期温度逐渐升高、湿度适宜,插后7—15天左右可生根,成活率100%。
富贵竹炭疽病是常见病害,发生较为普遍,是为害南方富贵竹的严重病害。
简说绿萝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Cultivation of golden rattan
绿萝(学名:Epipremnum aureum),别称魔鬼藤、 石柑子、竹叶、绿萝禾子、竹叶禾子、黄金葛、黄金藤,属于天南星科麒麟叶属植物,大型常绿藤本,生长于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其缠绕性强,气根发达,可以水培种植。
绿萝是非常优良的室内装饰植物之一,攀藤观叶花卉。萝茎细软,叶片娇秀。在家具的柜顶上高置套盆,任其蔓茎从容下垂,或在蔓茎垂吊过长后圈吊成圆环,宛如翠色浮雕。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净化了空气,又为呆板的柜面增加了线条活泼、色彩明快的绿饰,极富生机,给居室平添融融情趣。
环保学家发现,一盆绿萝在8~10平方米的房间内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有害气体。绿萝不但生命力顽强,而且在室内摆放,其净化空气的能力不亚于常春藤和吊兰。新铺的地板非常容易产生有害物质。由于绿萝能同时净化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因此非常适合摆放在新装修好的居室中。
绿萝四季常青且能吸收有毒气体,但是绿萝的液汁有毒,碰到皮肤会引起红痒,误食也会造成喉咙疼痛。如居民家中常见的万年青、龟背竹和绿萝等,但是它们同样能净化空气。
绿萝藤长数米,节间有气根,随生长年龄的增加,茎增粗,叶片亦越来越大。叶互生,绿色,少数叶片也会略带黄色斑驳,全缘,心形。它的花语是“守望幸福”,也增加了其可观赏度。
【分布区域】
原产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的热带雨林和中美、南美的热带雨林地区。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印度都广泛种植。现中国上海、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均有人工园林居室养植。
【形态特征】
绿萝藤长数米,节间有气根,随生长年龄的增加,茎增粗,叶片亦越来越大。叶互生,绿色,少数叶片也会略带黄色斑驳,全缘,心形。绿色的叶片上有黄色的斑块。
绿萝的茎蔓粗壮,可长达数米,茎节处有气根。幼叶卵心形,绿萝刚繁殖的幼苗叶片较小,色较淡,成熟的叶片则为长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
因肥水条件的差异,其叶片的大小有别。 绿萝枝繁叶茂,耐荫性好,终年常绿,有光泽。冬季,户外草木枯萎凋零,而室内的绿萝却郁郁葱葱,故它是室内观叶佳卉。
由于绿萝的茎蔓生长速度较快,人们常做柱藤式栽培,即在花盆中央竖立支柱,支柱上包扎一些棕毛,支柱的直径达10厘米至12厘米,然后盆中栽种3株至4株幼苗,使其茎蔓围绕柱子攀援生长。也有把绿萝栽植于花盆中,置于花架上,让其茎蔓悬挂而下,如同绿帘,别具风趣。
主要品种有青叶绿萝、黄叶绿萝、花叶绿萝。已发现的有变种有银葛、金葛、三色葛、
星点藤。
【生长环境】
绿萝原产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的热带雨林。大型常绿藤本植物。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可长成巨大的藤本植物。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绿萝属阴性植物,忌阳光直射,喜散射光,较耐阴。室内栽培可置窗旁,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阳光过强会灼伤绿萝的叶片,过阴会使叶面上美丽的斑纹消失,通常以接受四小时的散射光,绿萝的生长发育最好小绿萝。
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绿萝排水良好。盆栽绿萝应选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腐叶土,以偏酸性为好。绿萝极耐阴,在室内向阳处即可四季摆放,在光线较暗的室内,应每半月移至光线强的环境中恢复一段时间,否则易使节间增长,叶片变小。绿萝喜湿热的环境,越冬温度不应低于15℃,盆土要保持湿润,应经常向叶面喷水,提高空气湿度,以利于气生根的生长。旺盛生长期可每月浇一遍液肥。长期在室内观赏的植株,其茎干基部的叶片容易脱落,降低观赏价值,可在气温转暖的5、6月份,结合扦插进行修剪更新,促使基部茎干萌发新芽。
它对温度反应敏感,夏天忌阳光直射,在强光下容易叶片枯黄而脱落,故夏天在室外要注意遮阳。冬季在室内明亮的散射光下能生长良好,茎节坚壮,叶色绚丽。生长期间对水分要求较高,除正常向盆土补充水分外,还要经常向叶面喷水,做柱藤式栽培的还应多喷一些水于棕毛柱子上,使棕毛充分吸水,以供绕茎的气生根吸收。可每2周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或每周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使叶片翠绿,斑纹更为鲜艳。
绿萝属阴性植物,忌阳光直射,喜散射光,较耐阴。室内栽培可置窗旁,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阳光过强会灼伤绿萝的叶片,过阴会使叶面上美丽的斑纹消失,通常以接受四小时的散射光,绿萝的生长发育最好。
绿萝遇水即活,因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生命之花”。蔓延下来的绿色枝叶,非常容易满足,就连喝水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栽培技术】
绿萝有水培和土培两种方法。但通过对水培绿萝和土培绿萝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些差异。
(1)水培绿萝比土培绿萝的叶片气孔大且数目多,叶片蒸腾速率强,二者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差别不明显。
(2)水培绿萝的叶片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小,叶片组织结构疏松。相反,土培绿萝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大,叶片组织结构紧密。
土栽繁殖
土栽繁殖采用扦插和埋茎法。选取健壮的绿萝藤,剪成两节一段,注意不要伤及气生根,然后插入素沙或煤渣中,深度为插穗的1/3,淋足水放置于荫蔽处, 每天向叶面喷水或盖塑料薄膜保湿,环境温度不低于20℃,成活率均在90%以上。绿萝以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和中性沙壤土栽培发育最好。
绿萝的家庭盆栽比较简单。首先,一盆内至少有4株以上的定植苗。盆土应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有利成型。其次,绿萝要求在温度较高(冬季室温不能低于10℃,否则易发生黄叶、落叶现象)、散射光较强的环境中生长。若长期过于阴暗,节间会细长无力,叶片亦变薄、变淡,失去光泽。 在春末夏初(在4月至8月)剪取15厘米至30厘米的枝条,将基部1节至2节的叶片去掉,用培养土直接盆栽,每盆3根至5根,浇透水,植于阴凉通风处,保持盆土湿润,一月左右即可生根发芽,当年就能长成具有观赏价值的植株。
每三年换盆一次,绿萝属阴性植物,忌阳光直射,喜散射光,较耐阴,通常以接受四小时的散射光为最佳。
水插繁殖
绿萝也可用顶芽水插,方法是:剪取嫩壮的茎蔓20厘米至30厘米长为一段,直接插于盛清水的瓶中,每2天至3天换水一次,10多天可生根成活。盆栽绿萝由于受到盆土的限制,栽培时间过长后容易使植株老化,叶片变小而脱落。故栽培2至3年后须进行换盆或修剪更新。
具体养护方法
(1)光照:绿萝的原始生长条件是参天大树遮蔽的树林中,向阳性并不强。但在秋冬季的北方,为补充温度及光合作用的不足,却应增大它的光照度。方法是把绿萝摆放到室内光照最好的地方,或在正午时搬到密封的阳台上晒太阳。同时,温度低的时候要尽量少开窗,因为极短的时间内,叶片就可能被冻伤。
(2)温度:在北方,室温10℃以上,绿萝可以安全过冬,室温在20℃以上,绿萝可以正常生长。绿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20℃-28℃,晚上15℃-18℃。冬季只要室内温度不低于10℃,绿萝即能安全越冬,如温度低于5,易造成落叶,影响生长。生长期适时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
(3)湿度:指的是植物生长环境中空气的含水量。在保证正常温度的条件下,加大湿度对植物的生长极为有利。绿萝喜较大的空气湿度和湿润的环境。盛夏是绿萝的生长高峰,每天可向绿萝的气根和叶面喷雾数次,既可清洗叶片的尘埃,利于绿萝的呼吸,又能使叶色碧绿青翠,还能降低叶面温度,增加小环境的空气湿度,使叶片更好地生长,绿萝的施肥,以氮肥为主,钾肥为辅。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冬季室温较低,绿萝处于休眠状态,应少浇水,保持盆土不干即可。
(4)浇水:秋冬季的浇水量应根据室温严格控制。供暖之前,温度较低,植株的土壤蒸发较慢,要减少浇水,水量应控制在原来的1/4-1/2之间。即使供暖之后,浇水也不可过勤,浇水要少向盆中浇,应由棕丝渗水。另外,还应向棕柱的气生根生长处喷水,以减少因蒸发过快引起根部吸水不足。冬季浇的水以晾晒过一天后的水比较好,水过凉容易损伤根部。如果叶片已经黄的很严重了,一定要注意控制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好。绿萝是不可以用淘米水浇。淘米水虽有不少养分可以利用,但一定要经过沤制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否则不仅轻易生虫,严重的还会引起烂根。
