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指病毒可传4.5米
德国之声中文网09.03.2020:中国近日有研究指,新冠病毒在密闭空调车厢内传播距离可达4.5米,并存活30分钟以上。不过香港专家批评该研究粗疏,没有测试空气样本就妄下定论,4.5米传播并无根据,重申1至1.8米为飞沫传播的安全距离。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中国,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期刊《实用预防医学》,3月5日发表《一宗在公共交通工具内气溶胶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以一宗湖南乘坐公共交通1传13人的聚集性疫情为案例。
报告指,病例A于1月22日发病,当天中午没戴口罩乘搭49座全封闭空调客运大巴,传染同车8人(病例B至病例I),被传染者当时都没戴口罩,其中一名被传染者在车厢内与患者相隔7排座位,距离约为4.5米。报告认为新冠病毒在空调丶密闭环境下,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病毒传播距离可达4.5米。
不过,香港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之一丶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直言,该研究报告非常粗疏,没有收集环境样本,4.5米传播距离的说法站不住脚, “大巴一般在前面上车,病例A有可能在上车时已经在咳嗽丶打喷嚏,飞沫有机会沾染在他沿途经过的座位上,所以说4.5米没有意思,你无法验证他是坐下后咳嗽才传播,还是上车时已开始传播”。
他解释,飞沫的传播距离有限,飞沫有大小之分,大飞沫可大至10微米,最远喷至1.8米;小飞沫则小至5微米,经过“雾化”将飞沫中的水分抽走并在空气中飘浮,但只是在医院进行抽痰丶插喉或气管镜等医疗程序时才会出现。许树昌重申,在正常情况下,1至1.8米依然是呼吸道飞沫传播的安全距离。
该研究调查又指,病例A下车后,大巴停留30分钟,在未经消毒的情况下再载客返回原地,导致车上1名乘客(病例J)被传染,该名乘客的座位与患者早前所坐的座位十分接近,而病例J无其他特殊旅居史和接触史。报告指,个案显示病毒至少在30分钟内可漂浮在空气中并导致感染发病。
对此,许树昌直言推论“垃圾”,指出研究并没有收集空气样本,对比30分钟前后的病毒含量,根本没有证据显示此个案是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他表示,飞沫从人体出来后很快会下沉,并不会在空气中飘浮,“地球有重力,飞沫会落地,不可能漂浮在空气30分钟那麽久,除非是在外太空”。
他补充说,飞沫可以沉降在物体表面,若落在金属丶塑胶等光滑表面可存活48至72小时,因此“最多只可以说是病例A的飞沫落在车上座椅丶扶手或门柄等,所以30分钟后这辆车仍然被污染,新一批乘客经接触而受感染”。
许树昌建议,民众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时宜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并应全程佩戴口罩,减少双手接触公共物件,切勿在清洁双手前触碰脸部。
他又呼吁业界加强清洁车厢,收车后应用1:99稀释漂白水彻底消毒。
社交距离是什么?
CDC2020年7月15日:限制与他人面对面接触是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冠肺炎(COVID-19)传播的最佳方式。
社交距离也称为“物理距离”即与您家庭以外的人保持安全距离。
为保持社交或物理距离,应在室内和室外均与您家庭以外的人保持至少6英尺(约2个臂长)的距离。
保持社交距离应与其他日常预防措施结合使用,以降低COVID-19传播,包括佩戴口罩、避免用未洗过的手触摸脸部,并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
为何要保持社交距离?
