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斋日与小年朝
正月初二开斋日
照传统说法,除夕辞旧,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斋,初二解除斋解等禁忌,是崭新的开始,俗称“开年”。
大年初二是开斋日,也称开年日,做鱼肉碗菜祭奉神灵祖先,然后吃开年饭。
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现代人也有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年初二这天也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 “姑爷节”“迎婿日”。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晚饭。
从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间走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的一种方式,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拜年当然少不了代表着心意的礼包,礼包除了要有代表红红火火的红色元素以外,寓意大吉大利的好意头。
正月初三小年朝
年初三又称“小年朝”。
什么是“小年朝”?古载,初三日,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大年初三,有祀祖祭神的习俗,但通常不会外出拜年。
古时在中国南方民间,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古时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民俗以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则不吉,故此,“小年朝”例应祀祖祭神。
“赤口”,也就是“禁口”,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亲朋好友之间不可互相走动拜访。
还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民间在这一天里还有烧门神纸的习俗。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四造羊日
《岁占》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我重新修订了14年前编撰的《中国春节文化漫谈》,通过网络翻译,改为汉英版,目的是方便海外网友了解中国春节文化。(作者:沈阳)
回复删除I have revised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Culture Talk" compiled 14 years ago, with the purpose of making it easier for overseas netizens to understand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culture. (Author: Shen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