(5)施肥:北方的秋冬季节,植物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因此应减少施肥。入冬前,以浇喷液态无机肥为主,时间是15天左右一次。入冬后,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主,通过叶面上的气孔喷施为主,通过叶面上的气孔吸收肥料,肥效可直接作用于叶面。叶面肥要用专用肥,普通无机肥不易被叶面吸收。北大护花神系列和日本出品的花一番等均可作叶面肥使用。
(6)修剪:每盆栽植或直接扦插4-5株,盆中间设立棕柱,便于绿萝缠绕向上生长。整形修剪在春季进行。当茎蔓爬满棕柱、梢端超出棕柱20厘米左右时,剪去其中2-3株的茎梢40厘米。待短截后萌发出新芽新叶时,再剪去其余株的茎梢。由于冬季受冻或其他原因造成全株或下半部脱叶的盆株,可将植株的一半茎蔓短截1/2,另一半茎蔓短截2/3或3/4,使剪口高低错开,这样剪口下长出米的新叶能裉快布满棕柱。
【食疗价值】
药名:绿萝。
来源:为单子叶植物药天南星科植物绿萝的全株。
功效:活血散瘀。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
性味归经:辛,平。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外用:适量,捣敷。
但是绿萝的液汁有毒,碰到皮肤会引起红痒,误食也会造成喉咙疼痛。
Cultivation of golden rattan
绿萝(学名:Epipremnum aureum),别称魔鬼藤、 石柑子、竹叶、绿萝禾子、竹叶禾子、黄金葛、黄金藤,属于天南星科麒麟叶属植物,大型常绿藤本,生长于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其缠绕性强,气根发达,可以水培种植。
绿萝是非常优良的室内装饰植物之一,攀藤观叶花卉。萝茎细软,叶片娇秀。在家具的柜顶上高置套盆,任其蔓茎从容下垂,或在蔓茎垂吊过长后圈吊成圆环,宛如翠色浮雕。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净化了空气,又为呆板的柜面增加了线条活泼、色彩明快的绿饰,极富生机,给居室平添融融情趣。
环保学家发现,一盆绿萝在8~10平方米的房间内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有害气体。绿萝不但生命力顽强,而且在室内摆放,其净化空气的能力不亚于常春藤和吊兰。新铺的地板非常容易产生有害物质。由于绿萝能同时净化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因此非常适合摆放在新装修好的居室中。
绿萝四季常青且能吸收有毒气体,但是绿萝的液汁有毒,碰到皮肤会引起红痒,误食也会造成喉咙疼痛。如居民家中常见的万年青、龟背竹和绿萝等,但是它们同样能净化空气。
绿萝藤长数米,节间有气根,随生长年龄的增加,茎增粗,叶片亦越来越大。叶互生,绿色,少数叶片也会略带黄色斑驳,全缘,心形。它的花语是“守望幸福”,也增加了其可观赏度。
【分布区域】
原产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的热带雨林和中美、南美的热带雨林地区。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印度都广泛种植。现中国上海、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均有人工园林居室养植。
【形态特征】
绿萝藤长数米,节间有气根,随生长年龄的增加,茎增粗,叶片亦越来越大。叶互生,绿色,少数叶片也会略带黄色斑驳,全缘,心形。绿色的叶片上有黄色的斑块。
绿萝的茎蔓粗壮,可长达数米,茎节处有气根。幼叶卵心形,绿萝刚繁殖的幼苗叶片较小,色较淡,成熟的叶片则为长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
因肥水条件的差异,其叶片的大小有别。 绿萝枝繁叶茂,耐荫性好,终年常绿,有光泽。冬季,户外草木枯萎凋零,而室内的绿萝却郁郁葱葱,故它是室内观叶佳卉。
由于绿萝的茎蔓生长速度较快,人们常做柱藤式栽培,即在花盆中央竖立支柱,支柱上包扎一些棕毛,支柱的直径达10厘米至12厘米,然后盆中栽种3株至4株幼苗,使其茎蔓围绕柱子攀援生长。也有把绿萝栽植于花盆中,置于花架上,让其茎蔓悬挂而下,如同绿帘,别具风趣。
主要品种有青叶绿萝、黄叶绿萝、花叶绿萝。已发现的有变种有银葛、金葛、三色葛、
星点藤。
【生长环境】
绿萝原产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的热带雨林。大型常绿藤本植物。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可长成巨大的藤本植物。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绿萝属阴性植物,忌阳光直射,喜散射光,较耐阴。室内栽培可置窗旁,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阳光过强会灼伤绿萝的叶片,过阴会使叶面上美丽的斑纹消失,通常以接受四小时的散射光,绿萝的生长发育最好小绿萝。
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绿萝排水良好。盆栽绿萝应选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腐叶土,以偏酸性为好。绿萝极耐阴,在室内向阳处即可四季摆放,在光线较暗的室内,应每半月移至光线强的环境中恢复一段时间,否则易使节间增长,叶片变小。绿萝喜湿热的环境,越冬温度不应低于15℃,盆土要保持湿润,应经常向叶面喷水,提高空气湿度,以利于气生根的生长。旺盛生长期可每月浇一遍液肥。长期在室内观赏的植株,其茎干基部的叶片容易脱落,降低观赏价值,可在气温转暖的5、6月份,结合扦插进行修剪更新,促使基部茎干萌发新芽。
它对温度反应敏感,夏天忌阳光直射,在强光下容易叶片枯黄而脱落,故夏天在室外要注意遮阳。冬季在室内明亮的散射光下能生长良好,茎节坚壮,叶色绚丽。生长期间对水分要求较高,除正常向盆土补充水分外,还要经常向叶面喷水,做柱藤式栽培的还应多喷一些水于棕毛柱子上,使棕毛充分吸水,以供绕茎的气生根吸收。可每2周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或每周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使叶片翠绿,斑纹更为鲜艳。
绿萝属阴性植物,忌阳光直射,喜散射光,较耐阴。室内栽培可置窗旁,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阳光过强会灼伤绿萝的叶片,过阴会使叶面上美丽的斑纹消失,通常以接受四小时的散射光,绿萝的生长发育最好。
绿萝遇水即活,因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生命之花”。蔓延下来的绿色枝叶,非常容易满足,就连喝水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栽培技术】
绿萝有水培和土培两种方法。但通过对水培绿萝和土培绿萝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些差异。
(1)水培绿萝比土培绿萝的叶片气孔大且数目多,叶片蒸腾速率强,二者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差别不明显。
(2)水培绿萝的叶片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小,叶片组织结构疏松。相反,土培绿萝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大,叶片组织结构紧密。
土栽繁殖
土栽繁殖采用扦插和埋茎法。选取健壮的绿萝藤,剪成两节一段,注意不要伤及气生根,然后插入素沙或煤渣中,深度为插穗的1/3,淋足水放置于荫蔽处, 每天向叶面喷水或盖塑料薄膜保湿,环境温度不低于20℃,成活率均在90%以上。绿萝以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和中性沙壤土栽培发育最好。
绿萝的家庭盆栽比较简单。首先,一盆内至少有4株以上的定植苗。盆土应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有利成型。其次,绿萝要求在温度较高(冬季室温不能低于10℃,否则易发生黄叶、落叶现象)、散射光较强的环境中生长。若长期过于阴暗,节间会细长无力,叶片亦变薄、变淡,失去光泽。 在春末夏初(在4月至8月)剪取15厘米至30厘米的枝条,将基部1节至2节的叶片去掉,用培养土直接盆栽,每盆3根至5根,浇透水,植于阴凉通风处,保持盆土湿润,一月左右即可生根发芽,当年就能长成具有观赏价值的植株。
每三年换盆一次,绿萝属阴性植物,忌阳光直射,喜散射光,较耐阴,通常以接受四小时的散射光为最佳。
水插繁殖
绿萝也可用顶芽水插,方法是:剪取嫩壮的茎蔓20厘米至30厘米长为一段,直接插于盛清水的瓶中,每2天至3天换水一次,10多天可生根成活。盆栽绿萝由于受到盆土的限制,栽培时间过长后容易使植株老化,叶片变小而脱落。故栽培2至3年后须进行换盆或修剪更新。
具体养护方法
(1)光照:绿萝的原始生长条件是参天大树遮蔽的树林中,向阳性并不强。但在秋冬季的北方,为补充温度及光合作用的不足,却应增大它的光照度。方法是把绿萝摆放到室内光照最好的地方,或在正午时搬到密封的阳台上晒太阳。同时,温度低的时候要尽量少开窗,因为极短的时间内,叶片就可能被冻伤。
(2)温度:在北方,室温10℃以上,绿萝可以安全过冬,室温在20℃以上,绿萝可以正常生长。绿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20℃-28℃,晚上15℃-18℃。冬季只要室内温度不低于10℃,绿萝即能安全越冬,如温度低于5,易造成落叶,影响生长。生长期适时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
(3)湿度:指的是植物生长环境中空气的含水量。在保证正常温度的条件下,加大湿度对植物的生长极为有利。绿萝喜较大的空气湿度和湿润的环境。盛夏是绿萝的生长高峰,每天可向绿萝的气根和叶面喷雾数次,既可清洗叶片的尘埃,利于绿萝的呼吸,又能使叶色碧绿青翠,还能降低叶面温度,增加小环境的空气湿度,使叶片更好地生长,绿萝的施肥,以氮肥为主,钾肥为辅。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冬季室温较低,绿萝处于休眠状态,应少浇水,保持盆土不干即可。