COVID-19主要在长时间密切接触(6英尺以内)的人之间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讲话时,他们嘴巴或鼻子中产生飞沫进入到空气中并附着到周围人的嘴巴或鼻子里,此时就发生了传播。飞沫还可能被吸入肺中。最近的研究表明感染而没有症状的人也可能传播COVID-19。由于人们可能在生病前传播病毒,尽量与他人保持6英尺的距离尤为重要,即使您或他人没有任何症状。保持社交距离对于COVID-19重症高风险人群尤其重要。
如果您因COVID-19而生病、出现与COVID-19一致的症状,或者与COVID-19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与他人保持距离很重要,直到能安全与他人共处。
根据阳光、湿度和表面类型等因素,COVID-19可以在表面上存活数小时或数天。一个人可以通过触摸附着病毒的表面或物体然后触摸自己的口鼻或眼部而感染COVID-19。但是,这并不是该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保持社交距离有利于限制接触受污染表面和家庭以外的感染者。
虽然重病风险因人而异,但任何人都可能感染和传播COVID-19。在减缓传播和保护自己、家人和社区中,每个人都可以发挥作用。除了采取日常措施预防COVID-19以外,与他人保持距离是避免接触此病毒并减缓其在社区传播的最好工具。
社交距离提示
外出前往公共场合时,应务必与他人保持至少6英尺的距离并佩戴口罩,以减缓COVID-19的传播。如果您决定外出,可考虑以下保持社交距离的技巧。
澎湃新闻 作者:何念台2020年03月08日: 新冠病毒密闭空调车厢可传4.5米,存活不低于30分钟
眼下,随着复工复产陆续推进,公共交通疫情防控也愈发重要。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日,有研究以一起乘坐公共交通引发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为案例,探讨密闭环境下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能力较强,在密闭空调车厢内传播距离最远达4.5m,病毒至少在30分钟内可漂浮在空气中并导致感染发病。因此,建议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做好个人防护,同时保证公共交通工具内的换气和新风量,做好车厢内的清洁消毒。
1人乘大巴,致同车8人感染
该研究题目为《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内气溶胶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实用预防医学》3月5日首发。作者包括罗垲炜、海政等人。
研究介绍了一起发生在湖南省某地、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发的聚集性疫情:1月28日,乙地报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病例A)。
该患者1月22日发病,1月29日确诊,发病前第5天和第3天曾与其甲地同事李某某(确诊病例,1月16日发病)有共同聚餐和办公的经历。
1月22日12点,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甲地大巴,14点到达乙地,导致同车7人发病(病例B-病例H),此外还有一名无症状感染者(病例I )。
1月22日15:40,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班车,车程约1小时,导致同车2人发病(病例K和病例L)。
当日病例A乘坐的大巴抵达乙地后,停留30分钟(停留期间车辆未做消毒处理),又载客返回甲地。1名乘客(病例J)搭乘该车后(座位与病例A之前乘坐过的座位临近),1月24 日发病。据调查,病例J无其他特殊旅居史和接触史。
该起疫情还引发了三代续发病例:和病例A同车的病例B、病例K之后分别有1名亲属发病,即病例M和病例N。
这起导致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研究显示,病例A1月22日中午乘坐49座全封闭空调客运大巴。该大巴一层为行李舱,二层为客座舱,车长11.3m,车宽2.5m。司机座位在最靠前的次高层,除司机外共有48个客座,车辆出站时搭乘46人,在路旁接客2人。
病例A与车上最近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E)之间距离不足0.5m,与最远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间距离约为4.5m。
据调查,病例G和病例A分别从大巴车的前后门上下车,途中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行为。调取当时车上的视频发现,车上大部分人都未戴口罩,车上被感染的病例均未戴口罩。
病例A1月22日中午从甲地到乙地乘坐的大巴车及被感染者(病例)座位情况
1月22日下午,病例A乘坐18座空调小巴,车窗均未开。车长5.5m,车宽2.5m。除司机外共有17个客座。车上共12人,仅1人佩戴了口罩,车上被感染的2人均未戴口罩。病例A与最远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K)之间距离约为4.5m。
病例A1月22日下午从乙地到丙地乘坐的小巴车及被感染者(病例)座位情况
新冠病毒在密闭环境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研究指出,该起聚集性疫情共发现密切接触者243人,其中10名确诊病例和1名无症状感染者。二代病例B的密切接触者M、二代病例K的密切接触者N之后也发病。
并且,10例二代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除与确诊病例A共同暴露于大巴车外,调查发现均无其他明确的流行病学(暴露)史。2例三代病例除分别与本案例中的1名确诊病例有明确接触史外,调查未发现其他流行病学(暴露)史。
研究认为,本次聚集性疫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两点重要提示。
一是在密闭的空调车厢内,病毒传播距离有可能超越目前认为的飞沫传播距离(通常为1m)。本次调查中,病例A乘坐的是一台全封闭空调大巴,与最远的1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间距离约为4.5m。
“可能原因是在全封闭空间内,空气的流动动力主要来自于空调产生的热风推动,热空气上升可以将带有病毒的飞沫颗粒运送至较远的距离,远超过通常认识的1m距离。 ”研究称,本起疫情中出现的远距离传播也提示新型冠状病毒在密闭环境内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并且,在有空调风影响的密闭环境内,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距离会超过通常认识的1~2m距离。
二是病毒在车厢内有效存活的时长不低于30分钟,且病毒存量能够达到足以致人发病的水平。如病例A搭乘的大巴在乙地停留30分钟后,一乘客(病例J)搭乘该车返回甲地,在此过程中感染发病。
研究表示,本次聚集性疫情对公众、特别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个人防护方面有一些提示。
