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11月18日星期二

大墙内外:上海市提篮桥监狱记事


上海故事[080]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地区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购物八仙桥,枪毙提篮桥”,其中的“提篮桥”说的就是提篮桥监狱。

那时候提篮桥是上海市的边缘地区,现在已经属于北外滩的繁华地了。与相差仅仅几公里、人潮涌动的外滩和隔岸的金融中心陆家嘴相比,虹口区这个叫做北外滩的地方,多少显得有些落寞,唯有隔江相望的东方明珠塔标示着它地处市中心的身份。

提篮桥监狱周边地区曾是解放前上海公共租界东区最繁华地段,舟山路等地是当年上海人接纳“二战”期间犹太人的主要地区,被犹太人称为“诺亚方舟”。这些历史遗迹成为上海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一区域也成为上海一张含金量很高的“文化名片”。2008年,该地区被列为上海首批1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提篮桥监狱与犹太难民曾经居住过的欧式建筑、舟山路菜场、昆明路和保定路的民居为邻,多年来少有变化。

 


 

顺着舟山路进入一条五六米宽的小巷子,一大片瓦片顶、木窗棱的老房子透露出掩不住的破败,透过窄窄的木门,临时搭在过道里的厨房也大都已经使用了几十年。

在杂乱的街道上,小餐馆、杂货铺、菜摊和各色店铺让这条小街又多了几分嘈杂。与监狱周围肃穆、安静的环境格格不入。

餐厅晚上摆排档的桌椅随意地堆在监狱的高墙下,而炒菜的味道充满整个街道,直传到一墙之隔的监狱里。

监狱周围的居民多是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上海人,早已习惯了左手繁华、右手肃静的生活,随便一个人都能说出这座老监狱的来龙去脉。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是中国境内最早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所在地,先后有数百名日本战犯关押在狱中,其中还包括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大将、香港总督田中久一中将等人,甚至还有20多名德国纳粹战犯。

在中共上海警察局工作委员会(简称“警委”)领导下,1944年,在监狱看守中成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赵英盛任支部书记。中共地下党最初仅有3人,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前夕已发展至20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前三天,该监狱的中共地下党支部夺取枪支,控制了该监狱。

作为一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监狱,提篮桥监狱曾囚禁过不少中国近现代的著名人物。其中有一生曾7次被通缉、3次入狱的章太炎;谦称“马前卒”、写下《革命军》的邹容;中共早期马列主义理论家杨匏安;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江上青;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任弼时等人。

1949528,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监狱。当时监狱内有650名囚犯,其中“政治犯”50人,外国籍犯人18人。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监狱,负责警戒及看押。翌日,监狱召开了慰问并欢送“政治犯”恢复自由大会,欢送“政治犯”出狱。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监狱后,1949921,正式挂牌成立上海市人民法院监狱,武中奇(曾任八路军团长,冯玉祥的金石教师,书法家)。该监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后,上海地区成立的第一所监狱。此后长期为上海地区新收犯人的入口处。

1949年后,该监狱坚持“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原则,对犯人进行教育,组织犯人阅读书报,邀请各方面人士到监狱作报告,组织犯人外出参观。

19515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规定,该监狱由法院划归上海市公安局领导,同年8月更名为上海市监狱。

195410月起,该监狱向外国来宾开放参观,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监狱之一。

19837月,划归司法系统领导。自1982年起编印铅印的《劳改报》供犯人阅读。该监狱组织犯人成立了“新岸艺术团”、“提篮桥翻译室”,成立新岸广播台、有线电视台。1990年代起,先后编印《分类改造文选》、《炼狱心声集》、《两地书》、《忏悔录》、《服刑人员心理健康之友》等图书,还设有心理咨询门诊部。

19956月,更名上海市提篮桥监狱。该监狱对各类犯人开展分类教育及改造,在犯人中普及初中教育,开办高中及大专班,参加上海市文化统一考试,合格者由上海市教育局发给毕业或结业证书。该监狱还对犯人进行技术及职业培训,合格者发给技术等级证书。


19999月,该监狱获上海市司法局命名为“市级现代化文明监狱”。

20038月,该监狱荣立司法行政集体二等功。

2005年,该监狱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先进单位。

2006年,该监狱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单位称号。

1994年起,该监狱保持了15年无罪犯脱逃纪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