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1月26日星期一

第五章第一节 宋希濂深受革命影响的少年时代


沈阳先生 撰稿
  
宋希濂1907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杏子铺镇溪口村(今属双峰县)一个世代耕读的富裕中农家庭。
“其先世多为文人,曾祖父曾随左宗棠镇守西北边关,在甘肃任过知府。祖父……饱读经书,但未踏入仕途,在家乡耕读自娱。”其父宋宪文,字樾山,教过私塾,任过督学。
宋希濂母亲彭玉贞,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生子女6人,躬亲抚养教育。兄弟4人中,宋希濂是老么。
在耕读家教熏陶下,宋希濂兄弟们自幼都有着一股强烈的上进心。大哥宋仁楚,抗战时任过湖南武冈县长,由于比较正直,受人排挤;二哥尚鲁,抗战时在重庆抚恤委员会当过处长、主任;三哥宜山,曾任国民党立法委员,因不得蒋介石信任,一直闲居香港。
宋希濂幼年时,由父教读古文,7岁入陶龛学校(在今娄底市娄星区西阳镇),接受湘中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罗辀重先生的“血性”教养。8岁读了一年私塾,尔后转入永丰高等小学堂(原为双峰书院,在今双峰县城永丰镇),读了5年小学,192114岁考入长沙长郡中学。
  宋希濂中学时期,正值爱国学生运动方兴未艾,宋希濂积极投身民主革命。他和同年级同学曾三创办《雷声》墙报。曾三是益阳人,进步学生,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为中顾委。《雷声》报针砭时弊,宣传救国,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特别是发表许多猛烈抨击湖南军阀赵恒惕杀害工人运动领袖黄爱、庞人铨的文章,在校园引起极大震动,将爱国学生运动推向了高潮。
宋希濂的进步表现,引起了国文教师熊亨翰的注意。熊亨翰是益阳人,中共地下党员。1927年蒋介石叛变,熊亨翰在武汉被捕英勇牺牲。当时,熊亨翰老师十分器重宋希濂,指引他报考黄埔军校。
宋希濂在熊亨翰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