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1月29日星期四

第七章第十一节 戴安澜、杜聿明和孙立人之异同


沈阳先生 撰稿

戴安澜出身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和多数勤劳大众一样,戴安澜的家人都过着男耕女织的简单生活,虽清苦倒也安稳。随着晚清政府的日渐腐败,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备受压迫,戴安澜的家人也是在被剥削被压迫中贫苦度日,这正激发了他要多读书以改变现在这种状况的决心。
戴安澜毕业于黄埔军校。他在古北口大战过,也参与过台儿庄战役,打败过很多的日军,立下了很多的战功。并且蒋中正也亲口赞扬过他,他也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人。

杜聿明,字光亭,也是汉族人,出生在陕西省。是国军的一个中将,也是黄埔军校的骨干。杜聿明跟戴安澜一样的是,他也参加过多场战役,立下了很多大战功。在解放战争后期,为了避免人民无谓的流血牺牲,以及保存古城北京不被战火毁灭,杜聿明带领手下将士向共产党投诚,完成北平和平解放。
戴安澜与杜聿明渊源颇深,杜聿明一直是戴安澜的长官,从刚开始抗战的时候就是,那时候戴安澜还是一名团长,杜聿明有很多的部下,但都没有他和戴安澜的交情要好。
后来,戴安澜与杜聿明一起带领一支军队支援缅甸,这支军队最后经历了失败,在无奈之下向中国境内撤退,这时军队里爆发了瘟疫,很多人都死在了这场瘟疫中,后来在路过野人山的时候遭遇日军的袭击,双方进行一番苦战,戴安澜将军长眠于此。
  戴安澜与孙立人虽同为将军,但处理事情的方式却截然不同,行事风格也受到人们的诸多非议。大多数人都认为戴安澜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人,而孙立人则更像是一个政客。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看法,是因为在一次重大战役上,戴安澜坚守军人的本职,以服从军令为天职,坚守阵地,不轻易撤退,而孙立人则采用迂回战术,放弃阵地。
尽管最后的结果证明孙立人的做法是对当时的战局是有利的,但是他的一意孤行却间接造成了戴安澜以及若干个士兵的死亡。所以对于二人到底孰是孰非,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到的结果自然也是不同的。
在戴安澜看来,军队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军人不是将军手中的棋子,任你随意摆弄,戴安澜的做法是对每一个军人负责。对他而言,军令更是大如山,他从大局考虑,即便搭上的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孙立人则不在乎眼前的战局,战役的胜利才是他最终的目的,所以他不会去考虑别的,只考虑结果,才会使用迂回战术,保存实力。可是这种做法,只能赢得了一时,却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戴安澜的一生是短暂的,在战役中身受重伤,还坚持继续指挥作战,最终因伤情恶化牺牲在战场上,全军上下悲痛不已,百姓也自发送行,但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为国捐躯报效国家,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用他的智慧与才能赢得了各方人士的一致赞誉,连敌军都对他的牺牲感到惋惜。
抗战爆发后,戴安澜率部先后参加了漳河保卫战、台儿庄大战、武汉保卫战、江西保卫战和昆仑关战役,每一场战役他都冲锋陷阵在前,每一场战役都因伤被抬下火线。率部长途奔袭东瓜时,他就给妻子留下遗言:“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时,他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

让戴安澜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老母亲。父母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含辛茹苦供他读了几年私塾,由于得到族人的帮助才得以到南京的一所中学上学。为了给他筹措去广东的路费报考黄埔军校,父母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现在父亲已经去世,他想方设法把老母亲从成为沦陷区的安徽老家接到了贵阳,可母亲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自己种粮、种菜养活自己。而他因为战事在身,没有在她膝下尽过一天的孝。想到老母亲,想到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在田头劳作的样子,戴安澜泪如雨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妈,儿子在缅甸给您磕头了!”
让戴安澜放心的是老母亲和自己夫人及四个孩子生活在一起,夫人贤惠而能干,孩子好学上进,自己死后他们一定能够自食其力。
打仗不是个人的秀场,而是靠整体的配合。戴安澜、杜聿明与孙立人三位将军都在抗日战场上为保卫国家付出过努力,由于性格不同,谁对谁错更不是谁能一言两语就说得清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