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5月17日星期四

揭秘通化暴乱真相  第二十章



东北决战前的撤离沈阳行动
 撰稿 波特兰先生


1945年10月中旬,林彪夫妇从陆路风尘仆仆来到沈阳,受到彭真、陈云等人的热烈欢迎。他们下榻在沈阳三经街博物馆内。
彭真向林彪介绍了东北的形势。东北境内,我军已集结十三万人,分别来自山东、冀东、晋察冀、冀鲁豫、太行、晋绥、太原、华中等解放区,部队番号,武器装备,组织形式,千差万别。
但是指挥机关对各部队的战斗力也不摸底,长途跋涉,未经整训,部队思想也乱。
更为严重的是,部队缺少武器装备,平均三个人才一支枪。驻守沈阳的苏军,原先答应将缴获的日军枪支弹药移交我军,但是没有兑现。
国民党方面则在东北地区集结了七万全部美式装备的精锐之师,在东北“剿总”司令杜聿明的指挥下,即将向山海关发起进攻。
黄克诚向林彪汇报了东北地区严峻的形势,他指出:“部队目前遇到‘七无’,即无地方党组织,无群众组织,无政权,无后方,无粮食,无经费,无鞋袜衣服,因而士气受到很大影响。”
“沧海横流,狂澜既倒。”彭真用这八个字概括了当时的形势。
林彪引用《孙子兵法》上的话,对大家说道:“‘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山海关一战势在必打,我主要管军事,这是最紧迫的。地方工作由你们和马上就要赶到的罗荣桓同志负责。”
1945年10月31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正式成立,林彪任总司令,彭真、罗荣桓任第一、第二政委,统辖主力部队十万多人。
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它是扼制关内关外通道的咽喉,国民党要想染指关东,就必须抢占山海关。
11月11日,杜聿明亲赴前沿督阵,宣布“连坐法”,命令五十二军赵公武部正面突击,命令十三军石觉部沿石门寨至九门口方向侧后包抄。而我军扼守山海关一线的兵力却只有万余人。
11月15日,毛泽东致电东北局,建议李运昌、杨国夫两部坚守山海关、绥中一线,节节抗击,消耗敌人兵力,令黄克诚、梁兴初两部从冷口、界岭口分路隐蔽至锦州、锦西、兴城三角地带,进行反攻。
毛泽东设想打一场大的运动战,他指定素有“运动战之神”称号的林彪或罗荣桓,亲赴前线指挥。东北局则根据“初战必胜”的指导思想,决定由林彪亲赴山海关前线指挥作战。
林彪还在赶路时,杜聿明已集中五个师的兵力突破我军防线,迫使我军向绥口一带撤退。
19日,当林彪赶至辽西前线时,国民党部队已攻占绥中,接着又攻陷兴城、锦西、葫芦岛,兵锋犀利,锐不可挡。
林彪冷静了下来。22日,他致电中央和东北局,断然提议:废止中央关于在锦州及其周围地区与敌决战的计划。他还提出:“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应避免仓皇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
就在接到林彪电报的同时,东北局再次收到中央指示,要求集中沈阳、营口主力,到锦州方面协同黄克诚、梁兴初两部全力歼敌。
“看来,中央关于决战锦州的计划没有改变。”彭真主持召开东北局会议,讨论林彪与中央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罗荣桓坚定地支持林彪的意见。他在发言中说:“开始我们想控制东北、独占东北,是从一定条件出发的。现在我一师梁兴初部还在赶路,三师黄克诚部落到了敌军后面,山海关一突破,全部控制东北的条件就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避免在锦州决战是必需的。”
彭真也认为林彪的意见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东北局复电中央,同意林彪在前线的决断,这样就避免了在不利的形势下与国民党优势兵力硬拼。
林彪估计国民党出关兵团推进速度不可持久。事态的发展,证实了他的判断。
11月26日,国民党军队占领锦州后,杜聿明即令暂停前进,忙于收编日伪军残部和土匪,这样就为林彪提供了休整之机。
东北局全力转入对东北自治军进行扩编、整训。到12月底,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联军,总兵力达二十二万人。
为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联军总指挥部分为前方指挥部和后方指挥部,分工林彪率前总在辽西指挥作战,罗荣桓则主持后总的工作,为林彪巩固后方、整训部队、提供物资和兵源。
随着山海关、绥中、锦州、锦西的相继失守,东北民主联军陆续退出一些大中城市,联军总部将于12月底撤离沈阳,迁驻本溪。
当联军总部撤离沈阳,并迁驻本溪时,经东北局同意,常乾坤则率领航空人员人员迅速赶赴通化进行校址建设。王弼率领刘风等部分人员,继续分赴延吉、牡丹江、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等东北各地搜集航空器材。
为了筹建航校,从创办沈阳航空队到东北局航空委员会成立,常乾坤、王弼、黄乃一、刘风、蔡云翔等都付出了所有的精力和努力,如今听说面对国民党挑起的内战,东北局和东总正准备撤出沈阳,大家的心里都不好受。
在这些日子里,大家对沈阳这座闻名遐迩的历史古城,也多了一份留恋的感情。
沈阳因地处古沈水(今浑河)之北而得名。
沈阳地区蕴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7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母系氏族社会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战国时期燕国设立侯城起,沈阳的建城史已有2300余年。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
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朝。
因此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曾以盛京为陪都。清初皇宫所在地,就是现在的沈阳故宫,沈阳故宫也是中国现今仅存最完整的两座皇宫建筑群之一。
11月下旬,东北局和东总撤出沈阳。
在局势急剧变化面前,黄乃一和常乾坤按照上级指示,作出了决定:全体筹建航校的空、地人员撤离沈阳奉集堡,先驻辽阳,后迁宫原,再移通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