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2009 TEDTOCHINA
今天Thursday@TEDtoChina专栏发表的是一篇关于印度的TED演讲。TEDIndia大会将在11月4日-7日期间在印度举行。今天我们所介绍的这位演讲人就是促成这次大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人物南丹•耐卡尔(Nandan Nilekani)。
本文作者为韦晶晶,大四在读生。一个不安分的年轻人,喜欢四处游历,喜欢亲近自然,笃信“旅行即生活”,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希望越来越多人认识并加入到TEDtoChina,在这里人人都可以“一起分享,共同进步”。
Thursday@TEDtoChina专栏现在由我们的团队成员李君(Li Jun)负责策划与统筹。李君(Li Jun)是一间信息咨询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并在筹备她的第二间公司。她也是《Vogue》杂志中文版专题撰稿人。
南丹•耐卡尔(Nandan Nilekani)或许是印度最为全球所知的商业领袖,他是成功的印度软件企业家。2006年,他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基金会董事会的20名成员中的一员。同年,他入选《时代》周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00人”。
南丹•耐卡尔是印度软件工业巨头信息系统科技(Infosys Technologies)的联合创始人和前首席执行官。Infosys总部位于号称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以离岸外包业务起家驰名于国际,它的成功引起了一群公司的效仿。外包离岸业务模式通常是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作流程,外包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通过一整套信息系统,在大洋之外的另外一个国家的外包服务公司的职员,可以代表另外一个国家的的另外一家公司,为这家公司的消费者或客户提供服务,从写软件程序、录入保税单到处理金融数据。跨越大洋的外包合作,让商业世界朝24×7小时模式运作的方向发展,也将圆的地球变得更平了。Infosys也因为引领这一潮流而成为印度信息工业崛起的领头羊。
《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是南丹•耐卡尔的好朋友。实际上,这本讨论全球化趋势的畅销书的写作灵感,正是源自托马斯•弗里德曼访问印度时,他与南丹•耐卡尔的一席交谈。读过该书的读者,应该对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该书开头所描写的他和南丹在Infosys中交谈的那一幕还印象深刻。在离开Infosys工业园返回班加罗尔市区的路上,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南丹说的一句话“The playing field is being leveled.” 他反复问自己,南丹在说什么?is that the playing field is being flattened…Flattened? Flattened? 这句话后来促成一本书的诞生,也影响了全世界许多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南丹•耐卡尔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创业领袖,也是具有深邃洞察力的观察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评论他说,“西雅图出了个比尔盖茨,而班加罗尔有南丹•耐卡尼。是什么让南丹•耐卡尔如此独特呢?对我来说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词:伟大的讲解家。”作为Infosys的领导者,他常常发现自己要回答的并不只是关于他公司的问题,而且还包括有关他的国家的问题。这些思考,促成他写下一本以印度为主题的书:《想象印度:一个复兴国家的图景》(Imagining India: The Idea of a Renewed Nation)。在这本书中,耐卡尼论述了从教育和人口统计特征到投资和基础设施等多个主题。
2009年7月,在英国举行的TED Global第二环节,他分享了《想象印度》一书的核心要义。
谈到印度的发展与国民观念的演变,南丹•耐卡尔提出“只有树立观念之后,现实才得以改变。观念演变为意思形态,并最终得以付诸实践”(It's only when ideas take root, things change.)这样一个从“思”到“行”的理论。以美国为例,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引发国家安全问题,这促使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到80年代里根总统的放松政府管制;再到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国家该如何谋求发展出路。根据这三个例子所包含的共同点,南丹•耐卡尔概括出这样一个结论:唯有观念才可以改变一个国家。
纵观印度过去、现状与未来发展,南丹•耐卡尔列举出四种影响印度的观念,并结合印度具体国情进行阐述。
第一种,造就了今日印度的“已发生型”观念。过去,印度人民对人口、企业家、英语、科技、全球化和民主这六块领域所涉及的内容皆持消极的否定态度。(这里似乎可见到许多与中国相一致的东西——编者)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考方式、思维角度随之发生转变,人们对这六块领域的态度也渐渐从漠视到认可再到完全接受改变。这些观念上的改变,促使印度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二种,人们思想上普遍接受但未付诸行动的“进行时”观念。在印度,人们已经意识到初等教育、基础设施、城市发展、国内市场发展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因为存在来自宗教传统的压力,以往执政者执政倾向不同,政策落后等诸多方面不利因素的阻碍,致使改革行动难以实施。
第三种,引发争议的“探讨型”观念。对于一个统一观念的形成,其过程往往由于人们从各自利益角度出发而招致诸多争议甚至陷入僵局。我们知道,印度长期存在种姓制度,在这一前提下,针对类似于种姓制度等的意识形态所采取政策推广难度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南丹•耐卡尔还具体分析了颇具争议的劳工政策以及高等教育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前面提到,印度庞大的人口资源正向人力资源过渡,这是“人口”观念转变后带来的乐观形势,但是,南丹•耐卡尔意识到“如果不能给人民提供规范的劳动制度,最终将有大批人们受到剥削”,他呼吁出台一套新的劳动法,颁布政策,以保障人们享有就有机会及相关权利。至于高等教育发展受到管制,耐卡尔认为如果问题无法得到妥当处理,更多的问题将会接踵而至。
第四种,这也是南丹•耐卡尔认为最重要的,即“预见型”观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不妨借鉴他国发展经验,做到利用科学技术扬长避短;及早推行医疗保健和各类福利。最后,耐卡尔提到,印度必须以高瞻远瞩的态度看待环境问题,警惕环境污染给发展带来恶果。毕竟环境与发展关系密切,同等重要,谁都无法替环境污染买单。
以上乃南丹•耐卡尔对于印度未来之看法。观念改变世界。也许我们身边的这位友邻发展的故事也能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