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四平激战时的航校迁移牡丹江行动(中国空军史话)

通化暴乱真相(25)
波特兰先生读史笔记



四平位于沈阳和长春之间,为交通枢纽,成为国共两军攻防重镇。当时,国军向北推进,必克四平;共产党固守长春,必守四平。
毛泽东想固守四平以拖延时间,确保北部大城市,等待调停中国内战的美国特使马歇尔由美返华,可获得更多谈判筹码。不过,林彪对死守四平主张最初持不同看法,他不看重固守城市,而强调消灭敌人,实际上他深知对方火力强大,不愿硬拚;在激战中,因兵力悬殊而无法守住,黄克诚电报吁求放弃四平、长春,毛泽东都置之不理。毛泽东在战前指示,准备数万人伤亡。
双方军队在四平展开了第一次正面大战。毛泽东一厢情愿地要求“死守四平,寸土必争”,此时已拥有30万军队的林彪,在四平和本溪各集结了10万军队死守。这给一路攻势锐利、渴望大试锋芒的国军一个良机。蒋介石电文要求“一举击破共军之主力”,指示此战应集中空军全力、采用空陆联合作战模式。
此次大战,国民党空军轰炸发挥了巨大威力,重创了本溪林彪10万部队。国军参战的7个军,5个是全副美式机械化装备,其中孙立人的新一军、廖耀湘的新六军则是国军五大主力中的两支精锐,士兵训练有素,拥有强大火力。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具有杰出军事才能,他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部队;廖氏亦是出色军事人才。此时,国军在东北共28万。
这次大战,从1946418日打到518日。国军在本溪和四平两地发动强大攻势,空军猛烈轰炸,首先力克本溪,10万林彪守军开始大撤退。
国军又挥师北上,援战四平,然后兵分三路,以空中优势发起立体攻势,四平10万林彪守军又撤退。国军于519日占领了四平。
  于此同时,国军对通化进行了狂轰滥炸,通化机场和老航校也成了轰炸目标。
迫于局势变化,老航校第四次搬家了:从通化迁移至牡丹江。
1945年中央组织部将保留在陕甘宁边区内曾学过航空事业的人员及其家属,全都召集到中央党校一部,明确指示要组织大家到东北建设空军。同时宣布了一支赴东北的小队,成员有魏坚、林征、王琏、张成中、沙莱、吴恺、李素芳、熊焰、陈然、顾光旭、欧阳翼、许景煌、谢挺扬、马杰三、龙定燎、麦林、张开轶、李成服、路夫等人。
这个小队附属在开赴东北的潘大队长、刘汉生大队政委的干部大队里。小队队长是魏坚,副队长是林征,直接领导分队的队长是古德保。这批人也是由延安支东北的第二批航空干部。
这支赴东北的航空队伍于194510月初从延安出发,历经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才抵达张家口。随队的张开轶在常乾坤、王弼带领下,辗转到达海龙,那是194622日,恰逢中国农历除夕。张开轶按照常乾坤的指示拨通了通化航空总队刘风的电话,没料到刘风告知:通化发生暴动。只到暴动平息后,于26日,这支队伍才到达通化。
暴动的痕迹,随处可见。张开轶看到暴动时暴乱分子使用的坦克还甩在街上,公安局的山墙被炮轰了一个大洞,专员公署的楼房进口和一层的墙壁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枪眼,一直延续到二层楼的一半。不几天,暴动头子藤田被押着示街了。
张开轶一行刚到通化就接受了一项任务,领导决定由他和几位同志一起去抚顺搜集汽油,飞机所用的汽油就快耗尽了。
张开轶一行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在抚顺煤矿矿长唐南平的支持下,他们打开了仓库。当时没有油槽车,都是50加仑的大桶。足足装了20多个车皮,拉回到通化。这一列火车的油料,为后来的转场牡丹江和飞行训练提供了保障。