(4)浇水:秋冬季的浇水量应根据室温严格控制。供暖之前,温度较低,植株的土壤蒸发较慢,要减少浇水,水量应控制在原来的1/4-1/2之间。即使供暖之后,浇水也不可过勤,浇水要少向盆中浇,应由棕丝渗水。另外,还应向棕柱的气生根生长处喷水,以减少因蒸发过快引起根部吸水不足。冬季浇的水以晾晒过一天后的水比较好,水过凉容易损伤根部。如果叶片已经黄的很严重了,一定要注意控制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好。绿萝是不可以用淘米水浇。淘米水虽有不少养分可以利用,但一定要经过沤制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否则不仅轻易生虫,严重的还会引起烂根。
(5)施肥:北方的秋冬季节,植物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因此应减少施肥。入冬前,以浇喷液态无机肥为主,时间是15天左右一次。入冬后,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主,通过叶面上的气孔喷施为主,通过叶面上的气孔吸收肥料,肥效可直接作用于叶面。叶面肥要用专用肥,普通无机肥不易被叶面吸收。北大护花神系列和日本出品的花一番等均可作叶面肥使用。
(6)修剪:每盆栽植或直接扦插4-5株,盆中间设立棕柱,便于绿萝缠绕向上生长。整形修剪在春季进行。当茎蔓爬满棕柱、梢端超出棕柱20厘米左右时,剪去其中2-3株的茎梢40厘米。待短截后萌发出新芽新叶时,再剪去其余株的茎梢。由于冬季受冻或其他原因造成全株或下半部脱叶的盆株,可将植株的一半茎蔓短截1/2,另一半茎蔓短截2/3或3/4,使剪口高低错开,这样剪口下长出米的新叶能裉快布满棕柱。
【食疗价值】
药名:绿萝。
来源:为单子叶植物药天南星科植物绿萝的全株。
功效:活血散瘀。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
性味归经:辛,平。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外用:适量,捣敷。
但是绿萝的液汁有毒,碰到皮肤会引起红痒,误食也会造成喉咙疼痛。
简说茑萝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Five - pointed flower cultivation
茑萝花又名羽叶茑萝、绕龙草、游龙草、锦屏封、五角星花、茑萝松、新娘花。茑萝松茑萝,这个名字一听,就富有诗意。在西方它常用在新娘的捧花中,所以也被称为新娘花。
茑萝松茑萝蔓叶纤细秀丽,花叶俱美,细致动人,是庭院花架、花窗、花门、花篱、花墙以及隔断的优良绿化植物。为美丽的庭园观赏植物。
茑萝花可盆栽陈设于室内,盆栽可用金属丝扎成各种屏风式、塔式。花开时节,其花形虽小,但星星点点散布在绿叶丛中,活泼动人。
【分布区域】
茑萝花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墨西哥及印尼,现广布于全球温带及热带,分布于我国各地。我国广泛栽培(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形态特征】
茑萝花一年生缠绕草本。蒴果卵圆形,果熟期不一致。种子黑色,长卵形,有棕色细毛。
单叶互生,羽状深裂, 茑萝花裂片线形,细长如丝。茑萝的细长光滑的蔓生茎,长可达4~5米,柔软,极富攀援性,是理想的绿篱植物。
聚伞花序腋生,着花数朵,花从叶腋下生出,花梗长约寸余,上着数朵五角星状小花,花高脚碟状,鲜红色或白色,花冠五浅裂,花冠边平展,花瓣五裂,整个花形远看似五角星,花冠红色,有白色及粉红色变种。
它清晨开花,太阳落山后,花瓣便向里卷起,成苞状。它是一种细致可爱的植物,叶片纤细,似羽毛一样轻盈。每天开放一批,晨开午后即蔫。
花期7月至10月。
【生长环境】
喜光照充足的温暖环境,不耐寒,耐干旱、瘠薄。
【栽培技术】
茑萝花一般于早春4月在露地直播,当苗高10cm时定苗,种在庭院篱笆下或棚架两旁,疏垂细绳供其缠绕,极为美观。长江流域于早春4月在露地播种,因其为直根性植物,多行直播。当小苗长出3~4片真叶时定植,若待苗很大时再移植就不容易成活。居住楼房的可用浅盆播种。如用浅盆播种,随着幼苗生长,及时用细线绳牵引,或用细竹片扎成各式排架,做成各式花架盆景。生长季节,适当给予水肥。地栽茑萝每7~10天浇水一次,开花前追肥一次。盆栽的上盆时盆底放少量蹄片作底肥,以后每月追施液肥一次,并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繁殖育苗
一般用播种,适宜春播。长江流域4月初播种,北方可于早春在温室中盆播,也可于5月露地播种,南方播种期以3-4月为宜。用小盆点播,覆土2cm,播后洒水保持盆土湿润,发芽适温约25℃,7-14天出苗。
播种一周后可发芽,苗生3~4片叶时定植,苗太大时移植不容易成活。
茑萝成熟时,种子会自然裂开,自播繁殖。也可在10月末11月初采收种子。
茑萝生命力强,适应性好,一般没有什么病虫害。
【食疗价值】
茑萝可入药,具有清热消肿功效,能治耳疔、痔瘘等。
Five - pointed flower cultivation
茑萝花又名羽叶茑萝、绕龙草、游龙草、锦屏封、五角星花、茑萝松、新娘花。茑萝松茑萝,这个名字一听,就富有诗意。在西方它常用在新娘的捧花中,所以也被称为新娘花。
茑萝松茑萝蔓叶纤细秀丽,花叶俱美,细致动人,是庭院花架、花窗、花门、花篱、花墙以及隔断的优良绿化植物。为美丽的庭园观赏植物。
茑萝花可盆栽陈设于室内,盆栽可用金属丝扎成各种屏风式、塔式。花开时节,其花形虽小,但星星点点散布在绿叶丛中,活泼动人。
【分布区域】
茑萝花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墨西哥及印尼,现广布于全球温带及热带,分布于我国各地。我国广泛栽培(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形态特征】
茑萝花一年生缠绕草本。蒴果卵圆形,果熟期不一致。种子黑色,长卵形,有棕色细毛。
单叶互生,羽状深裂, 茑萝花裂片线形,细长如丝。茑萝的细长光滑的蔓生茎,长可达4~5米,柔软,极富攀援性,是理想的绿篱植物。
聚伞花序腋生,着花数朵,花从叶腋下生出,花梗长约寸余,上着数朵五角星状小花,花高脚碟状,鲜红色或白色,花冠五浅裂,花冠边平展,花瓣五裂,整个花形远看似五角星,花冠红色,有白色及粉红色变种。
它清晨开花,太阳落山后,花瓣便向里卷起,成苞状。它是一种细致可爱的植物,叶片纤细,似羽毛一样轻盈。每天开放一批,晨开午后即蔫。
花期7月至10月。
【生长环境】
喜光照充足的温暖环境,不耐寒,耐干旱、瘠薄。
【栽培技术】
茑萝花一般于早春4月在露地直播,当苗高10cm时定苗,种在庭院篱笆下或棚架两旁,疏垂细绳供其缠绕,极为美观。长江流域于早春4月在露地播种,因其为直根性植物,多行直播。当小苗长出3~4片真叶时定植,若待苗很大时再移植就不容易成活。居住楼房的可用浅盆播种。如用浅盆播种,随着幼苗生长,及时用细线绳牵引,或用细竹片扎成各式排架,做成各式花架盆景。生长季节,适当给予水肥。地栽茑萝每7~10天浇水一次,开花前追肥一次。盆栽的上盆时盆底放少量蹄片作底肥,以后每月追施液肥一次,并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繁殖育苗
一般用播种,适宜春播。长江流域4月初播种,北方可于早春在温室中盆播,也可于5月露地播种,南方播种期以3-4月为宜。用小盆点播,覆土2cm,播后洒水保持盆土湿润,发芽适温约25℃,7-14天出苗。
播种一周后可发芽,苗生3~4片叶时定植,苗太大时移植不容易成活。
茑萝成熟时,种子会自然裂开,自播繁殖。也可在10月末11月初采收种子。
茑萝生命力强,适应性好,一般没有什么病虫害。
【食疗价值】
茑萝可入药,具有清热消肿功效,能治耳疔、痔瘘等。
2018年3月28日星期三
简说千叶草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Chiba grass cultivation
千叶草原产新西兰,习性强健,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阳光充足和半阴处都能正常生长,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冬季可耐0℃左右的低温。
多年生常绿灌木。植株匍匐丛生或呈悬垂状生长,细长的茎红褐色。小叶互生,叶片心形或圆形。其株形饱满,枝叶婆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千叶草即千叶兰(学名:Muehlewbeckia complera),别称千叶兰、千叶吊兰、铁线兰、鱼香草。
千叶草是室内装饰观叶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千叶吊兰是吊兰的一种,吊兰被人们亲切地誉为居室中的“净化器”,成为人的密友。
【分布区域】
多年生常绿灌木。千叶草原产新西兰。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灌木。植株匍匐丛生或呈悬垂状生长,细长的茎红褐色。小叶互生,叶片心形或圆形。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带有光泽;枝干是棕黑褐色,近似于发丝。
其株形饱满,枝叶婆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合作吊盆栽种或放在高处的几架、柜子顶上,茎叶自然下垂,覆盖整个花盆,犹如一个绿球,非常好看。
【生长环境】
千叶草习性强健,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阳光充足和半阴处都能正常生长,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冬季可耐0℃左右的低温,但要避免雪霜直接落在植株上,并要减少浇水,若根部泡在水中,会造成烂根,使植株受损。
生长期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避免过于干燥,否则会造成叶片枯干脱落,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观叶植物专用肥。
