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述60
我和哥哥住在那幢石库门里的三层阁楼里,这是我记忆中的世界。这个只能安放一张双人床和一张小写字台的小阁楼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一段经历。后来,这个小阁楼居然曾经是哥哥和我都用过的新房。哥哥将这小阁楼改扩建成后,又变成了我妹妹的新房。小阁楼的故事,既辛酸又难忘。
小阁楼除了一扇不足一米高的门外,暗无天日。哥哥为此,开了一个老虎天窗。老虎天窗,在上海俗语中是指一种开在屋顶上的天窗,也俗称老虎窗。
为什么要将这种窗叫“老虎窗”呢?
原来,上海开埠后,不少英国人来上海居住,他们也带来了英国式的建筑。而地处北欧的英国气候寒冷多雪,为了避免积雪对建筑物的压力,他们的房屋大多为高坡度、尖顶样式,为了增加采光和通风,又在屋顶上开设了许多屋顶窗。英文屋顶为“R00f”,其音近沪语“老虎”,于是,这种开在屋顶的窗就被洋泾浜英语读做“老虎窗”。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上海住房困难的加剧,上海人就利用石库门住宅的二楼空间较高及有斜屋顶的特点,在二层与屋顶之间加建阁楼,为了增加阁楼的采光和通风,也在屋顶上开窗,因此这种窗也被称之为“老虎窗”。所以,现在“老虎窗”一般多指上海石库门住宅中的屋顶窗。
自从哥哥动手开了这个老虎窗,小阁楼明亮多了。为了增加光源,哥哥还在靠楼梯过道处的北墙又开了一扇小窗户。
居住在小阁楼里了,到了冬天很冷。哥哥喜欢养热带鱼,就自己做了个大鱼缸,还在鱼缸下安置了烧炭的取暖设备,他每天都有会精心护理那些热带鱼。受哥哥的影响,我至今也喜欢养鱼,但几乎是一种杀戮,热带鱼、金鱼,到了我的手中,几乎没有存活的机会了。只有不用精心照料的小乌龟,才能靠自己的生存能力活下去。
我从小喜欢集邮,那是受父亲和我的阿姨影响,我有很多邮票。但经历了三次较大的磨难,在我上山下乡的时候,母亲将我的邮票都送给了邻居。
我还收集香烟牌子和香烟壳子,香烟壳子其实就是香烟的外包装。
糖果纸也是那时孩子们的收藏品,我有很多糖果纸,包括用玻璃纸印制的糖果纸。那时最有价值的糖果纸是大白兔奶糖的包装纸。大白兔奶糖的前身可以回溯到1943年。那一年,上海爱皮西糖果厂老板品尝了英国的牛奶糖后,赞不绝口。于是他就产生了仿制的念头。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生产出了自家品牌的国产奶糖。最初的糖果纸图案为红色的米奇老鼠,所以又叫“ABC米老鼠糖”。我收集过这张糖果纸。那时的“ABC米老鼠糖”比舶来品的糖果便宜,因此很受人欢迎。建国后,那个老板的糖果公司被子收归国有了,改称为“上海爱民糖果厂”,可以这么说,那时的上海人,没有一个人没吃过这个厂生产的糖果。
在我十岁那年,“米老鼠糖果纸”不见了,说是用米老鼠作商标是崇洋迷外,是替美帝国主义作宣传。为了迎接国庆十周年大典,米老鼠糖果纸进行了重新设计,改为大白兔。从此,大白兔奶糖,香飘海内外。
有趣的是,中国人很讲政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红与白是对立的两种颜色。“大白兔”,那是代表白色恐怖,我们需要红色,红色代表革命、代表火红的年代,我们要提倡“红色恐怖”,甚至有人发布了“红色恐怖万岁”的文章。于是,为了与资产阶级划清界线,大白兔变成了大红兔。“文革版”的“大红兔”奶糖诞生了,代表投降主义的“大白兔”也同所有的牛鬼蛇神一样,被打倒了。不过,这只大白兔革命很不彻底。厂家虽然以红色作为新糖果纸的主色调,用欢呼雀跃的红色立兔替代了原先那只文静可爱的白色卧兔,但是厂家担心“大红兔”被人误为新品种,就在糖纸上还是增印了人们熟悉的“大白兔”图案。
这个小阁楼,也留下了薄如蝉翼的旧糖果纸变迁记忆。
