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
阿古登巴与充满青春活力的达瓦,在前往缅甸的路上,途中休息的时候,达瓦跳起了“巴乌尔”舞,唱起了泰戈尔所写的爱情歌《生死相伴》。
当达瓦依偎在阿古登巴身边时,阿古登巴朗诵起泰戈尔创作的爱情诗《我一刻也没有忘记》:
我一刻也没有忘记,
这条路上我走过无数次。
如今难道野草丛生,
抹尽了这条路的痕迹?
不过我心里觉得不必伤心,
说不定哪时吹来一阵顺风,
你归来一眼就认出我,
我也一眼就认出你。
一个人擎灯走在路上
一阵风吹灭了灯火。
不过心里踏实,知道
星光写的你的地址闪闪发光。
我知道,道路两边盛开的一簇簇
鲜花会纠正我行走的错误
花香中透出隐约的暗示。
阿古登巴对达瓦说,泰戈尔的诗在中国很流行。其实,中国有许多民间故事也是从印度辗转流入的,中国的孙悟空原型地是来自印度神猴的传说。
故事、歌谣、格言、谚语和谜语,这些都是人类对于民间故事的推理、记忆、想象。故事是从往代传说下来的。一件事情,经十个人说过,在古时候就可以变成一段故事,所以中国人说“十口为古”。故事便是“古”,讲故事便是“讲古”,故事大体可以分为神话、传说、野乘三种。
神话是“解释的故事”,就是说无论故事的内容多么离奇难信,说的和听的人对于它们都没有深切的信仰,不过用来说明宇宙、生死等等现象,人兽、男女等等分别,礼仪、风俗等等源流而已。
传说是“叙述的故事”,它并不一定要解释一种事物的由来,只要叙述某种事物的经过。无论它的内容怎样,说的和听的对于它都信为实事。它与神话还有显然不同之处,神话的主人多半不是人类,传说为历史人物,有英雄故事,也有爱情传说。
“野乘”是什么?它包括童话、神仙故事及民间故事或寓言。故事的主人常是没有名字的;也不记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空间。孟加拉国民间故事的主人多半是王、王子和婆罗门人。印度的民间故事常说到王和婆罗门人。但他们的“王”并不都是统治者,凡拥有土地的富户也可以被称为王或罗阇,因此,印度古代许多王都不是真正的国王,“王”不过是一个徽号而已。从内容方面说,每是王、王子,或婆罗门人遇见罗刹或其他鬼灵,或在罗刹国把一个王女救出来,多半是因结婚关系而生种种悲欢离合的事。做坏事的人常要被活埋掉。罗刹常变形为人类及其他生物。他们的呼吸如风。罗刹女也和罗刹男一样喜欢吃人。她常化成美丽的少女在路边迷惑人,有时占据城市强迫官民献人畜为她的食品。她们有时与人类结婚,生子和人一样。在孟加拉国地方,这类的罗刹名叫“曼多”。
印度人,信罗刹是住在树上的,如果人在夜间经过树下冲犯了他们就要得呕吐及不消化的病。他们最贪食,常迷惑行人。如果人在吃东西的时候,灯火忽然灭了,这时的食物每为罗刹抢去,所以得赶快用手把吃的遮住。人如遇见他们,时常被他们吃掉,幸亏他们是很愚拙的,如尊称他们为“叔叔”或“姑母”等,他们就很喜欢,现出亲切的行为,不加伤害。
依偎在阿古登巴身边的达瓦,就象孩子在听家长讲故事。
阿古登巴讲完故事就按习俗,念了一首泰戈尔的诗《你不知道》:
你不知道
你的柔情斟满了我的生命之杯。
你不知道
它的价值。
它像一朵晚香玉
把幽香散布于静夜的梦乡。
你不知道
你唱的歌全存在我心里。
不知不觉
又是分别的时刻,
抬起吧,抬起你喜悦的脸,
你的足前
我奉献一颗交织着甜美的别绪的心。
你不知道
你隐痛的凄凉的夜色已经退尽。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