夏季注意通风良好,并适当遮光,以防烈日曝晒。每年春季换一次盆,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且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发芽时对植株进行一次修剪,剪去过长、过密的枝条和部分老枝,其节处会萌发许多新枝,使株形更加饱满。
由于千叶草生长较快,栽培中应经常整形,及时剪除影响株形的枝条,以保持美观。
【栽培技术】
千叶草的繁殖可结合换盆进行分株,也可在生长季节或利用春季剪枝时剪下的枝条进行扦插,扦插时间要避开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季节,插后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很容易生根。
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换盆时将密集的盆苗,去掉旧培养土,分成两至数丛,分别盆栽成为新株。分盆方法:用水洗去土,放阴凉处晾至肉质根发软,然后找叶丛缝隙稍宽处用利剪剪开。其它方法:很简单,把盆土磕松,把千叶吊兰提出来,把根上的土抖掉。如果实际是是几棵挤在一起,稍微掰掰就分开了。如果是一大棵,用刀割开。
千叶吊兰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长季,剪取走茎上的小植株,种植在培养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长根后移植至盆中。此外,还可用种子播种,但一般少用。
千叶吊兰是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花卉,其形态多姿,更兼耐阴性强、易管理,常用来悬挂盆栽,作室内装饰或园林布景。其管理应掌握以下几点:
1、千叶吊兰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
2、其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喷雾,以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3、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施氮肥过量,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
4、千叶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甚至于枯而死;如阳光直射,空气干燥,最容易引起千叶吊兰枯焦,所以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并注意保持环境湿度。
5、千叶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喷药防治。如何水培千叶吊兰:千叶吊兰可以水培,可将盆栽千叶吊兰从盆中倒出,用水将土洗净,剪去老叶、老根,置于水培器皿中,倒上清水即可。水不要太多,刚好到根茎部为宜。为了生长旺盛,可向水中滴上几滴营养液(可自制)。器皿可用广口玻璃瓶、玻璃杯及其他容器。容器中的水可以隔几天换一次,或者添加一些水即可。
Chiba grass cultivation
千叶草原产新西兰,习性强健,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阳光充足和半阴处都能正常生长,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冬季可耐0℃左右的低温。
多年生常绿灌木。植株匍匐丛生或呈悬垂状生长,细长的茎红褐色。小叶互生,叶片心形或圆形。其株形饱满,枝叶婆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千叶草即千叶兰(学名:Muehlewbeckia complera),别称千叶兰、千叶吊兰、铁线兰、鱼香草。
千叶草是室内装饰观叶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千叶吊兰是吊兰的一种,吊兰被人们亲切地誉为居室中的“净化器”,成为人的密友。
【分布区域】
多年生常绿灌木。千叶草原产新西兰。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灌木。植株匍匐丛生或呈悬垂状生长,细长的茎红褐色。小叶互生,叶片心形或圆形。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带有光泽;枝干是棕黑褐色,近似于发丝。
其株形饱满,枝叶婆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合作吊盆栽种或放在高处的几架、柜子顶上,茎叶自然下垂,覆盖整个花盆,犹如一个绿球,非常好看。
【生长环境】
千叶草习性强健,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阳光充足和半阴处都能正常生长,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冬季可耐0℃左右的低温,但要避免雪霜直接落在植株上,并要减少浇水,若根部泡在水中,会造成烂根,使植株受损。
生长期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避免过于干燥,否则会造成叶片枯干脱落,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观叶植物专用肥。
夏季注意通风良好,并适当遮光,以防烈日曝晒。每年春季换一次盆,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且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发芽时对植株进行一次修剪,剪去过长、过密的枝条和部分老枝,其节处会萌发许多新枝,使株形更加饱满。
由于千叶草生长较快,栽培中应经常整形,及时剪除影响株形的枝条,以保持美观。
【栽培技术】
千叶草的繁殖可结合换盆进行分株,也可在生长季节或利用春季剪枝时剪下的枝条进行扦插,扦插时间要避开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季节,插后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很容易生根。
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换盆时将密集的盆苗,去掉旧培养土,分成两至数丛,分别盆栽成为新株。分盆方法:用水洗去土,放阴凉处晾至肉质根发软,然后找叶丛缝隙稍宽处用利剪剪开。其它方法:很简单,把盆土磕松,把千叶吊兰提出来,把根上的土抖掉。如果实际是是几棵挤在一起,稍微掰掰就分开了。如果是一大棵,用刀割开。
千叶吊兰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长季,剪取走茎上的小植株,种植在培养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长根后移植至盆中。此外,还可用种子播种,但一般少用。
千叶吊兰是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花卉,其形态多姿,更兼耐阴性强、易管理,常用来悬挂盆栽,作室内装饰或园林布景。其管理应掌握以下几点:
1、千叶吊兰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
2、其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喷雾,以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3、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施氮肥过量,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
4、千叶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甚至于枯而死;如阳光直射,空气干燥,最容易引起千叶吊兰枯焦,所以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并注意保持环境湿度。
5、千叶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喷药防治。如何水培千叶吊兰:千叶吊兰可以水培,可将盆栽千叶吊兰从盆中倒出,用水将土洗净,剪去老叶、老根,置于水培器皿中,倒上清水即可。水不要太多,刚好到根茎部为宜。为了生长旺盛,可向水中滴上几滴营养液(可自制)。器皿可用广口玻璃瓶、玻璃杯及其他容器。容器中的水可以隔几天换一次,或者添加一些水即可。
简说花叶络石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Flame
花叶络石,为常绿木质藤蔓植物,茎有不明显皮孔。小枝、嫩叶柄及叶背面被短柔毛,老枝叶无毛。属喜光、强耐荫植物,喜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可作为常年“开花”植物用于各种花镜布置,同时它又是优良的盆栽植物材料。
中文学名叫 花叶络石, 拉丁学名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Flame 。归类为 植物界-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龙胆目-夹竹桃科-花皮胶藤族 -络石属。别名:初雪葛、斑叶络石。
花叶络石的观赏价值体现在三个层次的叶色,即由红叶、粉红叶、纯白叶、斑叶和绿叶所构成的色彩群,极似盛开的一簇鲜花,极其艳丽、多彩,尤其以春、夏、秋三季更佳。为达到最佳的色彩效果,春季需要通过强度修剪以促进萌枝,增加观赏枝,同时形成紧密型植株丛。
在园林上,它是极其美丽的地被植物材料,可在城市行道树下隔离带种植;或作为护坡藤蔓覆盖;可以代替公园、现代设施上盆花布景,以克服盆花观赏期短、经常换用的高成本缺点。此外,也可用作家庭盆栽的优良植物,或是苔藓微景观的造景植物。
【分布区域】