我每次进出小阁楼都要爬一架小木梯,小木梯总共也就五个台阶。但在台阶的最底部总会挂着一只小的旧竹篮子,篮子里放着旧报纸和旧杂志。由阳台改建的东屋屋主,是这些旧报刊的主人。这户新领居订了一张《新民晚报》,还有一份《参考消息》和一本《支部生活》杂志。我不知道这户人家是干什么工作的,但知道这些报纸是机密,别人是不能碰的,也不准看的。
越是这样,我越感到好奇。乘这家主人不在家时,我总会去偷看这些报刊,当然什么也看不懂。但我迷上了那些报刊上的漫画,有政治漫画、时事漫画和生活漫画。我开始将报刊上的漫画偷偷剪下来,作了自己的最初的小剪报。也由此,使自己爱上了漫画创作,直至今日,兴趣未减。读报读刊的习惯,也许是从这时开始的。
这家女主人待我很好,她支持我剪报,还告诉我,知识要越积越多,对生活要充满快乐。我家邻近延安路口的剧场,天天有喜剧演出,那位女主人是个戏迷,每次新剧演出,她
总要去观看。有时,她看了一半,突然跑回家来,将戏票给我:“快去看戏,还有一半没演完呢。”不知她晚上都去哪了,常会看了一半时又将戏票给我,不让浪费购票的钱。在她的影响下,我先后看了不少上海滑稽戏,如《七十二家房客》、《三个女婿》等。我的幽默感,恐怕也与她对我的早期引导有关吧。可惜的是,这家房客来去匆匆,入住没多久就又搬走了,再也见不到踪影了。
哥哥不喜欢看戏剧,而喜欢看电影,是个绝对正宗的影迷,凡是新放映的电影,他都要去看,而且还养成了一个收集电影说明书的习惯。他收集的电影说明书可以装订成册了。
哥哥也带我去看电影,记得我在他的带领下去过上海一流的大光明电影院,看过的电影有《桃李劫》、《夜半歌声》和《两亩地》等。印象最深的还是动画片《骄傲的将军》、《胖大嫂回娘家》和《大闹天宫》。儿童电影主要有小木克、黑孩子,片名都忘记了。
哥哥与他的小学女同学很要好,也可以说是初恋女朋友吧。但是由于女方家长嫌我家穷,哥哥失恋了。哥哥又有了第二个对象,结果也是女方家长阻扰,没能结成良缘。不过,我知道他们,一直有来往,也许命运就这样决定了哥哥的一切。
哥哥有一次带我去看了一部记录片,那是说苏联加加林飞上太空的故事。
1959年10月,前苏联首位宇航员的选拔工作在苏联全国展开。加加林从3400多名35岁以下的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20名入选者中的一员,并于1960年3月被送往莫斯科,开始在前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在训练中,加加林凭借其坚定的信念、优秀的体质、乐观主义精神和过人的机智成为前苏联第一名宇航员。1960年,加加林加入了共产党。
加加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后,全世界都对他挥手致敬,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航天英雄:礼炮在轰鸣,欢腾的人群在喊叫,豪华的护送队,为加加林加冕大大小小的国家勋章。在这次历史性的飞行之后,加加林荣获列宁勋章并被授予“苏联英雄”和“苏联宇航员”称号,并曾多次出国,访问过27个国家,22个城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加加林的事迹也鼓舞了全中国人。加加林已成为我少年时代心目中的航天英雄,我有了一个远大梦想:飞不上蓝天,也不能趴在地下,做人就要做一个敢于顶天立地的人,敢于挑战极限。
哥哥没我想得这么多,他只是一步一个脚步印地,谨慎前进着。近来,他似乎有了心事,终于在那个小阁楼的老虎窗下,对我说:“我最近要去看爹爹了。”
真的?父亲还在安徽吗?
哥哥要去看父亲,我非常兴奋和激动。我有自己的父亲,他还活着。
哥哥告诉我,父亲在安徽合肥郊区的一家窑厂工作,他的腿摔断了。妈妈已决定让他去探望父亲,原先早就准备去了,但是单位里活多,领导今天才准了假。
我说不出什么了。但我很想知道,安徽在哪里?合肥又是什么地方?
