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星期五
淡水鱼的五大秘密 Five secrets of freshwater fish视频漫画
淡水鱼的五大秘密
Five secrets of freshwater fish
淡水鱼泛指任何主要栖息于湖泊、湿地、河流、溪流等淡水环境的鱼类,是淡水生态系统最常见的水生动物。但我们却很少有人知道淡水鱼生存的五大秘密。
秘密之一
地球的淡水面积少,淡水鱼种类却异常丰富,占鱼类物种数的约41.2% 。例如全球鱼类约28000种(已记载为26000多种),淡水鱼就有约10700种。一生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占总全球鱼类33.1%,约8600种。例如:鲶鱼、罗汉鱼、鲤鱼。
秘密之二
淡水鱼的分类可以依盐度和迁移特性来分,并不是依照生存于河跟海来区分,河与海都会出现淡水鱼和咸水鱼。
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淡水,偶而活动或栖息于半淡咸水、海水中的鱼类。占总全球鱼类8.1%,约2100种。例如:吴郭鱼、大肚鱼。
鱼类洄游有不少原因。可分三种:生殖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河海洄游鱼,栖息于海水或半淡咸水中,会经过不同盐度的栖息地,河海交界处是它们洄游必经之地。例如:日本秃头鲨。
溯河性鱼类、降海性鱼类及偶然进入河川生活的海水鱼,占总全球鱼类0.6%,约160种。例如:蛇鳗、牛尾鱼。
秘密之三
多数淡水鱼有特别的色彩和斑纹,或者体色与周围环境一致,可隐蔽自己,或迷惑敌人及猎物,以保护自己或偷袭猎物。浅水中,鱼的体色通常背为青、绿色,腹为浅白色,这些颜色被称为消灭色,水底望上去,以为是天空,望下去,则觉是海水;而深水中,体色非常阴沉,常为深红、黑等色。
喜于水面结队游泳的鱼,鱼体斑纹常有纵纹,游泳时,望上去比实际上快。例如:斑马鱼。
秘密之四
鱼儿对单向环境的刺激,定型反应有:趋光性、趋电性、趋触性、趋化性、趋流性。
鱼触可以引诱小鱼,吸引足够小鱼时,突然吸入口中。
鱼棘则保护自己免被天敌吃去。骨板、长喙、吸盘,多数由胸鳍进化而成。让鱼可从容地吸在岩石、海藻、船底上。
有些鱼还有发电器官,可发放电流, 电晕小鱼,再吃掉它。为保护自己,当遇上危险时也会发电,并联络同伴,
辨别周围情况。例如:电鳗。
毒棘、毒腺可有效防御自己,一旦被刺,腺管就会破裂,毒液便会进入伤口。
秘密之五
鱼儿为避免遇到敌人,具有自己的防御机制。
如隐藏生活于洞穴、缝隙内。或将身体藏于沙中。
或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体外。吸附在其他大型物体下。
鱼的保护色拥有和环境一样或相近的颜色。比目鱼为其中的佼佼者,处身于任何环境,即使眼盲,体色都可变得和环境一模一样。
鱼儿会展示警戒色,体色极为鲜艳、美丽时,通常是非常危险或有毒的展示。用以警戒敌人不要吃它,否则吃力不讨好。
鱼儿还有拟态保护动作,如:杨枝鱼摇摆的动作会和身边的海藻极为相似。
当遇到猎食者后,鱼儿的逃生机制,最普通、基本的次生防御行为是退避;通常躲入石隙、水草丛、海藻等地中。还有快速游泳逃逸或跳出水面。
有些鱼儿还会恐吓敌人。例如:鲀会使身体膨胀,变成一大刺球。
假死
大部分猎食者只追猎活着的生物,假死可分散攻击者注意力。也可有效躲过猎杀。某些鱼类在尾部有一类似眼睛的大圆点,可使猎食者判断方向错误。
相对地,鱼类还有很多各种千奇百怪的防御方式。如
鱼儿群居,遇到猎食者时,虽有部分个体被猎食,但分散时会被猎食更多的个体。一个个体发现危险时,可立刻发出警戒信号,通知整个群体,警觉性奇高。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