花叶络石是日本新进研发、主力推崇的优良园林绿化地被树种之一。该品种以其艳丽、生性强健、抗性优良、栽培管理粗放等优势,在现有园林绿化地被植物中脱颖而出。
【形态特征】
花叶络石为常绿木质藤蔓植物,茎有不明显皮孔。小枝、嫩叶柄及叶背面被短柔毛,老枝叶无毛。叶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或宽倒卵形,长 2-6cm,宽1-3cm。老叶近绿色或淡绿色,第一轮新叶粉红色,少数有2-3对粉红叶,第二至第三对为纯白色叶,在纯白叶与老绿叶间有数对斑状花叶,整株叶色丰富,可谓色彩斑斓。
【生长环境】
花叶络石适宜在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土壤环境中生存,性强健抗病能力强,生长旺盛,类似于中国本土络石,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耐干旱、抗短期洪涝、抗寒能力。其叶色的变化与光照、生长状况相关,艳丽的色彩表现需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和旺盛的生长条件。
从试验栽培看,其叶色的变化与光照、生长状况相关,艳丽的色彩表现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和旺盛的生长条件,但此时植株生长不快,生长月的生长量多数在3cm左右。从其本身植株生长而言,它属喜光、稍耐阴植物,喜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土壤,性强健,生长较快,生长月的月生长量可达4cm以上。同时它也属较干旱、耐寒的品种。
可实现长江流域以南露天栽培。为安全越冬,可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如增加光照;3-8月以施用氮肥为主,促进植株生长,9月及10月上旬适量追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10月开始禁止修剪等。如作为室内盆栽观赏植物,则可用于任何地区,尤其在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更为适宜。
【栽培技术】
可以在一年中任何季节扦插繁殖,春季与秋季的生根率均可达98%以上,夏季扦插对于部分生长太嫩的枝条易腐烂,但达到半木质化的枝条均可生根成活。
此外,花叶络石还可以压条繁殖,一般老枝压条在早春进行,嫩枝压条在夏季,埋土约3cm,节与节间都可生根成一新植株,但压条繁殖的繁殖速率欠快,且用工量大,规模化生产多数难于应用。
组织培养法快繁花叶络石技术已经完成,组培过程中即可出现花叶,观赏性状稳定。花叶络石栽培依据其生长与观赏价值双重考虑,可以把种苗生产、植株培育和成品苗木的培育适当区分开来,即在半萌、疏松肥沃的栽培基质等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大量扩繁和前期植株培育,当植株达到20cm长且分枝较多时移入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以达到艳丽的叶色。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Flame
花叶络石,为常绿木质藤蔓植物,茎有不明显皮孔。小枝、嫩叶柄及叶背面被短柔毛,老枝叶无毛。属喜光、强耐荫植物,喜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可作为常年“开花”植物用于各种花镜布置,同时它又是优良的盆栽植物材料。
中文学名叫 花叶络石, 拉丁学名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Flame 。归类为 植物界-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龙胆目-夹竹桃科-花皮胶藤族 -络石属。别名:初雪葛、斑叶络石。
花叶络石的观赏价值体现在三个层次的叶色,即由红叶、粉红叶、纯白叶、斑叶和绿叶所构成的色彩群,极似盛开的一簇鲜花,极其艳丽、多彩,尤其以春、夏、秋三季更佳。为达到最佳的色彩效果,春季需要通过强度修剪以促进萌枝,增加观赏枝,同时形成紧密型植株丛。
在园林上,它是极其美丽的地被植物材料,可在城市行道树下隔离带种植;或作为护坡藤蔓覆盖;可以代替公园、现代设施上盆花布景,以克服盆花观赏期短、经常换用的高成本缺点。此外,也可用作家庭盆栽的优良植物,或是苔藓微景观的造景植物。
【分布区域】
花叶络石是日本新进研发、主力推崇的优良园林绿化地被树种之一。该品种以其艳丽、生性强健、抗性优良、栽培管理粗放等优势,在现有园林绿化地被植物中脱颖而出。
【形态特征】
花叶络石为常绿木质藤蔓植物,茎有不明显皮孔。小枝、嫩叶柄及叶背面被短柔毛,老枝叶无毛。叶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或宽倒卵形,长 2-6cm,宽1-3cm。老叶近绿色或淡绿色,第一轮新叶粉红色,少数有2-3对粉红叶,第二至第三对为纯白色叶,在纯白叶与老绿叶间有数对斑状花叶,整株叶色丰富,可谓色彩斑斓。
【生长环境】
花叶络石适宜在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土壤环境中生存,性强健抗病能力强,生长旺盛,类似于中国本土络石,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耐干旱、抗短期洪涝、抗寒能力。其叶色的变化与光照、生长状况相关,艳丽的色彩表现需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和旺盛的生长条件。
从试验栽培看,其叶色的变化与光照、生长状况相关,艳丽的色彩表现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和旺盛的生长条件,但此时植株生长不快,生长月的生长量多数在3cm左右。从其本身植株生长而言,它属喜光、稍耐阴植物,喜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土壤,性强健,生长较快,生长月的月生长量可达4cm以上。同时它也属较干旱、耐寒的品种。
可实现长江流域以南露天栽培。为安全越冬,可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如增加光照;3-8月以施用氮肥为主,促进植株生长,9月及10月上旬适量追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10月开始禁止修剪等。如作为室内盆栽观赏植物,则可用于任何地区,尤其在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更为适宜。
【栽培技术】
可以在一年中任何季节扦插繁殖,春季与秋季的生根率均可达98%以上,夏季扦插对于部分生长太嫩的枝条易腐烂,但达到半木质化的枝条均可生根成活。
此外,花叶络石还可以压条繁殖,一般老枝压条在早春进行,嫩枝压条在夏季,埋土约3cm,节与节间都可生根成一新植株,但压条繁殖的繁殖速率欠快,且用工量大,规模化生产多数难于应用。
组织培养法快繁花叶络石技术已经完成,组培过程中即可出现花叶,观赏性状稳定。花叶络石栽培依据其生长与观赏价值双重考虑,可以把种苗生产、植株培育和成品苗木的培育适当区分开来,即在半萌、疏松肥沃的栽培基质等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大量扩繁和前期植株培育,当植株达到20cm长且分枝较多时移入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以达到艳丽的叶色。
简说金银花栽培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Honeysuckle cultivation
金银花 ,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 japonica)。“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别称忍冬、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鸳鸯藤。
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在民间传说中金银花是爱情的见证之花。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书生偶遇一富家小姐,两人一见钟情,便在、丫环的安排下频频约会。有一天他们在园林中散步时,发现有一种花成对开放且清香特别,两人触景生情,便指花为盟,私定了终生。不料,姑娘的父母知晓后,因嫌弃书生家境贫寒,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硬要将他们拆散。知道真相的书生从此发奋苦读,最终考中了状元,并将姑娘明媒正娶,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他们把定情之花栽得满院皆是。这种花就是金银花。有诗云:“天地细蕴夏日长,金银两宝结鸳鸯,山盟不以风霜改,处处同心岁岁香。”因此,人们又称它为“鸳鸯花”。
金银花最早栽培记载见于宋代《苏沈内翰良方》,其中称:“可移根庭栏间,以备急。”许多地方县志也有记载,如清光绪二十二年《费县志》称:“花有黄白故名金银花,从前间有之,不过采以代茶,至嘉庆初,商旅贩往他处,……不数年山角水湄栽植几遍。”由此可知,金银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198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确定为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后来又被确定为药食兼用品种。金银花药用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用它防治疾病,在《名医别录》中被列为上品。
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除西藏外。金银花原产我国,分布各省。在我国,北起东三省,南到广东、海南,东从山东,西到喜马拉雅山均有分布。
