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5月13日星期日

揭秘通化暴乱真相  第十四章



中央军委延安航空组撤消前的故事
编撰 波特兰先生

第三批从延安去东北创办老航校的开拓者名单出来了。我的姨夫张华终于出现在名单中,令他特别高兴的是常乾坤也在名单中。
1945年10月15日,中共第三批筹建航校人员定下来了,有常乾坤、吴元任、李汉、王琏、石蕴玉、油江、于飞、张华等10余人。其中于飞、张华就是参加建国号驾机起义时的黄哲夫和赵乃强。
但这份名单中却没有刘玉堤。
常乾坤曾抱怨地对任弼时说过:“航空工程学校并到抗大三分校后,那些学员有的后来学俄文,有的当了农业合作社的主任,还有的当了木匠、铁匠,有的去赶大车……”
任弼时当时笑着对他说:“把这些木匠、铁匠、农业社主任都带到东北去吧,到那儿办航校去。”
刘玉堤当时就是所谓的木匠。延安军事学院改为抗大总校后,刘玉堤坚决要求去俄文学习,因为常乾坤在那儿任教,他认为与常乾坤靠得近就与飞行靠得近。不久学校成立了生产队,他却被分到木工组。他干木工更是大显身手,做出的纺车专供中央首长用,制作的小提琴还被鲁艺的乐手拿到延安礼堂去演出。
刘玉堤数次变换角色,他的心始终紧贴着飞行梦。他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足迹,不仅是他个人,也记录下了新生航空事业的艰难、曲折和蕴含其间的坚韧追求。
机会终于降临了。这天,一位文工团员找到他,要他给自己做一把二胡。“刘木匠”拿大了,说这得等些日子。 
文工团员说:我用一个好消息跟你换。他见刘玉堤爱理不理,文工团员便说,你不想学飞行啦?航空组赴东北的名单都已经定啦!
刘玉堤猛地挨了幸福的一棍,丢下手中的活计就往校部飞跑。
常乾坤正在住处做行前的准备,刘玉堤突然闯了进来,就一句话:“我要跟你一起走!”
刘玉堤1938年参加八路,当年才15岁。1941年到了120师358旅。那是贺龙的部队,原来是红二方面军的。358旅是张宗逊和李井泉组建的,刘玉堤是在旅部里当警卫班长,后来当参谋,当参谋的时候送他到延安,准备去新疆学飞行。虽然刘玉堤差半年高小没毕业,但在当时部队里他还算有点文化的。
刘玉堤回忆说:那时挑了三个人,一个旅才挑三个人,各个旅都挑了,一共挑了二、三十人送到延安。苏德战争一开始,新疆的盛世才就叛变了,不再和共产党合作了,又投靠了国民党,所以把当时我们派过去的一些人,有学坦克的,学飞机的这一些人全部抓进了监狱,我们就去不了。我们三十多人就组成了工程队,有的人学文化,学物理,以后又有学木工、钳工、铁工的,以后就上南泥湾开荒种地。
刘玉堤在那时候开荒、种地、还烧木炭,最后又到了抗大学校去学俄文。结果延安整风、42年紧跟着又大生产,他就去了木工组,就在那个地方当了三年木匠。
刘玉堤学了很多文化,当时他一见到这些戴眼镜的人,就会去请教学习,自己看不懂的东西就找别人问。学物理,学数学。后来去了自然科学院,就是抗大的一个分校,他一去人家就说是个木工出身的,就到木工组去吧。刘玉堤半工半读,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当木匠,给人做一些家具,他什么都能做,手艺还好着呢。就这样一直做到了45年,那时候他的物理、几何、三角、化学都学的不错了。
常乾坤对刘玉堤很了解,于是也就答应了刘玉堤的请求。
延安的延水河边,叶剑英参谋长同常乾坤握手话别。周恩来特意前来送行,他以惜爱的感情再次叮嘱:“你们是放出去的鹰,遇到事要多动脑筋。”
 张华和第三批从延安准备出发去东北的航空人员,都出席了这次告别活动。
张华回忆道,我们和常乾坤那时都望着宝塔山上雄伟的宝塔,向宝塔山敬了军礼。我们都心中暗暗地说:再见吧,延安!再见吧,战友!我们一定要办好航校,不辜负党的期望。
1945年10月15日,常乾坤率领第三批航空人员加入了向东北的进军。
中央军委航空组全体成员在常乾坤率领下,肩负着党的使命,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告别了革命圣地延安,星夜赶赴东北筹建航校,延安的航空组也从那一天起即行撤销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