张开轶一行运油刚回到通化,又被子派到东丰机场去拆运那里的飞机。东丰机场是集中日本飞机比较多的地方,有近30架飞机,约占老航校飞机总量的三分之一,这里的“九九高练”也占了老航校同类机的二分之一。
由于拆卸飞机工具不够,这支队伍就分成了若干小组,包括拆卸、装车、拉动、卸车等。吴之一率领的一批日本技术人员,担任了主要的拆卸任务。欧阳翼、王琏等又从铁岭接收到一些仪表和附件,,也就给这些飞机补上了“五脏”,有的还更换了“心脏”。
为了运送这批物资,经过梅河口东北联军总部参谋长肖劲光和后勤部长叶季壮的批准,调节器来了一批民工、马车和车皮。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批飞机装上了火车,但不是运往通化,而去了牡丹江。老航校正在由通化向牡丹江迁移。
张开轶又接到了一个命令:赶快到长春搜集器材。因为当时四平正在打仗。
当张开轶一行经吉林到长春途中,遇到了也去长春的朱瑞,因为朱瑞曾经担任过航空总队队长,所以到了长春后就安排这些航空人员与他住在一起。
原先因为四平在打仗,所以去长春。但到了长春后,航校又下达了命令:火速到激战的四平前线去,四平机场有飞机和航材。
队伍到达四平后,找到了林彪的指挥所。但未能见到林彪,林彪已经传下话来:迅速离开四平!
其实,此时林彪的部队已经陆续撤出了承德、朝阳、山海关、锦州、沈阳等地,国民党展开了大举进攻。
张开轶一行只得赶快回公主岭,并迅速由车站跑到机场。
此时,看到了机场四周的土围机库里,有一批“九九高练”用的八-13发动机、螺旋桨和其它一些器材。
张开轶几个就在第二天找到了一家小型机械加工厂,那里有10多台各种机床。几个人当即和工厂负责人尚信谈妥:机器让我们搬走,你也随机器到航天校去参军。
尚信高兴地答应了,他后来成为老航校机械厂的一名技术干部。他提供的这批机床和后来从哈尔滨搜集来的机床,成了组建了老航校机械厂。老航校机械厂不仅能做一般的机械零件,还能加工活塞销、活塞环、汽化器定油孔等。
这些航材设备对老航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却面临了一个困难,无法将它运到车站。
在公主岭的林彪刚从四平战役撤下来,也许是几昼夜未眠,两眼通红,正坐在一所中学走廊上的长板凳上听取有关公主岭搜集航材情况的汇报。当获知需要一批马车、民工和钱时,林彪马列上叫来管后勤的同志,责成他完全按要求去解决。
就这样,在没有起重条件下,队员们将笨重的发动机弄上马车,又从马车上卸下搬上火车。由于火车是撤运部队的专列,航材运输也只能是算搭个便车,每次只能运载一部分航材,结果不知装了多少列火车,才将这些航材汇集到佳木斯。随着局势骤变,这批航材又转运到北大荒的密山去了。
航材运走后,张开轶等人已见不到火车了,显然国军已逼近公主岭了。一行人只得步行去刘房子火车站,才带到了范家屯。敌机一直在关注这个点,不断飞来扫射,打死了骑兵的几匹高头大马。
张开轶一行从范家屯撤退的火车,第二次来到长春。下车后,立即雇了一辆小马车到大房身机场。到了那里后,才发现老航校的日本技术人员也在那里工作。
大房身机场除有10多台破旧机床外,显得很空荡。
张开轶一行得知欧阳翼住在城里,就决定回城去找他,并向他说明前方的情况。欧阳翼同意了。
事也凑巧,那天半夜,突然接到部队紧急通知,要求立即离开长春。
可是,那些还在机场的日本技术人员怎么办?路远,又是半夜,既没有车也没有电话,没办法通知他们了。
队伍完全转移后,大家一直为这些日本技术人员的安危担心。
没料到,十几天后,这批日本人竟然步行千百里,回到了牡丹江。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一定要回到老航校的怀抱?经历过通化事件后的这些日本人说:是你们的公正待遇,是你们军队为人民的宗旨感受召。我们不愿意做国民党的俘虏,愿意跟着共产党的信念不会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