山东省平邑县,是闻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金银花原产地和主产区,种植金银花已有200多年历史,面积超过42万亩,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流通量占全国的70%以上。
山东省费县,野生金银花起于何时,不可考据。清光绪二十二年编修的《费县志》载:“花有黄白,故名金银花。从前间有之,不过采以代茶。至嘉庆初,商旅贩往他处,辄获厚利。不数年,山角水湄栽植几遍。”据此可以断定,金银花在本地人工栽培历史已近200年了。费县金银花不仅具有花蕾肥大、色泽纯正、味道清正等特点,而且有效成份含量高,金银花的花茎、叶、花蕾中的主要成份为绿原酸,绿原酸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抗菌消炎的作用。另外,花中还含有肌醇、皂甙、木鳖甙、紫丁香甙及忍冬黄素等。
中国金银花之乡隆回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以面积大、产量多、质量好而闻名,栽培品种以灰毡忍冬为主,主产于隆回县西北部中山区和中山原区的小沙江区域。
【形态特征】
金银花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卵形叶子对生,枝叶均密生柔毛和腺毛。夏季开花,苞片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
金银花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 ,长3~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
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厘米,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长约2毫米,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 (2~) 3~4.5 (~6)厘米,唇形,筒稍长于唇瓣,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
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外面黄白色或淡绿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细小,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边缘有毛。开放花朵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未开放、色黄白或绿白、无枝叶杂质者为佳。
果实圆形,直径6~7毫米,熟时蓝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
金银花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生长环境】
温带及亚热带树种,适应性很强,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湿润、肥沃的深厚沙质壤上生长最佳,每年春夏两次发梢。根系繁密发达,萌蘖性强,茎蔓着地即能生根。喜阳光和温和、湿润的环境,生活力强,适应性广,耐寒,耐旱。在当年生新枝上孕蕾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盐碱地均能生长。根系发达,生根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处都可种植。
故农谚讲:“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
【栽培技术】
由于匍匐生长能力比攀援生长能力强,故更适合于在林下、林缘、建筑物北侧等处做地被栽培;金银花还可以做绿化矮墙;亦可以利用其缠绕能力制作花廊、花架、花栏、花柱以及缠绕假山石等等。优点是蔓生长量大,管理粗放,缺点是蔓与蔓缠绕,地面覆盖高低不平,给人杂乱无章之感。
金银花的繁殖采用种子繁殖或营养繁殖。种子繁殖又称有性繁殖,费工费时,生长缓慢,加之金银花主要以花入药,大多不让其结籽。生产中多不采用。
营养繁殖又称无性繁殖,有扦插,压条、分株三种方法,其中扦插法简单易行,容易成活,生产上使用得最多。压条繁殖法、分株繁殖法二者在生产中多不采用。
扦插法:分直接扦插和育苗扦插。
直接扦插
在夏、秋阴雨连绵季节,选取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30厘米长,摘去下部叶片,按穴距1.3米,每穴放10~15根插条,露出地面10厘米左右,填土压紧,浇水,直接栽植在山坡,地堰等处,保持土壤湿润,半月左右即长出新根。
扦插育苗
一年四季除严冬外均可进行。选肥沃、湿润、灌溉方便沙壤土,以土杂肥作基肥,翻耕整平耙细作苗床。按行距25~30厘米开沟,沟深15~20厘米,将截好的插条均匀地排列在沟中,插条之间有空隙即可。填上踏实,地上露出5厘米左右,立即浇透水,若气温在20℃以上,保持土壤湿润,半个月左右,即能生根发芽。秋冬季节育的苗,因处于休眠期,年前不生根,但也不能缺水,否则会干枯致死。扦插育苗的应在其生出粗壮的不定根后,移栽。
移栽
金银花移栽应选在春季3月上中旬,秋季8月上旬至10月上旬。选择土层疏松,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的肥沃土壤,每亩施厩肥3000公斤,深翻30厘米以上,整成平畦,按行株距1.5米×1.5米,挖穴;穴深宽视苗子大小而定,穴底施肥土拌匀,半年至1年的幼苗每穴5~8株分散穴内,按圆形栽种;2年左右大苗每穴1~3株分散穴内,按半月形栽种,填土压实浇水。此外,沟旁、田埂,荒地,房前屋后的空地均可种植
田间管理
栽植后的头1~2年内,是金银花植株发育定型期,多施一些人畜粪、草木灰、尿素、硫酸钾等肥料。栽植2年-3年后,每年春初,应多施畜杂肥、厩肥、饼肥、过磷酸钙等肥料。第一茬花采收后即应追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为下茬花提供充足的养分。每年早春萌芽后和第一批花收完时,开环沟 浇施人粪尿、化肥等。每种肥料施用250g,施肥处理对金银花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大小顺序为:尿素+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其中尿素+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复合肥、尿素能够显著提高金银花产量,结合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状况以及施肥成本,追肥以追施尿素+磷酸二氢铵(150g+100g)或250g硫酸钾复合肥为好。
疾病虫害
褐斑病多发于8-9月份,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尤为严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图形病斑,病斑背面有灰黑色霉状物;病重时,叶片脱落,植株长势衰弱。防治方法:首先,剪除病叶,防治疾病蔓延。其次,喷洒药物治疗。可用1:1.5:200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稀释液或托布津1000~1500倍稀释液,通常每7-10天喷1次,连用2-3次即可。
盆景栽培
金银花盆景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以秋末冬初栽植最好,为了使金银花盆景生长良好,可将已扦插成活的金银花,秋末冬初栽植于与桩头大小适宜的观赏盆中,再用准备好的肥沃腐殖壤土进行培植,表面铺植绿苔,随即浇水以利成活。
金银花盆景因栽培容器所限,经常需要补充水分和养分,特别在生长季节,施肥要以磷钾肥为主,每周施一次腐熟饼肥,促进枝蔓粗壮,为翌年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在发芽前,要对其进行修剪成型。在冬季至次年萌动前,均可进行栽植修剪定型,根据盆景造型需要,一般留3-5个主枝,每枝留2-3个芽,其它枝蔓全部剪除,是保证迅速成型的关键。
根据金银花的生长特点和造型的需要,每年要进行多次抹芽。特别是初春萌芽时,金银花每个节间上长满了参差不齐的萌芽,这时要善于识别,第一,要及时抹去将来生长旺盛有缠绕性、绕乱树形的徒长枝芽,在生长过程中,尤其对徒长枝芽要坚决控制;第二,要抹去以后无能力开花的瘦弱枝芽,以免影响其通风透光;第三,只留以后可以正常开花的普通生长枝的芽,一般成枝后在20cm左右剪去,枝条大部分都可以着花,而且花多。
金银花在肥水充足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生长,但又不能放任生长,在此期间,要视其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及时扣水,控制树形,增加花量,防止徒长,促使茎蔓老熟,节间缩短,株形矮化。一般除每周施一次腐熟饼肥外,还要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2-3次叶面喷施。
【食疗价值】
金银花含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及鞣质等,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此外,金银花还具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金银花水及酒浸液对试验性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金银花的花、叶经蒸馏制得的蒸馏液叫金银花露。夏季用它做成饮料,不仅味道甘甜可口,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之功。
金银花性味归经:甘,微苦,清香,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
《神农本草经》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疔毒、红肿热痛、便脓血”等。
