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1月2日星期五

第四章第二节(3) 影响汪精卫一生的教馆经历



沈阳先生 撰稿

  汪精卫有一段教馆经历,对其一生影响很大。
汪精卫中秀才之后,二兄病死,汪精卫家庭困窘难熬,只好到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家当“子曰先生”。
汪精卫在大官僚家里当塾师,对东家必须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对学员必须摆出正统儒士的一套道貌岸然的样子。
教馆的生涯是很为难的,真是“课少父母嫌懒惰,功多弟子结冤仇”,这样的生活,让汪精卫的性格磨练得驯顺而懦弱。铸就了汪精卫的懦弱自卑、优柔寡断的个性特点。 
汪精卫天资高,自幼聪明颖悟,五岁入私塾,八岁“已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一生国学根基,得庭训之益为多”,学习应制文字,汪精卫可谓“其文气磅礴纵横,许为旋转乾坤之伟器”。
尽管,汪精卫幼年时家庭与经历留下的个性印记在他一生中总是隐隐作痛。但汪精卫早早就功名利达,中了秀才,1904年又考上留日官费生,1905年就参加创建同盟会活动,开始走上职业革命的道路,他已有机会走上社会上层。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多次失败,革命遭受重重困难。同时革命派内部陶成章、章炳麟也与孙中山产生了矛盾分裂。
  孙中山是个坚韧不拔的革命家,面对困难,指挥若定。19102月在美国洛杉矶召开长堤会议,孙中山做出决定,暂时中止不成熟的起义活动,改为厚蓄实力。对陶、章则揭穿其谬误。
  汪精卫没有正确看待形势,而是具有患得患失的情绪,在革命困难时,易走向极端,企图通过暗杀来回击远距离革命家的侮辱,回击对同盟会革命之心怀疑,就有了谋刺载沣的行动。
汪精卫因谋刺不成被捕,本当按律判处死刑,后来却被判处终身监禁。武昌起义后,清廷被迫释放政治犯,汪精卫也获释。其在狱中写有诗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曾流传甚广,影响极大。
原本懦弱自卑、优柔寡断的汪精卫死里逃生,幸获自由,出狱后原来的个性特点却更加强了。
  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而已,绝处逢生,难免珍惜第二次生命,害怕得而复失,滋长恋生怕死的情绪,汪精卫一想到被捕,就出现“莫向燕台回首望,荆榛零落市寒烟”的心境。
  汪精卫获释后对清室难免有感恩心理。他曾说:救我命的是肃亲王,我每当回忆这个时候的事,总想到清朝末期的伟大政治家。(注:转引自闻少华《汪精卫传》,第26页。
  汪精卫是一个革命者,拥护孙中山的初衷并没有改变。
于是,他常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出现低沉消极的情绪,诗中出现了“豆萁何苦更相煎”的语句,产生了妥协心理。
总之,谋刺事件后,汪精卫的懦弱自卑、优柔寡断性格有所发展,成为他在以后革命过程中的后制力。
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将汪精卫视为中国最大的汉奸,他领导的国民政府,也被视为汪伪政权,是伪政府。因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汪精卫投靠了日本侵略者,他领导的国民政府,只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沦陷地区扶植的一个汉奸傀儡政府。
无论历史怎么改写,也改写不了这段历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