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3年12月23日星期六

阿底峡高僧故址(雪域寓言)

 


阿底峡高僧故址


腊伐尼老人对阿古登巴说:“在新版《孟加拉国国史》第1卷中,有一章节介绍历史古都毗诃罗普尔,其中部分内容吸纳了中孟联合考古毗诃罗普尔遗址群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毗诃罗普尔(现为孟什甘杰县)是孟加拉国国高僧、孟中文化交流使者阿底峡的故乡。公元11世纪,阿底峡前往中国西藏弘法并在西藏圆寂。他与中国东晋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同为中孟历史、文化、宗教、文明交流的先行者。”

阿古登巴说:“腊伐尼先生,我很想听你讲述阿底峡故乡的故事。”

腊伐尼老人于是就讲起了那段轶闻:

据孟加拉国国文献记载,从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中期,毗诃罗普尔是旃陀罗王朝、跋摩王朝和犀那王朝的“三朝古都”,也是当时南亚的佛教中心。而早在公元7世纪,中国高僧玄奘就曾来过毗诃罗普尔并留下记载。

阿底峡1000多年前出生于毗诃罗普尔。1042年,阿底峡应邀到西藏传播佛学,从事传教、著述、译经活动。1054年,阿底峡在西藏圆寂。

白驹过隙,时光流转,阿底峡尊者已长眠西藏拉萨聂塘寺900多年,故乡无时无刻不期盼他的回归。

1978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率团护送阿底峡尊者部分灵骨舍利到孟加拉国国达卡,受到达卡市民的夹道欢迎,灵骨舍利最终被安奉在孟法王寺。历史的巨笔为这段旅途划上一个句号。

故事到这里本该岁月静好的结束,但是,还有一条更加隐秘和伟大的历史线索已然出现。

孟加拉国国历史上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一站。孟加拉国国2000多年前的文物上就发现有中国工艺设计的痕迹。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中国、经孟加拉国国流入孟加拉国湾,大河沿岸的种种人文交流需要更多考古方面的求证。

2014年,中国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了一项神秘而又庄重的任务,前往孟加拉国国协助孟方进行考古挖掘,目的地是毗诃罗普尔古城的纳提什瓦遗址,也就是传说中阿底峡尊者的故乡-古萨霍尔国。

孟加拉国国文献记载,毗诃罗普尔是旃陀罗王朝、跋摩王朝、犀那王朝的三朝古都。在孟加拉国国出土的旃陀罗时期的铜石碑铭中,也屡屡提及这一地名。毗诃罗普尔在中国西藏也是个神圣的名字,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开篇就提到它。藏族译师那措·崔臣杰瓦在对孟加拉国国高僧阿底峡的颂词中说:“东方萨霍尔殊胜地,坐落一座大城镇,名叫毗诃罗普尔,城中便是大王殿,宫殿辉煌宽又广,人称金色胜幢宫。”

201412月至20191月,中孟联合考古队对毗诃罗普尔古城纳提什瓦遗址进行了六次大规模考古发掘,这是中国与南亚次大陆之间的首次联合考古挖掘合作。

中孟联合考古队通过发掘揭示出纳提什瓦遗址是一处佛教寺院遗址,年代可分为两个不同时期。第一期遗址是一组庞大的塔院和僧院的综合体,中心神殿体积庞大,呈正方形。僧院位于寺院的边缘,包括四座神殿、一座带有居住和储藏功能的公共房子以及若干座僧舍等,年代约在8世纪末至10世纪中叶;第二期遗址完整揭露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十字形”中心神殿建筑。这组建筑遗迹具有四座呈“十字形”分布的“佛殿”,每个佛殿由东、西、南、北四面墙基形成封闭的“回”字形结构,年代约在10世纪中叶至13世纪初。这两个时期的遗存反映了南亚佛教建筑的重要变迁,其完整的遗址文物和清晰的叠压关系,为南亚次大陆佛教考古的提供了重要标尺。

毗诃罗普尔和孟加拉国国其他820世纪的佛教遗址,是西藏早期寺院的蓝本。

8世纪至12世纪,波罗、旃陀罗等王朝尊崇佛教,在近500年的时间内,经历了从大乘佛教到金刚乘的重大变革,建筑、造像由于金刚乘理念的催生而别开生面。纳提什瓦遗址保存了两个时期完整的建筑遗存,从大乘风格的开放型佛塔式神殿,到具有过渡时期特征的封闭型佛塔式建筑,到最后成熟的十字形中心神殿,生动诠释了从大乘佛教到金刚乘的历史变迁。

发掘之后的纳提什瓦遗址呈现出红砖墙体互相叠压的恢宏景观。毗诃罗普尔城址周围的拖莱索里河和莫喀第等人工运河构成了古城的四面边界,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至6公里,未发现沿河的城墙,这种情形与孟加拉国国拉杰沙希县的巴哈布尔和库米拉县的拉尔迈-迈纳马蒂两处中世纪城址是一致的。

巴尔巴来遗址位于毗诃罗普尔城址中部偏北,应是当时的王宫所在地。遗址为一方形土台,边长约320米,高出四周低地约2米至3米,土台四面壕沟宽约60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宽约30米的陆路与外界相通。遗址的北面和东面,分别有旧河道通向大河,交通十分便利。那措·崔臣杰瓦所说“城中”的“金色胜幢宫”,《阿底峡尊者传》中所说“平洁高广”的“金幢宫”,可能就是此处遗址。

拉库罗普尔遗址位于毗诃罗普尔城址的中部偏西南,为四周僧舍环绕的大型佛教中心。周围还有多个单体建筑,共同构成庞大的佛教建筑群。拉库罗普尔遗址南1公里的金刚瑜伽村相传为阿底峡的出生地,曾清理出木船残骸、雕刻木柱和大量石质建筑构件,许多石质雕像也发现于这一带。

腊伐尼老人说道:

纳提什瓦遗址是一处佛教寺院遗址,也是毗诃罗普尔古城内迄今发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遗址。十字形中心殿宇及八边形佛塔等附属建筑,是孟加拉国国金刚乘建筑的典型范例。从各个地层中发现了不少中国瓷片,年代跨度从唐宋到明清,有青瓷、白瓷、青花瓷等种类,生动呈现了中孟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密切往来。考古人员用双手理清了历史的脉络,用双脚丈量着历史的维度,向世人充分展现孟加拉国国历史上的佛教文化,为南亚与中国的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蓝图添上至关重要的一笔。

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具有明确地层关系,填补了孟加拉国国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随着毗诃罗普尔遗址逐渐清晰,在藏传佛教史上有重要地位的阿底峡尊者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腊伐尼老人唱起了一首颂歌《纳提什瓦》:

 

美丽古老的纳提什瓦

东方的萨霍尔殊胜地

让我们揭开孟加拉国

那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远在公元七到九世纪

那是中国的大唐时期

南亚次大陆也很发达

当时的佛教最为兴盛

 

这里就是毗诃罗普尔

也是东印度一个都城

也是阿底峡的出生地

他是藏传佛教的始祖

 

阿底峡从这里去西藏

创建了著名的噶当派

这里是藏传佛教源头

孟加拉国的佛教遗址

 

城中大王殿辉煌宽广

人们称颂金色胜幢宫

被湮没的中世纪古城

如今已得以重见天日

 

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

西藏早期寺院的蓝本

藏传佛教再次入视野

纳提什瓦让人常惦记

1 条评论:

  1.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