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开禁节”
——春节民俗溯源之五十
中国的禁忌太多,民俗春节的禁忌可以说集中反映了百姓对这些禁忌的不满,于是希望开禁,正月初五就是中国的开禁节,虽然涉及的是春节诸禁,其实是对自由的渴望,对人性回归的冀求。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按中国民俗传统正月初五是祭财神的日子,如今不用细说,市场经济教会了那些老板们一定要在初五日祭财神、争利市、抢路头、接财神。
老百姓为了发财致富,也会燃柱香祈求财神显灵。
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破五”民俗,知道的人却并不多。“破五”就是“破禁”,“破禁”就是“开禁”。中国禁忌何其多,为什么就不多研究一下哪些该禁,哪些不该禁呢?“破五”民俗将给我们很多启示。
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但财神没有显灵,至少不会为穷人显灵。
正月初五又是“送穷”日,老百姓接不到财神,至少也要在这一天送走穷鬼。于是又有了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出门外燃炮炸之的习俗,甚至还要“送穷媳妇出门”。也许是“送穷”送不了穷,今天的人们,谁也不会这么蠢,背着个纸袋到门外去倒积压了五天的垃圾。
百姓开始将感情放到了“破五”上,什么是“破五”?
有这样一种说法: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圆年”,意思是说年过完了,到在这一天要做一个总结,划句号了。其实,这是“破五”的变种,是由于不知“破五”的真正由来。
按这种说法:姜子牙封神后,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有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她被封了穷神以后,也就更让人讨厌了,还没听说有谁会喜欢穷神的是不是?所以人们就在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即归”,也就是让马上滚回去!
另一种说法:
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不过,建议在那一天,富人想再发财,就得破费资助穷人,不然就会破产。“新破五”就是富人必须在初五破费资助穷人,不然发动全民诅咒,让富人接不到财神、送不走穷鬼。众口一词,民心可改写民俗历史。
在中国有不同的“破五”传统风俗。
在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就要放鞭炮,扫卫生,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这一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这是秦人的发祥地,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花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秦人豪迈,办事彻底,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而是要赶尽杀绝,有点“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
天津人也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山东的一些地方将“破五”称为“五马日”,并以这一天的阴晴来占当年骡马的凶吉,说这一天晴空万里则主骡马兴旺。据东方朔《占书》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不知山东如何讹牛日为马日。
春日这几天,有些地区在初五之前,妇女是不能出门串亲,也不准动尺剪做针线活,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初则不再忌讳。
临清一带的破五,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天还未亮,人们就都煮好饺子,上供、烧纸、叩头,接着把神主牌位收存起来,只等三声大炮一响,全族男人带着香纸鞭炮集合一起,排着队伍前去上坟,叫做送老祖宗回家。一路上,抬供的抬供,放鞭的放鞭,来到坟地再焚香纸叩头,喊道:“爷爷奶奶,到家啦!”
沂南也在这天撤家堂轴子,有的还吃炸糕,扫院子,据说这天扫院子不招蚂蚁。垦利、寿光等地于这天鸣放鞭炮,全家聚餐,以示新年过去。
鲁西南地区在年除日把剪刀用线缠住放在床铺的席下压住,到初五这天才能开始使用。临沂、邹城妇女这天也不准出门、不准梳头、不准动针钱,据说动了针线会招蝎子、蚰蜒。这天普遍中午吃水饺,也可以吃面条,有“初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的说法。
中国民俗中的“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那里便实话实说了,“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扫帚,不能客气。这毕竟不是请客送礼。赶尽杀绝,当是其中最为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者。
送穷也好,破五也好,都是为了驱穷求富,贫富不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穷鬼财神造成的吗?“穷鬼财神论”能取代《资本论》?看来,真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还真是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