《本草纲目》中详细论述了金银花具有“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功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卫生部对金银花先后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活性酶物质,具有抗衰老,防癌变,轻身健体的良好功效。
金银花药用价值和保健用途广泛,社会需求量大。金银花的成色不同,药用效果也不同。金银花成色越好的金银花药效越好,价值也更高。
金银花药用可分为生药、炒药和炭药3种,炮制不同,功效不同:
生药是把鲜金银花经过日晒、阴干等方法而获得的干品。金银花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善清利上焦和肌表之毒邪。可用于温病初期,生药金银花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等同用,以加强疏散清热功效。主治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者,其代表方有“银翘散”。还可用于痈疽疔毒,金银花有“疡科之圣药”之称,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合用,能增强解毒消肿之力。对于痈疽疖毒、红肿疼痛,无论溃脓还是未溃脓者,使用金银花(用量宜重)均能起到极佳效果,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等。
炒药是把金银花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为度。炒药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热解毒的功效是善走中焦和气分,多用于温病中期。常与黄芩、石膏、芦根、竹茹、栀子等同用,具有清解内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的功效。可用于邪热内盛而见发热烦躁、胸膈痞闷、口渴干呕、舌红苔燥及脉象洪数等。
金银花炭是用武火清炒(但火力不宜过大),将金银花炒至焦黄或稍黑,贮存备用。炭药味甘微苦涩,性微寒,重在清下焦及血分之热毒,主要用于治疗痢疾等。常与黄连、木香、赤芍、马齿苋、蒲公英等药合用,能起到清肠解毒、活血化瘀之功。
【经济价值】
金银花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金银花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很多防治非典的中药处方中都使用了金银花。日常生活中,人们还经常以金银花泡水代茶来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卫生部对金银花先后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活性酶物质,具有抗衰老,防癌变,轻身健体的良好功效。近年来,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诸如“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含有金银花的“中华牙膏”、“忍冬花香烟”、“健脑补肾丸”、“清热解毒口服液”、“金银花浴液”、“金银花洗面奶”、“金银花啤酒”、“金银花晶”、“金银花露”、“金银花茶”等数十个医疗和保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俏销不衰。
Honeysuckle cultivation
金银花 ,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 japonica)。“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别称忍冬、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鸳鸯藤。
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在民间传说中金银花是爱情的见证之花。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书生偶遇一富家小姐,两人一见钟情,便在、丫环的安排下频频约会。有一天他们在园林中散步时,发现有一种花成对开放且清香特别,两人触景生情,便指花为盟,私定了终生。不料,姑娘的父母知晓后,因嫌弃书生家境贫寒,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硬要将他们拆散。知道真相的书生从此发奋苦读,最终考中了状元,并将姑娘明媒正娶,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他们把定情之花栽得满院皆是。这种花就是金银花。有诗云:“天地细蕴夏日长,金银两宝结鸳鸯,山盟不以风霜改,处处同心岁岁香。”因此,人们又称它为“鸳鸯花”。
金银花最早栽培记载见于宋代《苏沈内翰良方》,其中称:“可移根庭栏间,以备急。”许多地方县志也有记载,如清光绪二十二年《费县志》称:“花有黄白故名金银花,从前间有之,不过采以代茶,至嘉庆初,商旅贩往他处,……不数年山角水湄栽植几遍。”由此可知,金银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198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确定为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后来又被确定为药食兼用品种。金银花药用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用它防治疾病,在《名医别录》中被列为上品。
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除西藏外。金银花原产我国,分布各省。在我国,北起东三省,南到广东、海南,东从山东,西到喜马拉雅山均有分布。
山东省平邑县,是闻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金银花原产地和主产区,种植金银花已有200多年历史,面积超过42万亩,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流通量占全国的70%以上。
山东省费县,野生金银花起于何时,不可考据。清光绪二十二年编修的《费县志》载:“花有黄白,故名金银花。从前间有之,不过采以代茶。至嘉庆初,商旅贩往他处,辄获厚利。不数年,山角水湄栽植几遍。”据此可以断定,金银花在本地人工栽培历史已近200年了。费县金银花不仅具有花蕾肥大、色泽纯正、味道清正等特点,而且有效成份含量高,金银花的花茎、叶、花蕾中的主要成份为绿原酸,绿原酸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抗菌消炎的作用。另外,花中还含有肌醇、皂甙、木鳖甙、紫丁香甙及忍冬黄素等。
中国金银花之乡隆回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以面积大、产量多、质量好而闻名,栽培品种以灰毡忍冬为主,主产于隆回县西北部中山区和中山原区的小沙江区域。
【形态特征】
金银花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卵形叶子对生,枝叶均密生柔毛和腺毛。夏季开花,苞片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
金银花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 ,长3~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
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厘米,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长约2毫米,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 (2~) 3~4.5 (~6)厘米,唇形,筒稍长于唇瓣,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
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外面黄白色或淡绿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细小,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边缘有毛。开放花朵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未开放、色黄白或绿白、无枝叶杂质者为佳。
果实圆形,直径6~7毫米,熟时蓝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
金银花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象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生长环境】
温带及亚热带树种,适应性很强,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湿润、肥沃的深厚沙质壤上生长最佳,每年春夏两次发梢。根系繁密发达,萌蘖性强,茎蔓着地即能生根。喜阳光和温和、湿润的环境,生活力强,适应性广,耐寒,耐旱。在当年生新枝上孕蕾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盐碱地均能生长。根系发达,生根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处都可种植。
故农谚讲:“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
【栽培技术】
