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11月18日星期二

话说昔日远东第一监狱


上海故事[079]


 

大凡上海人,没有不知道上海提篮桥的,其实所谓提篮桥的来历早无人知晓,只是一个监狱的代名词而已。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是隶属于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的监狱,正门门牌号是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147号,位于提篮桥地区。因其规模宏大、收押犯人多,曾号称“远东第一监狱”。迄今已使用110年之久的上海提篮桥监狱将被关闭了,并被改造成“包含商业、文化和写字楼的综合设施”。但是提篮桥监狱大墙内外的故事是永远不会从此消逝的。

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坐落于华德路117号(今长阳路147号),监狱南面正门位于虹口区长阳路,北面围墙紧邻昆明路,西侧是舟山路,东面靠近保定路。四周多数是中下层市民聚居的中华民国初年建造的密集的石库门房屋。

该监狱最早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创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英国驻新加坡工程处设计中标,同年底动工,19035月投入使用。

110年前,建造提篮桥监狱时,上海公共租界使用了如今建造房屋最常规的方式——招标。

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开向各营造厂和建筑承包商招标,最后由英国驻新加坡工程处中标,最初仿照美国监狱样式建造,全部由青砖和打磨过的宁波石块修建。后来又经过扩建和改建,形成了英国式的硬木地板、钢筋水泥地坪和钢骨水泥门梁,使得这座监狱保存完好,从监狱的外墙望进去,丝毫没有破败的迹象。

为了保障内部设施,建设者“术业有专攻”,水龙头、管道等分开承包,每个步骤都由更专业的人负责。“比如监房的铁门是上海制造的,门锁和钥匙由英国伦敦•哈脱公司制造供应,直到现在,各种英国制造的锁具和钥匙仍在使用。”提篮桥监狱内的门锁,相当于一本杂志的合订本,厚厚地固定在铁门上,它有三道锁舌,钥匙有15厘米长。


不同于多数监狱两边牢房中间走廊的结构,提篮桥监狱成回字形,中间是“背对背”、“肩靠肩”排列的牢房,四周全是走廊。


 

此外,监狱在走廊中间的地坪上还另建了一排铁丝网,形成内、外两道走廊,看守在外走廊巡查可以同时看到上层、本层、下层三个楼层犯人的动向。

最初的主要建筑包括两幢4层的监楼,囚室480间,以及炊场、办公楼、医务所等,占地面积约10亩。

1916年起,先后向北、向东扩建。

1930年初又拆除部分初建时的建筑,开展重建。监狱内的平时管理十分严苛,该监狱对囚犯公开使用肉刑,经常进行体罚及虐待,生活条件非常差,犯人死亡率极高。

租界时期的提篮桥监狱,其上层管理人员主要是英国人,看守是印度人,俗称“红头阿三”。囚犯则为中国人。监狱内民族歧视严重,等级十分严格。

但由于印度看守不满上级提拔的人选,1930年曾举行了罢工。强硬派的英国管理层,对罢工的印度看守一律开除,开始调用中国人担任看守。

那时候,看守长住宅有一间饭厅、两间卧室,还有浴室、厨房、佣人住房等,但监区内的条件却是非常苛刻的。监区里没有凳子,看守必须一直站着保持警戒状态;两道外走廊中间的墙上还装有一台仪器,俗称“更表”,看守每巡查一圈,须用钥匙在“更表”内开动一下,监狱总值班室有仪器作自动记录,可考核看守是否按时巡查。

1935年时,监狱规模基本定型。当年9月起开始关押外国籍犯人。

 


监狱初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19421月,更名“上海共同租界工部局华德路刑务所”。19438月,汪精卫政权接管后,改称“司法行政部直辖上海监狱”。 

汪精卫政权接管监狱之后,提篮桥监狱由中国人担任典狱长。监狱内的各种司法文书及表册自英文改为中文。当时,全监狱4561名犯人中,患各种疾病的有1068人,接管当月便死亡43人。

监狱关押的主要对象最初是上海公共租界内被判处徒刑的中国籍男犯人,1904年起兼收中国籍女犯,1906年停止收押女犯,19438月起恢复收押女犯。


 

19441月,在日本人指使下,该监狱当局抽调500多名犯人,赴浙江嵊泗为日军修建军事设施,因劳役繁重及日军的残酷虐待,犯人死伤惨重,另有50余人双目失明。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接管,仍称“司法行政部直辖上海监狱”。该监狱俗称“华德路监狱”、“提篮桥监狱”、“外国牢监”、“西牢”等等。

抗战胜利后,对看守的工作条件有所改善,添置了凳子。但是为了防止看守偷懒,就设计了一种三脚凳。这种凳子凳面狭小、分量轻、重心不稳,坐久了容易倾倒。所以,看守们戏称这种凳子叫“稍息凳”。

 


抗日战争胜利后,提篮桥监狱先后关押了数百名日本战犯,包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大将、香港总督田中久一中将、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中将、日本驻台湾第10军区军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等人。


 

1946年初,盟军美国军队曾在该监狱设军事法庭,审判47名日本战犯。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境内最早的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故19978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提篮桥监狱日本战犯关押、审判、执行处列为“上海市抗日纪念地”,并立碑纪念。


194711月,监狱当局克扣囚粮,导致犯人骚乱。

 


 

该监狱自启用到19495月,先后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日本、汪精卫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南京中华民国政府管理。

该监狱规模宏大、建筑优良,且收押犯人数量多,最多时达到8000多人,高于印度的孟买监狱及日本的巢鸭监狱,故号称“远东第一监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