哥哥说,他问过了很多人,安徽离上海不远,合肥是安徽的省会,也是个大城市。
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早在秦汉之交时期,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那里。
明清时,那里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清咸丰年间,合肥曾为安徽省省会,1945年国民政府安徽省省会迁入合肥,1949年1月21日 合肥解放,同年2月合肥建市。1952年,新中国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据说,合肥城址屡有变迁。《太平寰宇记》记载:汉代合肥县城“在今县(城)北”。东汉末年,战乱不息,合肥成为废墟。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扬州刺史刘馥单骑赴任,重建合肥城。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魏将满宠在旧城西鸡鸣山麓另筑“合肥新城”,以与旧城相犄角。西晋统一后,废三国时所筑新城,迁回旧址。
合肥旧城,地势低洼,南北朝时梁将韦睿因此堰水攻破合肥。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旧城东南高地重筑土城,史称唐城。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刺史路应求以古城皆土筑,特加甓焉”。由此,合肥始有砖砌城垣。
在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淮西帅郭振屯驻合肥,为防御金兵侵袭合肥,筑斗梁城。斗梁城“横截旧城之半”,地跨金斗河北,使金斗河横贯城中,基本形成今合肥古城的初貌。金斗河入城,促进了合肥城市的繁荣。嘉庆《庐州府志》载:“自河入城之后,而民间之利甚溥矣。谷粒之出入,竹木之栖泊,舟船经抵县桥或至郡邑署后。百货骈集,千樯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因其地气疏通,人心愉畅,而官长之超擢者,缙绅之显达者,甲乙榜之多,土风之厚,民俗之醇,甲于他郡。”
元朝末年,合肥古城多塌毁。佥事马世德提请宣让王及高昌公,发公私钱十万贯,将城作了整修。
至明弘治年间,合肥古城因年久失修,多处废缺,由庐州知府马金度主持修葺。据嘉庆《合肥县志》载,此间合肥古城,周围长4706丈(26里);正西和西南面城墙皆缘冈地,高2.4丈;东、南、北三面城墙列平地,高2.8丈至3丈不等;底宽近4.8丈。城垛4578座,望台28座。城东壕深1.9丈,宽42丈;城西壕深2.5丈,宽29.5丈;城南壕深2.3丈,宽30丈;城北壕深0.8丈,宽35丈。河水环城通流。全城计七门二水关(后为七门三关)。东二门,左曰威武门,五楹,高二层;右曰时雍门,三楹,月城顶有石台。西二门,左曰西平门,五楹;右曰水西门(明正德七年,庐州知府徐钰塞西水关,导水为北濠,又塞水西门,使之为旱西门,另建水西门),三楹,月城顶皆石台。南二门,左曰南薰门,三楹;右曰德胜门,三楹,月城顶皆石台。北一门,曰拱辰门,三楹,月城顶有石台。
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清政府为防止农民起义,“征用皖属三十四州县的人力、物力,耗白银十一万四千两”,重修庐州府城。此次重修,城墙全部用大青砖砌成,重开威武、时雍、南薰、德胜、西平、水西、拱辰七门,并增设许多谯楼,“楼橹高耸”,十里之外,就能看到高大的城楼。
《中国通史》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中写道:“还有一些都会,如巴蜀之成都、临邛,关中的咸阳,今河北的曲逆,今山东的定陶,今广东的番禺及今安徽之寿春、合肥,湖北之江陵,江苏之吴,河西走廊之姑藏等,虽然大多数为地方都会,但也不乏全国性的大城市。在所有这些都会之中,除西汉国都长安外,还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与宛五大名都,当时称‘五都’。”
长安、洛阳、临淄、邯郸、宛城、成都为全国性的6大都会(都是郡治)外,各地区性都会凡18座,合肥名列其中。