由于匍匐生长能力比攀援生长能力强,故更适合于在林下、林缘、建筑物北侧等处做地被栽培;金银花还可以做绿化矮墙;亦可以利用其缠绕能力制作花廊、花架、花栏、花柱以及缠绕假山石等等。优点是蔓生长量大,管理粗放,缺点是蔓与蔓缠绕,地面覆盖高低不平,给人杂乱无章之感。
金银花的繁殖采用种子繁殖或营养繁殖。种子繁殖又称有性繁殖,费工费时,生长缓慢,加之金银花主要以花入药,大多不让其结籽。生产中多不采用。
营养繁殖又称无性繁殖,有扦插,压条、分株三种方法,其中扦插法简单易行,容易成活,生产上使用得最多。压条繁殖法、分株繁殖法二者在生产中多不采用。
扦插法:分直接扦插和育苗扦插。
直接扦插
在夏、秋阴雨连绵季节,选取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30厘米长,摘去下部叶片,按穴距1.3米,每穴放10~15根插条,露出地面10厘米左右,填土压紧,浇水,直接栽植在山坡,地堰等处,保持土壤湿润,半月左右即长出新根。
扦插育苗
一年四季除严冬外均可进行。选肥沃、湿润、灌溉方便沙壤土,以土杂肥作基肥,翻耕整平耙细作苗床。按行距25~30厘米开沟,沟深15~20厘米,将截好的插条均匀地排列在沟中,插条之间有空隙即可。填上踏实,地上露出5厘米左右,立即浇透水,若气温在20℃以上,保持土壤湿润,半个月左右,即能生根发芽。秋冬季节育的苗,因处于休眠期,年前不生根,但也不能缺水,否则会干枯致死。扦插育苗的应在其生出粗壮的不定根后,移栽。
移栽
金银花移栽应选在春季3月上中旬,秋季8月上旬至10月上旬。选择土层疏松,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的肥沃土壤,每亩施厩肥3000公斤,深翻30厘米以上,整成平畦,按行株距1.5米×1.5米,挖穴;穴深宽视苗子大小而定,穴底施肥土拌匀,半年至1年的幼苗每穴5~8株分散穴内,按圆形栽种;2年左右大苗每穴1~3株分散穴内,按半月形栽种,填土压实浇水。此外,沟旁、田埂,荒地,房前屋后的空地均可种植
田间管理
栽植后的头1~2年内,是金银花植株发育定型期,多施一些人畜粪、草木灰、尿素、硫酸钾等肥料。栽植2年-3年后,每年春初,应多施畜杂肥、厩肥、饼肥、过磷酸钙等肥料。第一茬花采收后即应追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为下茬花提供充足的养分。每年早春萌芽后和第一批花收完时,开环沟 浇施人粪尿、化肥等。每种肥料施用250g,施肥处理对金银花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大小顺序为:尿素+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其中尿素+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复合肥、尿素能够显著提高金银花产量,结合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状况以及施肥成本,追肥以追施尿素+磷酸二氢铵(150g+100g)或250g硫酸钾复合肥为好。
疾病虫害
褐斑病多发于8-9月份,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尤为严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图形病斑,病斑背面有灰黑色霉状物;病重时,叶片脱落,植株长势衰弱。防治方法:首先,剪除病叶,防治疾病蔓延。其次,喷洒药物治疗。可用1:1.5:200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稀释液或托布津1000~1500倍稀释液,通常每7-10天喷1次,连用2-3次即可。
盆景栽培
金银花盆景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以秋末冬初栽植最好,为了使金银花盆景生长良好,可将已扦插成活的金银花,秋末冬初栽植于与桩头大小适宜的观赏盆中,再用准备好的肥沃腐殖壤土进行培植,表面铺植绿苔,随即浇水以利成活。
金银花盆景因栽培容器所限,经常需要补充水分和养分,特别在生长季节,施肥要以磷钾肥为主,每周施一次腐熟饼肥,促进枝蔓粗壮,为翌年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在发芽前,要对其进行修剪成型。在冬季至次年萌动前,均可进行栽植修剪定型,根据盆景造型需要,一般留3-5个主枝,每枝留2-3个芽,其它枝蔓全部剪除,是保证迅速成型的关键。
根据金银花的生长特点和造型的需要,每年要进行多次抹芽。特别是初春萌芽时,金银花每个节间上长满了参差不齐的萌芽,这时要善于识别,第一,要及时抹去将来生长旺盛有缠绕性、绕乱树形的徒长枝芽,在生长过程中,尤其对徒长枝芽要坚决控制;第二,要抹去以后无能力开花的瘦弱枝芽,以免影响其通风透光;第三,只留以后可以正常开花的普通生长枝的芽,一般成枝后在20cm左右剪去,枝条大部分都可以着花,而且花多。
金银花在肥水充足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生长,但又不能放任生长,在此期间,要视其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及时扣水,控制树形,增加花量,防止徒长,促使茎蔓老熟,节间缩短,株形矮化。一般除每周施一次腐熟饼肥外,还要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2-3次叶面喷施。
【食疗价值】
金银花含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及鞣质等,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此外,金银花还具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金银花水及酒浸液对试验性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金银花的花、叶经蒸馏制得的蒸馏液叫金银花露。夏季用它做成饮料,不仅味道甘甜可口,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之功。
金银花性味归经:甘,微苦,清香,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
《神农本草经》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疔毒、红肿热痛、便脓血”等。
《本草纲目》中详细论述了金银花具有“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功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卫生部对金银花先后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活性酶物质,具有抗衰老,防癌变,轻身健体的良好功效。
金银花药用价值和保健用途广泛,社会需求量大。金银花的成色不同,药用效果也不同。金银花成色越好的金银花药效越好,价值也更高。
金银花药用可分为生药、炒药和炭药3种,炮制不同,功效不同:
生药是把鲜金银花经过日晒、阴干等方法而获得的干品。金银花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善清利上焦和肌表之毒邪。可用于温病初期,生药金银花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等同用,以加强疏散清热功效。主治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者,其代表方有“银翘散”。还可用于痈疽疔毒,金银花有“疡科之圣药”之称,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合用,能增强解毒消肿之力。对于痈疽疖毒、红肿疼痛,无论溃脓还是未溃脓者,使用金银花(用量宜重)均能起到极佳效果,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等。
炒药是把金银花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为度。炒药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热解毒的功效是善走中焦和气分,多用于温病中期。常与黄芩、石膏、芦根、竹茹、栀子等同用,具有清解内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的功效。可用于邪热内盛而见发热烦躁、胸膈痞闷、口渴干呕、舌红苔燥及脉象洪数等。
金银花炭是用武火清炒(但火力不宜过大),将金银花炒至焦黄或稍黑,贮存备用。炭药味甘微苦涩,性微寒,重在清下焦及血分之热毒,主要用于治疗痢疾等。常与黄连、木香、赤芍、马齿苋、蒲公英等药合用,能起到清肠解毒、活血化瘀之功。
【经济价值】
金银花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金银花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很多防治非典的中药处方中都使用了金银花。日常生活中,人们还经常以金银花泡水代茶来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卫生部对金银花先后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活性酶物质,具有抗衰老,防癌变,轻身健体的良好功效。近年来,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诸如“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含有金银花的“中华牙膏”、“忍冬花香烟”、“健脑补肾丸”、“清热解毒口服液”、“金银花浴液”、“金银花洗面奶”、“金银花啤酒”、“金银花晶”、“金银花露”、“金银花茶”等数十个医疗和保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俏销不衰。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