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

苏州易园古韵 景观18 叠石三易

景观18
叠石三易


江南气候温和,水量充沛,物产丰盛,自然景色优美。晋室南迁后,渡江中原人士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园林的营建创造了条件。南宋偏安江左,在江南地区营造了不少园林,临安、吴兴是当时园林的集聚点,蔚为江南巨观。明清时代,江南园林续有发展,尤以苏州、扬州两地为盛。
苏州园林崇尚清高,景慕自然。目前,江南园林以苏州保存较好。但以易学为主题,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以山石林水传授文化知识和工程哲学思想的古建园林,独有太湖书院之易园。“叠石三易”为易园中的园中园之景。
何为“三易”?还得从易学说起。
易学属于在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研究万事万物运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问。
相传八千年前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和六十四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文王重新演绎六十四卦卦序,汇集历代口头流传的卦辞、爻辞,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易经》。
自春秋以上,中国学术总于易学一体,由伏羲氏画卦到老子出关后之时,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
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它起始于筮占但高于筮占。《周易》中记录了很多上古的古代历史事件,因此易经本于实践。《周易》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文文化的基础。
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而儒门之外。
从易学发展史上看,先秦易学发展到老孔时代,形成了道家易、儒家易及术家易三支。
易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伏羲、舜帝、周文王、老子与孔子。三易在先秦有专门的经师。
《周易》是一部通过卦爻、象数、占筮的模型或形式,模拟、预测宇宙万物起源、结构、变化规律的典籍,包含较深刻的理论思想,具有很大的抽象性、灵活性与适用性,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故被成为占筮之学、天人之学、自然哲学。
《周易》包括《经》《传》两大部分。《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易学不仅研究《周易》卦爻、象数、占筮等形式,而且研究《周易》蕴藏的深刻义理及思维方式;不仅研究《周易》本身的内容,而且研究“易”在中华文化文明史上的巨大作用,研究“易”在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各门类学科中的影响、渗透和运用。易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历代对《易》的解说、研究和阐发,则构成“易学”。
经漫长岁月的积累,有关“易学”的早期经典: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集结成书,并称为“三易”,为易学形成奠定了基础。《连山》与《归藏》长期亡佚,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
 “易”还有三种含义。东汉郑玄《易赞》、《易论》认为:“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按通俗的解释:万事万物都有“简易”、“变易”、“不易”之属性,读懂了“三易”的关系,对天地自然和社会人生也就有了透彻的感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