合肥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合肥著名的地方戏剧是庐剧。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刀戏”,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它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
合肥俚语可以说是是安徽民俗风情的一大亮点。
其中,说起“合肥老母鸡”,更是闻名全国。这并非是合肥产的老母鸡品种优良,受人赞赏。而是因为合肥的方言把“老母鸡”念成“老抹资”,被外地人引为笑谈。
合肥方言不仅“鸡”、“资”不分,连“地”和“自”、“题”和“瓷”、“洗”和“死”也读音相似。由于语音不清,往往会发生误会。
以前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两位合肥人出差外地,住进一家旅社的同一房间。晚间在洗脸时相互谦让:
“老兄先洗”,
“阁下先洗”,
“你先洗,你洗了我才洗”……
几句话中“洗”字都说成“死”字。恰被茶房在屋外听见,以为他俩在寻短见,慌得破门而入,方才发现是听错了话音。
因此,过去每逢春节,合肥人为了忌讳,便改称“洗脸”为“净面”,或叫“抹脸”。否则,大年期间,全家老少“你死”、“我死”地叫个不休,实在太不吉利。
在合肥方言中,还有许多词汇的含义与众不同。例如:
指人“说谎”叫“屁磨”;说人“胡闹”称“搞脏”;赞人“能干”为“停当”;讥人“肮脏”曰“拾弄”;以及称“有趣”为“得味”;谓“闲谈”为“呱淡”;说“接吻”为“疼嘴”;讲“稀罕”为“缺井”;“开玩笑”为“逗猴”;“脾气怪”为“精味”“是谁”为“哈个”;“什么东西”为“哄东西”;不在乎、无所谓、大包大揽多种意思都说成“好大事”,等等。
至于口称“乖乖”,则表示惊讶之词。“小捣姊姊”、“弄妈的”皆为民间的口头禅,并无骂人之意。
由于清末民初,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将士,多半来自合肥;段祺瑞组建的皖系军阀,其各级骨干也多为合肥人氏。合肥的乡音、俚语也因之而影响全国。
段祺瑞两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合肥那些沾亲带故的人,闻风而至,涌入京城,找他求官谋职。段祺瑞和李鸿章一样,只要来人能讲标准合肥方言,不论亲疏,不问生熟,大小都给安个官儿。以后,官位满了,就分配去当兵,或当警察,连国务院的公役,段公馆的门房,也都用的是合肥人。当时,曾有民谣讽刺说:“会讲合肥话,就把洋刀挂”、“总理哄东西,小兵老抹资”。
但哥哥对这些合肥俚语是毫不感兴趣的。他在老虎窗下给我讲了包公的故事,尤其是那段狸猫换太子的传说。
然后,哥哥对我说,包拯就是包公,也叫“包青天”。包公就是合肥人。他为民伸冤,惩治权贵,是一个公正的大法官。
在合肥,有个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那里还有包公墓园,在合肥市的包河南畔。包公及其 夫人、子孙遗骨都安葬在墓园。
“那包公会保护爹爹吗?”我问哥哥。
哥哥没有回答。他两眼死死地盯着老虎窗外,窗外的天空一片混沌,稀薄的星星零零落落地散布在黑色的夜空中。
哥哥叹了口气:“你长大了,马上就进中学了。你应该懂得更多的事,哥为了这个家,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希望你读完自己应该读的书,也读完我没能读的书。读书不是为了做官,也不是为了发财。有权的人总担心哪一天会丢官丢命,有钱的人总担心哪一天会钱财两空。穷人却不怕被谁偷走了星空。望着老虎窗外的星空,我在想,我们原本有兄妹六人,如今妈妈只养活了一半,我们三个孩子就是这个家的唯一希望。我们也许有一天都会化作天上的星星,但愿我们能象星星一样,在黑夜中也会发光发亮。我在数星星,我在猜,哪一颗星星挂在合肥的上空,爹爹说不定也在看星星呢!”
我抬起头来,顺着哥哥的目光,去寻找那颗星星。
不知什么时候,妹妹来了,她依偎在哥哥的身边:“我看到了,那颗星星最亮,一定是爹爹!”
半个世纪一晃而过,老虎窗下对父亲的思念,却依然萦系我们兄妹的脑际。无情的生活就象一块石头,虽然不能割东西,但却能将宝剑的锋刃磨利。黑夜既然将我们留在了人间,那么我们就要勇敢地活下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