疫情流行期间,出行人员要做好防护物品准备,按照停留时间、出行地卫生设施状况等,准备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搭乘较为密闭的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汽车、飞机时,应全程佩戴好口罩,同时尽量减少手与公共区域的接触,避免手在清洁前接触面部。应当尽量保持空气流通,适量打开车窗,包括司机舱的窗户。如属密闭式/空调式车厢等,应将新风送风量调至最大,增加换气的次数。一般情况下车厢内每天清洁消毒1-2次,特别注意在抵达终点站下客后对车辆内部空间进行清洁消毒1次。
澎湃新闻注意到,国家卫健委办公厅2月21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3月3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也明确提到,新型冠状病毒“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同时,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该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对于病毒存活时间,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曾介绍,研究发现,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有可能存活数天,甚至可能存活达到5天。
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
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什么是气溶胶?是否等同经空气传播?我们该如何预防?
疫情防控关注2020-02-09:2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提到了一个新冠病毒传播的新名词:气溶胶传播。
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我们都听过,那么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是不是随空气传播?还能不能开窗通风?
卫健委官方微博发布解释:
什么是气溶胶?
简单地说,气溶胶是一些在空气中悬浮的超小颗粒,这些颗粒还可能引发疾病。
要了解气溶胶传播,有必要先解释下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体的微小颗粒物。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到在说话、咳嗽或者喷嚏时,可以检测到亚微米、超微米级的更小颗粒。
由于对空气传播认识有这样的加深,科学家进一步提出气溶胶(aerosol)的广义概念:指悬浮在气体(如空气)中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直径0.001~100微米)。
气溶胶传播是否等同经空气传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向南都记者解释,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通过空气侵入新的易感宿主所引起的疾病传播,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广义上,空气传播的传播方式包括飞沫、飞沫核和尘埃。
经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指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呼气、咳嗽、打喷嚏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大的飞沫迅速落在地面,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传染源周围;经飞沫传播只是近距离传播,主要累及传染病周围的密切接触者。
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称为飞沫核;飞沫核可以气溶胶(aerosol)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称为飞沫核传播(droplet nuclei transmission)。
尘埃传播(dust transmission)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分泌物以及排泄物落在地面,干燥后与尘埃混合在一起,易感者吸入后导致的传播。
狭义上,经空气传播仅指通过在空气中可以较长时间悬浮的直径小于5微米的病原体颗粒,以气溶胶的形式播散到较远距离引起的传播,包括飞沫核传播和尘埃传播。
狭义概念的经空气传播可以分为两类情况:
(1)主要经空气传播,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但以气溶胶传播占绝对优势,如结核、麻疹和水痘;
(2)偶然经空气传播,指主要通过飞沫等其他途径传播,但在特殊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气溶胶传播,尤其是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可以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例如流感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二类通常不列为经空气传播,在常规临床护理中采取的是飞沫传播的防护措施。
“当前是否气溶胶传播,尤其是广泛传播,有待进一步证实。”冯录召向南都记者表示。
空气气溶胶中是否存在病毒?如果存在,那传播距离有多远?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气溶胶学会秘书长曹军骥:可以肯定的是,空气中的确存在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
室内空气中的病原生物气溶胶包括病毒(流感、麻疹、水痘)、细菌(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和真菌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形成生物气溶胶的大小各不相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0.02至0.3微米的病毒、0.5至10微米的细菌和0.5至30微米的真菌。
生物气溶胶可能以不同形式存在:单一细菌细胞或孢子、真菌孢子或病毒;几个单细胞、孢子或病毒的聚集体;或附着在其他非生物粒子上。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曾指出,病毒或细菌可以通过气溶胶经长距离传播而在短期内导致大面积感染。
气溶胶的传播距离较远,能达到数十米,乃至数百米,远远超过飞沫的传播距离。
气溶胶传播方式跟公众所熟悉的飞沫传播相比,有什么区别?
