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尼泊尔
阿古登巴骑着毛驴来到了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一家当地的小餐馆老板腊伐尼老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阿古登巴。
非常好客的腊伐尼老人对阿古登巴说:
世界上的佛教徒都知道佛教创始人是乔达摩佛陀。早在公元前一千年中叶,乔达摩佛陀出生在尼泊尔南部的蓝毘尼。因此要了解佛陀,就应该走近尼泊尔,走近蓝毗尼。
腊伐尼老人向阿古登巴介绍起尼泊尔的历史地理。
尼泊尔位于南亚、印度和中国的领土边界,人口约3000万。“尼泊尔”这个名字首先记录在印度次大陆吠陀时期的文本中,这是古代尼泊尔建立印度教的时代。
尼泊尔北部的部分地区与西藏文化交织在一起。位于市中心的加德满都谷地与印度-雅利安人的文化交织在一起,是繁荣的尼瓦尔邦联的所在地,即尼泊尔曼陀罗。古丝绸之路的喜马拉雅支路,以山谷的商人为主。
尼泊尔是世界上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虽然它是亚洲最小的国家之一,但知名度非常高。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访问尼泊尔,目睹自然、文化之美。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都和国家最大的城市。
尼泊尔国境呈长方形,略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宽约85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国土面积有147,181平方公里。海拔由北部中国交界的崇高山脉(海拔4000公尺以上)向南递减,中部(海拔1000公尺至4000公尺)为山地,南部靠近印度地区的海拔较低(1000公尺以下),直到部分为平原地形并多为茂密林地。
喜玛拉雅山脉成为尼泊尔和中国的天然国界,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尼泊尔称为萨加玛塔峰)在内,世界10大高峰有8个在尼泊尔境内。
尼泊尔文化最重要的方面是宗教,主体宗教信仰为印度教,另有少数群体信仰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
“和谐与理解”在印度教与佛教盛行。以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圣的印度教寺庙,不仅是印度人,也为尼泊尔佛教徒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朝圣之地,尼泊尔蓝毘尼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地。
尼泊尔是亚洲的古国之一。古代尼泊尔境内有很多国家,在前6世纪,尼泊尔人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12世纪前,印度的加纳克国王的兄弟库夏的瓦吉来到尼泊尔并成为尼泊尔国王,而后建立过戈帕尔、阿希尔、吉拉迪、李查维等王朝。
大约在纪元前563年,释迦牟尼出生于今天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古迦毗罗卫国,释迦牟尼的教导称为佛教。
藏缅语族尼瓦尔人被认为是加德满都谷地的原住民,但他们却并不全都是东方人种,还有许多是雅利安人。
17世纪是尼瓦尔人的“黄金时代”,马拉王朝统治下的尼泊尔是西藏和北印度平原之间极为重要的贸易枢纽。当时,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克塔普尔各自为政,三个城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17世纪中叶廓尔喀人兴起,在西部甘达基河沿岸建立了一个小王国,那是沙阿王朝的前身。1768年,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统一了尼泊尔地区,结束了加德满都谷地三城分地割据的状态。
属于黄种人的尼瓦尔人使用的尼瓦尔语,是藏缅语系语言。自12世纪开始是该地区的官方语言和文学语言。后来被尼泊尔语所取代。尼泊尔语属于印欧语系。
国力强盛的廓尔喀于1788年和1791年曾两次入侵西藏,最终被清朝击退,史称“廓尔喀之役”。战后廓尔喀同清廷和解,成为清朝的属国,并向清朝皇帝称臣进贡。当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占领印度后,渐渐向北进发,经常侵略哲孟雄及不丹等小国。但是廓尔喀和清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宗藩关系,以遏制英国的侵略。自清朝中叶后国势衰弱,清廷被内忧外患所困扰,无暇理会外藩。沙阿王朝时建立了尼泊尔王国,后来与大英帝国结盟,在其拉纳王朝的统治下。该国从未被殖民过,而是充当了中华帝国和英属印度之间的缓冲国。在19世纪初英尼战争后尼泊尔割地予英属印度并与其结盟。
腊伐尼老人还向阿古登巴介绍起他的小餐馆,这里有尼泊尔正宗地道的特色美食。这里的景色也十分优美,是一个著名的佛教旅游圣地。
尼泊尔有很多地方或其他一些节日庆祝活动,一年中的每一天几乎都有节日。这些节日可能与死者灵魂的记忆联系在一起,预示着不同的季节,标志着农业周期的开始或结束,也标志着国家大事,或是家庭的庆祝活动。
在节日中,尼泊尔有沐浴礼,崇拜不同的神和女神,参观寺庙,观察空腹及承接宴会。
尼泊尔人死后,由婆罗门主持仪式,用白布包裹尸体,并于24小时内火化,骨灰投入河中。尼泊尔人讲究送终守孝,双亲去世要刮去全身毛发,用白布围身,开始斋戒,所谓守孝是吃斋禁欲13日,之后一年不能参加娱乐、饮酒和进庙,一年后才可脱孝服。
腊伐尼老人对阿古登巴说:
到尼泊尔蓝毗尼的游客很多。对于很多人来说旅行是一种梦,是生命中必须触及的地方。尼泊尔的风景、人文,信仰,像迷一般吸引着一波又一波人。不过,去尼泊尔旅游除了拥有一颗说走就走的心,更需要了解一些尼泊尔的风情民俗常识。
腊伐尼老人笑着说:凡是虔诚的佛教徒,那就应该去释迦牟尼出生地蓝毗尼去转转,了解尼泊尔古迦毗罗卫国的历史文化,修习释迦牟尼的教导。
腊伐尼老人叫来了他的女儿,让她唱起了尼泊尔夏尔巴情歌《达丁》。腊伐尼老人说:夏尔巴人,藏语意为“来自东方的人”,散居在喜马拉雅山两侧,主要在尼泊尔,少数散居于中国、印度和不丹,语言为夏尔巴语,夏尔巴人使用藏文。
腊伐尼老人說:
每个到过尼泊尔的人都会听过《Resham Firiri》這首歌,在混杂香料和灰尘的街道上,在夕阳洒落鸽子纷飞的宫殿里,在清澈壮美的巍然屹立雪山间,听着这首尼泊尔最经典的情歌,跟着思绪飘向你一直神往的远方。
腊伐尼老人讓自己的女儿唱起了這首著名的情歌《Resham Firiri》:
木棉花开了,
你是何时开的花呢?
花落似白鸟飞下,
白色的鸟一直在飞。
你可能很累很累了,
是否想停下来休息,
还是你喜欢飞去,
很远很远的地方?
生活有高潮也有低潮,
就像蝴蝶的飞扬也会忽高忽低。
无论生活中有什么困难,
我都愿意和你一起飞翔。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