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

苏州易园古韵 景观6 乾乾不息


乾乾不息


走进太湖书院易园正门,踏上台阶平台,可见门首匾额“天行健”三字,1911年清华大学诞生后,以之作为校训。
“天行健”取之《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至少从战国时代起,就被看作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后来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变化的意思,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乾卦是易经中的一个卦,代表天。天(即宇宙)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此处两旁楹联书“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联出于唐·刘禹锡《问大钩赋》。
刘禹锡是唐朝文学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顺宗即位。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刘禹锡受到顺宗信任进入中枢。这段时间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行至江陵,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著作是《天论》三篇。在宇宙论方面,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比柳宗元更进步。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唯心主义思想,是与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的。“法大行”的时候,社会上“是为公是,非为公非”,人们就不会产生祸福来自天命的思想;“法大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颠倒,人不能胜天,天命论就在人间得到了宣扬的条件;“法小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不清,人们就会对天命将信将疑。刘禹锡用社会实践解释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是在认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这也是刘禹锡对有神论社会根源的看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