曹军骥:简言之,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传播距离不同。
飞沫是人打喷嚏或者咳嗽等活动排出的唾沫液滴,其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在传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间内传播,属于近距离传播。
而气溶胶是人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排出的液滴,其粒径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体后很快(1秒甚至几十毫秒内)蒸发,形成飞沫核(粒径几微米),且飞沫核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甚至更远,增加了无接触传播的风险。
气溶胶传播对我们的威胁是不是很大?
要重视,但不必恐慌。
气溶胶虽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并不容易,而且我们还有措施预防。
四川大学李后强教授撰文表示,由于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通常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
特别小的气溶胶微粒(半径小于0.1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它们会随风飘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又有电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
对于非医务人员的普通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
而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气溶胶存在于空气里还能开窗通风吗?
对于一般小区的居民,能开窗通风。
要减少悬浮的气溶胶的影响,适当的通风措施是必要的。例如在建设医疗设施时,往往采用上进下出方式,替换房间内的污染空气。
但需要注意,气溶胶是有可能随空气流动的,由于气流方向不当,可导致污染气溶胶流向干净的区域。
如果有居家隔离者,必须单间隔离,或处在全屋出风的位置,公共区域或其它房间自然通风时必须关闭患者所在屋子门窗。
同时注意不要用风扇等高流速设备通风,以免引起湍流,让本已沉降的微粒重新悬浮。
如果在不通风的环境尤其要当心气溶胶
不通风的环境中,包含病毒的气溶胶会在空气中停留很久。
比如,患者乘坐电梯后,电梯中就会有病毒的气溶胶,而由于空气流通较差,如果健康的人随后进入电梯,传染风险会增加。
所以,进入电梯的人都建议佩戴口罩,不能因为电梯里面只有一个人就不戴。
此外,含病毒的气溶胶可能沿中央空调系统、下水道系统等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进入房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不同房间内空气会交叉流动,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这类中央空调一般用于商场、机场、体育馆、礼堂、影剧院等场所,所以在疫情期间要停用。
为防止下水道的气溶胶传播,需及时给地漏加水,形成有效的堵塞,以免气溶胶逆行进入室内。防臭地漏可有效避免气溶胶逆行。
风险:病毒传播途径有所扩大
2月5日,国家卫健委在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提出,目前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2月8日,在上海市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
公开资料显示,气溶胶(aerosol)又称气体分散体系,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大小为0.001~100微米,形像地说可以想象为悬浮在空气中的胶体“云雾”。
有专家表示,正常人一个喷嚏下去,数以亿计的病毒被呼吸道强劲的压力喷射出来,大于100微米的飞沫很快就落在1~3米的距离内,而气溶胶却可以飘散在9~10米内的空气中,经历蒸发、干燥,慢慢蜕变为被上皮细胞包裹的冠状病毒微粒。
这些瀰漫着病毒的“雾气”如果达到足够高的浓度,可以通过眼角膜等黏膜进入人体内,这就是为什么麻醉医生插管时必须要有面屏保护,插管时人体呼吸道的正压会让气溶胶涌向麻醉医生的面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