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

苏州易园古韵 景观4 慎独养心


慎独养心


太湖书院正门外右侧路口耸立之碑石,由苏州著名工匠陆云龙团队镌刻 “慎独”二字。“慎独”二字由著名社会达人、太湖书院执行院长沈阳先生手书。
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养心最难之处,又是慎独。慎独,是独自一人时,亦有一双慧眼能时时事事观照自己,不做出格事,不做出格人,不说出格话。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心存抱负,思有见识。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内心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
《论语•为政》记述了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就说,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沈阳先生认为: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身教便是率先垂范,积极践行。能说会道并非错误,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文化,见识广博,文化深厚,心底纯洁,则言之有哲理,行之有方法。
巧言令色者,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空谈虚言妄语,言而无信。
心与口是人之发语的两端,按照佛家的观点,心为善生,而口为妄生。唯有心口若一才是可信之人。
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
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中国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
无论是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是元代时许衡的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亦或是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于心中自律的坚守,他们做到了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可谓是慎独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人处事的坦荡之志。因为长久的慎独,讲求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常说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事无不可对人言,就少有愧疚、猜疑、顾忌等种种阴暗,心中自然绿意盎然,谈笑风生,青春不老。
能做到“慎独”二字都是令人敬畏之智者。言行一致,身先士卒,必会一呼百应,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受人尊敬;胸怀抱负,见识卓群,必会行事果断,具有创造力和开拓力,令人仰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