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3年7月16日星期日

醒悟(260)

 


260

 

这个时辰,天空黑得像黏稠的墨汁,但周围耸立的高楼亮起了盏盏灯光,大马路虽然没有了白日里川流不息的景象,但整座城市在夜灯下光影迷离。香港的夜景非常梦幻。

洪文宣与沈志睿两位教授仍在这香港小咖啡馆里聊天。

沈志睿说道,现在内地那些人一直在为文革翻案。从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开始,修改历史教科书,将邓小平时代定性文革为“内乱”修改为“艰辛探索”。有人则公开鼓吹启动“新时期上山下乡工程”。

中共共青团中央日前宣布,要动员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力争3年内组织超过1000万人次的大中专学生志愿下乡,此举引发中国民众联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不是又来了。

共青团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宣示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青年中“入脑入心见行动”。意见称,要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青年工作队伍,带领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贡献青春力量”。

据意见列出部署开展的重点项目如下:

一、乡村人文环境提升工程到2022年,力争累计动员不少于10万名青年参与。

二、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画,到2022年,县级青年创业组织建成率力争达到80%以上,联系服务20万名带头人。

三、青年农村电商培育工程,力争2022年前,帮助1万名青年运用电子商务在三农领域创业就业。

四、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引领大中专学生深入农村,特别是革命老区、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传播文明、推广科技、树立新风中增长本领。到2022年,力争组织超过1000万人次大中专学生参与。

五、外出青年返乡创业“燕归巢”工程,力争到2022年,服务10万在外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六、在外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到2022年,力争累计组织动员不少于1万名在外学生党员、团员,“返家乡”兼职担任基层团干部。

看到“干大事!国家计划3年内动员1000多万青年下乡”的相关新闻报导后,中国大陆网民不禁连想以往的“上山下乡运动”是不是又来了。但不少人认为,当初的上山下乡,是为了让农民改变知青,现在是让知青改变乡村;若能把村支干部都换成大学生,对农村也是好事。但也有许多网民反问,现在农村年轻人没钱赚都进城打工了,再下放1千万知青去乡村要干什么呢?不少家长担心,国家势必又要强逼他们的孩子下乡,可能的手段包括不下乡不给毕业证、不能考公务员,“反正他们总有办法的”。

这些人为什么执意要为上山下乡运动翻案呢?上山下乡运动,究竟是伟大壮举还是旷世灾难?文革史学者普遍认为,毛泽东开展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1968年,红卫兵运动已经持续两年多,尽管毛泽东等领导人一再呼吁“复课闹革命”,要年轻人回归正常生活,但覆水难收,社会震荡和混乱仍然无法制止。另一个就是缓解城市青年就业压力,到19661968年的三届高中毕业生共400多万人呆在城里无事可做,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洪文宣: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今开展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呢?上山下乡运动为何卷土重来?

沈志睿说,著名学者张杰认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严重的衰退期,除了要应对美国的贸易战、各国厂家纷纷撤出大陆的现状,而且还得面对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强大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不断增长的失业率。中国今年有874万的高校毕业生,而明年的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预计高达909万。独立学者吴祚来认为,目前中国的情况与五十多年前相似,尤其多年来的城市化无法让大多数年轻人在城市安身立业,于是想把年轻人送到乡下去,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现在面临的经济危机非常严峻。几十年来没有出现过的电荒问题现在都出现了。这将引发连锁反应。他们想消减城市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年轻力量,因为这股力量容易搞学潮,容易搞民主运动,把这些人打发到边远地区去,缓解中共的政治安全压力。

洪文宣: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2000多万人。这是整个人类的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当年的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197810月,中共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但上山下乡却是习近平的青春记忆,他并不认为上山下乡运动是灾难,相反他很留念那段时光。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我几乎一年365天没有歇着,除了生病。下雨刮风我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个时候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知青治国时代,身处权力金字塔最顶层的那些人,乃至大约百分之五十的省级正职官员,他们都有知青经历。同样具有“知青”背景的人中,同样还具有“工农兵学员”背景。

沈志睿说,上山下乡运动是文革时代青年人的青春岁月,那里有他们的汗水、迷茫、爱情和痛苦。有很多当年的知青经常回到插队的农村,流连他们过去的时光;有的办起了知青主题的餐馆和知青博物馆;有的甚至移民到了西方国家,还念念不忘知青时光。这是历史的悲哀。

洪文宣:我看到历史学家葛剑雄先生写过的一段话,他说:不能因为我们有些领导是下乡出身,就认为“上山下乡”是对的。“上山下乡”这个运动绝对是错的,他们现在有句口号叫“青春无悔”,胡说八道,是你自己选择的吗?那是“青春无奈”,没有选择的。也有学者认为,对上山下乡运动应该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度,做出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揭示和思考,只有把它放到中国历史的坐标上,我们才能获得一种历史的眼光,才能认清它的本质。否则,我们留下的就只能是对过去经历的迷茫、对蹉跎岁月被肯定的渴望和对有悔无悔的争执,最终罪恶成了伟业。上山下乡运动的罪恶在于剥夺了广大知青自由谋生、自由择业、自由迁徙的天赋人权。绝大多数知识青年或被洗脑或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被裹挟到那场运动中去的。虽然当时暂缓了城市就业的压力,但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拆散。从1978年底开始,各地知青游行请愿要求回城。19791月,云南孟岗农场的上万知青罢工发出“不回城,毋宁死”的口号,上千知青绝食抗争。北京知青吴向东当众割腕自杀,三万多知青跪在地上,齐声高喊“我们要回家!”震动了全国。林彪之子林立果在“五七一工程纪要”中指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1978年,邓小平在谈起全国1700万上山下乡知青问题时说:国家花了三百多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沈志睿说,我坚持认为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无疑是一次民族苦难,但毛泽东当年的红卫兵们却没有反思这场刻骨铭心的苦难,而是将它视为美好的记忆。面对中国庞大的失业潮和青年对民主自由的追求,习近平和他的知青团队从毛泽东极权主义思想毒库中搬出上山下乡的旧夜壶。这不仅说明习近平及其知青团队治国理念的陈旧落后,而且严重违背人性和人民意愿,其结果必将步毛泽东失败的后尘。

洪文宣说道:他和他的知青团队希望通过新的上山下乡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也缓解青年人对于民主自由追求的政治安全压力,但网友们的评论反映了中国人的民意。他们不愿走回头路,不愿重复历史的悲剧。

夜色如浓稠的墨砚,深沉得化不开。在这座不夜的城市中,人人都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抬头,今晚的夜空没有繁星,只有几颗孤单的星星,努力地在发光,零星地分布着,像是被人丢弃的玻璃弹珠。孤独,让原本就不明亮的夜空更添迷蒙。

沈志睿和洪文宣有着共同的认知:

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社会和人们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不可逆转的改变。谁也无法将中国重新拉回到毛泽东极权主义的文革时代,也无法阻挡独裁暴政的溃败,中国必然会实现民主转型,这是历史大势。

1 条评论:

  1. 群體心理探索小說(瀋陽 著)

    今天像烏鴉暫時湊合起來,明天又像野獸一樣四散而去。社會上的流氓集團、烏合之眾的交往就是如此,今天臭味相投便雜湊在一起,明天利益相悖,便作鳥獸散。這是一本探索群體心理的另類小說。但愿這個世界能有更多的人從噩夢中醒悟過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